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

李海鹏 | 明月百年心——《晚来寂静》自序

这部小说写的是从1976年毛泽东逝世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间,一些人的欢笑、泪水、梦幻与孤独。这跌宕起伏的三十多年是小说的天然宝藏,倘若白白放过,只顾写些无聊事,就未免太迟钝了。可在另一方面,我又不太关心时代。关于严肃文学,我听过的最好的定义是,它试图通过一个人的故事,令古往今来所有人的故事浮现纸面。人生不过轻烟一抹,繁花一季,其本质却令人着迷;时代雷霆万钧,好作家却不大看得上眼。钟鸣鼎食之家,珠玉珊瑚,琳琅夺目,大时代好比如此;志趣不凡之人视若无睹,顾自赏西岭之雪,杰出的文艺作品亦好比如是。无论如何,好小说家便是比别人更是小说家的人,“写得好”才是高远无极的志向。   在职业生涯中我绕了好大的圈子,如今才开始出版小说,若问何故,便是“陌上少年来自迟”。我是个百分百的小说家,可是命运自有时间表,恰似夜宴早不了。写作颇具艺术性的小说的念头,日复一日,对我来说颇为妖魅,似歌声在耳畔昼夜不歇。可我迟迟不曾动笔,直到一年多以前,我比过去更强烈地意识到,倘若不是作为一个作家死去,我的一生将毫无意义。   对于有志于成为作家、画家一类的人来说,这种经历并无新意可言。时间或长或短的迷途难返,几乎是一种制式经验。可是终有一天,他将作为一个真正的生命醒来。于是一切又要回到那个古老的问题:我们为何要一再重复往昔的人生?以及当我们回忆往事,为何总是这般怅然?这正是小说擅长回应的。“只是当时已惘然”,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古往今来所有人的故事。   多年以来,一个画面在我的头脑中萦绕不去:一个读高一的男孩背靠在铁路桥上的栏杆上,火车驶近,桥面隐约震颤起来。那段时间他对这种震颤着迷,总去那桥上。他长什么样?我不太关心。但我知道他对这个世界不习惯,茫然,想走,无处去。我还知道,有朝一日他会成为我的小说的主人公。支配他的不是荷尔蒙,而是无休无止的心灵漫游。他不是媚俗头脑的产物,并非那种只顾着性萌动,又将之混同于诗的家伙。我宁愿他很聪明、自尊,所做的一切皆出于对自己已来到世间这一事实的震惊。他是一个少年,忍受着来自生命深处的折磨,比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更不快乐,可是当时光消逝,回首往事,如果可能,他愿意永远是那个少年。   第一次尝试把上述画面写成一个故事时,我26岁,试图像鸭子甩掉水珠那样甩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写一部更古典的作品。那时我命名它为《四季》,想它有那种匀称、恬静、沉思与灵光的美感,就像普桑和巴赫。很显然,这太难了。写到半途,我不得不停下来去工作。   此后多年,这小说成了我的负担和魔咒。我解释不了为什么如果我不写完它,就没办法开始写下一部小说,尽管世易时移,我已经有了很多更好、更酷的主意。我困在了这部小说的茧中。   一年多以前为我再次开始写它,新的篇章在小说中也在我自己的人生中开始。“形式美学”的束缚已经松动,虽然我仍旧贪图某种程度的古典之美。我给了自己自由,如果想写一个六公里长的段落,那么就写一个六公里长的段落——虽然真正写出的最多只有二十几行而已。我也字斟句酌,反复修改,直到句子淙淙作响。书中写到的正是我们所在的世界,其本质是普遍性的悲剧,一切不可宽恕,一切又预先被历史谅解。我想书中的大多数人缺乏心气,可是仍有一些小人物想要真正地活上一回。我描摹主人公的“内心之城”,也尽力搜寻失去的时光。正如每个有志于写作的人都知道的那样,一旦形诸文字,我们度过的时光便不会白白消逝。若说这小说有什么怀抱与野心,亦无非通过一段喑哑的岁月,令古往今来的岁月浮现纸面。   宗白华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到过一句诗:华灯一城梦,明月百年心。16岁时,我曾把它改两字当作座右铭:华章一世梦,明月百年心。我正是默念着它度过了漫漫时光。如今,我写完了这部小说,不暇停留,又去往未来。如果文学是一座雪山,多少人曾眺望着雪线幻想功名。我却想那是我的栖身之所。在朝生暮死之间,你说,你曾怀着至深的恐惧与骄傲写下了每个字,而不介意它是否不朽于后世。在我眼见的一切事物当中,没有比这更风雅、更激动人心的了。   (《晚来寂静》由磨铁.文治出版,预计7月初上市)

阅读更多

潘采夫 | 枪火之间的拼图游戏

2011年07月04日 10:37:28        《逐陆记:世界史上的洲际争霸》(中古卷)      作者:曲飞      版本: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版      定价:38.00元           我对历史的兴趣有严重偏科,对中国兴趣大,对世界兴趣小,对近当代兴趣大,对古代兴趣小,比如对民国历史津津乐道,对王朝更替兴致盎然。而在中国以外的地方,非洲部分的除了曼德拉,也就知道金字塔、埃及艳后,美洲还好些,除美国之外,整个美洲就认识卡斯特罗、格瓦拉和罗纳尔多他们了。欧洲文化群星璀璨,大作家成群,但我也就是对法国大革命等兴趣大一点,其他历史都是浮光掠影。     本来对世界史就一知半解,涉猎有限,而曲飞的《逐陆记》,写的恰恰是我没去过的历史飞地。对于一个连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和马其顿帝国都分不清楚的家伙,这本书填补了太多的空白,迦太基共和国更是根本没听说过。所以,对60万字的世界史普及教材,我又惊又愧地连读了两遍,夜半三更盼天明。     《逐陆记》里的世界史,并不是面面俱到的通史,而是着力于影响到世界版图和文明进程的洲际大战,亚洲打欧洲,欧洲打亚洲,然后又是非洲欧洲互殴。《逐陆记》在枪火文字之间,虽然不太充分,但也清楚地勾勒出了世界版图的变迁、人类演进的足迹,并揭示了其内在的动力与原因。     战争除了留下遍地遗骸,文明的灭绝,也伴随着各类文明的种子的远播。在第一场亚欧争霸战里,实力庞大的波斯帝国与希腊群国200年厮杀,最后的结果是波斯帝国分崩离析,亚历山大统率着铁骑,踏遍了波斯帝国的山山水水,在他的身后,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希腊文明的火种熊熊,不仅哺育了欧洲大陆,也顺便在亚洲那时花开了一下。我猜想,那个猛男应该也顺便打通了欧洲和中国文明交流的通道吧。而迦太基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争锋,虽然涌现了汉尼拔这样空前的战争英雄,却直接导致了非洲文明火种的熄灭,至今那个贫瘠的大陆未能恢复元气。     历史不可假设,但我还是很好奇,假如波斯大军踏平了希腊,像萨拉丁将耶路撒冷的老百姓一锅端,顺便还像蒙古大军一样搞屠城,世界历史还会这样写吗?假如汉尼拔一鼓作气攻下了罗马城,以迦太基的经商天赋,和汉尼拔的英勇神武,会不会把非洲变成另一个北美?如果十字军东征大军永久占有了耶路撒冷,当今的中东又会是什么样子?历史的拐点太多了,它的演进之路又充满了偶然,这么假如起来,挺让人浮想联翩。     本书写了四次争霸战:波斯帝国与希腊世界200年争雄、迦太基共和国兴亡记、十字军东征记、蒙古人西征记,看完了这四次争霸,对世界史的上古、中古部分就基本弄懂了。这要得益于“业余历史学者”曲飞的大历史格局,利用战争这一人类历史的大发明,廓清了几个大陆的历史脉络,看似在讲故事,其实在盘点、梳理、整合历史的演化进程。这是《逐陆记》超越一般通俗历史著作之处。     本书一个亮点,也是我最感谢此书的,是它写出了人物的神韵,在冷兵器时代,英雄人物在历史中起的作用,不亚于现代世界的核武器。在欧亚大陆上,总有天纵英才如彗星升起,又倏然坠落,在天空留下一道痕迹。曲飞写人物堪称高手,每每写到大牛人物初试啼声,必让我胸襟鼓荡,而将星陨落之时,又不得不为其掬一把泪。尤其萨拉丁和鲍德温四世亦敌亦友的英雄之交,让我捧读再三。     萨拉丁的智慧、识见,尤其他兼容并蓄的胸怀,尊重对手的气度,怜悯百姓的善良,在古代历史的君主中,很难再找到第二个,让人感慨在伊斯兰世界,竟然出现过萨拉丁这样空前绝后的杰出人物。而鲍德温四世虽英年早逝,但银面国王的超人的智慧,与萨拉丁堪可比肩的气质,成为书中最令我动情的人物。尤其因为读到这段故事,我又看了《天国王朝》,爱德华诺顿饰演的麻风病国王,让我深深着迷。而曲飞显然对这两位同样情深意长,以典雅而饱蘸感情的文字,将两位伟人的神采、友谊写得气壮山河,成为全书最精彩的章节。     如今历史学界分成了两大块,一拨是学院派,严谨,占有资料丰富,文本难读,背书者多有,但也有大师如茅海建者隐现其间,另一拨是通俗历史派,大致从《万历十五年》滥觞,奉吴思为领袖,他们从网络上起步,行文活泼,思想自由,会讲故事者多,作品常有见地而精深不足,文字优美的《逐陆记》具备通俗历史的所有特点,而它的世界眼光,纵深格局,又为通俗历史群落增加了一块城砖。             上一篇: 十三太保闹中国   下一篇: (新闻晨报)给中国足球的一张投… 阅读数(293)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潘采夫 | (新闻晨报)给中国足球的一张投名状

2011年07月04日 20:17:32   (这篇是专供新闻晨报的,平媒勿用。)     前天,王健林携带一枚价值5个亿的“深水炸弹”演了一出“王者归来”。在签约发布会上,这位商人让蔡振华和韦迪等大员感受到了压力,他说这次合作是“3+N”,而且要看蔡振华和韦迪们表现如何,表现不好的话,就再一次退出。闻听此言,台上台下一片欢笑,但各种苦涩滋味,只有官员自己品尝。     当年大连万达一怒退出,王健林也没敢对足协怎么着,13年过去了,足协已在中国足球的沉沦中挣扎,而王健林早非昔日吴下阿蒙,既有了可收购足协的财富,又有了各种社会政治头衔,更是领导们的座上宾,堪称红顶商人。此番归来,王健林自称也是受了领导的重托,面对昔日肆意摆弄过自己的足协,自然免不了“衣锦还乡”的声势,以及“你小子也有今天”的快感。     但王健林的回归,绝不是为了这一点虚荣,他胸中有更大的韬略,他下的棋盘,也不是足球官吏们能够想象的。     从万达与足协的协议内容看,包括球员留洋、青少年培养、女足、选聘洋帅、冠名中超甚至提高裁判待遇,几乎涵盖了中国足球的所有方面,也直指中国足协的工作软肋。虽然“万达要承包足协”被证实是个谣言,但从这个合同内容,以及非常严格的附加条款,可以看出,对足球门儿清的王健林,未来若干年内,将成为中国足球实际的掌舵人。     比如裁判问题,在严刑峻法之外,大幅度提高裁判待遇,三十万的年薪,足可以让裁判抵御来自黑哨的诱惑,有望从根本上改变黑哨生存的土壤。比如球员留洋,除了比当年健力宝留洋更为科学之外,万达在球员所有权上有要求,这是强横且高明的一招,孩子将来可堪大用之时,就是万达的收获之日。     这个5亿的大单,如同给中国足协加了一道紧箍咒,一旦足协走“歪门邪道”,万达就会启动惩罚性条款,取消巨额赞助。这样,在多个关键领域,万达用经济力量强行把足协置于阳光下面,从来没有一个政府机构,能像足协这样,得到这么完善严密的监督,做任何事情要看赞助人和民众的脸色。中国足协的官员们,也不用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贪官了,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这5个亿还把足协的工作重心改变了。今年足协一直喊着要发展校园足球、青少年足球,但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工作被动,找不到重点,还跟着出线足球的惯性工作,新局面迟迟打不开,这种工作成效很难让人满意。而万达介入之后,就强行扭转了足协的路线,未来几年,中国足球的工作重心,将在青少年足球培养和职业联赛上做文章,而国家队和出线足球,将退到次要的位置。     这才是足球本来的样子,这是万达带来和造就的,喜欢足球且苦于无助的我们,必须向这样的举动致敬。     今年被称为房地产中超,恒大地产、富力地产都购买了中超中甲球队,万达的高调介入,让业界再次惊问:正在忍受政策调控之痛的地产企业,集体进入中国足球,到底什么居心?未来是福是祸?     起码从现在看来,有钱,不懂球,但懂管理的许家印,用两年时间打造出了一支无敌之师,并铁定在未来几年支撑中国足球的门面,有钱,懂球,又懂管理的王健林,正用5个亿,改变整个中国足球的生态。大型民营企业对中国足球的吃进,我把它可以看成一次完美的抄底,他们把奄奄一息的中国足球激活了。     至于他们的目的,甭管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纯足球的,只要能真金白银地砸进来,并遵守规则,成为中国足球新生向上的力量,就等于给中国足球交了一张投名状,就应该赢得球迷们的欢呼,就值得我们张开双手,拥抱来参加中国足球“建党伟业”的同路人。       上一篇: 枪火之间的拼图游戏   下一篇: 给中国足球的一张投名状 阅读数(994) 评论数( 2 ) 2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潘采夫 | 给中国足球的一张投名状

2011年07月05日 11:20:21   前天,王健林携带一枚价值5个亿的“深水炸弹”演了一出“王者归来”。在签约发布会上,这位商人让蔡振华和韦迪等大员感受到了压力,他说这次合作是“3+N”,而且要看蔡振华和韦迪们表现如何,表现不好的话,就再一次退出。闻听此言,台上台下一片欢笑,但各种苦涩滋味,只有官员自己品尝。     当年大连万达一怒退出,王健林也没敢对足协怎么着,13年过去了,足协已在中国足球的沉沦中挣扎,而王健林早非昔日吴下阿蒙,既有了可收购足协的财富,又有了各种社会政治头衔,更是领导们的座上宾,堪称红顶商人。此番归来,王健林自称也是受了领导的重托,面对昔日肆意摆弄过自己的足协,自然免不了“衣锦还乡”的声势,以及“你小子也有今天”的快感。     但王健林的回归,绝不是为了这一点虚荣,他胸中有更大的韬略,他下的棋盘,也不是足球官吏们能够想象的。     从万达与足协的协议内容看,包括球员留洋、青少年培养、女足、选聘洋帅、冠名中超甚至提高裁判待遇,几乎涵盖了中国足球的所有方面,也直指中国足协的工作软肋。虽然“万达要承包足协”被证实是个谣言,但从这个合同内容,以及非常严格的附加条款,可以看出,对足球门儿清的王健林,未来若干年内,将成为中国足球实际的掌舵人。     比如裁判问题,在严刑峻法之外,大幅度提高裁判待遇,三十万的年薪,足可以让裁判抵御来自黑哨的诱惑,有望从根本上改变黑哨生存的土壤。比如球员留洋,除了比当年健力宝留洋更为科学之外,万达在球员所有权上有要求,这是强横且高明的一招,孩子将来可堪大用之时,就是万达的收获之日。     这个5亿的大单,如同给中国足协加了一道紧箍咒,一旦足协走“歪门邪道”,万达就会启动惩罚性条款,取消巨额赞助。这样,在多个关键领域,万达用经济力量强行把足协置于阳光下面,从来没有一个政府机构,能像足协这样,得到这么完善严密的监督,做任何事情要看赞助人和民众的脸色。中国足协的官员们,也不用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贪官了,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这5个亿还把足协的工作重心改变了。今年足协一直喊着要发展校园足球、青少年足球,但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工作被动,找不到重点,还跟着出线足球的惯性工作,新局面迟迟打不开,这种工作成效很难让人满意。而万达介入之后,就强行扭转了足协的路线,未来几年,中国足球的工作重心,将在青少年足球培养和职业联赛上做文章,而国家队和出线足球,将退到次要的位置。     这才是足球本来的样子,这是万达带来和造就的,喜欢足球且苦于无助的我们,必须向这样的举动致敬。     今年被称为房地产中超,恒大地产、富力地产都购买了中超中甲球队,万达的高调介入,让业界再次惊问:正在忍受政策调控之痛的地产企业,集体进入中国足球,到底什么居心?未来是福是祸?     起码从现在看来,有钱,不懂球,但懂管理的许家印,用两年时间打造出了一支无敌之师,并铁定在未来几年支撑中国足球的门面,有钱,懂球,又懂管理的王健林,正用5个亿,改变整个中国足球的生态。大型民营企业对中国足球的吃进,我把它可以看成一次完美的抄底,他们把奄奄一息的中国足球激活了。     至于他们的目的,甭管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纯足球的,只要能真金白银地砸进来,并遵守规则,成为中国足球新生向上的力量,就等于给中国足球交了一张投名状,就应该赢得球迷们的欢呼,就值得我们张开双手,拥抱来参加中国足球“建党伟业”的同路人。           上一篇: (新闻晨报)给中国足球的一张投…   下一篇: 红色影视剧七十二变 阅读数(304)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潘采夫 | 红色影视剧七十二变

2011年07月06日 19:54:34   北京的早晨,雨如瓢泼,这一天应该有很多活动,因为是七一,电视里的声音传来:这场雨,正说明中国共产党90年来风风雨雨,走得很不容易。在这特别的日子,写我记忆里的红色影视剧,倒也颇为应景。     如果从宏观上说,红色影视剧应该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步,上海左派电影的黄金时期,但那个短暂的孤岛时代如惊鸿一瞥。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传统的文化艺术被摒弃,七十年来的主流话语体系正式确立,红色影视剧才真正地“红”了起来。     由于有一帮民国时期的“电影余孽”,五十年代初期的红色影视剧还是不错的,经过反右,影视剧的形式开始格式化,红色影视剧找到了最终的表现形式。作为一个70后,我的观影记忆从那个时候开始了。     潘冬子和小兵张嘎,地雷战和地道战,是我儿时记忆里的四大经典,小嘎子老鸹窝里藏的手枪,潘冬子帽子上闪闪的红星,眼睛里喷射的怒火,小鬼子被地雷地道整得屁滚尿流的糗样,是那一代红色影视剧的符号和象征。作家魏巍的小说《东方》也是那时候读的,应该没拍成电影,但书里的连长站在山头,用步枪打下一架战斗机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后来知道,在朝鲜,金正日也曾用枪打落过飞机。     这显然是艺术的加工,小孩子扛着红缨枪缴敌人的械,土造地雷可以让鬼子闻风丧胆,这些超现实的艺术手法,官方称为革命浪漫主义,实际上它是掺杂着舞台剧、民间神话、童话和滑稽戏等元素的宣传艺术。在这样的神话与童话里,好人永远战无不胜,坏人最终一败涂地,好人成为神话,坏人成为小丑,剧情简单而荒诞,结局千篇一律,观者只需要张开嘴巴大笑,完全不需要思考。观众被定义成了不谙世事的儿童,他们的脑袋对所看到的一切深信不疑,从而对电影的主人公所满怀崇拜。宗教里有很多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红色影视剧也如宗教,是偶像崇拜的一部分,目的都是使庸众产生敬畏与迷狂、外界的仇恨,以及义和团式的英勇无畏。     样板戏是红色艺术的巅峰,人物的形象与表情被严格限制,舞蹈动作整齐划一,每一句台词都要表现出中心,这样做是为了易于模仿,把民众训练成“剧中人”,一丝不苟地完成规定动作。在这样的剧场中,所有的观众也都是演员,他们跳着僵硬的动作,兵马俑般的雄壮整齐,在集体的情绪中融化掉自己,从而得到一种精神幸福。那时候的红色戏剧和电影,成为最高级形式的宣传术。现在我们再看当时的群众表演样板戏,会感到触目惊心,因为你根本看不到灵魂,只有成排的动作僵硬的牵线木偶。     八十年代是精神狂飙的十年,我不记得那时候有什么红色影视剧,霍元甲暴打彼得罗夫,昏睡百年,睡狮已醒,在客观上承担了红色影视的职能,弘扬民族主义情绪,增强国人自信,而它完成得如此出色,与好莱坞主旋律电影相比毫不逊色。我以为搞宣传的会从中发现某种窍门。整个八十年代,武侠片和港剧称王,读书流行说思想无禁区,影响最大的书是“走向未来丛书”。走向未来,是整个八十年代的关键词,所以,从怀旧里找感觉的红色影视剧,很难找到自己的市场,即使有“清理精神污染”,八十年代也是“红色”惨淡的十年。     九十年代,是当代中国的分水岭。政治改革立正稍息了,思想禁区重新划片,人们从脑海里删除了一些东西,信仰在风中飘零,这时候商品的大潮袭来。借助市场的力量,以及思想的退潮,人们开始怀念过去,红歌潮来袭了。那是唯一一次由民间发起的红歌运动,而民间也依照自己的解释,将红歌变成了娱乐活动。崔健唱起《南泥湾》,“红色歌曲大家唱”磁带风行。《苏共亡党十年祭》成为朝野上下的必读教材,在那种环境下,红色影视剧也借着资本与权力卷土重来。但那时候的红色影视剧不成系统,真正掀起高潮的,要到走近新世纪以后,涌现出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建国大业》(以及建党伟业),我给命名为“红色三部曲”。     《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石光荣”是红色影视剧中前无古人的形象,他被这个时代抛弃,他沮丧,痛苦,无所适从,但他又坚守着理想,不肯向滚滚的时代低头。这个倔强的老头,趟出了红剧的新路子,英雄不再是浓眉大眼,他可以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的人格不必完美无瑕,缺点鲜明更能引起共鸣。     而《亮剑》更进一步,让红剧英雄看上去像一个“兵痞”,李云龙连个合格的共产党员都算不上,但他有亮剑精神,有侠义精神,有单挑的气概,而且与老百姓天就的血脉相连,这其实是民间演义小说里的经典形象。《亮剑》用民间通用的艺术手法,使老百姓对红色主人公产生了共鸣。所以,《亮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市场的主导下,红色影视剧迎来了他们的里程碑。     这个时候的红色影视剧,已经完全摒弃了宣传说教的形式,吸纳了娱乐电视剧的表现形式,《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部亲情剧,《亮剑》是武侠剧,《士兵突击》拍成了一部讲究个人实现的励志剧,和一部成功青春偶像剧。在文革结束30年之后,红色影视剧迎来了它真正的高峰,政治权力与经济实力结合,让娱乐与宣教对接,让大众明星成为红色载体,人物可以适当回归人性,在老百姓心里软着陆。在老百姓可以用遥控器选择的时代,红色宣传术在迷惘十几年之后,并面临被民众抛弃的危机时,终于找到了感觉,那就是“寓教于乐”。     “红色三部曲”的直接收获,就是《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     但对红色影视剧的终极目标不利的是,时代变了,老百姓也在变,他们早已不把红色影视剧意识形态化,而仅仅把他们看成娱乐。红色影视剧的神圣被消解了,它的宣传教化,统御人心的作用越来越低,这是为政者所不愿看到的。     红色影视剧的正常化,是一个不可挽回的走向,红色影视剧转向主旋律影视剧,对官方意识形态的宣传,转型为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推广,从《小兵张嘎》转为《拯救大兵瑞恩》,这是红色影视剧的必然趋势。但这有一个前提,官方与民间应该同声应求,意识形态与社会主流价值应该相一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偶有佳作,红色影视剧的前路依然会布满荆棘。     (刊于南都娱乐周刊) 上一篇: 给中国足球的一张投名状   下一篇: 动车事故并没有过去 阅读数(1657) 评论数( 1 ) 1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