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编者注:本文在微信平台已被删除。
河南大学大礼堂在维修中烧毁,我朋友圈一片哀嚎。
我才意识到朋友圈有那么多河大毕业生。
大礼堂始建于1934年,距离今年正好90周年。
河大最早叫“省立河南大学”,抗战时发展成为“华北唯一最高学府”(北大清华南开都南迁了),国民政府把它改为国立河南大学。
这是河南最好的大学,但是1949后受到冷落,没有进入985序列,印象中1997年我高考的时候它甚至不是211。
这背后不仅是开封这个城市命运的沉浮,也是整个河南人“现代命运”的缩影。每一次灾难河南都没有躲过,但是福利和你关系不大。
大礼堂曾是河南“留学欧美预科”遗址,它代表着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河南人曾有过开放勃发的胸怀,梦想连接世界——这是河南人另一种现代想象。
90年代以来,城市化加速,郑州逐渐崛起为大城市,开封不但没有获得大发展,反而在“郑汴一体化”叙事中成为附庸。
河南大学也一样,以“省”命名的城市却不在省会,这是一种尴尬。这种错位,长期影响它的办学经费。
所以后来也在郑州建了新校区——这是另一种尴尬,这是像强省会的投靠,也让在开封的校区变成“老河大”。
一个苍老的、怀旧的场所。
但是,河大人的内心始终有某种不甘:河南不应该是一个文化大省吗?如果河南有一所“真正的高校”,它一定是河大大礼堂的样子。
其实这也应该是“河南的另一种可能”:有历史感的、文质彬彬的。但是这只是虚构,或者是一种梦。
只有大礼堂是真实的。它是1930年代最优秀的的河南人所能设想的美好礼堂,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既是中式的样子,又能吸收“现代建筑”的结构优势。
从今往后,这个“唯一的真实”也不存在了。它化为灰烬,当然还可以重建,但是它不再是1934年的那个了。
这是河南人的一个梦,也是“河南人心灵”的一部分。
但是它似乎注定要破碎,看一下消防的通报:
它被称为“一建筑”。
相信不仅在消防,在很多部门很多领导心中,它就只是“一建筑”而已。
施工队的人可能也是这样想的。相关环节的人,可曾真正有过敬畏,你们用手伺候的是河南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