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

北斗 | <七星论道>第五期:医学和科学的逻辑

中医是该存该废? 中医有没有合理性?西医就是完全科学的吗?“挺中”或者“倒中”,又都是站在什么立场上呢? 对中医存废的争论,其实是人文思想的一个大议题,它涉及到对科学和文化的认识。偏执的观点,也会反映在这些问题思考上的狭隘。 在站队之前,你是否能逻辑自洽地说服自己呢?本文的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医学和科学的不同逻辑。也许你会从本文得到一些启发,而且你会觉得站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医学和科学的逻辑 文/ 杨昉 (北斗撰稿人)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很经典,说网上关于中医存废的争论,就像月经一样每个月都要来一次。 其实参加论战双方,都有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被某某权威忽悠一下,就跟着人家跑了。 “挺中派”的领袖权威人物,即有学院派的衰朽,更有到处招摇撞骗的骗子。他们拒绝接受任何现代医学观念,拒绝反思中医自身的种种弊端,固步自封。“倒中派”的领军人物,自封为医学专家,抬个“科学”的棒子到处打人了。 孰不知医学本是一门实用的技术,而且可以说是人类所有技术中最特殊、最复杂的技术,科学仅仅是辅助医学发挥更好效能的工具之一,医学行为本身还牵涉到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大量非自然科学因素,面对纷繁复杂的疾病,以及与患者直接关联的社会、心理、伦理问题,医疗行为的决策过程就象NBA球员参加比赛一样,已经成为了一门复杂的艺术,不是靠简单的医学原理、简单逻辑推演能够解决问题的。   医学是科学吗? 方舟子说过一句话:“医学首先是一门科学,不能用不科学的东西来治病”。此话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科学”的基石是实证研究,而实证研究最不可少的手段就是“控制变量”,学过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要验证牛二定律F=ma,就要让一个变量不变(如合外力F),然后通过实验观察另外两个变量的关系。这在物理中很容易实现,在生物学中也不难,无非是多弄死些老鼠就是了。 然而医学的境况则大为不同,“控制变量”是最难做到的事情,因为你的实验对象是人,而且是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人,病人来找你不是来给你当小白鼠任你摆布,而是要你帮他解除病痛。而且同一种疾病,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性格、体质、情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等等,每个要素对病情的发展都可能有决定性影响,要实现“控制变量”实在是难上加难。 唯一可行的做法就是把大量某个要素相近的病人分为一组,其他要素的差异视为“噪音干扰”,然后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剔除“噪音”,但这就要求参与实验的病人数量相当庞大,要进行这样的实证研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所需的经费无疑是天文数字,尤其对于那些发病率低的疾病,采集数据的周期就极为漫长,而对于不那么受重视的小病,也难得有人会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实证研究。 因此,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医学,这句话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哪怕一个小小的疾病,要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都需要天文数字般的研究经费以及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的漫长研究周期。 方舟子经常挂在嘴边上说的“科学”的医学研究,其实就是指由1962年美国颁布的《科夫沃—哈里斯修正案》所规定的三期临床研究模式,即:首先在健康志愿者身上进行的相关的毒理、药理研究,证实其毒副作用在人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第一期通过后,第二期就在小范围内对病人进行临床试验,以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以验证。第三期,则是由执业医师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三期试验都完成之后,才能进行新药申请。 然而方舟子没搞懂的是美国人为什么要推出这样的研究模式,并不是因为美国人觉悟高,科学素养好,所以高瞻远瞩的发明了一种超越过去以往一切医学文明的先进研究模式,相反,这是现代医学沿着生化科学的发展模式前进时,出现了空前的巨大危机,这才给自己打了的一块破补丁。 20世纪初,化学研究突飞猛进,人类发现、合成的新型化学物质的数量可以用“大爆炸”来形容,面对这些人类重来没有接触过的新物质,科学家往往根据它们的某种属性,推测这种物质可以治疗某某疾病,然后经过简单的动物实验,发现果然可以产生治疗效果,然后就可以上市了,甚至很多新研发的药物仅仅因为理论上合理就直接推向市场。 然而这种医学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多灾难,例如1937年美国一家制药公司开发的“万能磺胺”,在未做动物实验的情况下就推向市场,结果造成了107人中毒死亡,主持该项目研究的负责人也因为内疚和绝望而自杀。 而举世震惊的“海豹胎”事件标志着原来这种生化医学的研究模式非但不是造福人类,反而是人类的一场灾难。 1953年瑞士一家药厂试图开发一种新型抗菌药物,合成了一种叫做沙利度胺(酞胺呱啶酮,thalidomide)的药物,但是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完全不符,沙利度胺没有任何抑菌活性,该药厂便放弃了对它的进一步研究。 然而联邦德国另一家药厂又开始研究沙利度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并发现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尤其能够显著抑制孕妇的妊娠呕吐反应,于是1957年10月商品名称为“反应停”的沙利度胺正式投放欧洲市场,此后的不到一年内,“反应停”风靡美国以外的亚、欧、非、澳等洲国家,作为一种“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应药物”,成为“孕妇的理想选择”。 然而“反应停”广泛使用不久,各国都出现了大量罕见的“海豹胎”畸形新生儿,即没有臂和腿,手和脚直接连在身体上,很像海豹的肢体畸形婴儿。这些产妇都曾经服用过“反应停”。 仅在欧洲和加拿大,出现的“海豹胎”婴儿大约就有8000人,并且还大约有5000到7000个婴儿在出生前就已经因畸形死亡。因此从1961年11月起,“反应停”在世界各国陆续被强制撤回,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经过长时间的法律较量,研发“反应停”的德国公司支付了1.1亿西德马克的赔偿,被迫倒闭。 1962年,在“海豹胎”事件的促使下,美国才出台了《科夫沃—哈里斯修正案》,规定了三期临床研究模式,药物的严格审批制度,使得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都有可靠的临床证据作保证,其毒副作用也在人体可承受范围内。 这就是方舟子整天挂在最边上的“科学”的医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我想再把这句话重复一遍: 三期临床研究并非什么高瞻远瞩的,具有高度医学智慧的制度设计,而纯粹是早期的生化医学研究模式无以为继时,现代医学给自己打上的一块破补丁。 正因为如此,三期临床研究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有关药物的临床研究仅需入选数十至几百名病人,在数周至数月内即可完成,研发者所关心的是该药物是否能使某项指标发生改变,不良反应是否在可控的范围内。例如降血压的药物,只要经观察它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又无对肝、肾、骨髓等脏器的毒性作用,大多数病人对药物可以耐受,便可以得出该药物安全、有效的结论,就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药物是否能有效降低死亡率、能否改善病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药物的长期效应如何,这些问题却不得而知。 例如八十年代,医学界普遍认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减低心肌梗死的发作机会,于是厂商研发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只需要证明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肝肾功的损害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那么药物就可以上市了,但是后来的循证研究发现,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这是根本无法通过三期临床研究揭示出来的问题。       科学的医学 要说最完美的“科学”的医学研究模式,那就是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也被称为“证据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生的个人经验、医学理论的推论、动物实验的结果、专家的看法和建议,都不足以作为支持是否采用某种治疗方法的可靠依据(当然,这些内容也可以作为辅助医生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医生的临床治疗方案应该建立在可靠的临床证据基础上。与以往临床研究只重视短期疗效不同,“循证医学”尤其强调对疗效的评价要重视治疗对患者的远期影响,如治疗后能否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改善,能否降低死亡率等等,必须体现“长治久安”的长期效应。 什么是可靠的临床证据呢? 最理想的证据就是经过了大规模对照研究,并且进行了长期追踪获得的证据。目前循证医学中最好的证据,大多由跨国的几十家或数百家医院共同参加,实验中都设有对照组,对成千上万的患者长达3 ~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追踪观察。 当然,要获得这样的证据是极为困难的,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极其巨大,如果每一项医疗措施都必须经受这种严格的临床检验,那么医学将寸步难行。因此循证医学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将那些不是那么严格的证据也纳入医学证据的行列,对证据的可靠性划分了若干等级。 (1)上述涉及数十家医院的大规模研究难以执行,那么小规模的、设计良好的对照实验也是级别较高的证据; (2)再次级证据是非对照研究获得的证据; (3)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则属于再次一等的证据。 医生的医疗行为建立在以往临床研究基础之上,以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作为预测医疗效果的依据,而非仅仅凭借医师的经验和理论的推测,这样的医学无疑是真正“科学的医学”。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对照一下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医和西医,那时同样有诸如梁启超、鲁迅、胡适、陈独秀等一大批西方文化的介绍者把中医批得一文不值,但是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看,当时的中医和西医究竟谁更科学? 象前文提到的“万能磺胺”“反应停”,这些药物可以说没有任何循证医学证据,甚至动物实验的证据都不够充分,相比之下,很多中药、方剂都有数百年的传承历史,而且传承方式是以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而且多数医师都在大量病人身上使用过这些药物,至少都符合上书循证医学中的第三级证据,即“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甚至有的可以上升为第二级:“非对照研究获得的证据” 相比之下,新文化运动时期,那些鼓吹废除中医、倡导西医的人,就象鼓吹马列主义可以救中国一样,纯粹是头脑发热、缺乏独立思考的混蛋逻辑。 同时,中医现在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极度缺乏循证医学的观念,连观念都没有,就更谈不上进行循证研究的实践了,于是每每和“倒中派”辩论时,对方要你拿出中医药有效的证据来,“挺中派”们要么哑口无言,环顾左右而言它,要么就高呼: “不要用西医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中医,这是不同的医学体系。” 这个逻辑中的“西医的评价标准”如果是指三期临床评价,那么我有保留赞同。如果“西医的评价标准”是指循证医学,那么我无保留的反对——如果中医不脚踏实地的朝着循证医学的方向前进,那么被淘汰是必然的,而且自身也根本无法向前发展。   不科学医学 所以,西医疗法如果缺乏循证医学证据,那么也是非科学(方舟子爱说伪科学)。中医疗法如果具有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那就是真科学。 于是,“倒中派”会跳出来说:那你中医有循证证据么?且慢说中医,西医具有循证证据的疗法也不多,来看一组2005年的数据: Cochrane协作网是世界上公认最可靠的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的网站,截至2005年8月,在该网站所有2435个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中,只有30%的证据能给相关的临床问题给予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其余70%则都不能确定。即使是一些世界上流行的大病种,采取眼下最流行的治疗方法也没有证据证明其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以腰背痛为例,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全世界因为腰背痛而请病假者占所有开病假条者的1/3以上,但是从最便宜的到最昂贵的128种腰背痛治疗手段中,竟然没有一种被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有效。 你看,西医真正具有循证证据的疗法也很少,这是因为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太困难,要的经费太多,研究周期太长,所以西医的大多数疗法也还处于“伪科学”状态。 说到这里,“挺中派”且慢高兴,虽说西医目前的循证证据还不多,但人家在脚踏实地的朝这个方向往前走,那天看中国循证医学领域的权威李幼平的文章,看到一句话,颇感震撼: “WHO正式开始把世界上现在做的十万个以上的临床试验从一开始就入口把关,全部实行注册,一旦认可注册就给你一个号,就像我们现在生孩子准生证一样,一旦把你纳入进去,就全程指南监控,从标书就开始审查,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科学的,是不是正确的,全程跟踪,直到做完,这样严格检测下来,副结果照样是结果,这是一个惊人的事情,我原来觉得做不到,但是他们做到了,这很了不起。” 这就是现代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差异,西方人认定一个方向,就会千方百计、不余余力、脚踏实地而且开创性的去完成一件事情,让人感觉惊讶、叹服! 所以,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较量,不是医学体系、医学方法的较量,而是两种文明、两种文化的较量。中医人只会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几十年来虽说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研究中医、发展中医,却没有任何具有在中医领域划时代意义的进步。   作为技术的医学 前面我就说过,医学不是科学,医学是一门实用的技术。科学的任务是解释现象,技术的任务是解决问题。 从患者角度来说,医生和厨师、裁缝、乐师是一样的,厨师做出好吃的菜、裁缝做出得体的衣服、乐师演奏出动听的音乐就行了,他们不是学校的老师,没必要告诉你这盘菜为什么好吃,这件衣服为什么好看,这首曲子为什么好听。同样,医生的职责是解除病人身体的病痛、不适,至于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能治好病,并不在医生的职责范围内。 因此对于医学而言,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能治病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中医是稀里糊涂让人活,西医是明明白白让人死”,此话虽说过于夸张,但如果一种医疗方法确实对某病有很高的治愈率,就是讲不清道理,而另一种学理论能把病理讲得头头是道,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治这个病,那么对于急需解除病痛的患者来说,前者就比后者强千倍万倍。 当然,这只是从患者的角度看问题,如果从整个医学体系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只知道怎样治病,但不知道为什么能治好病,这样的医学体系不可能产生飞跃式的发展,这也是中医最大的弊端所在,除了吃老本,再没有推动自身向前发展的办法。所以我一贯主张中医的研究必须引入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研究模式。 “倒中派”们经常还会有这样的混账逻辑:既然你承认中医的理论、思维方式、研究模式都不科学,那么不科学的医学,怎么可能产生出正确的治疗方法呢? 这种逻辑的混账之处在于:他们以为正确的治疗方法,都是象做初中物理数学题一样,依照某几条已知的原理推理演绎得到正确的答案。殊不知人体复杂得难以思议,即便现代医学弄清了全部细胞、神经、基因的工作原理,也不可能经过演绎得出正确的治疗方法。     他们更不懂得,“试错”才是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第一原动力。纵观现代医学史,几乎找不到哪种有效的疗法,是纯粹是通过理论推演得到的,相反很多重要的医学突破,大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牛痘、青霉素,小到壮阳神药“伟哥”,都是医生们偶然间发现了一种无法理解的效应,然后再通过生理病理研究来解释其机制——“牛痘”是英国医生琴纳听说挤牛奶的女工接触过牛痘后不会生天花,这才研发出来;“青霉素”则是弗莱明无意中把细菌培养皿暴露于空气中才被发现。 可见,现代药学那些令人叹服的成就,大多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偶然间被发现的,绝非现代医学理论有什么高明之处。   (经作者同意,本文有所删改!原文地址: 《关于中医的逻辑(1)》 《关于中医的逻辑(2)》 《关于中医的逻辑(3)》 《关于中医的逻辑(4)》 ) 【相关阅读】 《中医为什么有用》 《我为什么反对中医》 《我为什么反对古西医》 (责编:刘一舟)

阅读更多

北斗 | <开阳>中医为什么有用

医学行为是人类社会产生那一天就与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历了数千年延绵不断传承的中医药体系,就象一个巨大的原始森林,里面巨树参天、藤萝密布,虽然我们一时无法理解其间复杂的生态原理,但有理由相信其中蕴藏着无数祖先们与疾病生死斗争摸索出的宝贵经验,在漫长历史中积累下了大量足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医学智慧。     中医为什么有用   文/杨昉   1. 也许只有不断的试错,我们才能更进一步接近真理—— 波普尔 为何《伤寒论》的这些方剂会具有如此神奇的疗效?为何这些两千多年前创立的方法会与现代医学的发现不谋而合?是因为古人掌握了一套高超的医学理论,还是有更加深刻的原因?就让我从下面这两个小故事开始慢慢说起吧。 我的一位亲人患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走困难,几乎已经接近瘫痪。采用各种治疗手段都没有用,在省医院住院治疗也未取得明显效果。后来听村里人讲了个偏方,用陈仓米炖猪棒子骨,吃了一个多月,各种症状神奇消失了,两个月后就可以下地干活,至今两年多了,一直在从事体力劳动,也没有进行其他特殊治疗,但腰椎间盘突出症没有再发作。 还是他的故事,有一次手指上长了个奇怪的黑颜色疙瘩,长的样子跟鱼眼睛一摸一样,长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消失。有一次他去菜市场卖菜,旁边卖菜的人看见他的疙瘩就说:“你这东西叫做‘鱼休子’,你每天拿活螃蟹壳在上面涂就可以治好”,于是他回家就到河里抓螃蟹照着做,结果每涂一次那疙瘩就小一点,涂了三四天疙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俗话说:“偏方气死名医”,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听到很多这类偏方治大病、怪病的故事。为什么这些偏方经常会产生神奇效验? 当然,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一定会有中医反对者跳出来说:你这只是个别案例,没有经过“随机”“双盲”的检验,所以这种“偏方”根本不科学,疗效根本无法保证,用不科学的方法治疗疾病是愚昧的。如方舟子所说:“没有经过科学检验的经验未必可靠,可能只是以讹传讹。古人对前人的经验之谈是如此的轻信,有时候甚至到了荒诞的地步”。 我完全能够理解方舟子的逻辑:某个病人吃了某种药物,病就奇迹般的好了,这种个案并不能说明这药真的有效。因为影响疾病痊愈的因素太多,有的病本身就有自愈能力;有的是受到了强烈的心理暗示;有的是无意中吃了另一种对疾病有效的药物,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     因此对现代医学来说,缺乏大样本、随机、双盲研究的个案,并不能说明某种疗法是有效的——这个观点我也完全赞同。但是如果我们抛开个别案例、个别药方,而站在人类传统的生存方式,站在推动医学发展的原动力的宏观角度审视“民间偏方”的形成过程,就会发现很多长期流传的“民间偏方”是人类与疾病漫长斗争历史中有效经验的积累,其疗效超越现代医学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相反,如果一个民族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摸索而没有找到过针对某些多发疾病的特效疗法,这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从医学发展的动力来看,“试错”是一切医学发展的基础。所谓“试错”就是瞎打误撞,瞎猫碰死耗子的办法,不断尝试不同的治疗手段直到将病治好为止。 即便对于现代医学,“试错”也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 因为人体的规律过于复杂,与之相比现代医学对人体有限的认识显得微不足道,纯粹从医学理论上推导出的治疗方法并不比瞎打乱撞高明太多。现代医学中很少有哪种非常有效的疗法纯粹是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的,相反很多重要的医学突破,大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牛痘、青霉素,小到壮阳神药“伟哥”,都是医生们偶然间发现了一种无法理解的效应,然后再通过生理病理研究来解释其机制——“牛痘”是英国医生琴纳听说挤牛奶的女工接触过牛痘后不会生天花,这才研发出来;“青霉素”则是弗莱明无意中把细菌培养皿暴露于空气中才被发现。 “伟哥”的故事则更具传奇色彩:研发“伟哥”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开发一种新的心血管药物。但是当药物进入到临床实验阶段时,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出现了,“伟哥”改善心血管的作用并不理想,但奇怪的是前来退药的都是女性病人,参与试验的男性受试者因为这种药物能令性器官勃起更持久更坚挺而不愿退还药物。在发现伟哥的这种“副作用”后,辉瑞公司立刻转换了伟哥适应症的研究方向。伟哥在被正式批准上市的第一周,全美就开出了1.5万张处方,此后一直呈指数速度增长,到了第七周每天的处方量就达到了27万张,创造了有史以来药物销售的最新纪录,成为辉瑞公司最大的一棵摇钱树。 人们之所以忽视了“试错”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医学的很多试错尝试并非在人体上完成,而是由动物取而代之,另一方面现代医学总是可以把它偶然间发现药物的药理解释得有条有理,于是让人误以为现代医学非常“科学”,能够像神枪手一样对疾病“指哪儿-打哪儿”。事实上它也不过四处乱放枪,打着靶子后再研究一套理论来说明为什么子弹可以打中靶子,只不过“打哪儿-指哪儿”的功夫远远超过传统医学。 但是从“试错”经验的角度看,现代医学根本无法望及传统医学之项背。因为自从人类社会诞生那一天起,医学行为就是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疾病斗争史中,人类曾经经历过非常大范围的“试错”,并且这种试错的对象不是实验室的老鼠,而是直接在人体试验。 人们尝试过的奇奇怪怪的治疗方法,范围之大往往超乎想象,例如用晒干的死人舌头来止血疗疮,用发酵过的大便来退热,这些现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做法都真实的存在过——发酵的大便在中医中被称为“金汁”,是过去温病学派喜欢使用的一种退热药物;用晾干的人舌疗疮,这是我一个当过兵的长辈亲身经历的事情,他的战友在战斗后悄悄将死人的舌头割下保存起来以备自己受伤使用。 与传统的疗法相比,现代医学发展的历史太短,并且还受到诸多医学理论和医学伦理的约束,因此现代医学“试错”的范围,与历史上人类尝试过的千奇百怪的治疗方法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2. 就拿螃蟹壳治“鱼休子”的例子来说吧,我们不妨对它产生、流传的历史做一个合理的推想: 历史上必然有无数人长过“鱼休子”,都拿它没办法。但有一天,一个叫张三的人去抓螃蟹,第二天他发现和自己朝夕相处的“鱼休子”突然变小了,他又试了几次,“鱼休子”竟奇迹般的消失了。他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高采烈的向周围的亲戚朋友讲自己抓螃蟹治鱼休子的故事(我前面提到的那位亲戚,闲聊时经常都会说起用偏方治好腰椎间盘突出和“鱼休子”的经历,我已经反复听他们家的人讲过不下五遍)。 现身说法令周围的人印象深刻,很可能他的邻居到朋友家窜门,看见李四长个鱼休子,就告诉他我们村张三用螃蟹壳治好了。李四实验过后果然效果不同凡响,又在茶语饭后到处宣传。如此一传十,十传百,就形成了一种被广泛传播的治疗方法。 当然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张三的“鱼休子”并不是被螃蟹壳治好的,而是那天他正好吃了一种野菜,实际是野菜治好了鱼休子。但这事被他忘得一干二净,就误以为螃蟹壳发挥了作用。 因此,错误的治疗方法也有可能被他到处传播,但是当李四听到这个方法后再去拿螃蟹壳实验,就会发现毫无效果,也许李四不会完全否定这个偏方,但这个方法不会给他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螃蟹壳治鱼休子”也就因遗忘而被自然淘汰。 当然,上面是对“偏方”传播过程理想化的推猜测,到底这种传播机制能不能发挥检验“偏方”效用的作用?“营销学”中对于“口碑传播”的研究,或许有助于理解这个问题。 商品“口碑”的传播方式与“偏方”传播很相似,当消费者对某个商品使用满意时,就会向周围朋友推荐,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就为商品树立良好口碑。“营销学”中对口碑的传播过程有较为成熟的数学模型,也有很多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国内外对消费行为的多项调查表明,口碑的传播具有这样的特点: 口碑的好坏确实与商品质量好坏、顾客的满意度,以及商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有较高的关联;更有趣的是坏的口碑比好的口碑传播得更快,也就是俗话说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质量良好的商品并不见得会被人们广泛认同,但是如果频繁出现质量问题就很快众人皆知。 “口碑”传播的另一个特点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惊讶”程度与“口碑”传播的频率有非常显著的关联,也就是说如果商品能让消费者产生非常方便、有趣、愉快的感受,就能够很快被消费者认知,同样如果商品发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质量事故,坏的口碑就会立即广泛传播。 如果把口碑传播的规律迁移到民间偏方的传播过程中来,就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测: 偏方的“口碑”确与其疗效的好坏有关,并且如果某种方法效果不明显或者有显著毒副作用,那么对其负面口碑的传播很可能比正面口碑传播更加广泛。另一方面,由于“惊讶”对于口碑的传播有重要影响,所以那些立竿见影,治疗效果特别明显的治疗方法,比那些疗效难以观察的方法更容易在民间传播。 由此不难推论,民间偏方的传播机制能够自然淘汰有明显毒副作用或者效果不明显的治疗方法,并把疗效显著的方法保留下来。 但一定会有读者反驳:“吃香灰”治百病的方法也曾经在民间广泛流传,难道这种方法也是有效的吗?难道不是一种愚昧无知的做法吗?我的答案是:这种方法确实有它的道理。     对于临床治疗来说,“心理安慰”是帮助病人战胜疾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古代社会,香灰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心理安慰剂。与一般的安慰剂不同,病人的潜意识中会认为来自神庙、佛龛前的香灰受到过菩萨、神灵的庇护,带有神奇的力量,因此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与文化背景关系极大,如果把香灰拿到今日来效果就会大减,因为大多数人已经失去了对菩萨、神灵的信仰,而把“科学”奉为了神明。但对于科学的虔诚信徒来说,如果告诉他(她)某药物是美国高科技研发出来的新药、价格如何如何昂贵时,往往就能起到类似于香灰的心理暗示作用。 但可以肯定,并非所有的民间偏方都是通过“心理暗示”在发挥作用,必然有相当一部分是真正使某些生理机能发生改变而治愈了疾病。因此对于那些能够在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偏方,尽管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检验,但是从它的产生、传播机制来分析,我们就不应该像对待某种未经临床试验的人工合成的新药那样,对其疗效抱以同等苛刻的怀疑态度。     3 .经过数百年或数千年的试误式学习,人类提炼出了大量有关使用生物来为其衣食及治病服务的信息—— 盖尔曼《夸克与美洲豹》 考察中医的历史,显然“民间偏方”或者说民间流传的医学经验,在中医药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 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是现存最早记载药物功效的典籍,书中记载了一百多味动物、植物及矿物药物。但是书中对药物功效的记载很简单,其体例都是先说明药物生长的地方、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然后只列举一项这种药物能够治疗的疾病,比如:“萆荔……食之已心痛”,“文茎……可以已聋”,“ 沙棠……食之使人不溺”等等。 这种记载药物功效的方式,颇有些类似民间偏方口口相传的形式,口头传播的经验有几个特点:疾病的特征很明显,不需要专业知识就可以诊断,如《山海经》中的心痛、聋、溺(多尿)、瘿(大脖子病)等等,只要生活经验稍微丰富一点的人就可以掌握。另一特点是一味药对应一种病,如“螃蟹壳”治“鱼休子”,口头传播这个经验的人,通常只关心什么东西能治“鱼休子”,而不会关心“螃蟹壳”是否还可以治疗其他疾病。 另外,民间偏方在传播时,往往都是根据最明显的症状用药,很少区分疾病的类型。如“牙痛用花椒”,这个民间经验传播时不可能区分是牙龈痛、牙根痛还是龋齿痛,再如对于“杜仲治腰痛”,民间流传的经验不可能区别是腰椎的问题还是腰肌的问题。 从这些特征分析,《山海经》对药物的记载应当较为原始的保留了民间口传的医学经验。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本草专著,成书时间不晚于东汉。虽说书中有很多内容必须是在医学行为专业化、职业化以后才可能出现,但我们仍然能在书中看到很多原始民间医学经验的痕迹。 例如《神农本草经》中出现的病名,绝大多数是临床特征明显,容易确诊的疾病,如齿痛、耳聋、目盲、咳逆、呕吐等等,并且在描述多数药物的主治功效时并不带有附加条件。 如咳嗽是一种发病原因极为复杂的疾病,后世医书对咳嗽类型都有很多划分方法,如现行中医教科书根据临床特征的不同,通常分为风寒、风热、痰热、阴虚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咳嗽的用药特点都不一样。 虽说在《神农本草经》中也出现了咳嗽类型划分的雏形,出现了“风寒咳逆”“久咳”“邪气咳逆”几种情况,但全书记载的32味可以治疗咳嗽的药物,有28种都只说用于治疗“咳逆”而没有说明适用的类型。可见《神农本草经》成书时,对于疾病的分类、辨别还比较粗糙,保留着浓重的民间经验色彩。 《神农本草经》以后,各类本草书籍记载的药物的总数随时间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从汉代到清代近两千年间,平均每四百年本草书籍记载的药物就要翻一番(见下表),而新增加的药物首次出现在医书中时,对其功效的记载都十分简单,大多保留着非常浓厚的民间经验色彩,例如“延胡索”最早出现于《雷公炮炙论》一书,书中对其功效记载仅“治心痛欲死”五字;“金银花”首次在《新修本草》中出现时,书中对其主治功效的记载仅“主寒热身肿”五字;“穿心莲”首次在《岭南采药录》中出现时,只有“能解蛇毒,又理内伤咳嗽”的简单记载。   这说明古代本草书籍对药物功效的最初认识,大多来自流传于民间的较为粗糙的医学经验,而这些民间医学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先民们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经历了大范围的“试错”之后才发现的。 朝代 时间 书名 记载药味数目 东汉 二世纪以前 神农本草 365 南北朝 五世纪 雷公炮制论 480 晋 六世纪 本草经集注 730 唐 七世纪 新修本草 844 宋 十一世纪 嘉佑本草 1082 明 十六世纪 本草纲目 1892 清 十八世纪 本草纲目拾遗 2608 下面一段文字来自于清代《验方新编》的序言,这是一部专门记载民间偏方验方的书籍,这段文字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古代民间医学经验的传播形式,以及这些经验如何被古代医家搜集整理并流传至今的过程。 人不能无病,生病必须寻医服药。然而良医时而难逢,药物时有贵贱。富人固然无需忧虑,但贫者难免为之烦恼。而“ 单方” 一门最为方便,只要选药精当,如果药物与疾病相符,就算没有医生也能药到病除。我幼年的时候,看见别人有良方,私藏而不肯公诸于世,心理暗自鄙视这种人。因此立下誓愿,不遗余力广求众方,看到古今典籍有所记载或者听到亲朋好友之间的传闻,都一一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汇集的验方甚为丰富,各类疾病都有所涉及。于是删除掉那些效果不明显的,以及用药重复或者药物过于昂贵的。现在保存的,都力争做到有某病即有某方,有某方即有某药,并且很多药方都不需花费一文钱就可以效验如神,即便在穷乡僻壤,舟马难达之地,也都可以马上就找到药物,立刻见到功效。为了这一点救世的苦心,我废寝忘食的辑校整理,至今已经二十年了。     4.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伤寒杂病论· 序》 之前的内容,我们展现了一种民间偏方的试错-筛选机制,通过大范围试错无疑可以发现某些常见疾病的有效疗法。但这种民间经验往往都很粗糙,对疾病的辨别、分类都极为模糊,而且都是零零星星在民间流传,难以成为一个系统的医学体系,难以将前人经验改良或组合而形成疗效更好的治疗方法。 然而当医疗行为职业化以后,就使得医学知识精细化、系统化成为可能,医生把各种医学经验组合在一起,不断形成新的诊疗方法,这就有可能使古代医学以更高的效率发现有效疗法,并有可能应对更加复杂的疾病。 我们不妨把医学的这种发展模式与生物进化模式进行一番比较,会发现二者的机制颇有些相似之处。 对于生物而言,基因的优劣决定着生物体在自然界生存机会的多少,在“优胜劣态”法则的选择下,携带优良基因的生物体更容易生存下来,并且具有更多生存、交配、繁殖机会,它们的优势基因可以遗传到它们的儿孙身上,于是一代代繁衍的结果就使得种群中具备优势基因的个体将越来越多,整个种群会逐渐得到优化。 另一方面,基因会随着生物的繁衍而不断的变异,生物的有性繁殖可以使不同个体上的几种优势基因组合在一起,出现令生物体生存能力更高的基因结构。新的优势结构一旦出现,它又将通过一代代的交配、繁衍逐渐扩散到整个种群,由此种群进一步得到优化。 中医的发展过程与生物的进化也颇有相似之处,掌握了某些治疗方法的巫师、医生或者江湖郎中,就像是一个个要面临“优胜劣汰”的生命个体,他们掌握的偏方、诊治方法、医疗经验就相当于生物的“基因”,综合运用这些“基因”为人治病是他们谋生的手段。 疗效的好坏是由病人来判断的,如果病人认为医生的治疗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就会向亲戚朋友推荐这位医生,于是疗效的好坏决定了医生口碑的好坏。疗效好的医生门前车水马龙,疗效不好的医生则门可罗雀。因此医生掌握的诊疗方法的效果就决定了医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虽说治疗效果取决于病人的判断,而病人的自我判断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但依照前面介绍的口碑传播原理,当一个医生能够成功的在社会上生存下来,他的医术被广为传颂时,说明他掌握的某几种方法、或某几条经验确实有一定效果,正如某个物种能在自然界生存下来,必然意味着它具有某些能使它适应于环境的优势基因。 医生们为了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就要想办法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医术,例如到民间去收集偏方、从古籍中去寻找前人的治疗经验、甚至于使用一些卑鄙的伎俩去偷学、打听别人决不外传的秘方。当他们掌握的方法对某些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或者遇到疑难杂症束手无策时,他们也会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新的治法,这就是一个试错过程。很可能大多数“试错”的医疗行为都会无果而终,但一旦找到有效的方法,医生们就会进行总结归纳,将其传给后人。 学习他人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的过程,这就相当于生物过程中基因的变异及优势基因的重新组合,这可以使以往的诊疗方法不断得到优化而产生更具优势的治疗方法。 接下来,那些口碑很好、生意兴隆的医生,就会吸引很多习医者来拜他为师,他撰写的医书会被人争相传看,甚至他很多秘而不传的绝技,也会有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来打听。于是一个疗效好的治疗方法,会获得更多传播的机会,这就相当于生物进化中,具有优势基因的个体能够获得更多交配、繁衍的机会。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传统的医学传承模式,与生物的进化模式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因此中医经历了数千年延绵不断的承传,出现了一套适应病种广泛、疗效良佳的医学经验体系,完全是情理中的事情。 当然,其间不否认某些医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偶然间治好了某个达官贵人而声名大噪,但是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并不需要适用于每一个生命体,总会有一些生存能力很差但运气很好的个体的生存下来,但是具备它们劣势基因的子孙最终都无法逃避会被淘汰的命运,同样那些偶然起效的主观经验无法持久承传。 下面这个来自《经方实验录》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医生如何因为掌握了某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声名远播,又如何因为医术的拙劣而很快被淘汰,从而对古代医学传播的模式有一个形象直观的了解: 浙江有一个人姓徐的人,住在鹦(月豆)湖边上,不事农也不读书,一开始依赖着父母,整日游手好闲,取了妻子儿女后生活就变得困难了。想着要养家,就学了几个医方,挂牌行医,期望能够得到一些小利。 别人都知道他的底细,谁敢以性命相托?冬天就穿着烂棉袄,夏天就穿着草衣葛衫。到处游荡,希望能找到病人让他治疗。别人见他都不理他,对待他象奴仆一样。他去别人家,就坐在人家里聊天不走,一直要等到混顿饭吃才肯离开。 一天,有一里多外一家姓朱的人家,偶然得了伤寒,八天后就死了。徐某人听说这事,赶忙赶来,到朱家时,尸体已近移到门外了。徐某人摸了摸死人的胸口,说:“ 心口还热,可以治疗” 。朱家的人因为天气炎热,急着准备棺材丧服,抓紧时间安葬,并且知道他根本不精医术,就没人搭理他。徐某人自己拿过笔来,写了白虎汤的方子,让亡者的侄子快去抓药。亡者的弟弟说:“ 你不是华佗,怎么可能挽回人的性命?你不是吕洞宾,怎么可能起死回生?你饿得难以度日,不如帮我的忙,还可以在我这里吃三天的饭,没必要去试你那些笨拙的伎俩了” 。 徐某人说:“ 气虽然绝了,但胸口还热着,死马应该当作活马医。你给我一百钱,我去买药,如果能活过来,算是你家的福分,活不过来,这钱就算我借的” 。亡者的弟弟嫌他太烦,就把钱给他。 徐某人抓来药自煎自熬,用汤药灌到死者口中,竟然都倒了进去。一会儿,死者的手开始微微的动了,口中也有气了。徐某人说:活过来了!这时满堂的哀哭之声马上停止,急忙把人复回房中,调理几天之后就痊愈了。 朱家人的人都以为他是神医,实在不可貌相,酬谢了他十两银子。徐某人从此声名大振,请他看病的人不断。他得意洋洋的说:“ 白虎汤能把死人医活,更何况医治没死的人?” 所以凡是来看病的人,都开给白虎汤。 不到两个月,医死了十多个人,被别人抓起来打了好几次,从此再不敢行医了。而那个被他治愈的朱姓人仍然活了二十年。     5. 进化论的研究者常常将不同年代动植物的化石排列起来,向人们展示生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历程。如果我们将历代医书对药物性能的记载排列起来,同样会清晰的看到中医对药物性能的认识经历了由粗糙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前面介绍过,《山海经》对药性的记载极为简单,具有非常浓厚的口传民间经验的色彩。最早的本草专书《神农本草经》也同样存在这些特征,但《神农本草经》也出现了很多民间口传经验显然不可能具备的特点,这些特点必然是在医学行为职业化以后才会出现。 例如,每一味药物都记载了它的多种功效,如 “黄连”可以治疗目痛、腹泻、妇女阴部疼痛;桔梗主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惊恐心悸等等,这种一药对应多种疾病的认识方式,必然是有专人收集整理了大量民间经验之后才形成的。 再如,书中出现了一些不可能依照生活经验做出直观诊断的病名,如“五脏积热”“六腑积聚”“周痹风湿”等等。另外,有部分直观的疾病已经被划分为了多种类型,如“疟疾”就被分为了“痎疟”“温疟”“劳疟”“鬼疟”等多种情况。 能够识别无法用生活经验直观诊断的疾病,并且将同一种疾病划分为多种类型,这体现出了对疾病认知由直观到抽象,由粗糙到细致的演进过程,而这种细致化的过程,也只有在医疗行为职业化以后才可能出现。 《神农本草经》以后,历代本草书籍都体现出了药物功效记载越来越详尽,涉及病种越来越丰富和抽象,对疾病类型的区分越来越细致的特征。某种药物第一次出现在本草书籍中时,对它药性的记载往往都非常简单,但是随着后世医家一次次对本草书籍修订整理,将越来越多的民间经验和医家用药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使得对药物功效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细致。 从历代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对药物记载的文字数量,就可以看到对药性认识逐渐丰富的过程。 以石膏为例,《神农本草经》对石膏的记载只有38字,唐代官修本草《新修本草》对石膏的记载有200余字,宋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证类本草》对石膏的记载有1500余字,明代的《本草纲目》对石膏的论述则达到了3300余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的著名中医张锡纯就因为擅长使用石膏而被人称为“张石膏”,在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临床上哪些情况下应该使用石膏,石膏如何与其他药物配伍,石膏使用的禁忌等等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论述,还把中药与西药联合在一起发明了“石膏阿司匹林汤”,书中还列举了大量他自己亲历的医案以使医生获得使用石膏方法的直观体验。而与张锡纯同时代,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因为善于使用石膏而被人誉为“孔石膏”。 对石膏的认识从《神农本草经》中聊聊数语的记载,一直到两千多年后出现了象张锡纯、孔伯华这样精于使用石膏的专业医师,可见一代代医家在继承前人医学经验的基础上,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对石膏功效的认识越来越细致丰富。 不仅对单味药物的记载有这样的特点,考察历代医书中记载的病名数量,以及同一病名下,不同病证类型的数量,以及同一疾病治疗方法的数量,无不体现出由粗糙到细致、由简单到丰富的演化特征。 中医的发展过程,就仿佛是由低级的单细胞生物逐渐进化为器官分化完全的高等生物的过程,经过了历史上无数的试错,无数有效经验的积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医学宝库。     6. 当我正在进行运算,一只小虫落在我的桌上时,我就会想,上帝多么伟大,而我们在科学上的妄自尊大是多么可怜,多么愚蠢啊!—— 爱因斯坦 在“科学”概念已经被神化的今天,人们都习惯于把流传于民间但无法被现代科学理解的做法,视为智识低下的人们在愚昧无知状态下不明真相的行为,否定了人类长期与自然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的生存智慧。 但是,就像通过自然选择,大自然可以创造出现代科技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的精巧装置——生命,同样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传统,很可能蕴含着许多人类认知水平无法理解的生存智慧。 翻开南极或北极的探险历史,一个半世纪以前大量探险家曾经因为途中患上坏血病而死亡。这些探险家出发前通常要跟随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生活一段时间以获得极地生存的经验。但是一项野蛮的生活习惯实在无法令他们忍受:爱斯基摩人获得猎物后要趁动物体温还没有下降,直接吃它们温暖的鲜肉。然而正是这个令文明世界的探险家们无法接受的习惯,使得爱斯基摩人获得大量的维生素C——在冰天雪地的极地,不可能摄入植物性食物,而经过储存加工的肉食,维生素C会被大量破坏,这就是导致无数探险家患上坏血病的罪魁祸首。 2004年席卷了印度尼西亚、泰国和巴布新几内亚等国家的印度洋海啸,造成数十万人死亡。但一项调查研究表明, 1930年袭击巴布新几内亚的海啸强度与2004年的海啸强度相当,死亡率却低很多,沿海人口的死亡率仅为0.1%到1%。这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沿海地区的居民们将有关海啸的故事世代相传了下来,这种口头教育的传统可以追溯至500年前。故事的内容包括了如何辨识海啸来临的特点,比如海平面会突然下降,海滩上频频出现奇怪的鱼(海啸发生前,深海鱼类通常会被巨大的暗流卷上海滩)。故事中把这些异象解释为敌方部落施的巫术,然后告诉人们躲避这些灾难的方法。 但是,当现代人的思想被科学技术武装起来时,那些古老的传说、信仰,成为了“科学斗士”们嘲笑与批判的对象,人们完全失去了对传统智慧的尊敬、失去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人们用战天斗地的决心与大自然斗个你死我活,肆意砍伐森林、污染河流、过度开垦放牧……,当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灾难时,才领悟到那些古老传统中蕴含着高深的智慧。 同样,医学行为是人类社会产生那一天就与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历了数千年延绵不断传承的中医药体系,就象一个巨大的原始森林,里面巨树参天、藤萝密布,虽然我们一时无法理解其间复杂的生态原理,但有理由相信其中蕴藏着无数祖先们与疾病生死斗争摸索出的宝贵经验,在漫长历史中积累下了大量足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医学智慧。 但是傲慢的现代人割裂了医学与人类发展历史的关系,当包裹着先科技外衣的西医大规模入侵到我们的生活中时,完全破坏了传统医学存在的生态环境,就像现代科技对大自然的入侵使得大量植物、动物濒临灭绝一样,在“科学”的旗帜下,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的医学智慧在西医的强势进攻中已经岌岌可危,更何况有一帮无知无畏、别有用心的“科学斗士”非要将其除之而后快。如同我们的某位科学斗士,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大声疾呼故宫妨碍交通,应将之拆除,数年前又声称发出人类无须敬畏自然的宣言,如今又向传统医学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当人们发现先进的医学科技远非想象中那样能够战胜一切疾病、赋予人类健康,各种经过精确检测的人工合成药物不是在维护健康而是毒害我们的身体,我们一定会像惋惜我们失去的河流、森林、草原那样,无限伤感的发出感慨:“曾经有一份智慧的医学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没有去珍惜,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急,尘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原文地址: http://blog.renren.com/blog/263221103/739392341     (采编:管思聪 编辑:管思聪)  

阅读更多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15】听证金刚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桥垮了 @唐征宇 :【突发事件】武夷山第一座公路斜拉桥—-公馆大桥 上午突然断裂,目前伤亡情况不明!公馆大桥是度假区南部通往南武路(101省道)的交通枢纽。 @陈强微博 :我正在奔赴武夷山现场,请前方记者保持联系。据官方通稿:上午8点50分许,武夷山公馆大桥北端发生垮塌事故,一辆旅游大巴车坠入桥下,当场造成1人死亡,22人受伤,受伤人员已全部送往当地医院救治。出事大巴车属武夷山巴士运通旅游客运有限公司,该车核定35座,车上乘坐23人,游客21人来自安徽阜阳。 @罗勇全 :网友在大闽论坛爆料武夷山断桥内情:透露内部消息!此大桥为公馆村出资修建,以后一直没有正式的管养单位。由于此形式的拱桥,主要受力件竖向拉杆是易损件,正常15年要更换一次,超负荷运行则可能10年就要更换。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某根拉杆锈断,引起其他拉杆超载,相继断裂,造成桥面垮塌。 死者家属要求到断桥现场看一看,警察不同意,说现场很危险,看了更伤心 警察撤离断桥现场,现在随你拍 #武夷山垮桥事件# 据一位陈姓的现场目击者说,当时一辆当地牌照的旅游客车正从北往南过桥,毫无征兆的垮桥导致行驶中的客车车头撞上前方桥墩水泥板后反弹,客车尾部着地砸在地上,整辆车站立斜靠在桥墩上,车头和车尾严重变形,玻璃洒落一地。 被从桥下拖上来的客车已经严重变形 现场遗物 【杭州钱塘江三桥发生塌陷事故】15日凌晨2点左右,杭州钱塘江三桥发生塌陷事故,约50平方米的大桥车道部分桥面突然脱落,5分钟之后,一辆重型半挂车坠落后将下闸道砸塌,桥梁护栏被撞毁。此次发生事故的钱塘江三桥与前几年的凤凰碎桥九江断桥均由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建造。 @朴抱一 :电梯出人命,原来都叫奥的斯。桥塌了,才知道造桥的叫湖南路桥。湖南路桥承建的广东九江大桥、湖南凤凰大桥、株洲红旗路高架桥都先后出现垮塌事故。早在2007年,天涯就有人提醒杭州钱江三桥会出问题,建议不要走。图为15日凌晨垮塌的杭州钱江三桥。 @张东东 :一个公司修一个跨桥不容易,难得的是,座座都跨,那就要要命了。 【2】怎么假的都跟她沾边啊 @billkds :哦,原来是这样啊!现在都明白了! 【郭敬明与达芬奇家具不得不说的故事】去年11月29日,郭敬明在博客里无比惆怅纠结(45度仰望忧伤那种)地写道:“之前我就在想到底要换哪一款电脑,才能让它在一堆Armani和达芬奇家具中间每天相处而不自卑。”现在郭同学肯定有答案了,大家想想有啥电脑可配郭同学的达芬奇。 原始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d7df020100menc.html 【达芬奇家具调查结果发布,近10%进口家具为国产】所谓“100%进口家具”经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调查显示,上海口岸近10%的达芬奇“进口家具”为国产家具,这批“进口家具”先出口到保税区,然后在保税区卖给达芬奇家居公司,再运到达芬奇的仓库里,经过“一日游”,单价就上涨好几倍! @薛涌微博 :【意大利是个屁,谁也别装B】“30多万元的‘意大利双人床’、‘意大利沙发’,产地竟然在东莞。”这是媒体报道原文。产品有质量问题吗?没提。意大利产品不能在中国制造吗?连美国国旗都是中国制造的。什么叫“竟然”?东莞工人是劣等种姓、经他们的手碰过家具就不能买30万?富人要装B,活该! 2011价值千万的著名油画《达芬奇的眼泪》: 【3】不枉此生 7.11号cctv12 天网节目 讲说一个哥们有点花心 交了好多女朋友 上面这个图是他第一个在深圳交的女朋友 看的第一眼觉得这妞好眼熟啊。。。一秒之后我反应过来了 顿时觉得这哥们不枉此生了。。。。(via @黑狗0311 ) 【央视报道吴征逝世配错照片,和讯网总编10天三次”被死亡”】据京华时报,央视《24小时》栏目13日晚在播报百视通COO、总编辑吴征逝世的讣告中,错用了和讯网总编辑王炜的照片。此前,已有两家媒体在配图时出现同样错误。昨天, @王炜DW 发微博大喊“我还活着”,要求央视节目中道歉。 @北京兵人 (北京厨子):【面对环球时报脑残编辑,我凌乱了】上午我贴了环球时报关于航母报道上的笑话,根据网友密报,网站已经做了修改如下:“2008年得名“瓦良格”号,以纪念当年率兵解放台湾的清朝水师提督施琅。”这下我彻底崩溃了!环球时报,你太尼玛强了! @胡锡进 ,你们家编辑好水平。。。 【4】还没过磨合期 【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磨合期应允许京沪高铁出故障】“总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先停下来。”王梦恕说,因为安全始终是第一位,“京沪高铁刚运行,还没过磨合期。”京沪高铁这样的长度和速度,全世界我们是第一个,需要时间来提高期稳定运行的技术和经验。 @廖信忠 :這種無恥至極的話居然講得出來,既然知道是磨合期就不應該載人,竟然拿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來磨合。那現在是磨合期,以後是什麼期?若不改掉好大喜功的心態,國家社會永遠會處於”磨合期”。。。 【铁道部发言人:对个别境外媒体幸灾乐祸报道表遗憾】京沪高铁开通后接连发生3起故障,日本《产经新闻》遂以“中国的盗版新干线很快就出故障”为主题报道。铁道部发言人称对个别媒体幸灾乐祸、借题发挥报道表示遗憾,并表示“日本新干线也时常出故障,那么他们又是盗了谁的版?” @雷颐 :“关于日本媒体对中国高铁盗版谬论,我们已经做了充分回应。这里我只想问一句:日本新干线也时常出故障,那么他们又是盗了谁的版?”王勇平不无愤慨地说“事实上,日本新干线在全线开通的第一天就曾经出现停车一个小时,导致沿线列车大规模晚点,就在近两年,新干线也经常出现故障导致停运的问题。” @薛涌微博 :我举报。2000年新干线车窗玻璃出现裂缝,原因不明。电视新闻报道了一周,好几天还是头条新闻。还有一次,新干线一条支线停运一个多小时。新闻第一条就是。新干线老板上电视落泪鞠躬道歉。怎么这么大的事情日本人会忘记呢! @财经女记者部落 :14日晚6点从北京到南京的G201又坏了。从10号晚到今晚,京沪高铁四天四“趴窝”,这事再说就没意思了。在此,回忆一下《凤凰卫视》吴小莉的专访——京沪高铁董事长: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一百年没问题(如图)。借此,让大家放心,虽然京沪高铁上的车不给力,但路是“杠杠的” 【5】中国发布人权报告:被征地农民权益获维护 国务院新闻办14日公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评估报告》说,中国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凤凰网财经 :【抚.州“病人”】江.西抚.州连环爆炸案知情者邱润武被送进精神病院,他曾第一个给钱明奇灵堂送了花圈。 【6】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世界霸主 @环球时报 :【美调查称多数国家民众认为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世界霸主】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于近期对全球22个主要国家展开了调查,旨在收集各国民众对当今美国的印象。该调查的结果显示,在22个受访国家里的15个之中,认为“中国将取代或者已经取代美国地位”的受访者已占据大多数。 http://t.cn/aOXPva 【7】听证金刚 @聂作平 :此老妇号称听证专家。听证代表由抽签随机选出,此老妇竟十八次选中,这运气不买彩票都可惜了。每次听证,均与有关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先后支持过涨水价,涨的士价,涨停车费,摇号购车,限制增加的士等。此人名言:人活着就是占用、消耗资源,所以ZF收任何费都有理。 @Jofun :【成都听证四大金刚】成都的各种听证会,经常看到熟面孔。经媒体梳理,有所谓听证四大金刚,他们出席每一次听证会,每一次都赞同政府的方案。他们的名字是胡丽天、廖冰虹、 张见远、 唐厚义,三男一女,正好凑成一桌。多希望他们是来搓麻而不是来代表民意。 从左至右依次是:胡丽天、廖冰虹、唐厚义、张见远 【8】饥寒交迫式“法制培训” @于建嵘 :我最恨这种以“法制培训班”或“信访条例学习班”的名义对上访民众进行打击迫害。明明是违法限制信访公民的行动自由,甚至是肉体折磨,还敢公然称什么“法制学习”。这类事情,几年前始于山东,我们就一直在揭露,媒体也时有报道,国家信访局领导还说根本不存在,现已风行全国了。 http://t.cn/aOqguU 【9】宁波一女嫌犯在看守所内躺着自缢身亡 黄珺5月24日因涉嫌恶意透支信用卡本息计10余万元,被宁波警方刑拘,羁押于宁波市看守所。6月30日12时19分,被发现在厕所内自缢。事发现场的水管离地近60厘米,黄身高近1米63。看守所方面解释说,由于地势较矮,她是卧倒后采取躺的方式自缢的。 【10】一个怀着奥运梦想的男孩走完了一个从荣誉到耻辱的轮回 @-浪风 :有多少人在王府井地铁口(东方新天地)看过这个体操前世界冠军?每天我还没到公司他就到了,我八点回家他还在。腿跟健断了,国家不管了,现在在乞讨,倒立,而后托马斯的结果是一天几十块……这是一张他被保安赶走收拾东西的 在2001年北京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男子吊环金牌之后,一脸稚气的张尚武在接受记者时有些茫然,但他开心地说自己喜欢吃红烧肉、荔枝和芒果,而且他一定要请所有队友“撮”一顿以示庆贺……落选奥运,从国家队退役,从省队退役,然后,盗窃。六年时间,一个怀着奥运梦想的男孩走完了一个从荣誉到耻辱的过程。 【11】方舟子称经期可OO×× @方舟子 :坐月子忌风、忌水不讲卫生,反而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而忌动、忌口又降低了免疫力,因此坐月子的结果反而更容易“伤风”、“受凉”。越是容易“伤风”、“受凉”就越看重坐月子,形成了恶性循环。坐月子是受中医文化影响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陋习。《为什么坐月子是陋习?》全文: http://t.cn/aOwueX “中国医生还在说经期过性生活有害健康,还找科学依据,其实这是古代禁忌的残余。而现在的英文文献则都说经期性生活无害。” 【12】迎大运,深圳8月1日起乘公交车须先安检 深圳市公安局、市交委昨日发布通告:8月1日起,地铁、公共汽车、长途客车等交通工具,将全面实施安检。深圳全市公交车司机均已纳入大运安保队伍,大运期间,公交司机也将对乘客进行检查。对拒绝安检的乘客,工作人员将禁止其进站乘车(南方日报) 【13】外地人素质低 张惟英,江苏南京人,1949年4月生。1968年作为知青在东北农村插队,1972年进工厂当工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常委。电话:010-62511301。她说,“外地人来北京应该设道门槛……外地人素质低……北京……不需要这些人” 【14】龅牙哥再现江湖,茫然弟终于笑了! 各血型的开车习惯 这不过是两只海鸥跟一堆垃圾而已 @SexFriend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裏,湧現了大批值得壹書的毛主席好戰士。他們爲了革命的成功化不可能爲可能,本書即記述了打飛機的英雄們,他們的革命精神我們壹定要牢記,認真學習,勤學苦煉,早日打好飛機。 小三,你记住喽,新欢永远都是欢,旧爱永远是他妈的爱! 【15】变3中国首映 @WORLD_FILM_EXPRO :《变形金刚3》今日(14日)在上海举行中国首映,导演迈克尔·贝携影片男女主角希亚·拉博夫和罗茜·汉宁顿·惠特莉来到上海,出席影片在中国的首映礼,这是《变形金刚》系列剧组第一次来到中国,引来全国媒体每天追捧。 【16】一位骑三轮车的老伯 @云海雪原 :一场暴雨致使广州叠南路变成一条河,水深有三四十厘米。一位骑三轮车的老伯,来到路口的一处沙井排水口,跪在地下用手掏出堵在下水口的垃圾等污物。眼看还不畅通,老伯干脆跳进水用整个身子去掏,直到完全通了,他才批着透湿的衣服骑着三轮车离开。他的举动使在场许多市民为之称赞和感动。——珠江时报 【17】后发先至 @财经网 :【广东:万能政府变有限政府 鼓励成立民间组织】1、能下放的权力都下放;2、政府不直接管社会中具体事务,通过社会组织实现社会管理、社会自治;3、把一些权力让渡到社会组织中;4、通过购买服务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5、培训义工和志愿人员。--《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 http://t.cn/aOXhTx @杨海鹏在上海 :中国下一步!广东是方向。站在时代潮流之上,虽有牺牲,必将无敌。 @简直 :我看汪书记这招后发先至太牛了。另一位同学顶着烈日暴晒在十字路口用人肉指挥了几年的交通,快到成功的时候,汪书记拿出了和国际接轨的红绿灯。 【18】10万存款一年缩水4900 上半年全国CPI同比上涨5.4%,很多市民已经明显感觉到购买力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按7月7日最新利率计算,10万元活期存款一年蒸发4900元,而一年期定期存款也将缩水1900元。 【19】掩面 日前,美国纽约一位名为莱比·科莱茨基(Leibby Kletzky)的八岁男童在课外活动放学途中因向陌生人问路而遭杀害分尸,警方于13日在垃圾桶及凶手家里的冰箱中发现尸块,命案发生被认为是纽约最安全的地区之一布鲁克林区,受害人与凶手都是正统犹太教徒,图为犹太人教会外的一名信徒在听闻此噩耗后震惊掩面(摄影:路透社,Lucas Jackson) 【20】卡扎菲制定首都毁灭计划 @微天下 :《每日电讯报》援引俄特使马格罗夫的话说,利总理马哈茂德透露,如果反对派占领的黎波里,“我们将用铺天盖地的导弹把城市摧毁”。俄特使猜测利政府的确存在这一“自杀”计划。北约指挥官也透露,卡扎菲军在撤退时会下令摧毁一路上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不让其落入反对派之手。 【21】法国国庆日 7月14日,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举行的国庆阅兵式上,法国空军编队飞过凯旋门。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下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1880年,法国议会正式将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 【22】曼哈顿悬日 美国,纽约:当地时间7月13日,美国曼哈顿地区出现“曼哈顿悬日”(Manhattanhenge)美景,曼哈顿悬日是指棋盘式布局的曼哈顿街道上在日落时分,阳光洒满曼哈顿所有的东西向街道,呈现出一幅壮观的景象,时间长达15分钟,此景象每2年才会出现一次,图为发生在曼哈顿34街与曼哈顿大街上的悬日美景(摄影:法新社/盖蒂图片社,Timothy A. Clary) 【23】来,让我也瞧瞧! 《太阳报》报道,在挪威北极区域一块冰山上玩耍的北极熊近日偶遇了一群探险者。当它仔细观察探险者所乘坐的船只时,着实把探险者们吓了一跳,它甚至想找到爬到船上去的方法。人们看情况不妙,立即将轮船加速远离北极熊,只见它一脸失望的表情望着渐行渐远的船只惹得人很想发笑。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很苦恼午饭要吃什么——摄影师Austin Thomas在英国兰开夏郡Formby附近拍摄到了一只若有所思的猫头鹰,他表示,“能够看到一只猫头鹰像这样踱步很不寻常。”(每日电讯报) 【24】另类地图 这些地图利用Flickr和Twitter的数据绘制。地图中的红点代表Flickr照片,蓝点代表tweet帖子,白点代表上传照片和发帖网民所在位置。 北美地图。沿岸地区亮度最高,美国心脏地带和加拿大北部地区则较为黯淡,说明Tweeter和Flickr使用率不高 欧洲地图。英国亮度最高,说明互联网使用率最高。Flickr红点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色,东部和南部地区的Flickr用户最少 纽约地图。Twitter用户遍布整个纽约,Flickr热区包括皇后区和布鲁克林。曼哈顿市区被白点覆盖,说明Twitter和Flickr用户较为集中 【25】动物 常阙,女,19岁,留学美国。她开车带着宠物黄金猎犬,去超市购物。把狗锁在车里,逛超市三个小时,这时有警察发现车里有蒸气,狗在车里艰难喘息,警察立即展开营救,然而为时太晚,未能抢救回狗的性命。警方马上拘捕了这位中国女留学生,她将以虐待动物罪出庭受审。中国领事馆对此表示极度关注。 【26】人肉 菲律宾网络上,出现一部儿童搧耳光比赛视频,两名小朋友互搧耳光,四周围观的成人鼓掌起哄。视频曝光后引起公愤,菲律宾政府号召人肉搜索,找出这些成年人并提出控告……这个新闻的亮点,在于人肉搜索四个字,而且是政府号招人肉。其实政府的功能,就是用来号招人肉的,因为政府必须要依靠民众。( @雾满拦江 ) 【27】他是一位真正的船长 日前,俄罗斯布加尔号客轮沉没,多名乘客死亡。危险到来时,船长亚历山大命令船上的乘客穿上救生衣,排队依次跳下客轮。而亚历山大自己,则根本就没穿救生衣,他是船长,要与船共存亡。报道说:船长亚历山大,至死手里仍抓着船舵!船长亚历山大的前妻塔特亚娜说:他是一位真正的船长。 【28】配料送錯了! @鳳凰衛視竹幼婷 :台灣衛生署表示,自中國大陸生產的「COCA COLA可口可樂ZERO PM原液主劑飲料配料」,驗出防腐劑含量不合規定,禁止進口台灣。可口可樂公共事務總監許雅慧表示,「是配料送錯了!送錯的配料在中國屬於合法食品添加劑,在台灣法規是不被允許添加在碳酸飲料中。」-果然可樂在各國的“配方”都是不一樣的。 【29】他们排这么长的队在买神马? 神马都不买,在等着坐电梯。成都锦江区东方广场C座,2000来人共用6部电梯。每天上午9点上班前,电梯门口总是排起长队。一般要等5-10分钟才能乘上电梯,人多时要等10多分钟(据华西都市报) 【30】十年 【31】日落时分 没错,我们很蠢,因为我们不懂尊重摊在我们面前的界限;因为我们想去每一个地方、想知道每一件事情。愚蠢、被宠坏,而且太傲慢。所有真相的实质都藏在干燥的表皮之下,我们大喊着揭开表皮,希望一切都呈现出来,明确表达,一个都不漏掉,即使是我们最大的难堪和欲念。——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韩松 :对于高铁故障,这两天有关部门的解释一串串出来,什么磨合期呀,什么日本法国高铁也有故障呀,什么美国航天飞机也出事呀,什么中国老百姓不宽容呀。其实不要怪老百姓不宽容,实在是高铁开通之前宣传得太天花乱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呀,给党生日献礼呀。别说事故,出一丝儿瑕疵,都是给党抹黑。   来源: 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 http://weibo.com/dapentizk 喷嚏官方淘宝店: http://shop.dapenti.com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阅读更多

我爱未未 | 为冉翻译:爱国爱到你变态 Love Your Country to the Point of Going Wacky

注:这是推友 @krizcpec 发起的“为冉翻译”项目的第一篇作品,这个志愿项目的目的是让世界更容易了解到这位被打压的中国作家冉云飞的思想。希望这个文章能够被本博客的读者们推荐给一些愿意了解中国的外国朋友。 项目的博客: http://transranyf.blogspot.com Love Your Country to the Point of Going Wacky Author: Ran Yunfei Translated by @Dissenter2020 , proofread by @krizcpec Since the Sanlu tainted milk scandal broke out, Chinese citizens that had some degree of conscience were furious when they learnt that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babies had developed kidney stones. Melamine levels in twenty-two milk brands far exceeded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a while people rejecting domestic milk products became a widespread trend. In view of this, Niu Gensheng, the CEO of Mengniu, a major company which milk products contained excessive levels of Melamine, used the same method Liu Bei had employed to win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people – he shed tears, and in his own defense he stressed his company’s status as a national brand, as a means of gaining consumers’ sympathy, thereby making people forget that they did not change fundamentally; [questions like] how to monitor product quality, by whom; how to disclose information without falsification; how to prevent deceptive advertising, and so on [all tossed to the wind]. With these means used Niu and others got an early “Acquittal” and could continue making lots of money unscrupulously; they did so in exactly the same way as the government got away with it by mixing up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by treating the party’s private interests as though it wer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blurring the lin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untry (by labeling criticism of the government as “anti-China”, so as to stir up anger in “people who have no knowledge of the truth”).

阅读更多

狂飞:人民不能被“辟谣党”代表

这一周,最雷人的话当然是“史上最牛机长”那句“跟央企玩,你玩不起”。6月9日,在一架昆明飞往上海的飞机上,3名乘客由于想调换座位在飞机起飞前被机长“赶”下了飞机。随后,南航广州飞行部A320机队机长曾鸣在其微博上大爆“粗口”,并称“跟央企玩,你玩不起”、“就一屁传媒人还想挑战全民航”。不过,在汹涌的民意讨伐下,14日上午,这位机长终于道歉,并称“评论背后的出发点由始至终都是机长对运行和秩序最终的决定权是确保安全的基石。”网友“王旭明”认为,“没有具体的分析,也没有深刻的认识。……我们看到他在道歉中只字未提,却不断为自己辩解,在辩解中为自己挣分。表面上是想挽回面子,实际上是欲盖弥彰,起到道歉的相反结果。我以为。这次事件的核心问题是机长滥用职权,而不是飞机安不安全。”当然,这种“中国式道歉”掩盖下的“中国式卸责”似乎也不是“史上最牛机长”的专利,就以最近来说,浙江温州苍南县委书记黄寿龙针对“两限房成福利房”的质疑不就回应说“这是由苍南县的县情决定的”吗?哈药总厂厂长一行人专程进京就哈药“超标排放事件”向公众道歉,但他发言的重点不也是否认“广告费是环保费27倍”吗?         更悲哀的是,在当前的政绩压力体系下,辟谣不但成了公权力机关“卸责”的不二法门,还成了某些网友装理性的道具。14日晚,一则题为《重庆解放碑城市管理者打人》的网帖在多家网站传播,帖子内容引起网友愤怒。15日下午,渝中区政府就此事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称: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已排除存在粗暴执法行为。新浪微博知名网友“吴法天”和“方舟子”迅即对“造谣者”进行批评,并且要求道歉。可15日晚,新华记者调查却作出了“这名水果摊贩摔下梯坎受伤确实与城管有关”的澄清。一时间,舆论形势逆转,微博里“辟谣党必须道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网友“黄章晋”平和地说“今天中国社会观念的对立,体现在公共知识分子,就是无论左右,不分大小,多数公知看到符合自己对社会认识偏好的新闻,第一反应就是表态,少了探究事实的审慎意识。方舟子作为一个左右都反对的另类公知,遭遇右派公知攻击更多,自然更在意挑他们的错,问题是,小贩问题不在方的经验之内。”至于“吴法天”,网友“刘夏原”则对其批评得比较猛烈:“【人大代表参选人,人民请你道歉】吴法天作为证据学专家,从来不重证据,擅长无视民生。在重庆解放碑城管事件上,坐在家里妄下断言为意外事故,你就打算这样代表人民吗?”呜呼,人民必须出场,人民不能被公权力伤害,人民更不能被“辟谣党”代表!         当然,比起网络上靠话语叫卖的“辟谣党”,有一类现实中靠权力撑腰的“辟谣党”更恶心。6月7日,北京市昌平区法院对范曾诉知名收藏家郭庆祥名誉侵权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书说“‘郭文’通篇对范曾的诗,画,书法,作画方式及人格分别做出了贬损的评价,如‘才能平平’、‘逞能’、‘炫才露己’、‘虚伪’等,造成其社会评价的降低及精神痛苦,郭庆祥的行为已构成对范曾名誉的侵害,要求在十日内向范曾书面道歉并赔偿。”对此,网友“许石林”愤怒地写道:“至此,法律告诉我们,文艺批评将成为一个高危行当。稍有不慎、万一赞美不到位,都有可能被判罚款道歉,您说,严重的会不会被判刑?按照这个标准,您回顾中国的文艺评论史,就会惊讶地发现中国自古至今,几乎没有文艺评论。比如,书画界的评论———青年书法家、学者谷卿老师在他的微博里说“古人评价颜鲁公字如‘农妇叉腰’、苏东坡字如‘石压蛤蟆’、郑板桥字如‘乱石铺街’、康南海字如‘死蛇挂树’,算不算恶意攻击?”“今后写真正的文艺评论,要有当烈士的准备。不是吗?写评论得罪的人多了,给这个赔7万、给那个赔7万,你赔不起,就学左宗棠抬着棺材赴任,既然干这个事儿,就没打算活着回来!今后真正的评论人,要抬着口棺材写。”         其他看点还有:豆瓣、时光网关闭《建党伟业》评分评论。牛根生辞任蒙牛董事会主席,将投身慈善事业,有网友评论:“牛根生不做牛奶,就是最大的慈善了。”有书商找写手杜撰虚假高考零分作文,结集成册,销量很可观,网友调侃说“这事儿书商有错,但错的根子在高考制度、题目、规则本身。这种错,让人们对高考作文零分者的同情远远超过对满分者的欣赏。”冉建新尸检报告出炉,综合分析认为,冉建新在被押审讯过程中,因躯体及精神刺激(长时间审讯、体位受限、损伤及情绪激动)导致其所患的垂体促性腺激素腺瘤发生急性出血坏死,最终因急性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有网友挖苦说:“‘体位受限’?江姐坐老虎凳也算‘体位受限’吧?吊半边猪也可算‘体位受限’。不过坐在八抬大轿里也是‘体位受限’。” □狂飞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房屋养老金不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可不可以理解为‘要老百姓间接出钱’呢?”

【翻车现场】“从厉害了我的国,到砸锅卖铁,一路征程一路高歌”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