img
电影《华盛顿邮报》剧照

昨天,一位老友发来微信: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你应该多为弱势群体发声。

这位老友的微信,显然是针对我昨天存在“争议”的一篇小作文儿。在那篇小作文儿里,我认为吉林“私搭浮桥案”应当首先厘清是否存在“强行收费”的事实,再行判断“是否有罪”。

CDT 档案卡
标题:我们正在承受媒体式微的恶果
作者:八筒哦
发表日期:2023.7.10
来源:微信公众号“贰條”
主题归类:塔西佗陷阱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我当然愿意“为弱势群体发声”,只是我希望基于确定的事实;无条件支持罗翔老师还不简单吗?但我不希望自己的所谓“发声”,只是基于情绪。

罗翔老师说:如果“不存在强行收费”的媒体报道属实,则应当“无罪”;而我认为,如果此前判决书里的“强行收费”有证据支撑,则可能“有罪”。

坦白讲,罗翔老师的观点当然是没错的,只是存在前提:媒体报道属实。我的观点,或许也没错,同样也存在前提:判决书中的结论,需要强有力证据支持。

事实上,无论哪一方,持“反对”观点的人,都大有人在。

在这个观点先行、流量至上的时代,媒体公信力已然大幅削弱;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公检法系统,同样也在遭遇“塔西佗陷阱”。

作为没有调查能力的普通民众,我们不知道该相信谁。

意见的撕裂,正是源于这种“不相信”:反转、反转、再反转的网络事件,实在太多。

在“抛开事实不谈”的时代,怀疑一切成了主流:以前“眼见为实”;现在,即使“亲眼所见”,都不敢相信是否“属实”。

在媒体还可以被相信的年代,地方政府常常陷入“被监督”的窘境;但起码,我们知道,当年以所谓“第四权”自居的媒体,在事实层面不太敢撒谎。争议初起,媒体报道往往可以帮助厘清事实,然后把判断的权力交给公众。

但是,在流量优先的年代,观点先行成为标配,媒体似乎更多的是提供判断而非提供事实。而大多数观点,要么屈从于权力,要么屈从于情绪。很多媒体,仅凭一张截图,就敢出一篇评论。至于反转再反转,只不过是一轮又一轮的流量收割。

媒体式微的后果,是不相信;不相信的后果,是谣言盛行;谣言盛行的恶果,是阴谋论大行其道;阴谋论大行其道的恶果,则是加剧“塔西佗陷阱”和社会撕裂——整个舆论场陷入恶性循环。

我确实无比怀念那个丁是丁卯是卯的媒体时代,因为肉眼可见:我们整个社会正在承受媒体式微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