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爱思想 | 马岭:探寻修宪的轨迹

马岭:探寻修宪的轨迹 进入专题 : 修宪    ● 马岭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修宪既是法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宪政实践中的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法学界对修宪问题的研究多少促进了宪法在实践中的推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宪法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了法学界对修宪问题的探讨。应该说,中国法学界和中国社会的宪政实践共同推进了中国宪法20多年的发展,促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修宪。但其中,社会变迁是宪法修改的主要原因,法学界的理论研究对实践中的修宪不能说没有作用,但也不能夸大这种作用。毕竟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何况中国法学界的理论功底也没有达到能够充分有效地回应中国宪政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对其进行指导的高度,作为社会力量一部分的法学理论的力量在整个社会中也还不具备能够有效地影响社会的实力,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博弈对宪法规范的影响还没有形成一种大致均衡的格局。          一、宪法修改的限度          宪法修改与宪法制定明显不同。制宪权是原始性的权力,对制宪权的约束多是“软”约束,作为约束制宪权的自然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不具备法的基本要素,如强制性、规范性等,国际条约对宪法的约束也是有限的。1制宪者虽然受到社会需要的制约,受到本国国情和历史传统的制约,受到各阶层或利益集团乃至民众的普遍接受程度的制约,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和其它国家宪政经验的影响,2但所有这些约束都是无形的,非规范性的,因而也都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约束。而修宪权明显受到宪法约束,这是一种“硬”约束,各国宪法往往就修宪问题直接作出专章或专节、专条规定,3不仅规定修宪的主体、原则,而且规定修宪的范围、程序。4 有的宪法还对修宪内容作出种种限制(主要有不能修改宪法的基本原则,不能过于频繁地修宪等)。5对修宪程序制宪者不是委托议会通过宪法性法律规定,而是由宪法直接规定,说明修宪权主要属于宪法调整的范围,与宪法规定立法权、宪法性法律规定立法程序不同,修宪权及其修宪的基本程序都由宪法直接规定。6     议会是否应当拥有完全的修宪权?从宪法的功能来看,宪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规范国家议会的立法权,如果议会能够单方面修改宪法,则此限制将大打折扣,因此许多国家规定的修宪程序除了议会的讨论表决之外,还有全民公决、地方表决等。7在我国,虽然从法律上看,修宪权仅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但在实践中对修宪却有过全民讨论的先例,如1982年全面修宪时对全社会公布了宪法草案,进行了4个月的全民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8在我国这样没有、目前也不宜实行全民公决的国家,修改宪法与修改法律之间的程序区别,除了宪法规定表决通过的人数有所不同之外(不论是议会的2/3还是1/2通过,都是议会内部的权限),还应当把公布宪法修正案草案、全民讨论修正案草案作为一个法定程序确认下来。虽然这种全民讨论不具备全民公决那种法律上的效力,但对于实现修宪程序的公开化、民主化,调动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都是十分有益的,9有些问题如全民讨论的时间作为一个法律程序可以由宪法或宪法性法律作出明确规定。10我国1982年宪法后的4次修正案,多是在党征求社会意见、形成宪法修正案草案《建议》的阶段向社会公布党的“草案建议”,如1993年2月16 日《人民日报》等首都主要报纸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3月19 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又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3点补充建议。这一阶段的征求意见通常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并非进行全民讨论,而“一定范围”又往往是与级别、地位等密切相关的,如1998年年底,中共中央对修宪形成了初步意见后,12月5日将该意见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或党委军委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党组和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征求意见(这是党内征求意见阶段);12月21日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12月22日和24日召开法律和经济专家座谈会;1999年1月22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宪建议,1 月3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宪法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112004年宪法修正案也是在形成中央《建议》草案的过程中,听取了“地方、部门和部分企业负责人、专家的意见,”“由中央下放一定范围征求意见”,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吴邦国同志“召开部分理论工作者、法学专家和经济学专家座谈会,征求意见。”12其实,将宪法修正案草案向全社会公布,听取全民意见,既是民主宪政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的宪政实践已经证明我们能够做到、做好的,既然1982年全面修宪时能够进行全民讨论,后来的修正案为何不可以讨论呢?如果说每一条修正案都交全民讨论太麻烦、成本太高,那么,每次修正案通过后,在全社会组织的有关对新的宪法修正案的“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也是很麻烦、成本很高的。不论是从保障修宪的质量还是从培养公民宪法观念的角度看,这种修正案通过后的大规模学习都不如修正案通过前的大规模讨论效果好。讨论是一种参与,是一种更有效的公民教育,通过这种对国家事务的参与以及在参与中各种意见的争论,能够使修正案更加完善,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公感;而事后的学习往往成为一种被动的接受和领会,一些有益的意见可能被排斥在外,修宪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不利于公民民主意识的培养。13     “宪法的基本原则不能修改”是修宪中应当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不论各国宪法对这一点是否有明文规定,宪法基本原则都应该是修宪的禁区。毕竟人民代表的地位在人民之下,这一点决定了人民代表对人民制定的宪法的修改应当是有限度的。如果议会可以修改一部宪法的基本原则,就等于“推翻”了这部宪法,而这是对人民主权的一种侵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人权、分权、法治等)构成了宪法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它们彼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原则都将破坏宪法的完整性。“若触及宪法的根本精神,则不是修改宪法,而是破坏乃至践踏宪法的行为”,“若宪法修改越过这个界限,则和废止原宪法、制定新宪法无异。”14日本学者卢部信喜认为,“由于修宪权产生于制宪权,因此修宪权绝对不能改变自己得以产生的基础——制宪权和人民主权,否则将无异于一种自杀行为。”15因此,如果允许修改这些作为宪法精髓的基本原则,宪法是否还成其为宪法将令人怀疑。“如果动摇基本原则,就是动摇立国之本,一些国家的的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的基本原则不能修改,例如联邦德国基本法第79条第3款规定,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修改,同时,还规定联邦制的国家原则不得修改,……而日本宪法学者大都认为,国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及和平主义为宪法的三大基本原则,不可修改。”16比利时、危地马拉、毛里塔尼亚、德国、美国、刚果、约旦等国的宪法都规定了修宪的限制性内容。17因此修宪的范围应当限制在宪法规则和宪法基本原则的从属性原则方面,其中又应当以宪法规则为主,尽量不要修改那些从属性原则,18因为从属性原则毕竟也是原则而不是规则,对原则的变动总是一种较大的变动,过多地修改原则容易导致宪法的不稳定,这是我国宪法学者对我国修宪过于频繁提出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修宪的内容与修宪的程序也密切相关,如果有全民公决的程序,修宪的内容就可以适当放宽,因为全民公决与人民制宪有几乎同等意义的分量,也正是全民公决的难度使得宪法不容易被修正,从而保证了宪法的稳定性,因此相当数量公民19的态度(反对或支持宪法的修正)是至关重要的。从法社会学的角度看,“最不容易受到挑战和发生变化”的法律规范是需要付出高昂费用才能改变的规范,它们有“高度的社会合意的支持”,“得到社会力量支持越大,想要推翻它就越昂贵、越困难。”20“有许多时候,为时代文化所支配的国民感情就是法的创造者。”21     宪法序言是否可以修改?虽然各国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宪法序言不能修改,但在各国修宪实践中修改宪法序言的情况较为少见。从理论上说,宪法序言的内容是宣布本宪法制定的历史(不是本民族的历史)、制宪目的、制宪者的意志及其基本原理等等22,因此宪法序言的作用是指导制宪(而不是像一般宪法规范那样是指导立法),是制宪者们在制宪过程中首先为自己确定的一些必须遵循的原则和理念,要求自己在制定宪法的有关原则和规则时不得违背这些理念和精神,因此宪法序言中往往蕴涵着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指导思想。宪法序言一般不会直接指导立法工作,更不会直接介入具体的执法和司法,国家的活动要依法进行,但所依的这个“法”一般不是宪法而是有关法律。在各国家机关中最有可能直接依“宪”活动的是议会,而议会一般所依的是宪法正文中的权利规范和权力规范,而不是宪法序言。既然制宪者们已经完成了制宪工作,宪法序言的内容就应当基本固定,除非需要再一次全面修宪,重新为新宪法确立指导思想,表明新宪法的意志和理念,提出国家新时期的总任务,才需要修改原有的宪法序言。23因此在局部修宪中修改宪法序言是没有多少法律意义的,修改、尤其是频繁地修改宪法序言是不明智的。如果后来的修宪者们可以修改宪法序言,就意味着可以修改本宪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指导思想,这样的修改无疑是对宪法的重大修改,在程序上应该有极为严格的设计,在形式上应当采取全面修宪的方式,若以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则应当有类似全民公决的程序做后盾,否则修宪机关(一般为议会)的权力就太大了,就等于议会修宪无禁区,议会对于宪法没有什么不能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制宪与修宪、全面修宪与部分修宪的区别。在我国对现行宪法的4次修正、共31条修正案中,对宪法序言的修改有3次,共5条(修正案第3、4、12、18、19条),其中3次对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反复修改(第3、12、18条),而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是“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根本任务、基本原则和总目标的规定”,24对国家“历史方位、根本任务、基本原则和总目标”的反复修改是否本身已经在破坏宪法的稳定性?25既然国家的“历史方位、根本任务、基本原则和总目标”都在不断地修正,那么与这些内容有关的宪法条文以及相关法律是否都应作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而事实上这种连锁反应并没有发生,那么也就可以反证对序言的相关修正其实是不必要的,说明这种修改实际上只有宣言的意义而没有法律上的意义。     全面修宪与局部修宪的界限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全面修宪?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修正案修宪?如果说宪法基本原则是不允许修改的话,那么,对宪法规则和宪法基本原则的从属性原则的修改是否应当有区别?宪法原则(指从属性原则,下同)是比宪法规则更高层次的宪法规范,因此在修改时,理应有更严格的程序。而宪法修改的方式无非是两种,其中全面修宪又显然是比局部修宪更正式、更严格的修宪方式,因此对宪法规则的修改以修正案的形式出现较为合适,对宪法原则的修改、尤其是较多数量的原则的变动采用全面修宪的方式较妥。当然,通常全面修宪既涉及到宪法原则的变动,也往往涉及到宪法规则的变动,这种既有原则又有规则的变动、而且其数量较大的情况,应当是宪法修正案难以应对的,如果修正案可以包括这些内容的话,全面修宪与部分修宪之间也就没有了界限。而它们之间是应当有界限的,这种界限不仅仅应当表现在修改条文的数量上,而且应该表现在修改条文的分量上,即只有全面修宪才能涉及宪法原则的变动,也只有宪法原则的变动、尤其是一定数量的宪法原则的变动才需要启动全面修宪的方式。26如果大量宪法规则都需要变动,那么这其中一般也会包括对宪法相关原则的变动,这时候可以考虑全面修宪。当然,修正案除了对宪法规则的修正外,也并非完全不能涉及宪法原则,但能够涉及哪些宪法原则,涉及多少宪法原则,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这之间也许并没有一条明确的界限,要根据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情况来作判断。27但一般来说,宪法规则的少量变动宜用修正案的方式,一定数量的宪法原则的变动,或者一定数量的宪法原则和一定数量的宪法规则的同时变动宜采用全面修宪的方式。     我国现行宪法的31条修正案所修正的内容似乎超出了修正案应该修正的范围,其中对宪法规则的修改仅有8条(第11条和第25-31条),对宪法原则的修改却有23条,这样以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原则的做法引起一些争议。但仔细分析这些修正案的内容,有些原则的修正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用修正案的方式来修改也是合适的,如将“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都是宪法原则的变动,是国家经济制度当中很重要的变动,但我们又不可能、也不必要为此进行全面修宪,因此用修正案的形式进行修改是适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指责我国宪法修正案中经济条款过多是不太能够站得住脚的。我们不能为了保证宪法的稳定而不让社会前进(事实上我们也没有这种能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宪法修正案为这种改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应当充分予以肯定的。至于导致修宪过于频繁,是因为现行宪法在其条文中规定了太多的经济内容,而这是1954年制宪者们所犯的错误(1954年宪法对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规定有11条,即第5-15条),1982年全面修宪时未予以纠正(1982年宪法对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规定有13条,即第6-18条),而并不是后来修正案的错误,修正案恰恰是为了纠正这些错误而出台的。对于我们过去已经犯下的错误,我们只能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正,待将来时机成熟、进行全面修正时汲取教训,不要在宪法中过多规定经济制度的内容。但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已经规定了过多经济内容的宪法,而其中又有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规范,我们只能修改之。在这方面不是修正案太过频繁,而是原有的宪法规范太落伍,或者说中国正处于“改革宪法”的年代,28宪法稳定的相对性较为突出,当宪法和社会发生重大冲突时,我们总不能削足适履。况且宪法的稳定性是因国而异,因时而异的,美国宪法是非常稳定的,其它国家一般难以达到,但即使在美国,宪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稳定程度也是不同的。29法国历史上也曾经有频繁地更换宪法、不断地全面修宪的时期,1958年后宪法又有10次局部修改。30我国20多年来不断地增加修正案,实际上是我国社会在不断地进行变革的一种反映,只要中国社会的改革使命还没有完成,这种修宪就恐怕还会不断进行下去,这是我国宪政建设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只有从相对不稳定才能逐步走向相对稳定。          二、宪法修改与宪法解释          宪法修改和宪法解释都是发展宪法的手段,是宪法演进的方式,区别在于二者对宪法的演进程度。后者步子小一些,较为温和一些,不那么显山露水;前者相对步子大一些,较为激烈一些,张扬一些,尤其是全面修宪。宪法解释是顺着宪法文本的原意往前走,拓展其范围,但没有改变其方向。虽然有时候顺着宪法文本的原意走不等于顺着制宪者的原意走,“一旦字在纸上,它便有了自己的生命”。31即使制宪者在制宪时可能并没有某种意思,后来的宪法解释者们赋予了其新的含义,但这通常也是指制宪者们由于历史的局限而不可能预料到后来的情况,如果他们能够预料则一定会赞同这样的解释。32而修宪是对宪法文本的改变或补充,它们不是或不完全是顺着宪法文本的原意走,而是多少改变了其方向——不是整个宪法的方向,而是宪法中的某些条文的方向(如将“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或者对原有宪法条文的内容做了补充——这种补充已经超出了对原条文做扩大解释的范围(如美国宪法修正案的前10条,即人权法案)。因此,当社会稳定的时候,一般更多地运用宪法解释的方法来发展宪法,当社会变革的时候,则多用修改宪法的方式改变宪法,而当社会发生革命或体制改革时,就可能全面修宪。宪法修正案应当局限在少量条款的修改上,全面修宪可以大量变动宪法条文,但却不能改变那些属于基本原则的条文。而宪法解释却可以针对所有条款,宪法解释的对象可以是宪法规则,也可以是宪法原则(包括基本原则),不论是原则还是规则,关键是看这些原则和规则是否给宪法解释留有余地。宪法原则和规则总是留有余地的,但这种余地是留给立法者还是留给释宪者、哪些是留给立法者哪些是留给释宪者的,有时候并不那么清楚。33因此,宪法解释也有限度,当制宪者在其所制定的宪法规范中没有给后来的解释留有空间时,当宪法与现实生活发生激烈冲突、原有宪法条文不论怎么解释都难以与时代的步伐合拍时,修宪就不可避免。我们应当承认宪法解释的局限性,否则就有可能使宪法解释成为一种诡辩,宪法解释不是抛弃宪法条文而为的任意解释,“宪法解释应以宪法规定本身及其所显示之意旨为本”,“尽管大法官可以根据宪法所体现的内在价值、原则和精神作出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大法官解释宪法可以完全超越宪法文本,视宪法条文为无物,任意引用宪法的价值、原则和精神。”34当然,就中国宪法的实施来说,目前的问题不是宪法解释太多太滥,而是太少太缺。这一方面固然与中国社会较为剧烈的变革有关(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另一方面也与中国的修宪体制、宪法解释制度设计不尽合理有关。     回顾我国现行宪法的31条修正案,其中有些条文是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应该修改的,必须修改的,也是只能用修正案的形式、而很难用宪法解释的方式表现的。如1988年宪法修正案对“私营经济”的肯定,即使对1982年宪法中的个体经济做扩大解释也很难将其解释为包括私营经济,因此修正案第1条增加对私营经济的规定是必要的;又如宪法修正案第5条将“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第7条将“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等,都是符合国家改革总体趋势的,1982年宪法对这些内容的规定已经明显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而这些内容又很难通过宪法解释来赋予其新的含义。党的十二大曾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又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机制,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些不同阶段的提法都是在逐步对“计划经济”作一种扩大解释,希望在不变动宪法原有条文的情况下,通过这些解释能够尽量拓展其含义的范围,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但这种扩大解释也是有“度”的,不论我们怎样扩大解释“计划经济”,都不可能把它解释成是“市场经济”,否则宪法解释无异于指鹿为马,强词夺理,如果我们能够这样解释宪法,“宪法也就名存实亡了。”35 因此当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时,意味着原有的解释已经达到一种极限,对这种极限的突破已经超出宪法解释的范畴而需要动用宪法修改的手段了,在这种情况下,宪法修正案第7条(将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也就应运而生。36当然这并不是说,前面的种种解释就是多余的,正是那些解释实现了改革的渐进式发展道路,是质变前的量变积累。37     在我国现行宪法的31条修正案中,也有一些条文是可以用宪法解释的方法、而不必启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加以改变的,这主要表现在对宪法序言的修改方面。如对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的3次修改,其中第一次是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3条,主要是增加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同时将“高度文明”、“高度民主”中的两个“高度”去掉,在“民主”、“文明”之前又增加了“富强”二字。38这样的修改其实可以由宪法解释来完成。在宪法序言的第7自然段中已经蕴涵着“改革开放”的意思,如“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表述中,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说在这些表述中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这些文字的解释而赋予其“改革开放”的含义,或者说这一段文字中本身就包含有“改革开放”之意,“不断完善”、“发展”、“健全”等词语都意味着改革,39“现代化”本身也包含着“开放”。如果觉得这种表述还没有完全将“改革开放”之意表达出来,还不够明确,或者人们对此段中是否含有“改革开放”之意有争论,有关机关可以依据《立法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宪法解释的请求,40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可以根据社会上人们认识的种种分歧主动作出解释,41在这里,宪法原有的文字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解释空间。而“高度文明”、“高度民主”与“文明、民主”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并没有质上的不同,我们完全可以解释说“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总的目标,这个目标是需要分阶段实现的,在当前我们首先需要实现的是初步的“文明、民主”,将来再向“高度文明”、“高度民主”迈进。而在“文明、民主”之前增加的“富强”二字,也并非非增加不可的内容(属于“可改可不改”的范畴),如果说“富强”是应该增加的,那“自由”是否也应该增加呢?还有“平等”、“公平”、“法治”、“和谐”、“团结”、“繁荣”是否都应该增加呢?其实在“文明、民主”中已有“富强”之意,一个贫穷的社会不可能是文明的社会,文明应该是指现代文明,而不是指古代文明,而现代文明就包括了一定程度的富裕。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12条对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又作了修改,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2004年修正案第18条又将其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应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42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可以包含的内容,而不是与之完全不同的内容。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通过宪法解释予以说明,而不必采用修正案的方式对原有宪法表述进行修改。     此外,宪法第19条修正案在宪法序言第10自然段中增加“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不必要的。既然建设者“指的主要就是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43那么,这些“建设者”就应当属于“劳动者”的范畴,而不是被排除在“劳动者”的范围之外的另一个阶层,“劳动者”与“建设者”应该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这样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劳动者”作出新的解释(而不是重新提出一个“建设者”的概念并将其与“劳动者”并列)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否则可能会引起一些人对“建设者”是否属于“劳动者”、是否被视为异己而心存疑虑。     其他类似的例子还有,宪法修正案第12条对序言第7自然段的修改,其中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改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改为“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后又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的修改或许在修宪者看来使原有的宪法表述更严谨了,但这种完全可以用“宪法解释”的方法作技术处理的问题,却动用“宪法修改”这么正式的方式,不但不必要,而且有副作用。宪法一旦生效,就应当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即使制宪者们有考虑不周、用词不当的地方,宪法实施机关也应当尽量用宪法解释去打圆场,使之能够自圆其说,去尽量维护它,而不是动辄修改它。“法律的发展越是不易觉察,人们就越是对它肃然起敬。”44除非需要全面修宪时,这些表述上的问题,遣词造句的问题,可以一并解决,但专门动用宪法修正案去这样“挑剔”宪法文本,是对制宪者的不敬,有损宪法的权威而不是增加这种权威。宪法要有一点神圣性,这种神圣性表现在能不改的地方就尽量不改,“可改可不改的就不改”45。当我们能够用“宪法解释”的方法去完善宪法文本的时候,就应当尽量发挥宪法解释的作用,只有当宪法文本已经没有解释的空间时,才需要动用修宪权,“宪法解释是正常的、优先的解决方式”,“宪法解释的极限才是宪法修改的开始。”46     其实,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注意到了运用“宪法解释”方法的必要性,1998年12月下旬当时的人大委员长李鹏在征求有关专家对修宪草案意见的座谈会上曾表示:有些问题将来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进行解释来解决;472004年修宪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中再次强调了宪法解释是“明确”宪法内容的一种方式,48但不知何故,宪法解释机制一直没有启动。49          三、推动修宪的力量          我国建国后50多年来全面修宪有3次,现行宪法的局部修改有4次,共有修正案31条。为什么我们的宪法要一改再改?是谁在推动宪法的修改?原有的宪法如果不修改主要妨碍了谁的利益?修改后的宪法主要在维护谁的利益?谁在其中获利最多?“一切的法,皆以保护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离开利益的要素,则法的现象不能存在。”50“法律的社会解释假定利益是存在的,利益转化为要求,然后在法律中产生反应。”51推动修宪的力量在全面修宪时应该较为明显,在局部修宪时也应该有迹可寻。     1、推动“全面修宪”的社会力量。全面修宪是在原宪法基础上对宪法的全面更新,是对宪法内容进行的“较大的调整与改动”,“这种全面修改一般来说是因为形势有了较大变化,国家的政策有了新的改变所致。”由于全面修宪“是对原有宪法规范的大范围改废”,往往容易引起社会的震动,因此,虽然一些国家的宪法“有全面修宪的明文规定,而且也有频繁修宪的特例存在,但各国总体上较少有全面修宪的情况。”52     全面修宪较多且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是法国。法国是一个宪法多产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过15次全面修宪,这固然与法国宪法过于刚性而不够灵活有关,但更与法国社会矛盾的激烈冲突有关,在3次君主立宪制、2次帝制、5次共和制的背后,存在着激进派、温和派、保守派等各种社会力量较量的纷繁复杂格局。仅在1789-1875年的86年中,法国就“交替经历了15种不同政体,并且这些政体经常是相互对立的。宪法史也反映了此间发生的至少4次革命、2次政变和3次外国势力的干预。”“立宪活动与每次政体之争和政权更替形影不离,宪法以新换旧变成了激进与保守的政治势力较量(无论是血腥的还是平和的)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一派战胜另一派的耀眼标志。”53除法国外,其它西方国家的全面修宪一般不太常见。世界上全面修宪次数最多的国家是多米尼加,从1844年到1966年的120多年里,先后31次全面修宪,平均每4年一次。54     从我国的3次全面修宪来看,它们基本上是中国政治集团力量较量的产物。1975年宪法是文化大革命的杰作,反映了极左势力的力量,当“四人帮”一伙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时候,他们对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价值观、治国方略的不满使其要全面否定之,他们成为当时全面修改宪法的积极倡导者,1975年宪法使他们的地位得以巩固而不是削弱。与此相对应的是他们的政敌——老一辈革命家的政治地位在文革中受到巨大冲击,而1975年宪法使他们的这种边缘地位更加固化了。55而1978年宪法非常明显地是伴随着“四人帮”集团的覆灭而出现的,由于毛泽东的去世,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激进派”和“稳健派”两个政治集团的矛盾白热化,双方较量的结果以前者被打倒而告终,很自然地,反映“四人帮”极左力量的1975年宪法寿终正寝,1978年宪法随之产生。但这之后中国政治舞台上又出现了“改革派”与“温和派”的较量,较量的结果以“温和派”下台、代表“温和派”思想的1978年宪法被全面修正、“改革派”大获全胜而告终,并随即出台了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如果说法国人曾经希望1799年宪法是一部“结束革命”的宪法,那么,1982年的中国宪法确实成为了一部“结束文革”的宪法。     回顾这3次全面修宪,它们都是政治权力较量的产物,是党内派系斗争的反映,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历来如此,这并非中国的特产,世界各国都有政党,党与党之间、派与派之间都有斗争,这些斗争也都可能影响宪法的发展与变化。但一切党的活动,派系的斗争都应该在宪法和法律之内,而不是在宪法和法律之上,宪法的修正可以是、甚至应该是各党各派搏弈的结果,但任何党、任何派都无权在政治斗争中逾越法律的界限去限制对方的人身自由,更无权剥夺对方的生命。我国的这3次全面修宪,每一次都惊心动魄,都伴随着激烈甚至残酷的政治斗争,而这种斗争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程度地逾越了法治的底线,每一次修宪的背后都有一批人“陨落”——他们轻者终结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重者付出了人身自由甚至健康和生命。对1954年宪法的修正而产生的1975年宪法的出台是最残酷的,它以文革中无数人的生命代价和天下大乱为成本,将一大批掌权者赶下政治舞台,并对其进行骇人听闻的人身迫害;对1975年宪法进行全面修正的1978年宪法,是以“四人帮”及其党羽等少数人被捕为代价而出台的,随后通过法律程序(虽然这种程序可能还不很完备)剥夺了其人身自由;而对1978年宪法的全面修正后产生的1982年宪法,虽然伴随着个别人政治生涯的结束,但也仅此而已,这时候我们已经大体分清了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的界限,那种血雨腥风的修宪暂停在1982年。1982年以后,中国的政治斗争并没有停止,有时候还很激烈,期间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任期未满而下台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中国并没有再全面修宪,修宪背后的斗争虽然依旧存在(这是很难避免的),但相对不那么残酷了,相对文明了,56这是一个进步。说明我们已经认识到,国家领导人可以不稳定,但宪法要稳定,宪法的稳定比人的稳定更重要。中国目前正处于改革时期,稳定是相对的,不稳定是绝对的,但我们宁可人不稳定,也不能让宪法不稳定,宪法的不稳定要尽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仅以修正案的形式修宪,而且“可修可不修的不修”。     2、在“局部修宪”背后的社会力量。局部修宪是对宪法部分条文的补充、修正或删减,这种修宪方式通常表明社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一般局限于某些领域,没有发生全面的、激烈的社会动荡,但变化是存在的,有时候还是明显的、重要的,这些变化同样是社会力量的晴雨表。美国宪法的27条修正案展现了这种社会力量的变化,其中有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与南方的奴隶制庄园主之间的冲突,有联邦和州之间的权力争夺,有代表激情的国会与代表理性的法院之间的较量,有黑人为争取公民权利而进行的斗争。日本战后虽从未修改过宪法,但改宪派和护宪派围绕修宪的斗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57可见即便没有修正案出台,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围绕着修宪的力量搏弈。     我国现行宪法的31条修正案与3次全面修宪相比较,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修宪力量呈现出相对平稳且多元化的特点,它们已经不完全是政治权力斗争的产物,推动修宪的力量已经由过去单一的政治因素转向多元化的各种社会力量。     其一,经济力量。突出地表现在修正案的第1条(私营经济)、第2条(土地出租)、第5条(国有经济)、第6条(家庭联产承包制)、第7条(市场经济)、第8条(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第9条(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自主权)、第14条(分配制度)、第15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双层经济体制)、第16条(非公有制经济)、第20条(土地征收征用及补偿)、第22条(私有财产)以及第10条、第21条等。在这些经济条款变动的背后,经济力量的崛起非常醒目,可以从中感受到到社会上涌动的种种经济利益。“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主导经济”,57加上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的强烈愿望,国营企业改革的趋势,三资企业人员的利益需求等等,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带来了社会权利和诉求的多元化,这些力量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宪法有关条文的修正。他们不是为了完善宪法而要求修宪,在他们眼里,国家大法对他们经济地位的肯定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他们为自己的经济权利而斗争的方式之一就是诉诸宪法的语言文字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这种保护自身经济权利和利益的强烈愿望及其实力是推动宪法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宪法生存和演进的社会土壤。权利如果没有权利者的诉求就很可能是苍白的,“只有势力和利益并不会创造法律,创造法律的是表达要求的势力和利益。”58即利益者们必须表达自己的利益,提出要求,才可能推动法律的发展。“新的要素随着新的利益被承认而不断进入法律体系,这些新的利益要求使得法律所能提供保护的程度以及法律力求平衡冲突的方式都产生影响深远的变化。”59中国社会中的经济力量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出强烈的推进法律制度变革的要求,他们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认识到原有经济体制中的种种不合理因素:没有效率,不公平,应对不了社会发展的潮流,等等。“有恒产者有恒心”,当有恒产者的人数逐步壮大、成为一种社会势力时,他们保护恒产的恒心就将影响社会和法律的发展。他们对经济权利及其平等地位的要求因其合理性而得到了社会其他阶层人们的响应,如知识分子的肯定,法学界的支持,政府官员的接纳,从而形成了一种社会合力。     其二,政治力量。政治力量仍然是我国宪法修正案出台的最重要的原因,与前3次全面修宪的区别在于,它已经不是唯一的推动力,但仍然是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初,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改革决心是启动国家改革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难怪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是党在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当然,国家最高决策层的改革决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归根结底是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是在一场又一场政治运动把国家拖向灾难之后的反省和觉悟,是在广大民众对极左路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不满和怨气之后的“拨乱反正”,是“合民情、顺民意”的。因此,是中央决策与民间意向的合拍推动了中国的改革,推动了宪法修正案的出台。在中国,在现阶段,没有最高决策层的认可和支持,仅就社会上的经济或其它民间力量是很难启动宪法修正机制的,尽管小岗村农民冒死改革的壮举代表了农民对旧体制的强烈不满和要求变革的决心,尽管非公有制经济的力量在逐步壮大,其权利意识在日益增强,但如果没有中央决策层的认可,宪法是很难因此而有所变化的,至少这种变化要推迟许多年才能到来。60因此,经济力量的背后有政治力量,经济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有时候经济力量可以转化为政治力量,经济力量需要政治力量的支持,政治力量也不能不考虑经济因素。在那些看上去完全是经济条款的背后蕴涵着政治的斗争,只是这种政治斗争的痕迹与前3次的全面修宪相比其色彩已经淡化了很多。     除了这种经济力量“背后”的政治力量之外,政治力量还“直接”表现在我国宪法的部分修正案中。如宪法修正案第3条在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增加了“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改动出现在1993年不是偶然的。在经历了80年代的改革之后,9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怀疑改革甚至反对改革、认为改革违反宪法的思潮,一些人在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同时,“将抨击的矛头指向了经济体制改革,指责它是取消公有制为主体、实现私有化;取消计划经济,实现市场化。认为中产阶级、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经济根源,并指出: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冲击社会主义经济;有些人正是想通过发展私营经济,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开放,和平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61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同志1992年的“南巡讲话”再一次拨乱反正,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把“坚持改革开放”写入宪法是党内“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又一次较量并以“改革派”占上峰为结果的表现。同时,在“文明、民主”之前增加“富强”作为“社会主义”的定语,与前面的“坚持改革开放”是遥相呼应的,针对着某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左派,不顾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富强而一味纠缠于“姓社姓资”的现象,修正案特别突出了社会主义不仅应当是“文明、民主”的,而且首先应当是“富强”的,体现了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一贯思想。此外,“邓小平理论”在1999年入宪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995年开始,一些人以万言书等形式,历数改革开放的弊端,反对十四大的决策和邓小平理论”,62面对这些“讨邓檄文”,宪法修正案对“邓小平理论”的明确肯定就是对反对改革的保守派的一次有力反击和邓之后的国家领导人将继续坚持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的一种宣誓,可见这些修正案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政治背景,不是空穴来风。63     问题在于,是否所有的政治力量的变化都要引起、都应该引起宪法的变化?哪些政治问题是宪法问题,哪些政治问题仅仅就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宪法问题?宪法是“政治法”,宪法的内容不应当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但宪法也是“法”,它不仅应当有“政治”的内容,还应当有“法”的特点。宪法又不是一般的法,它是“根本法”,宪法在规定政治问题的时候,不是规定一般的政治问题,而是应当规定政治问题中的根本问题。那么,什么是根本的政治问题呢?笔者初步认为,可以转化为宪法问题的根本政治问题应该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国家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不是党法,不是社会团体或某部分人、某个阶级的法,因此,政党制度虽然是世界各国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政党的宪法化也是一种趋势”,64但各国宪法对此一般不作过多规定(德国虽有《政党法》,但它是法律而不是宪法)。从法国、德国、葡萄牙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宪法中有关政党条文的规定来看(英美法系的国家多用宪法惯例对政党制度进行规范),主要是规定公民有组建政党的自由、各政党地位平等、政党必须守法等,这些内容虽然涉及政党,但它们都是从权利义务的角度将政党纳入国家宪法、进而对其进行调控的。而党的目标及其代表性、各党之间的关系应该通过党章、党的有关政策文件等形式宣布,它们一般不是宪法问题。二是制度性。法律问题多是制度问题,宪法作为根本法涉及的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问题,如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职权等,一般不涉及思想、观念、理论问题,虽然在制度设计里面蕴涵着思想、观念、理论,但这些思想、观念、理论一般是通过转化为相关宪法制度或宪法原则后才出现在宪法中、而不是直接表现为宪法文字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识形态问题固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但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宪法问题,理论上的突破、哪怕是重大的突破,如果没有引起相关制度的变化,就不应该出现在宪法中。宪法中有理论,但理论应该在宪法背后,而不是浮现在宪法表层,应该是隐性的而非明文显现的。三是稳定性。政治斗争风云多变,各种势力角逐的结果很难出现长期的一边倒状况,一般是各领风骚若干年,在政治斗争中各派力量往往有分有合,新的联盟、新的对手、新的组合在不断出现,两党制、多党制的轮流执政最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党内不间断的“斗争”也体现了这一点。政治斗争中的这些多变因素、这些不断流动的力量展现,是宪法难以准确反映的。宪法应当与时俱进,但宪法不可能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政治形势作出“准确、全面”的反映,不可能将具体的政治运作的过程、结果一一纳入,宪法是政治力量中相对静态的部分。动态的宪法是宪政的体现,但宪法不等于宪政,宪法不能完全反映宪政,宪政要比宪法复杂得多。宪法是宏观的,而宪政既有宏观的一面,也有微观的一面。因此,宪法只能体现政治斗争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如政治体制的建构、政治活动的基本原则等,宪法也正是通过这些框架性的确认来稳定国家的政治生活,控制其动荡的幅度和范围,以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     其三,社会力量。我国宪法修正案中的有些条款体现了一种社会力量,它不是或不完全是“上层”政治斗争的产物,也不局限于某个阶层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而是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普遍需求。这主要集中在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如修正案第20条对土地征收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第22条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第23条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第24条保障人权的规定,第26条和第29条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这些内容不论出现在宪法“总纲”中还是出现在“公民权利”或“国家机构”的章节中,不论是以国家政策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权利或权力条款的形式出现,实际上都涉及到公民权利。与前3次宪法修正案主要是对经济条款的修正相比,第4次修正案的内容明显地偏向于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在2004年的14条修正案中,涉及公民权利的有4条(第20、22、23、24条),涉及国家机构的有6条(第25、26、27、28、29、30条),二者在14条修正案中共占10条,说明我们的修正案已经越来越有“宪法”的味道,越来越像“宪法”修正案了。在这些条款的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某种公民力量的涌动,其中有富裕起来的人们要求保护自己财产的呼声,65有土地征收征用中、城市房屋拆迁中对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防范,有对下岗工人、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生活保障的关注,有在紧急状态时期权利与权力界限划分的普遍要求,有对人权的基本尊重。2004年3月,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700余位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93.0%的受访者赞同修宪保护公民私有财产,仅有7.0%的居民持反对态度。2003年“非典”的肆虐暴露出我们体制上的许多问题,人们对生命权、健康权的高度关注以及因此而向政府提出的更高水平的管理和服务的要求,是促使宪法修正案第26条和第29条关于紧急状态规定出台的直接原因,这些“社会要求”促成了宪法的修正。又如法学界对“人治”、“法治”问题持续20多年的争论,最终形成了要法治不要人治的共识,66这是1999年“依法治国”能够写入宪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因素。法学界的这种讨论只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在经历了人治的蹂躏之后对法治的一种普遍渴望,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所有中国人以切身之痛认识到了法治的重要性,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要求,法学界只是对其作出了论证和说明,“法治派”对“人治派”的胜利决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胜利,而是社会思潮的进步。同时,学术上的研究成果要转化为宪法上的文字,还必须有政治力量的支持,而政治力量之所以认可,也与历史的经验教训、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有密切关系。彭真同志曾说;“党章明确规定,党的组织和党员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句话是经过痛苦的‘十年内乱’才写出来的。”67可见要法治不要人治也是执政党的强烈愿望。此外,在20年的法制建设中制定出来的大量法律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有法可依”的初步目标基本实现,这也是“依法治国”载入宪法的一个前提条件。当一个要求不仅仅是部分人的要求而是全社会的要求,当一个利益不仅仅使部分人直接获利而且使所有人间接获利,当一个需要不仅仅是部分人目前的需要而且是许多人将来的长期需要,这种要求、利益、需要就应当引起法律的关注,在其它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就可能成为法律规范。在我们的社会中,民间的、大众的认识水平在逐渐地、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宪法修正案的形成和发展,宪法的修正不再仅仅是上层政治斗争的反映,也不再仅仅是政府机关和党员干部们所关注的话题,它正在步入到平民百姓中,成为社会各阶层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法律统治并不是自持或独立的,而是取决于这些被公民意识到并包含在法律中的价值观的综合平衡”。68或许我们正在开始进入一个公民社会,民众对权利的需求及其非暴力的表达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当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已经表现为一种制度诉求的时候,宪法的发展就有了一种社会推动力,这是宪法实施的真正保障。     推动中国宪法修正案发展的力量可能远远不止这三种,现实生活总是比形成文字的法律规范复杂得多,也比学者们描述出来的状况复杂得多。但宪法必然会、也正在受到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特别才能就能看出社会在影响法律”,那种“喜欢低估外部力量的重要性”,仅“从法律内部解释法律发展,参考法律概念和法律思路习惯”,“认为这些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能抵制社会压力,在某种意义上独立于外部社会力量”的认识是片面的。69“法律是如此重要的社会现象,因而人们不能离开社会的其他方面而孤立地分析法律,如果孤立地研究法律,就不可能理解法律的特征,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和法律的复杂性;也不可能理解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专业性业务的一门技术的这种‘实在性’。”70宪法和法律“为集中起来的利益提供结构,来表达要求。把要求转变为规则和决定。在某方面它像是倒过来的梭镜。它吸收各种光波、虹的色彩,把它变为一束白光。”“结构本身来自历史、文化和传统,即来自过去和现在的社会力量。……简单地说,结构和社会一起变化,与其他力量,其他制度不断相互作用。”71有时候,利益是直接的,直接利益越大,获利者越可能对宪法或法律施加力量,去支持或反对某个条款。在我国,宪法中部分经济和政治条款的修正案较为明显地体现一种直接利益,如私营企业主对私营企业入宪及其在国家经济中的平等地位有非常强烈的要求,对宪法的相关修正案积极努力地去争取实现之,以谋求自身利益的保护和发展。也有时候,“利益不总是很明显的。人们可能对自己的私利盲无所知”,“很多问题只有很少人有直接利益”,一条修正案究竟对哪些人带来更大的利益,一时还难以看清,这时候利益往往表现为一种间接性,含糊性,这种间接利益“很难计算”,“好处是潜在的,遥远的”。72我国宪法修正案中有关“依法治国”、“保障人权”的内容可能更多体现了一种间接利益,我们现在还很难说谁会在其中获利,从总体上看,应该是所有公民、所有阶层、全社会都能在其中获利,但总是有些人从中先获利,或获利更多。当某项修正案有直接利益者时,这些直接利益者会积极推动修正案的通过,但对于没有直接利益的人们来说,他们可能漠不关心,对于利益因此还可能受损害的人来说,他们会积极反对。如果反对者是多数人,法律就难以修正,“如果社会上某强大集团从规则现状获利,那么规则可能一点也碰不动”。73如果直接利益者是少数人,他们就必须争取其他人(主要是那些间接利益者们)的支持,这些中间力量往往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或者虽然认为法律的变动会对自己的利益有影响,“但不清楚会是好是坏”。因此一项修正案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彼此讨价还价的同时,也都在极力争取中间派,“争论一般是要唤醒沉睡的巨人,即未被觉察的潜在利益。”74     从总体上看,推动修宪的力量是社会各种力量综合较量的结果,修正案是多种力量磨合的产物,修宪的过程及其结果不仅反映了社会上占优势的群体的利益,也多少反映了相对弱势的群体的意志,“任何强大的少数派都以修正案、修改或妥协规定在法案上留下了它的印记。所以,最终的法规不仅反映占上风的社会集团,它也反映败者的影响,即它们有力量施加并真正施加了影响。最终结果表明谁参加了游戏,参加者力量如何,组织情况如何。”75罗伯特•A•达尔在分析美国的“权力仓库”时认为,美国是一个“多元民主制。没有哪一个集团占统治地位,在大多数问题上,没有明显的多数。每个集团都是少数,必须与其他集团讨价还价。产生的结果是某种妥协。谁也不会把结果称为理想,制度不完善但尚能用。谁也不能得到恰好他想要的,谁也没有被完全排除在外。”76这些描述与我国的某些宪法修正案的产生颇为相似,77如修正案第14条的规定一方面增加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内容,满足了希望改革的人们的愿望,一方面又重申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对一部分担心改革过头的人又是一种安慰,消除了他们的某些疑虑。又如由中国民主建国会最先提出来的宪法第4条修正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既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其它党派的领导地位(针对着80年代末社会上有否定党的领导的思潮,修宪者们认为有必要重申“党的领导”原则),又肯定了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合作与协商”的地位,对双方都有利。如果把这一条仅仅理解为肯定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则是片面的,它由民主当派提出来,不可能对民主党派全无好处。事实上,这一条是“中国的8 个民主党派、各级人民政协、党内各级统战部门的同志长期要求、反映、争取的结果。多党合作制的法律化问题,各个党派都给中央写了大量的报告、发言、建议。各级政协更不用说了,因为政协从自己的工作中体会到,尽管中央、小平同志反复讲,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怎么重要,但是党内党外经常存在不重视统战、不重视政协和党派工作的思想和作法,总是难以纠正。政协这几年制定了许多具体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缺少法律法规根据,这些规章制度很难实行。统战、政协、党派的同志一再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民建也在其中提了建议。所以,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78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党派可能从这一条修正案中获利更多,因为“共产党的领导”在宪法序言所表述的四项基本原则中已有肯定,而修正案中“多党合作”的提法对民主党派地位的肯定则是第一次出现在宪法中,1982年宪法只对“政协”有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序言第10自然段),并未明确规定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未规定政协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宪法序言末段和宪法第5条中“各政党”的表述暗含着除中国共产党之外还有其他政党,而修正案第4条不仅明确了“多党”的存在,而且明确了多党与共产党之间是“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将长期存在下去。79此外,那些在我们看来似乎没有多少意义的个别字词的改动(如把“都是”改为“是”,把“根据……理论”改为“沿着……道路”,见宪法修正案第12条),实际上也反映了某种社会力量的较量,当一方没有能力作出重大改变时,他们就只能纠缠于细枝末节,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当一方不愿在原则问题上让步时,他们就可能在细枝末节上让步,以达到一种相对平衡(但由此而造成的对细枝末节的改动却破坏了“可改可不改的不改”这一修宪原则)。     修宪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曲直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有时候在一次修宪中的“输方”可能是下一次的“赢家”;有时候一方似乎在一输再输,但实际上它可能在缓慢推进;有时候“变化”从最不起眼的地方开始,以至当时的人们认为它毫无意义;有时候会出现突如其来的“风暴”,但“风暴”的酝酿过程或许早已开始,只是未被人们察觉罢了。纵观我国宪法修正案的历史,有些内容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改革开放”、“其它分配方式”、“市场调节”、“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在1988年宪法修正案讨论时就已经提出,但1993年宪法修正案才吸收,有的内容(如“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直至1999年才写进宪法。80又如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是工商联三递修宪提案后才实现的,早在1997年工商联就将此动议作为工商联的一号提案递交全国人大和政协,2002年和2003年又锲而不舍地再次提出同样的议案,2004年它们终于被写进宪法。就连负责该项提案的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孙晓华也承认,1998年提出这个提案“有些过早。当时许多人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而2004年之所以时机成熟,是因为“首先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要求‘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即得到了执政党的认可;“第二个直接动力是:一些实际问题使得保护私人财产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者的纷纷‘落马’等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私有财产问题的思考和激烈辩论。”81]加上经济学界、法学界的呼吁,种种综合力量导致了修宪成功。人权问题也是在1993年和1999年宪法修正案时就提出并加以讨论的热点问题,虽然当时没有被吸收进宪法,但为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第24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说明,有的利益可以形成短期压力,“闪电似的很快起作用”,而“有的社会势力缓慢地工作”,形成一种长期压力,短期压力和长期压力都“对法律起作用”,只是“短期压力像天气,长期压力像气候,最终看来,空气、水和风是两者的要素。”82“无论如何,规则来自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规则像潮水一样随着这些力量而起落,服从人们看不到的力量的牵引。”83修宪的过程在不断展现社会力量的变化,某些力量在增强,某些力量在让步。宪法修正案的背后可能有政治制度的改革,有经济体制的转型,有社会思潮的流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典背后有强大的思想运动。”84          四、关于我国的修宪程序          在世界上142个国家的成文宪法中,有137个国家规定了一个或几个修改宪法的程序,占96.4%。85我国现行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因此,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主要有提案、表决和公布三个方面。     1、提案。“各国宪法对有权提出宪法修改动议的主体都作了规定,有的还对这些主体行使修宪动议权规定了一定的条件。从各国宪法规定看,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有以下几种:一是代表机关或代表。如美国宪法第5条的规定、土尔其宪法第102条的规定和法国宪法第89条的规定。二是其他国家机关。有的国家宪法规定由行政机关、或国王、或总统享有修宪提案权。如瑞典宪法第81条、泰国1949年宪法第173条规定。三是公民。如瑞士宪法规定,有5万以上公民联署即可提案修改宪法;菲律宾宪法规定一定数量的公民可以提议修改宪法。四是政党。如多哥宪法第25条规定,联盟党中央委员会可以提出修正案。也有一些国家宪法规定的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不止一个,宪法赋予几个主体有修改宪法的提案权。”86根据我国宪法,有权提出修宪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其一,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宪。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方式是开会,实行的是集体负责制,即行使权力以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式形成最后决定,而常委会的全体组成人员约150多人,87]也就是说,70多位委员就可以决定提出宪法修正(当然是以常委会的名义),包括全面修正和局部修正。不论是

阅读更多

【喷嚏图卦20120518】风向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证原文的完整性,请注明来源和链接。凡未经许可在原文基础上故意增删少量内容后,冒名改编者,谢绝转载。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赖昌星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5月18日,赖昌星走私普通货物、行贿犯罪案一审宣判。赖昌星两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人民币二千万元)。法院认定赖昌星集团走私货物273.95亿元;偷逃应缴税额人民币139.99亿元;赖昌星集团先后向64名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人民币3912.89万元。 【2】平壤戏北京 【传朝鲜要求赎金升至270万】朝鲜劫船者曾下最后通牒,称17日不交赎金,就处理掉人质。目前期限已过,中国人质的情况难以确定,而所有的官方信息又都非常有限。另外,在大连当地有一条消息流传:朝鲜方面现在已经把原先90万的赎金提升到了270万。 http://t.cn/zOmSXFw 傅剑锋 : 朝鲜是不是要接近崩溃了?这是我从朝方劫持中国渔船作出的推测。现劫持者是朝方军警无疑。显然,金三的中央不可能用此劣行,因为金三要钱,中方一贯慷慨相助,无劫持必要。故反推之,金三并没在军方掌握实权,军方在借此事挑衅金三。或军内已陷混乱,军饷严重不足之用劫持劣行。这都暗示着金三朝的瓦解 袁伟时 : 果然是金氏黑帮干的! 张鸣 : 如果绑架渔民涉及美国,那么天朝从上到下都会极度亢奋,外交部肯定连发抗议,司马南跳到半空。可是,轮到朝鲜了,大家都蔫了   连岳 : 一个正常的中国人,不会觉得自己对朝鲜有恩,而是有愧,没中国政府的扶持,朝鲜人过着的就是韩国人的生活,不至于连饭都吃不饱。朝鲜人心中,最恨的应该是中国人。   章诒和 : 5月8日,咱们渔民在自己海域捕鱼被朝鲜不明身份人员控制,29名船员被扣,且提出百万赎金要求。16日下午外交部表示,有关渔船被扣应属渔业案件,正在与朝方核实情况。已经过去七天,还在核实。真是“一物降一物”,再不,因为都是一个主义就是家务事了?   杨佩昌 : 该到和朝鲜说再见的时候了 – 该到和朝鲜说再见的时候了喜欢打麻将的人也许有过这样的体会:最不甘心离开麻将桌的不是赢家,而是输家。输家越输越想扳本,而往往却事与愿违:最后输得精光,就差输掉裤子。   瞎老五待埋中 : 菲律宾也好,朝鲜也好,其实都只有一个原因:这个国家没有军队。   @推来推去的推 :“放人!”“90万。”“有发票吗?”“120万。”“抬头写…”“270万。”   【朝鲜:被扣中国渔船越界非法捕捞 仅一艘船被扣】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正就3艘中国渔船被抓扣一事与朝鲜保持密切沟通,争取有关问题尽早得到妥善解决。据了解,中方和朝方掌握情况多有出入。朝方称中国渔船越界进行非法捕捞,且只扣留一艘渔船,事实细节均在进一步确认核实当中。(新华网)   【被劫船主:确信登船武装人员中有中国人】船主张德昌表示,武装船只肯定是从朝鲜海域开过来的,但该船只并未悬挂朝鲜国旗,也没见到朝鲜国徽等明显标识。他确信登船武装人员中除了朝鲜人也有中国人,并且他们接到的传递绑匪消息的电话是丹东号码,电话中劫持者说流利汉语,“肯定是中国人”。(环球网)   【朝鲜使馆回应:不知情,上网才知道】“ 你说的事情,我们并不知情,我们也是从中国互联网上看到的相关消息 。”这是朝鲜驻华使馆17日就“3艘中国渔船被朝方武装人员劫持”事件对《环球时报》做的回应。 【中国驻朝使馆人员朝鲜支农 大使驾插秧机】中国驻朝大使刘洪才17日率使馆人员往朝中友好宅庵合作农场支农,以表达中朝人民友好,并赠送支农物资。使馆馆员一到农场,立刻拿秧苗插秧。刘洪才还亲驾插秧机,与农场场员配合默契。1958年2月,周恩来和金日成曾同访宅庵农场。 @覃彪喜 :朝鲜每年物资缺口有一半是中国解决。1971-1976年援助300万吨石油。1996-2009年援助345万吨粮食。今年2月援助物资价值6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1990-2005年中国援朝15亿-37.5亿美元。农民辛苦种的粮食被政府廉价收购再赠与友邦,回报却是入我领海绑我国民。 @司马南 @ 孔庆东 你妈喊你去朝鲜解救人质! 【3】Facebook今晚上市 Facebook的160亿美元IPO,让扎克伯格成为地球上排位第29的富豪。FB,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以每股38美元发行4.212亿股,将于北京时间今晚11点上市。扎克伯格身家达191亿美元,超过谷歌创始人谢尔盖· 布林和拉里·佩奇——扎克伯格年仅28岁! 【Facebook联合创办人弃美国籍 避税6亿】萨弗林曾经帮助扎克伯格创办Facebook,但是最终由于同扎克伯格的分歧而离开这家网站。萨弗林一度将Facebook告上法庭,赢得了Facebook更多股份和共同创办人的地位。萨弗林1993年从巴西移居美国迈阿密,入读哈佛大学,1998年取得了美国国籍。他从2009年以来长期在新加坡定居,这次放弃美国国籍后,将转入新加坡籍。外界普遍认为萨弗林此举是为了避税。在美国,涉及资本增值和股票分红的税率达15%,未来还将上涨到20%。新加坡则无相关税费,近期也不大可能调整。萨弗林因此可避税至少6亿美元。 fb:8年成长20000倍,从 2004年(490万美元),2012年(1040亿美元) 【4】北京日报:食品负面报道不断是受所谓“新闻自由”蛊惑 近来,食品安全、医患矛盾等负面报道层出不穷。这些现象的出现,有的是受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的观念所蛊惑,有的是抛弃了媒体职业底线。中国媒体要唱响主旋律,这是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在,更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5】教育部发布2012高考新规 答卷禁用繁体字网络语言 教育部首次将“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改为“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专家解释称,繁体字、古文字、甲骨文将都不能用,网络语言、火星文等还不被认定的语言也将不能使用了 【6】武汉城管卖萌“举牌执法” 愣翻老板吓跑食客 5月16日的武汉三眼桥路,10多个餐饮夜市摊点正占据着一股机动车道,灯火通明地做着生意。晚10时刚过,十几辆城管执法车开来,停在路边,30多名城管队员下车列队集合。城管队员们没有直接走向占道摊群,而是从车上拿出几块宣传牌,一一举起。只见牌子上的宣传语均为网络语言体:“亲!吃路边摊不卫生哦!”; “明明是化工桶烤的红薯!有木有!”;“色素、致癌物、香精、化学添加剂,童鞋!你能hold住吗?” 一位始终在现场关注执法的老大爷说:“这样的执法还蛮新鲜,比以前要好,至少没有粗暴地收东西,乱扯皮。”而一位身穿灰色T恤衫的年轻男子则颇认为:“这完全是胡闹,难道举着牌子走两圈就把占道整治下来了?只是看到好玩,用处不大。”作为“被宣传”的当事人,一位卖烧烤的老师傅边摇头边说:“我还以为要来掀摊子哦。这种执法方式,还是容易让人接受一些。” 【7】其实涨的不是房价,而是货币发行量 @马靖昊说会计 :我一直有一种错误的概念,以为美国货币发行量为全世界最大,前几天得到一个数据,颠覆了我的观念。美国现在的货币量是9.8万亿美元,我国1990年货币量是1.53万亿,现在是90万亿,增长了58倍,折合美元是14.3万亿美元,为美国的1.46倍!难怪电视剧《心术》的台词说:其实涨的不是房价,而是货币发行量。 【8】北京地铁一男子卧轨 小伙跳下救人列车贴身而过 昨晚,地铁1号线大望路站,一名中年男子从站台上跳下,另一年轻小伙见状跟着跳下,将中年男子拽到轨道里侧广告墙边,此时一辆进站列车离他们不足10米,列车紧贴着两人进站。所幸两人并未受伤。 @Franky-碧海苍穹 :大望路地铁,刚刚2个人在车辆进站前一瞬间跌下站台,太特么给力了!好像大片一样!!!冷静的打开相机拍下第一手资料,啊哈哈 【同一件事?】【男子地铁上露出下体猥亵女子 被乘客围追跳站台】5月17日,北京一中年男子尾随年轻的单身女乘客上地铁并露出下体性骚扰,车内乘客发现后,将中年男子追打出地铁,不料中年男子跳下站台逃避,五分钟后该男子被地铁工作人员拉上来。此事造成一号线地铁延误三分钟。 【9】否则我怒了,把网络都封了,叫你们这帮脑残骂我! @杨紫璐 :想明白了为什么一群弱智冲进来骂我,本来还想解释,现在觉得没必要了。只要我想,我家干爹一个电话就能把你们都查出来,抓掉!能分分钟888万包个飞机伦敦奥运游的人。是一般人么?!你们还是洗洗睡吧。否则我怒了,把网络都封了,叫你们这帮脑残骂我!还还想人肉我家干爹。来啊!我家干爹刚才都笑了! 【10】湖南株洲小学生躺在课桌上午睡 把课桌当床,把凳子当成扶手,还有几个孩子躺在一起互相依靠着,这是湖南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砖桥学校小学生的午睡。从“五一”开始,他们中午就这样开始午睡。躺在硬邦邦的课桌上,孩子们规矩地睡下,带着节奏的呼吸声由远及近。 【11】因为她没死,不能认定工伤 去年,媒体报道过哈尔滨环卫女工张志娟: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47岁的张志娟和21岁女儿,租住在十几平米的房子里,凌晨三点就上岗扫地。劳模21年获25张荣誉证书。但是今年,她病了,做了开颅手术。报道说:但因为她没死,不能认定工伤。单位帮助了她2000元,但手术费用5万多元,只能向亲友挪借。 【12】小心!请妥善保管家中的利器 @王于京 :5月14日,4岁的小翔被送进浙江诸暨人民医院,头上插着一把剪刀。当晚他在厨房玩耍,不停地推着冰箱,搁在冰箱上的一把剪刀被摇得掉了下来,正中头顶,插入头骨一厘米深。剪刀经手术被取下,估计不会留下后遗症。在此提醒家长:家中的利器必须妥善保管,并放至安全的位置。 【13】《麦克追逐记》 http://t.cn/aEyHdb 【14】美宣布将取消对缅甸经济制裁 5月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负责缅甸事务的特别代表和政策协调员德里克·米切尔出席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与缅甸外交部长吴温纳貌伦举行的记者会。根据白宫发表的一份声明,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宣布提名德里克·米切尔担任美国驻缅甸大使。 【15】淡然神色 2012年5月17日,缅甸仰光,一名女子坐在火车上向外看 【16】美对华反倾销税最高250% 中国光伏企业或大批关闭 美国商务部17日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反倾销税初裁结果,税率达31.14%至249.96%,分析认为双反税率累积达35%以上,中国光伏制造商成本优势丧失。专家预计未来3至6个月内将有大量光伏厂商退出市场。 【17】小贝被误称“爵士” 昨天,在奥林匹克盛会的发源地希腊,圣火在2008年举办地北京和2012年举办地伦敦之间完成了交接。在交接仪式的雨中,作为12年奥运会形象大使,贝克汉姆和安妮公主一起接受了人群的欢呼。但是希腊人看上去不太懂英国人的规矩,“Sir David Beckham”的欢呼在人群中响起。“SIR”这个词,虽有“先生”、“阁下” 的意思,但在正式场合,只能冠在被封爵者的姓名之前,如Sir Alex Ferguson(亚历克斯-弗格森爵士)。希腊人看上去不太懂英国人的规矩,在圣火交接仪式上“Sir David Beckham”的欢呼响起,让尚未被封爵的小贝略显尴尬。 【18】美研发中风患者专用机器人 受人脑控制 一名因中风而瘫痪的妇女在美国科研人员的帮助下,成功地让一个机器人受控于自己的大脑意识,并让其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行事。目前在这个机器人的协助下,这名本已丧失四肢行动能力的妇女已能“自行”完成喝水等简单的动作了。 【19】美国公开本拉登最后藏身处模型 近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基地组织前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最后藏身处的模型。该模型精确复制了这座大院的每一棵树、篱笆、灌木、门,甚至还有情报官员用于监视隐藏处的一辆红色有篷车。这个模型曾被用于美国海豹突击队2011年5月对这本拉登藏身处的突袭行动。 【20】人民日报:腐败成越南国难,越共总书记挂帅治腐 腐败给越南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以首都河内为例,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11年河内共查处27起腐败案件,涉案人数89人,造成损失约2200亿越南盾(1美元约合2.1万越南盾)。近5年来,腐败案件累计给河内造成损失约9670亿越南盾,其中追回部分仅占三成。 【21】在晚餐前交谈 2012年5月15日,德国柏林,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图左)与法国新任总统弗朗索瓦· 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在晚餐前交谈。图中背景处右侧是德国国会大厦。 【22】当你要谈论祖国的时候,该用户已不存在 @覃彪喜 :2003年,大学毕业生孙志刚因无暂住证被收容,3天后被殴打致死。南方都市报让该事件大白于天下。随后,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就在全国人民不用再担心被查暂住证的某个凌晨,大批警察破门而入,逮捕了正在偏远西部差旅途中寄宿客栈的南方都市报总编辑。当初正是这个不听话的人决定揭露真相。他叫 @程益中 。 当你要了解祖国的时候,你已经踏上了犯罪的道路;当你要谈论祖国的时候,该用户已不存在。 【23】为什么宪政法治跟国有经济不能兼容 @陈志武 :自古至今,从古希腊古罗马、从古埃及、从秦朝中国到如今,没有哪个国有经济比重高的社会不是集权专制的,而实现过民主宪政法治的都是私有经济占绝对主导的社会。为什么宪政法治跟国有经济不能兼容?“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带来的是什么形态的社会?大家去琢磨吧。 【24】家庭可能变成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将来要消灭 济善园之三慎斋 :【消灭家庭】1958年成都会议上,毛说:“家庭可能变成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将来要消灭,我们许多同志不敢去想,思想狭窄得很。”康生据此在大跃进中提出:家庭是革命最大的包袱,革命就得革掉男女情长,一律要男编男队,女编女队,小孩进托儿所,老人进敬老院,家庭就解散了,这是生产力的大解放。 【25】金正恩外祖父是叛徒? 据星报报道,日本人权活动者找出文件证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外祖父高金泽曾在日本大阪的广田制衣厂工作,为日本军方制作制服。这在朝鲜法律下是叛国行为。金正恩生母高英姬的父亲身份一直存在争议,但大部分专家同意是高金泽。高金泽在1929年移居日本,1962年回到朝鲜。 【26】只剩下一件教育部发的红彤彤的文凭   @兔子老愚 :“前几日面试了多位出自北大、清华、北师大、人大等校的研究生。看简历及各类材料,都可谓人中翘楚,面试完,我不由自主地崩溃了。无知识,无立场,无求真之诚意,只剩下一件教育部发的红彤彤的文凭。该学的没学会,却全然丧失了应有的纯真,无知识谱系,无正当价值观。”《在和风中假寐》 【27】风向 @吴稼祥 :【风向】最近网媒,自媒和主媒上的风向很乱,解读起来并不容易。有的是同一势力为同一政策目标放方向相反的风;有的,则是为了护盘,怕一种风向处于压倒性优势,不得不作平衡性反应。如果是某个政治家实名推进某件事,或某些话,这件事,这些话,就是真实的,而非假动作。社论或评论员文章则未必。 【28】这么多年听下来 和菜头 : 这么多年听下来,最能符合时代气息,最吻合社会环境,最能表达审美情趣,最能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歌手,还得是慕容晓晓和凤凰传奇。去年听了一年《爱情买卖》,今年估计要听一年的《最炫民族风》。 1987年菲律宾总统访华,会晤小平,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小平深吸一口烟说:“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你们动一次我们打一次,动一次打一次,动次打次,动次打次,动次打次,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 @sennheiser ) 【29】当我对所有的事情都厌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你,想到你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生活着,存在着,我就愿意忍受一切。你的存在对我很重要。 ——赛尔乔·莱翁 http://t.cn/zO8tr12  ( @喷嚏意图 ) @宁财神 :抱歉,实在忍不住了,发条长的。最近连着看了好几条外国人在中国耍流氓的片段,有视频,有图片,评论里各种民愤。我也很愤怒,这帮二货也就敢在咱们国家耍流氓,都是惯的。然后,对这组密集出现、高度同质化的资讯,有种奇怪的熟悉感……   【神翻译一下拍死了小清新】网友 @半黑 求最美英文,翻译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有生之年,欣喜相逢。”一开始,网友翻的句子是这样的“have life of year, happy to see you”或“Wake me up,when my life ends”。 @bubibubibubibu 大显身手,翻译道:nice to meet you!   来源: 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 http://weibo.com/dapentizk   、 @喷嚏意图 (新浪)、  喷嚏意图 (腾讯) 喷嚏官方淘宝店: http://shop58267249.taobao.com/ 广告联系:dapenti#dapenti.com (# 换成 @) 喷嚏电影频道(beta): http://www.dapenti.com/v/index.html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61770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 喷嚏图卦 】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阅读更多

魏英杰 | 洋奶粉疯狂涨价欺负了谁

洋奶粉疯狂涨价欺负了谁 文/魏英杰 洋奶粉价格高,这许多人都知道。价格高得有没道理,却不是谁都明白。据《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中国内地部分洋奶粉价格为原产地4倍,有的售价为全球最高水平。按有关专家测算,即便加上进口关税等成本,其售价也不至于如此之高。 毫无疑问,原装进口洋奶粉的价格几年间从200元迈进400元大关,其中不无虚高成分。这多出来的部分,肯定包括了对内地市场消费心理的准确把脉。说白了,部分洋奶粉品牌就是抱定了涨不涨你都得买的一种市场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为购买“放心奶”而多掏钱的消费者,自然成了洋奶粉价格疯狂上涨的冤大头。 人家这么做,确实抓准了部分消费者的软肋。记得三聚氰胺风波期间,托人从香港带奶粉,虽说价格并不算贵,但当时考虑的并非价格因素。就算是价格涨一倍,恐怕许多人也愿意出这个钱。因为,那时候买的就是放心二字。那年还有朋友从德国寄奶粉过来,奶粉值多少钱另说,快递费等加起来也是高得吓人。可只要有点办法的人,恐怕都不会说,既然那么麻烦,索性还是买国产奶粉罢了。 所以,要说洋奶粉借势涨价欺负消费者,那也得说许多消费者是心甘情愿挨人家宰。就算消费者心不甘情不愿,这么做何尝不是无可奈何之举。如果不是国产奶粉让消费者丧失信心,洋奶粉断不至于这么疯狂,而国内奶粉市场也不会呈现这般畸形发展的状况。与其说洋奶粉是在欺负消费者,不如说是在欺负国产奶粉生产厂家。国产奶粉要争气一点的话,今天也不是这个局面。 国产奶粉的不争气,还不仅体现在三聚氰胺事件上。这一事件固然对消费者信心构成了严重打击,但应该说,如果国产奶粉吸取教训,勇于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还是可能逐渐挽回颓势,重新赢得消费者信赖。可大家都知道,这一事件过后国内乳业市场依然风波不断。个别乳业巨头的表现,似乎根本不在乎消费者的切身感受。这些乳企依然片面重视营销战,而忽略了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让消费者失去信心。 这么说绝对不是为洋奶粉疯狂涨价辩护,而是对国产奶粉恨铁不成钢。从长远来讲,奶粉作为婴幼儿日常食品,价格太高肯定不能持久。如果一户人家每个月花在奶粉的钱动辄上千,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终究还是吃不消。就此而论,洋奶粉价格越高,中低端奶粉的市场空间就越大。这自然就给国产奶粉留出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只要国产奶粉厂家不再玩虚的,认认真真从质量抓起,最终还是能够恢复大部分市场占有率。 国内奶粉市场这几年来的形势变化,对监管部门也是个沉痛教训。这充分说明了,市场监管绝不可手软。对企业好,并不是说对违规企业从轻处罚,那样到头来不仅会伤害消费者利益,企业也将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监管部门睁一眼闭一眼,消费者依然能够用脚投票,将坏企业踢出市场。发生质量安全事件后,却看不到监管部门、企业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诚意,消费者凭什么还会买企业的账? 从这角度看,洋奶粉疯狂涨价也只可能得意一时。当消费者发现其中猫腻,而市场竞争法则仍然起作用的话,自然就会对这种非理性市场行为坚决地说“不”。 2012年5月16日

阅读更多

【喷嚏图卦20120517】我们只看到鲜血,从来就他妈的没看到过友谊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证原文的完整性,请注明来源和链接。凡未经许可在原文基础上故意增删少量内容后,冒名改编者,谢绝转载。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朝鲜劫匪扣押中国渔民 船主微博求助 3艘中国渔船8日在中国海域捕鱼时,被朝鲜不明身份人员控制,29名船员被扣留,对方提出120万元的赎金要求。 孙财辉 : 我是辽丹渔23979的船东孙财辉,我们三艘渔船于2012年5月8日在中国海域59区域作业时,被朝鲜一艘快艇靠上来,无任何理由就把我们三艘渔船强行押走,到现在已经第十天了。 事发之后,我们马上联络了丹东渔业局、渔港监督局、丹东市海警二支队,但是他们纷纷推卸责任,都说不管他们的事。被扣船长用朝方提供的卫星电话打来告诉我,船上现在没有食物,船员们已经两天没有东西吃了。我们一条船上9或10个人,一直困在船上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我们这些船东心情万分焦虑,吃不好睡不着,最担心的就是我们29个船员的生命安全。 张德昌 : 【跪求大家帮转】我们有20多个船员被朝鲜方面劫持,我现在焦头烂额,被劫持的船员家属找到我痛哭。我也没啥办法,去找政府,当地政府只来了一个镇长安抚我们一下,就走了。朝鲜那边说,要80万人民币放人,说实话,我们没钱。我有两点诉求,第一,把人安全放回来,这是最重要的;第二,放回船只。 【2】出国护照已填表 15天内领护照 墨镜兩週前離開美國大使館,進入朝陽醫院。他與太太、兩個兒女一家四口都已完成申請護照的文件。美聯社報導,墨镜說,處理護照申請工作的官員是中央人民政府派來的:「我確定他們是中央政府派來的,中央政府似乎負起了責任。」 @斯伟江 :碰到一临沂百姓,说起墨镜案,说知道,咱们这里出了个大人物,上访到了美领馆! 【3】广州奶协会长:广西奶农在生奶中违法添加二氧化氯 王丁棉表示,他在广西考察,发现奶农和奶企普遍在生奶中添加二氧化氯,让牛奶放一两天都不会臭。但他强调,广东没有发现这种添加。皮肤接触或摄入二氧化氯高浓度溶液,可能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长期接触可致慢性支气管炎。 【4】见死不救 5月16日中午,一名网友在河南焦作市郊区路遇一起车祸。两辆电动车相撞,两名伤者均后脑着地,昏迷不醒。过往的车辆、行人无人施救报警。该名网友多次拨打110无人接听。此时,一辆警车辆经过,该网友招手拦下该警车。车上2人下车查看后表示“我们是温县的,不是焦作市的”,随即上车离开了现场。最终,120及时赶到,伤员及时得到抢救。 【5】河南女童被撞后疑遭警车碾压 5月15日,河南洛阳伊川县11岁女孩被撞。目击者称,事发时一辆黑色轿车撞倒女孩,随后一辆过路警车从女孩身上轧过去。警车被拦下后,司机与民众发生冲突,警车被推翻。官方回应称,群众把警车司机当成肇事者导致冲突,正调查女孩是否遭警车二次碾压。 【6】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吁公民守法 针对一名中国公民在新加坡驾驶法拉利跑车造成致命车祸一事,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发表罕见声明,呼吁在新加坡的中国公民守法。在发给新加坡媒体的声明中,中国大使馆”希望在新加坡的中国公民尊重生命,重视自己和他人安全,遵守法律法规,注意自身形象。希望今后能够避免发生类似不幸事件。” 【7】连环套 【中国证监会logo首次亮相】昨天,中国证监会新logo首次亮相。官方解读:三个红色的三角构成一个公字图案,代表“三公”。网友解读:左看右看都是“套牢”。 【8】两名韩国男子在中国肯德基恶意殴打两名中国女子 @shining_life狗狗 :5月12日凌晨,本人和朋友在成都新城市广场肯德基点餐时被两名韩国男人辱骂殴打,导致我脸上淤血红肿十分严重,脑后部和右侧部也… http://t.cn/zOndZrB 【9】浙江省长:有些高校宿舍乱的跟狗窝似的 “我不管别的省,浙江省要求寝室要干净。””哪个学校寝室卫生抓的好,我率先给你们还账。”谈及学校管理,浙江省省长夏宝龙说,曾看到一些视频,学生宿舍乱七八糟,学生在里面群魔乱舞,学生还以此为”炫耀”,十分糟糕。 @朱萧木 : 用强制手段收上税干涉公民经济自由,被这笔钱养的人再干涉一下大学生私人领域摆放东西的自由,完美的逻辑一致性 【10】汉服里面穿衬衫 昨日上午,自称唐宋八大家后裔的几位人士齐聚北京,就筹备“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进行协商。就聚会时要身着汉服,在自称柳宗元后裔的柳建忠看来,是对传统文化的宏扬,更符合“八大家后裔”的身份。此次聚会是为筹备“八大家宗亲联谊会”、集资建立用于宣传推广唐宋八大家的“唐宋遗风”网站。 @一头活猪 : 汉服里面穿衬衫,马列隔壁,忽悠也TM敬业一点啊! 【11】现在,就是李昌钰来也破不了案了 @作家-天佑 :巧家县县委为了快速结案已经完全疯了,他们做出了两个惊世骇俗之举:一是已经开始粉刷爆炸案现场;二是说赵登用的碎尸高度腐败,保存有问题了。关于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就不用解释了吧?粉刷就是破坏现场;尸体腐败只是借口,就是湮灭证据。现在,就是李昌钰来也破不了案了,大家洗洗睡吧。 【12】中国大陆油价负担全球第四 尽管中国国有石油公司表示油价水平并不高,但彭博社报道,中国大陆油价负担排名第4。数据显示大陆油价虽然排名全球第42,为每加仑5.31美元。而中国人均日收入为16美元(101元),中国一加仑汽油价格约占其国民日均比例很高,达收入34%。而香港油价全球第7,但油价负担列31名。 【13】75岁老翁与42岁妻子自然受孕生女 75岁老翁石某和42岁妻子于5月13日生下一个体重5斤8两的女儿!这位爸爸抱着女儿,非常开心,而且耳聪目明,还写得一手好字。他表示,一个月两三千元的收入,不担心抚养问题。即使以后走了,妻子和57岁的大女儿会照顾好几个孩子的。 渝北金港医院,老人正在给孩子喂奶 3岁的二儿子对妹妹的到来非常开心 【14】 china瓷 法国当地时间2012年5月16日晚,第65届戛纳电影节开幕,红地毯上,范冰冰再度以一袭颇具中国特色的彩瓷样礼服现身。 【15】 昆明钉子户投掷燃烧瓶煤气罐对抗拆迁 只要拆迁人员一靠近房子,燃烧瓶、砖块甚至点燃的煤气罐就会从六楼楼顶飞下去。这个在类似“钉子户大战拆迁队”的游戏中才会出现的情景,昨天在昆明市教场东路一拆迁工地真实上演。对抗中,拆迁户邹铭灿说自己被对方用“枪”打伤了下巴。图为在六楼楼顶天台上,邹家人摆满了装有汽油的啤酒瓶子、几个小液化气罐、火把、铅弹。 【16】省政府专用鲜牛奶 【17】图为二战意大利卡普罗尼涵道式活塞螺旋桨动力试验机。“卧槽!你这是开出去是去打仗还是卖萌啊!让人家高射炮情何以堪啊” ,,,下不去手啊…………(via:g+) 【18】一小朋友抓的萤火虫,眼睛好萌啊~~~可爱死了。 小朋友看到它,说:耶,显示还有两格电! 还真的两格电啊!!! 《靠自己》 @大尸凶的漫画 @腿毛稀疏 :眼药水用多了长不高 【19】 红毯挡道与默克尔相撞 15日,德国柏林,法国总统奥朗德首次在国际场合露面,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奥朗德紧张的在欢迎仪式走红毯时错漏百出,挡住默克尔的道路,与默克尔相撞,幸而得到默克尔的帮助和指点才没“出洋相”。 【20】权力移交 @旁观者马勇 :看法国总统权力移交颇受启发:1.两党政争那样激烈,国民投票结束几天,整个国家重回平静,一个新的政治周期波澜不惊开始。2.执政党成为在野党,大家一起承担责任,从头开始,这样的党焉能不青春,不廉洁?3.政党轮替,能者上弱者下,无法形成一个永久的执政阶级和特权阶层,国民所承担的赋税相对较轻。 15日10点40分,法兰西第五共和第七位,第九任总统佛朗索瓦 奥朗德缓步把离任总统尼古拉 萨尔科齐送出宫门。 【21】清凉一下 2012年5月15日,印度查谟一座火车站,一名男子在两列铁轨间洗澡 【22】传统艺术 2012年5月13日,上海一家街头戏院,一位艺术家在准备表演皮影戏。 【23】美国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 机动车驶到路口,自动停下来礼让,行人自如穿行,不会被抢道的机动车吓半死…… http://t.cn/zOnoVhQ 【24】新中国第一次选美大赛 @雾满拦江 :看照片,猜猜这些人是做什么的?你猜不到,这是新中国第一次选美大赛,是广州搞的首届羊城青春美大赛,选美的目的,是为了配合“两个文明建设”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第一次选美,还有笔试,所以选手们要坐在教室里,咬着笔头答题。 【25】我们只看到鲜血,从来就他妈的没看到过友谊 @覃彪喜 :1958年,金日成大清洗,亲中派党员惨遭死刑,志愿军被赶回中国。1967年,金日成下令捣毁志愿军陵园,毛岸英的墓碑也被砸得粉碎。1992年中韩建交,朝鲜立刻在中朝边境集结大军做进攻状,并扬言要与台湾建交。1993年申奥,朝鲜投票悉尼,北京一票之差落选。2008年《劳动新闻》社论骂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   @宋石男 :沈志华老师,谈到朝鲜战争,这位国内朝战研究第一人说:“都说朝鲜战争是鲜血浇灌的中朝友谊之花,可我们只看到鲜血,从来就他妈的没看到过友谊。” 【26】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埃德蒙·柏克 墨镜:我不是英雄,只是我的良知让我不想看到这些邪恶发生在妇女和孩子身上。我可能做不了太大的事情,我能做的就是不能对发生在我身边的邪恶保持沉默 【27】年轻人最接受社会变革 @查立 :有天清晨,我和一同学在马路上看到无数"四人帮"被推翻的标语,马上打开美国之音,听到了江青等已被逮捕。我那位同学的父亲是个大官,因历史问题被造发派整的要死,我俩飞奔去告知他老爸这大好消息,没想到进门刚一开口,就被他老爸大骂"反动,给我滚出去!"从一刻起,我相信年轻人最接受社会变革。 【28】琮 (@aiww作品) 由汶川地震5196名死難者名字及123封內地「官式」信件併合而成。 【29】人生,都有“艰难”这个副产品,却也有时间这副良药,将不幸变成有幸,是生活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夏景 http://t.cn/zOEBi3c  ( @喷嚏意图 ) @日天铁巨人 :刚又看了个老外在列车上把脚翘在中国人头上的视频,心里挺憋气。可这事儿是不是要上升到民族主义?压根儿不必!老外也知道,在中国,人分为人民和屁民,人民高高在上,屁民匍匐在地。人民何止把脚翘在屁民的头上,还经常骑在屁民的头上拉屎呢!老外对中国人民很友好,对中国屁民的态度,是和人民学的。 http://t.cn/zOm74tr   @张雪忠 :其实,敲诈勒索一直都是朝鲜的基本国策。   来源: 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 http://weibo.com/dapentizk   、 @喷嚏意图 (新浪)、  喷嚏意图 (腾讯) 喷嚏官方淘宝店: http://shop58267249.taobao.com/ 广告联系:dapenti#dapenti.com (# 换成 @) 喷嚏电影频道(beta): http://www.dapenti.com/v/index.html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61731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 喷嚏图卦 】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阅读更多

香港/艾未未: 香港国际艺展展出艾未未悼念四川地震作品《琮》

该瑞士画廊表示,作品《琮》所展示的官方回函,封封一样,足可反映当局对人性冷漠的心态。香港去年的国际艺展亦曾展出艾未未的作品《 Marble Arm》,作品象征艾未未对建制的反抗。 除了艾未未的《琮》之外,另一重量级参展的作品还有Pop Art之父Andy Warhol于1979年亲自设计绘画的宝马艺术车,作品是以经典跑车宝马M1为素材,车尾更有留下他的签名。 现任东京都现代美术馆首席策展人长谷川祐子是这次艺展的策展人。会上展出的作品包括由高古轩画廊呈献的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巨型雕塑《Flower》;由东京SCAI The Bathhouse美术馆呈献的宫岛达男作品《HOTO》(2008),作品是一座镶上3287颗LED灯、高达六米的镜塔;由北京佩斯画廊带来的中国艺术家尹秀珍作品《黑洞》(2010),这组作品将二手货柜箱切割后加上霓虹光管,化身为巨型的钻石装置。 今年香港国际艺术展的「画廊专区」云集了182间来自30个地区的画廊,呈献世界各地出色的艺术家个人及联合展览。 一连5天的艺展还包括多个个人及联合展览,计有巴黎Tornabuoni Art画廊呈献的意大利艺术家Alghiero Boetti作品系列;奥克兰STARKWHITE画廊呈献的中国艺术家金江波的作品展;上海香格纳画廊及德国科隆Galerie Christian Nagel Köln呈献的两位中国画家余友涵及赵刚的作品展;纽约McCaffrey Fine Art画廊呈献的日本艺术家原口典之的作品展等。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