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计划经济的奥秘

http://jingjixueren.com/archives/1307.html


计划经济的奥秘

茅于轼

 

银监会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率不得超过法定利率的四倍。如果超过将被视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我很奇怪,这个四倍是如何论证出来的。为什么四倍以内是好的一旦超过就变坏了?

 

我敢说,这个四倍根本无法论证,只能说拍脑袋定出来的。这倒不奇怪,更奇怪的是全国人民居然把这个毫无根据的“四倍”奉若神明,视若圭臬,不敢越雷池一步。

 

计划经济之奥秘就在于有一批人胆子特别大,敢于定一个自己都说不清的规矩,叫全国人民去执行。也恰巧有这么一群不问是非的百姓,让这些从来没说清楚的规矩把自己束缚起来,甘心情愿地受它的罪。

 

再如为了保护粮食安全定了一个18亿亩耕地红线,不许越过。这个18亿亩同样是无法论证的。但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同意。全国人民只能不断地被这从来没有证明过的数字束缚着。

 

 

云之:
学过真正的政治学的人,具有一点国家政府和人的常识的人,就不会如此自愚并愚民。

   
照理,作为经济学家写这样的豆腐块文章,有失水准。但不得不说,这本来就是常识和人本来拥有的理性,可我身边也有许多读书人信誓旦旦地认为国家就要这样管。

   
说到底,大部分大陆人对于国家和政府缺乏基本的认识。当然,东西方国家的不同起源也导致了人们对于国家的不同认知,无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无论是实质还是牌坊,国家都不再应当被当作凭借强权占据的宝座,同样也不可能是建立人间天堂的手段。

   
仔细听听我身边的读书人的说法,他们其实是认为应当保护民间资本的安全和粮食安全,但是,国家规定利率和划定红线真的起到这个作用了吗?而且这样的规定是否剥夺了国民的权利、干预了国民的自由?

   
前几天和朋友逛广州西关,说起历史建筑的保护。如果巴黎允许产权人随意拆建历史建筑,也许巴黎也不是如今的巴黎,可能正是因为对产权的保护和议会通过的有关历史建筑的法例,才成功地维护了一座优美古老的古城。而中国倒是政府把持着土地,可我们还有一座类似巴黎、布拉格这样的真正的古城吗?说什么有五千年历史,到底能找到几座保存完好的超过百年的建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