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少镭
在一篇随搜可得的《70%现代汉语常用词来自日本》的文章中,“共和”一词赫然在列。
很奇怪这事好像没人抗议。因为,“共和”这词百分百是中国原创,证据就在《史记·周本纪》中:“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这里的“共和”,既是年号,也是政体。
事情要从周王朝老姬家的第十代领导人周厉王说起。
这位周厉王有一个真的很厉害很厉害的名字:姬胡。姬胡兄的故事,在《国语》名篇《召公谏厉王弭谤》里面也有详细记载,跟《史记》一样: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周厉王倒行逆施,民怨沸腾,批评声不断。召公对他说,再这么搞下去,老百姓受不了,会出事的。厉王怒了,派人暗中监视批评者,发现一个杀一个。搞到后来,大家在路上都不敢说话,只是互相确认眼神。
于是,厉王得意地对老是劝谏他的大臣召公说:“你不是老问我有没有听到民众的呼声吗?在哪儿呢,我咋就没听到呢?”
召公还想尽最后的努力,就说出著名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一金句来,说民怨就跟洪水一样,积压久了,一旦决堤,玉石俱焚。让老百姓说话,天不会塌下来,有宣泄的机会,民怨不会积聚,就不会发生大洪水了。
再通俗易懂,厉王也听不懂,或懂装不懂,“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三年后,老百姓忍无可忍,发生暴动,冲进王宫,厉王吓得翻墙出宫,一路逃到彘zhì地去(今山西霍县东北)。
厉王一跑,权力出现真空。太子姬静(靖)才几岁大,愤怒的百姓攻入王宫时,姬静就躲在召公家里,结果被人发现,百姓如潮水般围住召公家,要他交出太子,否则就攻进去。召公无奈,干出一件非常悲壮的事——把自己的儿子献出,让愤怒的百姓杀了解恨,保住了太子姬静一条命。
太子是救下来了,但年纪太小,百姓火气也没那么快消,如果就这样让他上位,国家肯定还会乱。只是,权力也不能老处于真空状态,怎么破?
两难之下,召公跟另一位良心大臣周公商量,两人共同执政,国事不管大小,一起商量后再做决定。这就是司马迁津津乐道的“共和”。
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也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但是,如果这样的“共和”是司马迁的误解,或者刻意美化呢?
召公、周公联合执政的“共和”,只见于《史记》。比较接近的说法,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对诸侯的告示,回顾了周朝的历史,提到:
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
重点是后面八个字:“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就是诸侯都离开自己的封国,集中到朝廷来进行政治协商。
这几乎就是全过程众议制度了,看上去比周召二公共和更美。
但是,更多的先秦史料,包括《庄子》《鲁连子》《吕氏春秋》等,对此事的记载都是:共和,其实是指共伯和,即一个叫“共”的诸侯国国君,名和。
共国据说是共工氏的后代,疆域大概就在今天河南辉县一带。(初中生都读过的《郑伯克段于鄢》里面提到,郑庄公弟弟大叔段在权斗中失败,就逃到共国去,后来被称为“共叔段”。)
有力的证据来自战国时期的古本《竹书纪年》,在“厉王”条下记载:
十二年,王亡奔彘。国人围王宫,执召穆公之子杀之。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共伯和归其国,遂大雨。大旱既久,庐舍俱焚,会汾王崩,卜于大阳,兆曰:“厉王为祟。”周公、召公乃立太子靖,共和遂归国。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
说周厉王被赶走后,共伯和暂代天子执政。十三年后,天大旱,周厉王死在彘地,周公、召公就立太子靖为王。共伯和交出权力,回到共国,久旱的天就下起大雨来,旱情解除。这场大旱持续很久,百姓受灾严重,刚好发生在周厉王死后,周公、召公命巫师占卜,都说旱灾是厉王的怨念在作祟,于是就立了他的太子姬靖为王。共伯和真的是德高望重,给他王位,他不会沾沾自喜,把王位要回来,他也不会生气,而是默默回到共国,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汉以后,不少史学家都采信了以上说法,比如清代梁玉绳的《史记志疑》等。但也有一派坚持认为,“共和”就是周公、召公共和执政。
比如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对这一句的注疏,先是引了三国东吴史学家韦昭的话:“彘之乱,公卿相与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也。”跟《左传》《史记》说法一样。接着又引了《鲁连子》的说法:
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也。
说共伯和有仁义,诸侯都称赞他。周厉王被百姓赶走后,诸侯都推举共伯和暂代天子执政,并用他的名字做年号。十四年后,周厉王死在流放地,共伯和就让诸侯扶立原太子姬靖为王,他自己回到卫国。
又是共国又是卫国的,太乱了。只有一种可能,共国太小,是卫国的附庸国(后来共国还真被卫国吞并了)。
接下来,张守节又引了《史记·卫康叔世家》里面一段作为反证:
釐侯十三年,周厉王出奔于彘,共和行政焉。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馀立为君,共伯弟和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釐侯羡自杀,卫人因葬釐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
卫釐xī侯十三年(前841),此时周已“共和行政”了。二十八年(前827),姬靖即位为周宣王。四十二年(前813),卫釐侯死,太子姬馀被立为卫侯,但他弟姬和不服,发动军事政变,逼得他哥逃入父亲的墓道里自杀,谥号为“共伯”,而姬和则被卫人立为卫侯,他就是卫武公。
这里面的“共伯”是卫太子姬馀的谥号,跟共国无关;“和”则是他弟弟的名。共伯并没当过国君,“和”上位成为卫武公,是在共伯死后,而且是周朝“共和行政”28年后的事了,所以,极有可能,那些认为“共和”是共伯和执政的人,看到卫国有“共伯”跟“和”兄弟俩,误认为就是“共伯和”,以讹传讹。
问题是,姬馀这个“共”的谥号,其实是“恭”的异体字,跟共工氏传下的“共国”之“共”不同。不排除三十年前,共国也有一位国君,就叫“和”。春秋时期,重名的事并不罕见。
质疑“共和”就是“共伯和”的史家,不仅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比如日本的汉学家泷川资言,在《史记会注考证》中就认为,周厉王跑后,周王朝还有很多德高望重的公卿大臣,就算要请一位诸侯来执政,也不可能舍近求远、舍大求小,找一个这么不起眼的小国之君。逻辑上分析,还是司马迁的“周召联合执政”说合乎常理,古本《竹书纪年》也有错漏,并不能全部采信,《庄子》《吕氏春秋》也不能全当正史看。
现在问题来了,“周召共和”跟“共伯和暂代天子位”非二选一不可吗?难道就不能共存吗?
按当时的情况,周厉王暴虐,老百姓连他的儿子都要杀了才解恨,而周公(姬旦后人)、召公(姬奭后人)虽然德高望重,毕竟是老姬家的人,由他们来执政,老百姓能愿意、能放心吗?再说,权力真空,朝中那些非姬姓大臣也虎视耽耽,稍为不慎,又是一场内乱。
只有找一个不姓姬的、而且原来就远离权力中心的老好人,由他挂名上位,然后周公、召公再行联合执政,这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于是,“好行仁义”的共伯和,就成了权力博弈中的最大公约数,就像后来的汉文帝,以及谁谁谁,都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因为这样的原因而被天上的馅饼砸中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虚君共和”也是中国的发明了。
历史真相难考,但不管是周召共和、诸侯众议,还是虚君共和,“共和元年”都是有年代可考的中国历史的开始,距今已2862年了。而且,就算司马迁的记载跟历史有出入,他使用的“共和”一词,的而且确,就有政体的含义。
有意思的是,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对《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述赞”如是说:“太史表次,抑有条理。起自共和,终于孔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起自共和,终于孔子”八个字实在太沉重了,沉重到,足以让你在冬夜的一场大酒之后,对着它在风中痛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