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CDT报告汇》栏目收录和中国言论自由及其他人权问题相关的报告资讯。这些报告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机构调查、学术研究、媒体报道和网民汇集等等。也欢迎读者向我们推荐值得关注的报告。
中国数字时代本周推荐媒体:
昨天:是一家记录中国民间群体抗争事件的频道,由维权人士、非新闻创办人卢煜宇在2023年1月1日创立,是其被封杀的中国抗争纪录网站非新闻的延续。
一、中共介入台湾大选失败,但介选手段引起各国媒体关注
早在台湾大选之前,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就在经济学人发文,指控中共当局明目张胆地干预台湾大选。手段从军事威胁到贸易胁迫,从“假新闻”到认知战,多管齐下,妄图使得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落选。他还表示,大选结果出炉之后,将公布相关报告,以向世界其他民主国家提供经验。
德国之声也发文,表示中国“打混合战”干预台湾大选,并列举了军事恐吓、经济威胁和信息战等多种手段。
文章提到,在1月9日,“台湾国防部发出了4次国家级警告,示警中国大陆发射卫星飞越台湾南部上空”。“在大选举行的这个礼拜,前四天就发现 33 架中国军用飞机和 13 艘船只在台湾周边地区活动”。并且,由于台湾和中国经贸往来密切,台湾对中国出口高达2380亿美元,中共当局就以此作为要挟,通过设立贸易关税壁垒来威胁台湾。比如,同样在1月9日,“中国商务部表示,大陆正在考虑暂停其他台湾产品,比如如渔业产品、纺织品和汽车零部件等的关税减让。”
卫报驻台北记者海伦 · 戴维森 (Helen Davidson) 也发文指出,中共当局干预大选的手段多种多样。
然而,海伦 · 戴维森、吴钊燮和德国之声都提到了一个最重要的介选手段就是“由假新闻和虚假信息主导”的“对台信息战”。这一手段相较于传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威胁更加严重。海伦 · 戴维森引用数据表示,“过去十年来,台湾一直是外国制造的虚假信息的最大接收者。”
比如,“大量的网络内容推崇阴谋论,造谣抹黑民进党现任总统蔡英文和候选人赖清德在内的人物,编造美国和台湾共同开发针对中国人的生物实验室的假新闻,以及利用外国移工议题煽动种族紧张关系……当地媒体还发布了国民党候选人领先民进党的虚假民调。”
“选举虚假信息扩大了‘鸡蛋短缺’、‘台湾潜艇生产’、‘政治丑闻’、‘政治人物性丑闻’以及台湾备战状态等问题的影响,加剧了对征兵和年轻人被迫参战的担忧,并使人们对美国的支持产生怀疑。”
在大选前夜,柯文哲候选团队现身集会现场演讲。柯文哲,吴欣盈以及其他团队核心均现身。
然而,吴部长表示,这些行为很大一部分是由在台湾的代理人 (PRC surrogates in Taiwan) 实施的。“中国共产党邀请台湾基层民选官员到中国参观访问,包括灌输在选举中支持谁的思想。中国利用台湾的开放性,向台湾灌输虚假信息,并加强网络战活动,试图欺骗台湾人民接受其言论。”
二、 台湾对信息战的反击和对民主国家的警示
中共的“假新闻”和“认知战”尽管炮火猛烈,但是台湾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展开了反击。
大西洋理事会数字取证研究实验室 (Digital Forensic Research Lab) 负责中国事务的专家肯顿 · 蒂鲍特 (KENTON THIBAUT) 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详细分析了台湾如何反击中共当局的“对台信息战”。
文章封面截图
文章指出,早在2018年台湾(中华民国)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中,中国利用数百个“内容农场”制造数字虚假信息,旨在伤害自己不喜欢的候选人。(编者注:2018年的这次选举中,高雄前市长韩国瑜异军突起,被称为“韩流”)并且,作者表示,从2016年开始至今,中国就至少话费了数千万美元。
在这一次大选中,中国手段再次升级,并且特别强调要利用台湾当地的代理人,包括亲中的台湾媒体公司、有偿影响者和被收买的政治精英。然后,中共当局利用他们放大党派言论,煽动台湾社会的分裂,削弱人们对台湾政治制度的信心。作者指出,利用台湾本地代理人,“使得台湾选民和官员更难将中国的影响与真正的国内辩论区分开来。”
民众挥舞手机手电形成星海,表达对于总统候选人的支持。右边的标语上写着“台湾最好的选择是柯文哲”。
然而,作者指出,尽管中国的手段高明,但是台湾的民主充满韧性。中国当局的做法激发出了台湾民间的自组织反抗团体,比如台湾民主实验室 (DoubleThink Lab),它们帮助标记误导性内容和垃圾邮件,以提高民众认识。作者也对台湾这一类似组织评价颇高。
“2018 年,当中国加强针对台湾的网络信息行动时,两个民间组织成立了台湾事实核查中心,以提高媒体素养,遏制虚假信息的影响。其他数字创新,如台湾流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事实核查应用,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对抗中国对台湾信息空间的攻击。”
台湾事实核查中心网站截图
此外, 政府也推进了反虚假信息计划,并努力根除中国代理人。“为了更直接地应对虚假信息,台湾政府于 2023 年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将不同部门(包括数字事务部、教育部、中央选举委员会和法务部)召集在一起,以监控互联网和媒体上围绕选举的信息操纵迹象。”
这些努力成功提高了台湾公众对中国“认知作战”的认识。
然而,报告也强调,对于“信息战”最难的还是如何处理中国在台代理人的问题。“即使中国的干预没有左右总统大选,它仍然可以左右台湾的政治。”
发生在台湾的事情也给全世界民主国家提了个醒并做出了表率。
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 指出,在2024全球大选年中,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将迎来选举,然而发生在台湾的事情也同样会发生在其他国家身上。
“虽然中国政府是干涉台湾(选举)的最大势力,但这只是干预他国选举的众多案例之一 。例如,中国一直在加强对美国的信息行动,并引发了 Facebook 多次删除虚假账户的行动,而俄罗斯正试图劝阻欧洲国家不要支持乌克兰。”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母公司 Meta 前公共政策官员凯蒂 · 哈巴斯 (Katie Harbath) 说,台湾选举是 "煤矿中的金丝雀"(编者注:英文成语,意思是“危险将至”),它 "预示着我们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可能会看到什么"。
华盛顿邮报也提到了“中国在台代理人”问题和上述提到的信息操作。
然而,华盛顿邮报还发现,中共当局正在继续升级“信息战”,而这一次不同点就是技术的升级,包括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科技”。
三、台湾大选前后,中共当局控制舆论相关议题“冷处理”
根据法新社 (Agence France-Presse, AFP) 的报道。在台湾大选前的1月12日,“台湾选举”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一度显示高达1.632亿的浏览量。然而,微博在当天上午9时45分限制了“台湾选举”的标签。如果搜寻该词,将跳出一则公告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该主题内容未予显示,以下为搜寻词结果。”
此外,根据美国之音的搜索,“台湾大选”或“台湾2024大选”等标签也一度被屏蔽。截至发稿,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搜索发现,除了少数海外媒体的微博账号还存在类似标签外,几乎都已经被屏蔽。
相反,将台湾选举称为“台湾地方选举”的中国叫法则登上了微博热门话题。“美方不得以任何形式介入台湾地区选举”、“台湾地方选举”和“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等话题的浏览量分别超过4000万次、3000万次和1700万次,总计接近1亿次。
1月13日12时左右,在话题被撤下之前,“#台湾选举”一度登上了热搜榜第11位。
对于台湾选举,有网友讽刺挖苦中国没有选举“有些人以为不选举才是正常的”。然而,也有许多“小粉红”扬言要武统台湾,并称“不论谁当选,都是最后一次选举”。
然而,对于这次台湾大选也有专家指出,相较于以往,“中国专家、媒体人和陆生普遍认为此次大选受关注的程度较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官方限制学者评论和媒体“冷处理”的影响。
法新社通过调查中国官媒的报道发现,“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官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和党办的《人民日报》——对这次大选报道的很少。”
此外,同样冷处理的还有香港媒体。在国安法之后,不同于港媒以往对台湾的热情,这一次也选择了低调报道台湾选举。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表示,“北京也好,香港也好,官方不想鼓励很多人关心台湾的选举,尤其是大选。因为高调报道台湾的选举,反过来会令到自己的形象更差,都需要直接下命令,只要给一个信号,很多听话的传媒就自动会选择,越是靠近官方的媒体,越是不会主动去报道台湾选举,免得给官方用有色的眼睛去看。”
来自各国数以千计的记者将镜头对准台湾大选。
华东師范大学台籍副教授陈弘信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表示,“中国官方、特别是统战系统对这次台湾大选‘确实比较谨慎’。统战系统希望‘不要去增加双方的紧张’”,“以前讲话讲得很难听,也没有什么好结果”。“加上过去蓝营也会向北京抱怨,中国若选前对台过于强硬、威胁性强,反而会影响到选举结果,‘他们也是有听进去’。”
然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多家媒体的采访中,包括在台陆生在内大部分民众也对这次大选比较冷感。一方面受到中国官方媒体“冷处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受访者表示两岸已经渐行渐远了。德国之声采访的一位陆生表示,与其说中国人民是否向往民主、或是否关心台湾,“更不如说中国人现在更关心自己当下的生活,尤其这几年大环境又很不好”。
1月13日晚,在台湾大选投票开始后(9时),中国数字时代检测到中国当局再次控制相关舆论,进行敏感词审核。
相关阅读:【敏感词库】“台湾选举”、“台湾大选”及“2024台湾大选”
以微博为例,在“#台湾选举”的微博话题短暂登上热搜,但该话题随后遭到撤下,搜索时会提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该话题内容未予显示,以下为搜索词结果。”
最终,微博将“#台湾大选”及“#2024台湾大选”等多个相关话题封禁。此外,在台湾大选开始计票后,微博热搜榜出现了一个名为“#微博之夜内场”的话题,该话题由微博官方指定(系新浪主办的综合类荣誉典礼),无主持人,在短时间内登顶。不少网民在该话题下指责微博利用“#微博之夜”颁奖礼冲淡台湾大选的消息。
附:赖清德胜选演说全文:
国内外的媒体朋友,大家晚安,感谢各位的耐心等待。中华民国第16任总统副总统以及第11届立法委员选举,已经顺利在今天完成。感谢台湾人民共同写下了民主的新页,并向世界展现了,对民主体制的珍惜,这是我们永不放弃的坚持。
我要感谢两位对手,所展现的民主风度,我刚刚也分别接受了他们恭贺的电话;我也恭喜他们所领导的政党,在国会席次中的斩获,期待未来能够为国家团结合作。
作为2024世界大选年,最瞩目的第一场大选,台湾缔造了民主阵营的第一场胜利。这场胜利,有三个重大的意义:第一个意义,台湾告诉全世界,在民主和威权之间,我们选择站在民主这一边。中华民国台湾,会继续和国际民主盟友并肩同行。第二个意义,台湾人民用行动,成功抵御外部势力的介入。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总统自己选。
第三个意义,在三组候选人中,赖萧配得到最多的支持,代表国家会继续走在正确的路上,不会转向,更不会走回头路。
我们要感谢蔡英文总统,和执政团队的伙伴们,八年来尽心尽力,为台湾的改革与建设,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赖清德和萧美琴,将在这个基础上加倍努力,让国家稳健前行,让人民过好日子。
然而在国会选举,民进党没有维持过半的席次,这代表我们努力不够,的确有要虚心检讨的地方。选举结果告诉我们,人民期待「有能力的政府」和「有效率的制衡」。这新的民意,我们充分理解,完全尊重。面对新的国会结构,台湾必须走向「沟通、协商、参与、合作」的政治,我要在此表达:第一,我会深入研议两位对手的政见和主张,只要是福国利民、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我都会纳入施政方针。第二,未来的人事布局,我会秉持民主大联盟的精神,不分党派、用人唯才,也欢迎各界推荐专业人才,一起为国家发展来努力。第三,未来的施政,各党派有共识的议题,我们优先处理。还没有共识也没有急迫性的,让我们搁置争议、持续沟通。第四,亟待解决的重大议题,例如劳保、健保的财务永续,我会建立政策沟通平台,来扩大讨论基础,广纳民意参与,跨越政党鸿沟,寻求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维持台海的和平稳定,是我担任总统的重要使命。我将依照中华民国的宪政体制,不卑不亢,维持现状,在对等尊严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围堵,对话取代对抗,自信的和中国展开交流合作,增进两岸人民的福祉,达到和平共荣的目标。然而面对中国的文攻武吓,我也有守护台湾的决心。
我要再次感谢台湾人民,选择了赖萧配,我们深感荣幸,也必定全力以赴,不辜负所托。选举已经结束,所有选战中的冲突和激情,应该要到此为止。2300万人民,都是一家人,让我们继续携手团结合作,推动国家继续往前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