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 | “面对中国,欧洲应有足够自信”
以欧债危机为标志,欧盟目前正处于她诞生以来最严重危机之中,欧洲大地上又响起一片唱衰之声。《南德意志报》发表文章指出,正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欧洲走出危境,继续得以发展一样,面对来自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挑战,欧洲应该表现出足够的自信。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10月4日发表一篇题为“寻求跟进途径”的文章,指出欧洲不会在全球竞争中掉队,原因是,与新兴国家相比,她拥有更强大、更有创新传统的制造业: “今天的唱衰先知们把手指向亚洲,并相信,中国不可阻挡的上升早晚会把欧洲人挤到一边。他们指出,从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总量到工程师、机场、高速公路和百万都市的数量,中国都已跃居前列。 “然而,有一点他们却有意不提,那就是:中国虽然多年来发展强劲,但中国的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比欧洲,尤其是比德国还差得远。这些欧洲怀疑论者—同时几乎又都是亚洲狂热迷—也没有看到,中国的增长不会永远这么持续下去。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如果因为不能分享富裕生活而有越来越多的人起来反抗,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文章接着以著名作者和企业咨询师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为例指出,欧洲社会中也有不赞同欧洲怀疑论者的观点: “也许,可以指责西蒙低估了亚洲腾飞的速度;也许,也可以向他指出,在欧盟南部国家中,中小企业远不如象在德国和欧盟其他核心国家那样有那么重要的地位。但是,尤其是在世界经济急速变化的时代,欧洲在经济上的强大,其基础正是她成熟的机构,是通常已历经数代人、受惠于创新意识的企业,是已有数百年的创新史,这一历史中,居里夫人、罗伯特·博施、路易斯·巴斯德、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或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这样的研究者都留下来自己的烙印。” 10月5日一期的《法兰克福汇报》发表一篇署名文章,探讨多年来陷入困境的德国钢琴产业出路何在的问题。文章指出,如果因成本、价格和顾客人数原因过度倚重中国,德国钢琴业将后患无穷: “整个行业的希望落在有价格意识的德国人身上,而首先是落在中国人身上。至迟从郎朗成为伟大榜样以来,中国人便被认为是绝对的钢琴民族。……据称,郎朗带动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少年练习钢琴。据称,中国国内目前有8000万人有志学琴。8000万!只要其中千分之一的人买德国货,德国的钢琴生产厂家们便可高枕无忧。然而,情况不会这么简单。…..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十分淡薄。很多商家弄虚作假,把自己的产品标榜为德国货。德国商人在中国生产的琴上刻上德文商标,因为中国人对听上去像德国牌子的钢琴情有独钟。” 摘编:凝炼 责编:叶宣 [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