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前段时间有朋友建议我写一下“耐心资本”,我觉得值得一写。可是,还未落笔,各地税务部门倒查30年的消息纷至沓来,一声叹息。

6月13日,“一炮双响”。先是维维股份发公告称要为前控股子公司枝江酒业追补8500万,相当于2023年净利润的40.67%。今年分红少一点,大概还能挺过去。

被追3个亿的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挺不过去了,6月13日发公告宣布停产。博汇的总市值十多个亿,今年一季度营收不到8亿,亏损1亿。这规模、这经营状况,喜提3亿补税通知,原地躺倒可以理解。

image

这波倒追、严查之风,抓大不放小,小到个体户也不能幸免。今年4月,佛山一家已注销的个体户收到了税务部门的通知,要求补缴1997 年 1 月 1 日至 1999 年 6 月 30 日的应缴纳税费款9.29万元。这应该不是个案,因为今年多地出台政策,调整个体工商户税务征收方式,步调一致地要求核定征收改为查账征收。

CDT 档案卡
标题:倘若真的倒查30年,后果将不堪设想
作者:关不羽
发表日期:2024.6.18
来源:微信公众号“凤羽财经”
主题归类:企业纳税倒查30年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大小通吃的竭泽而渔和“耐心资本”的春风化雨,无疑是矛盾的。这是财政窟窿和实体经济正常运行之间需要做出取舍。这样的选择无疑是痛苦的,但是今天的中国经济正处于不进则退的十字路口上,没有“既要……又要”的余裕。

image

保企业就是保经济,在今天应该算是常识了。税务部门作不可能不懂。但是,地方财政太紧了。

今年以来地方财政的三大“钱袋子”——本级财政收入、土地出让金和地方债,都缩水了。

本级财政收入增长由正转负:2024年前4个月,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45676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4月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比下降约2.5%。

土地出让收入的跌幅更为明显:2024年前4月,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增速仍在探底,累计同比下降10.4%。这还是多地城投下场“护盘”后的数据。把这部分“左口袋掏到右口袋”的水分挤掉,真实的下降幅度更大。

地方债更是借不动了:中诚信国际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2.82万亿元,同比下降20.25%,净融资额累计1.65万亿元,同比下降34.04%;新增债发行1.45万亿元,同比下降31.92%。“表外”的城投债更惨。东吴证券固收研报显示,1—4月城投板块债券总发行量为1.55万亿元,同比下降14.96%,看上去还行。但是,净融资额为-1601.2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27%。也就是说,城投债是在举新还旧,并没有增加地方财政的现金流。

另外,地方财政的“外财”——中央转移支付,基本与去年持平。这还是大规模发国债后才平衡出来的,未来增长是肯定指望不上的。

雪上加霜的是,这几年将是地方债的偿还高峰。就算能“化”掉一部分,也只是延长了偿债期罢了。因此,地方财政不但目前吃紧,趋势还会更紧。“内财”、“外财”都指望不上,那就只能指望“横财”了。

image

而且,长期以来的行政强势的确有短期内发点“横财”的手段。

这次“倒追30年”闹得沸沸扬扬,税务部门的回复很干脆“符合程序”。那肯定是没错的,规则制定权、解释权、执行权集于一身的,想“不符合程序”也难啊。

30年是很漫长的,税制大改小改无数,文件规定车载斗量,总有一款套的上。再不行就现编一个嘛。嫌“税收法定”的条条框框麻烦,还可以用行政罚款,因为行政罚款只需要“内部规定”就行了。

面对这样的强势力量,企业能怎么办?经营尚可的过一天算一天,本来日子就不好过的,就地躺倒。躺倒容易,再起来就难了。

image

一两家企业被不合理的税负压垮,或许不是问题。但是,如果市场主体因不合理的税负大面积倒下,将是无法挽回的经济灾难。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过了这关,那些消失的企业还会回来。队伍散了,流水线停了,一年半载就成了一堆废铁。每一个企业都是产业链上的节点,节点大量消失,那么经历漫长的市场发育形成的生态体系就崩溃了。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倒出来的车可以轻易开回去。产业生态不是一蹴而就计划出来的,而是经历长期的市场博弈、磨合自然发育的。一旦崩塌,就很难恢复。

西方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之后的“再工业化”,迄今为止无一成功。即便是金融、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不缺钱也不缺技术,“再工业化”的进程异常艰难。2008年奥巴马时代提出“再工业化”至今十多年,工业体系也远远没有恢复元气。那些失去的就业岗位,再也没有回来。

还有西欧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九十年代被一套错误的政策组合拳重锤后“团灭”,一去不复返。此后,欧盟隔三差五就出台一堆鼓励互联网产业的政策,却连复兴的门槛都没摸到。

image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如果这轮地方财政“饥不择食”,伤及产业经济的根本,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市场主体预期不足、信心薄弱,在宏观金融数据中有所体现。央行最新数据显示,5月末,M2同比增长7.0%,增速比4月末低0.2个百分点;M1同比下降4.2%,降幅比4月末扩大2.8个百分点。M1罕见地明显下降,说明居民和企业的资金“活化度”大减,流动性降低。

信心本就不足的市场主体,再遭遇一波各地财政竞相“发横财”的追逼,加速退出的结果是可以想见的。此前为宏观经济企稳付出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

以牺牲市场主体为地方财政“开源”,还是地方财政节流过冬保市场主体,必须做出抉择。

image

知名经济学家管清友去年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说,“货币之水没有流入到希望的田野上”,非常有见地的。而且,不仅仅是货币政策,目前很多政策依然是以财政为中心,而不是保护经济基本盘为中心。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比如在房市注入大量货币,脱离了“保交房”的有限目标,成了托房价、保土地财政的昂贵工具。一些人笃信土地财政回归,认为靠央妈放水“刺激”,把房价带动地价,地方财政又可以开开心心卖地过日子了。这种救房市曲线救地方财政的思路,是本末倒置的异想天开。

各种限制政策放宽,或能短期释放一些购房需求存量。但是,房市的长期稳定,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市场信心的全面恢复。没有就业稳定、收入稳定的信心基础,多少人敢“买涨不买跌”?市场信心的全面恢复,靠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是刺激不出来的。

稳不住企业长期经营,老百姓的“饭碗”都不稳,又何来市场信心的全面恢复?央行几千亿货币的珍贵“子弹”打进房市,豪赌土地财政“王者归来”,是舍本逐末。把货币工具用在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的刀口上,才是为宏观经济甚至房市长期健康发展固本培元。房市带不起经济,搞好经济才能带动房市。

image

为今之计,放弃土地财政回归的幻想,地方财政主动、大幅“瘦身”,才是正解。

我们应该直面现实,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形成的庞大财政规模,已经和今天的经济基本面严重脱节了。迅速膨胀的财政规模,本身就是“货币之水没有流入到希望的田野上”。大量货币经财政渠道放大杠杆,转化为无效基建等不良资产和高额债务,是经济循环的主要堵点。地方财政膨胀,不是破解当下困境的解药,而是病根。

如果财政不能及时主动“瘦身”,也会因为经济运行不畅不得不被动“瘦身”。更大的财政窟窿、更重的债务包袱,又进一步加剧地方财政的“饥饿感”,导致对地方经济、市场主体的过度汲取,导致恶性循环。这波“倒追30年”的动作,就是这一恶性循环的起点。

是地方财政过紧日子的短痛,还是市场主体大幅退出导致经济活力大幅下降的长痛,是需要做出取舍的。难就难在自觉“断舍离”的决断。需要做出取舍决断的不只是地方政府,而是我们整个社会。是继续追逐星辰大海的自我放飞,还是发展经济的脚踏实地?是重建全球秩序的豪情万丈,还是民生为重的理性务实?都是摆在面前的选择。中国经济何去何从,能否化险为夷,取决于这些选择是否正确。

总之,世上本无双全法。成年人要做选择,小朋友才任性地“全都要”。要培育“耐心资本”,就不能放任财政急功近利、与民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