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

SNS背后的科学(4)— 信息的传播

我们来考虑信息是如何在SNS的网络中传播的,然后,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这种传播。 结构&聚集 SNS由于人们的关系,会产生不同的结构。而聚集说明的是一种现象,SNS中的人是分成不同团体的,不同的团体有不同的关注点不同的兴趣点。而且,在团体内的人互相之间认识的可能性很大。这里我假设了一个网络结构,人名代表节点,连线代表他们之间认识: 很直观的,黑人、蔡依林、罗志祥、小S是一个小团体,老沉、任志强、张欣、潘石屹是一个小团体,我和我的粉丝是另外一个小团体。 盗梦空间 以盗梦空间为例子,我们把信息的传播设定为对《盗梦空间》的看法,假设每个看过《盗梦空间》的人都会说出自己对盗梦空间的评价,然后来观察网络中每个人是如何根据周围人的想法来做决策的。 我们先设定一些假设: 网络里的人只知道周围人的想法。比如,我知道任志强是否喜欢盗梦空间,却不知道潘石屹的想法。 盗梦空间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如果我认识的人里有2个人说好看,则我也会去看,并且表达我的看法。   起点 作为传播的最开始,有几个超级影迷,他们会主动的在网上搜集影片的信息,在大家之前首先去了电影院,然后发出积极的评价。比如,这几个影迷是罗志祥和小S: 发展 根据我们的设定:朋友中有两个人给出正面评价,则也会去看。于是,很快,小团体内,黑人和蔡依林受到影响,也观看了《盗梦空间》。 消息在小团体内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可是问题也很明显,罗志祥和小S对团体外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其余两个团体内的人并没有受到他们行动的影响。 跨网络 本来此次传播进入了一个稳态,应该终结了。可是,一个小意外,通过其他途径,任志强也观看了,于是传播接着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任志强在网路中的特殊位置——他和他所属的团体外的小S和我都有联系,于是,他一个人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改变了整个传播的态势。老沉同时受到了他和罗志祥的影响,加入了观影大军,随后,张欣、潘石屹同时受到老沉、任志强影响,也改变了。另外一个网络中的我,同时受到小S和任志强,也随之改变。 对于任志强这样有跨界联系的人,某些时候他们的看法能够影响到整个网络。 最终 由于我个人相对有限的影响力,粉丝A和粉丝B还是没能去看盗梦空间,他们错失了一部好电影。他们剩下的机会,就是这张图以外的网络给他们足够的影响了。 总结 通过这些假设、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SNS被割裂为不同的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信息在团体内很容易发生病毒式传播。 作为起点的种子用户以及他们所处的网络位置十分重要。如果,这次的起点是粉丝A和粉丝B,那么传播不会发生,只能停滞。 在一个团体内引起病毒式传播的最好方法是直接在团体内找到种子用户。 信息本身的质地也会影响传播,提升信息本身的价值亦会影响传播。这里我们设定《盗梦空间》是2个人可以影响1个人。可能的情况是1.这个信息不足够有价值,需要3个人才能影响1个人,那么传播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2.这个产品更加有价值,只需要1个人就能影响1个人,那么很快就会传遍整个网络。 处于多个网络的人会在传播中扮演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

阅读更多

为何中国山寨网络公司能成功

被封之后,中国本地用户的数量暴跌,使得中国的山寨应用出现了雨后春笋般的增长;与此同时,这些西方的原版应用仍然保留着一些中国大陆的用户,他们主要来自西方,偏向使用英语,拥有 VPN ,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这些被封站点。 … 如果没有 GFW 和进口替代 政策之类的政府干预,如果中国政府不把对中国公民及其信息的访问权视为战略财产,中国当地的山寨族恐怕也不会如现在这番成功。看看从种族和文化上皆属中国汉族、但没有国家 防火墙 的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我们便能发现,雅虎、谷歌、Facebook、Twitter …

阅读更多

曝光人人网出售用户资料(图)

知道这篇文章不会被任何一家国内主流媒体转载,强大的媒体公关已经变成互联网企业作恶的保护伞。 一阁 ( @yegle )的Gmail收到了一封来自团购网站的宣传邮件,在这个团购网站泛滥的年代它们总是抓住各种方法来强奸用户的眼睛,有的不仅默认发送这些信息而且没有取消订阅的功能,这都不稀奇。 但是这家团购网站似乎他没有什么印象,好像从来没有注册过,那么他们又是从哪里获取到自己资料的呢?这时候他注意到网站使用的会员ID是“ 请使用真实姓名 ”,这让他想起自己的人人网ID被封禁,之后被管理员修改名字为“ 请使用真实姓名 ”,真实的答案呼之欲出了。 @yegle 在Twitter上面曝光了这一情况( 1 , 2 ),并且他还特别说明收到的不是来自千橡旗下糯米团的邮件。这其实是一件很悲剧的事情,对于用户来说所有资料的使用都应该仅限于产品范围内,如果人人网做了团购产品那么向人人网用户发营销邮件是合理的,但是糯米团这样一个平行产品是不能使用用户资料的,因为并没有得到用户授权。 看来生活在中国,被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产品强奸惯了,中国用户的容忍度也变得宽容了很多。经过查询,发送邮件的网站是一家Alexa排名近百万的女性网站,团购频道应该是最近开通的,并且这一网站与人人网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告诉你两家公司之间没有利益的交换,你信吗?更何况将用户隐私视为儿戏,岂不让数量众多的人人网用户寒心? 之前软银孙正义投4亿美金给人人网(当时叫校内网),就有人质疑人人网会出售用户隐私资料,当时千橡高层快速予以了否认。出于对商业行为的单纯考虑,我对人人网的操守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但是现在人人网居然被用户抓了个现行,用户的Emal地址只有人人网自己能获取,并且使用了用户在人人网的姓名。这一切证据都将矛头指向了人人网,是他们出卖了用户,还是他们被员工出卖,暂不下定论。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总会埋怨用户崇洋媚外,翻墙上Twitter、Facebook,使用速度一般的Gmail,他们总是吹嘘自己的服务品质,以及对用户隐私的关注。但事实上的状况是国外公司总是致力于保护用户隐私、用户利益,而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总是国内最多。如此种种,叫我如何相信你。 如果你看到了这篇文章,如果你希望人人网及千橡对此事作出解释,可以顺手转发一下。 相关日志 中国互联网网站尴尬排行榜 (16) 互联网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即便你没有钱你也一样可以创业,只有你有好的想法和优秀的执行团队,自然有大把大把的风险投资争着抢着拿钱给你用。 有人成功了,例如百度、腾讯、搜狐等等,自然是钱财名誉… 校内网和同学网之间的丝丝纠葛 (4) 前几天,陈一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爆出一个猛料:校内网改名是因为遭到相关部门和竞争对手对手暗算。 相关部门根据陈一舟的说法是教育相关部门,理由是校内网影响到了他们自己的学生网站,所以要求校内网改个名… 陈一舟死磕开心001 人人网再次附身千橡 (5) 校内网改名了,也许算是个大消息,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事儿的话我大可明天再写,没必要下午三点还来写这文章。你知道陈一舟让校内改了一什么名儿吗?校内新的名字就是ChinaRen当年最大的竞争对手“人人网”…

阅读更多

生活中的社会化网络

网络相比真实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它既不能陪我们喝酒,不能上街溜达,也不能给予一个温暖的拥抱——它顶多能、也只能供信息——然而,即便它只是动了动嘴皮子,也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人生活与沟通的基础。社会化网络的出现,甚至颠覆性地重新创造了社会,网络让其中的节点(人)空前紧密相连。 社交网站和微博是我们进行社会化网络互动两个方向的延伸,我们就此展开。 用户的多维 按关注程度 ·  强连接 深刻关注的人,父母、非常要好的朋友 ·  弱连接 松散联系的人,QQ里的大多数好友 · 临时连接 临时接触的人,小卖部里的阿姨、问路人 QQ空间:取消关注此人 这里直接转述了亚当斯《为社会互动设计》里的观点,我做点补充。社会化网络展现信息的形式的多种多样:状态、日志、照片、话题、投票等等。保持强连接的人,也就是有精力深刻关注与互动的人,一般不会超过10个。这样,为他们设计时,可以展现全部信息,方便用户全面地了解它们最想关注的人。对于弱连接,则可以点线面似地关注,有时间可以浏览相册类别,没时间就随便看看他们的状态。至于临时连接,如果没有必要,就不要耗费我们疲惫的眼神了。 按碰面疏密 · 经常碰面 同城的同学、同事 · 难得碰面 远方朋友、亲戚 · 未曾谋面 网友、笔友 豆瓣同城 正如前文所述,网络能提供的只有信息。社会化网络带着“社会化”的字样,但代替不了真实的社会。所以,为前者设计时,不能忽略线下的各种联系方式;为后二者设计时,注意交互的多样性。碰面疏密还可以反映他们的重要程度、感情状况和信任度。 按交流目的 · 获取方便 同事、邻居之间 · 志同道合 喜好旅游、摄影 · 联络感情 和好友聚餐 俗话说,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鸡不同鸭语。把握方向,以小博大,加上足够的积累,形成自己的圈子。如果持续完善,形成独特的文化与足够的张力,外人很难分一杯羹,好比Flickr和PicasaWeb。 现实与期望 人类需求理论 不论使用什么形式的社会化网络(社交网站或微博),我们都无非是希望可以更好地生活。马洛斯描述了人类需求,除去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后,依次是: · 社会需求 归属感、爱 · 尊重需求 得到尊重和认可 · 自我实现的需求 价值的实现、发展的实现 社会化网络满足什么? 以熟人为中心  人人网:特别关注 社交网站上,我们更多地分享生活周边的信息,发表状态、日志,发布照片集等,总之,记录生活,和生活周边的人(尤其是熟人)紧密相连。用户群属于 这样,满足了社会需求,得到了社会归属感;满足了尊重需求,得到了熟人的尊重和认可。 以兴趣为中心 微博上,我们更多地获取实时相关(取决于自己的爱好)信息、汇集灵感,和臭味相投的博友谈天论地,对事物发表原创评论。再次引用阿北的名言:“你关注什么,豆瓣就是什么。”总之,在各个圈子里丰富了阅历、增长了见识。 这样,得到了圈内人的尊重和认可,甚至获得一定的影响力,自我价值与发展得到了实现;满足了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各取所需 这也许能间接解释为何社会化网络风靡全球——因为我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与此同时,社交网站和微博不断延伸自己的领域。比如社交网站里的兴趣小组,微博里的同城(公司、学校)微博。由于切入点不同,信息展现形式的千差万别,每个网站又拥有各自的特色和带着特色的用户群,我认为它们目前很难相互吞并。 黏住用户 社会化网络服务是马太效应的完全应用,这也没办法,谁叫他们人多呢?要更好地黏住用户,除了不断稳定服务,完善用户体验外,还需要重视引导。沉淀总是不嫌多的。 足够有意思的内容 新浪微博:找人 用户产生内容的网站不怕没有内容,尤其是门户大站,关键在于是否新鲜有趣。对于社交网站来说,引导用户在自己的网站发现生活的美好,积极发现生活中藏龙卧虎之人,壮大用户群。对于微博来说,新浪微薄的“找人”已经做了最好的榜样,我在《给微博打上标签》一文也做了补充。 新浪微博:分组  加法容易,减法难。过多的内容给信息注了水,降低了信噪比。比较好用的办法是“分组”。大多数人只能最多与150弱连接保持信息同步,因此,但凡关注的人超过150,便强制用户进行分组。如此一来,用户要么会剔除不再感兴趣的人,要么把感兴趣的人精挑细选到一个分组,便可以给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足够有意思的内容,没有水分。 交互! 既然是社会化网络,一个人当然玩不起来。鼓励用户提交评论。虽然我个人认为徽章是个很俗的东西,但不能否认它可以给网站带来无穷的动力。你总是希望有人来留言来证明自己有影响力,对吧? 足够多的玩法 同一个东西玩久了肯定会疲倦,比如偷菜。国外,脸谱和推特开放了接口,获得了大量应用,大大增强了网站的可玩性,获得了持续的成功。国内,嘀咕、豆瓣、人人网和新浪微博也相继开放接口,虽然没有国外那么开放,但都说明了,人是会喜新厌旧的。 参考资料 1 社会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75.htm 2 为社会互动设计 http://www.userfree.cn/?p=2034 3 给微博打上标签 http://cuikai-wh.com/archives/552 4 微博与社交网站的区别 http://t.sina.com.cn/1806762625/wr0nuI6yg7 5 还我友邻 http://www.douban.com/note/70834158/

阅读更多

旺报:《推特政治:翻墙的空间、借来的时间》

像 推特 (Twitter)这样的“社交 网络 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已经改变了中国原有封闭的言论地景,其快速复制的传播速度不但让一向热衷于 … 推特 政治是党外运动? 安替首先以鲁迅为例,说鲁迅生活在上海租界抨击政府,而我们则生活在由中国政府网路长城( GFW )屏蔽封锁在外的中国 互联网 的 VPN 租界。透过SSH、 VPN 、FreeGate、自由门等 翻墙 工具,于是这个世界有两个 互联网 ;一个是大家认识的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S词条】梅大高速塌方事故

【文章总汇】哥大学生抗议风波

四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我是中国歌手,我请战!”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