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参加抗议的年轻人不是问题
作者:张3丰
发表日期:2024.4.27
来源:张3丰的世界
主题归类: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抗议风波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最近写了几篇哥大学生抗议观察,基本上停留在对运动本身的观察和评述上,因为对巴以问题,自认为比较无知,没有评论的能力。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机构有这个能力,哥大也许是最佳之一。

据说哥大19个主要金主中,有11个有犹太背景。哥大有很多犹太教授,也有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犹太研究。

另一方面,哥大又是巴勒斯坦思想家萨义德的庇护者,有很多追随者,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问题,也有很多专家。

所以,哥大历史教授马克-马佐韦尔在给金融时报的专栏中说,哥大的学生不是“问题”,而是在试着回答,这是有道理的。

要相信哥大学生的认知,要远远高于看短视频为主的中国人。很多人看到一条短视频,不仅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相,也格式化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位读者留言:“把他们(抗议学生)都送到中亚去………”

这是惊人的无知和极权迫害综合症的结合,连中东中亚都分不清楚,却有掌握别人命运的热情。

很可惜这样看问题的人很多。相比之下,那些抗议的学生更有边界感。

在进入营地的地方,有详细的提醒。如果你是第一次进,还会有人给你讲解,比如要拍照需要征得对方同意。

他们有时候会祈祷,参加的学生不希望被拍到。有一位朋友举起手机,营地的同学过来提醒:不要拍,如果拍了也不要发社交媒体。

他们不会检查手机,而是会相信你的承诺。这就是边界感。其实被大家诟病的纽约警察,也是有边界感的,学校和附近都没有摄像头,警方不得不出动两架直升机来“观测”。

img

其实这是很有意思的细节:警察代表着暴力机关,但是有制度约束着他们,仍然有一个空间留给“社会”。

这种形态下的“运动”,不会可怕到哪里去。有不少朋友提醒我注意安全,其实哥大是纽约最安全的地方了,至少比地铁安全很多。

哥大有免费的“校园滴滴”在深夜接送学生在附近三公里内活动,你甚至可以让学校派车接你去“运动”。

在学生营地的旁边,巴特勒图书馆灯火通明,那里可以通宵学习,当年奥巴马就在那里打地铺。搞运动和期末复习,其实可以兼顾。

有中国家长很困惑:天天搞运动还学习吗?其实这样的抗议行动就是最好的“课程”。人们在这里学到的东西,不比课堂少。

一位教授有几个学生就在营地中。他去看了学生,被营地的秩序和有爱感动,告诉学生:我这门课的学期论文都可以晚点交。

那些每年花10万美元读书的富家子弟,关心世界和遥远地方人的痛苦,苦苦思索答案,甚至愿意付出代价——可能会被处分,也可能遭遇警察的铁拳。

相信我,这样的“富家子弟“将来大概率还会是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