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雅舍》荐读

丁启阵

 

梁实秋的散文《雅舍》,诙谐幽默,情趣盎然,堪称我国现代文学史的名篇。但是,今天重读《雅舍》,我却忽然觉得有一点儿怪怪的。因为,这篇散文写于国难方殷的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前方吃紧的年代,抗日将士浴血奋战的年代,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年代。读着梁实秋先生优雅风趣的文字,我不由地想起了晚唐诗人杜牧的著名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梁实秋先生在大后方四川写《雅舍》,跟秦淮河歌女唱《后庭花》,情形颇有几分相似。

杜牧自有杜牧的道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但是,人间也还需要另一种道理,那便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首先都要坚强快乐地活下去。在前方吃紧之际,军政要员们却在后方紧吃,那是腐败行为,无耻行径,理应受到舆论的谴责,法律的严惩不贷。但是,生活在大后方的普通民众,包括知识分子,却也没有必要整天作愁眉苦脸、忧国忧民状。在异族入侵者的子弹飞到之前,被活活吓死,或者自己愁死,那才叫没有出息呢。

从前读梁实秋散文,总会为其文辞的诙谐而不失含蓄,典雅而充满情趣,由衷叹赏。但是,今天我忽然觉得,诙谐、含蓄、典雅、情趣,并非《雅舍》最值得赞扬的地方。相比之下,文中处处洋溢着的随遇而安、苦中作乐、乐观旷达的精神,才是更值得赞美的东西。有了这种精神,世上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被克服的呢?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血脉传承数千年而屹立不倒,生齿日繁,固然有赖于许许多多能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振臂高呼、英勇就义的热血志士,但也离不开具有梁实秋《雅舍》中所表现的这种精神特质的千千万万普通民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才会是一片生生不息的大地!

               
刊于《语文报》(中考版,山西太原)2011年10月13日第7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