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

时寒冰 | 推荐《中國房地產之厄》

推荐《中國房地產之厄》     当王炼利女士写信告诉我,《中国房地产之厄》已于10月底在香港正式出版、发行后,我激动得难以自抑,甚至比自己的书出版时还激动。     因为,《中国房地产之厄》太难出版了。王炼利女士自己联系的出版社和我推荐的几家出版社,都在看了她的书稿后摇头叹息——这样的书不可能在中国当下的环境中出版。这本书深刻地揭露了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种种不为人知的内幕。既得利益集团通过房地产欺骗和掠夺民众、损公肥私、牟取暴利的种种做法,一一被呈现出来。而所有的这些内幕,都是通过官方公开的信息和公开的数据得出的。王炼利女士精通统计,精于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其细致入微而又严谨认真的态度,最终成就了这部数据全面、图表齐全、论据充分、材料翔实的力作。     如果要深刻地了解中国的房地产根源,这部书一定要读(这本书目前只能在香港购买)。        我强烈推荐此书,亦是向作者王炼利女士和许许多多为住房民生呼吁的良知学者致敬!无论现实多么黑暗,无论掠夺者和腐败者多么嚣张,良知者点燃自己的热血,保护仅存的光明,捍卫正义!     正义不死,苍天当歌!            暖之         2011年11月2日     原书內容簡介     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列車上,房地產業成為最賺錢的巨大的產業。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從來沒有一個時期像當下的中國人那樣,要為房地產「狂」,要為買一間房愁,「蝸居」、「房奴」也成了年輕人和無數社會底層的人們的一個專用的名詞。     這本書是來自草根階層的一位知名女學者的專題之書。作為一名「非體制內」的民間獨立研究者,十多年來,她埋頭於浩瀚資料裏,奔走於城鄉之間,1998年5月31日,她的第一篇「涉房」文章引起了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注意及批示。此後,她在網絡上發表許多專題文章,以大量數據及事實解碼在宏觀經濟領域稱霸的房地產資金量是如何成為中國的國家災難的,她的文章不僅引起有關方面的注目,更為經濟界、社會學界的學者所推崇。     閱讀這本特別之書,您就會明白,你為甚麼「被『房地產』」呢?!官商又如何勾結,攫取你手中可憐的錢?你的種種疑問將在這本書中一一找到答案。     作者簡介       王鍊利,女,1952年12月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課堂學歷」為初中二年級(67屆)。1977年參加全國高考,高分通過錄取分數線卻未能被錄取。1985年通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獲大專畢業文憑。長期在體制外從事房地產研究。1968年11月進工廠工作。2002年12月退休。工齡34年。      前 言    王鍊利   这是一本不会让你失望的书!   不让读者失望,这是作者对读者应有的尊重。   对每一个掀开本书书页的人——无论年龄、无论职业、无论性别——先道声感谢。再作一个小小的保证:我能向你们——无论年龄、无论职业、无论性别——提供你们各自想知道的一些东西。   你冲着《中国房地产之厄》的书名打开了这本书。中国写房地产的书铺天盖地,而你还想看“房地产”的书,这是作者的幸运。   作者的回报——不让你失望。   此书中有大量的信息,其中必有你感兴趣的。本书除了写房地产,更多的是涉及到房地产以外的广阔领域——《中国房地产之厄》谈论的内容就是“中国的方方面面是怎样‘被’房地产的”,而中国“‘被’房地产”的恶果,正由全民在承受——全国城镇野蛮大拆迁、居民就业难、社会消费难以启动。。。。。。种种社会动荡因素,都可以从“中国‘被’房地产”中找到答案!   本书第十六章《 国家灾难——在宏观经济称霸的房地产资金量》三千字不到,却是全书的“纲”,该章的两图一表涵括了本书中心内容——“被”房地产的中国!   我不想“掠美”,告诉我中国“‘被’房地产”信息的,是国家统计部门。本书中的四十九张表(其中四十七张数据表)、二十八张数据图张张有来历,绝大部分来自国家统计部门的公开数据,我做的,不过是将这些统计数据梳理了一下,让大家看得容易、看得方便些。   当然,要想将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准确无误地转达,光会写阿拉伯数字是不够的。引用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乃至引用联合国、世界银行的数据,必须懂得统计规则。本书作者懂统计规则。   我是希望将统计数据梳理得能让小学以上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看懂——要知道,根据2009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的抽样调查数据,中国大陆2009年时的小学和文盲人口还占到全国六岁以上人口的37%。   要想将统计数据梳理得能让小学以上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看懂,光具备文字能力也不够,还需要懂点数学,懂点数理统计。本书作者从小就厌烦阿拉伯数字,然而四十年前的“批判四条汉子”运动将喜欢文学文艺的我网进了“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典型”之列,接下来就是“批判”和人格侮辱。当时还未成年的本书作者不想自杀,就选择自学,包括自学本不喜欢的数学。几十年后,“用数字说话”成了本人的语言表达特色和思维表达特色。   《中国房地产之厄》是房地产类书籍中的“另类”,从来没有人这样写过房地产。   书中涉及的问题,都是我这十几年来思考的、研究的。我思考研究这些问题的初始目的很简单:很多专家学者违背了常识在信口开河,还不仅是在房地产方面。这一是良心问题,二是研究能力问题,三是体制内学术环境出了大问题。我自认为自己良心在、研究能力在,本人又不属于“体制内”,于是我来思考研究。   1998年5月31日,我的第一篇“涉房”文章《对住房问题的几点思考》摆上了共和国总理的桌案。2002年11月,《希望与危机并存的上海房地产业》一文得到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博士这样的评价“ I have read your paper on Shanghai real estate market with interest and enjoyed reading it very mach. You have indeed provided much data and insight into the important market. I hope you can publish it in influential papers in china. ”   2011年,《中国房地产之厄》终于出版。   从2002年12月8日满五十岁起,我的身份是“退休女工”。但学术研究能力从来与身份没有关系,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也与学历没有必然联系,尤其是在当今中国大陆。   《中国房地产之厄》是我写的第一本书。是不是最后一本,我不知道。我不会“为出书而出书”。   这是我的文字第一次成书,深深感谢香港“天地图书”的知遇。祝愿香港“天地图书”长存于天地。   这是我的文字第一次成书,深深感谢买这本书、读这本书的读者。作者是靠读者来成全的。祝愿你们希望总比失望多!祝愿你们不断实现新的希望!              2011.3.8 中国房地产之厄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从“地产计划市场”到“房产计划市场”     导言:这个市场“被计划”了…..29  第一章:土地出让:掌心中的运作31     第一节 “出让给己”的操作…31   第二节  在“出让给己”的土地上收益34   第三节 “自控”的变幻戏法….41   第四节 “计划”失算后的错、罪、乐…45 第五节 土地出让金的“官价”和“市价”..50    第六节 《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三条之殇…59  第二章:“空置房”之霾   66  第一节    房屋空置——土地被官员所控的必然结果66 第二节 “尝甜头的”笑了,“被陪拆的”泣了…67 第三节 空置房“不用于解困”之谜…..71    第四节   对“民心房改”政绩“冷处理”的秘密73 第四节 “陪拆户”是消化空置房的主力…76  第二部分:住房改革——各抱心思寻找“增长点”..81  第三章  南辕与北辙—— “朱房改”精神与实际的房改82    第一节   无奈才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82    第二节  “朱房改”精神:低工资制度下的住房商品化…83    第三节    寻找“增长点”,打开了潘多拉魔盒……93 第四章  “政”、“房”一体,“金魂”附体…..107  第一节   二十年“不差钱”的房地产业…107  第二节     房地产业“不差钱”的奥秘…113              ——一块“公费浇灌的自留地”    第三节    巨额负债——行业的“要挟资本”..121 第五章  动迁——-场反市场化的运动….126    第一节   无消费者的选择就无消费者的需求..126    第二节   无视“民产”就无平等交易….134    第三节   法律的荒诞:一样的土地使用权证,不一样的权利…138   第四节   大动迁的双重动力….142    第五节    50%的住房销售在为“政府制造的供应”买单146 第三部分:住房商品化——体制内利益的再分配151  第六章  12.5%为什么“等于”56.4%……152  第七章  “福利分房”的似是而非…..167  第八章  补充公积金——“体制内”的享受…171  第九章  惊诧——“人均住房面积”竟可以这样算?!…178   第一节  他们只作“加法”…178   第二节  我怎样做“减法”…183  第十章  揭穿“支柱产业”的谎言..190  第十一章  奇观——政府为房地产业“减税负”…196    第一节 汗颜的“税收贡献”..197    第二节 三万多亿的税收“减负”…201 第四部分:是尝罂粟果的时候了207  第十二章 苦恼的消费和消费的苦恼..208  第十三章   低工资高房价才出“房奴”…218 第一节 这才是真实的“2009年中国劳动者收入总数”218   第二节     在GDP中找“穷”的原因…225 第三节     该怎样与香港、美国比收入?..229 第四节     高房价的“不能承受之重”…237  第十四章  灵魂被拆弃了的“道具城”…242      ——别了!老西门——西湖滨——前门大街  第十五章 “饭碗”是怎样被“砼制GDP”压扁的?253 第一节 砼制品堆出 “缺质量的GDP”…253 第二节 广造地铁——无望收回投资的“房地产配套项目”261 第三节 中国的政府投资为何不能有效带动就业?..267 第四节 自由的市场才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保障…276 第五节   中国的“饭碗”必靠制造业擎起…280  第十六章  国家灾难——在宏观领域称霸的房地产资金量287  第十七章  “救救干部”!…293 第一节 0.417亿条搜索信息——“土地腐败”..293 第二节 法庭之上国徽底下发生的抢劫…298 第五部分:彼弃此祭与彼祭此弃…303 第十八章 彼处的痈疽是此地的宝贝?304 第一节 美国的“大动迁教训” ——“药物比疾病更糟糕”和他们如何改良“药方”..304 第二节  日、韩、英、德、法的土地政策教训                        ——土地不能当普通商品看待..309  第三节 香港土地制度的要害…314  第十九章 “商用”、“宅用”不容“捣浆糊”——彼土地市场与此土地市场的分野..319  第二十章  “土地储备”—— 彼市场与此市场的不同操作326    第一节 土地储备:目的不同,结果不同…326    第二节  “土地储备三原则”利了谁?….328   第三节  土地储备——醉翁之意不在酒…331  第二十一章 向三十年代的上海取什么经?336 第一节  昔“平民村”与今 “经济适用房”之比较336 第二节  “瞄准利润造房”与“跟政府导向造房”之比较345   第三节  七十多年前棚户居民的“抗迁”启示  ..350  第二十二章 “次贷”不是此地的垫背…354      第一节 闹“次贷”期间的中国梦幻…354      第二节 都是难弃“杠杆”…356 第二十三章 彼岸70多年前的经验教训该怎样记取  362 第六部分:冲破“计划市场”的藩篱371  第二十四章  房地产问题的核心在于权利不平等372   第一节   有几份经济实力,得几份政治权利372   第二节    特权始终笼罩中国…374  第二十五章  房地产业的“2011曙光”  380 第一节  越“调控”房价越上扬的奥秘…380  第二节  让房地产业停止疯狂的是“征房必须补偿”  383  第三节  擎起“公民利益”的大旗    …386  第二十六章  “市场方法”解决房地产业累积的“计划病”393   尾声:迎接一个平平常常的房地产真市场!400             后记                                 403       附录一、承包商对我说“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                  —— 我对“土地征用费每亩50万元”的疑问…408    附录二、这份“实际情况”在误导决策部门                  ——1998年8月给上海市前任市长徐匡迪信…413   附录三、建设部是搞工程的,应该讲点实事求是          ——1998年8月给建设部前部长俞正声信…416   附录四、1998年10月给建设部前部长俞正声信..418   附录五、我是为了上海房地产的健康发展,请您理解我                    ——2003年3月给上海市长韩正信—–420      附录六、对住房问题的几点思考(节选,1998年)423    图表目录:      表一、上海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及开发情况(1996~2009)..46      表二、2003年~2006年1至9月上海实收土地出让金情况…. 51      表三、上海城镇房地产业已被利用土地的土地受让方式汇总(2004)…51      表四、上海城镇房地产业已被利用土地的土地受让方式汇总(2005)..52      表五、历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出让单价和出让总价(2000~2009)..56      表六、全国房地产业土地转让收入与上海房地产业土地转让收入对比表..64      表七、上海及全国九十年代商品房空置面积与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比较..66      表八、上海解决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困难户情况(1996年~1999年)..72      表九、香港历年私人住宅单位楼面面积一览…99      表十、香港居民车、房综合持有情况一览….99      表十一、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历年资金来源表(1997~2009)…110      表十二、上海房地产开发企业历年资金来源表(1996~2009)…111      表十三、上海房地产业“强企”与政府关系…….114      表十四、香港房屋协会财务报表与上海房地产企业财务报表对比…117    表十五、全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投资额对比(2000~2009)…118    表十六、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总收入与投资额对比(2000~2009)…119      表十七、香港住宅销售额 (1995~2009)….125      表十八、2000年上海城市家庭户住房资料(按住房建筑面积分)…153      表十九、2000年上海城市家庭户住房资料(按住房间数分)…153      表二十、1982年上海市区住房调查汇总表(按住户职业统计)..157      表二十一、2000年全国购房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按职业分)..159      表二十二、全国购房户购房费用(按职业分)(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160      表二十三、购建房费用抽样调查(上海,2000)…161      表二十四、根据购建房费用抽样比例所作的总体推断(上海,2000)..162      表二十五、至2000年上海市区居民家庭户购房支出一览表…163      表二十六、上海居民住房总面积的“搞笑计算式”…..181   表二十七、上海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官方计算式(2003~2005)…182      表二十八、上海商品住宅竣工面积与已拆迁住宅面积对照表(1995~2005)..183      表二十九、上海商品住宅空置面积(1995~2005)…184      表三十、上海住房水平指标计算表(1994~1999)…187      表三十一、房地产业缴税占比(2001~2008)…..202      表三十二、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支出”项目组成表…209      表三十三、“住房商品化”十年间上海居民人均非消费性支出占比变化..210      表三十四、全国房地产业住宅销售额年增长与居民消费支出年增长比较..215      表三十五、 2009年中国城镇从业人员就业方向….220      表三十六、2000年~2010年住宅销售额与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比较..225      表三十七、 上海居民与美国居民人均支出详项对比……230      表三十八、香港居民家庭月开支数(1999.10~2000.9)…232      表三十九、上海、香港、美国人均消费性支出比较….234      表四十、全国城镇中等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新建商品住宅单位面积均价比较        (1998~2009)…237  表四十一、上海城市中等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新建商品住宅单位面积均价比较(1998~2009)…238      表四十二、全国和直辖市家庭户按住房来源分的户数(城市)…240      表四十三、1998年7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对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具体要求…271      表四十四、房地产业本年资金与同年度宏观层面资金量比率(2000~2010)…288      表四十五、80年代末欧美亚城市土地价格….319      表四十六、上海金山亭林镇2005年同一地块两次出让的不同土地出让价…324      表四十七、2005年全国按户主的职业分的家庭户住户状况(城市)….376      表四十八、2005年全国按户主职业、住房面积分的家庭户占比(城市)..376      表四十九、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年增长率(1999~2010)..382                图一、1997~2010年全国房地产业购置土地和完成土地开发情况(按面积计)..50      图二、房地产业利润一览(1994~2000)                          94      图三、上海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建成套住房销售套数(按住宅性质分,2005~2009)..36      图四、 上海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1996~2010)…171(原是1996~2010,现改为1997~2010)      图五、上海职工缴纳补充公积金者与仅缴纳常规公积金者人均缴集额比较(1997~2006)….175      图六、全国房地产业税收组成图(2001~2008)…198      图七、上海居民人均总支出构成(1998~2009)….210      图八、上海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支出情况(2000~2009)..211      图九、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支出构成(2000~2009)…213      图十、全国住宅销售额与居民储蓄存款年增加额对比(2000~2010)..224      图十一、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情况(1998~2010 )…254      图十二、全国城镇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998~2010)…..255      图十三、占城镇第三产业投资前五位的行业(2004~2010)…256(原是2004~2009,现改为2004~2010)      图十四、全国房地产业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平分秋色图”(1998~2010)258      图十五、全国城镇新增固定资产(2003~2009)..259      图十六、全国城镇第三产业新增固定资产组成(2003~2009)…260      图十七、上海每年新增固定资产及房地产业所占比重(1995~2009)…260      图十八、全国城市公共交通业固定资产投资(2004~2010)…265      图十九、2008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资金来源组成..266      图二十、历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按房地产业和非房地产业分)…272      图二十一、历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按三个产业分)….274      图二十二、中国城镇制造业“职工”与“从业人员”比较(2004~2008)284      图二十三、主要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投向(2006~2009)285      图二十四、房地产业资金在宏观领域的份量(2000~2010)..287      图二十五、房地产业资金增幅与宏观层面资金量增幅比较(2000~2010)288      图二十六、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住宅套数(2005~2009)..349      图349二十七、历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竣工住宅套数(2000~2009)350   图二十八、历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与销售额(1999~2010)  382

阅读更多

时寒冰 | 推荐《经济为什么会崩溃:鱼、美元与经济学的故事》

    如果您从没有接触过经济学,那么,不妨读读一本很不错的入门读物——《经济为什么会崩溃:鱼、美元与经济学的故事》。这本书浅显易懂,而又引人入胜,在故事中讲经济学原理。我应邀为此书的中文版写了序言。该书已由中信出版社在2011年10月30日正式出版发行。——暖之 小岛经济开启智慧之门  ——序《经济为什么会崩溃》      时寒冰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经济学著作。     从小岛开始,一个个原本深奥的经济学原理,便在一个个故事中生动地体现出来。随着故事层层思考下去,便会发现,尽管一些经济学的道理看起来越来越深入,却始终贴近我们的实际,并始终充满乐趣。     既能言简意赅地讲明道理,又保持着足够的吸引力,使得读者好像在一种魔力的吸引下享受阅读,是极难做到的,而彼得•D•希夫与安德鲁•J•希夫做到了,《经济为什么会崩溃》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     但如果将这本书仅仅看做是经济学入门读物,我觉得有失公允。因为,这本书对当下的很多经济现象做了深刻的剖析,并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喜欢这种鲜明的风格。我甚至认为,如果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者或执行者能够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一定不会在诸如以庞大政府投资主导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诚如作者所言,“凯恩斯主义允许政府摆出一副有能力提高生活水准的模样,只要印刷机呼呼运行,什么公开承诺都可以做。因为存有亲政府的倾向,凯恩斯主义者们比奥地利经济学派更有可能接受最高政府的经济任职”。     凯恩斯的主张,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找到了合理的理由和依据,却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因为,它使经济自身的运行规律遭到破坏,使得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被扼杀。     当下的中国不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吗?不加息,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必然日益严重;加息,由于不能对政府投资这一块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反而加速了民营企业的大面积死亡,而这些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恰是市场所需的。这意味着,当这些生产企业次第倒闭,供应减少,反而会加速中国的通货膨胀!     为什么出现了这种两难的局面?根源就在于,政府成为了经济的主导者,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角。这种困局只有当政府的职能从主导经济向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过渡以后,才能真正得以改变。     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是催生天量货币不断被滥发的根源。政府通过通货膨胀,稀释民众的财富,通过悄悄盗用民众的财富满足所谓的经济干预计划,而这些计划无不是被种种动听的承诺包装着,尽管这些动听的承诺很少真正兑现。     政府为了使通货膨胀的理由变得生动可人,不断妖魔化通货紧缩:“现代经济学错误地认为: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因而一旦发生通货紧缩,人们就不愿意消费(这样价格就会继续下降),而人们如果消费,价格下降的影响就会减弱。真是荒谬。”     是的,这是荒谬之极的理论,它甚至在常识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还有什么比让物价降低到一个更合理的水平对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呢?     《经济为什么会崩溃》中讲述的一些基本道理,帮助我们回归常识。     无论是大规模经济还是小规模经济,所遵循的经济学原理是一样的。比如,投资建设,“只有在收益大于支出时,这种投资才有效果。反之,这些项目就是在浪费资源并会阻碍经济增长”。但很多人似乎只看到了投资建设带来的毫无意义的虚幻的GDP数字,却没有看到这种高投资低回报甚至无回报的结果所带来的巨大的财富损耗。     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为什么会崩溃》讲述的故事,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倾听了这些故事,明白了这些故事背后的经济逻辑脉络,对于很多的经济现象,便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或许正是《经济为什么会崩溃》的价值所在吧。    我曾经拜读过彼得•D•希夫的《美元大崩溃》,对其大胆、明确、一针见血的风格非常欣赏,彼得•D•希夫与安德鲁•J•希夫合作的这本《经济为什么会崩溃》具有同样鲜明的风格。愿这部著作让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         2011年7月 于上海 链接: 美国、欧洲、中国经济趋势 链接:欧债危机通向天堂or地狱之门? 链接:揭开油价涨多跌少之迷 链接:强烈谴责美国苹果公司网站“盗窃”本人作品 链接:伯南克会说什么? 链接:九月的棋局 链接:从美联储的宽松到中国泡沫 链接:债务危机·泡沫·命运之战(新浪) 链接:哈尔滨新书发布会花絮(60张照片)   链接:曹建海:我以我血荐轩辕(新书序言) 链接:刘广元:在震撼中感悟大爱之美(新书序言)   链接:周洛华:深怀悲悯的金融战略家(新书序言)     链接:乔良:悲壮的先知——序时寒冰《经济大棋局》 链接:贵州贫困山区助学(视频,含20分钟演讲) 链接:爱心图书馆捐赠及游嵖岈山(35张照片) 链接:云南二次爱心捐助行动(含30张照片) 链接:云南抗旱救灾感悟(含44张照片) 链接: 贵州助学·感悟  

阅读更多

时寒冰 | 宽松·调整·股市

宽松·调整·股市    时寒冰     对于本人此前两篇博文中的观点,饱受争议。     一是,在10月16日写的《欧债危机通向天堂or地狱之门?》中,我明确指出:“具体到中国股市,我个人认为,到11月份将基本完成筑底过程。”我用的是“完成”。     二是,在10月25日写的《美国、欧洲、中国经济趋势》中,我再次补充说明:“(中国股市11月完成筑底的)分析依据就是,欧债危机恶化,中国将在10月下旬最迟11月份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而货币政策的调整必然影响到股市的走势。”     每次下这样明确的结论,都会花费我很多精力,斟酌再三,推导再三,唯恐有漏洞和偏差,常常紧张得失眠。     对我的观点,争议最大的是货币政策的调整问题。     首先看:货币政策调整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增加货币供应,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面会从紧张变为宽松。     其次看:中国货币政策是随什么而动的?我们知道,中国的央行是世界上独立性最差的央行,它只是一个从属于行政权力的部门,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行政部门,与计生、城管之类的区别,无非是具体业务不同、衣服穿得体面点而已。中国的货币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附庸。过去直接在财政部下面当差,听命于财政部。但这样显得形象不好:财政与银行,一个花钱,一个印钱,花钱是很快乐的事情,不够花就让印,不出门就弄得特别有钱,显得很不含蓄。于是,便让央行独立了,拉一竿子人马自立山头,从办公环境和各色勤杂人员的配置及着装等来看,跟国际接轨了,但实质没有改变,当然,随着技术进步,印钞之类的体力活容易干多了。     现在看看政府。每当有危机的时候,国家就会出台很多计划,这些计划不是让人观赏的——即使用来观赏也得用钱裱糊一下——需要钱来做。这次也不例外。     规划之后就是花钱。钱从哪里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于是,有关部门开始营造气氛,公开调情,说CPI将很快会下降到5%以下。很多人不相信,我反正是信的,因为中国有一个神奇的部门——国家数字制造局(俗称统计局)。     于是,有关部门开始强调,通胀很快就会下去——当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多货币不可能消失。虽然股市下跌已经蒸发一部分,但数量有限。因此,国家即使调整货币政策,股市走好,但吸干了民众鲜血的楼市未必。     于是,10月20日放行地方债。     于是,10月25日,温总理强调:“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 ,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这个信号极为关键。     我在10月25日写的《美国、欧洲、中国经济趋势》中,做了一点补充说明。     从此开始,中国股市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地前行。     这个时候还继续纠结于货币政策是否调整吗?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预期的重要性永远大于现实——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当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被强化,资金就会突然涌出——中国从来不缺钱,缺的是机会。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已经超过美国28.2%。是全球第一货币大国。怎么可能缺钱呢?     因此,货币政策何时调整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调整预期已经被确认。对于股市的趋势而言,这就是动力。甚至在希腊突然宣布公投,让欧债危机恶化的背景下,中国股市都能特立独行。中国股市仿佛一个卧床两年的病人,突然跳起来举起了200公斤的杠铃,额滴神呐,太神奇了!     是的。这就是神奇的中国股市,或者说,这就是中国股市的神奇。     中国政府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听其言,观其行。     这句话过去常被用到阿扁身上,许多人认为阿扁的确是欠扁的,但如果据此认为这句话只适合阿扁就真的太缺少创意了。     具体到货币政策上,不一定非得宣布调整了才算调整,只要客观上有了这样的效果,就属于调整了(就好比已经领证同居,何时举办婚礼已经不重要)。货币政策虽然还没有宣布调整(在通胀情况下宣布调整货币政策容易刺激很多人,政府会格外含蓄,等前戏完成以后再宣布调整),但底下已经开始悄悄宽松了。     以下是《金融时报》11月3日的报道:     周三,衡量中国银行间流动性最重要的指标——7天回购利率下跌了近70个基点,为3周来最大跌幅,表明政府在兑现承诺。与此相呼应,一年期利率互换(IRS)跌至3.37%,为6个月最低水平。     分析师预期政策放松将通过两个渠道进行:一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注入流动性,二是非正式指导各银行增加放贷。     这两方面都已出现放松迹象。本周到期央票约为107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央行(PBoC)迄今只宣布发行110亿元人民币央票,说明该机构将向金融体系注入很大规模的净流动性。     与此同时,官方《中国证券报》周三在一份报道中称,在中央政府呼吁各大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信贷支持后,这些银行在10月底加大了放贷力度。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经济学家沈建光(Shen Jianguang)在一份研究简报中指出,“我们相信政策放松会比预期来得更快。”     这则报道与现实中的资金供给吻合。从10月下旬四大行信贷投放情况看,信贷松动迹象明显。四大银行数据显示,10月前20天新增贷款规模仅在800亿元左右,截至10月27日,10月四大行新增贷款约1400亿元。21日至27日5个工作日,四大行新增贷款每天平均超过100亿元,贷款投放突然加速。     是的,这就叫听其言观其行,有时做了不一定说,有时说了不一定做;有时做了不说但让你知道,有时做了不说也不让你知道你翻墙知道了说你知道的是假的……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了这些,还有必要傻等货币政策调整吗?     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不仅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趋势,也会影响到全球大宗商品趋势。     很多人或许发现,欧债危机虽然伴随着希腊这个巨大搅屎棍的新动作有了恶化迹象,但与之前的表现相比,全球资本市场的情绪还算基本稳定。原因是,以前美国被债务危机困扰,中国在想法把前期汹涌超发出来的货币蒸发一点,货币政策收得比脚紧。欧债危机再一恶化,就让世界感觉到暗淡无光了。     而现在,美国经济正在走向全面复苏;中国正在宽衣解带尝试再爽一把;日本感觉下一步棋局就是对准自己,具有先见之名的勤劳而勇敢的日本人便挥刀自宫,自砸场子让日元贬值,省得华尔街惦记自己了。觉悟这么高的国家,你好意思再拍一砖吗?既然四大经济体,三大经济体都开始有动作了,欧洲的悲剧就自己唱吧。中国没有必要掺和其中。求得急了,就告诉他们:“信心比黄金重要。”弄这个我们是强项。真要到了局面不可收拾了,到欧洲收购资源、优质资产,跟逛超市似的,有很大挑选空间。只要有人不昧心总想着吃回扣,国家利益到那时是能够最大化的。     另外,警告别再偷偷删我文章,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草于2011年11月3日 链接: 美国、欧洲、中国经济趋势 链接:欧债危机通向天堂or地狱之门? 链接:揭开油价涨多跌少之迷 链接:强烈谴责美国苹果公司网站“盗窃”本人作品 链接:伯南克会说什么? 链接:九月的棋局 链接:从美联储的宽松到中国泡沫 链接:债务危机·泡沫·命运之战(新浪) 链接:哈尔滨新书发布会花絮(60张照片)   链接:曹建海:我以我血荐轩辕(新书序言) 链接:刘广元:在震撼中感悟大爱之美(新书序言)   链接:周洛华:深怀悲悯的金融战略家(新书序言)     链接:乔良:悲壮的先知——序时寒冰《经济大棋局》 链接:贵州贫困山区助学(视频,含20分钟演讲) 链接:爱心图书馆捐赠及游嵖岈山(35张照片) 链接:云南二次爱心捐助行动(含30张照片) 链接:云南抗旱救灾感悟(含44张照片) 链接: 贵州助学·感悟  

阅读更多

时寒冰 | 美国、欧洲、中国经济趋势

美国、欧洲、中国经济趋势       时寒冰     从突尼斯到埃及到利比亚到叙利亚再到伊朗的路线图,与债务危机的主线一起,如同我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所分析和展望的那样,正在快速地与现实一一对应。很多人目睹了卡扎菲惨烈的死——尽管这是他在棋局中的必然结局,我依然为卡扎菲不能汲取萨达姆的教训而试图苟且偷生的挣扎感到震撼。一位曾经风云世界的枭雄,在被暴打中无助地哀求……独裁者其实都是极其软弱的,舍不得用黄金手枪终结自己,在羞辱中走完了最后的人生。这也许就是一种宿命,当卡扎菲草草终结无数反对者的生命时,或许,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回到经济问题上。     我在此前多次强调,美国经济将率先走向复苏,它此前所暴露出来的一些软肋更像是“假摔”,只不过是为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寻找合理的借口而已。只有当制造出更多的美元,才能安享升值之利。现在,我要特别强调的是:美国经济走在快速走向全面复苏!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是当下。是的,王者已经归来。美国将擎起大旗,重新主导世界经济。     最近发布季报的美国142家财富500强企业中,68%的企业盈利水平都超过了市场预期。在许多人忧心世界经济衰退的时候,美国的众多企业给出了非常积极的信号。就连去年亏损的银行,也开始盈利。比如,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 在10月18日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盈余62亿美元,折合每股盈余0.56美元,去年同期则为亏损73亿美元,折合每股盈余0.77美元。而此前分析师的普遍预期仅为每股盈余0.28美元,营收257.5亿美元。     在今年5月份的一次演讲中,我认为,美国企业的基础稳固,美国的经济复苏只差一个条件:房价上涨。一旦房价上涨,经济活力将立即爆发出来,其金融资产状况也将迅速变好。现在,我要说的是,美国的房价正在止跌回稳,并很快步入上涨轨道。     我们知道,现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提高了移民门槛,而美国却一直保持鼓励状态。为什么?我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做过详细分析。     奥巴马非常清楚,在国内购买力跟不上的情况下,借助移民的力量支撑起房价,就能更快地实现经济的大逆转。     2009年10月29日,奥巴马签署通过“EB-5经济特区项目延长3年”议案,从2009年10月30日起,“美国投资移民EB-5类经济特区项目”往后延期3年至2012年10月30日。在投资移民EB-5类经济特区项目中,投资额从100万美元下降至50万美元。     这意味着在今后的3年里,在美国那些相对贫穷落后的“特区”投资50万美元,创造10个就业机会的申请人,就可以不受语言、教育或者管理经验的限制,移民美国。这意味着,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相比,美国对投资移民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这不仅为美国带去了大量投资资金,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美国是一个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型的国家,有消费实力的富人大量移民美国,将重启美国消费时代的辉煌,让美国从危机的阴霾中走出来,重新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至于美国的房地产,也将慢慢走向良性复苏。     美国的移民政策,吸纳了更多优秀的人才和更多资源,使其人口结构变得更为合理,而非像其他几大经济体那样,先后步入老龄社会。而且,这种政策也刺激了美国消费的回升——对于一个消费占比高达7成以上的国家而言,消费的上升对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最近,美国有参议员提出了一条更激进的鼓励移民的举措:向在美国投资50万美元买房的外国人提供居留签证。这个参议员说:“这个办法不用花政府一分钱,就可以刺激需求。”     美国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引擎,其经济的全面复苏为当下悲观的局面增添了些许信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经济体也将跟着步入全面复苏的状态。     相反,在欧债危机之后,还将有日本债务危机、中国债务危机。这条带血的主线将充分释放它的杀伤力。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正在下降。10月20日,中国财政部宣布,将允许浙江、广东、上海和深圳作为试点,自行发行3年期和5年期债券。预计该项目将扩大至全国其它地方政府。     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了。     当然,中国的债务危机与欧洲和日本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因为,中国政府的负债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超发货币的方式来实现的——不需要对民众偿还,因而使得表面看到的债务不是那么大。中国的广义货币余额在2009年即已在总额上超过美国。现在超的更多。根据美国10月10日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M2为9.621万亿美元,而中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9月末的m2余额为78.74万亿元,折合12.335万亿美元,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超过美国28.2%。对于一个经济规模只有美国三分之一多点的经济体而言,如此海量的货币发行必然导致购买力的下降和物价的上涨。因此,未来中国的债务危机将表现为货币危机,即货币突然大幅度贬值所引发的经济与社会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还未过去。“决战”时刻正在到来。     2011年10月16日(周日),我发表了《欧债危机通向天堂or地狱之门?》的博文,认为:“……这些杀伤力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在快速累积。一旦释放出来,其副作用是难以估量的。相应的,欧元、相关国家的股市、绝大部分大宗商品还将走出一波跌势。”比如,沪胶1201从周一的29500,一口气下跌到周五的24460,跌幅达5000,可谓惨烈!(如下图)     有趣的是,就在我的博文发出一天后,10月1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始面对现实,她否认欧洲债务危机将得以快速解决,并表示寻求解决方案的努力将一直延续到2012年。默克尔向市场明示:“有了这项方案,一切问题都会在周一迎刃而解、划下句点,目前这个再度燃起的美梦将无法实现。寻找终结欧债危机的具体对策势必得拖到明年。”而10月12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还明确表示,相信到10月23日召开欧盟峰会时会全面批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欧盟成员国必须为应对债务危机作出贡献。德国财长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也在同日表示,即将在23日举行的欧盟峰会不会出台欧债危机的最终解决方案。     德国显然在想办法降低市场预期,以免出台的方案达不到市场满意,引发严重后果。     随后,德国主导把欧盟峰会改为两次,将10月23日拿出解决方案的时间推迟到10月26日。我随后在原博文中将时间节点调整——“根据最新报道,德法已将时间调整为10月26日周三,相应的,本文中所有的相关时间点皆调整为10月26日(相当于北京时间周三下午至周四上午)”。     德国的拖延战略暂时改变了趋势。欧债危机可能得到解决的预期使大宗商品止跌上涨。     我们知道,欧债危机拯救方案最大的难点在于,欧洲央行是世界上独立性最强的央行之一,它对救市政策不予配合,这严重束缚了德法两国的手脚。事实上,目前有能力拯救欧元国,消除债务危机的国家,只剩下了德国。而德国的经济增速也在快速下降——这是最大的隐患。10月17日,德国央行在10月份的月度报告中表示,德国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初的经济前景已进一步恶化。德国8家智库联合发布的一份经济预测报告,将德国2012年经济增速预期大幅下调至0.8%,远低于此前的预期。     从10月24日晚间的消息来看,德国总理默克尔已向德国相关政党发出简报,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的金额借助借贷杠杆化将增至1万亿欧元(1.39万亿美元)以上。只有得到德国国会全体会议的批准,默克尔才能将方案拿到26日的峰会上讨论、通过。     将欧洲金融稳定措施(EFSF)杠杆化,以加大其效用,是美国财长盖特纳提出的建议。问题在于,杠杆化本身就是一种潜在负债,副作用难以低估。假如EFSF的评级直接挂钩法国和德国,法国等国家可能因此失去AAA的最高信用评级,并直接影响到EFSF的评级,抬高融资成本,并导致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处发展。     因此,EFSF杠杆化等做法,最多只能暂时缓和欧债危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欧盟峰会26日推出的方案,无论是否令市场满意,都将加速、加剧趋势的推进。必须认识到,希腊等国的紧缩政策,正在加速企业的破产倒闭,使得债务危机变得更加严重、更加悲观,而不是相反。如果不是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将演变成一场灾难性的危机。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一点大幸吧。     说明: 刚刚写完这篇博文,就看到《温家宝:对宏观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报道,温总理强调:“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 ,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这个信号与10月20日放行地方债的信号连在一起再明确不过了。与我此前所做的预测基本吻合。在10月16日写的《欧债危机通向天堂or地狱之门?》中,我明确指出:“具体到中国股市,我个人认为,到11月份将基本完成筑底过程。”分析依据就是,欧债危机恶化,中国将在10月下旬最迟11月份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而货币政策的调整必然影响到股市的走势。         草于2011年10月25日 链接:欧债危机通向天堂or地狱之门? 链接:揭开油价涨多跌少之迷 链接:强烈谴责美国苹果公司网站“盗窃”本人作品 链接:伯南克会说什么? 链接:九月的棋局 链接:从美联储的宽松到中国泡沫 链接:债务危机·泡沫·命运之战(新浪) 链接:哈尔滨新书发布会花絮(60张照片)   链接:曹建海:我以我血荐轩辕(新书序言) 链接:刘广元:在震撼中感悟大爱之美(新书序言)   链接:周洛华:深怀悲悯的金融战略家(新书序言)     链接:乔良:悲壮的先知——序时寒冰《经济大棋局》 链接:贵州贫困山区助学(视频,含20分钟演讲) 链接:爱心图书馆捐赠及游嵖岈山(35张照片) 链接:云南二次爱心捐助行动(含30张照片) 链接:云南抗旱救灾感悟(含44张照片) 链接: 贵州助学·感悟  

阅读更多

中国报道周刊 | 揭开油价涨多跌少之迷

  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发改委宣布下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对于成品油价16个月来的首次下调,公众似乎并不领情。其理由是:国内油价一直是涨多跌少。   民众的这种感受是有依据的:2008年6月20日,国际原油价格接近140美元,国内93号汽油的价格是每升6.2元;2009年7月28日,国际原油价格为70美元,几乎腰斩一半,而国内93号汽油的价格是每升6.19元;今年10月9日的国际油价是80美元,而国内93号汽油的价格都已经站在7元之上,北京达到了每升7.61元。   对于上述说法,发改委并不同意。他们的理由是:在成品油调价操作中,每逢国内油价需上调时,考虑到对下游行业影响以及通胀压力,国家不仅适当控制调价幅度,还经常推迟调价时间;每逢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下跌时,国家即按当时国际市场油价与上一次调价时水平所对应的降幅及时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按照发改委的说法,他们对油价的上调其实还少调了,如果这种逻辑成立,那么,我们现在用的93号汽油,早已经在每升8元以上了,而不是现在的7元多。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发改委调整油价,依据的是他们制定的一个游戏规则。2009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从此开始,发改委对油价的调整有了一个基本的操作规程。但是,这个“22日工作日”规则有利于油价上调,而不利于油价下调。   油价的运行有一个规律,上涨的时候,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一旦涨幅超过4%,油价上调就变得顺理成章。而下跌的时候往往是急跌,跌幅迅速超过4%,民众都觉得要调油价了,对不起,还没有到22个工作日呢。等22个工作日快结束时,油价往往已经开始反弹,4%的跌幅又被吞噬掉一部分。于是,油价达不到下调的标准了。随后,油价可能又大跌了,但这次跌和上次的跌幅不累积在一起计算,而是以“连续22个工作日”重新计算。简言之,以前跌的白跌了!由此,导致国内油价下调几率很小。   那么,即使油价下跌满足了22个工作日,又会怎样呢?其中同样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漏洞。油价下跌的时候往往速度快,幅度深,由于国内油价向下调整的幅度并不是与国际油价的跌幅保持协调的:当油价深幅下跌时,国内的油价并没有同比例的调低,而是象征性地下调。而油价上涨的时候,往往比较缓慢,每22个工作日就可以调一次,上调油价的幅度也未作明确规定,往往可以多上调一点。这样,就会导致国内油价出现上调多而下调少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原油价格在接近140美元时,与国际油价在70美元时,国内油价几乎不变的原因。也就是说,这个“22个工作日”的游戏规则其实是个非常“天才”的设计,它利用一个看似合理、公平的游戏规则,制造了一个不公平的结果。   我觉得,这个游戏规则应该修改一下:比如,把国际油价以10美元划分为一个区间,与国内相应的油价明确对应,每当油价涨跌到一个新的区间,就采用新的价格。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公平。   (说明,此文发表于上海证券报2011年10月13日头版,发表时有删节,且题目改为《油价的“天才”设计》)   作者: 时寒冰 中国报道周刊 , 2011-10-24.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揭开油价涨多跌少之迷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经济随想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钓鱼岛与东海油田 (9) 警惕石油寡头抽干国民骨髓 (2) 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西藏新疆地区安全 (0) 美国市场离中国越来越远? (5) 第一滴和最后一滴油 (1) 燃油税是个宪政议题 (0) 燃油税为何像个人妖 (5) 油价高是挑战也是机会 (7) 油价泡沫一旦崩溃标志全球经济正式陷入衰退 (7) 国际油价长期上涨趋势难改变 (2) 出台燃油税的最后一次机会 (7) 全球油价飙升是美元惹的祸 (0) 从“油荒”现象看国企垄断问题 (0) 人类回归高油价的时代 (2) 中国的石油外交 (0)

阅读更多
  • 1
  • ……
  • 5
  • 6
  • 7
  • ……
  • 32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