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3丰

image

image

看到两位医生声援张文宏的照片,有一点感动。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发了和张文宏的合影。这不是最近的合影,但是他们珍藏着,在张文宏遭遇批判的时候,勇敢发出这个合影。

这两张照片,都代表着中国男性的最好状态。穿着得体,不油腻;中产、高级技术人才的中产绅士派头;大城市居民。

这样的人,平常的处事风格往往是低调、自保,更多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拿着高薪,照顾家庭,尽量不涉及公共生活,因为在中国那意味着危险。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医生公开、实名支持张文宏,才是了不起的行为——他们突破了自己的阶层文化。

对张文宏的批判声音多了起来,领头的是一位退休卫生干部。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旗下的《健康时报》上。上网后,也出现人民日报客户端上。

从体制内话语来看,这当然不代表人民日报观点。通常能够代表人民日报的,是“人民时评“,尤其是那些不署名的社论。那时,人民日报就不再是一份报纸,而是一种力量。

但是,有很多人在传播这位退休官员的文章时,前面加上“人民日报”四个字。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的人,都知道这在中国意味着什么。此时,人民日报需要发布一个声明,否认那代表“本报立场”,但是很显然他们不会发布,而是任由大家带上这个前缀传播。

这是行为艺术,也是政治。本来没多少人,传得多了,也许就真的成了“人民日报说的”。这当然是虚构,但是虚构也是一种力量。这个模糊地带,或许其魅力就在于它的不透明、不解释,猜测的越多,就越是一种“加持”。

这时候,社会需要一种清澈透明的声音,那就是保护、支持张文宏。只有用这种清晰,才可以穿破那种笼罩而来的、模糊的压迫。

这样的道理,很容易明白。但是,在日常实践中,像张文宏一样的知识人,往往都是孤军作战。他们是分散的“个体”,而“对手”们则是模糊的、群体作战的大众。很不客气地说,有时候,是一个“博士”或者“教授”,面对成百上千的中学毕业生的攻击。

记得孙立平教授发过一条微博。雨后,他在自己北京的小区旁边散步,感叹道,自己比那些小粉红生活得好多了,本来不需要向他们讲那些道理(非原话,大意如此)。这就是现实。你会很气馁,有时觉得不值,有时又会有一种看笑话的心态:我不说了,等着瞧吧。我过自己的日子去。

在过去几年,人文社科领域的著名教授们,还有记者和律师,就被这样扫荡一空,慢慢把网络阵地让给了那些“对手们”。作家和记者向读者投降,律师们向违法投降,老师们向学生低头。

这两年的亮点是医生群体,张文宏是一个代表。前段时间北京一位揭发癌症治疗乱象的医生,也是一个代表。医生们有先天优势,他们和意识形态无关,守护的是知识的底线;他们治病救人,即便是粉红也会生病。

换句话说,医生不仅是大家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整个社会的底线。但是,有良知的医生会发现,当他们开口说话,表达超出自己科室的事情,向公共发言,讲出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也同样面临危险。这时候,他们就是标准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所以不难理解,现在对张文宏的批判,其实就是政治批判。

有知识、有良知的人们,也需要彼此伸出援手,不要轻易把世界让给那些你看不起的人。一位我很佩服的教授说,他看到这合影,“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我也有同感,就像跑完10公里那样顺畅。或许明天还会灰暗,但是至少今天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