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

中国:同性恋权益意外获得“官方”支持

中国从来都不是同性恋权益保护的先驱之地。但是近日一位中国女演员在微博上的反同言论引发的一场全民舆论风暴,暗示着中国社会对同性恋团体的态度正发生着明显的转变。而在不远的十年前,同性恋在这个国家曾被视为是精神失常的行为。 事情始于几个星期前,吕丽萍(译者注:下文简称吕) —— 这位去年刚在被誉为“华语奥斯卡”的第四十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中封后的内地女演员 —— 在推特上转发了一条内地牧师谴责上纽约州议会通过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提案的微博。而在这之后,这位影后同时也作为一名再生基督徒,又在新浪微博(中国版的推特)上发布了类似的言论,她引用圣经里的内容说,只有得到耶稣帮助,同性恋者才能得到救赎。 在线网友的反应非常激烈。吕的该条微博遭到了千万微博用户的批评。同时,今年的金马奖也暂缓邀请其参加本届颁奖典礼(译者注:按照惯例,上届的获奖者本应担任本届的颁奖嘉宾)。 然而,可能最令人感到意外的当属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共产党的官方媒体之一)发表的评论了。 CCTV 的主持人邱启明在一档晚间新闻评论类节目中,炮轰了吕歧视同性恋的言论,并表示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都拥有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这是一份强有力的支持。有一家来自北京的支持同性恋的民间组织叫做“同语”,其负责人徐彬(译者注:音译)告诉我们:“在主流媒体中,同性恋关系一向是不被支持的。主流媒体从来没有对歧视同性群体的行为或现象作出过任何此类的评论。这确实相当意外。” 尽管如此,官方支持同性恋权益的行为是否会继续下去,这仍有待观察。在真正的言论自由到来中国之前,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群体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障碍。以同性恋为主题的电影、书籍以及其他出版物仍受严格的审查机制的支配。在发生国家重大事件的期间,同性恋网站上的相关内容均会被无一例外的删除。强势镇压之后确实常常伴有微弱的前进步伐。 去年一月份,国有的《中国日报》在其头版,刊登了一幅关于中国首场同性恋婚礼的照片。但就在数天之后,北京的有关机构就在一场中国同性恋演出将要开始的前一小时,命其禁演。 尽管形势不容乐观,但在中国尤其是在一些较大城市的公众,其愈发开放的社会宽容度确已初露端倪。近日,一项由凤凰网发起的网民调查显示,有 70% 的调查者认为同性恋群体的权益应当得到尊重;另一项由网易女人论坛发起的调查的结果中,有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对同性恋婚姻抱支持的态度。 徐彬说:“我很高兴人们对这些与自己不太一样的生活现象抱有的宽容与尊重。这与我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是不同的,以前的传统教育总是强调说你应该和别人一样。现在,我们看到了,其实多样化的改变也并没有那么糟”。    查看评论

阅读更多

BBC | 美国军队将结束对同性恋入伍禁令

美国军队在同性恋入伍问题上采取“不问不说”的政策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公开自己是同性恋的人不能在美国军队服役的政策将在9月份结束。 他说,武装部队已经接受取消现行的“不问,不说”政策。这个政策强迫同性恋者隐瞒自己的性取向。 奥巴马与国防官员签署了这道命令后发表讲话。他说现行的规定带有歧视,损害了军队的战斗力,违反了美国公正与平等的原则。 去年,美国加州法官裁定美国军队在同性恋入伍问题上的“不问,不说”政策违反了美国宪法。 这个政策是1993年克林顿总统在任期间开始实行的。 根据该政策,美军不能询问其成员的性取向,但是却可以开除被发现是同性恋的人员。 奥巴马总统曾表示一定要取消这个政策。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用微博转发反同性恋文章 演员吕丽萍“反同”言论遭央视批判

用微博转发反同性恋文章 演员吕丽萍“反同”言论遭央视批判 (2011-07-11) 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中国的软实力梦 [特写天下] 美国官员升官不发财 [中国政情] 三年来最高 中国6月份通胀达6.4% [总统选举] 陈庆炎博士开始为总统竞选造势 [中美关系] 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访华 林子恒 报道 北京 中国大陆演员,台湾金马奖影后吕丽萍在微博上转发反同性恋博文,最近遭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公开批评,要求吕丽萍反省。对此,中国学者认为,这是反映中国主流舆论已经能公开讨论同性恋课题的信号。 本月4日,中国官方电视台央视《24小时》栏目主持人邱启明做出了严厉批评:“吕丽萍女士的反同性恋言论遭到社会猛烈抨击,作为一个社会名人、有影响力的名人应该反思或者反省一下。” 邱启明旗帜鲜明的表明立场称,不认同吕丽萍公开地对这些“特殊”群体表达歧视。他说:“不用回避,在我们周围还有一部分人的取向和大部分人是不同的,但是他们也在为这个社会辛勤的付出着,同性恋者和我们一样,都有着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并且这样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哪怕是观念上的侵犯。” 他表示,想对同性恋人群说:“我可以不认同你生活的方式,但是我愿意捍卫你不同于我的生活的权利。” 《信息时报》报道,中国社科院教授李银河认为,连央视都公开驳斥吕丽萍歧视同性恋的看法,这是个很大的进步,意味着当今中国离承认同性婚姻的路应该不远,乐观预计是十年之内。 众多网民表不满 吕丽萍是在6月26日于微博上转发了“冯伟牧师”针对6月24日纽约州合法化同性恋婚姻的评论,博文中用了“羞耻”、“罪恶”等词汇。吕丽萍转发时附加了“弟兄姊妹转起来”、“给力”等个人评语,结果在网络中引起轩然大波。不仅众多网民贴文表示不满,强烈反对她的言论,中国多家同志组织联合呼吁抵制“孙吕”(吕丽萍、孙海英夫妇)作品。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印度:卫生部长挑起同性恋争议

印度卫生部长 古拉姆.那比.阿扎德(Ghulam Nabi Azad) 先生,针对最近在新德里举行的爱滋病会议所发表的评论,已经激起了争议,并 激怒 了同性恋社群和同志人权运动家。阿扎德先生对同性恋的两个评论“ 不自然 ”与“ 来自西方 的 疾病 ”,被广泛引用在印度和国际主流媒体,并不幸地在全国迅速蔓延。 由此产生的骚动很快迫使部长 发出新闻稿 ,澄清他的争议意见。他 指责媒体 的错误引述的做法,并表示,所谓疾病,指的是爱滋病毒,而不是批判特定性倾向或偏好。 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部长和印度卫生部长古拉姆.那比.阿扎德(Ghulam Nabi Azad)。图片由美国新德里大使馆提供(CC BY – ND 2.0) 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部长和印度卫生部长古拉姆.那比.阿扎德(Ghulam Nabi Azad)。图片由美国新德里大使馆提供(CC BY – ND 2.0) 尽管阿扎德先生发出澄清(其中许多人并未买帐),他的初步意见很快就引发争议,并产生许多该国与国际上的舆论讨论。有的更将此言论与南非前总统 姆贝基 在2000年发表的 爱滋病争议 相互比较 。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 执行董事米歇尔.西迪贝(Michel Sidibé)也出席了该场阿扎德发表争议性评论的会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及时发表 新闻声明 ,宣告该组织在同性恋议题的立场,并谴责对同性恋的“成见”。 评论说, 该言论不符合其国家的政策 ,西迪贝说: 印度丰富的文化包容传统和社会正义必须包括同性恋和跨性别族群。 回响在網絡广为流传-在twitter、博客、论坛、Facebook等的反应不尽相同,从幽默回应到愤怒要求阿扎德被解职。 无论是卫生部长和他的所谓的 失态言论 很快成为了在Twitter的笑话。评论往往充满嘲讽。一些例子: @YearOfRat :卫生部长古拉姆.那比.阿扎德明确指责曼诺.库马尔(Manoj Kumar)从西方带来“admi hoon admi se pyar karta hoon”病。[搞笑引用一个70年代印地文电影歌曲,歌词直译为:我是一个爱男人的男人] @gkhamba :头条:古拉姆.那比.阿扎德取缔同性恋者吃Naturals的冰淇淋。 @rameshsrivats :所以,古拉姆.那比.阿扎德觉得同性恋可以请病假去做爱? # 只是问问 @sunilea :古拉姆.那比.阿扎德的同性恋带刺言论以后,大家都不是同志了。 @meradelhii :头条:将提出新法案,把人类的名称正名为异性恋。 古拉姆.那比.阿扎德 @Roflindian :古拉姆.那比.阿扎德现在可能已经读完报纸。 此刻,他肯定相当闷闷不乐。 @madversity :名字里面同时有Ghulam(奴隶)和Azad(自由)不应该抱怨同在两界游走的其他人。 @khairyalonto :他在纽约一定很受欢迎。RT @TIME :印度卫生部长嘲讽同性恋是来自西方的疾病。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以幽默面对卫生部长的意见和随后的困境。许多网友认为该意见确实不健康、退步、充满了无知,以及公然的偏见。 @kirankarlmarx :古拉姆.那比.阿扎德对同性恋的评论来自于自以为是的维多利亚式态度。还好他已经否认他们。 @juhipande :恭喜古拉姆.那比.阿扎德。您已经发明了时间旅行,把这个国家倒退20年。 @vdehejia :古拉姆.那比.阿扎德以卫生部长立场发表的言论应该受到谴责和震惊。着实令人震惊。 @IamOnir :古拉姆.那比.阿扎德主席迫切需要为了他进步倒退的声明接受辅导。他的“不自然”的立场在健康的民主社会中是有害的。 @calamur :古拉姆.那比.阿扎德的同性恋言论,问题不在宽容,在能力。想像一下,一个卫生部长不知道… @PankajPachauri :卫生部长古拉姆.那比.阿扎德在爱滋病会议中提出同性恋是疾病的言论。真的是不健康的言论。 @ediedisapproves :这个人有资格吗?RT @TIME :印度卫生部长嘲讽同性恋是来自西方的疾病。| http://ti.me/qe8c1k 许多网民将这些意见视为同性恋权利及 该国爱滋防治 的倒退。佐格.巴恩斯(Gord Barnes),一个国际特赦组织的田野工作者说道: @GordBarnes :印度卫生部长的同志言论标示了同志权利的严重倒退。 国际特赦组织 #印度 #同志人权 不是每个人都接受卫生部长随后的澄清。Wonderman在他的博客 写道 : 一种病?我们从罪恶、恶魔和现在的一种疾病。然而阿扎德先生说,他是被断章取义…祝你在后续跟踪报导中好运(倒喝采)。 加拿大博客詹姆斯 写在 他的博客: 印度卫生部长古拉姆.那比.阿扎德在周一显露出史诗般地无知…一个权威人士怎么能在说出这般 神话 后保住自己的工作呢?唔,虚构的政治。 许多其他同志的博客/网站也对于阿扎德先生澄清自己被引述错误和误解 不予认同 。一个 网上请愿书 已经开始谴责部长的意见。 有趣的是,这些愤怒之中,有一部分网民默默支持部长的意见。 @elArequipeno :对古拉姆.那比.阿扎德公平点,同性恋的确是不自然的,因为他违背自然繁衍的循环。 @samdondagson :古拉姆.那比.阿扎德讲的是对的。我希望印度人民能群起对抗这个疾病。 这些支持的声音并不孤独,以下可证明: @ikaveri :现在我知道有很多人在我的时间轴上同意古拉姆.那比.阿扎德。 不过,其他人迅速谴责这些同性恋的意见是倒退。 @juhipande :我看到人们支持卫生部长。我错了,我们已经在黑暗时代,不需要时光机。 目前,争论似乎尚未结束,政府会为此采取怎样的动作来缓解争论,仍然有待观察(如果有的话)。 校对: Portnoy 作者 Aparna Ray · 译者 Ravi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阅读更多

是谁让吕丽萍还活在60年前

  关于同性恋的话题,因吕丽萍一篇反同志的言论即在中国同性话题上公开桶了一下漏子,让好多圈内外人士都卷了进去,网上的闹猛和火爆也感染到了我。   本人原不太感兴趣,毕竟这是个隐私,有必要大家去讨论争议吗?但又感到这个话题人类是不可能回避的,以往年代刻意去回避,给人类带来过灾难,但今后不能如此凶残地对待生命,并且让每个家庭的亲人都要去直面的。社会在进步,中国和国外在人性上应当把轨尽快接上,否则真的会被先进份子取笑自己落后三十年的了。   60年前这是个不敢公开的秘密,而在30年前仍是个禁区,甚至还是属于一种严重的性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其实在同性相吸这一点人性上,在人类之间是不该奇怪的,人性复杂让人自己也难以理解。当人迫切想了解天外的同时,人对自已本身却还很不了解,人的身上还有许多秘密至今未能被解开,包括特异功能、气功、强磁、预感、感应、基因等等,只缘笔者知道得太少太少,不好意思在这里摆谱。   就说同性恋吧,笔者在年轻无知无教育的情况下,对所谓“鸡奸”的性犯罪曾产生过极大疑问,百思不得其解,人怎么会有那样的丑事发生,因为我的性取向是异性。为了不懂不能装懂,就大着胆问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带有一点神秘悄悄地告诉我是怎么怎么回事,还说某京剧大师就是屁精呢。到了文化大革命,我又长进了一点,当看到造反派教师用大字报揭发我谋职学校的女校长兼总支书记有搞同性恋的秘密,说她离婚就是因为搭上了一个会吸烟的女领导,这才首次知道这个专门的新名词,但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发现的,又不好意去问,只见一些内情人交头接耳地传啊传啊,但也不知道传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后来社会上经常发生造反派工宣队到马路上去打击流氓犯罪,把“鸡奸”纳入为重点打击对象,我才有机会进一步知道他们一些隐蔽的内情,即觉得不堪入耳,毫无疑问是坚决支持军宣队、工宣队战士去狠狠打击这些流氓行径的。   正当中国处在性无知的黑暗年代时,国外也处在不明朗的非常时期,正如陈丹青所说的:“60年前,美国,英国,欧洲一些国家,同性恋的社会处境也很难堪,舆论、法律都和基督教教义一致,社会上时常有侮辱或殴打同性恋者的案例,他们普遍被歧视。当时的先进国家都没过这坎儿,中国更别说了–——所以我想,这对革命夫妇还活在50年代吧。”   然而我感到最可笑的是,为什么非要把国性恋者翻译成为“同志”,是否有把咱们“党内还是称同志为好”,故意恶搞了一下的嫌疑,此“同志”与那“同志”怎么能混淆在一起呢?是谁笫一个把同性恋者翻译为“同志”的,中国有那么多那么丰富的词汇,他不去选择,非要把政治用语用在同性恋者身上,这也太不把“同志”这个响当当的称呼当回事了吧。以我看还是称为性伙伴、性伴侣为好。但我的建议是不会被权威部门认可的,人微言轻已动摇不了同志这个特定的称呼了,只是让党内同志称呼时是否会有一点尴尬呢?   笔者认为,按照人的遗传基因原理,异性取向是正常的,同性取向应当是反动的,是否属于一种病态呢,笔者不敢妄加评断,更不能加以岐视或欺侮,要宽容,尤其是从人权角度出发,是必须加以尊重的。   人因教育的空白而变得无知,但不该遭到炮轰,可以探讨,也不能强迫,否则也是和人权悖理的。人可以活在任何年代,只要他活得明白不损害别人就该尊重他的生活方式的选择。   自由永远是人权的第一旗帜。    专家:吕丽萍还活在60年前无法和她讲道理   作者:陈丹青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网   核心提示:   吕丽萍一篇反同志的言论不仅将其个人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将同性恋这一长期以来处于暧昧、隐晦地位的族群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激烈方式被推送至青天白日下任人评说。   在就吕丽萍所为本身对错长达一周的焦灼争论之后,我们有必要转移思路,从更深也更广的角度去思考此事。   为何一个公众人物的一篇对于反对同性恋的微博的转载可以引发如此声势浩大的一场争论?从明星到普通网民,从同性恋者到非同性恋者,从网络民意表达到国家级电视台就此发声,这一场表面看上去只是关于同性恋的选择问题的争论,其背后是否隐含了更深层次的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讨的价值与意义?   某网站就此对话知名文化学者陈丹青、朱大可(《朱大可:这场讨论有助于改善同性恋受歧视的地位》)。从与他们的对话中,或许我们可以拨开事物表面,看到内部更深。    朱大可与陈丹青对话实录:   陈丹青:文革时期,同性恋要被枪毙   记者:演员吕丽萍通过个人微博发表对同性恋群体的看法,认为其是“罪人”、“羞耻”。2007年,她的丈夫孙海英也曾公开表示,同性恋是犯罪。你对此事的看法是?   陈丹青:这两口子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扮演50年代初一对革命夫妇,演得很好,很像。但是,今天是2011年了,他们还活在60年前吧。   60年前,美国,英国,欧洲一些国家,同性恋的社会处境也很难堪,舆论、法律都和基督教教义一致,社会上时常有侮辱或殴打同性恋者的案例,他们普遍被歧视。当时的先进国家都没过这坎儿,中国更别说了–所以我想,这对革命夫妇还活在50年代吧。得提醒他们,现在是2011年。   中国的60、70年代,文革时期,我亲眼看到多少次公审枪毙的名单最后几位,是同性恋。真的是罪,而且死罪。我在一部英国电影中看到,二十世纪初,英国尚未废除绞刑,同性恋者也在死刑之列。   旧金山发起第一次大规模同性恋抗议游行是在70年代。你去看前年刚出品的好莱坞电影《Milk》,纪念当时旧金山副市长的一生,他是同性恋者,第一个英勇地站出来联合受侮辱的同志们,发起顽强抗争,获得全美国和西方世界无数同志的声援。民权运动胜利后,他被选为副市长,后来在任内被谋杀,但原因不是同性恋问题。   60、70年代,同性恋抗争是民权运动一部分,跟当时的学生运动、反战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同期前后发生,那是人类历史的重要时期,从此同性恋群体终于渐渐摆脱歧视,挣得平等和尊严。   它有一个大背景。为什么美国英国这么民主、宽容的先进国家直到50、60年代同性恋仍然这么难?因为这些国家都是基督教国家。基督教自古反同性恋。   我参加过三次同性恋大游行,游行中,大部分沿街教堂大门敞开,神职人员会在路边摆放清水,慰问游行者,但纽约第五大道的St.Patrick‘sCathedral(音译: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关着门,有位年轻神职人员站在街边大声朗读圣经,向着游行队伍表达抗议。但那是绝无仅有的、带点卡通化的单一形象,看过去有点可怜,在千百人中就那么孤零零站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和人声淹没他,人群像避开什么似地从他两端绕过,群众满街欢呼,没人理他,但有人扭头笑他。   经过民权运动洗礼的美国人不在乎这类神职人员–当然,在美国,所有主张或立场都有对立者,都有表达异见的权力–今天,在中国,著名的演员在说,同性恋是“羞耻”的“罪人”。吕丽萍不是基督徒吗,请联络纽约那位St.Patrick’sCathedral的神职人员吧。   不过我不会特别惊讶。中国在人权和民权问题上,根本还没起步。   陈丹青:古代中国,同性恋从来不是问题   记者:就你的观察,在中国大陆,目前,对同性恋的认知、接受程度,到达了一个怎样的程度?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