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

【网络民议】美帝才是最大恶棍

新华社昨日发表英文社评,称“华盛顿在间谍指控案上欠全世界一个解释”。社评说,“(斯诺登最新)爆料加上先前指控,无疑是令人忧虑的迹象。它们表明,长久以来试图扮演成网络攻击无辜受害者的美国,才是我们这个时...

阅读更多

闾丘露薇 | 抗议信

看到新闻,有中国留学生不满意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而写抗议信,第一反应是:为何在一所美国的大学毕业典礼上,要提到中国? 于是找到原文,原来是作为演讲嘉宾的拜登鼓励毕业生们要有自信,不要担心“中国人要来吃大家的午餐了”,也就是要来抢饭碗。看来美国人的危机意识真的很强,尽管中国一直强调,自己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从拜登的讲话可以看到,至少在他看来,来自中国的竞争简直势不可挡。如果不是有这种担心,也就不需要在毕业典礼的正式讲话里面,特别把中国挑出来。 不过有这种危机意识的肯定不是拜登一个人,我还记得几年前的一部美国电影,讲述Facebook的故事,一开场,男主人公就用一系列的数据说明,中国人抢走了多少工作职位,美国人快没戏了,而当时,他正在约会。 如果说美国人是因为危机意识,身为中国人的我会觉得,这样的担忧是不是有点夸张?毕竟中国虽然GDP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是要吃掉美国人的午餐,至少在现在,只不过是一种过度担忧。当然,被美国人看成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中国在不少美国人,或者准确一点来说,美国政府心目中的位置,毕竟拜登是副总统。 那么拜登到底说了啥,让一名中国留学生义愤填膺?原来在拜登列举了美国在创新能力方面的一系列优势之后,说了这样一段: “在一个你无法自由呼吸的国家,你就无法创新思考;在一个你无法挑战正统观念的国家,你也无法创新思考,因为改变来自于对正统观念的挑战。”“You cannot think different in a nation where you cannot breathe free; you cannot think different in a nation where you aren’t able to challenge orthodoxy, because change only comes from challenging orthodoxy,” 这不仅仅是指中国,而是指所有存在这些问题的国家。是不是正确?有趣的是,生气的中国留学生表示,不想在文章中谈论,因为他担心,这篇在中国国内发表的文章,会因此而被删除。他甚至感谢有网友把拜登的演讲视频放到了国内视频网站,因为他很清楚,国内的网友们看不到Youtube。 但是他很愤怒:“我认为拜登应该为他的不恰当言论道歉,他在毕业典礼上面对至少数百名中国人发表了那些评论。这是一次羞辱的经历,一场毕业演说为何会变得这么政治化?” 是否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觉得被羞辱了?每个人的感觉不同,我看到有参加毕业典礼的中国留学生觉得,没什麽大不了,就事论事罢了。但是也有在现场的韩裔美国学生为中国留学生们打抱不平,他在校报发表文章,认为拜登的言论选择的时机和地点很不恰当,尤其是在谈论自己对中国领导人的观察的时候,他说他注意到周围有一些中国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表情表现出来的不满。 不谈对错,也就封住了反省和思辨和讨论的大门,剩下来的,只有情感的站队选择。当然,这也是这位同学的权利,不过我也很好奇的想知道,那些签名的学生,是因为对错,还是因为情感和立场?当然,很多人一直觉得,就算国家再有错,也不能让外人公开评头论足,那是对自己的羞辱。 不分对错,只讲立场,其实就是没有原则。 撇开这点,留学生懂得用写投诉信和征集签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和不满,倒是个好习惯,不知道是不是美式教育的结果。只是希望,这样的习惯不是经过了斟酌之后的选择性使用,毕竟大家都知道,要求美国副总统道歉,那是没有任何风险的。那如果有风险,还会如此较真吗? ——————————– 补充: 1。拜登的讲话,被英国卫报评为本周美国大学毕业典礼演讲最佳,当中对毕业生最有用的建议是:”Don't listen to the cynics. They were wrong about my generation and they were wrong about yours.” “不要听那些愤世嫉俗的人,我们这一代,他们看走眼了,对你们也一样。” 2。拜登在演讲中引用了乔布斯的think different,这个词有时被译作“不同凡响”,有时也被译作“另类思考”,也有人用”创新思考“。再比如cynic,中文可以解释为犬儒,愤世嫉俗,或者讥讽。 一直觉得中文翻译很有意思,同一个词可以翻译出不同感觉,正面积极或者负面消极。有点危险。 这是演讲视频,自己听自己判断。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xMzk3NDI4.html 3。说到翻译,因为中国留学生对于“nation”的理解产生愤怒,认为歧视中国人。于是出现不少解释则这个词的文章。经济学人上的这篇博客最详细,从政治学角度,从历史角度,从欧洲的理解等,指出nation不是指民族,而是国家。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johnson/2013/05/translation

阅读更多

闾丘露薇 | 打开那道门

作者: 闾丘露薇   华商报专栏 ————- 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改编的音乐剧被搬上了银幕,看过小说的都记得芳汀这样一个人物:一个来自农村的年轻女孩,在纺织厂里打工,因为被所爱的人抛弃,为了养活女儿受尽凌辱。在那个时代,有私生子是被人看不起的,而芳汀的美貌,一方面被工头垂涎;一方面被其他女工嫉妒。 剧中展现了这样一 个场景:好色的工头想占芳汀便宜,被拒绝了,但是这一举动让其他想讨好工头的女工心生愤恨,于是指责芳汀是荡妇,双方扭打起来。工头乘机报复,芳汀被赶出了工厂大门。那一刻,那些女工们的面目是凶狠和冷酷的,芳汀的哀求,丝毫不能引起她们任何的同情心。接下来,芳汀不得不出卖她的头发、牙齿、还有身体,出卖她所有的自尊,为了赚钱养活寄人篱下的女儿。    出狱的冉·阿让,找不到工作,甚至找不到一个屋檐下过夜的地方,因为他曾经坐过牢,因为他身无分文,没有人愿意帮助他,直到遇到一位改变他一生的主教。   我在想,每个人就好像社会中的一道门,如果说一个社会没有出路,看不到希望,那是因为所有的门都关上了,而关上门的人,一定有我有你有他。   只是,为何没有人愿意打开门呢?为何民众之间的倾轧,是如此凶残、无情,到底源自哪里?   最近,托克维尔的《旧制度和大革命》这本书在中国被很多人谈论,因为有国家领导人推荐了这本书。如果说雨果透过笔下的人物,说明所有的苦难来自于社会的压迫,那和他同时代的托克维尔则尝试说明压迫的来源,那就是专制制度:“在这种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再没有种姓、阶级、行会、家庭的任何联系,他们一心关注的只是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们只考虑自己,蜷缩于狭隘的个人主义之中,公益品德完全被窒息。专制制度非但不与这种倾向作斗争,反而使之畅行无阻;因为专制制度夺走了公民身上一切共同的感情,一切相互的需求,一切和睦相处的必要,一切共同行动的机会;专制制度用一堵墙把人们禁闭在私人生活中。人们原先就倾向于自顾自,专制制度现在使他们彼此孤立;人们原先就彼此凛若秋霜,专制制度现在将他们冻结成冰。”   《悲惨世界》中的德纳蒂夫妇就是托克维尔所描述的毫无公共品德的人,一对狡诈的小旅馆夫妇,后来成为卑鄙和毫无道德意识的贼。他们对自己的儿女都缺乏情感,只有利用。    不过,即便是在专制制度下,总有追求自由的心灵,那些在巴黎街头筑起街垒,要求自由平等的大学生,而在雨果的笔下,自私贪婪的德纳蒂夫妇,却有一对牺牲在街垒前的儿女,他们勇敢地追求更新的生活,更新的制度,他们虽然出身卑微,但是他们勇敢而无私。    如果说,主教向冉·阿让打开了他的那扇门,让一个原本憎恨社会的人有了洗心革面的决心,也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冉·阿让打开了他的那扇门,帮助那些找不到希望的人们,他帮助芳汀养大了孩子,而德纳蒂的儿女,还有那些坚守街垒的大学生们,他们同样打开了他们的门,尽管会有付出,会有风险,最终是生命,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门的打开,社会如何会自己进步?旧的专制制度又如何会自己消亡?    在这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电影中的那首歌曲:“你听到人民的歌声吗?”歌声越嘹亮,打开的门越多,意味着希望更多。

阅读更多

闾丘露薇 | 我们为什麽关心美国?

作者: 闾丘露薇   南都周刊专栏 ——————— 我在想,如果我是一个面向全中国的官方中文新闻频道的编辑,在决定当天中午或者晚上主要新闻的编排次序时,美国校园枪杀案、河南学生被砍伤案发生在同一天,我会选择放哪一条在头条? 毫无疑问,我会选择前者。 如果那天没有发生美国校园枪杀案,只有后者,我会不会决定把这条新闻放在头条? 也不会,我一定会选择其他的新闻,可能是日本政坛的变动,也可能是中国政府发了经济增长的新数据,或者还有其他,但是一定不会是河南学生被砍伤的新闻。 为什么?因为新闻的编排,一定是按照新闻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判断新闻的重要程度,对我来说,要考虑的是自己工作的媒体所针对的受众,总是要站在那里想:他们最关心什么?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很现实或者也可以被称为是势利的考量,那就是当观众打开电视,当新闻开始播放,观众会不会转台?当读者在一堆报纸封面中进行选择的时候,他们会选择美国家长伤心欲绝的场景,还是医院里面躺着的中国孩子,以及身边忧心忡忡的父母? 我相信,我的选择应该没有错,因为中国的受众,真的很关心美国,尤其是美国发生的天灾人祸,因为马上找到一个谈资,或者一个证据,来说明美国人民的生活是如此的凄苦,政府是如此的不堪。 我的猜测不是没有道理,看看《环球时报》上的评论,即便不认同里面的很多观点,也不认同这份报纸一直在传递的价值观,但是必须承认,在这些文章里面,可以看到一部分中国人的想法,我甚至觉得,它的成功,在于能够把很多中国人不愿意公开谈论的一些想法,坦率地说了出来,读这份报纸的人,很多是在里面寻找共鸣。 我常常在国内出差坐飞机的时候,听到身边的乘客问空服人员:“有《环球时报》吗?”那个时候,我的脑海里面总是会浮想起杨恒均笔下的那个卖咸鸭蛋的老太太,虽然生活清贫,但是她还在担心着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美国人民,因为在她看来,他们比她更苦。 老太太眼中的美国是怎样来的?为何很多中国人谈起这个世界,心目中只有美国?我想这归功于媒体的的塑造。美国——这个充满了问题的大国,可以作为一个太有说服力的例子,告诉大家,看看所谓的西方,就是我告诉你的这个样子。但媒体不会告诉大家,即便枪击案发生之后,美国人没有问责政府的声音,那是因为,政府是民众选出来的,有些责任是选民自己选择的结果,比如持枪的合法化问题,于是,自己承受选择的结果。如果要改变,也就是继续进行讨论,看这个社会最终能够达成怎样的共识。 我在想,如果同一天,香港发生了河南这样的事情,那美国枪击案在新闻的篇幅上会占多大的比例?我可以想象,对于香港媒体以及香港民众来说,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美国发生了什么。同样的,当美国发生了这次枪击事件之后,美国之外的地方,再大的事情,对于美国媒体和美国民众来说,也变得微不足道。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本地媒体自然首要关心本地发生了什么。如果说香港太小,那么对于美国媒体来说,康州死去的孩子,那是关系到所有美国人的事情。 从人道的精神来看,这个世界各地死去的孩子、受伤害的孩子,都让人心痛,也因为这样,山东的大学生为美国的孩子守夜,没有可被批评的地方。但是,当我们在为遥远地方的生命而痛惜的时候,为何不管是媒体,还是我们自己,对于距离我们更近的生命,显得如此的漠然? 我一直觉得残酷,但同样也是事实: 一场发生在中国的矿难,或者其他的事故,如果死亡没有达到一定的人数,已经不再会占据媒体的太多版面了。这些事故,大部分并没有报道的限制要求,而是媒体自己放弃了,很重要的一个理由:因为读者也好,观众也好,大家不会有关注的兴趣。 不要怪媒体,因为这样的判断是准确的。问问自己,如果同一天,中国和美国同样发生了矿难,死亡了同样多的人,你更想在电视还有报纸上看到哪一个场景?

阅读更多

闾丘露薇 | 有技巧的封路 

作者: 闾丘露薇   羊城晚报专栏 ———————–    从1998年开始采访各类国际会议,也跟随中国领导人外访,所以有机会看到不同国家的安保措施。封路当然是指定项目,区别在于,有些国家和地区,封路相当有技巧,既保障了政要的安全,又不至于过度扰民,而有些地方,则干脆来一个提前的大封锁,搞得怨声载道。   当然,纳税人有话事权的地方,政府搞安保,自己非常小心,费事变成国内政治议题,丢了选票;而没有话事权的地方,反正抱怨也只是私下而已,甚至这些地方的民众,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所谓有技巧的封路,就是在车队经过前五到十分钟才截停车流,让车队经过。在所有的城市,这都是保障政要的行程能够按时以及安全的唯一办法,毕竟塞车已经是全球的城市通病。   从提前封锁到有技巧的封路,对于交通指挥者以及安保人员来说,刚开始自然难度要大大增加,有难度自然有压力。但是世界各地的经验摆在那里,也就是说,已经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所以说到底,只是慢慢熟悉如何操作而已。   清场也是一样。有的会早早把政要要去的地方清得一个人都没有,然后放进去信得过的路人,有的则在抵达前十五分钟只出不进。对我们这些追访的媒体来说,前者的好处是,提前透露了政要的行踪,只要动脑筋如何接近现场,而后者,很多时候要花更多人力,碰运气了。   其实,谈不上新政,只是正常化罢了。当然,毕竟是进步,但是,还是平常心看待更好。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