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健康码要全国互认了?国家卫健委发话
作者:汪航、王晓
发表日期:2022.8.10
来源:微信公众号“医学界”
主题归类:健康码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7月29日,国务院发文推动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强调不同渠道展示的核酸检测结果具有同等效力,并要求尽快在基层一线落实,便利群众出行。

截止目前,已有北京、上海等多地健康码新增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查询功能,对于仍不互认、造成不良影响的地方,国务院将予以通报。

从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到核酸检测结果互认,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在多方面实现了“全国一盘棋”,而在迈向更加科学、精准防疫的过程中,健康码全国统一成了基层的普遍诉求。

安徽亳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网站此前刊发的一则建议写道:“各地健康码虽然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地区之间不共享互认、数据交换延迟、监管不到位等一些问题。”

这也引发了基层共鸣,话题“健康码全国互认不能再等了”共吸引超3亿人阅读,37家媒体参与报道、上百万人讨论。

有网友留言称“省级码、市级码、区级码、场所码、门铃码,五花八门,各地都不通用,太不方便了”,也有官方媒体表示:“实现健康码全国互通,某种程度上,也是精准防疫的应有之义。”

我们离“一码通行”究竟还有多远?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卫健委今日(8月10日)表示,将进一步提高信息共享时效,优化完善健康码管理,便利群众安全有序出行。

image
各省份使用不同的健康码

“取消各地健康码,收归国家统一管理”

蔡卫平是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他曾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健康码全国统一管理的建议》。

他告诉“医学界”,健康码作为“防疫身份证”,目前各地以自建为主,使用时不统一也不互认,导致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为市民带来了诸多不便。

image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

“多地曾经发生健康码数据库崩溃的事件,各地对于健康码的‘变码’管理不一,甚至出现同一人员同一时间两地健康码颜色不同的情况。”

此外,在公共场所和交通枢纽处,总会滞留着一群扫码、填写信息并等待系统验证的人,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摘下口罩扫脸等动作还可能会形成新的防疫漏洞。

蔡卫平指出,传染病防控需要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的统一协调,而当前健康码是由各地自行开发,多家科技公司都参与到了健康码的开发项目中,加上各地健康码的主管单位分属不同系统,难以实现统一协调的目标。

“需要建设一个全国统一管理的健康码。”蔡卫平建议取消各地健康码,收归国家统一管理,具体包含以下三点:

一、把健康码纳入全国统一管理,取消各地的健康码。国家层面统一部署、统一规范、统一管理。全国统一使用同一个健康码,集中收集各地疫情防控信息,打通数据孤岛。

二、健康码对涉疫区域的显示要更加精准。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精准定位涉疫区域。对来自不同风险级别区域的流动人员进行标识并提醒,以便流入地及时监测来自中高风险区的流动人员,让健康码更有效。

三、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应显示14天内到达或途经的所有地区,健康码只需显示曾经到过的中高风险区的涉疫区域。

“地区之间不共享互认、数据交换延迟、监管不到位”

除蔡卫平外,呼吁健康码全国互认、统一的声音层出不穷。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杨震在今年两会中同样建议,改进国家健康码,推动在跨区域出行时实现“一码通行”。

安徽亳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网站6月29日刊发的一则基层建议更是直指健康码各地分管下的种种问题,“地区之间不共享互认、数据交换延迟、监管不到位。”

例如,往返山东安徽的货车司机曾反映,持“安康码”绿码和国家健康码绿码,在山东高速出口无法通行。

“健康码承载了群众的姓名、身份证号、出行轨迹等个人信息,各省、市健康码承建部门、管理部门、运维部门各不相同,容易出现个人信息滥用、泄露隐私等管理问题。”

该基层建议认为,虽然国家、省、市层面均出台了一些与健康码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但仍缺乏监督机制和专门的投诉渠道,加上各地分管导致数据更新不及时、技术支撑能力匮乏等问题,建议“从源头上打通数据壁垒,统一赋码转码规则,实现‘一码通行’。”

早在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落实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image
原通知文件

但随着奥密克戎毒株的快速蔓延,本土疫情呈多点散发、频发的态势,防疫政策有所收紧,健康码全国“互认”政策并未有效落地。今年以来,种种荒诞事件又将“健康码”推上了风口浪尖:

自3月26日零时起,无锡在全市范围内各类场所部位出入口全面推广应用“门铃码”,一旦门铃码赋红,居民将被限制进入各类市场主体和公共场所,在此之前,无锡市已经有了“苏康码”。

6月14日,河南村镇银行1317名储户遭遇“精准赋红”,只要扫过郑州车站的场所码,即使人不在河南,健康码也会变红。

image
河南村镇银行赋红码事件。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6月23日,“丹东振兴区推行‘振兴码’”一事登上热搜。有网友质疑区级设码的必要性,认为此举涉嫌“码上加码”。

7月28日,一位常住上海的居民,为料理其母亲后事回到湖南老家,却在湖南遇到健康码忽黄忽绿的怪象,经历“人生过山车”般的一天。

8月3日晚间,已静态管理超过9天的河南商丘民权县对全域人员赋码管理,甚至有人离开民权身处郑州,也被赋了黄码。

image
民权县全域赋码管理。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上述现象或反映出各地方赋码规则的模糊性和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对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要求,严格健康码的功能定位,不得擅自扩大应用范围,不得“一刀切”“码上加码”,绝不允许因疫情防控之外的因素对群众进行健康码赋码变码。

为什么呼吁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在“新京报”发起的话题“健康码全国互认不能再等了”中,支持健康码全国互认、统一管理的留言占了绝大多数。

image
微博话题“健康码全国互认不能再等了”引发热议

事实上,这也并不是第一次关于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的大范围讨论。

2020年2月29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曾推出过“防疫健康信息码”,用于为各地健康码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基础,包括统一的确诊和疑似病例数据库、县域风险等级数据库等,但截至目前,并未推广开来。

2020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印发《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规定了健康码的组成和展现形式、个人健康信息的数据结构等,实现了健康码码制、展现方式和数据内容的统一,但未实现一码通。

今年4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称将进一步推动规范健康码管理,推进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码卡融合、规范赋码,防止和杜绝地方擅自赋码、“层层加码”等现象。

在蔡卫平看来,从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到推动核酸检测结果互认,再到一系列文件和发布会内容,均指向了更为科学、精准的防疫政策。“从这个角度看,健康码统一管理或是大势所趋。”

image

image
网友对“健康码”的高赞评论

呼吁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究竟能给群众生活带来多大改变?蔡卫平向“医学界”分享了他的看法:

一是便于居民出行。健康码互认使群众出行流程由繁化简,跨省流动不再需要多个页面反复切换,也无需额外的核酸检测,切实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纾解消极情绪。

二是助于降低防疫成本。核酸重复检测、健康码反复切换可能带来大量人力成本、物质成本的无意义消耗,不利于防疫资源的优化配置,健康码互认能促进常态化防疫的有序推进,利于各行业经济的恢复。

三是利于规范各地防疫行为。由国家牵头对健康码管理细则进行统一部署和规范,集中收集、管理各地疫情防控信息,减少地方加码、滥用码的不当行为。

也有反对的声音。有民众担忧“一码通行”开启后,认真防疫的地区将为防疫不力的地方买单,“一损俱损”对认真防控的地区不公平。

这一担忧同样适用于核酸检测,但核酸检测互认已在全国陆续推行,张伯礼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曾建议:

“增加核酸结果互认的科普宣传,明确各地的检测结果是基于国家统一标准和规范……加大核酸检测质量监管力度,与此同时,对因客观因素导致的检测误差,应给予适当的包容,降低检测结果互认的责任顾虑。”

我们离“一码通行”还有多远?

蔡卫平告诉“医学界”,对于他所提出的“全国一码”建议,国家卫健委今年6月已给出答复:国家层面统一健康码的技术还不成熟,目前各省已于今年6月实现了省内健康码统一。

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还要求各地向社会公开健康码管理机构和赋码标准,严禁健康码用作疫情防控外的其它用途。而在今日(8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国家卫健委将进一步提高信息共享,优化完善健康码管理。

据悉,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依靠后台服务器的计算,最终用不同颜色显示出每个人的健康状态。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显示,健康码包含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自我申报的健康数据、行程数据、由卫健疾控部门提供的就诊信息等内容,以字节的方式存储于服务器里,根据情况做出刷新与改变。

image
健康码扫码。图片来源:新华社

对于全国统一管理下的技术难点,一位从事健康码大数据开发的工作人员曾向“第一财经”表示,各地人口库实现数据共享的成本比较高,过度开放数据还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除技术条件外,以各省份为单位的“属地管辖”是健康码全国互认的另一障碍。“医学界”梳理发现,北京市“健康宝”主管单位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管理局,江苏省“苏康码”主管单位则是江苏省疾控预防控制中心,“运行和维护主体各异,打通难免会增加行政成本”,蔡卫平如是说。

在他看来,真正实现健康码全国互认、统一管理,还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政策常态化。例如6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发布,“通信行程卡”覆盖时间、中高风险区域划分、入境和密接人员隔离政策均略有松动,体现了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正在根据疫情变化特点作出更加科学化的调整。

其二,思想常态化。健康码设计的初衷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精准防疫,降低疫情中的社会治理成本,助力人员有序流动,因此要弱化健康码的管理限制职能,强化服务利民的初心。

其三,行动常态化。健康码互认需要各地加快落实,并在落实过程中不打折扣、建立监督与举报机制。

“从长远看,应该逐步弱化健康码的管理职能,但现阶段各部门间、地区间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条件各不相同,健康码全国统一的阻力仍然不小。”蔡卫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