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

默存格物 | 刘擎:爱国是如何成为一种美德的?

多年前的一名学生毕业后到中学任教,最近刚担任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兴致勃勃地组织学生搞演讲比赛。班上的文艺委员夺冠呼声最高,她以爱国主义为题,赞颂祖国的悠久文明、大好河山、历代的杰出人物和当今的伟大成就,最后抒发感慨:“爱国是我们情不自禁的激情,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我们从小就应当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操,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她的演讲观点鲜明,语言流畅,感情饱满。特别是这位女生外形清秀,声音甜美,很具有感染力,赢得大家一片掌声。...

阅读更多

纵览中国 | 刘擎: 现代化论题的重申

无论是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的壮举,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空前盛况,都标志着中国举世瞩目的影响力。在“实力”意义上,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但这种迅猛崛起的性质及其对未来文明的意义却是具有争议的。争议的关键并不是在国际政治领域(比如对所谓“中国威胁论”的争论),而首先是由于三十年来的发展造成了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我们是一个坚持“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国内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以基尼系数来衡量)已经超过了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但目前用于国内维稳和公共安全的财政支出已经与国防开支相差无几。这些严峻的问题引发了严肃的思考,而中国发展的潜在可能及其未来的文明形态尤为值得关注。    再思“现代文明危机论”   中国的崛起是现代性发展的一种新态势。从西方经验来看,现代“文明”的发展都内在地包含着“野蛮”的成分。如黑格尔著名的说法,“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这里所谓的“恶”,按照恩格斯的解释,一是指对旧的神圣之物的亵渎,一是指对人的欲望的正当化,而这两方面都突出地体现于中国目前的发展态势之中。如果说现代文明总是伴随着某种野蛮,那么,我们首先需要辨明的问题是:中国是否仍然要走所谓现代化的道路、通过现代性的自我超越来克服野蛮?还是应当在现代性的框架之外另辟蹊径?这就要求我们判断,现代性——这个所谓“未完成的规划”(借用哈贝马斯的语词)——是否已经被耗尽了?被它自身的“恶”所挟持了?17世纪以来源自西方的现代文明是不是一直在没落?现代性危机是不是已经病入膏肓?   现代文明的危机是一个深刻的命题,但也是一个老生常谈。从两百年前维科(表面上现代的)反现代性叙事,到马克思、尼采、韦伯等对现代性的批判,到九十年前的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的“文化悲观主义”(Kulturpessimismus)思潮,到清末民初中国思想家的“西方物质文明,中国精神文明”,到日本东亚战争前后的“近代的超克”,到海德格尔的深“思”,到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论述,到施特劳斯的古今之争,到法国的后现代家族(连根拔起式)的激进批判——这个“反现代”的故事,或者“现代文明危机论”,几乎和现代文明的寿命一样长。我们一直在这个故事里焦虑,忧心忡忡。当然,忧虑不是没有理由的:悲观或冷静的故事总是更为深刻,况且讲故事的这些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多少大思想家在这个传统里,而且有两次世界大战,有极权主义,有冷战时代的核危机、有道德堕落和精神迷失,凡此种种,似乎铁证如山。二十年前,我对这个反现代的叙述格外着迷,但是转了二十年,我倒是愿意回过头来认真对待现代化问题,所谓“历史进步论”,或者说,对现代文明的自我发展和修复能力多少有一些信心。我不再像年轻时,一听到有人使用“进步”、“落后”之类的词汇,就禁不住要用鼻孔“发言”。   也许,比一切铁证还要有力的证据是,现代文明仍然活着,在周期性的困难和危机中,存活下来,并且发展出一种深厚的文明秩序:法治、民主政体、经济活跃、社会自治、信仰、言论和流动的自由、社会福利、科学和智性的创造力。所有这些已经是深入人心的现代传统。这是“big picture”。谈论“现代性危机”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失去这个“大视野”。因此,“文明的辩证法”并不等于“文明的悲观论”。而且,能够不断谈论“危机与困境”的文明,本身就有一种预警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现代文明犹如一个正常的人,有时有病,有时要去医院,有时必须会诊,甚至需要动手术,但三百年来,它仍然是作为一个基本健康的实体活着,甚至常常健步如飞。谈论“现代性危机”可以举出许多局部和结构中的缺陷,但如果不是对照整体来衡量,我们就可能陷入貌似深刻的误判。在我看来,危机与没落的故事本身恰恰是“进步”之所在。尽管有许多悲观论者、批判论者在谈论殖民主义的暴行,谈论强权的不义,谈论人的精神迷失,但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并没有无视这些批判,公共领域和决策机构,把这些话题接过来,面对这些问题,寻求解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肌体,就是存在一个顽强的自我修复机制。这个模式的现代文明,或许有寿终正寝的一天。但迄今为止,它还远没有耗尽潜力。   现代人的“心灵危机”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年轻的时候为此格外焦虑,但现在有点看开了。因为意识到,人类的思想终究不足以完全对付自己的反思诘问,这是所谓“human condition”。这个问题在所有社会中都会永远持续下去。说得极端一点,我甚至不认为这是西方现代性危机的“真问题”。或者说,这个问题在西方已经被安置了(当然没有解决,因为永远不可能最终解决)。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呢?——有缘和有福的人皈依了,勇敢而无缘的人就孤独直面存在的虚无(尼采主义者),怯弱与浅薄的人找到了宗教的赝品(拜金、拜物、拜明星),平庸的人知足常乐(热衷于family value、养身、健身、美容之类)——忙都忙不过来,你说他们心灵空虚?“精神空虚”究竟是什么意思?是的,“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加缪),但多少人为哲学问题自杀?多少人为不能解决这个真正的哲学问题痛不欲生?对于彻底的人,宗教或者超越性的信念总是在那里,“大道”是在的,空虚、迷茫和失落的体验说不定就是得救的机缘。若是被无神论洗脑太久了,那么还有一个庞大的“心理治疗”工业在等着为你服务,他们能把所有“精神问题”转换成“心理技术问题”来处理,而且有那么多“高明的招数”(要是稍微涉足这个领域的发展,或许会大为震惊的),这也是一种新兴的宗教赝品。我们可能鄙薄如此的“单纯技术观点”,但常常听到的反问是“what else can you offer?”。我现在有点怀疑,“心灵危机”说之所以流行,部分是因为文艺家、人文思想家“以己度人”的话语产品。他们(我们)自己极度重视精神生活,也要求全民陪着我们一起“精神化”。但大众生活并非如此。西方社会有许多心灵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造成的,两者当然不能完全割裂,但社会问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处理,而心灵问题就只能各寻其法,或不了了之。   我并不是说心灵危机是个虚假的问题,也不是说这个问题不重要。我是说,在一个“祛魅”后的世界中,没有统一的完美答案来回应心灵最深刻的追问:人生的意义什么?如何面对死亡?什么是美好的生活?诸如此类。当然,严峻的现实问题是:没有心灵秩序,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如何可能?我的回答是,Yes and No。对于没有建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的现代共同体来说,心灵秩序的问题涉及秩序的创生或再造,会很突出很重要。但在一个良序社会,传统和规约已成,会有自发运行的惯性,不必事事都追根寻底,要到“灵魂深处闹革命”。礼貌、友好、宽容和同情,这些social convention就是社会秩序,心灵再如何迷失,你养成习惯就会自动遵循这些习俗。当习俗不管用的时候就有法律出场。政治问题上,平等、公正、自由、公民权利等等原则,以及共同体的solidarity精神,这些就是政治秩序。西方社会的利己主义、政治冷漠好像很严重,但如果政治出了大问题,往往会有“公民参与”精神的爆发(这就是为什么奥巴马的这次总统选举会这么热)。社区生活也是如此。学校要是开家长会,也有大量缺席。但遇到学校要实施新措施,或者遇到教学出了问题,家长就都来了。这里背后的逻辑是,民众相信他们的制度和机制,运转良好的时候,他们懒得管,出问题了,他们就要介入辩论和投票。我说这些的意思是,当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基本奠定之后,民众的心灵状态不会有那么严重的公共影响。况且,心灵也不是没有人过问,国家比较淡出,但社群的自发组织、教会、各种公益组织,甚至读书会、笔会都在关切心灵的问题。心灵生活不只是沉思冥想,对于民众,更多的是一种伴随着实践活动的陶冶和洗礼。我的基本判断是,所谓“心灵危机”可能是一个被严重夸大的论题,它不足以构成对现代文明的威胁。   那么,“现代文明危机论”到底有多少意义?是的,作为警策,作为改良的动力,都有意义。这个危机论的传统,使得西方的思想家和意见领袖保持一种敏感,时常返回自己的文化根源,检测当下的发展是否背离了自己文明的精髓。换言之,“危机论”本身恰恰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内在部分。   重申现代化论题   但对我们中国人,这种危机论的意义何在?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为什么“现代危机论”往往是在“现代化后发国家”(德国、日本、中国)最为盛行?我隐约感到,这里面可能有巨大的集体心理情结问题。乌托邦不是可以轻视的或铲除的,这也是人类的基本境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存的主流文明存在着弊端,那么乌托邦情结很自然就会转换成“超越”的渴望与意志。特别是一种外来的文明秩序,在移植到本土之后,会有种种文化上的不适应。德国从魏玛到“一战”后的文化悲观主义,日本从“脱亚入欧”到“大东亚”的梦想,最为典型。但是,“近代的超克”为什么最终“被近代超克”?这个历史逻辑更值得反省和清理。当然,从过去的“超越”失败,并不能推出将来也一定失败。但是,在中国崛起的话语中有没有重蹈覆辙的隐患?时下有那么多人热衷于所谓中国的“超越”——对西方文明的超越,对主流现代性的超越,对普世价值的超越。好像不谈“超越”就是鼠目寸光,就是失去了自信力。但反讽的是,最新一轮的超越冲动可资凭借的现实依据并没有多少“超越性”,基本上是所谓主流现代化力量在中国的“物化”,这与其说是“中国文明在现代的胜利”还不如说是“现代文明在中国的胜利”。在我看来,正是这种现代的胜利造成了中国人自我认同的焦虑。对自信心的呼唤和对超越的诉求,恰恰是焦虑的症状。而焦虑中的超越冲动很容易走向“意志胜利法”的狂热,虽然“唯意志论”的历史灾难距离今天并不遥远。   如何寻求中国文明在现代的胜利?这是问题而不是必然的“天命”。假定中国传统“命中注定”有生生不息的文明力量,这只是一种wishful thinking。这更可能是来自“曾经的伟大文明”的遗存心理,一种不甘心理,而不是来自“历史哲学”。两河流域的文明力量是什么?埃及的文明力量是什么?中国文明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历史逻辑力量,为什么会历经晚清以来那么多次的生死存亡?让我们有点信心的是:中国人好学、勤勉,而且人那么多,总有大智大勇者在。但是,这些优势,可能被我们遥远的伟大与近代的创伤所造成的集体焦虑毁掉,被不切实际的蛊惑毁掉。在我看来,晚清与文革的两次大断裂才是更重要的事实,这两次断裂,使中国进入现代,虽然是一种受挫的现代性发展。现代的逻辑比传统的逻辑更切近,更具有当下的相关性。我们拥有的传统资源,就是一些暗线与残片,而面对的却是一个巨大的西方现代性模板。在这种限制下,我们能怎么办?我以为,“赶超”西方要分主次,当前要以“赶”为主、以“超”为辅。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应当着眼于宪政民主的“制度现代化”。当然,即便中国模仿西方也不会完全成为西方,因为不可能有毫无创造的模仿。但是,追赶就是追赶,目标要明确,先别奢谈所谓“超越”。否则,超越的后果可能比主流的现代文明更野蛮。就当下而言,对所谓“另类现代性”不能抱太多幻想。现代性的基本格局,来自很深的历史实践逻辑。以体制形态而论,英美是社会中心模式,法德是国家中心模式,苏中是政党(党国)中心模式,最后怎么样?法德曲曲折折最终还是走到社会中心模式。中国从政党中心转向国家中心(去意识形态化,行政化),是不是就可以停在这里而不再继续转变?我很怀疑。这不是说“政治科学”有什么铁律,但现代性的实践逻辑可能与国家中心、政党中心都有严重抵触的方面,这两种模式可能都有阶段性需要,但高度发展的现代国家,可能不得不走向社会中心模式。所谓“社会中心模式”并不是国家退出社会,恰恰相反,这是由国家来确立和维护的一种政体原则:宪政民主制度和严格的个人权利保障。中国怎么转向社会中心模式,当然有许多环节和技术困难,但目标要明确,不要被“另类现代性”忽悠了。同时,次级制度、社会规范和文化上要利用“后发优势”——从西方近代以来发展过程中各种弊端(环境问题、资本与金融监管问题,包括心灵秩序问题)等等中获得经验教训,这需要有创造性的发挥。在这个发展中,如何利用我们丰富的传统(三种传统)的资源,是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但不能主次混淆,这些传统资源可能都不足以担当所谓“新道统”或另类现代性的主轴,因此我们很难背离制度现代化的大格局。   “制度现代化”的目标虽然简单,但路径却非常复杂。现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制度的建设并不容易,牵涉到制度与文化的关系难题。一种惯常的质疑是,所有制度建设都要有文化的基础和环境,如果民主缺乏相应的政治文化基础,民主制度根本无法运转。我原则上同意,政治文化的确很重要。但政治文化又怎么养成呢?文化最容易批判,但最难改造。文化是在实践中习得的,而实践又总是制度环境和条件下的实践。文化,政治文化,政治制度都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而文化改造的一个重要环节,正是通过制度改革来影响文化。对此,托克维尔的观察非常具有洞见。我们说的民主制度建设类似于他所谓的“自由的技艺”(the art of liberty)——法律、制度、政策等等,而我们说的政治文化接近他所谓的“自由的习性”(the habits of liberty)——宗教信仰、风俗民情等等。托克维尔认为,“自由的习性”比“自由的技艺”更有力、更基本也更可靠。如果一个民族缺乏“自由的习性”,而不得不依赖“自由的技艺”来塑造这种习性,需要漫长而困难的努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反对简单的“制度决定论”,重视“心灵秩序”的原因。但是,托克维尔的洞见还有另外一面,就是强调如果“自由的习性”比较薄弱或缺乏,“自由的技艺”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虽然用技艺来塑造习性需要巨大的耐心。但除此之外似乎别无选择,否则我们就陷入制度与文化互相牵制的死结。 三十年来的中国崛起大体而言是主流现代化模式的结果。当今中国并不是特殊的“文明国家”,而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民族国家。由历史的特殊性推出当下的特殊例外,很难让人信服。德国例外论、日本例外论,都很深刻,后果都比较悲剧。现在“中国例外论”甚嚣尘上,我很警觉,来不及兴奋。    文化实践的逻辑:独特性与优越性   自由民主宪政当然是一个“神话”。所谓“祛魅”并不是说所有神话的破灭,而是某种特定的神话论述被瓦解了。汉斯?摩根索早有名言:“All nations live by myths”。所有民族(国家)的生存都必然依据某种无法用理性言明的神话,这虽然正确,但并不是什么具有启发的洞见,也不意味着揭穿了一种神话,我们就拥有了开创未来的无限可能。思想品质的标志并不是言说某种显见的“普遍真理”(正如仅仅指出“每个人终有一死”并不算什么思想见解),而在于“分殊”与“辨识”。我们要分辨的是,为什么有些“神话”能够在实践中“物化”,有些则难以维系?它在实践中得以维系的条件是什么?离开对实践条件的辨识,所有的神话都等量齐观,也就无所谓分殊。现代性的发展不是某个思想家的只言片语所致,而是一种伴随着普遍日常生活实践的“社会想象”的转变。   自由民主宪政这个神话之所以能存活维系,在于它能够持续地、强有力地回应现代性的各种实践条件:平等基础上的多样价值、人口的流动、信息的开放、个体本位的自我理解,等等。现代的文化实践逻辑一旦展开,就会成为一种非常难以逆转的新传统。而所有“神话的制造”都不得不面对实践逻辑的限制。在这个意义上,仅仅从古今圣贤或伟人的文本中发掘线索,试图以纯粹的思辨来复活某种神话或创建新神话,都有点书生之气。所有的创造都基于传统,但传统并不只是思想家或者政治人物的论述,文化实践与生活方式本身也是传统,并且是各种思想论述的载体和过滤器。什么样的神话才能在现代性的文化实践中存活?我们曾有的神话:天下、中华帝国、王道、文明国、社会主义新人等等,能不能在现代性的实践条件下复活或转化?这是需要分殊与辨识的关键所在。   无论我们对自己的道统、自己的神话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文化实践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与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因为技术文明的形态、经济生活的方式等等,都不是简单的可有可无的形式,而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塑造着人的认知框架和生命体验。这当然不是全部,但却是不可化约还原的维度。所以,仅仅用思想的“内在理路”来解释现实和塑造现实的努力,是理论家的一厢情愿。无论如何,一套有效的政治论述(或者意识形态)要和实践的逻辑相契合,否则总会有空洞化的倾向,变成一套无从“所指”的“能指”。当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危机就在这里,于是常常那么被动,那么防御性(defensive)。如何改造或再造这个政治论述,政治儒学也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好,大概都要面对实践逻辑的限制。总之,任何政治神话如果背离平等、自由、民主、公正、尊重、宽容和开放等“现代价值”,都很难复活,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实践这些现代价值的方式只有一种,只有西方或者美国的那种模式。我们需要明确是,开创独特的“中国道路”或者“中国模式”的根本理由,并不是因为这是“独特的”或者是“我们的”,而是因为这是更好的、更正当的、更可欲的。老派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一点上有更清醒的理论意识:相信社会主义能战胜资本主义,这种信心不是来自社会主义是独特的,而是因为它更为优越——更真实、更充分的民主,更广泛的平等和自由,更普遍的富裕与更高级的精神发展。同样,“中国的现代性”如果要获得胜利,必将来自其更高的优越性,而不是更独特的“中国性”。而衡量优越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依据自由、平等、尊重等等现代价值尺度。因为这些价值已经在现代文化实践中深入人心,成为现代人不可逆转的信念。现代中国人也仍然是现代人。   因为我们是“独特的”,所以我们必须“独创”——这类思路很有诱惑力,时下对捍卫文化独特性的诉求也格外激昂。丧失自身独特性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忧虑。但更强有力的历史实践逻辑是,只有基于优越性的独特性才可能存活和延续。而文化的演进发展从来都是在与异己文化的(或平和或暴力的)互动中展开的,不断丧失一些独特性,又获得另一些独特性。而本质主义的文化观是一种认知错误,独特性是历史建构之物。就此而言,马丁?雅克斯用“文明国家”和传统来解释中国的独特性,无法让人信服。加藤周一曾将现代日本文化喻为“杂种性”,认为西方对日本的影响不是枝节,而是根本的,现代日本是西方与日本传统的杂交所哺育的文化。这种“文化杂交论”大概也适用于中国。当下中国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各种传统的“多杂性”(所以才有“通三统”之类的诉求)。我不是说,维护独特性没有意义,我相信独特性本身有其内在的价值(以赛亚?伯林对此有过很精辟的论述)。问题在于,独特性无法单独成立,它必须和优越性同在。因此,“中国现代性”的目标应当同时是“中国的”并且是“优越的”。   那么,“现代文明在中国的胜利”虽然不是“中国文明在现代的胜利”,但两者也并不是简单对立的。我之所以重新提出“制度现代化”方案,是因为对当下文化独特论视野下的种种批判论述不满(虽然许多批判意见我是同意的,也是我常常批评别人时的意见)。因为那种批判,虽然在每一个层面都可以展开很有厚度很有分量的论述,但多少有点实践上的无力感。好像我们就一直是在说,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这里的问题很复杂,那里会有危险,诸如此类,最后就会碰上“你到底认为怎么样才行啊?有点建设性好不好?”这样的诘问。特别是当我和社会科学家(甚至科学家)讨论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无力感。当然,我们有一句包打天下的回答在等着:“所以我们才要研究,才要开放所有的可能性来探索啊,我们就是干这个的!”是的,我们的专业确实是干这个的。但这样的回答,我们自己满意吗?特别是因为,当前社会的矛盾与危机如此尖锐和复杂,我们先保国家,再保文明吧(如果不能两全的话)。只要国家在,文明说不定还有真正复兴的一天,有朝一日还可以指望“中国文明在现代的胜利”。如同三十年前,我们引进“市场经济”那么个怪兽,我猜想邓一代的政治家,或许也是做如是考虑:先保住国家,只要国家在,社会主义总有翻身的一天。说到底,“制度现代化”就是一个保国方案。因为,我深切感到目前社会危机的严峻,可能没有多少迂回和踌躇的时间。如果我这个观察和判断完全错误,那没关系,咱们不着急,慢慢来。“制度现代化”是个低位的方案,不太有志气,但借鉴比创造容易,算是用“空间换时间”,延缓一个难度更高的全面创造性发展,留给未来。因为中国古老的传统已经被打断了,无法在短期内(我说的是二三十年)整合起来,成为一个超越目前现代文明的资源。也有人认为,某种“看似断裂”的发展,其实是传统延续的变种,所以仍然是“可以作为资源的传统”。这类论述的每一个我读到的版本,都未能让我信服。“制度现代化”这个低位方案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路径是无法复制,“如何”的问题也很不容易,有许多需要创造、想象和判断的问题。    心灵生活与自由主义的理由和局限   我认为,中国应当坚持宪政民主作为基本的制度框架,坚持(类似德沃金所说的)“平等的尊重”作为基本的政治价值。这大概接近于所谓“左翼自由主义”的立场。这种观点是有争议的,我当然也意识到这种立场所面临的挑战:首先是中国国体之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其次是处理中国文明的独特价值的问题,再次是克服西方自由世界精神颓败的问题。我想,诚实的自由主义者都应当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的自由主义需要发展出一套“深沉的”论述,一种自身的形态,对解决这三个挑战是有建设意义的,相宜的、至少是兼容的。在此,我想澄清一些所谓“政治自由主义无视心灵生活”的误解。   实际上,政治自由主义不是不顾心灵问题,而是处理心灵与政治关系的一种方式,当然也是可争议的方式。政治自由主义表面上“打断”了心灵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关系,让人误以为自由主义不管心灵问题。的确,也有浅薄的自由主义者作如是观。但那是自由主义没有读通。深刻的自由主义者的“打断”出于两重理由:首先,这种打断本身,恰恰是处理心灵秩序与政治秩序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是因为格外看重心灵生活才要做如是“打断”——因为要防止让某种特定的心灵论说独霸一方。而且审慎的自由主义者明白,这种“打断”不是唯一的处理方式,有时不是最好的方式,并通过各种办法来弥补这种打断。还有些自由主义者(比如“至善论”自由派)认为这种打断根本不可能。第二,无论心灵秩序与政治秩序如何紧密相关,政治问题不能还原为心灵问题。哲学思考、宗教感悟都不能取代政治思考。像犹太那么spiritual 的民族,那么轻看此世的生活,都必须面对政治问题。无论在人性问题上有多么高深或玄妙的思想,无论多么古典或多么帕斯卡尔、或多么怀疑论,你就是不能把政治和心灵一锅煮了。设想一下,我们让沃格林或者施特劳斯来谈政治,他们会怎么说?当然他们一定会谈许多背后的大问题,然后你追问:(given all you have said)你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政治世界?无非三种回答:我不知道;未来的某种新世界;或者接近当下某种(令人反感的)“主义”的安排或其修正版。对第一种答案我们无从讨论,无论你多么高深;第二种答案,如果有实质内容,可能会有启发、批判和想象意义,也当然有乌托邦的危险;第三种答案就免不了要介入所谓“意识形态争论”。我有一位老师,他是一个天主教徒,一个柏拉图的卓越研究者,追随沃格林思想几十年,你问他政治上该怎样?他还是说,在政治上我更接近自由主义。政治具有自身独立的维度,它关乎一个共同体的秩序。好的政治是一种好的公共秩序。所谓“好”,除了基本的生存、安全和物质意义上的福祉,就是美好的心灵生活。自由主义当然对此有严肃和平衡的思考。为了建立好的政治秩序,也不是把自由主义的教条拿来照搬就行了。特别对中国而言,问题就更复杂。   要发展所谓“深沉的”自由主义论述,并不是主张要围绕着自由主义的原则来建立心灵秩序,完全不是。任何一种文明(比如基督教,比如儒家)都有其深厚的精神资源。我认为自由主义应当珍视和开掘这种资源。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是文化保守主义。对寻找道德和心灵意义而言,自由主义的政治安排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提供了自由探寻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它缺少引导和告诫。但是我认为(我曾写过论文试图论证),自由主义国家可以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上、以特定的方式承担精神和道德的教化功能。自由主义的理念并不与此矛盾,至少是兼容的。但这种教化不是我们熟悉的“强制灌输”, 而是“自由的教化”。反对强制的理由,还不仅是出于自由,而是说,只有在自由的引导和告诫中,一个人发现的心灵生活意义才会是“真的”(authentic)意义。如此理解的自由主义在伦理上不是虚无主义,而是多元主义——承认有多种(当然是有限的)好的精神和道德生活方式,但同时也明确指出,存在着许多不可接受的“坏的方式”。因此,“扬善抑恶”与所谓“自由教育”并不矛盾。自由主义本身无法单独“创建”道德和价值的善恶标准,但却能从文化传统中辨析、理解和维护这种善恶观。“消极自由”的目的不可能是“消极本身”(Walzer在对Shklar的一篇评论中指出,任何negative的政治都或明或暗地隐含着positive的内涵),它总是为着某种“积极的目的”。现代自由主义的问题,是越来越多地将这个积极目标“完全交给个人”,这是不恰当的,甚至是危险的。美国社会的相对成功,自由主义只是其一半,另一半是宗教信念。欧洲的宗教观念比美国淡薄得多,伦理生活也就放任得多。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没有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会是“nothing but a liberal”,从洛克到罗尔斯都不是。就精神生活的发展而言,自由的政治秩序并不是充分的、但却是必要的条件。清醒地区分必要性与充分性很重要。没有人会相信自由主义能提供人类生活的全部内涵。恰恰相反,自由主义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没有提供全部。在个人和政治生活中,自由主义关心的问题是基本的和必要的,但不是所有问题,有时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只有当“必要”缺失的时候才会变成“重要”(一如我们的身体健康,或者家里的钥匙)。出于精神生活的理由而诉求自由的政治秩序,有两重理由:首先,就个人而言,个人的心灵生活需要一种外部的前提条件,没有自由政治秩序的社会对于心灵生活的发展会是严重的障碍;其次,对公共生活的自由介入是心灵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生命意义之实现的一个维度(当然不是全部)。   自由主义的一些原则,当然会有人用很肤浅的理由、用陈词滥调来支持,但也可以用非常有深度有厚度的哲学和历史论述来支持,来辩护,这包括对心灵、人性,历史和文明秩序的一套深刻的看法。许多自由主义者是肤浅的,但这不等于自由主义本身就肤浅(正像有许多宗教信徒或许是愚昧盲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宗教本身愚昧盲目)。否则,比如像纳斯鲍姆这么一个博学而敏锐的大学者(她甚至批评艾伦?布鲁姆的古典教养和哲学素养都不过关)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左翼的自由主义者?这就变得完全不可思议了。心灵秩序与政治秩序当然相关,自由主义的渊源就根植于心灵秩序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最近披露的罗尔斯的“宗教遗稿”,这样的人会对心灵问题没有考虑?   回顾自己的精神成长经历,也许可以提供些启示。在很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位佛家高人。最初他耐心地听我大谈“自由”,而他回我的一句话却振聋发聩:“这是贪恋杯水而放弃大海。”后来听他讲佛家入门的知识:为何佛不是(崇拜神的)宗教而比宗教高明,为何佛不是为了苦而是乐。我对他提尼采的问题,提海德格尔的问题,他应答自如,而且让我感到,如果尼采和海德格尔“想透彻了”,再往下走一步就可以进入佛学了。而且他说,西方很费力地走到现象学,却早就是佛家的起点。有一段时间,这让我很深地沉迷,虽然一知半解。我当时觉得,什么心灵问题、宇宙问题,没有什么能比佛学更高明、更完整、更深刻的学说了。如果大家都修佛,还有什么问题呢?后来又遇到一位研究基督教的学者,他澄清了我许多原来的误解。我拿佛家的问题去问他,他对我讲基督教神学有一派(文化神学)与佛学有近似的一面(所谓the God above the God),但他要我想一想,“执”与“妄”是人类自身修行能克服的吗?后来又读柏拉图,希腊人的宇宙观和正义观也非常迷人。去求教一位古典学者,他解释“justice”也令我印象至深,他说所谓“just”是“适当”,而不是简单的平等——同等对待本质上同样的事务,并区别对待本质上不同的事务,各就各位,才会是“just”。二十岁出头的时候,人就像服了兴奋剂一样,各种思想在头脑里转。我这个学理工出生的人,是要有个真理做终极依据才能确定自己的生活意义。不然人何以生活,不是苟活吗?但哪一种学说更有道理呢?那时候读Kierkegaard,会感动至极。我认为是自己的学力不够,如果彻底学习钻研,最终就可以分辨高下鉴别真伪,就能找到自己可以托付和皈依的信仰。而政治问题,只有基于可靠的信仰才能展开。我以为,在年轻的时候解决了信念的问题,以后就可以开始真正的生活。很久之后才明白:对于愚者如我,去寻求真正的生活,这就是生活的意义之所在,这是一生的探求。我们总是“在路上”。 那么,这个世界,有许多我这样的愚者,有一些真正的高人(他们直接彻悟或抵达真理),还有许多不经深思就信奉某种信念的人,还有许多不管这些大问题的人……我们大家要生活在一起,怎么办?我们要维护和发展(包括可能改变)自己的心灵生活,要让信仰者得以守护自己的信仰,让探索者可以终其一生地探索,社会要不要有基本的制度空间和条件?我想,从心灵生活的角度来说,所谓“平等的尊重”,所谓“保障基本的自由”就是践行各种不同理解的(高级或低级)自由的条件。这是自由主义政治对心灵问题的一种回应方式,最重要的,是在回应心灵问题上的“合理的分歧”——这个合理分歧的事实,这个因为“熟视”而可能“无睹”的事实,实在太重大了。这不是自由主义才会遇到的问题,所有现代的政治方案,所有“主义”都必定要面对这一问题。这就是“现代的地平线”。而所谓“古今之争”从来不是古人与今人的争论。Rather,这是“今人之争”的一种表述。   自由主义的信奉者往往同时要求两个互相矛盾的东西——同时要求“更厚”和“更薄”的自由主义。所谓“更厚”的要求,是希望自由主义能有更充分的伦理内涵,否则无法提供心灵意义。但同时,又警觉到对心灵秩序的诉求不能直接转化为政治诉求,因此又希望“松开”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关联——要求“更薄”的自由主义。这使得许多自由主义者常常犹疑不决、左右为难。我认为,自由主义者应当放弃自由主义的“全能观”。因为自由主义的学说不可能、不胜任提供全部的生活指南。它对于心灵生活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需要其他思想传统的配合与限制。因此,没有自由主义的社会是危险的,只有自由主义的社会是可怜和可鄙的。我相信,“彻底全然的自由主义者”不可能组成任何良好的社会。

阅读更多

纵览中国 | 刘擎: 儒家复兴与现代政治

  近十多年来,中国大陆的儒家论述日渐活跃,在学术思想界已经出现了“大陆新儒家”群体,正在推动一场儒家复兴运动。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笔者并非儒家“信徒”,但对儒家的文化努力深怀敬意,也十分期待这些努力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新气象。在此愿意以诤友之坦诚相见的态度,对当前儒家的某些论述表达初步的感想与回应。我无力胜任从内在理路来展开深入的讨论,较为侧重於儒家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如果儒家复兴不只是儒家内部的事情,那麽一种“局外人”视角或许也有参考意义。当然,儒家复兴是一个仍在展开的过程,目前还很难全面而确切地判断其走向与潜力,任何观察和评论都免不了某种片面与暂时的性格。    衰落的原因与复兴的理由   所谓“复兴”总是针对“衰落”而言的。儒家传统在现代历史上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与挫折,历经长达一个世纪的衰落过程,在20世纪後半叶的中国大陆几乎处在沉寂与边缘的地位,这是儒家复兴的历史背景。因此,儒家复兴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儒家传统在现代的衰落?   目前许多儒家复兴论者倾向於对此做“外因论”的解释:西方文化的冲击,激进反传统思想的迷狂,知识分子陷入现代意识型态的迷思,以及官方政治权力的压制等等。按照这样的解释,儒家思想本身似乎毫无问题,只是现代化和现代人出了问题。但可以追问的是:既然儒家传统如此博大精深,既有心性之学又有外王之道,既有统合道德与政治秩序的理想图景,又有中庸之道等精湛的实践智慧,为什麽会在最需要体现自身力量的“现代性时刻”变得如此脆弱,甚至不堪一击呢?既然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的主流传统,那麽所谓现代人难道不正是这个传统的後人?中国最初的现代知识分子不也正是脱胎於传统的儒家士大夫吗?为什麽他们没有能抵御那些冲击、迷狂、迷思与压制,甚至离经叛道,无力逆转一个伟大传统的衰败命运呢?   实际上,学界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一些相当中肯紮实的研究探索。但近年来在复兴的急切诉求中,一些论者或许出於为儒家正名的良好愿望,没有足够严肃地对待儒家现代衰落的问题,过於草率地诉诸外因论。比如,在秋风先生的多篇文章中,所有现代思想都被毫不犹豫地贴上“意识型态”的标签,似乎唯有儒家天然地免疫於意识型态的病毒。为此,他不惜对(自己曾经信奉的)自由主义思想做出简单化的漫画式描述,其曲解程度毫不亚於他所谓的某些“自由主义者”对於儒家思想的漫画式理解 。但是,以一种偏见来回应另一种偏见并不是可取的智识态度,以简化与曲解异己思想来标举自己信仰,这本身就涉嫌“意识型态”思维。如果儒家复兴的理想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未来的福祉,那麽最好放弃这类“我有思想智慧,你有意识型态”的心态。否则,每当复兴遭遇阻力,就匆忙归咎於“现代人的迷思”,虽然便利而且显得高贵,却脱不了深重的怨气,与真正的儒者风范似乎相距甚远。毕竟,当代儒家的努力不是为了掀动派系之争的喧嚣,而真正的儒家复兴也不会只是儒家内部的兴旺。   判定现代人对儒家的误解与偏见固然不错,但这仍然并没有解释这种误解与偏见的渊源,更不足以解释儒家的衰落这一历史性事件。因此,当代儒家首先需要对衰落的历史做出更为充分与严肃的检讨,在考虑外部影响的同时,也需要深究儒家思想传统的内部缘由,以及内外原因之间的关联,对此做出更恰当公允的解释。我们有理由对大陆新儒家抱有这种要求和期待。   儒家复兴需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为什麽要致力於复兴一个曾经衰落的传统?其理由并非不言自明。有识之士大概都会同意,儒家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智慧(哲学),也是一种悠久的文化(道德与政治的)实践传统。但这本身还不足以构成复兴的理由。人类文明史上有许多“遗失的美好”传统,其文化遗迹遍布世界各大博物馆,却未必都有理由和条件获得复兴。复兴一种衰落的传统要求比它“自身固有的美好”更多的理由和条件,这要求它对於当今与未来世代具有重要的价值。对此,儒家复兴论者大多诉诸两种理由。其一,儒家是中国文化之根本;其二,儒家思想有助於克服现代性危机,是中国发展之必需。在我看来,第一种理由具有争议,第二种理由最富有吸引力,但仍然需要辨析和澄清。   在一些复兴论者看来,儒家始终是中国文化之根本,儒家复兴意味着必须使儒家重返政治与道德的正统地位。这是一个相当具有争议的主张。按照我的理解,所谓“文化之本”是指那些决定了我们生活方式的基本价值理念与规范原则,以及提供生命意义的文化来源;所谓重返“正统地位”是指占据主导性或支配性的地位。那麽,何以宣称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之本?因为儒家是中国文化最为悠久的传统,深刻塑造了我们的文化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如此根深蒂固,它不可能丧失,也不应当丧失。这种逻辑的奇异之处在於以“不可能”论证“不应当”:文化独特性不应当丧失,因为它不可能丧失。但是,不可能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也就无需为应当与否而费神。大声疾呼儒家赋予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不应当丧失,恰恰暗示了完全有可能丧失这种独特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阐明这一点。   蒋庆先生在一次访谈中,以孔子塑像事件为证据指出:“众所周知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最重要最具象徵性的公共政治空间,故这一中国政府在天安门广场塑孔子像的行为有力地证实了本人的如下论断:在中国,只有儒教价值是公共价值,因而只有儒教价值能够进入中国的公共政治领域,成为要求国人普遍接受的价值……我们不能想像在天安门广场塑耶稣像与佛像,因为耶教价值与佛教价值在中国只是私人价值而非公共价值。当然,除非哪一天中国的‘儒教文明’被彻底消灭……但是,只要中华民族还存在一天,这永远不可能!”。而就在同一篇访谈中,蒋庆先生又说:“在今次曲阜耶教堂事件中,儒家价值的信奉者与儒教的信仰者在表达意见时感到无力与无奈,就是因为儒家价值的信奉者与儒教的信仰者在中国处於一盘散沙的状态,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物没物,要力没力,不能以组织化的方式强有力地有效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诉求。”   这里存在着两个互相矛盾的观察,一是儒家仍然是中国人信奉的公共价值;一是儒家今天的实际处境非常窘迫。前一个判断大概是错误的。蒋庆先生似乎忘记了,马恩列斯的巨幅画像早就在天安门广场(这一“最重要最具象徵性的公共政治空间”)矗立了几十年,象徵着完全不同於儒家的思想和精神,却对中国现当代历史发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天安门广场的孔子塑像在短暂驻留之後却已经被移走了。这意味着蒋庆先生言之凿凿的“论断”不过是一厢情愿。而他观察到的儒家信仰者的“无力与无奈”,以及“一盘散沙”“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物没物,要力没力”的状况,倒是透露了真相:在当代中国,儒家不是公共价值,更不是所谓“文化之本”。(相比之下,陈明先生或许更为清晰:儒家还不是中国“民情”的主导,否则就不需要以公民宗教的方式来复兴。)宣称儒家仍然是中国人的公共价值,就等於取消了儒家复兴的任务。   当然,由“实然”推论“应然”是一种自然主义谬误。仅仅从儒家目前仍然位居边缘这一事实,并不能推断儒家不应当成为我们的文化之本,或不应当恢复其正统地位。许多复兴论者主张的是儒家应当成为(恢复为)中国的文化之本。他们实际上承认,儒家作为中国文化之本的正统地位是可能丧失的,甚至已经丧失了,但这种丧失对於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因为这意味着中华民族丧失文化的主体性与独特性,必将沦为其他(西方)文明的附庸。以此而言,近代以降儒家传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与侵蚀下的步步衰落,是中国文化走入歧途的过程,而儒家复兴的努力正是要逆转这个“西方化”的过程,以迷途知返的决心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特性。   诉诸文化的主体性与独特性具有相当的感召力。的确,在这个文化日益同质化的现代世界,任何独特的文化传统都弥足珍贵,值得珍视与保护,更何况儒家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少数几种最重要的传统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引起的争议问题并不是儒家是否应当复兴,而在於它是否应当恢复其“正统地位”,是否应当成为当今与未来中国人的“文化之本”。即便我们承认文化主体性或独特性是值得追求的价值,也并不足以为恢复儒家的正统地位辩护。因为这种辩护立足於一个虚假的设定:不以儒家作为正统,中国文化就不可能具有主体性和独特性。但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另外一种可能性:中国文化仍然具有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特性,但儒家只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却不再具有所谓正统地位。这种想像并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我们生活现实的反映。   文化传统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着核心与边缘、正统与异端、统一与多样、内部与外部、延续与断裂等等一系列内在的张力。在此消彼长之间,旧有的独特性丧失,新的独特性生成。所谓文化的发展与创造,就是在这些张力的互动之中重建新的结构与关系。而将中国文化之本绑定於儒家,是一种文化本质主义的谬误。   实际上,复兴论者提出了第二种的理由:复兴儒家传统不只是为了维护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而且更是为了应对中国现代化遭遇的困境,在根本上,是为了中国文明未来的繁荣和发展。这在我看来是比诉诸文化独特性更强有力的理由,也更值得认真对待。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出现的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经济不平等、道德危机和意义迷失等问题有目共睹。身处当下的困境,我们有必要在更大的视野中,批判性的反思中国目前的种种问题与激进反传统之间的关系、与整个现代性的关系。也有必要从建设性的角度认真思考,儒家传统是否能提供有效的文化资源来应对与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都是开放的议题,当代海内外的儒家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已经留下了丰厚的成果。   就笔者十分有限的阅读而言,我相信儒家的许多理想与教诲(尤其是“君子之道”)有助於克服现代性的弊端,特别是对於现代人的安身立命、心性与道德修养、共同体的团结精神与公民责任的培育,都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因此,我期待儒学研究更为深入与活跃的发展,支持儒家思想在民间更为自由和广泛的传播,也赞成将部分儒家经典纳入学校的课程教育。至少在陶冶人心、改良民情的方面,我对儒家的复兴不仅乐观其成,而且心向往之。但在许多大陆新儒家看来,与我类似的这种积极态度固然比反传统主义更可取,却仍然不够积极。他们所追求的儒家复兴是以恢复其正统地位为目标的。这就涉及到大陆新儒家的一个特色,所谓“政治儒学”转向。    政治儒学及其面临的挑战   目前大陆新儒家的一个重要主张,是坚持儒家的“外王”品格。这体现出对所谓海外新儒家过於偏重心性儒学的批评,认为这种偏废在学理上割裂了内圣与外王的内在关系,在实践中导致了儒家传统的边缘化。因此,大陆近年来兴起的政治儒学抗拒儒家在现代社会的“博物馆化”,致力於在现代条件下重新整合内圣与外王。重申外王之道是其突出特徵,但政治儒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内部呈现出不少差异。   在目标的取向上,政治儒学的努力可以分为“立足於儒家的政治”与“立足於政治的儒家”。前者以拯救儒家为出发点,强调儒家文明整体的内在价值及其对中国文化认同的特殊意义,试图恢复儒家在中国道德与政治生活中的正统地位。因此,复兴儒家不是功用性的,而是为了扞卫儒家文明本身,哪怕其目标与某些现代性条件有严重的抵触,也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保守主义取向。而後者着眼点在於改造现代政治的型态,认为儒家传统对现代政治(尤其是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思想资源——无论是作为政治制度所依赖的文化基础,还是作为制度与治理层面的实践智慧——可以为此做出重要的贡献。虽然拯救儒家与促进政治发展可以是相得益彰的,但仍然有不同的侧重取向。   在处理与现代宪政民主的关系方面,政治儒学也表现出不同的立场,大致可分为“替代超越论”与“相容改良论”。前者断定,现存的宪政民主制度已经陷入了全面的危机,在西方都步履维艰,更不适用於中国的未来发展。这种政治儒学决意以儒家为本开创一套新的现代政治理念与政治制度设计,取代并超越主流的现代政治模式。而後者认为儒家的传统政治与现代宪政民主并非势不两立,而是有相容的可能。因此,政治儒学的使命是集两者所长,形成新的综合,发展出更适应於中国条件的、也更为优越的现代政治模式。   对各种政治儒学的丰富论述已经有学者做过出色的评论 。在此,我仅就政治儒学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几点初步的观察。坦率地说,我认为政治儒学的许多规划构想严重低估了现代性条件对政治的限制,也在相当大程度上误判了当今中国文化的现实。下文对儒家政治理想的可欲性暂且搁置不论,将侧重於其可行性问题展开评论。   政治儒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当代中国文化的实践状况及其多元化的程度。我们必须对文化的实践逻辑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当今实际影响中国的文化并不是地域性的“中国文化”,文化实践的资源与背景处在一种“纵横交错”情景之中。也就是说,纵向的、跨越时间维度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绝不在任何意义上比横向的、跨越空间维度的(外来)文化影响更有力和更深刻。对一个当代中国人或群体来说,中国古代传统、近现代的文化与各种外来的文化,都共时性地作为资源呈现於生活世界,为人们提供认知、判断、反思、行为规范、习惯塑造以及意义感的资源。   让我们更加具体地阐明这种“纵横交错”情景中的文化实践状况。一个当代或未来的中国人,从小在学校学习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在学习外语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学习中国古文和古典文化的投入,并在一个由西方小说、影视和音乐主导的流行文化中成长。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如此。毕业之後寻找工作是进入就业市场,签订工作合同书、主动或被动的更换工作(个人责任与权利的形成与强化),作为纳税人缴税(与国家的直接关系),作为业主购买房子(产权意识的获得),作为消费者购物,受到广告和时尚的影响(对自由选择的感性理解),自由恋爱、结婚或离异(基本与家族无关)。通讯方式主要是网路与手机,面对全球资讯和文化产品(中国古文常常比外语资源更难以翻译和理解)。在工作与人际交往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亲朋好友:有无神论者,有佛教徒,有基督徒,有儒家信徒,有女权主义者,有同性恋者,有环保主义者,有股票投资者,有中国古典文艺爱好者,有美剧迷,有于丹的粉丝,也有迈克?杰克逊的信徒。对於政治观和社会观,人民主权与人人平等是从小教育获得的根本理念(也因为这些理念没有在现实中充分实现,激发了对政治现实与社会现实的不满)。就社群关系而言,居住与就业的高度流动,以及赴海外求学或移民,面对陌生人社会,以家族为基础的“亲缘共同体”被“契约共同体”所替代。 这是一幅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实践缩略图,虽不全面却并不离奇。面对这样一种图景,当我读到秋风先生对思考“中国是什麽”的回答——他斩钉截铁地说“注定了只有一个答案:中国是儒家的中国”——不免备感惊讶,我疑惑於我们是否生活在同一个中国。我的观察是:在今天的中国,一个人如果从未受到儒家教育(甚至是外国人),在生活中并不会遇到多少困难。而一个人若是没有平等的理念,没有个人权利观,没有对社会生活多元主义的认知,那麽几乎寸步难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秋风先生将过去三十年中国发生的变化判定为“传统的回归”,因为他看到了儒家论述日益活跃,开始“部分地自我实现”,并将“市场经济,社会自治”也解释为儒家的自我实现 。如果一切与儒家思想相容的社会趋势都可以被解释为向儒家的回归,那麽如是“扩大外延”的儒家不只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已经开始复兴。的确,儒家在更为宽容的文化环境下开始活跃,这是事实。但同时开始活跃或“回归”的还有基督教和佛教,还有时尚,有追星,有拜金主义,有各种现代的宗教赝品与後现代的心灵鸡汤。因此,如果我们的目光不限於特定的浪花而看到整个河流,那麽会获得更恰当的解释:儒家的活跃是这个时代文化多元化总体趋势的一部分。虽然儒家仍然以或隐或现的方式对中国人的文化实践发生着影响(比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但中国已不是秋风所谓“儒家(主导)的中国”。   我曾在别处阐述过一个基本观点:晚清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预示了中国将发生一场“跨文明”(trans-civilizations)层次上的历史变革。此後的一个世纪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冲击和改造作用,前者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後的官方政治意识型态,後者对改革开放(後毛泽东)时代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在百年之前,我们仍然可以较为容易辨识“内外之别”——什麽是中国传统与本土实践,什麽是外来理念与引进的实践,那麽在今天,这场跨文明遭遇已经形成了“内外交织与融合”的文化格局。我们甚至只能在理论上(通过对中国文化历史演变的考察)辨别当代文化中西方元素与中国元素,而在文化实践中,西方已经内在於中国。换言之,在今日之中国,源自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的文化因素,以及源自西方的多种思想理念,都同时构成了我们文化实践的地平线,成为中国人自我理解的“构成性”部分。其中,平等主义的理念,个人本位的自我理解,以及多元主义的信念与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中国人“社会想像”的基础部分,并难以逆转。   这种局面对於政治意味着什麽?政治共同体的基本原则与其他道德规范原则不同,其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强制约束性(体现为法律,以此为依据国家在必要时可实施正当的暴力)。而政体的正当性与稳定性取决於政治基本原则的可接受性——对受其强制约束的公民所具有的可证成性(justifiability)。而政治原则可证成的程度,取决於在多大程度上能回应与符合人们深层的社会想像。当平等主义、个人主义与多元主义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社会想像的构成性部分,唯有宪政民主的政体原则才具有最大的可证成性。   复古派取向的政治儒学,仍然坚持将现代性特徵视为外在於中国传统的异己因素,以为是可以被“重新消除”(undo)的,这根本忽视了中国社会想像的深刻变化及其巨大制约力量。除非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实践型态做根本的改造(包括对学校教育内容的大幅度更换,资讯和言论更严格的控制),政教合一式的儒教宪政不具有可行性。蒋庆先生所追求的“替代论”的政治儒学,“最终要建成体现天道性理的政治礼法制度,使孔子之王心王道落实於人间” ,或许有重要的价值理想,固然精神可嘉,勇气可敬,但难以成为一种具有前景的政治规划。就可行性而言,可能的选择不是要不要宪政民主,而是什麽样的宪政民主。所以,更值得认真对待的是“相容论”的政治儒学。   在新儒家论述中,早有论者致力於发掘中国传统中与现代性相容的思想元素,包括自由和民主。近年来,秋风先生将儒家政治阐释为宪政主义,是一个别开生面的思路。但无论这种解读是否正确,都会面临一个“那又如何?(so what)”的问题。如果解对了,儒家确实是宪政主义,那麽宪政主义已足,何必儒家?如果解错了,儒家不是宪政主义,那麽追求宪政主义便可,又何苦儒家?如果儒家的政治传统只是接近宪政主义,那麽儒家对宪政民主就是多余的。按照秋风先生的阐释,“儒家在历史上也至少构造了三种宪政主义程度不等的制度,即封建制、共治体制和现代宪政政体” 。但在现实历史中,封建制让位於“秦制”,君臣共治的理念兑现的大多是君主专制,而早期的宪政努力也以党国政体而告终。既然儒家的宪政主义如此不稳固,我们何不直接援用近现代中外宪政的丰富论述,而要舍近求远地绕到古代寻求资源?正如论证了算盘实际上是一种计算器,那麽我们何必放着方便的电子计算器不用,而要费心去研究算盘的功用?或许,秋风先生的苦心在於论证儒家传统与宪政民主并不冲突,因此追求宪政不必以传统为敌,也不外在於中国传统,反倒是可以借用传统的资源。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经过特定的阐释,可以为中国的宪政建设铺垫文化基础。特别将“宪政民主”修改为“宪政民生主义”,就更具有中国本土特色。我对秋风先生这种用心(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抱有同情的理解。只是我怀疑,对当代中国人而言,援用所谓中国本土传统资源,是否就会比借用外来资源更有亲和力或更为方便有效。   政治儒学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方面不在於与宪政民主的相容性,而在於其改良的可能。无论是在文化基础方面,还是在治理智慧方面,中国儒家传统可能提供独特的(西方缺乏的)资源,充分转化这些资源的潜力,会使中国的宪政民主具有较高的正当性和稳定性,同时又具有善治的能力,最终可以克服西方民主政体的许多弊端。在西方学界,许多有识之士都在深刻反省现代民主的困境。贝拉等人的名著《心灵的习性》通过大量的社会考察和理论分析,揭示了以个人主义为“第一语言”的美国文化对民主理想的侵蚀,主张应当在作为美国“第二语言”的圣经传统与共和主义传统中借助文化资源来弥补个人主义的缺失与片面 。中国的新儒家(不限於政治儒学)论者也在积极展开类似的探索。儒家道德传统强调责任意识和共同体精神,或许有助於扼制权利个人主义的过度扩张;科举制中体现的优绩主义(meritocracy),结合了机会平等与精英治理的概念,或许有助於平衡民主社会中过於强健的民粹主义;儒家提倡国家担当道德教化功能,经过“创造性再转化”,或许有助於温和至善论(moderate perfectionism)国家的建设,以克服政治自由主义在国家中立性原则制约下道德消极的缺陷……   儒家思想与现代性条件既有相容的可能,又有紧张的方面。如何在相容与紧张之间中改良既存的现代政治模式,这里可能有相当大的空间和潜力。借助中国儒家的传统资源来为中国的宪政民主建设铺垫更丰厚的文化基础,并实现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现代政治,这是值得赞赏和期待的探索。也会遇到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但我相信,政治儒学在这方面能够大有作为。    结语:儒家复兴的未来   中国当前文化与政治出现的诸多问题既有自身的特点,也分享了现代性的普遍困境。当代新儒家(包括大陆新儒家)对此做出过许多诊断性分析,与笔者的看法有相当多的共鸣之处。我的评论试图指出,一种型态的文化或政治的弊端,并非自然地等同於另一种型态的优势。中国在发展中遭遇困境与危机,并不意味着转向儒家传统就是理所当然的拯救之道。反传统的错误本身并不表明传统的正确,何况反传统恰恰是传统本身的产物。简单的回归传统,也可能将我们带到传统自身曾经遭遇的危机。   大陆新儒家的复兴诉求应该被理解为“创造性转化”的努力。对儒家思想做出内在理路分析是必要的前提,但传统思想不会以义理直接作用於当下,也不会以“天命彰显”的神秘方式改换人心。传统必须是活的,才会对今天与未来发生有意义的影响。而要启动传统必须建立与当下的关联,寻找和开掘与当今教育、传播、礼俗和制度等方面的接触面和着力点。这要求对当代文化实践型态有充分的理解和准确的判断,否则会造成“接触不良,着力无效”的状况。指责现代人的傲慢与偏见很容易,困难的是真正启动传统,使儒家宣导的生活方式和政治规划对现代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我和一些儒家复兴论者的分歧,在於对当代文化实践状况的判断。我不认为传统的断裂只是表象,而儒家传统仍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并隐秘地主导着当代中国文化。所谓“中华性”的神话若要成立,需要更好的社会学证据的支持。在“纵横交错”的文化情景中,“我们的”并不比“他们的”距离我们更近。我并不是说这是令人鼓舞的状况,而是作为一个热心和诚恳的“局外人”,试图澄清儒家复兴的困难与面临挑战。   在我看来,当前的儒家复兴仍然是一个学院主导的智识运动,它的前景如何不仅取决於当代儒家的努力,而且取决於整个历史和社会的大局条件。让我们记着马克思的那段名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造势”可为,但仍需“顺势”而行。看清中国的大局与世界的大势并不容易,所有人的判断都必须接受时间的检验。依据我(完全有可能是错误的)判断,儒家复兴运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一代新儒家的有生之年),仍将主要保持为一个智识运动,学院研究会日益活跃与深入,大众传媒会有更广泛的传播。如果乐观一点估计,儒家思想会在(陈明先生所言的)“公民宗教”的意义上发生显着影响,成为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心灵生活、道德生活和礼俗生活的最主要的依托和准则,成为更多的(甚至大多数)中国人可以在自感需要时方便借用的文化资源(但称不上严格意义的“儒家信徒”)。但对於政体结构、政治意识型态与治理制度,儒家或许难以发生根本性的影响。虽然未来的中国政治可能会采用一些与儒家相容的思想和原则,但会以现代的语言和原理来表述,也完全不必明确借用儒家的修辞和典籍。而蒋庆或秋风先生所构想的“中国必定是儒家的中国”,无论如何美妙,已经过去了。历史并不总是会给第二次机会。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教授。著有《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及《声东击西》,译著数本。目前正在研究现代性条件下自我理解与社会想像的转变,以及中国语境中的自由主义思潮。)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