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田野|面对系统性的不公正,不要温柔地走进2023年
2022年的最后一天,所有人都给它加上了象征意义,希望在告别2022年的同时、也告别过去的三年的疫情时光、及这三年里的种种伤痛。但实际上,我们能告别的,只是作为政策事件的疫情。
阅读更多“上海封城”
清零政策,英文名为“Zero-covid policy”,是一种应对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政策,指发现任何确诊病例,随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隔离一切有可能接触的人并对患者进行收治,最终将病例数“动态清零”。
在2019年底爆发Covid-19新冠疫情之后,这一公共卫生政策专业术语,出现在大众媒体上,为人所熟知。在疫情早期,曾有多个国家实行国“清零政策”,然而最后都因为病毒传播能力增强以及社会经济成本过于高昂而放弃。中国则是坚持最久的国家,一直从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到2022年12月初中国突然解封。中国当局坚持如此之久该政策,在中国曾造成大量人道灾难,包括失业、就医难和饥饿等问题,备受舆论批评,被认为不科学,不人道。
CDT视频 CDT播客 CDT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CDT征稿 版权说明
1月 2, 2023
2022年的最后一天,所有人都给它加上了象征意义,希望在告别2022年的同时、也告别过去的三年的疫情时光、及这三年里的种种伤痛。但实际上,我们能告别的,只是作为政策事件的疫情。
阅读更多1月 1, 2023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国的应对措施各不相同。每个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就是检验执政当局对待民众态度的试金石。鉴于此,提出以下十问与朋友商榷。
阅读更多12月 30, 2022
“动态清零”确实一度是有效的,也能做到“精准防疫”,但越到后来就越清楚的一点是:随着新毒株感染率的增长,只能加码、内卷才能清零,成本越来越大,而清零一次能维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阅读更多12月 29, 2022
看到仅核酸检测一项所要付出的巨额成本,也就更能理解,为什么防疫政策会突然大转弯,放开一夜之间变得如此彻底。因为这世上没有人真的可以为了某件事持续的不计代价,无视成本的决策,最终都难免失败。
阅读更多12月 27, 2022
…也希望,我们的舆论场能结束上纲上线,结束诛心之论,结束派别之争,从今天起,请去营造一种宽容和尊重所有“忠诚反对派”的舆论氛围,让人说话、让舆论在每一场转向中,并不只有山呼海啸一面倒的称颂之声。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