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

方可成 | 我眼中的广州之美

转眼间,离开广州、回到北京已近三个月了。 你可以注意到我的用词。每次谈及到北京去,我总是习惯性地在前面加个“回”,广州则不然,尽管那里是我工作单位的总部所在地,是我身份证上的地址。我还是对北京更有归属感,原因不外乎:这里有更多的新友故知,有更丰富的社会资源,有更浓厚的文化氛围。 当然,广州也是一座很棒的城市,我在那里生活、工作了10个月,对她有了一些不深不浅的了解。如今回想起来,竟也颇有些想念,于是盼望起能早日再去那里,看看珠江,叹叹早茶。 广州之美,首先美在她的传说。虽然这则传说有好几个版本,但核心内容是不变的:五位仙人,身着不同颜色的衣服,骑着不同颜色的五只羊来到广州,将六出的谷穗赠给人们,并祝愿此地五谷丰登、永无饥荒。 这样的故事,赋予城市以灵性,更令她有了一脉传承的文化基因。所以,办亚运会的时候,广州可以轻松设计出五只可爱的小羊作为吉祥物,而不必费尽心思创造一些莫名其妙的生物和非生物。羊城、穗城,还有与此传说无关的“花城”,都是广州动人的名字。 正因为如此,我最无法接受“北上广”这种粗鄙的简称。“京沪穗”是三个多么美丽,又多么精准地概括了这三座城市特质的汉字啊。如果弃“穗”不用,反而用“广”来简称广州,那简直是不得要领,说严重些,还是对这座城市赤裸裸的侮辱。 说到“穗”,就不能不提广州的美食。我本是川菜、湘菜爱好者,但口舌和胃肠也逐渐被粤菜俘获,虽然吃的都是些街边小馆,甚少去高档的粤菜酒楼腐败。 各色烧味中,最喜玫瑰豉油鸡,去广州之前认为极好吃的叉烧反倒显得一般了;各类粥品里,没有特别的偏爱,但对潮汕虾蟹砂锅粥念念不忘,虽然它并不源自广州;汤品里面,不敢尝试太生猛的炖料,常自己煲菜干猪骨汤;至于各种点心甜品,则几乎是无所不爱,尤以糯米鸡、冰火菠萝油、双皮奶、马蹄沙为甚;还有顺德煎焗鱼腩、客家酿豆腐、台山黄鳝饭,都是我心目中的上等美味。 正如一些生活在国外的中国人最终因为自己有一个“中国胃”而选择了回国一样,我如果哪天忽然决定定居广州,恐怕也多半会是因为自己有了一个“广州胃”吧——不过,至少在目前,我的胃还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所以广州缺乏好吃的火锅这一条就令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减了一分。 不过,依广州之美,多半并不会害怕减去这一分。别忘了,她的手中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穿城而过的珠江。 拥有一条宽广的江河绝对是城市的幸事,它时而刚毅,时而静谧,时而妖娆,风情万种。我在广州租住的小屋就在江边,属于所谓的“二线江景房”——视野被前方的“一线江景房”挡住了近一半,但依然可以看到相当幅度的水面,以及远处的海印桥、江湾桥。时值亚运在广州举办,珠江夜景甚是绚烂,站在阳台远眺,心旷神怡。 对于我这种无钱买房的人而言,租到一间好房是相当重要的。我觉得,租房只有三种选择:要么离办公室近,要么去郊区图便宜,要么就要选在最能触摸城市特色的地方,比如北京的胡同,比如广州的江边。 而我在广州的小屋,既在珠江边,又在中山大学北门旁,这样的位置令我心甚欢喜,即便附近没有地铁,即便面积仅20平米,也仍然兴冲冲地租了下来。我喜欢学校,尤其喜欢和北大一样拥有古老校园,而且绿化更好的中大,喜欢去校门外那条廉价的食街吃饭,喜欢混迹于中大学生中冒充自己尚未毕业,而北门广场每天晚上市民们聚集着“歌舞升平”也颇有生活气息。近一年下来,虽然没去学校里听多少讲座,但起码摸清了校园的大概,特别是熟识了小北门外“盛盛甜品屋”的味道,倘若哪天遇到中大毕业生,也算能有些共同话题。 在广州生活一段时间后,间或有人问:去广州旅游,哪里好玩?对于这类问题,我的第一推荐总是沙面。走上这座离闹市不远的小岛,你会感觉自己突然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安静,舒服,休闲,并且充满异国风情,因为那里曾经是租界区。当然,如果拍婚纱照的人少些再少些(但也不能完全没有),沙面的感觉或许会更好。 伴随珠江而生的岛也是广州足以傲人的资本。除却沙面,还有富人别墅区所在的二沙岛也相当吸引人,因为那里有展览质量极高的广东美术馆,有演出质量不错的星海音乐厅,有大片的绿地公园,现在还有了可以骑自行车的环岛绿道。 絮絮叨叨了一大堆,广州之美其实还可以继续列举下去:东山口的小洋楼,岭南特色的骑楼,漂亮的满洲窗,好书众多的学而优书店……甚至,比北京低得多的房价或许也可以算是一种另类的美吧。 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作为一个在所谓“南方系”工作的新闻人,为什么你眼中的广州之美要么是物质化的享受,要么是个人化的审美呢?传说中的“市民社会”、“公民参与”你怎么不说? 说实话,兴许是与这座城市还缺乏深入接触吧,我真的并不认为广州在此方面有太大的特殊之处。在单一制的国家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区别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尤其是在政府宽容度、公民社会成熟度等方面,国内几个大城市应该是差不多的——君不见,北京不也有公民参选者,有财经、财新、新京报等负责任的媒体吗?响当当的NGO很多在北京,“敏感人士”不也大多聚集在北京吗? 所以,真正令广州成为广州的,或许并不是今日我们所见“撑粤语运动”之类的热热闹闹,也不是地方政府偶尔向民众弯下的身躯——这些都太表面、太容易被误读了。我所见到的广州之美,还是深深扎根在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之中,在千万年流淌的珠江水中,在一代代普通广州人的日常生活中。 关于作者 方可成 , 南方周末, 记者,专栏作者 理解和谈论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 专栏 豆瓣 新浪微博 Twitter 网易微博 向文章付费 请作者吃饭 您可能也喜欢: “小蛮腰”配当广州地标吗? 亚运微风吹过广州 盛会小民 纪念双十节 开通英文博 无觅

阅读更多

章文 | 叫你们晓得“铁”有多硬!

2011年07月30日 19:39:22 经过昨晚的突击清场、消除杂音后,主角“信心满满”地登台了。“铁道部有关负责人”(奇怪,也不公开姓名,是心里有鬼么?)接受新华社专访,逐一回答了此前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 http://news.sina.com.cn/c/2011-07-30/012922902555.shtml 。   “铁道部有关负责人”言辞凿凿地说,他们始终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甚至小伊伊的获救也是因为他们的指挥得当。该负责人否认他们宣布过“停止搜救”。至于掩埋车体“销毁证据”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总之,在该负责人眼里,整个事故处理过程中,铁道部的表现几无瑕疵,成绩斐然,居然遭千夫所指,简直是莫名其妙,冤枉死了!   随之,该负责人回答了追尾事件的相关原因。这一段非常关键,故需复制陈列至此:   问:动车上装有“自动停车系统”,遇有险情列车会自己紧急停车以避免相撞,但“7·23”事故发生时相关自动系统为何没有发挥作用 ?   答:事发当时,由于雷击造成温州南站的信号设备故障,正常行驶的D3115次列车列控车载设备由于接收的码序不稳定,造成停车后按规定缓行。此时,防护D3115次列车的后方信号由于列控中心的数据采集板软件设计严重缺陷,造成本应显示红灯的信号错误升级为绿灯,致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没有发挥作用,造成D301次列车按照错误显示的绿灯进入区间,与前行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   看完这段对答,我个人以为“铁道部有关负责人”是想传递两个信息: 第一,雷击惹祸不小;第二,D3115次列车的列控中心的数据采集板软件设计存在严重缺陷。   传递出这两条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信息之后,该负责人轻描淡写地总结了人的责任: 这起事故也反映出现场作业控制不力,人员应急处理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说明有些铁路企业的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   好了,看到这里,我基本明白了“铁道部有关负责人”的意思了,那就是: 主要责任在雷击和软件设计公司,我们的责任其次,并且很小。   第一条,且让雷公自己去辩护;第二条,却是连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可以质疑的:该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存在严重缺陷,为何铁路系统专业人士竟然不知情?不是经过试运行了吗?难道非得出一场大事故才能验证它的问题?   这事很蹊跷,不可理解。但如果说铁道部事先就知道软件的缺陷而不去修正,还要让快车继续行驶,拿人命当儿戏。这也太超出正常人性了吧,简直是邪恶透顶了!   以上疑问还得交给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他们正在温州开展作业,希望到时能给个说法。但据本刊前方记者传回的消息看,令人不敢寄望太多。记者联系专家组成员之一、北京交通大学原交通运输学院院长、教授纪嘉伦,纪的答复令人惊诧: 如来采访我立即报警,高检都在这里。       上一篇: “目中无人”的快车 下一篇: 以平常心迎骆家辉 阅读数(951) 评论数( 3 ) 3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

阅读更多

王小峰 | 唉,黑马

我用了14年的黑马输入法,现在可能要放弃了,去选择我很不喜欢的搜狗输入法。原因很简单,这个输入法在Win7上面不能用。微软的朋友建议我安装Win7,我电脑里的XP还是三年前装的,至今没…

阅读更多

章文 | 以平常心迎骆家辉

2011年08月16日 23:53:49 “以平常心迎骆家辉”,这本是我们杂志在骆家辉到任前一篇报道的名字,权且用在这里吧。之所以不怕重复,实在是因为这几天网络上有不少人不以平常心看待骆家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例如微博里有位 @兰春香 : 骆家辉说,“我的父母、我的妻子、我们的孩子以及我本人,都代表着美国,也代表着美国的自由、平等与希望。”美国人以华裔治华,这招非常狠,我们要提高警惕!   这段话里隐含着两层意思:第一,骆家辉虽是华裔,但毕竟是美国人,甭指望他对中国好;第二,美国人用骆家辉做驻华大使,其心不良,蕴藏阴谋。   在我看来,第一层意思倒是说得很清楚,骆家辉是第三代移民,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更绝的是,身为华裔的他不会说中文,比他的前任洪博培差远了。既然是纯正美国人,且作为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当然得代表和维护美国利益了。   从这点来看,该博友倒是比较现实,不像其他一些国人对骆家辉的华裔身份寄托了不切实际的期望,觉得既然是中国人的后代,就应该胳膊向对中国拐。这些同胞忘记了一个现实,平时在国内对他们狠的人,不许他们随便说话、游行、集会的人,掀翻他们路边小食摊的人,不就是中国人么?难道在中国的中国人可以有千般不好,而摇身一变为外国的中国人就是好人?这逻辑说不通嘛!或者说看到此人携妻别子到中国来,自己拎行李,不像国内某些人那样一出行就随从甚众、警车开道,从而对他心生太多的好感?     那位博友的第二层意思则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他人之腹了。现在“以夷制夷”、在大国间玩些平衡外交还有些效果,但“以华治华”、以骆家辉来治中国,我看基本没戏。其一,此说太高看骆家辉了,美国驻华大使充其量也就是美国外交决策团的一个团员而已,所起的作用是提供参考意见;其二,驻华大使的主要职责和功能乃在于以外交手段促进两国之间的良性互动,达成共赢为其上策。   记住,是共赢而不是单赢。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在当今时代,国际关系的主流是合作发展,互利共赢。那种总想着自己赢别人输的游戏可以玩一时,不可能长久。谁都不是傻子,谁都不甘心当250。   奥巴马之所以选择骆家辉出任驻华大使,是有多方面考虑的。正如奥巴马所言:“美中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即中美关系是世界上两大经济体、两大政治体之间极其重要的合作关系。在奥巴马看来:“作为中国移民的后代,骆家辉是继续这种合作关系的正确人选”。   正是因为美中关系如此重要,才需要一个合适的人选来继续并促进这种合作关系。显然,骆家辉的中国移民华裔背景,以及他在做律师、商务部长期间与中国的较多接触,使他成为这个合适的人选。   也就是说,这样的骆家辉让美国人觉得他会懂得如何去为美国争取最大的利益,当然是在不过分得罪中国的前提下。而“过不过分”,全在于骆家辉以何种方式去和中国打交道了。   我倒不像美国人那样乐观,不觉得骆家辉会有何特别的本领,难道他比会说一口流利中国话的洪博培更懂中国?我真得看不出来他比洪博培的优势,除了那张中国人的脸外。当然,骆家辉初来乍到,得慢慢观察了。   说实在的,如今做美国驻华大使实在不是一件好差事,不可能像10年前那般有份量了,这份量的变化来源于中美国力的变化。当今的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主,说话底气粗多了。且不说美国是否就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从此一蹶不振、帝国雄风渐弱,当下的势头和锐气当真减了不少。看其在国际上的一举一动,颇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所谓“弱国无外交”。实力减弱的美国,其外交行动力和影响力自然也就不如以前了。华裔不华裔的,真得不重要。以我来揣测奥巴马的用意,任命骆家辉做驻华大使,如果说这里面真的有什么阴谋,那也绝对不是“以华治华”,很可能是以骆家辉的华裔身份来讨好中国呢。   哈哈,这种揣测也极不靠谱,因为它建立在美国一路下滑,而中国一路上升、国内局势不乱的前提下,这也是无人可以保证的。所以呢,对待骆家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件事,国人宜持平常心,就当其和以往大使一个样,不要因其华裔身份而生不切实际的愿望,也不要因其华裔身份而苛责他的言行。 上一篇: 叫你们晓得“铁”有多硬!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886) 评论数( 1 ) 1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

阅读更多

魏英杰 | 王勇平,在问责路上你必不会孤单

2011年08月18日 19:17:06   欣闻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被停职。这是一个好消息,无论是对广大公众,还是对王勇平个人来讲,皆为如此。     对于公众,因为王勇平的停职,这下总算可以出一口恶气。对于王勇平,他在那场臭名昭著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现,足以证明他并不适合干这个职业。一个官方新闻发言人,在一场巨大悲剧面前,居然不仅面无沉痛之色,而且胡说八道,这当然是对公众的极大侮辱。而广大网友掀起的大规模“高铁体”创作活动,正是对这种不当言行的集体讽刺和必要反击。从今以后,王勇平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嘴臭伤害了公众。这对他来讲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从王勇平停职透露出来的信息,并不止于这些。可以说,这是对“7·23”特大事故新一轮问责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早在此前,国务院就决定调整、充实“7·23”事故调查组和专家组成员名单。铁道部的现任官员不再在新名单中,事故调查组副组长由原来的5人增至9人,而调查组成员也由原来的11人增至12人。这一举措旨在提高事故调查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随着名单的重新调整,事故的调查力度也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这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决意排除各种干扰,对这一事故进行彻底追查和严厉问责。     就在王勇平被停职前,国务院还部属制定了高速铁路运营初期速度调整方案,根据运营速度变化调整了相关线路的列车运行图并分两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阶段方案于16日(也就是宣布王勇平被停职的日子)正式实施。相关方案包括降速、降价以及减少京沪高铁列车开行数量。这些举措,正是为了回应公众对处于运营初期的高速铁路的安全担忧。这表明,在对事故进行问责的同时,中国高速铁路的科学管理和运营新方案也进入了正式操作阶段。     把所有这些关联起来,王勇平停职就成了重组铁路管理系统、提高铁路部门形象的不可避免的一个事件。作为代表铁道部发言、职责在于沟通铁道部与公众关系的官员,王勇平不仅必须为自己的不当言论负责,更有必要为铁道部在这场事故中的形象受损负责。话说回来,王勇平停职的作用也仅在于此。毕竟,王勇平既不是“7·23”事故的凶手,更不是铁道部的决策人。他只是铁道部的一只“话筒”,而对着这只“话筒”发声的显然并不是他。     因此可以预见,王勇平被停职后,随着事故调查的深入,还将有更多铁道部官员被停职或问责。当然,这么说的前提是,上述相关举措可以顺利进行,中途不会被人为阻扰甚至发生其他意外。各方都明白,只拿王勇平“开刀”,不仅不足以平民愤,也不符合事故调查的科学结论。因此,接下来必须有铁道部直接责任人以及负有领导责任者,对上个月发生的那一场悲剧负责。惟有如此,才能够告慰这场事故的所有遇难者和伤者,以及关注这一事故并为中国高速铁路安全而担忧的所有人。     别了,王勇平!希望你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好,千万别忘了时刻把自身职责放在心上。在被问责的这条路上,你必将不会孤单。因为你的停职,只是事故问责一个新的开始而非结束。许多人都在注视并期待着,对“7·23”特大事故的调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最终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进行处分和惩罚。     2011年8月16日     注:据相关消息,停职后,王勇平将赴波兰华沙担任铁路合作组织中方委员。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108/t20110818_6546476.htm 上一篇: “杀子事件”折射转型期社会焦虑… 下一篇: 青少年性教育不必刻意标榜前卫 阅读数(4191) 评论数( 2 ) 2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