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云浩止耕、梅大高速塌陷、哥大学生抗议运动(2024年第4期)
来源:中国数字时代
主题归类:云浩止耕梅大高速塌方事故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抗议风波 CDS收藏:话语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中国数字时代所有,欢迎个人、媒体和研究机构在注明来源的前提下免费使用。详细版权说明

网民的声音一直是中国数字时代关注焦点之一。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操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些声音虽然渺小,却精准地道出了时代的病症,而“发声”背后的勇气和良知,也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正如詹姆斯·斯科特所言:“犹如无数的珊瑚虫形成了杂乱无章的珊瑚礁,无数个体的不服从与逃避行为也形成了自身的政治或经济堡礁……当国家的航船搁浅在礁石上时,人们通常仅仅关注船只失事本身;他们没有注意到,正是大量微不足道的行为才是造成失事的原因。”

中国数字时代在“每日一语”栏目中以字卡的形式记录下了这些声音,同时在“网语馆”、“公民馆”中对这些不服从的声音进行存档。同时,在每月的“CDT 网语”栏目中,梳理当月舆论焦点,并精选这些事件中值得关注的观点和讨论。

本月新词:云浩止耕

4月下旬,关注三农问题的微博账号“中国三农发布”消息,称内蒙古开鲁县多位种植户反映,有村镇干部阻止他们下田耕种,种地要交钱,而此前他们已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该账户发布的采访视频中,正当村民开着农用车犁地时,镇政府3名官员阻挠村民耕地:“把车熄灭了,停车下人,下车,驾驶员下来,快点出来吧,下来,快点!”

“中国三农发布”的记者在暗访过程中多次遇到该村干部出面阻拦耕种。例如,该村副主任华泽亮站在拖拉机前阻止耕地,声称“要找不来200人阻拦耕地,我跟你姓”,并表示“110来又能咋地,上边让我敛钱我就敛钱”。在所有的村镇干部中,建华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纪云浩的表现最为“亮眼”,他在止耕的过程中态度强硬,不但给村民扣下大帽子—— “你们现在属于哄抢集体土地”,还在得知被录像的情况下自报职务。

面对记者有关合同规定方面的提问时,纪云浩更是直白回答“别问我,我也不懂法!”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华亦表示“别的法律我也不懂”,揭示出该村无法可依、黑恶横行的蛮荒状态。当然,纪云浩在视频中的表现也让他火遍全网,网民们还为他创造了一个新成语——“云浩止耕”。

img

随着事件发酵,有人发现纪云浩的简历或存在造假。例如,纪云浩1990年出生,今年34岁,17岁入伍,19岁转业,22岁参加工作,但他却拥有大学学历;还有网民质疑纪云浩从派出所外勤民警做到建华镇副书记兼政法委员仅用了不到12年的时间,晋升道路也一帆风顺。而讽刺的是,在政法口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的纪云浩,却自称“不懂法”。

开鲁县政府很快做出情况通报,宣布对纪云浩做出免职和警告处分,另有两人也被警告。但不少网友却认为,这种处理方式是对纪云浩一种“罚酒三杯”式的处罚,这意味着他的违法行为并不会被追究,后续也还有换岗复出的可能。还有网友指出,当法外暴力得不到追究,基层官员必然会越来越依赖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在武力阻耕现场,云浩和承包户使用暴力的收益和风险严重不对等”,公权一方打人抓人高收益极低风险,这便是“云浩止耕”的底气所在。

另外,虽然中国三农发布的报道揭开了矛盾,但它却缺乏必要的新闻专业主义操作,整个长达20分钟的视频没有引用合同细则,也就导致除了对纪云浩等酷吏的揭丑外,整个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缺乏事实支撑。后续,有专家和自媒体为开鲁县站台,为纪云浩鸣冤,意图让这件事情反转成“奸商低价租地后擅自改变用途谋取暴利”的故事,但这种“恶霸叙事”也缺乏相应的事实证据。

目前看来,这起止耕事件的基本面貌和是非曲直很难反转,不过它也再度宣告了专业媒体缺席所带来的困境,正如网友所言,我们不仅需要聚焦纪云浩,也要知道纠纷本身的是非对错,还要知道下达止耕命令的“上边”究竟是谁。

梅大高速塌方事故

李戊晨_(梅大高速塌方事故家属):作为受害者家属,我一夜之间失去三个最亲的家人,我的侄子还在ICU 里,请国家政府给予我们家一个公道!!

1.高速公路明明有预警并且曾经在当天实施了封路,为何又开通???

2.电车经剧烈撞到我们车顶翻车马上着火,是否相关电车制造商能够引起重视,若不是该电车大火,该次死亡人数能大大減少,同时能争取更多救援时间。

3.发生事故后高速公路的应急做的如何,消防,救援,高速公路塌方的监管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何没有报报警!我舅舅第一时间接到我弟弟的电话,从茶阳高速上去问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未接到任何通知!若不是有好心人用生命拦住去路,最终掉进深渊的车辆又何止23辆!!

唐世平(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希望这次梅大高速上的惨剧能够让国家下定决心取消长假制度(春节除外)。几乎每年长假,多少都会出些事故。长假制度最开始是为了拉动内需搞的政策,该改了。愿死者安息。

衣者褚:一个事故发生后,我们要看媒体在报道所谓的好人好事的同时有没有对事故的发生处置进行追问和反思,如果我们发现一家媒体只报道所谓的好人好事而完全回避反思事故,那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家媒体不是一家专业的媒体。如果我们发现一个记者在惨烈的事故发生后只报道所谓的好人好事而没有追问事故发生的原因,那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这个记者不是一个专业的记者。(选自《惨烈的事故与催人泪下的故事》

韩青:本该好好的路,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塌了?本该追问的事,为什么说着说着,就只剩下了感动?(选自《感动中前行:没有坏人,只有好人》

img

马屿人士:最近有位被女人捞走了钱、想不开而自杀的游戏玩家“胖猫”,有很多的人给胖猫点外卖进行祭奠,上了很多次热搜。笔者不禁想,谁来祭奠梅大高速的遇难者呢?会有人送鲜花到相邻的高速入口处吗?在很多遇难者的家乡龙岩,会有相应的祭奠吗?

徐鹏:在梅州高速公路塌方之后,又没有明星结婚、离婚、吸毒、出轨、嫖娼,如果没有新的热点,大家就一直盯着梅州高速,引发更多的讨论,舆论压力太大。在现在的舆论场上,很多我们能看到的东西,都是别人想让我们看见,允许我们看见的,给我们精准的信息投喂。同理,那些不想让我们看见的,也有很多方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新的热点冲淡旧的热点。(选自《胖猫的热度为何完爆梅州的热度?》

孙旭阳:十几年前,某地动车擦伤后,网上流行一句话,“中国,请慢些走,等等你的人民“。十几年后,历史证明中国的步伐绝对正确。需要慢慢走的,是人民自己。但仅仅知道慢慢走,还不足以万无一失。胡先生一家因为慢些走,捡了三条性命。但断桥前方的人,明明又是因为开得快而幸存的。我就懵了:到底开得慢好,还是开得快好?(选自《此次事故最大教训:开车要么快,要么慢》

项栋梁:梅大高速的建设方有没有偷工减料,管理方有没有玩忽职守,这些留待事故调查。但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也是我昨天文章里第一段写过的:在广东已经强降雨一个月,并且天气预报还会继续降雨的前提下,广东省有没有严肃认真对待相应风险?有没有对外发布旅游警示?(选自《梅州高速塌方:一场可以预测但无法避免的灾难》

张3丰:最近一两年,体育场垮塌、天燃气管道爆炸、大桥垮塌,和“工程”有关的事故已经发生多起。新的风险则是不可预测的,对个人来说也是不可控的,一切都有赖于概率。但是很多和工程有关的事故其实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大基建之后的维护,对一个社会的安全来说至关重要。(选自《维护时代的来临》

照相的宋师傅:“平凡英雄”的报导者及其在传播中制造的信息优势,一下子被道德评判瓦解掉——在这种道德评判中,人们认为这些机构媒体没有尽到新闻职业的本分,没有在调查惨剧成因上“攻坚克难”。也许评判者也明白这是一种苛责,但他们还是反感赞歌的规模。

这是本次舆论中显著的一对矛盾,亦即:在核心信息难以获取,另辟蹊径张扬“平凡英雄”事迹的传播意图,受到了希望人祸想象被证实而不得的人们的抵制。相较于下一个要出现的舆论内在矛盾,这对矛盾有着宏观背景,一时也不知从何讲起。(选自《人们怎样议论梅大高速惨剧?》

A咕咕嘎嘎:梅大高速48人抵不过一个胖猫。

康国平:三联生活周刊发的《梅大高速塌方,没有抵达家乡的打工者》一文全网都看不到了。被微信删了个干净。人没抵达,文没抵达,最后,魂也没抵达。

痞蜀黍 :胖猫谭竹事件连续第四天霸榜上百家媒体报道几十亿阅读量,普兰店女孩徐园事件,女教师遭网暴离世,梅大48名遇难者,5名救人英雄,加起来20-30家媒体报道,热度都没有胖猫高,通报至今也没有,差不多得了。

聂景秀:胖猫跳江,是4月11日,虽然之前他姐姐在声讨捞女。但这毕竟也只是一个个案,然而,在梅州公路事件出现以后,胖猫迅速在网上蹿红,力压梅大公路特大事故。胖猫虽然值得同情,但他跳江毕竟是自个自愿跳下去的,梅大公路的五十多条人命,没有一个是自己自愿跳下去的。顺便说一句,梅州公路塌方的路面,据说没有一根钢筋。

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抗议风波

钧正平(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官方账户):这是外部煽动?这是震耳欲聋的反对声!可笑的是,美国某些官员并不敢直面人们愤怒的原因,反而声称抗议学生是因“外部煽动者进来破坏秩序”。请问,在美国这么强悍的军警面前,是什么样的“外部煽动者”才会让年轻人们敢于直面手枪与警棍?应该郑重督促一下美国:污蔑脏水不要到处泼,少作恶比什么都强!

钧正平(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官方账户):遗憾的是,正义的诉求不仅没有得到回应,反而招来警察暴力镇压。而更荒唐的是,美国政客将抗议活动“甩锅”给中国,称有中国支持。只是一味地用暴力手段镇压学生,就能平息国内民众对政府不满的声音吗?事实会证明,美国的“甩锅者们”最终只会砸了自己的锅。

img

火焚南美杉:好精彩的多义性发言,2022您发生的事是谣言还是历史?

img

想喝馄炖吃鸭血粉丝汤的小乐:你只要参与其中,就能剧烈的迅捷的理解书本上学来的那么多社会学,政治学,新闻,经济学,金融,媒体研究,历史,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等理论。所有的抽象的“知识”就会和情感,和当下的声音画面气味交汇,成为你身体里记忆里的一部分……所有这一切,都会比多上几节课,让人学到更多东西,对你的人生影响也更深远。 (选自《在大学,比上课更重要的事情》

张3丰:他们不会检查手机,而是会相信你的承诺。这就是边界感。其实被大家诟病的纽约警察,也是有边界感的,学校和附近都没有摄像头,警方不得不出动两架直升机来“观测”。其实这是很有意思的细节:警察代表着暴力机关,但是有制度约束着他们,仍然有一个空间留给“社会”。(选自《参加抗议的年轻人不是问题》

张3丰:固化的、越来越极化、立场先行的,这就是当今的世界。区别只是美国社会充分呈现出来,而中国则是潜流而已。不要说“改变认知”,甚至尝试倾听不同意见,都变得困难。(选自《我从哥大学生抗议行动中学到的》

Robin DG Kelley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历史学教授):大学不应该像什么专制政权或《财富》500强企业,无论其捐赠基金规模多大。教师治理、学术诚信、对学术自由的有力捍卫,以及学生和平表达的权利是大学的核心原则。作为负责教育、安置和保护年轻人的机构(其中许多是离家在外的青少年)的管理者,大学领导者对他们的安全和福祉负有责任……正如那些被你们逮捕和停学的勇敢学生所说,对于巴勒斯坦人民来说,这是更加黑暗的一天。加沙的大学已成废墟,许多教职员工、学生和管理人员,包括三位大学校长,都被杀害,大部分图书馆、档案馆和书店被摧毁。这些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要求大学从以色列和武器制造商那里撤资,要求大学领导遵循道德准则,包括在投资、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以及对待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方式上。换句话说,他们在做你们应该做的事:领导这个学校。(选自《致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