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勤

狼奶·愤青·爱国·反动 (一)

2006年10月16日,上海大学历史系朱学勤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国历史教科书扭曲历史,读这种书长大的小孩,是喝狼奶长大的。他提出了“狼奶文化”概念。朱学勤的话,曾引发中国学术界关于中国学生要不要“换奶”的争论。

事实上, 目前的教育体系“喂狼奶”的情况仍在继续,我们今天的大中学历史教科书,仍在向青少年继续喂狼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社会回归正常,教育必须首先回归人性。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理念或思想,但是将教育上升为对抗普世价值的工具,“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则属于中国特色。

要清除“狼奶”,须靠公民教育。不推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教育,中国前途堪忧!

Read More

政治学理论经典专著

一、基本文献知识
1、入门性指导书:
《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王沪宁,1987
《当代西方政治学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王沪宁,1988
《美国反对美国》,上海人民出版社,王

Read More

丁元英:德国文化血统下的中国觉者

作者:揽尘 | 评论(2) | 标签:读书看电影

由于作者豆豆的精心雕琢,更由于演员王志文的精彩演绎,在看完电视剧《天道》(根据豆豆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之后,丁元英这个形象就像一颗钉子楔入了我思想的坐标,让我不由得跟芮小丹一样,发出“原来人还可以这么活”的感叹。

芮小丹曾坐在丁元英的大腿上说:“音乐,香烟,清茶,美女。浪迹天涯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了。”这种境界固然也曾在我的梦中浮现联翩,不过丁元英身上更打动我的,还是五台山智玄大师给他的那个评价:“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于心外——痞气。”读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到这里,我又不得不借用韩楚风的一个字:“绝!”同时对丁元英的生命状态更增神往。

作者豆豆在塑造丁元英这个人物的时候,就决定给这个男人注入天地间的英华。这从他的名字上就可窥见一二。丁,成年男子;元,《说文解字》: “元,始也。从一从兀。”道教三清之尊者名号曰“元始天尊”;“英”,英华、英才是也。丁元英,即英华所聚、灵气所钟的男人。所以他是魔是鬼,是极品混混,让天国之女芮小丹为之倾心,让我等在世俗名利场中挣扎的俗男子神往赞叹。这个人物可以说没有现实原型,他的原型是人们的幻想,或者说是豆豆的理想。从这个角度讲,有人评论这部小说就是满足了男人们的YY欲望,也不无道理。

然而大部分的小说,就其对读者产生影响的方式上而言,我以为,就是通过读者对小说人物的代入或意淫,从而在有意识无意识的对小说人物的模仿中,改变自我的心理及行为。不过有些小说让人沉迷于低级的欲望,人称之为“堕落”;有的小说让人向往高级的欲望,人称之为“升华”。论其究竟,两者都是在欲望的通道里运动,只不过堕落是向下滑行,更为容易并得到满足,所以更有蛊惑力;升华是向上攀爬,更为艰难,选择并坚持的人也少,是以高贵。所谓人性,不过就是兽性与神性的混合,人生一世,就是在欲望的通道中或上或下,徘徊在兽性和神性的两极之间。

那么,丁元英所体现的那种令人神往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他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会把读者引领到哪个方向呢?佛法说“如实观照”——这也是智玄大师及丁元英特别重视的一个概念,就是搁置既存于思维中的价值体系,不忙着下判断,先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看清楚它到底是什么,然后做出的各种反应才不会被原有的思维框架束缚——这有类似于现象学的“括号”。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看看影响或决定丁元英思想和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我以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成见是渗到骨子里了”的丁元英,极大程度上受到了德国文化的影响,这个影响就是德国人的“责任”,就是“天命”,就从在行为方式上总是从“应然”的角度进入。德国人是一个非常具有责任心的民族,无论是做什么工作,他们的想法就是努力做到最好。据我一个大学老师分析,这种责任心来源于德国人的“天命观”。简而言之,就是他们在做工作的时候,(或者是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做这份工作是上帝安排的,把这份工作做到完美,就是对“原罪”的最好救赎。这个观念自路德宗教改革始,自康德哲学而大成。因是之故,德国人显得刻板、严谨,那是因为他们觉得必须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这就是他们的“责任”。

就这一点而言,德国人和日本人的国民性有相通之处。不过日本人的责任不是来自上帝,而是来自“等级”。据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的研究,日本人长期生活在等级社会,等级之间有严格的划分,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位置”,逾越了自己的位置(等级)是不能允许的;没有在自己的位置上把事情做好是“可耻”的。所以他们在做一份事情的时候,明确了自己的“位置”(定位),就要努力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这两个民族能够在二战之后各自实现经济奇迹,恐怕与此也不无关系吧。

回到丁元英。丁元英曾劝芮小丹不要做警察,他说:“……关键一句:你应该辞职。请注意,是你应该,而不是我希望。只要你一分钟是警察,你这一分钟就必须要履行警察的天职,你就没有避险的权力。但是,国家机器不缺一个迟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会应该多一个有非常作为的人才,这不是通俗的英雄主义和通俗的平等意识可以理解的价值。”

小说的结尾,芮小丹在逮捕通缉犯的过程中严重受伤,随后开枪自杀。芮小丹的好友肖亚文问丁元英为何没有劝阻芮小丹,丁元英回答说:“她是警察。”同时她还问丁元英芮小丹为何要自杀,丁元英回答:“因为她认为自己没用了。”

这首先是一个“责任”的问题,因为是警察,所以就必须要做到警察应该做的一切,包括面对危险和付出生命。这是“天职”,不能逃避,无法逃避。芮小丹在德国度过了她的童年,丁元英也在德国呆了很长时间,这种来自德国人的“责任观”已经深深印入了他们的意识,所以丁元英没有劝芮小丹在危险面前掉头而走,芮小丹也知道丁元英不会这么劝她。

丁元英批判中国文化时说:“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对这个“靠”字的批判,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就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一个认识不到自己的责任、不能履行自己责任的人,当然更谈不上认识到自己的独立价值、独立人格所在,也就只能期盼“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只能把聪明才智用在种种“破格获取”的方式上。

所以中国人喜欢内斗,喜欢搞阴谋、耍手段,喜欢侠客,喜欢打土豪给自己分田地。究其文化根源,就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价值,没有意识到也不愿去履行自己的责任。一个没有个体独立人格、没有各人责任观念的社会,一个每个人都无法明确自己位置的社会,是“一切人对一切人战争”的社会。于是,强者豪夺、弱者欺诈,心黑者酒肉臭,良善者冻死骨,便为常态。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作为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关系问题。丁元英在行为方式上流淌着德国文化的血统,但毕竟他不是德国人。德国人可以将作为价值和人生价值结合起来,实现了自己的作为价值,就完成了自己对原罪的救赎,也就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丁元英没有上帝,即使口中言说上帝,也不能有西方人对上帝的那种真诚信仰,所以,他的人生价值也不可能寄托在作为价值上面。因此,他在行为上能够理智地把“应然”作为准则,实现自己作为价值的最大化,但他的人生价值依旧没有着落,需要给自己的灵魂找个归宿。

丁元英是中国人,无论他对中国文化感到多么自卑,对中国文化的批判多么激烈,他都无法逃脱由血缘和肤色带来的文化烙印。老黑格尔说: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朱学勤曾为这句话沮丧不已,我想要是真有丁元英这个人,如果丁元英听过这句话,也会有朱学勤一样的反应。

中国人曾把人生价值寄托在家族传承的血脉里,寄托在忠臣孝子里,寄托在贞节牌坊里。然而这一切在进入20世纪后统统被打碎,国人的灵魂也就成了孤魂野鬼,无所着落。丁元英说“总想活个明白”,就是在找寻一个灵魂依归的角落,找来找去,脱不开儒释道三家。儒家不关心形而上的灵魂,被首先排除;道教过于简陋虚幻,也缺乏可以借鉴的资源;于是擅长思辨的丁元英找到了同样长于思辨的佛教。

佛家起自印度,却在本土被婆罗门打个惨败,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南亚东亚得以发展。南传佛教以“修”为主,基本保持了佛家原初本色,讲求自度,是为小乘佛教;北传佛教主要在中国,后又传到日本等国。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久,即为魏晋南北朝,玄学兴盛,佛教不可避免地受到玄学影响,渐渐地从外在修行转移到内在参悟,禅宗即是中国老庄思想对佛教最成功也最彻底改造的例子。

丁元英在五台山与智玄大师论道,就讲到“修”、“悟”之别:“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而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这段话就是典型的重内在体悟而轻戒律修行。在此我武断地说一句,凡重参悟者,都是受老庄玄学影响,以般若空宗为理论资源,带有中国特色的佛家思想。丁元英毕竟还是中国人,中国人本性里的求简洁而去繁琐、重思想而轻行动的习惯,那种直指心性、一念即菩提的思想诱惑,是潜藏在丁元英的肤色里的。——即看其“文化属性”的提法,也未尝不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笼统化的思路,即把所有问题都追根溯源到文化问题,以为文化问题一解决就什么都解决了,文化问题不解决就什么都解决不了。这种“书斋里的革命”式的思想,朱学勤早有批评,此不赘述。

选择了这种“悟”的思路,后面的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悟的理论根基在“空”在“无”,“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多心经》)。体悟到人相我相众生相是空,世间万法是空,空也是空,如此则所有的执着、偏见、贪嗔痴都成了镜中月水中花,不值得计较追究,如此则风吹旗动非风动非旗动乃心动。

破执不是目的,见空也不是目的,目的在“找出起烦恼的因,了心苦不起苦”。所以在明了万法皆空后,就可以不必执着于任何事物,“困了睡觉,饿了吃饭”,以平常心对待任何事物。这就是佛,这就是得道,这就是解脱。

那么灵魂归宿在哪里呢?人生价值在哪里呢?这时候还问这个问题,就“执”了。既然什么都“空”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呢?

无论灵魂归宿也好,人生价值也罢,都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生存找个理由,让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活着。丁元英服膺于芮小丹的自如自在,随性而为,称这是境界。这确实是境界,不过这个境界绕来绕去,还是绕回到了庄子那里,要么当个逍遥居士,要么混迹凡尘。这也就是丁元英关于人生价值的最后判断了,因此称之为“极品混混”,确也恰当。

总而论之,丁元英在行为方式上很德国化,注重作为价值,注重“应然”即应该怎么做;然而在内在思想上,还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那一套,寓神奇于平淡,化丘壑于心中,吃饭困觉,随性而为。

一个朋友写这部作品的评论,写好后跟我说不知道该写什么,感觉很乱。在敲打完以上这些字后,我觉得这个“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丁元英本就是个矛盾,而且是很不容易解释圆融的矛盾。或者更应该说,作者豆豆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路本身就很乱,她试图在丁元英身上融合两种价值,既具有实际生活中德国人的严谨与责任,又具有中国人倾慕的率性与自然。然而两者的鸿沟之上,却怎么也架不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至此,我仍不愿收回“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的赞叹,我依旧欣赏丁元英对于作为价值的德国式执着,依旧羡慕他人生价值上可以达到自然随性。存在本就是个多面体,作为价值和人生价值处在不同的平面上,应对不同的世界,前者应对社会,后者应对自我,要调和,似乎也没多大必要了。只是,两种价值综合在一个个体身上的时候,莫让人生价值的随心随性冲淡作为价值的严谨责任,莫让作为价值的严谨刻板赶跑了人生价值的存在理由,足矣。

揽尘的最新更新:
  • 传销十一天见闻录(十一)正面战场(下)2 / 2010-03-22 22:43 / 评论数(2)
  • 读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 / 2010-03-13 11:45 / 评论数(0)
  • 自由之后——祭奠被我背叛的网名 / 2010-03-06 22:06 / 评论数(1)
  • 传销十一天见闻录(十)正面战场(下)1 / 2010-02-21 11:58 / 评论数(6)
  • 传销十一天见闻录(九)正面战场(中) / 2010-02-05 10:57 / 评论数(10)
  • Read More

    分析:抄袭大国无法成为超级大国

    尚清 BBC中文网记者 表面的光鲜掩饰不了内在的浮浅 日本歌星冈本真夜的事务所周一(4月19日)晚向日本各传媒发送了有冈本签名的传真,表示同意上海世博会申请使用冈本旧曲作为世博曲《2010等你来》的曲调。 《2010等你来》4月1日起,作为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30天隆重推出的主题曲音乐片在中国各地电视台播出。 但播出后几天中国网络上开始流传该曲是盗用冈本真夜的《不变的你就好》。 无独有偶,2008年北京奥运主题曲《我和你》也曾被网民指出是抄袭之作。 《我和你》由中国著名作曲家陈其钢专为奥运创作,在2008年8月8日晚的开幕式上一唱而红,但随后有网民指出,该曲与2005年中国国内音乐人邓伟标出版的一首叫《无觉》的音乐,旋律实在很像,怀疑有抄袭之嫌。 抄袭之风 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 下载Flash 选择其它媒体播放器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朱学勤在接受BBC中文网的采访时说,抄袭之风在中国盛行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他认为这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那以来,中国人满足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在文化创造方面陷于停顿和停滞状态。 他说,这不仅是上海世博会主办方和作曲者值得反思的问题,更是主管中国文化和精神产品生产的部门需要反思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更是说明中国人所具有的无以伦比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但是,为什么会沦落到连一首世博会的主题曲也要抄袭别人的东西呢? 朱学勤认为,这不是整个民族的创造能力在消退,而是创造能力客观还存在却受到了某些具体的主管部门的打压造成的结果。 的确,许多年来在中国凡是有独立思维和独创精神的东西经常被视为出格、另类、反主流而被当局屏蔽和封杀。 只要看看中国的电影产业就可略见一斑,像《盲井》和《活着》等这些曾在国外获奖的中国影片大都是在国内遭到封杀的有别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影片。 而像《建国大业》和《孔子》这些得到中国政府精心打造的所谓大片却成为主流文化产品而大受推崇。 文化侏儒 抄袭之风盛行的深层原因是与压制个人表达意愿的文化体制和政治体制有关。在这种体制下,人们已经习惯了不用自己的头脑去创造东西,什么都是拿来主义好,因为这样既省事又保险。 但是,人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一个靠抄袭建立起来的超级大国是站不住脚跟的,表面的光鲜掩饰不了内在的浮浅。 朱学勤说,中国现在位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可以说是坐二望一。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巨人,却是一个文化侏儒。 他说,作为孔子的后代,四大发明的传人,中国人现在只能够生产衬衫和最廉价的运动鞋,但却拿不出一个象样的文化产品,这是会让世人耻笑和看不起的。 朱学勤认为,这种局面只有在整个政治体制的转变之后才能发生真正的改变。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