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总汇:上海疫情

作者:Y博的科普园

cdtimg

过去看到上海的消息,大都繁花似锦,再不济也是红酒咖啡的小资格调。如今却是每天上演各种荒诞剧。例如一早打开手机看到不少人在分享一位知名作家与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的家庭悲剧。

这位著名经济学家的母亲高龄且身体不太好——对于高龄老人来说有各种基础疾病并不罕见。需要去医院急诊,但千辛万苦进入医院后却被要求做完核酸检测方可就医。老人不得不在医院当场做核酸,4小时未出结果,老人在等结果的过程中去世。

这位经济学家大概和不少人一样,对核酸检测的实验过程了解不多,觉得都当场做了,4小时出不了结果很不甘。但核酸检测一般是指RT-PCR这类实验。姑且不算样本采集、转运、核酸提取等等,光PCR扩增这一步,在仪器上可能就要跑个一两小时。所以4小时出不了结果是挺正常的,真正不正常的在于为什么会对就医特别是急症,要求核酸阴性。

像上海这样就医要求核酸阴性证明的是国内疫情暴发地区的标配。而同样标配的大概是因此引发的悲剧。西安之前也发生过因没有绿码孕妇流产、老人心脏病发不治的惨剧。

我们不该指责核酸怎么不能更快,而需要思考一下要求核酸阴性以及基于核酸结果的绿码到底是为了什么,然后这种要求是否适合所有情况。

要求近期的核酸阴性,为的是防止来就医的人是感染者,导致病毒传播。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有没有考虑到这种要求是否符合实际?核酸不是一个很快能出结果的检测。上海现在跑到医院就医的大概率是挺紧急的——医院本身也不是一般人闲着没事喝下午茶的地方,是否还应该用一个很多人根本等不起的检测?

防止求医过程中发生病毒传播非要核酸吗?在急诊当场发个抗原检测不行吗?抗原阳性刚好对应的是高传染性时期,时间紧迫的环境,用这种15分钟就能出结果的检测不行吗?

退一万步讲,一个跑来急诊的人是核酸阳性又如何?难道扔到马路上让人自生自灭吗?如果我们还有认同无论感染与否都要提供救治的基本原则,那么流程设计怎么能埋下这种没有检测报告不能看病的隐患?

更何况即便有个新冠阳性感染者进了急诊,就必然到处传播了吗?现在上海医院里都不是人手一个N95了吧?大概是从头到脚防护服搞得如生化危机一般。有这么多层防护在,还用得着担心来的人有没有感染不成?怎么防护越来越多,却越来越不敢接触到病毒?这些防护是用来做啥的呢?

难道真以为一说Omicron R0是10,每个感染者就必然要传个10个吗?怎么不想想万一感染者周围只有两个人,撑死也只能传两个不是十个啊?有那么多防护措施,就是可以防止传播的。

疫情两年多,国内的防护装备——除疫苗外越来越好,重症率也越来越低,怎么面对病毒反倒越来越怂,越来越不敢过正常日子了呢?

一边是需要看病的没法及时看病,另一边是一位知名作家不想离家的父母连续被骚扰要求转移。这位作家的父母大概在频繁的聚众核酸检测中被感染,居委会要求他们去方舱隔离。荒唐的是两位老人根本联系不到去方舱的转运,几天后已经好转,居委会却仍锲而不舍地要求搬去方舱,搞得当事人惶惶不可终日。

实在不理解一些人对方舱的执迷与崇拜。仿佛只要所有阳性感染者都运到方舱就会天下太平,而一旦有人没被运去,则必然严重扩散。实际上像这位作家的父母那样感染后几天没法去方舱的在上海并非个例。但这些漏网之鱼真的引发大量传播,让防疫前功尽弃了吗?

从对Omicron的跟踪来看,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出症状前两天到有症状后5天【1】。检测出来五六天都没转走,传染性最强的时候都过去了,又何必再赶尽杀绝?

话说回来,每次我提到轻症无症状应该在家隔离,优化防疫资源配置,都有人表示如果阳性的人留在家里,气溶胶会通过下水道把整幢楼都传染,疫情会越来越严重。

如果真有这种下水道传播,上海那么多检测出来几天后才转走的,都得传染多少幢楼了?我们怎么都没听说过呢?从国外一些家庭传染的研究看,即便是在一个屋子里的一家人,Omicron感染者的家人也只有25%左右被感染【2】。所谓下水道传播在国际上更是闻所未闻。

最近对新冠气溶胶的研究反倒显示病毒在体外环境中因湿度温度影响,20分钟就失去了90%的传染性【3】。甚至一些人心心念念的武汉方舱经验,难道真以为武汉所有的感染者都转到方舱了?去方舱的只不过是检测出来的,从事后血清学调查来看,当时还有很多感染者根本就未被检测出,实际就是居家隔离【4】。

最近每每看到上海的新闻,我总在想,防疫到底是为了啥?总该是为了能好好活着,过正常点的生活。如果防着防着,需要看病的看不上病,想呆在自己家里亦不得安生,买点口粮都需抢购组团,父母要担心孩子是否会被单独隔离,家有宠物的要担心四条腿的娃是否某天就在大马路上被无害化处理了,自家阳台外能突然飞出个无人机警告不要向往自由,这还是合理的防疫方式吗?

参考资料:

https://www.publichealthontario.ca/-/media/documents/ncov/covid-wwksf/2022/01/wwksf-omicron-communicability.pdf?sc_lang=en&_cldee=amxhbmdAc3dwdWJsaWNoZWFsdGguY2E%3D&recipientid=contact-91ec7f1fb2c2e41191f10050569e0009-0cbe3a8a0d0746bdba6e3afcb2d4d2a1&esid=4c00302f-8569-ec11-8ed8-0050569e118f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89920#:~:text=Secondary%20attack%20rate%20was%2025.1,it%20was%20nonclassified%20(Table).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2/jan/11/covid-loses-90-of-ability-to-infect-within-five-minutes-in-air-study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wpc/article/PIIS2666-6065(21)00003-1/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