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哈尔滨火了。作为一个黑龙江人,内心还是有些感慨。
一是,黑龙江作为过去几十年为共和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省份,终于得到了一些回报。二是,大家对东北有了全新的解读。
舆论场上不再是喊打喊杀,对东北排斥万分,而是重新审视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地域。
如果能借机摘掉东北身上的固有标签,那会是比旅游收入更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有些困难,但好歹有了希望。
说句实在话,哈尔滨火得莫名其妙。哈尔滨不是只有今年才冷,冰雪大世界也已经做了很多年。
作为旅游城市,哈尔滨在这个冬天,并没有表现出和其他冬天有着质的区别。
如果说区别,只有抖音上的热搜、微博上的热搜、百度上的热搜,这几天齐齐聚向了哈尔滨。这背后,显然是一双有形的手在推波助澜。
这么多年,我们领教过这双手。
这双手推动一切叙事的发展,选择当下流行词。语言和思想贫乏,而又要显示出自以为是的幽默。
这双手抓住一根稻草,那就是“低龄化叙事”。
什么是“低龄化叙事”可能没有一个官方解释。但在我看来,我们这几年的宣传一直都在走这条路。
火神山医院建设,我们把现场机械起名“呕泥酱、蓝忘机”。那些年,大江南北响彻的口号是“炸酱面加油”、“肉夹馍挺住”这类比喻。
简而言之,将成年人比作儿童,将人类比作特定事物,并赋予该事物一个可爱之名,此类巧妙手法在哈尔滨的宣传中达到了极致——
“‘南方小金豆’去了黑黑,我们吉吉和辽辽都很眼馋呢,一定要保护好‘小砂糖橘’,别摔倒了粘一身巧克力呀!”
不知道别人看了什么感觉,但说实话,我略感不适。
初次接触这种宣传手法,我也曾觉得新奇,觉得这是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宣传手法终于被玩坏了。
如今,每每当我看到这类低龄化比喻,我只会产生一种近乎本能的抗拒。这种抗拒并非一时的情绪波动,而是多年来审美疲劳的积累。
就好像每年的春晚,资深艺术家效仿时下流行梗,最后总是“妈都是为了跟你找共同话题”,然后图穷匕见齐声说出“包饺砸”。
看似亲民,实际让人感到傲慢。
小孩子偶尔卖卖萌,会觉得非常可爱;但如果是大人整天卖萌,反而让人感到恶心。
现在的“南方小金豆”和前段时间火热的“科目三”,共同组成了当代文宣风景——把某一群体声量,当成大众喜好的典型,然后无视所有人的骂声去力推,去生硬地附和。
人民群众已经成年了。
唠点成年人能听得懂的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