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百年校庆

朱镕基为何要赠送《中国农民调查》

《中国农民调查》和朱的新书我没看过,本没资格多谈,但我来自安徽北部农村,费改税我是经历过的,当时家中有7亩半地,所以我想我应该说一下当时的情况。     网友介绍的《中国农民调查》内容反映的农村现实,我认为是真实的,有很长一段时间农民的负担几近极限。恶人村官对农民的压榨也是很多农村的现实状况。这种状况在费改税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变。费改税之前,农民要上交很重的提留款,现在回想起来应该还有其他名目的收费,其中很大比重的钱都留在了村级。当时农村的矛盾已经很尖锐,农民忍无可忍开始反抗,大量农民上告,告村官贪污要求查账有些胆大的拒交提留款。有关人员也极尽各种打压措施,如教师的亲人中有拒交的,扣发工资威胁下岗,乡干部和派出所开着警车进村开展工作等。对抗导致当时很多村庄村级瘫痪,没了村干部。   费改税政策出台之后,状况明显改变,农民要交的税比以前的提留款少了一半多,负担大幅减轻。我很敬佩朱的一点是,当时把对农民乱收费的现象治理的很绝,村、乡级干部无敢不从(至少在我们那地方如此,没调查我不敢判断其他地方情况)。当时中央严惩暴力对农民乱收费,少数农民的提留款至今未交(大部分农民都交了,没交的是所谓“刁民”,还有些是村干部的亲属)。很多饭店折本关门,因为乡、村的大量欠账没钱还(乡、村领导无赖,饭店好像有点冤。可恨的是几年后这些饭店又都红火起来了)。   应该说,费改税,对乱收费的整治,农民对朱总理是很感激的,乡、村的一些干部倒很痛恨,他们热衷于预测朱总理只能干一届,农民却希望能连任。   朱总理一身正派,为国事殚精竭虑,虽然在改革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引起争议,如大量职工下岗,国有资产的流失等,但这也许是改革很难避免的代价。对《中国农民调查》揭示当时农村的一些状况,在理性上,我支持作者,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朱总理说这部作品指费改税致使农民陷入贫穷。大人物更要有大胸怀,批评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别有用心的故意歪曲。 读者“小桥”留言   * 朱鎔基指示都提要给学生们送书,特别提到要送《中国农民调查》,他指此书引致很多对他的攻击,指税改政策让农民陷于贫穷。「这本书受到很多国外异见分子的追捧,」送书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有批判意识,用事实去对比书中内容。   朱鎔基又批驳他当年制定的税收政策被指令地方财政困难的说法,指去年全国财政收入8.3万亿,其中地方收入4万亿,中央返还3万多亿,「中央自己才1万多亿,怎麽能说中央把税都收上去了,收得过多呢?无知透顶啊。当然我们自己也有错误。税收返还的工作做得很不好,要靠地方跑部钱进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拿到。」———————————–   没想到朱的心胸也如此狭隘,听不得一个普通作家的意见!   * 朱鎔基指示都提要给学生们送书,特别提到要送《中国农民调查》,他指此书引致很多对他的攻击,指税改政策让农民陷于贫穷。   「这本书受到很多国外异见分子的追捧,」送书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有批判意识,用事实去对比书中内容。“攻击”“异见分子”,典型毛式语言。如果朱还是总理,是否《中国农民调查》的作者又要被打成反革命?为何朱的经济政策就不能批评?朱自己是因为批评党和政府被毛打成右派,现在又用毛式语言对待一个作家!并发动他的清华学生批判此书—-送书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有批判意识。 《中国农民调查》让我们良心永远不得安宁 (读者“小桥”荐文)   网友:梦笔生   我是一口气读完20多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载《当代》第六期)的,我说过,这在我近十年的阅读历史里是没有过的。通宵达旦读这本书,我付出的代价是头疼一周。但更让我疼的是,我们这些新闻人渐次消磨的勇气,沉湎琐碎的浮躁,惟命是从的强欢。《中国农民调查》让我们这些自诩维护社会良心和正义的记者们无地自容,而且将被良心和正义拷完不停,并永远不得安宁。   在8月份我们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听陈桂棣说过他有这么一部作品要发表。会上,他说了大概的内容,因为是关于农村的题材,当时也没有太多的期待。没想到出来的竟是这样一部震憾之作。那天,妻子从半夜醒来看到我还在捧读这本书时,很是惊讶,写农民的书,有这么好看?   是啊。木子美写自己性体验的日记,竟然引起了全国人的骚动,博客中国等网站一度因访问量突增而瘫痪。那些粗糙的、毫无责任的、甚至卑劣的文字引起这么多人的亢奋和激动,而我们这些由农民喂养着的城里人,谁为农民们如此激动过?又有谁真正把农民挂在过心上?   看完《中国农民调查》,除了为农民心痛,就是无地自容的汗颜和无法回避的自责。作为记者,我们曾经接待过很多农民的来访。我们接下过他们的材料,我们表示过同情,可能还掏过腰包为他们垫上回程的路费。但我们并没有像陈桂棣夫妇一样产生过这样一种强烈责任感——-“不惜代价为农民兄弟报不平”。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无奈的叹息和苍白的愤概中淡忘了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尽管他们无助而善良的脸庞时常还能在我们的眼前浮起,但我们总在犹豫和懦弱中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陈桂棣夫妇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事实的尊重应当让我们这些记者汗颜。   《中国农民调查》让我们发现,在多少次的新闻事件面前,我们有过多少次有意和无意地缺席。书中有许多在新闻界是人所共知的东西,但没有一家媒体敢于正视它,而是将它作为谈资和传闻,在圈子里来回地重复着,却没有一人为自己的麻木和淡漠而感到脸红,包括我自己。   作为记者,我们会有许多不安。但因为《中国农民调查》,一件令我不安的事今天已变成一种负罪。   前年的冬季,一位四十岁的农村妇女,因为举报村长的恶行,受到打击迫害。她不服,偷偷摸摸从淮北平原的一个乡村一瘸一拐地来到省城。她一走到我的面前,就立刻跪地痛哭。见惯了这种投诉的场面,我并没有给予她特别的安慰,只是让她将材料给我看看。没想到,她从破烂的皮包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并颤抖地打开,有几根像皮筋一样的东西粘在纸上,我问她这是什么东西,她哭着说,这就是村长派人从她脚根上抽出来的脚筋。她的话音刚落,我浑身从头麻到脚,不仅因为它太不可思议,也因为我见不得这残忍的场面。我立刻让她收起来,在一番安慰后作了保证,一定帮她讨个公道。此后,我也确实努力过,但最终不了了之。   现在,她当时留下的她说是秘密请人写的投诉材料早在我几次办公桌的清理中不经意地丢了,我再也不能与她取得任何联系。除了她再来找我,可她还会来找我吗?我清楚地记得,她走的时候是与来的时候一样流着泪的,可我却让她的眼泪白流了。而更重要的是,那个恶霸村长如果知道她到过报社,还会不会再抽她的筋?我真的很担心,但我可能永远不得而知。   我相信,在媒体工作,每个记者编辑都曾碰到过许多这样的农民。如果我们不能亲自去改变他们的命运,至少我们也应该用手中的笔为他们呐喊几声。可我们没有,但陈桂棣夫妇做到了。他们没有压力?他们不知道艰难?   因此,因为这本书,我们永远没有任何理由为自己的沉默和失语开脱。   陈桂棣夫妇做了我们新闻人该做而没有去做的事。如果作为普通读者看了这本书后可以说“很感动”的话,作为新闻记者,我只有惭愧和自责。   惟一值得宽慰的是:陈桂棣夫妇毕竟帮我们找到了灵魂的出口。如果我们仍不能从这个出口勇敢突围,中国的新闻人剩下的就只有两个字:堕落。(来源:人民网) 《中国农民调查简介》 (读者“小桥”荐文)   《中国农民调查》是陈桂棣、春桃伉俪的一部透视中国农民问题的不可多得的长篇报告文学。         作者历时三载,跑遍安徽乡村深入调查,访问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批致力于农村改革的有识之士、专家教授和党政要员,依据大量第一手材料,反映了当前农民的生存状态,披露了曾惊动中央的几起重大涉农案件,提示了农民负担过重的种种原因,展现了农村税费改革的艰难曲折过程。事实叙述客观,读来荡气回肠。本书于2006年在柏林获得世界报告文学尤利西斯奖一等奖,其德文版在德国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   内容梗概   本书从安徽部分农村的调查开始,重点叙述了三个不同类型的案例,反映出农民在税费改革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引言  在现实与目标的夹缝中  “我们要说,我们看到了你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动,和想象不到的悲壮……”(何西来撰于六砚斋,2003年12月15日)       第一章  殉道者  安徽阜阳地区利辛县路营村农民丁作明依法反映不合理提留问题,受乡干部迫害,最后惨死于派出所中,引起路营村全体上访。新华社内参报道震动中央之后,利辛县委书记仍隐瞒重点。在中央联合调查组接管后,杀人凶手终获惩罚,相关人员得到处理。同时国务院办公厅迅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农民不合理收费的减负措施。丁作明已平反,而丁作明家中却越来越困窘衰败。       第二章  恶人治村       第三章  抗税案始末       第四章  漫漫上访路       第五章  古老而沉重的话题       第六章  天平是怎样倾斜的       第七章  达标,形象工程和其它       第八章  弄虚作假之种种       第九章  寻找出路       第十章  天降大任       第十一章  破题       第十二章  敢问路在何方       跋:并非尾声  大幕正在拉开 延伸阅读: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Libya and Oil .

阅读更多

西南法律人的精神(下)

西南法律人的精神(下) 贺卫方   扎实而严谨的学风   我们西南政法大学的精神和风格中的第二个特色,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扎实、严谨的风格。西南政法,我们刚才说它比较偏,它没有什么接触外界的交流的机会,像我现在所在的北京大学,简直可以说是像是一个超级百货商场,人来人往。你要是想听讲座的话,你简直可以说每天都可以听各种各样的讲座。绍彦你现在也在那儿读博士,是不是也深有体会?北大的学生可以说是中国大学生中视野最开阔的一群了。视野开阔是好事情,但是也可能有某些副作用,那就是,如果不能很清楚地自觉的话,就是容易患上一种夸夸其谈的毛病。因为他们的眼界太开阔了,你说起克林顿,“哎,克林顿我听过他讲话啊,当时你没看见三个提问的中间就有我呀?”(笑声)一会儿说哪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哎,到这儿来讲的时候我听过,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嘛!”(笑声)大家知道,讲座是大学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是否经常有一些高质量的讲座,是一个大学层次的很重要的衡量指标。但是,作为学生也需要知道,讲座并不能代替读书。老是坐在那儿听讲座,听这个的、那个的,而没有认真读书,没有认真地把图书馆里边的一本本的书非常扎实地、非常严谨地给读下来,就容易成为一个知道的很多,但理解的很少的一个人。    我们西南这个地方就没有这样的一个地理的便利。当然现在的学术交流也好多了,听说咱们这儿的新校区也是经常有学术讲座,老校区那边也经常有学术讲座,有各种各样的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召开。上一次,这个月的 13 号我来这儿作讲座的时候,我就是来参加中国和欧盟的一个人权方面的研讨会,欧盟的学者也有机会到西南来访问、来交流。(下面有遗憾声)当然新校区这边没来,你们不要太遗憾,由于人权研究是一个与政治靠得太近的领域,所以这方面的学者似乎也太过政治化,学术方面反而不大优秀。(笑声)大体上来说,尤其是我们读书的那个时候,学术交流是非常少的,没有多少人到这儿来作学术报告,我们显得很闭塞。但是闭塞有闭塞的好处,你没有别的刺激,我一个坐在这儿,能够做的事情就是看书,就是读书。当然也有讨论和辩论,但是大多数是自家人之间的辩论。除了互相讨论问题以外,大家就是读书。我们那时候读书的风气是非常浓郁。大家到图书馆的那种看书啊,图书馆里边满满的。一到晚上,各个教室里边灯火通明,大家都在非常认真地读书。我这个人不大喜欢到图书馆或者教室里读书的人,我就在宿舍里面,躺在——我睡上铺——躺在那上铺上卧读。后来我觉得人家老是到图书馆、到教室里读书,我觉得有点慌,我是不是不太认真读书的感觉啊?然后有一次我下决心到图书馆里边去了一趟。结果我看看他们在干嘛,发现两个同学在写情书(笑声),后来我就不去了。    各位同学,大家知道,一个人接受大学教育,接受大学教育跟接受别的类型的教育,比方说,到一个中等职业学校去受教育,其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大学教育不仅仅要培养一个专业人士,而且要培养一个博雅之士,我们要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把在座的各位加以塑造,比方说把你过去的思维方式加以改变,逐渐地让你们接受一种听起来过去闻所未闻的思维模式:像法律人那样思考问题,你们要像法律人那样思考问题。你们在高中里边所获得的许多知识在大学里面可能要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比方说我们的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如果说它有缺陷的话,那么其中非常大的一个缺陷就是,它在灌输着你一种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比方说,高中、初中阶段,教科书是正确的,是勿庸置疑的,教科书不会出错的吧!我问我的孩子对教材的看法,他现在正在读初三,他就觉得教科书怎么会可能错呢?教科书说的是对的。那么到了大学里边我们就要告诉大家:教科书经常错,有很多问题,我曾经给我们大一同学讲法理学,我一开始就告诉大家把教科书扔掉,可能的话把它们都烧掉。你要知道在大学里面要培养一种批判的精神,当然这样一种批判的精神要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是同时呢,我们要注意到我们就是要培养出一个个法律工作者。将来大家要做法官,要做律师,做检察官,那么你必须要对法律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有非常娴熟的把握,出去以后能够熟练地运用这套知识。另外一方面,法学院又不是机工的培训所,我们需要培养一个人,刚才说的叫博雅之士,那么大学所承担的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人类的一种最高层次的文化加以传承。我们又像薪火传承一样的,从上一代手里接过来,然后把它传到下一代的手里边。这样的伟大的一种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都知道这种文化遗产是存在于古往今来积累下来的伟大的著作之中。自古希腊以来的经典著作,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到晚近的罗尔斯,德沃金,这些人的著作都是我们应当了解的。那么与此同时,我们大家还要培养多方面的情趣。重要的问题在于,一个只懂得法律的人,绝对不可能成为好的法律人。我们需要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有广泛的修养,以培养一种崇高的人格。一些文学的东西,我们需要懂一点历史方面的东西,我们需要读一点哲学方面的东西,我们需要听听高级交响音乐,我们要非常多地去理解这样一种人类精神创造的、多方面的成果。如果你高中期间已经读过莎士比亚的话,那么到了大学,你要重读。因为莎士比亚的著作里边不仅仅有一种人类命运的东西,而且有法律的东西。比如莎士比亚说:“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死所有的律师。”为什么要杀死所有的律师?你要读一下陀思托耶夫斯基的小说,他的小说里边体现了一种非常深刻的伦理矛盾,正义和爱之间的矛盾。我想要读的这些东西非常非常的多,历史著作方面,从修昔底德、塔西陀开始的一系列伟大作品,哲学方面,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我还是不要在这里掉书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会知道越来越多的需要我们认真阅读的著作。总之,没有如何东西比持之以恒地读书更有助于培育我们的人格,也有助于培养我们进行法律分析的能力。    有些事情是多少有点奇怪的。本来,我们这所大学的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这只是一所单科型大学,缺乏综合性大学所能够给学生带来的多学科知识的滋养。但是,据我的观察,现在法学界中,西南出身的学者反而最具有多学科的追求。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许是在校期间整天上法律专业课程让学生们起了某种逆反心理,也许是因为所谓“缺什么,补什么”的道理,反正我记得大家在学校期间都非常注重博览群书,喜欢读其他学科的作品。这种对法律之外的知识的关注给西南的毕业生带来了很好的力量,在论证某些法律问题的时候,具有更广泛的视野和更扎实的功底。另外,正是因为视野开阔,在知识方面更显得细致和谨慎,不肯轻易下断语。这些都为她的毕业生在学术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做过八年编辑工作的张志铭教授——张绍彦教授也很熟悉这位朋友,前不久到他也到过西南本部作过学术报告——跟我说,他觉得一个非常怪的事,但他做编辑期间,这份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层次的刊物发表的法学论文中间,将近一半的作者是西南政法的毕业生发表的(掌声)。我想我们的毕业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仅仅靠见解开明,思想独立,而且靠一种学风严谨。也就是说你不可以说仅仅是依靠一种观点非常地新奇,靠观点新颖就可以,你一定材料一定要详实,你一定要阅读很多很多的书,你一定对相关的观点进行一种非常扎实、严谨的论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这样的一种扎实严谨的精神确实是西南政法——她的毕业生也好,她的在校老师也好——得以在法学界昂首挺胸的非常重要的资本。许多用人单位包括北京地区中央单位,他们用人的时候也有一点觉得不同学校的毕业生风格还是不一样的。你们可能听说过去年有一个花边新闻,有一个用人单位打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北大、清华毕业生免谈!”在北京的人才市场上,我觉得这一个非常过分,带有很大的炒作色彩。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是很优秀的。据我了解到的情况,西南政法的毕业生在北京地区的法律界甚至政府机关都是很受欢迎的。在广东,你们知道在广东,我们西南的毕业生特别多,我去年的 12 月份吧,好像是 12 月 15 日,西南政法大学广东校友会在广州成立,他们邀请几位外地校友去捧捧场,其中包括在下。我就在那儿发表了一个半个多小时的演讲,一个关于母校精神的演讲。广东那边的校友特别多,然后咱们学校也不失时机地利用我们这样的无形资产,在广东那儿办一些法律硕士课程班啊,有一个课程班也叫我去讲过一次。我发现广东那边的法律界的人特别愿意成为西南政法大学的校友,他们觉得,“我参加这个班,我就拿一个西南政法大学的毕业证,这个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啊,然后我就可以跟我们那个头儿说,咱们俩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噢!”(笑声)我想他们非常愿意接受西南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在广东,居然有 3000 到 4000 以上的西南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因此校友会规模很大,而且他们还很有钱(笑声)。今年的 50 周年校庆,广东校友会已经决定准备给母校的新校区捐一个大门(掌声)——哎呀,我已经提前把他们的秘密给泄露出来了啊!在广东的法律界,许许多多的律师事务所,许许多多的法院、检察院他们都愿意接受西南政法大学的毕业生,不仅仅是因为有些检察长或者法院院长是西南政法的毕业生,而且更重要的是西南政法大学的毕业生他们的谦虚谨慎、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够保证来一个人才成一个人才,能够保证他们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我想这是我们得以立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之所以在这里强调这种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一方面这是我们应当发扬光大的一个传统,另一方面,这样的精神也正是中国法治建设三特别需要的。在中国的法治建设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时候,在我看来,最严重的问题已经不是大的口号,大的理论,而是如何把那种宏大的价值追求跟那样一种看起来像细枝末节一样的那种技术层面上的追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一种宏大的价值来引领技术的改进,以一种技术的改进来逐渐地实现宏大的价值。我曾经出过一本小册子,叫《具体法治》,我自己曾经非常感叹地说,实际上在我们这里,太多的东西是宏大的口号,我们看看整天电视,大家看电视、看报纸,你看我们国家简直就是一个口号治国的国家,而且现在都是数字化的口号,你也搞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也不给你来一个概念上的界定,到底是什么含义,它在逻辑上跟从前的理论之间有什么关联?搞得我们都糊里糊涂,但糊涂归糊涂,口号还是要跟着喊,甚至屠宰场都跟着喊:“以‘三个代表’的精神指导我们的屠宰工作。”(哄堂大笑,掌声)各位同学大家想想,当年孙中山先生在非常繁忙的工作之余,亲自动手翻译了一本美国的书,那本书的原文名叫《罗伯特议事规则》,罗伯特议事规则就是罗伯特这个人所发明的、所创造的开会方面的一整套的规则。怎么开会,怎么能保证一个会议能开得成功?孙中山先生深切地意识到中国在这个方面的缺乏,因此把他翻译了进来。他给这本书起的名字叫做《民权初步》。建设一个保障民权的制度最重要也是最初步的东西是什么?孙中山看到了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有这么一个大的毛病,就是喊口号。那个口号怎么说的来着,对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口号大啊,我记得胡适先生就曾经问过一个人说“你喊这样的口号有什么用?你为天地立心,你立个心到天地上边给我看看,你怎么立法?”   所以这样的口号没有解决很多的问题,我们的传统就喜欢这样的口号,至于如何把这个口号给落实为建设,一些具体的制度如何建立,往往被知识分子视为形而下的东西,不屑于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去获得。比方说,孙中山就发现中国人不会开会。现代社会是一个会议非常重要的社会,我们在谴责文山会海的时候,不要忘记在美国会议也不少,在英国会议也不少,德国人也经常开会。但是同样的开会你会发现,开会有有用的会议,有没用的会议,我们开的许多会实际上是没用的。比方说,开会明明是要大家来参与决策的,但是实际上经常有关的决策开会前已经决策了。开会前已经决定了,开会的时候你们来举手而已。这样的会议除了劳命伤财以外,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掌声)又有许多开会的时候大家在睡觉,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一次把有一个地方正在开会的场景拍下来,许多人都在睡大觉啊,躺在那儿,歪在那儿。有些人在甚至在打电话!但是这样的会议,有时候也不怪打电话的人,有很多会议压根就是没用的会议,是不该开的会议。那么孙中山先生所翻译的这个规则里边告诉我们:开会应当邀请什么人来参加,特定的会议,大家知道,比方说议会应该怎么开?议会里边有委员会,同样的英文的委员会,我们翻译成委员会,委员会有 committee 和 commission 两种设置,这两种甚至差异是什么?为了保证大家畅所欲言,同时以不至于使一些人没有机会讲话,我们是否应当要作一个发言时间方面的限制。我想我们许许多多的法律制度方面,我自己现在越观察越思考越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地大。就是说我们如果太不屑于去进行细致的制度建设,就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在这方面,我们的毕业生,我们学校的教育,是体现得非常好的。   美好的师生情谊   我要说的西南政法大学精神的第三个方面是她的非常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我们这个学校啊,也许是地处重庆、受本地民风影响的缘故,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啊,简直是没比的了,没有哪个学校能这样。我刚刚从这儿毕业到北京去啊,我就有点不习惯。我觉得人情关系太冷漠了。大家知道北京这个城市啊,也许是太大,也许是跟官场文化有关系,当官的人太多了,官员们之间最不容易交心,你要随便交心的话,你这个官就很危险。所以就习惯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一种状态,这就多少对整个北京的民情有了负面的影响。但是在西南政法大学,你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情景。从我们入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沉浸在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师生爱情,不对,这里不是爱情,而是这样一种深深的爱意之中。当然我们那三届同学有一点点特殊,同学们,当你们遇到你们的老师老是说西南 78 级如何如何,你们不要心里边不要感到不舒服。因为有些校友,下边的校友确实觉得西南的老师一说就是 78 级,你看人家 78 级如何如何,心里难免有点儿不舒服。因为 78 级对于咱们的老师们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他们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没有从事法律教育,他们被下放到劳改农场,下放到祖国的最偏僻的地方,去劳动、去改造,结果突然复办了以后,他们从那些个角落里边回来了。回来了以后刚刚开始要教书了,就遇到了我们这一批人,见到我们他们仿佛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一样的,简直是那样的一种,怎么说呢,真的是太美的一种感觉。其实,当年我们也没少惹他们生气,经常是在课堂上跟老师较较劲啊,跟老师讨论,以不太那么尊重的态度跟老师讨论,但是,就像父母不会当真跟自己的孩子计较一样,老师们一点也不介意,反而觉得这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重庆的夏天非常热,临近放暑假的时候我们考试。考试的时候,我们发现老师用自己的钱下去买了一箱一箱的冰棍,然后又会家里边拿来许多杯子和碗,在每一个同学旁边放了一支冰棍(掌声)。哎呀!在那一刻,真的,每一个同学都会感觉到,实际上我们仿佛没有离开自己的家,我们没有离开我们的父母亲,因为我们的老师真的就是我们的父母亲!    我当时因为家离得太远,所以我们都是暑假回家,但是寒假就放二十一天假,没办法回家,就在这儿呆着过年。但是过年有一个特别感人的事情。一会儿跑过来一个老师到宿舍里边,“贺卫方,你初二到我家吧!”然后过了一会儿,又一个老师又来了,说是“你初三到我家吧!”第二天,又一个老师来了“你初四到哪儿去啊,到我家吧!”然后我说“哎哟,真是对不起了,刘老师,我已经有安排了。”(笑声、掌声)那样的一种师生情意真的是让人终生难忘。现在我每次回来我都去拜访我的这几位老师们,他们绝大多数都退休了,但对我不会忘记培养我对法制史的兴趣的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西南政法的几位老师。像林向荣老师、杨和钰老师、杨联华老师,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杨联华老师还是我的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他们现在都看上去比以前老多了,但是他依然关怀着我们。在我们读书的时候,林向荣老师是一个特别严格的、严谨,甚至有点严厉的老师。有一次到他家里拜访,坐下以后,师徒二人相对无言。(笑声)老师非常严谨,不苟言笑,对学生有时候也特别严厉。学生也不知道拿什么话给老师,让老师的脸能够笑起来。但是两个人愿意坐在那儿互相看着对方(笑声)。林老师当年教书也是一位教学非常受欢迎的老师,他的这种讲课的那种风格非常有魅力。我们当时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大饭碗,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个饭碗,像放大的搪瓷杯子,上课时都随身带着,到了中午,比方说十二点下课,然后当大家肚子饿啊,绝大多数老师都会在十一点四十左右的时候受到敲碗的待遇。(笑声)但是林向荣老师从来没有同学去敲过碗,反而是,当林老师宣布下课的时候,同学都问,“哎,怎么就到十二点了?不对呀,怎么时间过得这么快?”这样的讲课,这样的老师的教学风格,对我的影响都非常大。后来这些老师到退休了,老了有时候以后到北京去,像林向荣每次到北京去,总要跟他的老学生们见见面,我发现老头子变得非常地慈祥(笑声)。师徒二人现在变得话多得不得了,不像以前那种相对无言的状态。这样的一种师生关系会保持永久啊,保持一辈子啊!甚至有时候会传代,我的孩子都会知道,林爷爷是爸爸的老师。我刚才提到过我们图书馆的那位肖廷秀老师,你想想看要记住那么多的人,这个人喜欢读黑格尔的,那个人喜欢读大仲马的,那个人又喜欢读先秦诸子的,她居然能够记得住——也许是她用了一个本子悄悄地记下来,反正你一去图书馆,她总是会知道你的读书兴趣。许多同学毕业以后都记得这位肖老师,记得培养了他们的读书兴趣的肖老师。    前一段时间,王人博老师调到北京去了,调到中国政法大学当老师。实际上同学们有时候可能比较着急,现在我们学校里边人才流失比较多,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自己在外面也感觉有点着急。(掌声)但是,另外一方面你们也要体谅你们有一些走了的老师,说老实话,一个人在现代社会里边,一个人一辈子就呆在一个地方,一个机构,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人需要有一种流动性。我们老话讲“人挪活,树挪死”,那么人要挪动挪动。但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不能只往外挪不往里挪,只有老师往外走,没有同样优秀的、或者更优秀的教师往里进。所以我想呢,龙宗智校长也好,张国林书记也好,我想他们现在都非常着急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遇到的校友他们总是要感叹这个事实,甚至个别的时候表现出校友的一丝愤怒。这个学校是怎么管的?或者是这些优秀的教师都被伤心了,他们才走的。但是实际上我从来不会这么想,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多动症”的一个患者。我走的学校也比较多,一会儿这个学校,一会儿那个学校,所以我能够理解。   上面我们就非常简短地——哟,说简短也不简短了,已经讲了一个半小时了——讲了一下我们学校的精神的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开放的胸怀和独立的精神,第二个方面的精神是用扎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治学精神,第三个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每一个到这块土地生活的人,你只要进入到这个学校里边生活过的人,将来你就会一辈子会被这个学校打上一个烙印。你会,像在西方国家也是一样,同样一个人,你是哪儿出生的,你是不是属于校友,最重要的就是你的本科在哪儿读。你的本科在哈佛读,你是哈佛校友。一个人只在哈佛读过了法学院,那么通常除了校长认为你很有钱,找你来给母校捐献的时候你是校友之外,其他的时候一般不被认为是校友。那么在座的各位跟我一样,因为在这里读了四年本科,而身上永远有这样的一个烙印,那就是:你是西南的。我们走到任何地方,我们都会自豪地跟别人说,“我们是西南的,我们是西南出身的人。”我们每当谈起自己的母校,想起自己的母校,就不可避免地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感在涌动,所以我跟我们法学院安排课程的老师说——我们有时候在外头办一点课程班——“有两个地方的课程你要安排的时候不需要跟我商量,直接安排就行了。一个地方是我的家乡山东,另外一个地方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重庆。”(长久掌声)    我刚才说自己什么时候上大学的时候,不少同学都“哇……”地一声,这样的感叹实际上表示着我们这样的人已经是比较老了。事实上我上大学的时候,在座的本科生同学都没有出生,大家都是 80 年代的产物(笑声)。说老实话,时间过得真的非常地快,我自己跟大家讲西南的精神的时候,自己当年生活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但一转眼,已经到 20 年以上的时间过去了,所以人生是非常快的,人生要做事情的时间并不算太长。现在教育的过程越来越长,一个人从本科到研究生、到博士生。例如,张老师也在北大,是我们那儿很优秀的博士生,实际上我们知道他已经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了。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实际上我们能够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做事情的时间就相对缩短了。作为一个老校友,我此刻想表达对在座的各位本科同学的一种朴素的希望,那就是希望你们到了将来,像我一样的过了二十几年的时候,也能够像我今天一样地那么自豪地讲起我的母校,也能够像我的许多同学,你们的许多校友一样,在学校期间能够真正地把自己的基础给夯实,奠定一个非常良好的法学基础和人文基础,毕业以后能够真正地向世人说,你是一个为西南政法增光添彩的人。最后我要说,实际上一个学校的精神不仅仅是要靠在校的老师来缔造,同样重要的是在校的学生。在校的学生也是这个大学里边一个重要的成员,没有教授就没有大学,同样,没有学生也就没有大学。所以人类最早的法律大学——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实际上是学生管理的大学。在北大,我们也特别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过程之中。比方说,我们每年度都要由学生来自主地投票,去评选北京大学法学院十佳教师。我刚才给大家讲过,我们的几位校友,每个人都当选过这个十佳教师。另外,全北大的学生还要投票评出来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学生投票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的投票显示了一种人心的向背,显示了学生对那些认真教学、非常勤勉地治学的老师的敬意。他们能够让这个学校的管理者知道谁是最优秀的人,谁是不那么优秀的人。来自学生的压力永远是一个教师得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所以,虽然西南政法的人员在不断流动,学子们一代一代的不断地进入这个学校,又离开这个学校,但是,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能够一方面将我们的西南精神继承下来,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上,另一方面,更利用你们短暂而宝贵的大学四年的时间,为这个大学留下更丰富的精神烙印和学术成绩!    谢谢大家!(长久而热烈的掌声)

阅读更多

渐远的”清华梦”

在清华思想自由之时,我们的思想却又禁锢在这一个个“ 清华 ”梦中,每次都遥远的生出一个希望,它散着欲望的光,折射而显得不切实际的巨大,所以我自以为是地认为会轻易抓住。可每当它与行动逐渐背道而驰时,我又迟迟不愿承认。当结局出现,与所期望的大相径庭,却又可以找出不同借口,来祭慰自己当时的愿望,来满足自己。     渐远的清华梦   文/ 金枫 (东北农业大学)      我出生的地方,是个偏远的山城。从高速公路旁的广告牌上,我才发现这里竟然还是个能被称为“全国前一百最具投资潜力县城”的地方。似乎经济的停滞造就了各项事业的举步维艰。县里只有一所高中,近十年从未有人能考入清华。 这样想来,我应该没有任何资格去为清华百年校庆去庆祝的,我当年的应试知识未达到清华标准,连去清华园的次数都寥寥无几,甚至我提及“清华”这个名字的时候,在我的印象里,也只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小学时,那时我每门功课都会得到百分,我自负地对父母说,“长大了,我一定能考上清华。” 第二次是在中学时,那时我早已无心学习,却又为了讨父母欢心,多要些零花钱。我心虚地对父母说,“我现在学习很刻苦,将来也许会考上清华。” 第三次是在高考结束时,那时我成绩平平,根本不会被任意一所一本学校录取,我不羁地对父母说,“反正哪也考不上,索性报清华,当个清华的招生漏子,也不错。” 时光在点滴流逝时,曾经孕育着的清华梦也斑驳剥落,最后才发现其中孵化着的,却是受到这个社会辐射的畸形产物。 随之破碎的还有当年的义无反顾,自命不凡,不负责任,整天做梦等等这些被统之称为青春的东西。 可清华却未随时间而腐化,并不断的蜕变着。亦从百年前由庚子赔款建立的清华学堂,在王国维先生的一跳下,在梁启超先生的演讲中。终于在山脚下,在代代学生精神中,竖起“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纪念碑。 在清华思想自由之时,我们的思想却又禁锢在这一个个“清华”梦中,每次都遥远的生出一个希望,它散着欲望的光,折射而显得不切实际的巨大,所以我自以为是地认为会轻易抓住。可每当它与行动逐渐背道而驰时,我又迟迟不愿承认。当结局出现,与所期望的大相径庭,却又可以找出不同借口,来祭慰自己当时的愿望,来满足自己。 但可悲的是,我们不断重复这个可悲的过程,传递着可笑的结局时。虽在心底产生厌恶,却又要不断服从,似乎病态的喜欢上了这个轻易屈服,不需努力的过程。 这时,我才相信奴隶会嫉妒他的锁链,我相信鹰啄之于柏洛曼德亦是温和可亲,伊克孙在地狱亦颇自喜。我们都顺应了这生活。 就好似鲁迅先生写的一样:“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袪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天的满足,即一天天道德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我总以这是青春时必会犯下的错误来聊以自慰。总是悔于在当时无心读书,未能实现小时的诳语,却又在现在随意无为,不去考虑近在咫尺,又会被未来所追悔的“当时”。 不断犯错,我错过了一个个“清华”梦。这时我才明白,清华要求的乏味应试成绩,其实亦是一个严格的道德判定标准。它要求不再犯错,不再做梦。 清华在这时,便成为一个由成熟的人构成的清华,一个成熟的清华。一个真正以学术构建的清华。清华成熟,为清华所做的梦却幼稚。好在我还年轻,允许有充分的时间去做梦。尽量犯错,然后了解并且改变。不要在立业之后,又自造逃路并“日见其光荣”。经验的唯一价值就体现在这,因为它是痛苦的结果,为了痛苦,经验在肉体上留下了痕迹,由此,把思想也改变了。 直视困难,不要幻想,不要奢望。这是清华的要求,也是我们梦想与现实的转变。踏实的落下每一步,正如清华在这百年中所做的一样。        (采编:陈锴;责编:陈锴)      标签: 奢望 , 幻想 , 时光 , 清华梦 , 现实 , 青春

阅读更多

[转载]熊丙奇:清华北大连“大学”都不是 何谈一流

原文地址: 熊丙奇:清华北大连“大学”都不是 何谈一流 作者: 桅杆上的瞭望者 核心提示:清华校庆在即,能否在校庆之际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而世界一流大学究竟又有什么样的标准?教育时评作家熊丙奇与网易微博网友精彩互动。   i达人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关注中国教育改革; 教育时评专栏出镜率最高的作家   导读:年初,在2011年清华媒体交流座谈会上,清华校长顾秉林表示,争取在2011年即建校一百周年之际,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此言一出,语惊四座。4月24号即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日,清华究竟是否已经实现了这一宏大的愿望?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什么样的标准? 4月20日(周三)下午14:00-15:00,网易教育特别邀请教育时评作家熊丙奇( 微博 )做客教育微访谈,和网友畅谈中国离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多远。 熊丙奇微访谈精彩内容 > > 网友关注熊丙奇哈佛中国论坛之行 > > 网友关注究竟何为世界一流大学 熊丙奇谈世界一流精彩语录 校庆赶走小商贩,这样的大学还好意思称一流? 国内大学“千校一面”。 那种宣布自己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更是荒谬。 目前的所有大学,更像是衙门,或者是赚钱的公司。 对于我国大学来说,现在还根本谈不上建世界一流大学,因为所有大学,包括北大、清华在内,严格说来,连“大学”都还不是。 本科生和硕士生根本就不必发表什么论文。 把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校合并为一所大学,不是超一流了?对此,可以用中石化、中石油也是世界500强企业…

阅读更多

中国用3万亿外汇储备说明美国是最可靠国家

中国用3万亿外汇储备说明美国是最可靠国家 2011-04-21 17:11:01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0989391.html   颜昌海的博客   2011年一季度,中国大陆尽管出现了10亿2千万美元的贸易逆差,但央行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4月18日,央行行长周小川承认,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中国需要的合理水准。而海外舆论认为,中国大陆天量外储并不代表幸福,反而是中国大陆的大包袱、大麻烦。 据路透社的分析说,外储每增加1美元,中国大陆国内就相应的需要发行约6.5元人民币,向经济注入更多的货币;中国大陆天量外汇储备推高通胀、搅乱经济平衡,还给国家的货币管理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海外经济专家认为,持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于中国大陆来说,从经济上是很不合适的。浪费中国大陆人的钱,等于是全中国大陆人民在补贴国外。由于购买很多美国国债,使得美国的利率下降。就是把中国大陆的钱补贴美国。 中国大陆外汇储备影响通货膨胀,与人民币被长期低估有直接关系。低估人民币汇率,使得外汇储备增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越来越高,由此而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大及比例,也越来越高,几乎达到极限。所以这样就推动了中国大陆的通货膨胀的增长。可以说最近几个月来,通货膨胀的增长很大程度是人民币低估、外汇储备的增加造成的。简天伦表示,中共政府其实并不想提高外汇储备,主要目地是要维持经济增长的势头。 如果中国大陆的出口不能持续增长,中国大陆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就不可能有现在的速度,就很可能要滑下来,所以它虽然明知外汇储备过高,想把它减下来,也没有动作,因为要维持GDP增长,维持GDP增长,它才能维持政权的稳定。 4月18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清华大学“金融高端讲坛”上表示,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中国大陆需要的合理水准,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多,也增加了央行对冲工作的压力。对此海外经济专家说,解决巨额外汇储备的情况有很多方法,比如提高人民币汇率,使得出口不至于这么廉价,换回外贸顺差;比如可以提高国内的工资。国内的通货膨胀,使得国内的产品出口价格上涨,而中国大陆用国内的通货膨胀来解决外汇储备出超太多的问题,实际上等于牺牲国内大多数人利益。中国大陆经济学者邱林在他的博客中写道:“3亿美元外汇储备属于中国大陆全体国民。动用这些外汇储备就应为民众办实事。”中国大陆网民也认为,储备再多,老百姓也没有得到任何实惠。政府应该藏赋予民,让人民把这些美元花掉! 其实,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也是个虚像。比如2007年国家统计局就有一个报告,叫做中国大陆国际投资投存表,比如说2007年底,当局在手上握有1.5万亿左右的美金外汇储备,同时外国在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要有1.26万亿美金;所以中国大陆直接外贸的收入也就只占2007年外汇储备总额的20%,另外80%的钱不是中国的,是外国人投资进来的。有的是直接投资的,有的是地下管道进来的热钱,但它一到中国大陆银行的柜台,马上把它换成美金又存到美国去了。 购买美国国债就是把钱存起来,也就是当局常常讲的“庞大的外汇储备”。而现在这个储备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买美国国债和美国债券。诺贝尔经济学奖斯蒂格利次曾在上海做了一次演讲,批评美国的联邦储备会和银行金融管理机构在过去几年中没有把事情做好,使美国陷入了经济萧条的危机,进而把这个危机扩散到全世界。美国银行和美国商业机构在过去多年里极力的推动美国内部的需求,把美国的贷款利率维持得很低,使得消费者和想买房子的人可以很轻松的获得贷款。内需要有钱,钱从哪里来?钱来自过去的二十年中,远东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日本等国家以赚外汇为主的出口经济。赚了外汇以后把钱就存在美国,买美金、买美国股票,所以使得美国的金融市场有大批的外国资金进来。钱存在美国的银行,美国的银行就要周转、把它用掉。放在那里不用,就要算利息付给那些买美国国债的人,所以银行就采取不断的各种各样的金融手段把钱推销出去。降低利息让那些本来没有能力买房子的、本来不想消费的人,给出非常优厚的条件让人命去买房子、买汽车,甚至于各种各样的消费。这样的一个循环,就变成美国拉动了全球的需求。而相反的,一些国家的内需下降,要用美国人来扩大内需,就这样变得很不平衡,可是这又是一个链条。这状况维持了20年之后,尤其是最近10年,使得美国的经济扩大消费,消费超过其本身所生产的资本和利润。 所以,这种全球性的生产、金融和储蓄体系的不正常造成美国的金融风暴,以及影响了全球。所以斯蒂格利次也批评中国大陆,说你们应该检讨你们的储备系统,你们这样的把外汇储存得那么高,并且是借到外国去用,合理吗?为什么你不提高你自己本国的内需?把所赚的钱用到本国呢?!美国的前联准会主席葛林斯潘曾写了一篇文章,也批评中国大陆当局说,你们把钱赚那么多,一直存到美国来,这是造成美国的金融泡沫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美国的“房地美”、“房利美”造成金融危机,这是事实。可是这个钱从哪里来?中国大陆是最大的“债主”。 清华大学教授秦晖曾在《南方周末》登了一篇文章,从经济和经营角度分析,由于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出口为导向的,才能造成中国大陆这30年来的发展,中国大陆30年发展的模式,形成了3个顺差。第一个就是贸易顺差大量的物品出口,就是以外需市场,以外国的市场作为你生产的依据和动力。这是第一个顺差。第二个顺差就是FDI,外资直接投资,就是外国直接资本输入,在前几年有的资料讲说中国大陆是占第一位,有的讲是美国第一位,没有太大差别。第三个顺差是当外汇的储备低过于中国大陆的外贸顺差和外国的直接投入,就是等于有一个外资,这外资是热钱也好,外逃的钱又再回流也好,通通进了中国大陆,所以这3个顺差造成了中国大陆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有了外汇储备以后,中国大陆实行的是人民币换美金的外汇控制,美金不能到中国大陆使用,美金只能到外国使用,所有的外币到了中国大陆人民银行柜台立即就换成人民币,那么这些外币主要是美金,60-70%到80%的成份,放到美国买美金、买美国债。 为什么要存到美国去?因为存到美国去就可以随时拿进拿出,一旦外国的投资者、外国的老板需要美金的时候,可以立即把钱交给他。为什么不把这些钱存在中国大陆银行而存到美国银行,原因是存在中国大陆银行,银行要把这钱拿去周转,不周转就要付利息,银行就要赔本。而中国大陆的银行是内外有别的,对国内用人民币,对外用美金。中国大陆金融系统没有开放,而美国的国债是可以随便买卖的,随时可以调进调出,非常灵活并且市场非常庞大。在这种状况下,由于中国大陆的经济结构是倚靠外来的资本投入,而产品也是靠外国的市场,这些资金包括外贸赚的钱,以及外国直接投资的钱,若要存在一个稳定可靠的地方,可以随便自由进出,只能放在美国的银行或者美国的国债。美国的国债已经发行200年了,可靠性非常高,所以中国大陆这些官僚们相信只有放在美国最稳定可靠,从没对此怀疑过。 把对外贸易收入、把外国人的钱都存到美国,由当局去掌握操纵,这是由于中国大陆的经济贸易模式、经济结构造成的。至于为什么一定要买美国国债而不去买美国的股票,是因为美国的股票波动非常大,存进去之后可能赚大钱也可能赔大钱,所以大陆当局不敢买大股票,就买了房地美,房利美这些债券,并且还是由美国政府控制一半以上的债券,结果还是赔了钱。可美国国债不会赔,有美国政府担保。 所以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有3个原则:可靠、流动、增值。在这个原则下,大陆当局选来选去,只能选到美国国债。为什么不去买黄金,买石油,买矿产?黄金的全球产量根本不够供给中国大陆存有3万亿美金的储备之需,世界全球的黄金供应量太小;同样的,石油也是这个道理,石油还受到世界的政治、社会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价格波动非常大;矿石也受到世界整个经济的波动、运费等等的影响,所以选来选去就选到了美金或国债。 国债、美金当然也波动,但迄今为止,全世界只有两大通用的货币美元和欧元;日圆是小范围,人民币不出国门,不流通;全球所记帐的、所结算的、所流通的,美元占了80%,美元是由美国政府担保,买美国国债更是由美国政府担保,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储水库,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担保。 中国大陆的经济模式,所造成的结果是引起全球经融风暴的根源之一。根源在于中国大陆自己不内需,把钱借给美国,让美国去扩大内需,造成了金融危机。但这种说法,中国大陆至今不承认!甚至于大陆官员还说:我借钱给你,你还要骂我不好!问题也在这里,为什么借给他?为什么自己不用,为什么不扩大自己的内需?花自己的钱用在自己的本土?! 因为,中国大陆的政治经济架构决定了它发展经济的模式一切是靠外头,靠外头的市场,靠外头的资金。根源在于中国大陆政权的这个架构,不但造成了中国大陆内需缺乏,也造成了美国的内需无限的膨胀,引起了全球金融储备非常的不平衡。 如今,官媒和御用文人自我吹捧的中国大陆奇迹,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而美国也在检讨:借外国人的钱无限制的花也不行,不能无限制的借外国人的钱。 如今,中国大陆仍希望借钱给美国,然后美国再买中国大陆货,长期造成这么一种非常奇特的依赖的关系。但现在,这个依赖关系终于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反而是中国大陆的大包袱、大麻烦。国民一再批评:不要再做“凯子”了,为什么要把钱借给人家用?为什么不拿回来用?为什么我们非要走这么样的不安全、还怕美金贬值,又怕美国国债贬值,要借钱给美国?,可是中国大陆当局还不断的决定要再购买美国国债。这是不是很奇特?! 深层原因是,一旦没有了这些外币的储备,人民币就立即垮台。中国大陆金融政策、外汇政策的关键就在这里,所以即便是美元有波动性的升降、涨跌,有时候会贬值,还不得不买。中国大陆无法达到一个安全性、流通性、增值性的需求。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储存中国大陆外汇这么庞大储备的地方。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符合安全性、流通性、增值性的需求,只有美国和美国的国债,可以符合这个要求。 中国大陆当局在打赌,认为美元最终还是全世界最强的货币,并且美国经济最终还是会挺起来的。把钱借给美国人,美国人最终会买中国大陆货品。中国大陆的出口市场,还要靠美国的经济带动。中国大陆当局不断购买美国国债,原因在这里,是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外贸结构决定的,并且80%的钱是外国人的,诸多因素就决定了当局不得不打这个赌。 中国大陆曾提出,要求美国保证中国大陆的在美储备的稳定性、安全性。奥巴马回答:可以保证安全性,但不能保证增值性,即不管赚、赔。这就是目前中国大陆外汇储备的状况。 最后人们要问,有什么办法改变中国大陆外汇储备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吗?有的。只有改变中国大陆的政治现况,只有改变中国大陆的经济生产模式,也就改变了外汇制度、外汇的储备现状。即把中国大陆外汇分到老百姓手上,工商企业手上;而不是由中国大陆政权、中央银行完全100%的掌控,并且把钱借给外国人用。一旦中国大陆老百姓有权掌控自己赚来的钱,并且有权去处理外国人来投资,由外国民间和商家他们去处理,而不要中国大陆银行来处理,这种状况就会彻底改变,就是要改变中国大陆的政治现状和经济现状。 然而,这种思路是犯忌的,若摆在某些决策当局面前,得到的回答可能是“绝不!”,不过这种回答本身就毫无底气,类似泼妇躺在地上耍赖。因为,尽管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了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中国大陆需要的合理水准,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多,也增加了央行对冲工作的压力;但中国大陆已然用3万亿外汇储备,说明了美国是最可靠国家。那么,这样的国家,自然就代表了中国大陆应该学习、发展的方向。当然人们会说,难道中国大陆还政于民、藏富于民后,也要学美国人无限制的花钱,学美国政府无限制的借外国人的钱么?但这种担心是可笑的,正如一个瘦骨嶙峋的乞丐担心自己一旦发财会肥的走不动一样。实话实说,中国即使现在开始改变中国大陆的政治现状和经济现状,要达到美国各方面的水准,至少还要50年,且这50年里美国还要原地不动。

阅读更多
  • 1
  • ……
  • 4
  • 5
  • 6
  • ……
  • 10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