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歪脑|白纸抗议催生海外公民组织: 相同精神,不同模样
在中国境内,人们已经被封禁的那么厉害了,信息传递那么困难,那么多人被判刑,(言论和行动)环境是很困难的。我们在海外相对更自由,又是讲中文的,我们是在中国长大的,有背景、有知识 、有理解能力,我们不去谈中国问题的话谁去谈?”——歪脑|白纸抗议催生海外公民组织:相同精神,不同模样
阅读更多发布者不忘初心 | 4 月 12, 2025
在中国境内,人们已经被封禁的那么厉害了,信息传递那么困难,那么多人被判刑,(言论和行动)环境是很困难的。我们在海外相对更自由,又是讲中文的,我们是在中国长大的,有背景、有知识 、有理解能力,我们不去谈中国问题的话谁去谈?”——歪脑|白纸抗议催生海外公民组织:相同精神,不同模样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8 月 5, 2024
“政府没有预料到全国各地会出现如此激烈的反应。执政党在1月份的选举后相当自满,认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孟加拉裔学者、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政治学教授阿里·里亚兹认为,目前的抗议活动是哈西娜执政15年来“最严峻、最难以应对的挑战”。
阅读更多发布者unknown | 7 月 25, 2024
谈及被捕的过程,郭艺很意外地发现,很多亲近的朋友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也有朋友不好意思问她,但她其实很愿意讲述,讲述是疗愈的一种方式。而面对曾经的报道争议,她说,她更倾向于公开,但也理解无法自由沟通的情况下,朋友们的两难。
阅读更多发布者unknown | 5 月 6, 2024
过去一个月,基层官员纪云浩因为粗暴阻止农民下地、公然宣扬自己“不懂法”而被网友编出了“云浩止耕”的新成语,5月初发生的梅大高速塌方事故受到人们密切关注,同时也遭到严格审查。4月席卷美国高校的声援巴勒斯坦抗议行动也成为了简中互联网关注的焦点之一。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4 月 30, 2024
所以,大家对抗议本身也不用太担心。它足够丰富、足够包容,反对而不是鼓励暴力。一位中国人成为现场唯一失声痛哭的人。后来了解到,他本来是支持抗议行动的。这说明,激烈的情绪对人的冲击非常大……谁能想到,“崩溃”的不是巴勒斯人,也不是犹太人,而是一个中国人?
阅读更多发布者unknown | 4 月 28, 2024
其实这是很有意思的细节:警察代表着暴力机关,但是有制度约束着他们,仍然有一个空间留给“社会”。这种形态下的“运动”,不会可怕到哪里去。有不少朋友提醒我注意安全,其实哥大是纽约最安全的地方了,至少比地铁安全很多。
阅读更多发布者unknown | 4 月 25, 2024
固化的、越来越极化、立场先行的,这就是当今的世界。区别只是美国社会充分呈现出来,而中国则是潜流而已。不要说“改变认知”,甚至尝试倾听不同意见,都变得困难。
阅读更多发布者unknown | 4 月 25, 2024
去年10月来哥大第一天,就见到了抗议集会,我几乎是冷眼旁观,而且有一种嘲讽。但是在接触很多次之后,我很受触动。至少我可以肯定,哥大的抗议学生都是很友善、和平的。你要接触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主义”先行。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4 月 2, 2024
一包小小的米粉它唯一带来的效应只是对权力的忤逆和对利益的侵犯,这一点你只要不是第一天来这里,就能想的明白。反倒是我一直没弄明白,一个负责教书的地方,为何平白无故获得了插手他人生活的权力,甚至管你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