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

王才亮 | 半梦半醒--2011的诗

2011年11月16日 17:39:59        难得中午心情好,喝酒数杯。迷糊中老记得40年前常读的诗句:“我不能半梦半醒的生活。没有战斗,没有暴风雨,我就不能生存”。醒来却记不起这是谁的诗,但记得这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友们常引用的诗。回到办公室,上网居然查不到出处。也许,这就是代沟,就是不同时代给人们的不同印记。      静下来,把我半年来的顺口溜汇集如下,以为心声。     2011.11.15:     当年龙桥献青春,     同个名字叫知青。     如今多半带儿孙,     最是难忘那时情。     (赠战友吴南山,网名“龙桥知青”)     国庆和诗     9月30日,在泰安开庭后乘高铁返京。途中接多位朋友的短信,方想起已经是长假的头一天。车上,吟咏词一首,作为节前贺词:     辛亥百年帝未休,     九十风云说年幼。     高铁难盖江湖远,     展目窗外尽空楼。       十字路口当选择,     改革僵持众人忧。     草根常怀报国志,     兴衰轮回山河旧。     中秋有感:     年怕中秋月怕半,     岁月无价常回看。     精卫填海不惜力,     世上恨事谁能断?       庙堂高高云雾罩,     江湖虽广涌波涛。     今辈当为子孙计,     神州处处尽舜尧。     2011.7.31。     沁园春 脱轨     因温州动车惨案,难以心安。昨天晚上飞太原办案。稍有空闲,而作。原拟名《沁园春 血》。后朋友认为,当今中国悲剧频发皆因脱离了社会发展的正常轨道。遵其建议,改名为:脱轨。     《沁园春 脱轨》     温州城南,     千家哭恸,     万户泪飘。     望动车内外,     血污斑斑;     大桥上下,     冤魂飘渺,     庙堂震动。     江湖嚎啕,     切肤之痛费思考!     问真相,     看消息发布,     弯弯绕绕。      治事如此糟糕,     致多少草根把命抛。     昔胶济车祸,     略微责罚;     山西矿难,     稍动纱帽。     一统河山,     政企不分,     权钱交易鼓腰包。     俱往矣,     数官僚之恶,     岂止铁道!     2011.7.1     上访小调     7月1日虽是党庆90年庆日,上访人群依旧不减,惟有国办接访地点从永定门改为久敬庄,为此又多了一些故事。       下午三点半,一位南方来的上访者在久敬庄还未进入接访地点便被截,急中生智说她是来京找我咨询的,而且引用我的话:“不让民众绝望,民族才有希望”。所幸俩位截访者良知尚在,没有为难这位老太太,并陪同其来我办公室看个究竟。       看过她的一份份上访材料和证据,这是发生在1996年的拆迁纠纷,本不难解决,但每次临门一脚力度不够,以致上访不息,截访不止。读完材料后,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我冒昧提了个建议。双方一琢磨,认为都能接受。行前要交律师咨询费,我谢绝之。       于是,老太太与俩位截访者高高兴兴走了。但愿我的建议能得到落实,老太太能有幸福晚年,从此息讼息访。之后,我也轻松歇了一会,写下个《上访小调》,为朋友们沉重之间一点调节也。       《上访小调》       上访难,       难上访。       访民畏惧久敬庄。       春寒夏暑秋风劲,       展目严冬透心凉。       冤屈压身上,       两眼泪汪汪。       车到山前必有路,       莫惊慌,       不绝望。       仁人志士搭把手,       帮点忙,       给些温暖,       人间多些善良,       访民多些希望。             上一篇: 欢迎律师同仁积极参加“律师与法…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42)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贺卫方 | [转载]谁是中国第一位赴欧美的全权特使?

原文地址: 谁是中国第一位赴欧美的全权特使? 作者: 周大伟   谁是中国第一位赴欧美的全权特使 ?   周大伟   我在美国北加州居住的城市名字叫Burlingame,距离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只有十五分钟的车程。在这座不到三万人的小城市里,华裔人口一直在逐渐增加,讲英文时常常不愿意发尾音的广东华侨们径直将这个城市称为“柏林甘”。不过,这么多年来,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华裔居民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城市的真实名字背后,竟蕴含着一个与我们中国密切关联的神秘人物的故事。   一年前,国内一位将自己的博客名命名为“守门老鹤”的法学教授朋友,在越洋的手机短信里告诉我:“老兄,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吗?你在美国居住的这座城市是以蒲安臣的名字命名的,蒲安臣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赴欧美的全权特使啊!”我实在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汗颜。于是,在这座城市的图书馆里,我开始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开始查看与这个名叫Anson Burlingame (蒲安臣)的人的相关资料。   我在这些资料里,看到了我们今天国内历史教科书里无法读到的内容。我终于知道了:谁是中国第一位赴欧美的全权特使?谁设计了中国的第一面国旗并把它带向国际社会?谁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对等条约《美中蒲安臣条约》?谁为中国人留学美国打开的大门?我这才知道,这个人不是中国人,而是被称为“最年轻的政府的儿子和最古老的政府的特使”的美国人蒲安臣。 1820年11月14日,蒲安臣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新柏林市。1846年,他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此后,蒲安臣在波士顿执律师业,并投身政治。1848年,他为美国自由土地党(United States Free Soil Party,存在于1848年-1852年)所作的演讲使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1853年,他成为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当时,奴隶制再次成为美国政治的争论中心。蒲安臣是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一八五四年,蒲安臣与一群废奴主义者,在马萨诸塞州创办了共和党,到小布什为止,共和党人有十八人当选为美国总统。一八五五年,蒲安臣当选为联邦众议员,一直连任了三届(1855年至1861年)。 1861年6月14日,上任不久的林肯总统,任命蒲安臣为驻奥地利公使。但奥地利政府以蒲安臣同情匈牙利革命为由加以拒绝。蒲安臣赴任途中行至巴黎时得此消息,不免进退维谷。林肯总统得知中国政府允许欧美各国遣使北京,于是就改派蒲安臣为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风尘仆仆地由巴黎启程赶赴北京,1861年底抵广州,1862年7月20日到北京。是第一批入驻北京的外国公使之一。 蒲安臣上任后,积极执行对华“合作政策”。提出“在中国,对于一切重大问题要协商合作。在维护条约权利所必需的范围内保卫条约口岸。行政方面,要在世界性基础上,支持那个外国人管理的海关。赞助中国政府在维持秩序方面的努力。在条约口岸内,既不要求,也不占用租界,不用任何方式干涉中国政府对其人民的管辖,也不威胁中国的领土完整。”蒲安臣来华后把“合作政策”做为中美外交的基础,该政策也影响了其它西方国家。因为他的努力,美国成了最尊重清政府的西方国家。美国的对华态度赢得了清政府的好感,蒲安臣也得到了清政府的特别信任。 为了让清政府了解西方。1864年,蒲安臣把传教士丁韪良翻译韦登所著的《万国律例》,送给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中国,第一次知道了国际间的国家关系是可以国际法的方式来规范的。清朝政府得到《万国律例》后,对此书非常重视,1864年冬,同文馆正式出版《万国律例》一书。该书是中国了解西方国家法治的伊始。这种做法使得有些西方列强感到耿耿于怀。法国代办哥士耆对蒲安臣说:“丁韪良是谁?居然让中国人了解我们的国际法。除掉他,他会给我们造成麻烦。”蒲安臣不理会他,仍旧继续坚持说服清廷要员,摒弃陈腐的华夷理念,其目的在于真诚地帮助中国融入世界潮流。   作为美国公使的蒲安臣,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游说华洋友好,清政府对蒲安臣产生了特别的好感和信任。1867年11月下旬,担任驻华公使已有六年的蒲安臣卸任回国,在总理衙门举办的饯行宴会上向等恭亲王等表示:“嗣后遇有与各国不平之事,伊必十分出力,即如中国派伊为使相同。” 恭亲王说:“这方面的工作是需要的。你是否要经过欧洲呢?” 蒲安臣作肯定答复后。恭亲王请其代中国向巴黎和伦敦两政府说项。恭亲王说:“如果一个公使为两个国家服务是可能的话,我们很愿意派你充任我们的使节。”蒲安臣同意接受此职。清政府批复:“使臣蒲安臣处事和平,洞悉中外大体,着即派往有约各国,充办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这是历史上清政府政府第一次派团出使外国。当时,有着几亿人口的大国实在找不出一个懂得国际外交的官员。后来的事实表明,聘请蒲安臣这样一个美国人来担任特使,实为清政府的万幸。   为了出使海外,蒲安臣为使团设计了第一面中国国旗,据史料记述:“蓝镶边,中绘龙一尺三长,宽二尺,与使者命驾之时,以为前驱”。由此,作为中国象征的黄龙旗正式登场,标志着中国第一次以主权国家面目出现在国际社会之中。其实,早在1859年底,蒲安臣就提醒清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就直接与“亚罗号”悬挂英国国旗有关。他建议中国沿用国际惯例设计自己的国旗。但清廷当时根本不理解国旗的意义,认为这是区区小事不足为虑。1862年,蒲安臣在给美国国务卿西华德的信中说:“中国终于有了漫长历史上的第一面国旗。我很高兴向您汇报,中国政府采用了一面国旗。…… 帝国抛弃了最后一丝排外,把它的力量象征摆在了我们面前,并要求在列国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868年2月25日,蒲安臣使团一行三十人,由上海启程出发,前往欧美各国。   1868年6月2日,使团到达华盛顿。6月10日,使团参加总统主持的欢迎国宴。蒲安臣深知美国舆论对国会决策的影响,从旧金山到华盛顿,每到一地,他都四处发表富有激情的演说,在美国各地引起轰动。蒲安臣在纽约市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说,他以中国代言人的身份说:“中国睁开了它的眼睛。”“我希望中国的自主,应该维持。我希望,它能获得平等,这样它就能以平等的特权给予一切国家。”“若你们用强力去压迫那个伟大的民族,你们可以看到,任何想实行这种暴虐政策的企图,不仅会影响中国,而且会使你们彼此卷入浴血的战争。” 1868年7月28日,蒲安臣在华盛顿代表中国与国务卿西华德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史称《蒲安臣条约》。其主要内容有:中国派领事驻美通商各口;两国人民互相往来游历,不得用法勉强招致;两国人民互相居住,依照相待最优之国利益均等;两国人民往来游学,依照最优之国优待,并指定外国所居之地,互设学堂;美国声明并无干预中国内治之权。最初,北京清廷还有些因为蒲安臣自作主张签约而颇感恼火。但事后仔细一看,发现此条约内容对中国有利,而且是中国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与西方列强签定的第一个对等条约,清廷便很快准予成立。后来的事实证明,此条约强调两国民众自由交往,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开放。   一八六八年八月二十一日,蒲安臣在波士顿的演讲中说:“我很骄傲,美国订立了这样的一个条约,条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为着中国的利益”。《蒲安臣条约》也使中国移民前所未有地在国外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同时得到了国内政府法律上的承认和保护。自《蒲安臣条约》签订以后,清廷不得不履行条约规定,开始了保护华侨的工作。   1868年9月19日,蒲安臣使团由华盛顿来到英国。11月21日,使团在温莎受到维多利亚女王接见。蒲安臣也向女王转达了中国皇帝的问候,递交了国书。12月28日,新任英国外交大臣克拉兰敦发表一份照会,表示英国政府愿意同中国政府“以和济事”,“不实施与中国的独立和安全相矛盾的一种不友好的压迫”;交换条件是中国应当忠实遵守各种条约义务。蒲安臣在英国大体上完成了使命,达成了既定目标。   1869年1月2日,使团抵达巴黎。法国政府对蒲安臣的“不割让主义”十分恼火,但碍于美国的态度以及英法结盟关系,不得不遵循英国的远东政策。1869年1月21日,拿破仑三世接见了蒲安臣使团,蒲安臣呈递了国书。由于反对势力强大,使团在巴黎停留了六个多月,没有取得类似华盛顿那样的条约,或者英国那样的自制性的照会。使团只好失望地离开法国。 1869年11月20日,蒲安臣使团到达柏林。在两个多月的停留期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多次接见了使团人员。蒲安臣向威廉一世递交了国书。1870年1月3日,蒲安臣和俾斯麦举行正式会谈。蒲安臣在后来致俾斯麦信中,表明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中国需要一个合作的国家环境。俾斯麦在回信中称,没有了内部纷争和外部冲突,中国政府自然会集中精力开发无穷的资源,国内的工业和对外贸易就会同步发展。 1870年1月31日,中国农历春节,蒲安臣率团前往俄国。1870年2月2日,使团抵达圣彼得堡。1870年2月16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接见了使团。1870年2月18日,使团应邀参观文物。傍晚回寓所后,蒲安臣感觉身体不适,后经医生治疗仍不见好转。1870年2月23日,蒲安臣病故异国。 1870年3月22日,蒲安臣去世的消息传到北京,清政府深表痛惜,不久颁布上谕,加恩赏给一品衔,并赏银一万两,由出使经费项下拨给,交该使臣家属抵领,以示优待之意。   蒲安臣使团跨出了清政府走向世界、迈向国际社会的第一步。中国只有开放,才能引进新世界的文明,才能汇入世界进步的潮流。蒲安臣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蒲安臣悼词中写到的:“蒲安臣对各国人民的无私帮助和仁慈胸怀,已经越过了国界,他是一个伟大的世界公民。”   至今,美国的加州和堪萨斯州,各有一座以蒲安臣的姓氏Burlingame命名的城市。堪萨斯州的Burlingame市的命名与蒲安臣早年主张废除奴隶制有关。加州的Burlingame市建立于1909年。市政厅的网站上说,这一命名与蒲安臣在100多年前经过此地时购买过一个农场的事实有关。他当年对这片几近荒芜之地的投资行为,有助于带动这个地区的开发和进步。2009年,在这个城市创建100年之际,市政府举办了专门的纪念活动,在市政厅附近的街道上,竖立着蒲安臣早年的照片:身着黑色燕尾服,神态自信,目光如炬。   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人却几乎彻底忘记了蒲安臣这位为中国走向世界作出杰出贡献的美国人。   注1:这是作者为《法制日报-法治周末》撰写的专栏,此文在2011年9月期间被分为上、下两篇发表。   注2:很多法学界的人士都知道,文中提及的“国内一位将自己的博客名命名为“守门老鹤”的法学教授朋友”指的是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贺卫方教授。由于某些难以言表的尴尬原因,此文发表时,只能将贺教授的大名隐去。   注3:本文写作过程中,主要参考资料为:马士:《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威廉士:《蒲安臣与中国第一次造使出国》、志刚:《初使泰西记》以及《百度人物传记资料》等。    

阅读更多

丁金坤 | 醉驾去见义勇为,该如何判?

2011年11月15日 17:48:16 如果醉驾去见义勇为,而驾驶途中又没有造成实际的社会危害,对此该如何处理?说真的,对这个法律适用,我觉得纠结、两难。如果处罚,则因无实际危害性,处罚的只是可能的社会危害性,感觉有点重,何况见义勇为本值得提倡。而如果不处罚,则有违法律的规定,且有放纵“目的正确时允许手段违法”之嫌。所以,想来想去,大概只能是中庸之道,即要定罪但轻罚。而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一个正在醉驾的人见义勇为去追抢劫犯,与一个为了追抢劫犯而去醉驾的人,如何区分处理?     今天广州越秀集中宣判的9起醉驾案中,有一个类似的案件,池某某体内酒精含量为84.2mg/100ml,醉驾是为了送生病的女儿去医院就诊,且有医院的病历予以佐证,法院综合考虑之后,对其判处犯危险驾驶罪,免予刑事处罚。这个判决是相当轻的。而其他8起案件,分别判决拘役并缓刑,以及拘役。     总体来说,醉驾的判决比法律出台的时候要轻,当时的醉驾基本是判处拘役的,现在则较多地适用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这也代表司法的一个倾向,即醉驾必定罪,但量刑轻刑化,但轻到何种程度为合理,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上一篇: 史记杨武妻传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49)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王才亮 | 欢迎律师同仁积极参加“律师与法治政府论坛”

2011年11月15日 17:12:02          这次在深圳中级法院开庭后,绕道广州呆了一晚,办了两件事。一是两年没有见 @落魄书生周筱赟 得聚一下。二是和广东海际明律师事务所主任何富杰碰了头,为全国有关律师下月到羊城从化温泉,共商国是的活动打前站。何律师作为全国律协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广东省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 负责人为了筹备这次会议作了大量工作。而且广东作为国内政治、经济相对活跃的省区,成为这次会议的所在地也十分适宜。我十分欢迎广大律师积极报名参加“律师与法治政府论坛” http://www.acla.org.cn/pages/2011-10-13/s62301.html     附会议通知如下: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1999年3月载入我国宪法,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相继出台,国务院也先后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的通知》、《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如何更好地发挥律师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作用,促进政府购买律师法律服务,是广大律师不容回避的问题。为此,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诚邀广大律师,相聚羊城从化温泉,共商国是。欢迎广大律师积极报名参加“律师与法治政府论坛”并撰写论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承办       主办单位: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律师协会、全国律协行政法专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广东省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        二、会议时间       2011年12月24日。12月23日全天报到。        三、会议地点       广东温泉宾馆       地 址:从化市(广州市辖)温泉镇温泉东路112号        四、主 题       律师与法治政府        五、会议规模       本届论坛会议规模为150人左右,参会人员为全国律协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各地从事行政法律业务的律师。对会议议题感性趣的律师可报名参会,会议将邀请著名行政法专家学者、行政官员和法院法官等参会。        六、会议费用       本届论坛免收会议注册费。参会人员交通、住宿费(标准间每天260元,豪华间每天350元)自理,会议期间用餐由会议承担。        七、报名办法       (一)报名时间       从即日起接受报名,报名截止到2011年12月15日。       (二)报名方式       报名表请登陆中国律师网(www.acla.org.cn)下载,参会人员的报名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发送到广东海际明律师事务所。       (三)报名联系方式       地 址:广东海际明律师事务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3号汇美大厦2303单元)       邮 件:hefj@hjmlawyer.com;huxb@hjmlawyer.com       联系人:何富杰,胡?倍       电 话:020-87556610       传 真:020-87556687        八、论文选题       1、如何更好地发挥律师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作用       2、律师在法治政府建设中有何作用       3、政府为什么要购买律师法律服务       4、阻碍政府购买律师法律服务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5、政府购买律师法律服务的现状及前景       6、法治政府建设的地方探索       7、行政诉讼法修改的思考和建议       论文截稿确定为2011年12月10日。请各位律师在截稿日前将论文发至上述会务组接收邮件的邮箱。            二0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上一篇: 对小产权房坚持打压是福少祸多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7)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张千帆 | 如何解决随迁子女高考困局_

2011年11月15日 12:12:29    编者按: 在各省市高考报名相继开始的时候,异地高考话题又一次的被提起,而且此次关于”高考户籍改革”的大讨论,已然从教育问题上升为辐射几乎所有人群的社会问题。这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过去曾经严格的户籍制度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松动,然而与户籍制度紧密挂钩的一系列的制度仍然还处在某种固守的禁锢当中,高考无疑是其中坚固的一项。也因此一大批具有强烈公民良心的学者及各界人士纷纷从各自的领域阐发对异地高考的思考。新东方网有幸邀请到联15位专家上书总理的发起人——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老师就”异地高考”改革进行深度对话。    新东方网: 异地高考的不妥当之处,异地高考对推动教育公平施加了怎样的影响?    张千帆: 首先,说明一下提法。”异地高考”比较容易引起误解,到底哪里是”异地”、哪里是”本地”。现在我们一般称为”学籍地高考”,政府和家长有时称之为”劳工输入地”。   随迁子女高考问题完全是高考户籍限制和分省命题制度造成的。这些家庭长期在京沪等大城市工作,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教育,却不能在当地高考,是对他们平等受教育权的严重限制。允许他们在学籍地高考是走向教育平等的第一步。    新东方网: 用怎样的方式、采取怎样的步骤来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政府、媒体、学者在这场变革当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张千帆: 解决随迁子女高考问题大致采取两步,一是立即允许他们高中毕业后在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并按当地考生的同样标准进行录取;二是尽快恢复全国统一考试,从根本上解决随迁子女高考的困惑。   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有义务责令地方教育部分开放户籍限制,允许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地方政府应该认真对待外来务工家庭的正当诉求,尽快开放高考户籍限制。学者可以发挥法律援助的作用,为改革高考户籍制度寻找宪法和法律上的依据。媒体则对于广大家长诉求和专家呼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政府重视发挥巨大作用。    新东方网: 取消异地高考的最大阻力在哪里?如果要改革试点,该最先从哪些省市开始?    张千帆: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最大阻力在于地方既得利益,尤其是京沪等教育发达省市的居民,尤其是对决定招生和考试政策有影响的地方官员。开放户籍限制将增加地方考生数量和竞争压力,如果按照当地标准录取还将占用各大学对当地分配的招生指标。   改革试点应该从最急需改革的地方,也就是北京和上海开始。改革三十年来,这些地方集中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他们的高考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新东方网: 异地高考的顽症究竟是技术问题还是制度问题?或者是其他的问题?国外高考户籍制度的思索与借鉴。    张千帆: 随迁子女高考不涉及什么技术问题,纯粹是不合理的招生与考试制度造成的。一旦恢复全国统一考试,随迁子女高考问题立即自动消失。   国外没有什么高考户籍限制,所以根本不存在这类问题。美国SAT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全国统考,甚至加拿大等其它国家的大学也参照这个标准。偏偏中国要搞分省命题,好像中国比美国还强调”地方多元化”,最后的结果就是为地方歧视开道。    新东方网编辑点评: 非常感谢张千帆老师在百忙之中来关注异地高考这个牵动千万人心的话题,也希望更多的法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们来为中国高考改革建言献计。在这场牵一发而动全身,且一动就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的改革中,必须对教育的公平性进行考量再考量,三思再三思,既要解决好现有问题,同时又不要引发新一轮的教育不公。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