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DT 档案卡
标题:伦敦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作者:宋志标
发表日期:2024.1.27
来源:微信公众号“旧闻评论”
主题归类:英国钢琴家与粉红冲突事件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兼具公众钢琴师风格的英格兰网红K博,凭借主场优势与敏捷的辩才,成功KO至少三名华裔博主,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无数赞誉。三名K博的手下败将,包括在中英文化交流中扮演精英形象的“咆哮男”冷先生,以及一位在微博上发找补视频又讪讪删除之的女主。

从广泛传播的冲突视频可见,无论是基本的礼节还是面对面交手的能力,华裔小队尽落下风,输了人品事小,输了国格事大。不要说这是夸张之词,实际上这场发生在伦敦车站的文明冲突,迟早会发生,而且迟早会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看完这场冲突的前面部分,会惊讶地发现在言语交锋快速升级之前,事件中的女性与K博有“平和”互动。剑拔弩张源自现场来了一位“领导”,有可能以权威与组织者的高度,看到了K博直播对他们录制新春祝福视频的威胁。

所以,华裔女士放低身段哀求k博的文戏,或咆哮哥“DON’T TOUCH HER”的武斗,其实都带有做戏给某人看的意思。疑似现场领导的指令,必须得到这些项目执行者的恭敬,K博被当成这些人献媚的投名状,哪知道伦敦不是苏州亦非南京。

K博不是无法战胜,而是他背后支撑的东西难以撼动。这些由英国宪章演化而来的制度依靠与个性特质,远远超出了华裔小队与之交手的能力范围。与K博相比,这几个华裔人士就像是傻瓜一样,提着不着边际的要求,说着莫名其妙的胡话。

在长达半小时以上的视频中,这几位张口闭口的战法可谓深得简中社交媒体的精髓:将无理要求包裹以张冠李戴的所谓权利,见无法得逞之后,随即甩出种族歧视等大帽子,用道德大棒压制对方。这套玩法在微博上能行,但在伦敦折戟沉沙。

全网都看到了咆哮哥声嘶力竭的徒劳挣扎,他将无法向项目甲方交代的是,在他咆哮之后,K博敏锐地点出了他的软肋,将这场强弱分明的街头驳火成功导向意识形态之争。这是K博头脑灵活的体现,也是他在极短时间内收割赢面的“抓手”。

K博当然是博取全世界流量的高手,可确实有胜之不武的伦理缺陷。因为他面对的是几个贩售英伦爱国风的华裔小贩,这些人做的是投机生意,标榜的那些爱X,实际上是金钱的欲望。他们在国内目标受众那里所向披靡,不过是内战内行的表现。

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因为K博的胜利,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太多国内民众看不惯这些道貌岸安的离岸爱国者,对他们被K博技术性钳制、羞辱式战胜,倍感欢欣鼓舞。这其中的潜台词分明是:我们治不了你们,洋人还治不了你们吗?

在古早的舆论时期,曾经有打通国内国外两个舆论场的雄心壮志,也曾靠饭圈出征等人海战术取得过一些战绩。而在晚近年份,对国内舆论场中涉外新闻评论区的征服已取代国际舆论场上的征伐。咆哮哥手把红旗旗尽墨,低级红形神俱散垮了战力。

两相比较,擅长击打七寸的K博向他的追随者——考虑到他趁机上电视节目做大做强影响力——同时也向世界人民输出了可笑的华人爱国者形象,他们像是与时代格格不入却自我感觉良好的前代古人,他们的荒腔走板配得上世界对他们的刻板印象。

而咆哮哥小队向世界输出的,则是无理赖三分、惯用虚伪话术纠缠无辜人的刁蛮形象。但他们有一个奉献,体现了反面典型,就是向国内舆论场展示了外战外行、丑态毕露的尴尬败绩。不幸的是,他们象征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塌陷与灵魂萎缩。

咆哮哥像哮天犬一样,试图与K博大战三百个回个,却比对方一指禅直捣命门,而后便是“你们不在一个年龄”之类,引得国人哄堂大笑。而戏中女主一会隐私权、一会中国法律,接连便是让K博难懂的话,这场直播时代的英伦风,一扫国内网友的颓丧面貌。

那位当事女史在微博上发视频,竭尽客观之惺惺作态,一副俨然地打着圆场,最后还是灰溜溜删帖了事。但凡认清这场闹剧本质的人,都不忍责怪她,只希望她坚持做回笨拙的爱国者,像翱翔在伦敦上空的夜莺,继续给国内舆论场增添欢快的氛围。

【引用图已经艺术家秃头倔人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