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重温】人民日报|天津讲话让资本家不再害怕
“听了刘少奇先生的话,资本家不用害怕了。因为资本家们对于政府的政策有了明确的了解,资本家是可以有好处的,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剩余价值的。这种剩余价值尽可能使用到新的生产方面去。以前所持的傍徨和怀疑的态度也都消除了。”
2023年4月12日
“听了刘少奇先生的话,资本家不用害怕了。因为资本家们对于政府的政策有了明确的了解,资本家是可以有好处的,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剩余价值的。这种剩余价值尽可能使用到新的生产方面去。以前所持的傍徨和怀疑的态度也都消除了。”
2022年12月9日
清零和躺平,健康与经济,生存与自由,三年的拉扯终于结束了。感谢那些在寒冬里,站在街上帮助他人的人。现在,场所码,地铁码都没有了,希望健康码也最终成为历史。一片灰蒙蒙中,幸好有不断闪现的星光,为我们照明方向。谢谢这些星光。
2022年12月1日
2016年1月13日,香港媒体人张宝华因个人事务途径成都,提前在新浪微博召集网友聚会,而后见面会现场意外聚集几十名“蛤丝”,规模庞大,成为蛤丝们戏谑的“全球首届蛤丝大会”。
2022年7月29日
毛开敬家属表示,因为接受记者采访、发表喊冤文章,老人被重新收监,这件事情令家人们始料未及,“老人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我们很担心他的身体,在监狱里能不能承受得住,希望能够为他办理保外就医。”
2022年7月20日
在许许多多揪心的场景中,我们忘不了一位“雨衣爸爸”的背影,和他写纸板上那句“妞妞,爸爸还想接你回家”。妞妞没有回家,很多人都没回家。今天,是很多人失去至亲的第365天。
2022年7月9日
面试结束后,我的内心充满遗憾和不安。我内心一直在追问,是什么让一位有一定阅读量,为人谦和有礼,热爱教育、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拥有“用原子弹炸死”别人的冲动?是什么让一位表面上阳光热情、单纯朴质的年轻女孩子说出“西方列强兔崽子们”这样粗鄙的语言?
2022年7月8日
十一年前,《财新》曾经做过一个“邵氏孤儿”的系列报道。在1997年以前,当地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的处罚一般是是“打烂房子”、“抓大人”。但从2000年以后,根据邵阳高平镇的村民说,当地有关部门对超生的家庭,开始不砸房子了,而是改为“没收”小孩。
2022年5月13日
社交媒体曾流传一则未经权威方面确认的数据:汶川地震时,中国媒体共派出2031个记者奔赴灾区;发回的报道更是不计其数。那时的传统媒体,虽一样面对桎梏,尚有勇气尝试突破,或有耀眼时刻。岁月蹉跎,14年过去,很多当年赶赴灾区的记者或已转型或已离开,但他们拍摄的每一张照片,写下的每一段文字,都无不忠诚地记录着那段沉甸甸的历史。
2022年4月29日
一脸茫然的我想请教生活在连贯时间线上的各位,完整见证和亲历了这三个月所发生一切的各位,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这些都是谁干的?
2022年4月27日
陈奕君:习近平总书记在危难关头能够力挽狂澜、扭转乾坤,不愧是雄才大略的领导核心、胸怀天下的大国领袖、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英明舵手,不愧是我们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代表着正确的方向、胜利的方向、光明的方向。
2022年3月22日
借用我的朋友王晓渔的话,重大事件里媒体缺席才是对媒体伦理最严重的伤害。媒体不是心灵抚慰师,不是救世主。不要把新闻伦理无限扩大化,不要太苛责媒体,不要把“多事”、“碍事”的帽子随便戴在媒体头上,更不要担心谁来管媒体和记者。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管媒体和记者的人。
2022年2月16日
维护封建婚姻制度,滥用职权,错误判决,打击妇女争取婚姻自由的积极性,并抗拒上级司法机关的正确指示,是极为严重的错误行为,值得深刻检讨。
2021年11月16日
如果缺乏耳机这样的设备,人们往往需要把音量调到最小,所以叫“偷听敌台”。一旦这种行为被发现,轻则收缴收音机,被停职、隔离审查、批斗、勒令检讨,给戴上“坏分子”帽子,重则被判刑。
2021年11月3日
张高丽每主政一地,都会在正式场合重申他的“三不”原则。有些干部说他六亲不认,决不给亲戚朋友办事。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广东和山东,一路走来,张高丽始终坚持廉洁从政、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人民群众说你好”始终是他信奉的准则。“人民群众说你好,才是真正的好。”张高丽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我们时刻要有忧患意识,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我们来自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离开了人民,我们将一事无成,也对不起人民。”
2021年9月6日
“这就是我对生命的漠视。当时那种教育,让人的感情变得粗糙、心肠很硬。年纪大了,渐渐恢复了,有了同情心恻隐心,才知道以前是不正常的。”
2021年8月3日
当社会整体风尚严肃,缺乏娱乐形式,导致学生缺乏放松和快乐时,独一的娱乐形式对人的吸引力就越大。所以真禁了游戏,我更相信他们会去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至于学习?那是排在跟小学生弹弹珠后面的。
2021年7月26日
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7月14日在北京成立,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代表团工作会议上公布参赛目标,坚决遏制我国奥运成绩多年持续下滑趋势,确保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上保持在第一序列。
2021年7月21日
郑州市规划局相关人士说,海绵城市将把郑州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规划区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
2021年7月17日
我们的司法不过是一种工具,实现党的追求,党的利益,党的目标的一种工具。实际上我们在整个司法权力的架构方面,让司法在财政、人事方面受控于地方党政。这样的体制在十几年的司法改革中一点也没有动,使得许多的事情地方领导人可以一手遮天。终极性地看,一个国家能够形成法治,能够建立司法独立的体制,是一个社会结构演变的结果,而不大可能孤立地由法律界的努力来完成。
2021年7月17日
孙大午:我讲的大午城是一个和谐的概念,在这里肯定有穷有富,但是这个差别只体现在生产资料上,而不是体现在生活资料上,在尊严上是人人平等的,生活质量上不能有太多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是种祥和的关系。
2021年6月1日
这些变化令计生人员无所适从:不是说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丝毫不能动摇吗?不是说资源紧缺、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压力吗?三十年来,他们为祖国发展想方设法限制生育,如今又是怎么个说法?他们今后该怎么办?
2021年5月27日
极权主义诱惑那些停留在新旧之间半道上的人,那些人既丢失了旧东西,而又找不到新东西,掉进了要把这两种世界最好部分结合在一起的虚假承诺的圈套中。极权主义的混合成分是不完善的现代精神、知识分子的背叛和领袖的花言巧语。
2021年5月24日
不知什么时候出来一个新名词──“正能量”。最近一个时期“正能量”一词泛滥成灾。我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对“正能量”的说法实为担忧。
2021年5月20日
有一次和小区门房老头聊天,说起境外势力这个词儿。老头说:什么呀?不就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嘛”。我知道那是毛泽东老三篇里的一句介绍白求恩大夫的话。中国的事情外国人不少介入,无论是共产革命,还是现在的北京政治。但是把这个词语用到最是精妙处的,还是在当前,在一些人嘴里顺嘴秃噜,直接疑似脑残。 所以,不如我来讲几个小故事,洗清一下那些被无端泼上的污水…
2021年5月4日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朋友圈被各种短视频和关于青年的言说刷屏,其中被广泛转发的,是B站推出的《后浪》2.0——《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这是在征集了26所学校的955位初中生的想法后,汇集而成的一段演讲(由一名15岁女生和一名13岁男生轮流讲述)。
2021年3月27日
在这充满偏见的社会结构之下,我们之间的关系如此不平等。我在某种程度上,是这个制度的受益者,同时也天然带着那些偏见与歧视
2021年3月26日
来自2007年的一篇媒体报道:据《都市消费晨报》报道 每年秋季,新疆上百万拾棉花的学生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最近两周,这一问题再次引起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关注。
2021年3月15日
“这次北京的雾霾,我特别高兴,我从来没有那么高兴过,因为特权阶级他们有特权的水,这次没有特级的空气了,他们回到家同样会面临老婆孩子的指责。”2月22日,在亚布力论坛上,马云观点依旧犀利。
2020年11月20日
《九级浪》创作于1970年秋,作者以“一场长达百日的青春热病”,迎来自己的二十岁生日,在那“连梦呓时都不得造次的严酷年代。
2020年10月25日
中共最近发动一切宣传机器高调纪念自己的军队在70年前的10月25日进入朝鲜半岛作战。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也发表了讲话。70年过去了,当年有关战争的很多资料已经解密,中共对这场战争的叙事依然是“反抗侵略”和“保家卫国”。对于美国来说,朝鲜战争是两场战争。美国赢了一场,成功阻止了朝鲜吞并韩国以及遏制了共产主义的扩张。但是,美国输了另一场,因为美国没能将共产主义赶出朝鲜半岛,以韩国的名义统一朝鲜半岛。朝鲜战争最大的输家是朝鲜的老百姓。朝鲜半岛至今处于分离的状态,战争还造成了朝鲜大约10%人口的死亡。朝鲜战争中最明显的赢家是台湾和日本。他说,因为这场战争,台湾得以最终脱离共产主义的圈子;日本也是赢家,由于战争刺激,日本的经济得以大力发展。
2020年10月18日
这是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只有经历过这种内心折磨的人才知道,那就像是一种除不了根的慢性病,它不影响你吃,不影响你睡,也不影响你工作。你不会疼得呻吟,也不会弱得喘息,但是它存在着,若即若离地、时隐时现地存在着,让人不得安宁。
我的困惑在于:人,究竟能在怎样的意义和程度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在这一事件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即使想明白了,我又能做什么呢?事实上谁也无力偿付别人付出的代价,无法分担别人所承受的不幸。我惟一能做的是:不放弃内疚和自责,像牟志京,像杨健。
2020年9月22日
作者│任志强 来源│《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 转自│刑事网 1985年9月29日上午,我接到区纪委的通知,去区纪委谈话。我答复说,上午有个大厦合作的重要谈判,是几天前就约好的,不便更改,我可以在下午去谈话。经区纪委同意后,我去组织了合作的谈判事宜。...
2020年9月21日
“检察机关必须完全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做党的驯服工具。必须听党的话,党叫做什么就坚决做什么;党不允许做的事情,就一定不要做。”
2020年8月21日
北京作为首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政治优势”。党中央采取非常措施,全国各地区、各兄弟省市皆以“政治大局”为重,用行政手段压缩当地人民的基本需求,全力以赴支援北京。
2020年8月15日
七岁那年我在做什么?那是个三反五反、清算斗争世道不彰的混乱时期,很多事情记不起来了,但有些奇遇我记得清楚。家里大人四散,父亲去了香港,两个姊姊和哥哥在读高中和大学都被调派到不同的地方,很少回家,而母亲被关起来劳动改造。家里只剩下我和孪生的妹妹和轻微智障的姊姊。我们三个小孩子除了邻居偶尔照顾,几乎自生自灭。可是尽管我们只有几岁,世事恍如隔世的迷宫,因为年纪小不懂惊恐,生存的本能让我直觉找到简单的生存方法。今天回首我不禁赞叹造物的神奇,童年的灾难使我很早感受到上天的眷顾。
有人相信千金难买少年苦,我不相信,我认为No pain no gain的人生哲理只是老生常谈的迷信。
2020年8月9日
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体制用爱国主义规训文艺创作,可以说从这两部电影的不同际遇便可见端倪,并确认了一种持续至今的范式。
2020年8月2日
战争之残酷,有时会超出想象力。朝鲜战争中,中美两国军队交锋,我们熟悉的上甘岭战役等,今天介绍砥平里战役,被隐瞒近40年。
2020年6月22日
传奇摄影师、《红色新闻兵》作者李振盛先生因突发脑溢血,住院多日后于美国离世,享年八十岁。 在家人代发的消息中,李老师请家人转告朋友们:我一生追求见证历史、记录历史,现在安息在历史之中。...
2020年2月18日
在回顾中国麻风防疫的成果和代价后,刘绍华在著作中讨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话题,即公共卫生防疫与个人自由的争议。她在书中写道:
“现代卫生的论述核心议题便是‘个人’与‘公共’的拉锯。在前现代时期,卫生与健康基本上是个人与家庭的命运和责任。关于国家卫生或国民健康的讨论已指出,自十六世纪现代民族国家兴起后,卫生逐渐成为国家所关切的公共性议题。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由于西方民族国家的新兴治理、都市化与工业化陆续扩张、细菌理论带来的生物医学科学知识、医疗专业社群逐渐掌握人口健康的论述与管理等历史背景,卫生正式成为欧美工业先进国家政府的治理责任。在医疗专业化与社会医疗化的趋势下,公共卫生兴起,进入褔柯所指众人身体是卫生治理产物的生物政治(biopolitics)时代。”
2020年2月15日
因为非典后遗症,他们失去了工作的能力,长期接受治疗,有些人失去了爱情或婚姻,最严重的家庭,9口人全部感染非典,14天内去世了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