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

法广 | 香港: 香港坚尼系数0.537 贫富差距令人震惊

其实,香港财富不均恶化的趋势亦可从打工一族的收入可见。根据18日公布的《2011人口普查香港的住户收入分布》报告,全港最低收入一成住户只占全港住户总收入0.6%,与最富裕阶层的相差67.3倍,较2006年的50.8倍急增;数据亦显示,全港最高收入的两成人赚取了近60%的总收入。 更不堪的是,香港过去十年间的通胀率达12%,但低薪一族的收入反而下降,最低一成收入的住户入息中位数,由2001年的2760港元(下同,折合约282欧元)跌至 2011年的2070元,跌幅逾两成;相反,最富有的一成住户,入息中位数十年间由7.9万元增至9.5万元,增幅达两成。 坚尼系数是根据收入分配情况而计算的数字,介乎0与1之间,系数愈大,贫富悬殊愈严重。而根据联合国资料,0.3以下情况良好,0.4是「警戒线」,0.6以上则有可能因贫富分化发生暴乱。主要已发展国家的坚尼系数在0.24到0.36之间,香港显然已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比邻近的新加坡更高,亦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严重。 面对创新高的坚尼系数,政府18日发布报告时一改表述方式,在记者会上只是谈述在扣除过去五年的税务优惠及福利转移后的坚尼系数是0.475,维持06年水平,而不是像过去般公布未经除税和福利后的数字,而简要式的新闻公告亦没有提及未除税的数字应为0.537,比2006年高0.004,较十年前上升0.012,只是在厚二百页的报告内提及。 统计局长欧阳方丽丽解释,过往的表述方式未能客观反映全貌,国际社会近年已侧重谈及除税及福利转移后的数据,以反映高税制和高福利津贴的差异。香港在扣除过去约一千亿元(折合约102亿欧元)的一次性纾缓措施后,坚尼系数只有0.475,反映政府已投放不少资源去收窄贫富差距;若扣除人口老化和非从事经济活动的家庭住户大增等因素后,单计工作人口的坚尼系数更应低至0.413。 身为工党主席的立法会议员李卓人批评统计处隐恶扬善,又指出,即使套用经过「政治化妆」的坚尼系数,香港亦早已超过警戒线,数据令人惊讶,反映香港贫富悬殊的情况十多年来都没有改善。他希望候任特首梁振英提出具体政策缩窄贫富差距,例如设立长者退休金、低收入生活津贴及全民退休保障。 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周永新亦认同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计划,他解释,香港贫富问题严峻,即使政府推出各项福利政策,仍无法解决产业结构失衡的根本问题,须推退休保障以纾缓人口老化对贫富悬殊的影响。 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叶兆辉承认,欧美国家亦有扣除福利后计算坚尼系数的做法,但0.475的水平仍属偏高。  

阅读更多

法广 | 中国/香港: 香港议员担忧新特首聘中国前官员入港府

香港每天有150个名额供中国内地人士申请来港定居,包括家庭团聚,但审批权完全在内地政府手上,有评论质疑,当局不知藉此放行多少有任务人士到港,再住满七年便可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在去年杪的区议会选举中,传媒便发现有中国官员背景人士参选,在2001年仍是中央政府联络办公室一名副处长黄春平,在03年摇身一变,成为亲北京社团的副秘书长,并在去年九月的区议会选举中出选,成为观塘区议员。 在立法会18日的财务委员会会议上,议员继续审议候任特首梁振英的政府架构重组拨款申请,公民党吴霭仪不满建议中的政治助理,学历和资历要求、背景、人数及薪酬都无列明客观标准,担心新政府为加强跟内地联系而聘用前中联办或新华社(按:香港回归前的中国政府在港机构)官员加入问责班子。 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罗范椒芬表示,他们无意图聘请前中央驻港官员成为问责官员,但现阶段不能胪列聘请政治助理的标准,因为政治助理须与局长等问责官员的专长互补。但肯定会要求申请人符合居港年限、通过品格调查、不可拥有外地居留权。不过,她没有解释,内地居留权是否属于外地。 时事评论员林和立表示,梁振英当然会利用在位之便,扩大管治班子,并培训亲中人士治港,累积经验,达到「真正回归」。 据了解,北京政府有人认为,过去两名特首都不算「自己人」,公务员队伍亦未能与中央一致,港人民心在回归15年后仍未真正回归,必须加强管治,否则会徒添日后的普选变量。  

阅读更多

法广 | 今日亚洲: 李旺阳之死改变香港政治生态

亚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专题是什么? 亚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专题是:新六四怒火,李旺阳之死改变香港政治生态。因六四而坐冤狱二十一年的湖南民运人士李旺阳,在接受香港电视台访问后离奇死亡,激起香港新六四怒火,并意外改变香港政治生态,过去被视为「保皇党」的建制派政治领袖纷纷表态,要求中央彻查事件。这显示九月立法会选举前夕,香港民意对建制派议员所形成的巨大压力。中国大陆维权事件与香港政治紧密互动。很多八十后、九十后的年轻人,成为这次新六四抗争的主力。 除了政治人物纷纷表态外,针对李旺阳死上事件,目前还有哪些行动在进行呢? 目前在香港的中国大陆网络媒体人士北风发起「关于要求严肃调查李旺阳死亡真相的紧急呼吁」联署行动,已提升至国际层面,期望能在七月一日香港回归十五週年纪念日前,收集十万人签名,向北京施予压力。 即将上任的香港特首梁振英,对李旺阳事件有作回应吗? 候任特首梁振英被媒体不断追问对李旺阳事件的态度,虽然公开表示「不适宜」公开评论,但他在六月十日群眾游行当天,穿上黑衣出席地区活动,被认为有特殊意义,六月十一日则前往八九年六四时决定《文匯报》社论写上「痛心疾首」四字的前社长李子诵灵堂弔唁,表现出一种曲线回应民意的姿态。 中国大陆民众知道李旺阳事件吗? 在湖南的李旺阳妹妹李旺玲等亲友被控制,委託的律师唐荆陵也受到限制;媒体及网络全面禁言。李旺阳之死震撼大陆维权人士,胡佳、「屠夫」、王小山、冯正虎及夏业良等人纷纷在社交网络上发表声明「我不自杀」。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周刊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本期亚洲周刊还报道:台湾原住民社会的最新声音。原住民权益长久遭台湾主流社会漠视,因为人数少,不足以影响领导人的选票。原住民正努力把对台湾历史的诠释权抢回来,同时不断提高原住民艺术创作能量,让世界听到他们的声音。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香港悼念李旺陽萬人大遊行

「六月飛霜,千古奇冤,還李旺陽死因真相!」六月十日,中環出現了一片白菊花海。二萬五千名黑衣人高舉白菊,為李旺陽討回真相。透過主流媒體的報道,結合公民組織的行動,然後網上動員,不只「六四」、不只「七一」,更多的香港人走出來,一個更具效力的凝聚民間力量的模式成型。 文/黃麗萍  圖/Benson Tsang 維園的十八萬燭光熄滅尚不足一周,六月十日下午,逾萬香港人,穿上黑衣,再次為六四受難者走上街頭。他們填滿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浩浩蕩蕩遊行到中聯辦。遊行者手中高舉的不是燭光,而是一朵朵白菊花,在中環直插雲端的商業大樓之間,形成了一片白菊的海洋。 「六月飛霜,千古奇冤,還李旺陽死因真相!」 誰是李旺陽?六月二日,香港人從有線電視新聞看到李旺陽的故事。李旺陽今年已經六十二歲,二十三年前的六四期間,身為工自聯主席的他,在湖南領導工人聲援北京學生。鎮壓後,一直被監禁了二十一年,直到最近才獲釋,就這樣在獄中度過了人生最後三分之一的時間。電視片裏,可以看到入獄前完完好好的一個人,在獄中飽受酷刑,出獄時雙眼看不見,雙耳聽不到,雙腳也不太走得動。二十二年肉體、精神上的消磨,磨不掉一絲堅定的意志,這位身體虛弱的老人,對著鏡頭,依舊敢言,字字鏗鏘:「為民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了國家早日進入民主社會,我就是砍頭,我也不回頭。」 誰料到報道播出四天,六四23周年之後不到兩天,李旺陽死了。 六月六日,香港人再次在電視上看到李旺陽的身影,已經是被一條白布纏頸的李旺陽屍首,掛在邵陽醫院病房窗邊。妹妹李旺玲緊抱著哥哥的屍首不放,哭著說:「我的哥哥呀,坐了二十多年牢都沒死,結果就這樣了……」 當局稱李旺陽是上吊自殺。一個雙目失明、行動不便的人如何有這個能力?網民紛紛質疑。而據親屬說,當時拍到遺體是「雙腳觸地」,而且李旺陽於前一天更向親友表示要努力醫病,要買個收音機試試自己的耳朵,求生意志強。死因疑點重重之時,遺體卻被當局強行移走。 網絡沒有把事件帶到內地各處,但把遠在湖南的不公義拉到香港人的眼前。李旺陽「被自殺」的報道在Facebook迅速廣泛流傳,主流媒體如有線電視、《蘋果日報》、《明報》、免費報章《am730》等繼續每日跟進報道李旺陽消息:李的屍首被迅速火化、親屬受到嚴密監控、妹妹與世隔絕,不知所蹤、下任特首梁振英的避而不談……進一步激起香港人的怒火。 香港的民間組織亦對事件作出迅速回應。香港學生專上聯會、民間人權陣線、華人民主書院、香港基督徒學會等超過三十個公民社會組織,在李旺陽過身後一天即召開記者會,共同發起六月十日的「聲討屠夫政權、萬人遊行尋真相」大遊行,計劃由中環遮打道出發,遊行至中聯辦的正門。主流媒體報道+公民組織行動+網絡動員,一個凝聚民間力量的模式成型,短短三天,就號召了二萬五千人上街,大家都始料不及。 主辦團體公佈的遊行人數是兩萬五千人,這個數字遠遠超出聲援劉曉波、艾未未、陳光誠的香港集會人數,也是近年來,單次的、非本地的新聞事件在香港集結人數最多、反響最大的一次。從警力、遊行路線看來,警方也低估了這次遊行的參與人數,遊行人士很容易就突破了警方的人牆,而預設的遊行的路線根本不足夠容納遊行人士。 港人的怒火被激起。 其中一個發起遊行的組織「民間人權陣線」的召集人黎恩灝也說:「遊行人數遠遠超過預期,我們原先估計只有大約一萬人。」 遠在湖南的一次死亡事件,與香港半點關係沒有,爲什麽能在香港社會引起如此劇烈的情緒震盪?以至於短短三天內就訴諸街頭,並把矛頭直指中聯辦? 黎恩灝認為:「這顯示出越來越多人醒覺爭取民主中國,並不只是『六四』、『七一』才出來做的事。『六四』悼念的雖然是廿三年前的事,但對人權的打壓和人性的殘害,今天仍在發生。」 結果,二萬五千人穿上黑衣,一手拿著白菊花,一手拿著李旺陽的遺照,萬人大合唱著《自由花》、喊著替李旺陽申冤的口號。當遊行隊伍走到西區時,大家一起高唱Beyond在「六四」之後寫下的《歲月無聲》:「迫不得已唱下去的歌裏,還有多少心碎?可否不要往後再倒退,讓我不唏噓一句。」不少人今次更是第一次走上街頭,都是因為看到廿三年來的「倒退」而「心碎」。 在隊伍前頭的江先生,坐著輪椅,行動不便的三十個年頭,沒有參加過遊行,今次堅持走出來,他說:「見到自己大陸的同胞這樣,真的好傷心,覺得很不安樂,這次事件激發了內心的憤慨,所以即使辛苦也要走出來。」 在隊伍中間,高小姐一家四口,帶著兩個分別4歲和1歲半的孩童參加遊行。她說:「好痛心,中國可以這樣殺死一個人而不覺得自己有錯,我覺得好恐怖,是一個很大的倒退。我同兒子講,有人做了壞事,不肯承認,我們今天走出來告訴他聽。」 高小姐除了2003年參與過五十萬人大遊行之外,很多年都沒有參加遊行,「六四」的晚會也多年沒有參加,她說:「我覺得中共的領導人一代換一代,會越來越開放;但這件事後,我不會再相信,這23年原來不只沒有進步,還是個大倒退,我要站出來告訴下一代現在的中國是怎麼樣,民主這條路一定要一直走下去。」 二萬五千人遊行到中聯辦,尋李旺陽事件真相。 著名時事評論員劉銳紹也是二萬五的其中之一,走到中聯辦附近,等待著警方開路,讓市民在中聯辦門外向李旺陽獻花。他說,香港人已經越來越警惕,因為大家發現國內和香港是不可以截然劃分的。雖然是發生在國內的事情,但同樣的管治思維會慢慢滲入香港,讓香港現有的兩制越來越萎縮。 「這件事很直接了當告訴香港人知道,要醒覺了,過去那種懷柔政策,原來懷柔到最後是『化骨綿掌』,你的肉體也可以隨時消失。如果大家不想中這個『化骨綿掌』,就要站出來。」 劉銳紹二十三年前曾在天安門採訪,是見證六四現場的記者之一,他認為李旺陽事件衝破了很多很基本的底線,完全想不到有任何可以為政府開脫的空間,地方政府要負上直接責任,中央政府也有間接責任:「在李旺陽的死亡過程中,北京應該沒有給過任何具體指示,但如果只將責任推在地方官員身上,這是不全面的。從中央到省級,是有一個很硬的精神,對於一些不穩定因素,必須用快、狠、準的方法來處理。上級縱容下級為非作歹、鞏固權力,而下級在上級的縱容下保護自己的利益,變成上下結成的利益共同體。如果對這種做法仍不發聲,這樣壓制老百姓的力量只會越來越大。」 若中央不及時介入,給李旺陽事件一個說法,劉銳紹認為,火球只會越燒越大:「短期來說,會影響領導人七月來香港,一定會影響香港那時的政治氣氛。再長遠來看,這件事情越來越國際化,也會構成對北京的一個大壓力。中國政府在這件事上面已經是後知後覺,發展到現在,不處理已經是自己引火燒身,所以我覺得中央一定要直接介入的了。」 網絡將一個人遭受的不公義帶到全部人面前,也將個體的憤怒情緒迅速變成社會的共情、通感。香港互聯網協會會長莫乃光說,六四屠城的影像正在網絡上流傳,新生代年輕人正在社交媒體上努力感知六四當年景象時,「湖南民運人士李旺陽之死,令當年北京的屠殺,好像就是發生在今天我們附近一樣,甚至令九十後這群本來只從互聯網認識六四屠城的一代,都親眼看見這殺人政府的不義。」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關於「黑紙」的七個好奇

提要:有人說年輕人是一張白紙,那不如就把白紙寫滿,變成黑紙。香港的「黑紙」絕不是傳統雜誌,也非網絡起家,新媒體的樣式永遠在打破人們既有的想象。 文、圖/朱曉玢 呂睿 走進香港7-11便利店,你會從擺放着密密麻麻雜誌的架子邊,發現一份區別於主流報刊風格的雜誌。毋寧說,這份雜誌更像是一張紙,A4尺寸從中間對折,變成A5大小的版式,統共四個頁碼,售價港幣一元。 「黑紙」標榜為全港最便宜的雜誌。最新的幾期,平均銷量約9-10萬份。這在彈丸之地的香港是個奇蹟。 2010年,「黑紙」還自稱是一份「偽文學雜誌」,當其時,黑紙不黑,偶有彩色封面,只在KUBRICK書店和G.O.D商舖等地小範圍銷售;2011年,它載譽化身為「偽娛樂雜誌」,請城中娛樂名人做封面,開始出現在全港各地的7-11便利店中;今年,黑紙再次轉化概念,成為「偽廣告雜誌」,從過去的每月一期改為每週一期,依然邀請明星和話題人物,新一年的黑紙,每期的主題由封面人物決定,強調由受訪者說出他們心中的黑色信念。 如果只將「黑紙」定義為一份潮物,或一個新鮮概念似乎不夠。2012年6月1日出版的「黑紙」,封面不再是明星,而換成一架坦克。打開這一期,讀者會看到「黑紙」送給六四事件中相關聯人士的64個單詞。「黑紙」當然關心香港,他們曾經送給今年三月的香港「黑暗」二字,大開天窗,內文裏只寫「梁振英當選,黑紙做應當做的事」;也曾經在雜誌上玩起二次創作,戲謔「網絡二十三條」。 從三人團隊到今天擴大到五個人,主創人林日曦卻說「黑紙」不賺錢。為了養得起雜誌,他和另兩位搭檔陳強、阿BU另開同名廣告公司,接一些廣告散活貼補。這個香港媒體業裏的小生命,從誕生到壯大,身上充滿問號。它絕不是傳統雜誌,也非網絡起家,新媒體的樣式永遠在打破人們既有的想象。 初衷 林日曦、陳強、阿Bu三人是在香港商業電台工作時的舊同事,認識至今七、八年。黑紙最初是這三個八零後聯誼的產品。「譬如大家放工會相約去KTV,有些人會去組樂隊,有些人會去看電影,或是燒烤,那我們三個就約到一齊搞一份雜誌。」林日曦說。 早就覺察到香港雜誌的單一、無趣,於是他們開始想怎麼辦一份自己的雜誌。有人說年輕人是一張白紙,那不如就把白紙寫滿,變成黑紙。 黑句 黑句是「黑紙」的固定欄目。在三人看來,「短」文字已經是新的趨勢,「博客變微博了,大家寫心情都變短句了,新聞都只是要精選的soundbite」。「我們嘗試用一句話去說平時報紙雜誌用一篇專欄去說的概念。」最初一張黑紙有70句黑句,就相當於70個專欄。「它們未必是有共同的想法,每一句都不一樣,甚至有時候會自相矛盾,但沒關係,它們是獨立的專欄。」電台工作的經驗,正巧也令三人寫短句得心應手。 對文字精雕細琢,是團隊對黑句的要求。2011年香港書展上,黑句結集出版,取名《黑紙詞典》,對過往刊登的黑句詳細分析、從頭解說。 理念 雖然每天都不可避免因為內容吵起來,但三人對時事政治的議題,看法出奇地一致。他們自嘲老態,從過去看電視只看音樂頻道,到現在愛看新聞直播,連看報紙和新聞視頻也變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習慣。在成員阿BU的眼裏,香港的政治似乎比以前更娛樂化了。前段時間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拉布戰中說的「返來就郁」,令Facebook上很多年輕人都加入了討論,人們逐漸感到政治變成了好玩的事。他們有時在「黑紙」裏調侃政治,也不站隊,純粹發聲。「黑紙」的批判裏,幽默是不可缺少的成分。 他們覺得網絡有力量,即使網絡中的言論不全是真理,偏激的觀點也不時在網絡中迸發。「即便如此,網絡的確令政府感到害怕。」阿BU說。他們有時和讀者在Facebook中互動,聽取讀者意見;或者收集創作的靈感,未來是否會利用網絡平台做什麼「黑紙」副產品,也未可知。 廣告 2012年初,黑紙曾嘗試免費派發,從廣告中取得收入。但從第6期開始,黑紙上的廣告就開始有一版「從缺」。終於在第10期的廣告頁,他們登了一封「給讀者的信」,告訴大家由於自己的「不知天高地厚」,免費黑紙失敗了,下一期恢復收費。除了免費會讓每期一上市就被哄搶光而令部分讀者拿不到以外,拉不到合適的廣告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團隊一方面希望出現在黑紙上的廣告能夠符合雜誌本身的風格,這意味着廣告本身不能媚俗和過分簡單;另一方面,雜誌收取的廣告費比一般的潮流雜誌的內頁廣告還要貴幾倍,令廣告商猶豫不決。「就算(價格)一樣,黑紙都比較吃虧。因為新,大家不會信你。」因此剩下能夠做的廣告真是少之又少。 7-11 第二年進駐7-11便利店,是「黑紙」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發行渠道的廣闊,令雜誌擺脫小眾文藝雜誌的印象,進入大眾傳媒的公共場域,發行量大大增加。 說起當年和7-11的合作,故事的開始遠比想像中簡單。「你以為我們怎麼會進入7-11,起初就是登錄7-11的香港網站,在網頁的邊角位置,我們找到了類似『聯絡我們』的分頁,從客服電話打進去,一步步聯絡到負責合作的部門。整個過程沒有什麼障礙,因為雙方都覺得有利可圖,便達成了合作。」林日曦說。 贊助 「黑紙」去年底進駐灣仔富德樓。富德樓業主達微慈善基金,早前決定將這棟樓平租給文化創意工作者,「黑紙」也是其中一個受益的團隊。在這裏,場地租金只需市價的十分一。除此之外,雜誌沒有得到其他形式的贊助。 曾經不少人想要收購黑紙,但都被他們拒絕了,因為他們想要捍衛自己表達觀點的權力。「更何況不會賣很多錢的嘛,那為什麼要賣呢?」阿BU笑說,大家都來了,獨缺李嘉誠。「我原本很不喜歡李嘉誠,但自從特首選舉之後,我對他的印象改觀了不少。他到最後一刻都支持唐英年噢,讓我發覺,原來有錢人也講友情的,哈哈。」林日曦聽到這裏立即反問:「你以為他們真的是友情?」「我開玩笑嘛。」 未來 團隊從不計劃兩個月後發生的事,他們覺得超過兩個月的計劃都是無用的。因此當下的「黑紙」,不會知道明年換什麼主題,甚至不知道10月那一期的封面會是誰。「我們很短視。」變化那麼快,「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的心態,貫穿在團隊的創作裏。無論是「偽文學」、「偽娛樂」、「偽廣告」,在團隊的眼裏,不同主題的雜誌不過是風格不同的禮物包裝紙,只不過,它們是有導向的包裝紙而已。 「黑紙」目前只在香港發行。但在內地的淘寶網上,當期的黑紙均價已飆至人民幣5元左右,過刊價錢有時炒得更高。粉絲認為不再加印的黑紙,尤其有收藏價值。北上賺錢?「黑紙」說沒有想過。林日曦把過去「黑紙」的虧損歸於三人對錢的不敏感。他們甚至認為,人們把「黑紙」當成來香港自由行時必買的禮物,也不錯。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