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恩林

2月最后一天,疫情确诊数字正以几何级数上升,特首林郑月娥戴著红色保护头盔,站在一排米白色组装屋前,手持大声公向围绕在她身旁的工人喊话,“在短短7天,你们为香港创造了一个奇迹,为我们的抗疫工作注入一支强心针,也为我们展示了中国能力,今天是首战的胜利!”

这里是刚刚落成的青衣方舱医院——港府称中央“援建”的8个社区隔离设施之一,以非常规的大陆速度,在一星期内建成。

香港第五波疫情数字接连创下纪录,迄今累计42万人感染,占整体人口5.7%;逾七成安老院舍及近六成半残疾院舍中招。根据香港大学医学院最新推算,截至2月28日,香港已有170万人确诊,即平均每4.35人便有一人染疫;如短期内没有有效措施应对疫情,估计4月底总感染人数更会高达430万人,即占全港人口58%,死亡人数将多达4645人。

动态清零”的目标距离香港越来越远。根据专家预测,疫情未达高峰。在青衣方舱医院完工当日,林郑还发表了预先录制的视频讲话,“为了应对第五波疫情,特区政府不断投入大量资源加强各个抗疫环节的能力,但病毒扩散速度之快,已远远超过特区政府自身可以处理的能力。”这是港府官员首次公开表达政府能力已力不从心。

事实上,自2月起,以中央为“后盾”、港府负上“主体”责任的抗疫新模式,正式在香港展开︰公共房屋供不应求的香港土地上,一夜之间开动数个大型隔离设施工程;港府动用紧急条例,豁免引入大陆医护、检测人员、护理员,以求撑起摇摇欲坠的抗疫人力网络;对于全民强检的可行性,港府态度摇身一变,从“不可行”转向推行强制全民检测,而根据最新财政预算案,政府为全民强检报备了港币220亿元。

img

一时之间,大陆抗疫模式和速度笼罩香港,港府则频频感谢大陆“援港”,网民戏称香港官员的记者会变成“感谢祭”。到底香港动态清零的目标将如何实现?在港府“打仗”时期,香港暴露了什么社会结构性问题、大陆模式在香港将输出什么产物、又会为未来埋下什么隐患?

全民强检:从“口号式的建议”到中央“助力”

香港全城最近闹得最热哄哄的话题,莫过于是否要进行全民强制检测,以及是否需要配合禁足令等。翻查资料,自COVID-19疫情于2020年初爆发以来,大陆多个城市已推行过全民检测,而这种需要付诸大量人力和成本的检测方式,在港府眼中曾是不切实际。

早在2020年8月,港府曾推出自愿性的“普及社区检测计划”,最终只有140万人进行检测,仅有32位确诊者浮出水面,另循此追踪到10个确诊个案;不计中央政府承担的实验室开支,当时单是港府支出为港币5.3亿元,被评为成效不彰。

2020年11月,林郑月娥表示强制全民检测只是“口号式的建议”,无法达到清零目标。1年多后第五波疫情出现,林郑月娥2022年1月12日出席新一届立法会首次会议,回应有关全民强检的提问,那时还提及“普及社区检测”成效较低,并指“本港应该采取切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检测政策,不能够盲目跟随其他地区的检疫手法。”

转捩点在2月,疫情跌入失控的漩涡,中央官员纷纷南下驻扎“前线”深圳,港府不敢怠慢,官员二度前往深圳参与疫情讨论会,此前,曾接下港府大订单进行“普及社区检测计划”、华大基因旗下的华升诊断中心董事长胡定旭,继续从旁协助港府解话,称港府向中央提出希望协助增大检测量,其中一个做法是考虑采用大陆的“十合一混样测试”,可将每日检测量提升至100万。

img

2022年2月22日,旺角麦花臣游乐场的市民冒雨排队检测。摄:林振东/端传媒

22日,林郑宣布,在中央“助力”之下,将于3月推行全民强制检测,计划短时间内进行3轮、每次强检期间个人需要作快速检测,每轮强检会覆盖740万人;同时,相关检测具备法律效力及处罚机制,当时强调不会禁足。不过检测地点数量、分布,所涉及的人力,以至每日检测量等具体细节安排,于截稿前仍未向社会公布。

关于全民强检的日期讨论众说纷纭。曾有媒体引述消息称将于3月下旬进行,不过,政府专家许树昌则建议,在疫情高峰期过后、即4月回落时再进行全检,不仅能找到潜在个案,也有足够设施隔离;另一政府专家顾问袁国勇则指,若没有足够隔离设施,全民强检效果会很差。

有关香港全民强检的时间和意义,也许取决于究竟中央希望介入多少。在习近平“指示”港府落实抗疫“主体”责任后,港府多次表示将自行带领抗疫工作。3月3日,目前在港的国家卫健委最高级别官员梁万年接受传媒访问时仍称,国家队专家目前在港仍处于了解疫情的阶段、“辅助港府”。

“辅助”香港防疫的前提,可先由中央如何在大陆进行全民检测的经验说起。

全民检测一直是大陆应对疫情的常用手段。2020年5月,武汉是中国大陆首次进行全民检测的城市,因耗时10日被称为“10天大会战”,动用医护逾5.7万人次、社区人员28.8万人次,全市设立检测点单日最高量超过2900个。根据当时武汉市统计局,2019年武汉市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121.2万。全民检测人数最终为989.98万。

根据端传媒梳理,曾进行全民检测、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人的城市,往往能迅速设立4000至5000个采样点,发动数万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协助进行核酸采样。在大陆做全民检测,只要官方一声令下,调动人力不是难事;若一个城市需要全民检测,通过一夜时间便可实现外市人员调配,翌日就可进行检测。根据2021年9月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版《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500万人口以内的城市,应在2天内完成全民检测,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则为3日,若有需要可从省或全国申请支援。

港人对于全民强检非常抗拒,认为既扰民又无实际效能;然而,在语境截然不同的大陆,不少人民却非常拥戴“清零” 政策下的全民强检模式,认为对管控疫情有帮助。

生活在南方城市的沈莉萍(化名),曾参与过数次全民检测,“一旦有人染疫,当天就会安排全民检测。”同时,沈莉萍所在城市会关闭娱乐休息场所,例如酒吧、KTV等容易聚众的场所需要暂停营业。沈莉萍觉得检测是个很方便的事情,由于检测点分布广泛,所有人几乎不用搭乘交通工具,只需走路十几分钟,就能找到离他最近的检测点。对她而言,上班期间做检测,更像是个“放风的休息时刻”,“老板会在上班时间告诉我们哪里不用排队,20分钟就能做完。”

她指出,普通市民能从多个渠道接收突发全民检测的通知,例如微信上的社区群组通知,电讯运营商亦会根据用户的位置,发出短信提醒,不过,她偶尔也能收到隔壁城市的通知。基层人员是迅速推动全民检测的力量,居委会人员常挨家挨户上门通知做检测。沈莉萍是共青团团员,她的社区组建了团员群组,疫情发生时,有人会主动报名做全民检测的志愿者。

根据《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全民检测的组织机制为做到“无遗漏”,“以居民小区楼宇、自然村组、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市场、宾馆等为最小单元”。指南还写道,1000人至1500人设置一个采样点,500人至1000人是一个采样台,原则上以“小区”为单位设置采样点,应保证居民排队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不过,全民检测并不意味著能做到百分百检测率。例如在2021年河北石家庄和河南郑州的全民检测中,检测居民的人数和常住人口的差距均超过100万,差距差不多占常住人口一成。

img

2020年5月15日,武汉一名医务人员在社区替市民进行检测。图:Getty Images

在大陆,倘若不参与全民检测也未必会被发现,只不过科技手段会让没做检测的人士迎来出行不便的后果——健康码会被标为黄码(编注:健康码系统是中国大陆常态化防控疫情的手段,用户需要提交详细个人信息和手机定位,将人群以“红、黄、绿”分类,绿码通行,黄码和红码需要按规定隔离或采取其他措施),这会导致出行不便,例如无法搭乘公共交通,进入商场、文化、体育、娱乐场所等均受到限制。

沈莉萍说,她也曾有过缺席全民检测的经历,有次她错过某个检测点的截止时间,尽管还有未关闭的检测点,但天色已晚,害怕走夜路的她决定直接回家。

曾在大陆参与多次全民检测的医生方晖(化名)介绍,大陆城市做全民检测时会分高、中、低风险地区,一般该城市的医护会负责中高风险区域,省内其他城市来支援的医护则负责低风险区域。不同风险区的检测方式不同,低风险区采用“十合一混采检测”或“五混一”方式,高风险则采用单采单检​​。

而所谓“十合一”混检,指的是将检测人群以10人分为一组,将10个采集样本放在一个采集管中进行核酸检测,若出现阳性,再对这10人进行复检。方晖说,“十合一”的检测方式速度很快,也是大陆能迅速完成全民检测的关键。不过,由于大陆往往在有零星确诊个案的时候就迅速决定做全民检测,她认为以香港目前庞大的确诊量,“十合一”混采并不可行,“还是要看当地情况吧,确诊的太多了,混采可能增加工作量。”

以某次全民检测为例,方晖和同事前往外地支援,大概每人每日负责约560次采检,一整天工作下来,扣去休息和更换防护服的时间,大概工作了7小时,即每人每小时可做80个采检。如香港同样采用大陆的咽喉拭子采检方式,750万人3日内要完成一次全民强检、而每人每日平均工作7小时计算,则每日需要约4500名采检人员去完成任务。

不过,港府尚未公布将会推行的全民强检,到底是采用香港2020年普及检测所用的鼻腔拭子和咽喉拭子采检,还是大陆的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采检;而由于混检须在确诊人数不多、属低风险的情况下才适用,未知香港届时将采用单管单检还是混检模式。

img

2022年2月23日﹐港铁上戴口罩的乘客。摄:林振东/端传媒

有媒体在2月22日的记者会上问到,有关全民强检的样本会否送到大陆进行化验、又是否涉私隐问题,林郑月娥则回应指,部份检测样本会送往内地化验,而样本瓶上只有条码,不会涉及私隐问题,至于有否涉及法律问题,则需再研究。27日,国家卫健委李大川接受无线电视访问时表示,若港府要求,可将样本送往广东做检测,广东省单日检测量达120万至150万次(以单管计)。至28日,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再一次指出,香港本地目前的检测量或无法完成全民强检的样本,重申部分或全部样本,或将送大陆处理,细节仍在处理中。

香港大学于3月3日发出新闻稿指出,火眼实验室重启后,香港的检测能力大约是每天30万支单管。至3月中,港大及其他大学合作的研究团队估计,在中央政府调动的流动实验室的支持下,检测力可提升至每天70万支单管。

团队同时指出,检测池若以5人一组,可把350万人纳入测试;在采样时,每位居民会同时收集配对的两份样本:一份样本用于第1阶段的混合测试,另一份用于必要时(若第1阶段为阳性)第2阶段的确认测试。

事实上,全民强检涉及的政府公共开支不菲,在大陆发动全民检测,至少需要在医学实验室、检测人员、协同场所、PCR系统平台搭建等多个方面花钱。一位内地医药行业的人士表示,一座城市在没有爆发疫情时,政府在日常防疫措施上的花费已经十分高昂,尤其是人口流动较大、国际航班往来频繁的城市,一旦要做全民检测,对地方财政的压力不言而喻。

在香港推行全民强检所需费用细项尚且未能预估,林郑指不吝啬任何开支,“用了钱能够赚回来”。根据2022/23年度最新财政预算案,抗疫措施开支不菲,尚未有细项的全民强检预估220亿,食卫局采购快速测试剂和配套服务需220亿,建设抗疫措施则要120亿。

截止3月5日,港府还未宣布全民强检的具体细节,仅有消息指,将设立500个检测点。在港府信心满满多番感谢中央支援的同时,民间氛围显然有温差。3月初,禁足令的消息流出后,恐慌情绪再次于社区里弥散。连日来,超市清早排起长龙,市民连日抢购、储粮,食品价格抬高,货架仍被一扫而光,商店开始推出限购令。港府多次称供港食品充足,但似乎毫无安抚作用。

尽管港府一直感谢中央“助力”,但梁万年3月5日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则说,自己难有发言权说甚么时候推行及怎样做,相信港府正研究全民强检可行性。

因端传媒为付费网站,故不提供全文转载,如需阅读全文,请点击此处前往端传媒网站购买会员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