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立此存照】男生举牌成就自己的梦想 女生举牌成为别人的青春

南京大学今日发布了一则招新广告,展示了多位男女学生举牌的照片。其中,一位女生举的牌子上写着:“你想不想让我成为你的青春?”这引起了女网友们愤怒的批评。大家认为这张照片带有性暗示,并且把女学生当作性资源来吸引生源。

image

被指涉及性别歧视的标语

在六小时内,曝光这张照片的微博已经被转发9000次,点赞12万次。此后,南京大学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都删除了这篇广告。但有网友指出,南大给她的评论回复显示它认为自己没有做错。

image

image

网友晒出和南大官微的对话

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广告时,觉得它是低俗无聊的。因为它像所有猥琐网站一样把女大学生当成商品一样展示,不同的仅仅是它给这个商品图片加了一个“大学青春岁月”的浪漫滤镜。但是很快我就发现,网友们的愤怒并不只针对于此。在这些愤怒中,我看见了潜藏在评论和转发文字背后的巨大的能量——女网友们发出质疑:“古代和亲?”“色诱招生?”“女的不算人?”以此表达不满。类似这样反应激烈的评论似乎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各种与性别相关的文化现象中。

image

部分网友评论

大家生气的只是大学用“和美丽女同学谈恋爱”的机会来做广告的文化现象吗?一定不仅如此。那么大家真正在意的是什么?是什么让女性的愤怒变得一触即发?

愤怒的源头:为什么我要装点别人的青春?

有的声音认为,这则招新广告仅是开了一个“属于青春的玩笑”,尽管有不妥,但也无伤大雅。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则广告会引起网友们那么激烈的批判,甚至认为这又是“拳师太敏感,制造性别对立”,或者是女网友们“假正经”、恐惧性。

但我认为并非如此。女网友们之所以迅速地意识到南大的招生广告有问题,是因为她们的性别意识已经觉醒和提升。她们敏锐地识别出,在同一组学生宣传照中,男生们的宣言总是“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虽然也有女生和男生一样举着“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的豪迈句子,但含有性暗示的那张照片则是“女生专属”。

有的网友觉得这张照片不妥,是因为他们认为大学是治学之地,不应该用谈恋爱等风月之事来玷污了正经的知识殿堂。但是,上述敏锐的女网友们的愤怒点显然和这种观点不同。她们并不是在反对大学生在学业之外有更多人生经历。她们是看穿了只有女生会被学校性化、商品化、他者化的宣传模式:为什么没有男学生带着微笑告诉大家“我可以成为你的青春”?女性的愤怒不是因为“恐性”,而是因为无论在受教育还是在谈恋爱时,我们都被看成是客体。

学校当然不是不想招女生,也不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广告激怒女性,只是这些偏见看起来太过“自然”,以至于学校在被指责后都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招新时的一句宣传标语使用不妥或许是一件小事,但它反映出的不仅是某个工作人员、某个学校宣传部门缺乏性别意识,还有背后更大的系统性问题。

看见那座性别歧视和暴力的冰山

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让大家生气的不仅仅是被各种企业、高校、有关部门随手拈来的性化女人的宣传。真正让她们生气并且演变成习惯性焦虑的,是教育制度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由此引申出来的,女性全方位遭受歧视和暴力的现实。

高考招生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从2012年由女权主义者发起的一系列倡议行动开始被公众认识和讨论。小语种、公安学类、国际关系等专业是歧视的重灾区——限招男生、限制录取女生的数量或比例、提高女生的录取分数线等做法剥夺了女性的平等受教育权。女权主义者花费了大量精力论述和传播如下理念:无论从机会平等角度还是从女性能力角度来看,招生性别歧视对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都是有害无益的。但是这些歧视现象依然存在,而且似乎更加肆无忌惮。

image

女权行动者在2012年发起反对高考分数线男低女高的行为艺术

而直到今年3月底,微博出现了#中国传媒大学招生男女不平等#的热搜话题,网友爆料中传2021年艺考招生涉嫌暗箱操作,强行拉高录取男性的比例。而2020年西南政法大学更以文件形式宣布“我校提前批次公安学类专业女生录取比例控制在15%以内”。在招生政策的默许甚至支持下,高校或公开或隐蔽地阻止女学生报考这些“前景可期”的专业。而女网友们也开始用谩骂和讽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憋屈。

我能够很具体地体会这种感受。试想,一个女孩在普遍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下努力学习,终于考上了大学,却发现自己被部分专业变相地拒之门外;尽管她成绩优异,却在进一步深造时被刻意排斥贬抑;同时在国家“三孩政策”的促使下,她还会听到大量专家鼓吹“缩短学制,让适婚女性多生育”……她怎么可能不感到愤怒和恐慌?

对女性而言,学习知识是我们提升独立意识,乃至于改变一生的重要手段。而招生歧视带来的男女学科分化的问题不仅损害女性个体的权利,也使得部分“重要领域”始终被男性主导,加剧了整体性别不平等。因此教育性别歧视的事件一经曝光,自然就会备受关注。

从教育体系中的性别歧视引申出去,我还可以看到女网友们对其他性别歧视、性别暴力的全方位焦虑和怨愤,这些怨愤都源自具体真实的社会现象。

早在2015年,某公司就发明了“程序员鼓励师”的职位,在宣传文案中贴上衣着性感的年轻漂亮女性的“工作照”。可见教育系统对女性的性化,仅仅是女性在各行各业的遭遇的缩影。

前几天网易互娱的一名HR在朋友圈发布招聘信息,声称“看上我哪个女同事……我帮忙撩……我甚至可以帮忙下药”。这个龌蹉的宣言刺激了我和很多女网友本已非常紧张的神经,因为它再次宣称:女性在公共空间的劳动和活动是不被欢迎的,女性只配成为男性劳动者的欲望对象,而且对女性行使性暴力具有正当性。女性的恐惧和苦难在以男性为代表的职场中仅仅是一个轻松的玩笑。

image

image

南大事件下的网友评论,部分反映了女性被性别暴力事件激发的恐惧

女性的“攻击性”背后是被压制的表达

在南大事件的微博下我可以看到很多攻击女网友的言论,这些言论带有“母狗”等不堪入目的羞辱性词汇。我们早已知道互联网上的公开讨论是不可能的,人们的交流总会被不断升级的攻击言论打断。但是在我们的社会,最让交流不可能的则是平台的审查和随意删除用户言论甚至帐号的权力。在新浪微博、豆瓣等平台针对女权主义者的销号大战中,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厌女者骂我是“母狗”,他不会付出任何代价;而我如果指出他的言论是歧视和暴力,我就会被销号。

每一个与性别相关的社会事件的酝酿、热传和平息,背后似乎都有同一套操作:平台发现某话题有利可图,于是大力帮助宣传,赠送免费曝光度。当事件上了热搜后,相关部门后知后觉发现不妥,于是下达禁令。平台出于自保,开始屏蔽关键词,取消用户转发权限,甚至删除用户帐号。在这个流程中,一波又一波的话题出现又消失,却并非什么也没有留下:人们情绪的蕴蓄,就这样在一次次事件中被加强。女性对于性别歧视和暴力的愤懑也正是如此积攒下来。

而同时,我们在网络上已经失去了好好对话和静静思考的空间,一切理性都在应激地与厌女者们互相攻击的过程中失去了发挥余地。即使离开了网络,网上的暴力也正在殖民我们线下的思想空间。慢慢地,我们的愤怒越积越深,任何一则小新闻都可能成为一次爆发的导火线。

南大事件也许只是互联网新闻中一个马上会被淡忘的新鲜事,但我们也可以从中接收到越来越强的、来自愤怒女性的信号:大家已经不能再忍受这种现状了。这个信号应该让各种权力方感到危险,因为它意味着男权社会对女人的欺骗已经被揭穿,总有一天,再多的屏障也无法阻挡女人愤怒的爆发。

其实说实话,我并不知道这种爆发对整体的妇女权利来说是否好事。当性别权利的矛盾到达一个无法调和的高峰时,女性个体可能会用行动作出应激的反抗。我总会想不可抑制地期待一场愤怒的爆炸可以摧毁父权制度的建筑和根基,但是在父权社会依然强大的情况下,这些反抗又可能面临更加极端的反扑。这可能会消灭女权主义者在这100年间争取来的权利和改变。也可能会导致现在所谓“性别对立”紧张对峙局面升级加强,一直胶着。

有思想准备的反抗才能帮助女人们打破僵局。所以当下女权主义面对的挑战,也许就是怎样在充满应激情绪的女性社群中,提出既能回应大家需求、又能启发大家抗争的方向和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才会有底气喊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的口号。

打赏支持女权写作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