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年年都说,但今年可能真的是“史上最难毕业季”:多达1158万应届大学生涌入人才市场,企业招人却比往年减少了,以至于今春一线招聘,“十个人抢一个岗位”的激烈竞争到处都是。
残酷的现实是:大学文凭早已不能保证你能找到一份工作了(且不说是好工作),有时即便学历过硬也一样。
很多人直到就业季,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学到什么能在社会上立足的谋生技能。虽然现在很多人嘲讽大学成了“职业培训学校”,但问题是连这一点其实也做不到,相反,国内的教育已经和实践严重脱节,在大学里看似学了一堆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能用上的却很可能寥寥无几。
问题来了: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教育”和“学习”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吃了那么多苦,在学校里又学到了什么?
1. 教育与社会的脱节
前一阵,网上有人提醒:“再过几个月,上了三年网课的医学生就要出来为你看病了。”被这一激,底下有留言说:“吓哭了。”
这并不只是个梗,在国内,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脱节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标题就点明了这一点:《医学生培养了八年,为何还不会看病?》。本来,临床医学的关键在于临床实践,但现实中,医学生在校期间都忙于写论文,有几个人能安心于临床?就像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规培医师说的,“现在很多规培医生,都没上过临床,只会书本上的东西,可病人又不会按着书本生病。”
问题并不是学历,学历越高甚至越不靠谱,因为读博就是做科研,跟临床完全脱钩,到医院可以直接被聘为主治医师,不用考试,虽然早早晋级,但没多少临床经验,因而业内流传这样一种相当讽刺的说法:“看病不能找博士”。还有医生说,特别害怕跟同科室的海归博士一起值班,因为患者一旦有什么情况,这些博士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然,并不只有医护才这样,如今各个学科都有类似的现象:读大学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学到知识技能,而异化成只是拿个文凭、混个证书。这一点,不少在校学生也都心知肚明,有一位就曾向我直言:“我们现在学的这些书本知识,唯一的用处就是考试,离开考场就没什么用。”
实际上,很多学生都已经不指望能从课堂上真正学到什么了。当下毕竟是网络时代,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多的是,网上TED之类的免费课程都看不完,老师在课堂上只能教你一点点知识,真想提升自己,还得靠自学探索,更何况,老师也还要忙自己的事呢。像美术这样重视实践的专业,学生就得自己再花钱去参加线下课程班学习,原本正式的课堂反倒只是应付了事。
其结果,现在“中国式上课”日益沦为形式:老师独自在讲台上自顾自地照本宣科,而太多学生虽然身体坐在那儿,心却不知道在哪里。
这种情况在二本院校更为严重,有学生告诉我,他身边的大部分同学上课期间其实都在看手机、打游戏、看小说、听音乐,师生没有互动交流,提问也只能是老师抽学生回答,没有学生会主动提问,相当死寂可怕,“大家都是来凑数的吗?不知道这样上课有什么意义?”
说起来,这背后都有苦衷: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是学术,教课还在其次,何况上课时脱离了课本自由发挥,可未必安全;而对学生来说,与其听你乏味地照念一遍,还不如自己看书,更何况很多教学内容(例如大学里每周都进行的“青年大学习”),一望而知根本没啥用。也别怪现在的学生,其实很多单位开会不也如此?领导在台上喋喋不休,底下一个个都快听睡着了。
问题还不止是“态度”,而在于现在的高校教育严重滞后于时代需求,整个教学都和社会脱节了。
一位在大学计算机系任教的博导和我坦承,这些年前沿知识日新月异,但教材没办法实时调整,导致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要滞后三年以上;像数字营销这样的新领域也差不多有2-3年的时差,以至于学的都是一些过时的知识。还有人吐槽说,有机化学有些教的甚至是落后于市场十几年的知识。
像中文、历史系这样的院系也罢了,越是新领域或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高校越难配备齐全的专业老师,二本院校就更是了,一些老师既没有实操的从业经验,也跟不上当下市场的节奏。
长久以来,很多教师都呆在象牙塔里,校园的围墙俨然是一个保护罩,在现实的海洋中隔绝出一个舒适区,就像是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演化出了新物种,具有特殊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学生的处境当然就更是如此了。即便没有三年防疫,学校也没多少与外界紧密联系的活动,很多学生也不愿与外界接触,一有时间就缩在教室、图书馆和寝室里,上课出勤率比往届高了不少,但即便临近毕业也很少人想去实习,倒是更愿意考研。
一位颇有想法的大学生说:“大学像是一个把外部世界隔开的无菌舱,且不说丑恶事物,连社会现实在这里都不能说,长久处于这样与外部脱钩的状态之下,同学们的认知水平好像也极低。”
长期专注于一个狭小的领域,人会产生出一种类似工作狂或上瘾机制的高度重复行为模式,久而久之,他们看似是在忙碌(读书考研),其实在逃避(真正需要做的事),因为他们在苦读时可以进入一种“悬置”状态,沉浸在迷境里,获得内心的平静,以此逃避外界的风暴。然而这样“上瘾”,又反过来阻碍了人们适应社会现实。
这是教育的异化:本来教育是为了自我成长,但现在却仿佛成了目的本身。如果可以,许多学生真的宁愿一直在学校里呆下去。部分也因此,现在高校学工系统里流传一个神奇的叙事: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就业,是因为心理不成熟、社恐,害怕找工作。但问题真正的根源并不在学生身上。
2. “信号”还是能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令人尴尬的现状?有人哀叹“一代不如一代”,有人归结为教育体制的问题,还有人认为这是大学扩招和市场竞争带来的“内卷”所致。这些或许都有部分真相,但真正的关键或许在于:我们之前对“教育”和“学习”的理解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
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直指当代教育的根本:“当今社会,电影是教育人的、电视剧是教育人的、明星偶像是教育人的,只有教育不是——教育是筛选人的。”这是个中国人才能深切体会的黑色幽默:娱乐节目承担起了本不该承担的教化之职,而学校反倒教不了你什么,只是在筛选、分流人才。
各国的传统教育所讲授的大多都是一些“脱离实际”的知识,毕业于哪个院校,就像是拿到一个“品牌认证”,证明你通过了智力准入测试,获得了精英资格。正因此,近代英国有一句名言:“虽然希腊文、拉丁文对管理印度殖民地毫无实际用处,但只有精通希腊文、拉丁文的人才能统治印度!”
也就是说,文凭其实是一种“市场信号”:你是否具有某种高品质,别人难以直接观察到,但如果你硕士毕业,那就很便于用人单位把你挑出来,因为这至少证明此人有相应的知识水平、思考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一家公司在招聘一个岗位时或许收到数十份简历,此时至少第一轮的筛选,就要凭借这些“信号”。
有时,一些单位在招人时之所以极其注重文凭,倒还未必真相信“品牌”就代表“品质”,而是为了公平和免责。
三四十年前IBM全盛时设备昂贵且条件苛刻,但采购人员仍会买它,因为买其它品牌虽然能省钱,但一旦机器故障,别人都会说采购员不称职买了不好的;但如果是IBM出问题,谁也不能怪罪采购员。招人时也同理,特别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职位,只有卡死“硬指标”,才能让人无话可说。
然而,企业毕竟是最务实的,尤其在当下急于提振业绩之际,要的是能做事的,如果明知道学历并不等于能力,那就算你侥幸过关,恐怕也呆不长。企业管理者和HR都知道,有些人看着名校毕业甚至海归,结果入职了一看,什么都不会,试用期都过不了。
我大学刚毕业一年,去一家外企面试,说自己拿到英语六级证书云云,结果被当场打断,面试官说:“我不想知道你英语是四级还是六级,只要你会听、会说、会写,我见了太多人说英语六级,结果来了都不会说,这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要见识真能力,也很简单,当场讲10分钟英语试试?
显然,如果面试官能准确把握你的能力,那文凭这个“信号”就不那么重要了。尤其是,文凭原本是一个“品质保障”,但现在大学普及后,品质趋同,又或者需要更多更强的“信号”,那怎么办?
许多人的选择是熬下去,本科出来找不到工作就去考研,很多人稀里糊涂就又多读了几年,只是为了拿一个新的文凭,甚至考哪个学校的研究生也不重要,找个简单容易的就行了,但当足够多人这么做,内卷的结果就是大学“高中化”,而研究生学历也跟着贬值。据说有的人甚至为了考上清华,复读了14次,如此执着,当事人恐怕已经完全忘了自己是为什么要上大学。
现在用人单位也精了。这几年来盛行一种说法:判断一个人的真才实学,关键不是看他硕博在哪所大学读的,而是本科院校,因为太多人读完二本又去考研了。有企业高管私下说,简历上标着学生会经历的,在校招时反而是减分项——这些学生会干部或许混得比社畜还老油条,招他们还不如社招。
像这样的种种错位,都明白可见一点:教育和职场这两个巨系统之间缺乏衔接、对流,教育体制的封闭化倒是在加重了,导致按说是“好学生”的,并不能顺理成章地变成“好员工”,甚至前一个系统适应得越好,越难适应后一个系统。毫无疑问,这需要制度性的变革,但这不可能一夜之间发生,作为个人又能怎么做?
事到如今,从家长到学生都有必要想想清楚,除了一张文凭,将来还能靠什么谋生?文凭正在迅速贬值,过分依赖它,以为有个研究生、海归学历就能当作好工作的敲门砖了,就得有个思想准备:万一这学历不管用,到时你怎么办?
这当然不是说不用读大学了,只是说,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什么是“教育”——不要把学历误当作能力,而真正的能力势必来自良好的实践、对学习方法的领会和开阔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综合能力,才是未来的人才应对冲击、难以被替代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