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爱思想 | 杨松 张永亮: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体制之变革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本文共阅读 5 次 更新时间: 2012-05-17 20:02:19 杨松 张永亮: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体制之变革 进入专题 : 新自由主义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体制    ● 杨松   张永亮       【摘要】新自由主义理念支配下的华尔街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市场“高度繁荣”。受此影响,监管领域出现了反监管思潮,其逻辑后果便是市场与政府(监管)出现双重失灵,金融危机爆发并蔓延。美国金融监管权力配置的欠缺导致监管冲突与监管真空,监管成本与监管收益不匹配,监管部门组成人员配置不合理。在全球金融体制风云变幻的今天,汲取美国教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应重点关注:信守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之市场永恒价值真谛;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制以应对系统性风险;通过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完善金融机构治理;构建对监管者之“监管”制度;重点监管民间金融和影子银行系统。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金融监管          一、理想抑或现实:重温美国新自由主义金融监管理念          2010年以来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上升导致的民众抗议让政府焦头烂额,尽管两党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了协议,但美国的信誉还是被评级机构降级了。2011年9月,欧洲债务危机再度临近爆发点,使欧元处于崩溃的边缘,有人甚至预言希腊将可能变成2008年的雷曼,人们有理由相信全球经济已近末日。对美国金融危机及现今新一轮的金融灾难的到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予阐释,由此形成的观点主要有新     自由主义导致金融危机论、过度消费论、监管失败论、结构失衡论及经济周期论等。这些学说的阐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理念的东西更具本质性和内在性,因为理念支配人们的思想,指导并决定人们的行为。通过考证和分析可知,过度消费论、监管失败论、结构失衡论及经济周期论均导源于新自由主义理念,因此新自由主义理念导致金融危机更具本源性和根本性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的困境,政府决定放弃长期奉行的凯恩斯主义,取而代之的是新自由主义的兴起。1理论上,新自由主义以哈耶克(1978)的“自由银行制度”学说和爱德华?肖(1973)的“金融深化”理论为代表。哈耶克认为政府滥用管制权伤害了资源配置效率,不仅不能化解金融危机,更是导致货币危机和银行体系无效率的根本原因。金融深化理论认为要实现经济增长,政府应该解除对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的管制,特别是解除金融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等方面的限制。芝加哥自由放任学派也认为,监管市场不仅没有必要,甚至还是有害的,最佳的做法是“自律”和“市场约束”,市场会给公司足够的动力及压力做出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由于市场操纵是个不确定的概念,因此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监管是徒劳无益的。因而,新自由主义者们反对金融体系中的政府管制。     实践中,随着撒切尔夫人上台和里根入主白宫,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拉开了序幕。其表现为在所有制领域实行私有化、在金融市场上放松管制、在国际贸易上主张自由化。2001年来美联储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导致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生成。金融机构追求超额利润的过程中行为已变得扭曲:他们向收入水平较低和还款能力较差的借款者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导致次级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资产证券化和结构化金融产品,将流动性比较差的资产打包出售,以缓解资产负债表的压力。过去20年来资产证券化产品迅猛发展,联合论坛的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40家大型金融机构中,34的银行和13的证券及保险机构都希望将其贷款或应收账款证券化。2然而金融衍生品的膨胀并未与信息披露制度相配合,而是通过在基础证券,甚至是在已经衍生后的金融衍生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衍生,导致风险被无限放大,最后房地产行业资金链断裂,引致金融危机。     在新自由主义理念支配下的监管领域,监管者们认为“做大资本市场份额即等同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迷思,使SEC遵从了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反监管思潮,解除了诸多意在保护投资者和强化市场诚信的举措,甚至一度抛弃了监管立场”。3SEC(美国证?唤灰孜?被幔┑墓僭倍啻蜗蚧??值墓?靖吖苊谴?葑耪庋?男畔ⅲ??EC不会过于严格地履行监管职责。监管部门奉行宽松的监管理念,将工作重心转到了在制度上如何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及其利益保护。比如,SEC豁免了对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投资银行公司的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取消了旨在防范市场操练的证券短线交易规则;2000年的《商品期货现代化法》完全解除了对诸如CDS在内的混合金融产品的监管和规范,其原因是监管部门认为投资者有能力通过市场获取金融机构的有效交易信息,公共部门应致力于司法公正,不应该干预市场,没必要对金融机构所经营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管制。4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指出,新自由主义必须悬崖勒马,本次危机正是过去30年来新自由主义主宰经济政策的最终恶果。5斯蒂格利茨认为新自由主义原教旨主义一直是为某些利益服务的政治教条,它从来没有得到经济学理论的支持,也没有得到历史经验的支持。6现实证明,格林斯潘所认为的华尔街金融机构有能力自我认知、自我克制、自我修正的观点是一种美好愿景罢了。7在新自由义主理念支配下,市场与政府(监管)出现双重失灵,这说明现行美国金融法制及其主导下的世界金融体系存在着系统性缺陷,突出体现在: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的日益全球化,全球欠缺系统性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不能反映经济格局变化的现实。          二、金融创新对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带来的挑战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确立了美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标志混业经营模式的确立,但仍保留了原来的监管体制,即“双层多头监管机制”。然而,随着金融集团及“混合型”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系统性风险波动的加剧以及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力,这一监管体制暗藏的局限性渐次暴露出来。     (一)金融监管权力配置的欠缺导致监管冲突、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     美国的金融监管,既不是纯粹的“机构性监管”,也不是纯粹的“功能性监管”,而是两者的结合,监管机构形成了纵向和横向交叉的网状监管格局。8监管冲突和监管真空时有发生,     美联储和货币监管署在关于紧缩还是开放银行管制的规则上冲突不断,因为银行拥有选择是否加入联邦储备银行的权利,实行上就等于获得了选择监管部门的权利,这样一来美联储和货币监理署间就出现监管冲突。针对存款机构的联邦监管部门多达5家,证券与期货监管被分开,而保险业监管几乎完全处于州的层面。这种监管制度显然缺乏一个全面的设计。不同监管部门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竞相放宽监管标准,以吸引尽可能多的银行机构成为会员,导致监管套利。由于金融创新工具花样不断翻新,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机理和运作风险难以及时把握,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性质也难以确定。依惯例,美联储对银行产品具有解释权,证监会对证券产品具有解释权,期货交易委员会对期货产品具有解释权。当解释权发生冲突时,对由国会还是专门机构裁决,仍然有分歧。这就导致监管滞后,出现监管真空。     (二)监管成本与监管收益不匹配     监管效率原则是有效金融监管理念的必然要求,它要求金融监管的制度设计和实施必须从成本收益的对比中找到合理性的支撑,应当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负面影响实现金融监管的目标。美国SEC的执法官员作为理性“经济人”,由于行动受到各种利益集团、激励机制的影响,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执业前景、声誉与监管地盘等利益。从2000年到2008年,SEC的财政预算投入增长了140%,从3.77亿美元增长到9.06亿美元;其雇员薪酬涨幅居联邦政府各部门之首,雇员人数也增长了20%,即从3235人增加至3868人。9另一方面,SEC每年向市场收取的监管费超过了其财政预算。2008年,SEC收到11.5亿美元的监管费。10SEC也受困于案件内部的审查程序,根据政府问责办公室的报告,SEC的执法人员必须花费30%-40%的时间用于内部审查程序,这使得他们很难及时展开调查。更有执法人员认为,缜密的审查程序制造了规避风险的文化,客观上促成了一种放弃调查或缩小调查范围的激励。另外,由于众多监管机构缺乏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监管交流不畅,极大地增加了监管成本。     (三)金融监管部门组成人员配置不合理     一般来说监管机构的执法人员由专家、职业主义者和政治家组成,并且执法人员有可能在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轮换。不同类型的执法人员其监管偏好不同:专家比较追求“真理”;职业主义者期望与被监管机构建立长期关系,以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稳定;而政治家所关心是自己的政治生涯、前景。由于监管执法人员配置问题,监管政策往往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很难达到监管领域的“帕累托最优”。     另外,SEC的执法人员大多有法律专业背景。在过去的30年间,44位被任命为SEC主席(包括副主席)的人员,有38人拥有法学学位。目前的5位SEC委员(包括主席和副主席)都是法律人士。11法律人士主导着SEC的直接后果是决策时过于注重繁琐程序,尤其注重设计使SEC免责的制度。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由法律人士所主导的SEC对金融产品的技术细节不甚了解。其后果便是SEC执法人员不理解金融专业市场的警示信号,不清楚金融工具的运作原理,导致监管行为应对迟缓、专业不强和效率低下。          三、金融监管创新视域下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述评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轮大规模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在全球范围内逐次展开。美国于2010年7月15日通过被称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格的金融改革法案——《多德——弗兰克华尔街金融改革和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以下简称《法案》),《法案》的理念和制度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球金融环境同此凉热的今天,以美国金融监管的种种反思为省察,可为我国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提供经验之借鉴。     (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简介     1.《法案》对现有的监管机构进行了重组,在新的监管制度下,金融监管机构被整合为四家: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货币监理署和国家信用社管理局。美联储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提高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标准;设立专司监管的副主席;改革地区联储主席选举制度。     2.建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其主要职责是找出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风险来源和监管漏洞,及时向各监管机构提出政策建议,并负责协调联邦和各州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     3.美联储内部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零售业务进行严格的监督,目的是使消费者得到及时、完整、准确的信息,避免因掠夺性条款及不公平、欺骗性金融交易而受到损害。     4.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和对冲基金的监管;改革信用评级行业等。     (二)评析     《法案》颁布以来,国内金融界和法学界学者反响热烈,对其进行了全面解读,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很多有启迪意义的观点。研究者们一方面指出了其积极意义,同时也提出了质疑,甚至部分学者对其实效持悲观论色彩。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前主席巴尼?弗兰克认为《法案》将让金融机构发挥其关键职能:积累资金并将其提供给社会中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领域,同时把无益于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不负责任行为降至最低。实际上,那些再也无法从事暴利活动的人,在被勒令终止这些行为时拼命反对这一法案。但立法永远是在防止发生坏消息,而不是制造好消息。该法案迫使银行承担责任,并让这些风险变得透明;遏制不适当的风险,并要求私营部门(而非纳税人)为留存风险提供更多资本拨备的形式提供资金,并偿还债务。12     在监管理念上,学者认为《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完成了历时两年的金融改革立法,开启了与新自由主义分道扬镳的金融监管路径,标志着美国将大幅收紧监管尺度。13     学者们普遍认为法案对本轮危机中饱受诟病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衍生品市场监管、住宅抵押市场监管、银行监管、对冲基金监管、信用评级公司行为、美联储救市行为透明度、华尔街薪酬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范围广泛的调整和改革,填补了诸多监管漏洞,做到了对症下药。14但作为金融业和监管者等多方博弈的结果仍有很多遗憾,比如本轮危机“风暴眼”的“两房”改革、“银行税”等内容,均没有被纳入;15在政府监管权力扩大的同时,对美联储等监管部门本身的监督和问责制度明显缺失;《法案》对原有监管框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部门间的多头监管情况等没有完全改观;混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矛盾格局依旧等。16另外学者认为《法案》对世界金融格局和监管将产生深远影响:该《法案》将驱动全球展开一轮主动型或被动型的金融监管改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出于不同的原因加快金融监管改革的进程;相对平衡和温和的金融改革法案不会撼动美国金融地位;17必将深刻影响G20的全球金融改革探讨和未来的新巴塞尔协议(或所谓“巴塞尔111”)的修订,《法案》中的部分条款甚至可能直接上升为国际组织制定的所谓全球规则。18     但部分学者则对其提出了更多质疑。斯蒂格利茨的评价是:改革缺乏足够的魄力,好比“当船快要沉底的时候,奥巴马所做的只是重新摆摆甲板上的椅子”。美国一些批评者认为该法案具有“破坏性”,将抑制金融业的发展,内容过长并且复杂,无助于解决“大而不能倒”的问题。我国有学者认为,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能不能防止危机重演,要防止利益冲突造成简单的照抄照搬。19还有学者认为立法过程显得有些虎头蛇尾,具体的改革措施也多少有点“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意思,《法案》中的一些措施甚至有流于形式之嫌;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全部问题。20很多美国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金融改革法案中的一个先天缺陷,那就是它更多的是告诉监管部门“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应该怎样做”。21     有学者选取法案内容之一,并对其进行研究,提出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伏军提出法案放弃“太大不能倒”原则的目的在于让银行自行承担经营失败的成本与风险,保证美国纳税人利益     不再被迫用来拯救那些大型银行,认为美国这次新立法反映了其银行立法基本价值取向已由一元的“系统安全优先”向二元的“系统安全与公共利益并重”转变。22王光宇认为金融监管改革中设计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和中介机构管理等机制,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体现了从“买者自负”到“卖者有责”的监管理念改变,这必将成为未来金融服务中一个重要的准则。23     综上可知,第一,该《法案》可称为危机应对法,是实用主义哲学思维在美国立法上的体现,但法案的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第二,金融法制必须兼顾效率与安全。现代金融法制必须在夯实金融安全这一基础之上才能追求金融效率的目标。但在当下中国,面对现实是创新不足而不是创新过热,我们需要的是在夯实金融监管的前提下培育和引导金融创新而不是因噎废食地抑制甚至扼杀金融创新。第三,美国仍主导国际金融监管主导权,该法案有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金融监管改革风向标和蓝本,我们应解读并借鉴其符合我国实际的内容,以促进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但由于中美两国金融发展程度不同,我们不能照抄照搬美国做法,不能陷入唯“美”主义迷局。第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和交易规则的制订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行使国际事务话语权的同时,应意识到本国国内金融制度的完善和金融秩序的稳定是基础和前提。24第五,目前,不管是在国际层面还是内国层面,金融监管体系及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治理架构很少涉及到系统性风险管理,因此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是大势所趋。第六,金融机构内部要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以保持稳健和安全运行。          四、监管启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立足中国国情,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体制是多层次的。详言之:     (一)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金融监管之终极价值目标     在过去的数年中,金融机构出现集团化、巨型化、经营业务全能化的趋势。美国金融界制造了市值高达数千亿美元的信贷及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看似繁荣昌盛,监管者也被表面光彩夺目的金融创新所迷惑,因而经常忽略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这一核心目标。在我国,银行信贷资金天量增长。25资本市场上,截至2010年10月,境内资本市场总市值超过27万亿元,全球排名第二位。26这种政府部门、商业银行、企业及个人等都在过度使用现代银行体系与金融市场的路径制造了房地产泡沫,金融体系潜藏巨大风险。可以说,当吹大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时,美国式的次贷危机就将在中国爆发,最终受害必定是投资者和消费者。     类似的还有券商的研究报告。大量的券商研究报告高估上市公司价值,虚构利润。这些充满虚假陈述、欺骗投资者的现象已明显违反了《证券法》的规定,监管部门却经常对此视而不见。监管机构应信守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培植市场信用,恪守监管公正原则,警惕监管不力,绝不能为保全做大市场之诉求而偏离保护投资者的目标,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二)系统性风险之防范: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制     根据系统论,系统是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整体,要素则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中个体的每一环节、每一局部的操作得当并不意味着不出现系统性的错误。一般认为,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防范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存在之前提在于由于金融系统中存在着非线性效应即混沌效应,单个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稳健运行并不能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健和有效,即微观审慎性的总和不等于宏观审慎性。27正如雷曼前总裁富尔德在国会作证中所说的,在整个过程中公司决策都是正确的,而且美国相关的监管机构也是知晓的,无人认为是有问题的。但尽管作为“微观之个体雷曼”的决策是正确的,金融之宏观整体却病入膏肓了。     根据博弈论,个人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为了避免“公地悲剧”现象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发生,必须依赖合理制度安排。就中国目前来看,国务院应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宏观审慎监管的本质是宏观流动性管理,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并不违背,二者具有互补性。中央银行应关注重要系统性金融机构的规模、杠杆使用情况、对短期融资的依赖程度及该机构作为企业及政府信贷和流动性来源的地位。中央银行应结合巴塞尔最新资本协议的规定重点关注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充足状况、流动性、杠杆率高低、拨付规则、会计标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情况等等。     (三)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金融机构治理之完善     内部控制是指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金融机构运营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效益性,为财务和管理报告的可靠性,为遵循监管要求提供合理保障而制定的政策、程序和流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金融机构安全稳健运行的基础,有助于保护增进股东利益,降低未预期损失和声誉受损的可能性。内部控制措施主要包括:(1)金融机构应具备经其董事会批准的全面和良好的政策,     来对其业务活动和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风险进行审慎管理。(2)金融机构应建立用以实施其政策的适当程序和流程,并将其写入程序手册。(3)应有充分的系统来监测对于确立的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违背政策和程序的情形应由有关方面进行独立的调查、报告和处理。(4)金融机构应确保充分的职责分离,以防范未授权交易、欺诈行为、为个人获利、为隐瞒异常情况或财务损失而操纵数据等的风险。应有流程防止任何一名职员处理整个交易过程。金融机构应定期审查关键岗位人员的责任,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利益冲突,并确保对职责分离的适当性进行独立的检查。(5)金融机构应建立与其结构及营运综合化程度相匹配的行为准则。行为准则应声明金融机构的道德价值观,并规定员工在履行职责时应遵循的指引。行为准则应涵盖诸如接受礼品和招待、利益冲突、信息保密、个人投资的披露及限制等方面。(6)审计。审计人员应定期审计风险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措施。审计委员会应被赋予权利深化内部审计计划,评价审计人员的绩效,决定审计人员的报酬,并评估高级管理层是否迅速地纠正审计所发现的问题。     外部监管应致力于在金融机构之间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外部监管对经营者的约束。因此,要实现由行政性管制向市场化监管的转变,以市场激励为基础、法律法规为手段,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来增加金融机构的透明度,使被监管者主动适应各项合规要求。规制的核心是定期评审其风险管理模型和内部控制制度,还要建立严格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制度。     (四)反监管:构建对监管者之“监管”制度     根据规制俘获理念,监管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利益集团俘获,使得监管者做出有利于被监管者的制度安排,从而损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利益集团与分散的消费者相比更有能力左右监管者的行为,监管机构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利益集团对管制的需要。监管机构本身也由人构成,具备“经济人”的特质,他们的行为受到各种激励机制的影响。监管者的利益在一定     程度上与公众利益相左,并且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监管达不到最优的状态。因此,必须构建对监管者的“监管”制度:首先,建立监管主体的声誉机制。完善监管主体的信息披露制度,实施对监管主体欺诈行为的处罚机制,从而使监管主体意识到声誉对其利益的重要性及为声誉损害所付出的高昂机会成本。其次,构建监管激励机制。监管主体本身应建立对内部监管人员的考评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管激励机制,构建多元的报酬体系,从而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再次,监管执法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内容、程序。只有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才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执法结果。同时监管执法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最后,应强化监管执法监督,建立问责制度。     (五)民间金融与影子银行:一个被忽略的监管盲点     伴随欧债危机的恶化、信贷政策的持续收紧以及企业用工成本的上升,中小企业正在遭遇普遍的生存危机。又由于中国金融体制的特点,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依靠形形色色的民间金融。据估计,中国仅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就达到1100亿元,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若扩展至全国,规模恐怕更是天文数字。现今由于法律对民间金融没有完善的监管与规范体系,存在监管盲区。浙江省温州、台州等地老板出现“逃亡”,甚至自杀现象,民间金融已进入风险高发期。     2011年5月中旬上海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在论坛上表示,“影子银行在2010年的存量贷款是20万亿元,占全球GDP的13。28 由于没有丰富的资本金,影子银行大量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进行不透明的场外交易。其游离于现有监管视野之外,积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规范民间金融和影子银行,必须完善制度供给,将各种可能引致系统性风险的现象和行为纳入监控视野,以防患于未然。首先应打破金融垄断,优化制度环境,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比如大力扶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其次,健全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检测、识别机制和监督机制,落实监管部门对民间借贷活动的监管职责。再次,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要求,特别是要害岗位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防范道德风险,强化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提高员工合规作业的自觉性。最后,随着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形成,基于我国国情应构建央行牵头监管、地方协同监管、社会中介独立监管、行业自律监管的多层次立体型监管格局,从而避免监管竞争、监管真空、监管套利等问题,保障民间金融与影子银行的规范运营与有序健康发展。          杨松,单位为辽宁大学法学院。张永亮,单位为辽宁大学法学院。          【注释】     1新自由主义学说主要指自由市场学派、极端资本主义和过度贪婪等主宰当代的正统经济学思想。其政策处方源于“无监管的市场更优越”理论,其主张体现在“有效市场假设”上,其最极的观点认定金融市场价格同股票市场价格一样,已经涵盖了所有现存信息,因此,它代表着最佳的资产价格估值。     2廖岷、杨元元:《全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发展状况及其启示》,载《金融研究》2008年第6期,第71页。     3罗培新:《美国新自由义主金融监管路径失败的背后——以美国证券监管失利的法律与政治成因为分析视角》,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第86页。     4Thomas Lee Hazen, Disparate Regulatory Schemes for Parallel Activities Securities Regulation, Derivatives Regulation, Gambling and Insurance Annual Review of Banking & Financial Law, 2005.     5陆克文:《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变革》,载《中国金融》2009年第6期,第30-31页。     6斯蒂格利茨:《2007-2008金融危机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载《东方早报》2008年9月27日。     7格林斯潘于1987年8月至2006年1月担任美联储主席,是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忠实执行者。他2008年10月23日在国会听证会上承认自己的理论观点有误,现代风险管理的“整个理论系统”已经崩溃。美国国会监督与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亨利•沃克斯曼(Henry Waxman)当时追问格林斯潘:“换言之,你现在发现你对世界所持的观点、你的理论并不正确,它是行不通的,对吗?”格林斯潘答道:“不错,正是这样。”这位曾被称为“模棱两可大师”的这句“我错了”很快传遍了世界。     8杨松、魏晓东:《次贷危机后对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思考》,载《法学》2010年第5期,第37页。     9SEC Annual Report.1,159(2000);SEC Annual Report.1,9(2008).     10SEC,Fiscal Year 2009 Congressional Justification,at 5(Feb.2008).     11转引自罗培新:《美国新自由义主金融监管路径失败的背后——以美国证券监管失利的法律与政治成因为分析视角》,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第92页。     12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9851,访问时间:2011年11月15日。     13同注11,第85页。     14张?础⒙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影响》,载《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7期,第54页;沈建光:《关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的一些思考》,载《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9期,第44页。     15张?础⒙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影响》,载《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7期,第54页。     16巴曙松、吴博:《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内容评析》,载《西部论丛》2010年第8期,第56页。     17祁斌:《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历程、内容、影响和借鉴》,载《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9期,第37页。     18同注15,第62页。     19丁志杰:《谨防陷入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启示的误区》,载《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第9期,第47页。     20同注17。     21尹振涛:《序幕拉开,任务尤艰——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评析》,载《中国金融》2010年第16期,第43-44页。     22伏军:《论银行“太大不能倒”原则——兼评美国 》,载《中外法学》2011年第1期,第202页。     23王光宇:《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与启示——以欧美金融监管改革为例》,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40页。     24杨松:《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法律思考》,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44页。     251998-2002年5年的信贷增长只有6万多亿元,而2003-2007年的信贷增长就达到14万多亿元,比前5年增长一倍以上。但是2008年后,特别是从2008年11月份到2010年12月份在26个月里,其信贷增长达到19万多亿元,是1998-2002年年均增长的6倍多。     26http://www.cnr.cn/allnews/201012/t20101201_507404685.html,访问日期:2011年7月20日。     27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载《金融研究》2011年第1期,第3页。     28http://www.zgjrw.com/News/2011722/home/210301333001.shtml,访问日期:2011年9月13日。         进入专题: 新自由主义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体制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347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法学杂志》2012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www.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杨松 张永亮: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体制之变革 相同主题阅读 杨松 张永亮: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体制之变革 胡乐明 刘志明 余斌: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西方新自由主义 景思江: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 王勇:警惕危险的政策组合 宗寒:从虚拟经济看西方金融危机 王平:资本主义批评资本主义 刘少杰:如何对待市场、政府和社会的权力关系 王立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李建伟: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的复苏特点 朱安东:伯克利黑帮与印尼40年新自由主义经济实践透析 李君如: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中国的制度优势 夏珊珊:国际金融危机成因及对策的理论解析 邱震海: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政治格局 弗朗西斯·福山:金融危机这一大悲剧被浪费了 陈先奎:要督促美国解放思想 黄宗智: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 加布里尔:金融危机时代的民主和正义 汪晖:上升期的矛盾、体系性危机与变革方向 邵长毅 范瑾 邵丽:反思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教训 孙峰:西方两大主流经济思潮的本质  

阅读更多

胡觉照 | 诸葛亮的皇帝梦确凿无疑

               诸葛亮的皇帝梦确凿无疑     说诸葛亮有皇帝梦,说错什么了?是污蔑吗?没有,这有很多事实在作支撑。     (一),九年多辅政不归。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候,刘禅已经十七岁,按照专制社会的惯例,少帝年至18岁时,托孤大臣扶少帝登位亲政,自己安守本分退回臣位。然而诸葛亮从托孤之日起,一直到死的九年半中,刘禅始终不能亲政,诸葛亮一直辅政不归,理由是刘禅不熟悉政务。这理由十分荒唐,政务是在实践中逐渐熟悉的,不亲政无法熟悉。将荒唐理由理直气壮地说给人们,当然具有不能告人的目的,说到底,诸葛亮贪恋实质的皇权。     (二)接受五锡与十锡。南征前后,诸葛亮已接受五锡封赠,即金斧钺一具,曲盖一,前后羽葆、吹鼓各一部,虎贲六十人。表面上这是刘禅封赠,实质上是大臣特别是诸葛亮亲信朝议的结果。之后,李严上书劝进表,劝诸葛亮不必拘泥于臣道,应接受九锡。诸葛亮回信说道:“我的为人你还不知道?等到灭了曹叡,迎接皇帝返回洛阳,我和你们一起升迁,那时候,即令十锡亦敢接受,况乎九也!”这里要作点说明,自王莽之后,九锡已成为从臣位荡向皇位的秋千,是权臣篡位的过渡态。曹操接受汉献帝封赠的九锡,被后世骂了千八百年,九锡已成为不臣的代名词,那么十锡呢?     (三),刘禅被诸葛亮控制软禁。出师“北伐”前,诸葛亮已经安排蒋琬、董允、郭攸之、向宠等在刘禅身边,将他严密地控制软禁,凡事都得听从他们,诸葛亮远在勉县遥控指挥。截止诸葛亮去世,刘禅没有走出过成都。正因如此,刘禅对诸葛亮愤恨不平,曾经发牢骚说道:“政务在姓葛的手中操纵,我不过是个傀儡皇帝,只有祭祀时候才出面用用。”(原文为“政在葛氏,祭在寡人。”)听听,父亲刘备叮咛他对 “事之如父” 的诸葛亮,他却称为姓葛的,差别天壤呀!诸葛亮死后,群臣提出立庙祭奠,刘禅不许;后来在一些人的坚持下,勉强将寺庙建在千里之外的汉中勉县,而且,从诸葛亮死到西蜀灭亡的29年中,西蜀政府从来没有祭奠过。所有这些,都反映着刘禅对诸葛亮的仇恨态度。 (四),夺取军权。自古以来,都认为皇权最高,皇权决定着一切,决定着一切人生死。其实不然,在整个专制社会,军权才是决定一切的力量,拥有了军权,就会成为黑社会龙头老大,所以某一枭雄说:枪杆子里边出政权。白帝城托孤时候,刘备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辅;同时任命李严为尚书令主管官吏任免;任命李严为中都护,都统内外诸军事,并且驻节在巴州远离成都。其中的一个目的,用李严牵制诸葛亮,使之不可能独断专行。诸葛亮知道军权大于一切的道理,南方少数民族起义发生后,本应由李严出兵征讨,他都统内外诸军事,是军队的总指挥,而且是久历战场的宿将。然而诸葛亮借口诸将才能皆不如自己,遂决定亲自南征。南征回来后没有将军权还交李严,借口准备北伐率领部队进驻勉县,改任李严做了北伐的后勤部长。打破刘备的监督安排,从李严手中夺过军权和官吏任免升迁权,当然不是无意的疏忽,是处心积虑的抢夺。 (五),宗派主义的组织路线。西蜀政权在刘备时期,主要由三大派系支撑维持,分别是涿郡籍、荆州籍、益州籍。直至白帝城托孤,涿郡籍还有魏延、刘琰、赵云、王平等。荆州籍有诸葛亮、廖立、董允、蒋琬、杨仪等。益州籍有李严、吴懿、邓芝、马忠、张翼等。刘备始终掌握着三派力量之间的平衡,绝不使一派独大。随着涿郡籍人才资源的枯竭,对荆州籍和益州籍官员有所重视,但是仍然是三驾马车的官吏配置。请注意,这里的籍贯,只是一个粗线条,是一个不准确概念,还包含着同最高当权者关系,以及最高当权者的恩惠等主观因素。比如刘封本来属于荆州籍,但是他是刘备义子,自然成为涿郡籍核心成员;诸葛亮出生在山东沂南,但是他从荆州起家成事,身边拥有一批荆州籍朋友,这使他不仅成为荆州籍,而且是荆州籍头面人物;姜维出生于天水,但是受诸葛亮额外眷顾,自然改换门庭委身投靠荆州籍。 诸葛亮掌权之后,排斥、挤兑涿郡籍头面人物魏延,杀了刘琰,流放了益州籍头面人物李严,搁置益州籍宿将吴懿等。荆州籍有一出类拔萃人物——廖立,孙权派人询问荆州地区经天纬地的人物,诸葛亮曾经回答说:“庞统,廖立,楚之良才也。”但是刘备于廖立有知遇之恩,所以在诸葛亮执政之后,不仅不入伙,还对他多有批评,特别不能容忍的是,竟然批评诸葛亮提拔重用清一色的荆州籍官员,以至提拔重用毫无才能的马屁精,更批评诸葛亮盲目夸大西蜀的军事力量,进行不可能胜利的“北伐”。廖立批评到诸葛亮至痛之处,当然要将他从官吏队伍中剔除,直至廖立被被流放梓潼这一不毛之地。 显然,诸葛亮宗派主义组织路线已十分严重。而宗派主义的组织路线,是同皇帝梦的政治路线密不可分。 (六),开始称孤。在三国历史上,未称帝而称孤的非刘姓人物,最早只有曹操、孙权,那位肆无忌惮、目空一切的董卓也不曾称孤,他的名言是:“我相,贵无上也。”看看,自称依然只是“我”,后来称孤的就是诸葛亮一人。 谯周是西蜀少有的人才,只是有口吃缺陷。一次同诸葛亮谈话,结结巴巴的表达不畅,逗惹得左右侍从一起偷笑。事后,有人建议处分这些不尊敬谯周的左右。诸葛亮却说:“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敢于称孤,说明诸葛亮皇帝梦已经有了藏头露尾的嫌疑。 (七),改变政治路线的动机。在挽留杜微做官时,诸葛亮曾对他说:“今天利用曹丕麻烦很多的时候,我们可以闭关自守,奖励农业,与民休养生息,并训练军队,囤积物资积极备战。等到曹魏遭受挫折有机可乘时,再进行讨伐,那时可兵不血刃,民不劳累而天下统一。”西蜀小国寡民想要维持割据局面,这是唯一可供他选择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当时曹魏拥有1200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拥有三分之二的地盘,而且是当时最为富庶的黄河流域和江淮流域。更重要的是,曹魏一直处于上升时期,不仅是曹丕、曹叡时期,即令是三少帝时期,虽然曹芳、曹髦、曹奂等或荒淫无道,或少不更事,但是权归司马氏父子,名义上的曹魏政权依然是上升时期。对西蜀来说,无机可乘。西蜀虽有四川、贵州、云南、甘南和汉中等地盘,然不毛之地居多,人口仅有94万。以此微薄之力,只能采取守势等待时机,最差结局也能苟延残喘较长时间。 然而话音未落,曹魏并没有遭受重大挫折,更没有败落迹象,诸葛亮何以忽然改变这一正确国策,要贸然进行北伐?没有任何正当理由。无正当理由还要极力“北伐”,只能从诸葛亮的皇帝梦寻找原因。说破了,通过在曹魏西北边陲进行骚扰取得侥幸成功,为登上皇位进行铺垫。 在几千年的专制社会,皇帝梦不是好做的,弄不好会诛灭三族诛灭九族,本人往往要受最严厉惩罚——剐刑,杀3337刀,杀三天,慢慢地折磨到最后一秒种。所以篡位逼宫等政变阴谋,始终隐藏得很深,不到时候绝不暴露。要审视皇帝梦意图,只能通过星星点点的蛛丝马迹,逐步形成证据链,不可能看到宣言之类的如山铁证。 没有理由批评诸葛亮的皇帝梦,更没有必要去做刘氏集团的遗老遗少,只是说,诸葛亮不应该为了皇帝梦实现,把西蜀94万民众捆绑在内战战车上为他卖命,去进行毫无胜利希望的“北伐”。五次“北伐”五次失败,给战场留下了多少冤魂白骨?给西蜀多少家庭留下了一批孤儿寡母?又给西蜀留下了多少灾荒饥饿?这不是算账,这是在总结经验教训,也是在警告后来的军事寡头,更是在呼号能有效制握权力膨胀的民主制度。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公布有毒食品网站受热捧 当局鼓励民众举报(图,视频)

中国食品安全风波不断,一个公布有毒食品的网站受到网民热捧,人们围观点击导致网站崩溃。北京设立有奖举报,鼓励民众举报违法食品行为。 一个名为“掷出窗外”的网站在网络中近日受到民众的热捧。网站首页整理制作了2004年到2011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图”,并用颜色区分各个地区严重程度,由好到严重,用蓝色、深蓝、紫色、深紫色、红,来区分。从地图中显示的色块来看,2004年食品安全重灾区为2个,到2011年已有11个城市亮起红灯,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中部地区 在网站的顶端板块分为调查报告、在线查询、资料库和补充,还有留言区。 该网站发布2004年到2011年的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报告。在线查询一板块中,提供了上千种食品“关键词”让网民直接查找相关事件。 网站创办者是一名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吴恒,他在周四公布了一张网站数据截图,在一天时间里网站已有超过四万的点击量,在周四中午网站访问量过大,使搜索功能也无法使用,本台记者周五在浏览该网站时,相关功能都可以顺利使用浏览,但打开速度并不流畅。 吴恒表示,他是从三聚氰胺事件开始关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 公益维权人士刘德军周五向本台表示:“不吃饿死,吃了慢慢毒死,慢慢死也总比饿死好,现在食品没有安全的和放心的,因为都在大规模的生产,蔬菜其实有很多也是有毒的,我去山东调查过,那边种大棚菜的很多,他们都是用激素和剧毒农药,那边还用一种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加在韭菜里,大家都不知道,黄瓜也抹了有激素的让它开花,几乎所有菜都毒,最近有报道也说白菜用甲醇容易保鲜。” 有不少网民认为网站的出现可以给当局的监管不到位造成极大的压力,网民爱喝地沟油在留言板中说,“案例和数据都这样详细的罗列在你眼前,已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零星散散的事件,我们坚决要向有毒食品说不。” 此外,另有不少网民在留言板中表示,愿意成为该网站的义工,帮助网站建设,以及收集相关资料。 近年来中国各地都爆发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地沟油、毒奶粉、之后,明胶奶、毒胶囊、毒茶叶也不断出现。当局虽宣称要对事件进行彻查,但监管部门的失职责任都从未受到惩处。 《新华社》星期四的消息称,“以有奖举报促进食品安全”北京市工商局食品安全协调指导处处长唐云华说,2011年9月新修订的《北京市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明确了12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基本涵盖食品安全领域非法生产、制售、加工食品等环节。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查处重、特大食品安全案件、消除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可以给予举报人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奖励。 北京居民王平告诉本台记者:“现在不单单只是食品个案的问题了,因为是各个环节影响到的,他们只能从食品本身下手获得更大的利益,每个商家都是这样,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规矩,不从食品本身上节约成本的话,根本得不到利益,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政府上面,搜刮的太厉害,只能从质量上想办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阅读更多

杨支柱 | 政府不是“真理府”(旧文重贴)

杨支柱 最近“谣言”似乎特别多,各地警方对“谣言”的惩治也似乎越来越频繁,自今年六月以来媒体报道的就有: 5月31日,“站在墙头等红杏”在温州某网上论坛转贴“抢劫不如去炒股——市公安局宣”的横幅图片,并自称是自己开车经过瑞安塘下罗凤花园时所见,被温州警方治安拘留(温州网2007年6月2日);太湖蓝藻污染期间,无锡市民丁某自5月31日起向130余人散发“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倍”的手机短信,受到无锡警方治安拘留(新华网南京6月6日消息);黄、萧、蔡三人将今年3月19日至5月31日广东信宜市共发生的6宗歹徒强拉妇女上车抢劫强奸的案件“制作”成“奸杀女生、盗卖器官、凌迟同胞”等谣言在网上传播,受到治安处罚(新快报7月7日);四川广安3名男子7月5日在汽车站附近闲谈,捏造“公交车翻到渠江大桥河里”的事实并被他人广为传播,导致市民争先恐后到渠江大桥观看,被广安警方处以治安拘留(华西都市报2007年7月18日);7月18日济南暴雨之后,网名为“红钻帝国”的某婚纱影楼员工李某在某网络论坛大量跟贴称济南银座购物广场淹死了人,被济南警方治安拘留(齐鲁晚报2007年7月24日)…… 对“红钻帝国”的拘留侵犯了她的言论自由,对无锡丁某的拘留侵犯了他的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这样的批评是无力的。事实上受到拘留行政行为更直接侵犯的是他们的人身自由,虽然法学有理由批评不经司法程序剥夺人身自由的立法,犯罪嫌疑人却不能以刑罚或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侵犯他的人身自由作为自己的辩护理由。自由有它的界限,言论自由并不例外。 一种言论如果足以侵害他人的权利或公共秩序,它在法律上就不再属于表达思想的言论,而转变成了足以造成他人或社会损害的“行为”。 诽谤、侮辱、煽动暴乱、教唆杀人都是以“言论”形式从事的违法行为甚至严重犯罪行为。“因言获罪”之言有它特定的含义,就是表达思想的言论。在现在这个自动化时代,利用职权动动键盘就可能贪污成百上千万元,总不能因为这种贪污行为是用敲键盘的形式完成的,就把它等同于我现在同样以敲键盘形式进行的言说吧?所以得先证明警方对“红钻帝国”和无锡丁某的拘留是错误的或违法的,然后说有充分的理由说警方侵犯了他们在自然法或实在法上的言论自由、通信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代替不了对具体情景的分析,正如“人身自由”的盾牌不足以对抗杀人、放火的指控。 本文不打算探讨言论自由与个人权利的冲突及其所产生的赔偿问题,只探讨公共秩序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并对上列谣言治安案件逐一做出自己的分析。 言论自由与信息真伪无关 关于应受处罚的谣言,我国法律有两处规定:一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一是“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第一款“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由此可见:“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就要受处罚,不一定以散布谣言为手段;而谣言如果不足以“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则不应该受到治安或刑事处罚。是否已经或足以扰乱公共秩序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而不是所散布的信息的真伪,才是处理谣言案件的出发点。现场煽动暴乱的罪行远比散布谣言严重,总不能说因为煽动是假的所以才应该受到惩罚吧?煽动一般使用的是祈使句,何来真假之分?散布他人隐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则恰恰因为所散布的信息是真的。所以 言论自由的界限,只能是他人的权利或公共秩序,与言论所承载的信息的真假无关。 那么为什么“治安管理处罚法”要规定“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才受处罚,而不规定“散布言论”扰乱公共秩序应当受处罚呢?因为揭示真相而能够扰乱公共秩序,必定是有重大的灾害或危险即将或已经来临,需要警告人们躲避或迎战。例如电影院里失火,有人大喊“失火了”,结果观众逃离过程中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导致数人受伤、一人死亡,这危害还不大吗?但是这总比没人警告导致更多的人烧死在电影院里好得多。政府不是上帝,它关心的不应当是真理而应当是公共利益。不实言论虽然带来了或可能带来混乱,但是如果因为它而避免了或可能避免另一种更严重的损失,依照同样的逻辑也不应受到惩罚。当言论带来比较复杂的后果时,是否扰乱了公共秩序应该计算受它影响而产生的正、负公共利益的总和。 强调谣言所带来或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为了免于不必要的甚至危险的真假判断,并不是要求言论者对于谣言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负责。违法行为发生后如果受害人能够采取措施避免的损失的发生或扩大而未采取,则相应的损失不应由侵权人承担。造谣者散布谣言后政府能够采取措施而未采取措施导致的损害,是不应该由谣言发布者承担的。 基于保护言论自由的需要,判断一种言论是否扰乱公共秩序,应该采用“明显而紧迫的危险”标准;因为允许政府因不明显的危险阻止或惩罚言论将使言论者发表任何言论都胆战心惊,而非紧迫的危险是政府有时间采取措施避免的。 一个谣言是否有“明显而紧迫的危险”,跟国民的敏感神经有关。譬如在那些双方斗争激烈的村委会选举或业主委员会选举中,如果谁在一方群众经常光顾的论坛或博客上散布对方打死、打伤自己人的谣言,的确是有可能引起械斗的。凡文明国家惩治扰乱公共秩序的谣言时都必须坚持“明显而紧迫的危险”标准以保护言论自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国处理同样的案件都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因为同样的言论在不同的国家危险程度是不同的。 有证据未必是真相 凡是突发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发生后能逃离的人已经逃离,则无论怎么夸大损失都不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即使人们正在逃离,只要不在灾难或事故现场煽动,仅仅用键盘或手机短信也不足以扰乱公共秩序,很难想象急于逃命的人还有闲心看“掌中宝”或手机短信。“红钻帝国”在人们早已逃离灾难现场后通过互连网发表言论,就算是故意造谣说银座购物广场淹死了几千人,都不会增加一个任何人命和财产的损失,更不可能让老天爷再在济南下一场灾难性的暴雨。因此 “红钻帝国”不仅事实上没有扰乱公共秩序,而且也不可能扰乱公共秩序。 夸大灾情当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更多的人更大的心灵痛苦,但是 扰乱公共秩序显然不包括增加人们的心灵痛苦在内;否则播放一部感人的爱情电影,都可能被警方以扰乱公共秩序的名义拘留。 警察属于公安局,不属于“真理局”,灾难或事故面前警察首先应当关心的是一种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秩序尤其是公众安全,而不是一种言论中是否含有虚假的成分。 警察不属于“真理局”,政府也没有能力扮演“真理府”。据新华网济南7月21日电,“7月18日,济南市遭遇罕见大暴雨,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日凌晨的灾情统计显示,共有22人遇难,6人失踪,142人受伤;19日上午,因灾死亡人数上升至25人,失踪人数减少为4人,受伤者升至171人;19日晚上的灾情统计显示,济南市因大暴雨死亡的人数达到26人,另有6人失踪,171人受伤。”这说明政府对灾情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时至今日,也不见济南当局告诉我们那失踪的6人到底是死是活。这并非济南市政府的能力问题,即使发达如美国,对“卡特里娜”飓风死亡人数的统计也由最初的513人、657人不断增加至1209人(由于本人搜集信息不全面,不能保证后来没有再增加)。由于人类认识固有的局限性,在大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发生后较短的时间内, 有证据的,未必就是事实真相;无证据的,未必就不是事实真相。既然如此,判断人们传说的死亡人数是否谣言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连判断标准都没有,却以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名义把人拘留,不但无助于人们掌握真相,相反只能让人怀疑警察要以杀鸡告猴手段阻止人们揭示真相,掩盖灾难的严重程度或官员的失职。 在中国各地政府总是习惯性地低估灾情时,民众“夸大灾情的谣言”传播往往被随后增加的灾情统计证实,引起媒体和中央政府的重视,最后导致中央政府直接救灾或督促地方政府加大救灾力度,多少起到了“亡羊补牢”的作用。而“谣言”稍有不实,其制造者或努力传播者却可能因此而失去自由。在中国,公共秩序常常被灾害或事故地的政府歪曲成地方形象和官员政绩。 适当地夸大可以引起政府对灾难的重视,有利于救灾、救济工作的及时开展。个别人在灾难现场外捕风捉影无限夸大灾害结果也不会形成实质上的危害,因为足以影响政府行为和公众心理的社会舆论并不是个别人的言论所能左右的。 公众不是弱智或文盲 无锡警方对丁某的拘留与济南警方对“红钻帝国”的拘留本质上属于同一性质的事件,都是灾害或事故已经发生后告知他人自己对灾情的估计。 稍有不同的是,济南暴雨之后夸大灾难后果还可能增加人们的心理痛苦,而无锡丁某的短信甚至不会在收信者中造成更多的心理痛苦或恐慌。中国民众早已习惯了政府官员“用证据说话”缩小灾情,面对自来水刺鼻的腥味,很少有人会真的相信政府发言人关于水质没有生化和毒理变化的宣言。同样很少有人会真的相信一个并非专家的亲友或来历不明的陌生人对“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倍”的断言。绝大多数民众并不是弱智,作为正常人他们会很自然地把“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倍”理解成“太湖水污染严重,不能喝”。而太湖水那段时间确实污染严重,喝不得。如果是这样,丁某所发短信不就成了有事实根据的善意警告吗?判断一个“谣言”是否已经造成恐慌,最好的指标当然是看收听者的行为有什么改变。 而在一个“谣言”事实上没有引起收听者外在行为改变的情况下,要判断它是否可能引起收听者心理上的恐慌和行为上的改变,当然应该尊重收听者对该“谣言”的通常理解。 无锡警方并未通过调查得出收听者对“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倍”的通常理解,却指控丁某的“谣言”造成了市民很大的恐慌,这是明显的武断。 警方凭什么断定民众读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诗句都会信以为真? 何况,正如民众的心灵痛苦不属于公共秩序一样,民众的心理恐慌同样不属于公共秩序。只有当心理恐慌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如奔逃、哄抢或暴动时,引起恐慌的言论才扰乱了公共秩序。试问散布 “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 倍”的“谣言”,有多大的可能引起人们 奔逃、哄抢或暴动呢?   “犯罪黑数”与“瘟疫黑数” 信宜三网民因传播“夸大”的犯罪信息导致当地人心惶惶而受到治安处罚,是谣言案中的另一种典型,案子不少。散布类似这类谣言而没有受到处罚的就更多,许多人都曾传播类似的不知真假的小道消息,提醒亲友注意安全。 关于犯罪嫌疑人尚未抓获的犯罪行为及其后果的小道消息跟前几类谣言不同的是,它不像前几类谣言那样是单纯描述和评价已经发生的事,它通向未来,能造成恐慌并改变人们的行为;但是它不会增加犯罪的危险,只会增加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危险的防范。防范自己被犯罪行为侵犯当然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但是这种防范增加了防范者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后者显然具有更高的价值。 对有关犯罪信息添油加醋进行传播最大的危害,也就是提高恐慌程度导致过度防范。但是否过度防范其实也是找不到标准的,因此很难说“谣言”导致过度防范造成了他人的损失。已经发现并查实的案件,并不等于全部实际发生的案件,甚至不等于被抓获的罪犯实际所犯的案件。这些不能进入政府视野的犯罪被称为“犯罪黑数”。李克杰认为,对“犯罪黑数”的推测出自追求真相的愿望,不能说是传播谣言(李克杰:《推测犯罪黑数≠传播谣言》,检察日报2007年7月11日)。我想补充的是,普通民众不是法律人、新闻记者或语文老师,他们对犯罪黑数的推测往往使用肯定的语气或编故事的形式,但这并不影响所谓“谣言”的推测本质。 小道消息不同于权威信息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只是在消息内容与自身有利害关系时“宁信其有”,有备无患,好心地提醒亲友,其实是并不确信的。认定谣言扰乱社会秩序不能建立在把听众或读者当傻瓜的认识基础上。 由于“犯罪黑数”的存在,甚至凭空杜撰一个“已经发生”的犯罪案件来提醒人们加强防范,也同样起到“恐慌换安全”的作用;只要不报假案,就不大可能扰乱公共秩序,于听信谣言的人也未必不是利大于弊。 必须强调的是,虚构一个或若干已经结束的犯罪案件与在公共场所面对公众谎称附近某地正在发生暴力犯罪是完全不同的,后者造成的恐慌要大得多,而且会导致警察立即出警,足以扰乱公共秩序,甚至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的“故意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罪”。 萨斯、霍乱、鼠疫等瘟疫虽然从来源上讲一般属于自然灾害,但瘟疫肆虐期间对萨斯、霍乱、鼠疫等疫情的夸大性质上却跟夸大犯罪信息属于同一类型。瘟疫就像没有归案的连环杀手一样具有进攻性,这种进攻性会导致疫情不断突破政府“有事实根据”的报告,对被遗弃或隔离的恐惧还导致患者的隐瞒,因此政府的疫情统计特别需要“谣言”来平衡舆论才能接近事实真相,提醒人们保持足够的防范意识。我认为“瘟疫黑数”是存在的,而且通常比“犯罪黑数”还要大。 不过“瘟疫黑数”虽然在瘟疫爆发时可能比“犯罪黑数”还大,却不像“犯罪黑数”那样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传播杜撰的瘟疫谣言引起的恐慌是有害无益的,而且通常比发生一件罪案引起的恐慌大得多,几乎必定引起听信者行为的极大扭曲,应当认定为扰乱公共秩序。 要当心文艺创作被当作“谣言”处罚 “抢劫不如去炒股——市公安局宣”最初出现在深圳某网络论坛上,深圳警方虽然否认了它的真实性,但是似乎并没有想到要抓人。“站在墙头等红杏”把它转到温州的论坛上并自称是亲眼所见,结果却被温州警方给抓起来了。可见不同地方的警方对这样的“恶作剧”会不会扰乱公共秩序,是有不同看法的。 正常人大概没有几个相信“抢劫不如去炒股”是公安局张贴的宣传横幅。非要把“抢劫不如去炒股——市公安局宣”当作谣言,它也是一种无害的谣言,类似于歌谣、民谣那样的谣言。它是一种幽默,或者是一种讽刺。它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所有的人说话、行事都像写学术论文那样严肃,这个世界会多么乏味! 一个谁都认为是谣言的谣言,只能引起人们开心的一笑,是不可能改变人们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的。 即使某些欠缺幽默感的人把“抢劫不如去炒股——市公安局宣”当了真,市公安局也不会受到什么实质损害,公共秩序更不可能因此而被扰乱。民众怎么可能会因为公安局玩了一把幽默而采取过激行动呢?如果所有这样的小玩笑都要抓人,那么愚人节那天就算把所有的监狱、看守所都腾空了专门关押“造谣”者,恐怕也关不下。 惩治真谣言也尴尬 这里所谓“真谣言”,指已经扰乱公共秩序或足以扰乱公共秩序的谣言。它具有三个特征:纯属杜撰,并且能让相当数量理智正常的成年人相信,已经扰乱或足以扰乱公共秩序。 7月5日四川广安的“公交车坠江”谣言就是一个真的谣言,不过该案中三位摩托司机因“散布谣言”而被拘留却是飞来横祸。据新浪网转载的华西都市报7月18日《3名男子捏造公交车坠江谣言被拘留》一文报道,他们造谣的经过是这样的: 消防车拉响警报器,经洪洲大道快速驶过广安汽车站出站口时,在此候客的摩托车驾驶员刘某说:“哪里烧起来了?”摩托车驾驶员黎某接着说:“哪里是烧起来了,是大桥那里撞车了!”另一摩托车驾驶员彭某说:“是公共汽车被撞了,撞到大桥下的河里去了!”当时出站的旅客很多,这一虚构的事实很快传遍了广安市。 刘某见消防车经过,问了一句“哪里烧起来了”,居然也被以散布谣言的名义抓起来,岂非比窦娥还冤?黎某、彭某看到消防车不回答哪里着火,却瞎编一个撞车坠江事件,也让人怀疑他们精神是否正常。如果他们精神正常,那么极可能的真相是:黎某和彭某先从别人那里听到了渠江大桥撞车和坠江的消息,他们只是在三人闲谈中重复了一遍自己所听到的虚假信息而已。此二人既非谣言的制造者,也未面向公众散步谣言,不过是私下谈话传递了谣言信息,这样的传谣者在当时当地成千上万,抓得过来吗?只单单把他们抓起来,公平吗? 报道中一句“广安市委书记王平批示严肃查处谣言散布者”,让我们对事件的真相能够做出更合理的猜测。真正散布谣言的很可能另有其人,选择汽车站除了因为那里人多外,还因为从那里可以坐汽车迅速逃离或者让警察相信他已经逃离。既然书记要求严查,汽车站这样一个人员流动迅速的地方又难查,那么抓经常在那里拉活的摩托司机做替罪羊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在汽车站、火车站这种地方,一旦司机承认了自己曾经传递过谣言,再要想证明他自己也是因为听信了旁边的陌生人的话,那比登天还难。由于传谣者众,这几位司机被抓,与其说是因为他们曾经传谣,毋宁说是他们比较诚实,老老实实地回答了警察的提问。 结束语 网络和手机短信谣言因为远离事件现场,即使具有明显的危险也未必紧迫,一个高效而受公众信赖的政府通常是有时间、有能力及时公布官方信息澄清事实真相的。而广安“公交车坠江”谣又提醒我们: 最具危险性的现场谣言,由于口头言论不会留下物证,恶意造谣者往往又早已逃之夭夭(他们具有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传谣的惩治很可能落在众多传谣者中那些诚实地回答了警察询问的人身上。 所以防止谣言扰乱公共秩序主要应该依靠政府及时的信息公开,并提高自己的公信力。而滥用人身强制手段查禁“谣言”,却往往进一步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人们会怀疑政府不让人说话到底想掩盖些什么。尽管如此,依法惩治具有明显而紧迫的危险的谣言仍然是维护公共秩序所必要的,而且减少谣言也可以降低政府阻止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成本。               (2007-8-23南方周末以《处理谣言案件需明确的法律问题 》为题节发,这个版本是改革内参版)

阅读更多

徐明帝国真像:薄是幕后?

1999年,28岁的徐明进军足球,凭借占其产业5%的足球带来的好名声和更强烈的欲望,徐明在短短6年的时间内布下了一个涉及3家上市公司、3家商业银行、2家保险公司、1家基金以及10多个关联企业,跨越塑钢、家电、足球、金融并随时准备举全部筹码进军大石化的大场面。 成因足球,败也最早体现在万人瞩目的足球上,徐明在足球方面表现出的颓势提醒我们应该仔细审视这个庞然大物。迅速繁衍的幻想让人们忽视了徐明帝国脆弱的根基。太多的东西阻碍了人们的视线,这个曾经是中国最富有的年青人用神奇财技打造的帝国也许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 现在,徐明会怀念1999年之前纯粹的时光吗? 徐明的“商业帝国”有多大?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伪问题。因为这位中国福布斯富豪榜的常客,其财产和涉猎“疆域”时常处在飘忽不定的状态中。 以徐明核心资产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来看,2005年其资产总额就有三个说法,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得出的数据是104.2亿元,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提供的数据是130亿元,该集团公司对外招聘公开的数据是165亿元。 以徐明“商业帝国”涉足的范围而言,按照其公司介绍,目前实德集团在以化学建材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了化建、家电、体育、保险、石化、汽车和医疗七大产业格局。但如果稍加调查,就会发现,其家电业务深陷成本之苦;保险仍然处在“陪太子读书”的发育阶段;石化和医疗大部分处于政府审批未果的“纸上谈兵”阶段;以大连实德集团瓦房店客车公司为内容的汽车产业已经在2005年被发改委撤消了汽车产品的注册。而令徐明在本世纪初风光一时的化建,其赢利、市场和规模从2003年达到顶峰后就开始萎缩,已被龙头企业甩在了身后;以足球为标志的体育产业,不断爆出甩卖球员、拖欠工资的消息,也已呈强弩之末之势。 让“帝国”最尴尬的数据应该是大连市利税50强排行榜, 2000-2005年,大连实德集团公司只是在2003年出现在第43位上,其他时期完全是空白,甚至2005年没有进入该市利税百强。而同为民营企业的大连万达集团公司和大连华农豆业集团公司,2003年以来无论是资产规模、销售收入还是利润,都一直压在实德集团的“头上”。即使大连工业产值百强中,实德集团下属的大连实德塑胶工业有限公司和大连实德塑料建材有限公司,一直都在20名以外。这与徐明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不断冲入中国前10名的气势,大相径庭。 6月28日,首届全球华商500强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由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组织评价的“全球华人企业500强”和“全球华人富豪500强”出炉。徐明以个人资产48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华人富豪500强”第109位。但2005年自称资产总额165亿元、销售收入86亿元、利润3.5亿元的大连实德集团没有入围,尽管“全球华人企业500强”最末尾的标准是销售收入71亿元。 “真不知道,现在的徐明和实德,谁靠谁出名?”近日,一位离开大连实德集团的知情人士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说,此次“全球华商500强”活动已经从一个侧面暗示,徐明个人财富的荣耀已经掩盖了“实业报国、德以兴家”的大连实德集团,“可以说,实德的成长速度已经追不上徐明的财富传奇了”。 自去年以来,《商务周刊》经过对徐明和其“商业帝国”大量的调查,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版本的财富故事。唯一的传奇是,当时注册资本只有1.2亿元的大连实德集团,在2001年年初突然得到了一笔高达近40亿元的注资,这才是成就徐明财富传奇的最大转折点。 其后,大连实德的“实业报国”开始被徐明眼花缭乱的资本运营“财技”所取代。甚至在2003年主导产业化学建材走下坡路后,徐明一点也没有放松向金融、石化甚至能源的资本扩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扩张,无论是投资石化、能源、金融,还是进军足球、铁路、汽车和医疗,都是以声震海内外的豪言开幕,以项目缩水或查无所有而告终。调查中发现,一些资本运营项目更多是“空中楼阁”,一些项目一直处在停滞状态,甚至一些已经确定的投资,其资金至今迟迟未能到位。 “去年以来,大连实德的资金紧张形势开始从暗处转向明处。”这位在实德干了5年多的知情者一直怀疑实德众多投资的钱从哪里来,“因为很明显,实德主导产业的价值不可能吸引到那么多动不动上百亿元的投资资金,或者是虚张声势?或者是‘飞钱’(过路资金)?”但他认为有一点很明确,实德过度膨胀的多元化,和诸多有头无尾的投资失败,正在让其资金捉襟见肘。 一家与实德同行的龙头企业高管也私下向《商务周刊》透露了相同的判断,在其与实德近期的合资中发现,实德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实德表现出三个特点:不透明、多元化和资金链紧张。”他说自己的第一感觉是,“实德更像是一个私募基金,这几年有点把实业放掉了,转向资本运作,进行了很多金融型的投资,很有当年德隆的味道”。 那么,“徐明帝国”的真像到底如何呢? 徐明前传 由大连庄河市往西大约十几公里,便到了徐明的老家吴炉镇。 吴炉镇地处一片山坳之中。在依赖海产的庄河,吴炉是距海岸较远的一个镇,由于山多地少,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经济条件比较差。由吴炉镇再往西几公里,经过一段坑洼不平的土路,就看见依山势稀稀拉拉散落在坡地上的光华村,这是徐明的出生地。村里的人家沿山脚一字排开,绿树成荫,一条小河从村前流过,几头牛和一群鸭子在河边悠然自得,一个典型的辽南山村。 当地民风淳朴,听说打听徐明的老家,一位老乡放下手中的活,领记者来到一个小院落。不大的院子中间是当地普通的4间草屋,院门紧闭。老乡介绍,徐明一家很早就搬走了,老家只有一个耳聋的叔叔。 据徐家的邻居一位老奶奶介绍:“这个院子还是徐家生活改善后新建的。”她领记者来到不远处的另一个更小的院子,院中央孤零零耸着一间草屋,大概只有30平方米大小。老奶奶说,徐家早年生活非常艰苦,徐明的父亲徐盛家在有了4个孩子后曾去北京学习,4个孩子就跟奶奶在这个小屋度过了贫穷的童年。后来徐盛家学成回到村里,在光华村大队担任村干部,徐家的生活才开始有了起色。“徐明一家现在只有每年清明上坟祭祖才回来。”她说。 徐家兄弟姊妹四人,出生于1971年4月5日的徐明是老小,G大元(600146)董事长徐斌是老大,比徐明大6岁,中间还有两个姐姐。据邻居们回忆,少时的徐明孤言寡语,“虽然很聪明,但实在看不出日后会成为亿万富翁的架势”。徐明在光华村的村办小学上学,后来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初中就读庄河31中,高中就读于庄河第二中学。在当地,都不算太好的学校。 按照村民们的分析,徐明的经商头脑和商业道路来自家传。其父徐盛家——也就是后来大连大河集团公司、四川大河投资公司以及上海大河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在1980年代初到吴炉镇供销社任职,期间还曾担任当地的黄海机械厂厂长。“脑子聪明,有经济头脑,为人也很和善。”向当地的中年人打听,人们依然对徐盛家的名字印象深刻,当地人至今认为徐盛家后来调往庄河后,黄海机械厂就再也没辉煌过。 1982-1994年,徐盛家在庄河市的红光集团任职,1990年代初,任红光集团党委书记,是红光集团实际掌门人。红光集团是位于庄河市中心区的红光村集体资产。据当地人介绍,徐盛家成为红光村村支书前后,红光村靠卖地积累了很多资金。在徐盛家的主持下,红光村用这些钱办起了很多企业,这些企业在徐的经营下迅速壮大,成为当地著名企业。徐盛家也因此成为庄河颇有威望和实力的人物,获得1998-1999年度大连市劳动模范称号。从这样的背景可以看出,徐明并非白纸一张打拼,他的父亲给他从庄河开始发家做了很好的铺垫。 对于自己的故乡,成为富豪后的徐明没有忘记“德以兴家”,为村里投资修建了一个小学,取名叫实德小学。后来还从自家门口到镇里的公路之间修了一条长约2公里、宽3米左右的“思乡路”,将在思乡路距离徐明家最近的一座小桥,取名为“学子桥”。 1988年8月,徐明进入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习。不过据《商务周刊》调查,徐明考入的是该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科,而非该院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正规本科。当然,英雄不问出处,学历代表不了任何问题,只是后来徐明脱颖而出后被演义的“两年跳级完成学业”的“神童”表现,却并非事实。 按照目前市场公开流传的故事,徐明自称其商业经历是从求学的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开始的。徐明向媒体介绍,自己从沈阳五爱市场批发一些日用小商品,“坐公共汽车背两个包东西拿到学校来卖,价格翻两倍到三倍。现在想起来可能不太道德,但实际上利润率非常高,都是两三倍的利润”。 这一点徐明没有说假话。《商务周刊》通过一番周折找到了当年徐明在国际贸易专业求学时的辅导员。他告诉记者,徐明没有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在班上不是很活跃,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突出,看上去好像比较有钱,可能喜欢在宿舍里倒腾一些袜子、小收音机之类的商品,但学校里很多同学都这么干,并不显眼”。唯一留给这位辅导员深刻印象的是,“喜欢交朋友,出手大方”。 从这一切来看,许多笼罩在早年徐明身上的神话,大部分都属于想象。进入社会前,徐明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起 家 1990年8月毕业后,徐明回到大连,进入庄河市对外经贸委员会工作,很快徐明又调入经贸委下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 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是庄河外经贸委唯一的贸易公司,由当时该市外经贸委主任杨兴普在1989年8月25日领导组建而成。后来成为大连实德集团副总裁的隋信敏,当时也从庄河市计委调到这家公司担任业务科长的二把手职位,时年28岁。也就是这家有着政府背景的贸易公司,成了徐明和大连实德集团打造“商业帝国”的起点。 从1990年8月到1992年年中,按照徐明自己的介绍,是钻了政策的一个空子,以熟虾代替生虾搞对虾出口的时期。据对大连对虾出口市场熟悉的人士向《商务周刊》介绍,当时确有许多人都在这么做,借此赚了大钱有名有姓的不少。 尽管不知道徐明是否因此也大赚了一笔,不过当时他应该比较活跃,业绩也应该得到了杨兴普的赏识。1992年11月9日,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进行了公司变更,21岁的徐明取代了一位刚刚在经理位置坐了一年的领导,成为该政府公司的经理和法人代表。 有知情人士告诉《商务周刊》,徐明得到这个位置,可能还并非是做对虾生意取得了辉煌业绩。当时按照大连市政府规划,1993年将开始大搞城市建设,许多企业为了抓住机会,纷纷组建土石方工程公司。他介绍说:“徐明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杨兴普,同时拉来了一个港商搞合资。” 经过庄河外经贸委审批和大连市外经贸委批准,1992年10月27日,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和港商周一鸣的香港恒和机械工程公司,共同出资80万美元注册了中外合资的大连实德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其中中方以44万美元现金占55%的股权,外方以36万美元从日本、美国购买的37台二手机械设备占45%股权。杨兴普任董事长,徐明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周一鸣和隋信敏任副总经理。《商务周刊》从工商资料上看到,事实上,这家合资公司的股本和投产后所需的流动资金,全系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分行国际业务部的贷款。 “提供了商机,拉来了外商,搞到了贷款,杨兴普没有道理不把庄河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总经理的位置给徐明。”这位知情人认为,“在杨兴普看来,让徐明出任这家政府背景的外贸公司,更方便合资公司的运作。”他同时介绍,这其中隋信敏起了关键作用,“也是隋跟随徐明的起点”。1993年2月10日,徐明又拉来了佐藤宏、温田宏裕和纸谷丰三位日本土石方和机械方面的工程师,他由此开始了成就未来徐明帝国“第一桶金”的传奇。 按照徐明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公开说法,“当时做(大连站前胜利广场)基础工程的时候,它有60多万立方米的土,要排到什么地方呢?我当时考虑到,应该在做一个工程的同时,也同时把另外一个工程做好。我们跟政府提出来,结果政府拿着我们的要求,在星海湾那边依山填海,现在建设了一个可能是亚洲最大的广场。这样可以说在做一个工程的同时完成了两个项目。”据其透露,这项“挖土填海”的壮举,为22岁的徐明一举赚了3000万元。 事实上到底如何?《商务周刊》在大连找到了当年负责星海广场筹建的大连市建委一位退休官员。据其透露,“星海广场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土方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而胜利广场面积只有14万平方米,用胜利广场的土填满星海广场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嘛。” 这位官员回忆,从1993年开始,大连市大兴土木,大量挖掘的土方按照规定应该运到距离大连市区很远的毛莹子垃圾场。但当时考虑到星海湾位置优越,而且大连缺少一个外向的金融商务中心,市府领导就决心把星海湾这个大垃圾场填造成这样一个中心。他认为:“实际上是大连市出台相关政策,整个大连市的土方都往星海湾倒,后来还是不够,最后炸了相邻的一座山头填海,才成就了亚洲最大的星海广场。徐明那么说,有点贪天之功喽。” 据这位官员介绍,由于胜利广场地下地质结构复杂,对施工方资质要求严格,徐明刚刚成立的实德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因为资质不够,并没有完成整个胜利广场土方,“干到一半就被踢了出去,由大连城建总公司接手最后完成”。他认为,徐明应该在土石方工程上赚了些钱,但“一项工程一举两得赚了3000万元,就有些夸张了”。 但无论怎样,依靠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的扶正,和实德机械工程公司在大连的出现,徐明终于在商海有了立足之地。 飞来横财? 尽管如此,但不可否认,对虾生意和土石方工程,都证明徐明善于从政策和市场的结合点上寻找机会的商业头脑。1994年,徐明也是凭借这种头脑抓住了进军塑钢建材的机会。 1993年时,在徐明的老家庄河市,有一家名为大连海德利塑胶工业有限公司的企业最早从事塑钢型材生产与门窗加工。大连城乡建设委员会一位官员告诉《商务周刊》,在一次视察中,原大连市市长薄熙来对这种完全不同于铝合金的新材料很敏锐地表现出极大兴趣,现场亲自给大连建委负责建材的副主任布置任务,要求召开一个塑钢建材的产品推广会。 “以建委的名义给一个企业的产品召开推广会,显然具有非常的号召力。”这位建委官员回忆,这次高规格的推广会受到了商人们的追捧,许多中央级的媒体对推广会进行了报道,“而徐明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公开表示要响应号召,生产塑钢建材”。 1994年8月5日,徐明还是借助具有政府背景的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与一家名为德国亚洲进出口公司的外商共同出资900万美元,成立大连实德塑胶工业有限公司,中方出资675万美元现金占75%股份,外方以价值225万美元的设备入股占25%。杨兴普任董事长,外方代表陈基任副董事长,徐明任总经理,隋信敏任副总经理。同样,这家合资公司的中方股本和投产后所需的流动资金,仍全系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分行国际业务部的贷款。 作为企业实际管理者,又一次抓住机会的徐明表现出果敢的一面,一举引入了12条塑钢挤出生产线,当时年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大连市建委的一位领导在大连实德塑胶工业有限公司开工典礼上问徐明:“这么做是不是风险太大了?”徐明回答:“推广会一开全国就知道了,市场肯定非常大,而我的生产线是最先进的,可以生产不同颜色的塑钢门窗。我有12条,而海德利只有2条,他们肯定竞争不过我。”徐明把实德定位于塑钢生产商,只管生产批发,具体门窗的制作就让各地的销售点完成。事实证明,徐明选择的这条道路不但让其拥有了真正的实业,而且迅速做大了市场。 大连实德塑胶工业公司显然要比大连实德机械工程公司赚钱。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不像实德机械工程公司中外方老拿设备充资、且行动不积极,至少截至2003年,德国亚洲进出口公司不断追加真金白银,股权从25%一直攀升到49.7%,使得大连实德塑胶工业公司注册资本2002年达到了1.5亿美元。 但这个财富故事远远不及几年后大连实德集团获得的巨额注资更为刺激。 为开辟更多的经营渠道,在成立大连实德塑胶工业公司的前后,徐明还注册了大连金德工贸企业有限公司、大连实德塑料建材有限公司、大连实德房地产开发公司、大连实德装饰装卸公司等10多家公司。其中,成立于1995年2月18日的大连金德工贸企业有限公司,就是徐明商业帝国的旗舰企业——大连实德集团公司的前身。 大连金德工贸企业公司仍然借助的是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徐明利用这家公司的政府背景与大连一家街道办事处所有的大连京华工贸企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3000万元,其中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出资2875万元,占95%股份。成立9个月后,大连金德工贸企业公司变更名称为大连实德集团公司。而后悄无动静。 变化出现在1999年。首先,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和大连京华工贸企业公司把股份全部转让给了徐明、隋信敏、徐斌和陈春国(现大连实德集团总裁)4位自然人。而后4人追加注资到1.2亿元,其中徐明占有96%的股权,隋信敏2%,徐斌和陈春国各1%。这样,大连实德集团公司完全变成了私人公司。 而后,在2001年3月29日,大连实德集团又一次追加注资,这一次是足足40亿元。 这次变更使得大连实德集团公司在工商资料中出现了20名自然人股东和13名法人股东。自然人股东中,既有像隋信敏、陈春国、徐盛家和徐斌这些徐明的嫡系和亲友,也有同为徐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校友的现沈阳宏元集团和金德管业集团董事长张澎及其嫡系,比如沈阳宏元集团副总裁、金德发展(000639)总经理和金德足球俱乐部财务总监赵忠杰、金德铝塑复合管公司和金德发展(000639)副总经理毛锐,以及江湖传言“曾为张澎挡了沈阳黑社会老大刘涌砸过来的酒瓶子”的前金德足球俱乐部总经理于雷。 法人股东中,既有与徐明家族有关的企业大连实德塑钢门窗厂、大连大昌房屋开发公司、大连德银商行和大连大河庄农产有限公司(徐盛家所有),也有张澎宏元集团旗下的沈阳东鹏机械施工公司、沈阳金德建筑装饰板公司、沈阳一织装饰工程公司、上海立鹏科技投资公司、辽阳鹏德石膏公司、辽阳煤矸石热电公司。 这些股东中,最低的出资3000万元,最高的出资达3.87亿元,甚至一直被认为穷得只有卖球员份的大连赛德隆足球俱乐部也出资了2.58亿元。工商资料显示,40亿元巨资在2001年3月6-7日两天内,几乎同时从大连商业银行现金转账进入大连实德集团在交通银行大连分行的账户,这与徐明所属公司在注册中时常拖延资金到位时间的风格大相径庭。 按照这些股东的资历和成立时间,通过原始积累拥有如此庞大资金的可能性值得怀疑。《商务周刊》经过努力,仍没能找到这批巨资的真正源头。但无论怎样,可以明确的是,资金是通过徐明体系和张澎体系进入大连实德集团公司的,按照《商务周刊》可以证实的身份计算,大致出资对比为70.9∶20.4。 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的球迷们一直关心的那个问号了——后来分别掌控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的徐明和沈阳金德足球俱乐部的张澎,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有知情人士告诉《商务周刊》,大连实德集团1.3亿元控股沈阳宏元集团。 事实上,40亿元大注资后的2002年8月30日,大连实德集团还进行过一次资产的合并,宏元集团持有3.6亿元的9%股份无偿转让给了徐明,其在大连实德集团占有的股份上升到17.75%,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张澎的嫡系于雷和宏元集团旗下几家公司也把股份无偿转让给了徐明和徐明体系的人员。至于徐明和张澎之间现在的关系,从工商资料显示,至今张澎和上海立鹏科技投资公司仍然是大连实德集团的股东,分别占2.5%和4.17%的股份,例行参加徐明主持的股东大会。 如此一来,不但张澎与徐明之间公开交恶的故事令人感到滑稽,而且40亿元巨资来源更让人迷惑。 徐明财技 没钱的时候就“点子”不断,有了钱、而且是巨资,当然更要玩财技。在调查中,徐明的财技令记者和很多采访对象很是佩服。整个大连实德体系,几乎完全是踩在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这家政府背景企业的肩上站立起来的。 知情人向《商务周刊》透露,在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的过程中,徐明以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法人代表的身份,充分利用这家政府性质公司的市场资源和信用资源,“借鸡下蛋”,为自己“孵”出了大连实德机械工程公司、大连实德塑胶工程公司和大连实德集团公司三大核心企业。 1998年10月,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因“未进行年检”而被吊销营业执照,1999年,杨兴普突然去世,这两件事使得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完全掌握在了徐明的手中。工商资料显示,杨兴普在大连实德塑胶工程公司和大连实德机械工程公司的董事长职务,在没有股权转让发生的情况下,分别在1999年8月和2004年4月被徐明接替。2005年11月,已经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将其名下大连实德塑胶工程公司50.3%的股份无偿转让给大连实德集团公司。 而工商资料中显示唯一支付股权转让费用的是,1999年10月6日,徐明向庄河市对外经贸委原数退还了1995年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最初投资大连实德集团的2850万元出资数额,从而获得了大连实德集团95%的股权。 如此一来,徐明实际上只拿出2850万元,就获得了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这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全部资产和在实德系三大核心企业中全部股权。其中,仅大连实德塑胶工程公司的股权资产价值就达6.26亿元。 现在,谁也不清楚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到底有多大的实力。《商务周刊》仅从大连实德塑胶工程公司项目可行性报告中看到了唯一的描述:1994年时,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固定资产7360万元,年出口1亿元,出口到台湾、香港、日本、朝鲜、加拿大、美国、独联体等经济体,下属16家企业。 “因为是一家政府外贸公司,股权单一,而且脱离主管单位管理,所有的资产和经营只有徐明和隋信敏清楚。”知情人认为,如果能搞清楚这家公司的资金账目,许多涉及大连实德集团的投资活动可能会有更清楚的描述。在他看来,徐明“第一桶金”更像是从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而来,而并非赤手空拳的民营色彩。 另一个能够展现徐明炫目财技的,是以外资身份进入2003年上市的凌云股份(8.57,-0.82,-8.73%)(600480)。不过这一次徐明深藏幕后,站在台前的是大连实德集团总裁陈春国。 陈春国比徐明小两岁,出生于大连庄河市小孤山镇,离徐明老家只有几公里远。1994年大连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开始跟随徐明,大连实德集团公司的工商注册就是他完成的。如果说徐明早期的重臣是隋信敏的话,现在的股肱之臣则是陈春国。 凌云集团前身是河北凌云机械厂,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下属企业。2002年10月,成立于2000年2月的北京实德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拍卖会,以6837万元拍得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凌云集团38.36%股权,其余61.64%的股权仍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持有。其后,凌云集团又将11.64%股权转让给上海实德投资公司,价格不详。2003年凌云股份上市前,凌云集团净资产为1.84亿元,实德手中总共控制50%股权。 凌云股份的前身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由凌云集团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第五汽车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65亿元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其中第五汽车有限公司持有38%的股份。 《商务周刊》调查到,第五汽车公司是由百慕大注册的北方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有。北方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东超过1400人的私人拥有的公司。2000年左右,北方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期望转让手中持有的凌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股份。 也就在这年的3月22日,高登国际(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董事和股东包括陈春国、徐明、徐斌和隋信敏,董事长为陈春国,财务总监为现任大连实德集团公司副总裁的姜岩。 2002年5月,北方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第五汽车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高登国际(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大连大河投资公司协助高登国际完成了这起转让的支付,具体价格不详。但《商务周刊》调查得知,第五汽车有限公司截至2003年5月31日的净资产为7612万元。这样一来,通过高登国际与北方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的置换,“徐明帝国”又间接得到了凌云股份的股权,而且这部分股权的外资身份没有发生变化。 2003年7月,凌云股份(600480)上市,陈春国以高登国际(香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英属维尔京群岛第五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出任凌云股份副董事长,持有27.23%股份,为第二大股东。如果算上北京实德通过凌云集团持有的凌云股份的股权,“徐明帝国”持有凌云股份49.05%的股份,刚好超过第一大股东凌云集团持有的43.64%。 如果按今年3月1日股改完成后G凌云的股权变化计算,实德系持有42.66%,凌云集团持有37.95%,实德系实际控股了G凌云。也就是说,“徐明帝国”前后最多拿出1.4亿元,就控制了总资产14.5亿元的G凌云。 令人惊诧的是,6月29日,G凌云(600480)发布公告,北京实德投资公司和上海实德投资公司把其手中50%G凌云股权仅以1.3亿元转让给了兵器工业集团子公司北京工业公司。 现在,根据《商务周刊》的调查,“徐明帝国”以资产置换和间接持股方式,还分别通过大连实德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和宏元集团间接控制着G大元(600146)和金德发展(000639)。 徐明另一项让人拍案的财技是收购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 1999年12月24日,徐明以1.2亿元代价从王健林手中收购了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商务周刊》找到的当时转让《合同书》显示,大连实德集团只付出5000万元现金,其余的7000万“通过实德集团指定的承贷单位承担万达集团在建设银行大连分行的贷款来支付”。除了甲A足球俱乐部的牌照,实德获得了万达足球队1-4队现有全体队员,5000平方米的足球训练中心,5000平方米的中山区荣盛街32号足球产品专卖商场。 工商资料显示,2002年6月3日,大连实德集团召开董事会修改公司章程,对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进行整体评估,把原来公司3000万元的注册资本修正为1.2亿元。同时股东也修改为大连实德集团以实物出资7680万元,林乐丰以实物出资1320万元,余泽美(致公党大连支委秘书长)以实物出资1000万元,徐春以实物出资1000万元,姜岩(现大连实德集团副总裁)以实物出资1000万元。并在10天后,委托评估公司进行了评估。 收购价是1.2亿元,注资修改后也正好是1.2亿元,难道是巧合?对此无从知道,但一位注册会计师就此分析后告诉《商务周刊》,“这样一来,把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向银行抵押,就可以获得同样数额的贷款,7000万支付所承担的万达债务,5000万还回实德,大连实德集团一分钱不花就可以得到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他认为,要证实这一点,只要查看4位自然人实物出资的真实评估报告就可以了。 多元化膨胀 奇巧的财技,加上巨额资金,在2001年前后,徐明的野心开始向全国膨胀。和当时许多市场传奇人物一样,徐明也未能脱俗,期望像当年的摩根一样,通过金融资本整合产业帝国。而要完成这个伟业,必须首先“下注”金融业。 2000年11月,徐明第一次进军金融业,与广东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武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丰利投资有限公司、巨能实业有限公司、龙赢投资有限公司、合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发起成立生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其中,武汉武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丰利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平安保险股份,合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巨能实业有限公司和龙赢投资有限公司,则直接或间接曾是上市公司戴梦得(600208)的股东。 据《商务周刊》调查,大连实德集团公司当年出资1.8亿元持有生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13.25%股份,按照目前生命人寿的所有者权益20.79亿元计算,大连实德集团公司可分享的所有者权益为2.75亿元,是当年投资额的152.8%。 《商务周刊》同时了解到,2001年和2002年,大连实德集团公司两次注资大连市商业银行,共计投入2亿元,获得大连市商业银行28.7%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02年12月,太平洋保险集团私募,资本实力达90亿元,大连实德集团公司购得10%的股份;2003年6月,大连实德集团公司又发起组建了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700万元持有17%股份;2005年8月,大连实德集团公司参股银川市商业银行,出资8250万元获得15.5%的股份。 完成这些投资后,“徐明帝国”的金融产业占到全部产业的18%,仅次于化学建材产业。许多事实显示,进入足球和金融业可能是徐明比较成功的投资,但金融方面的投资因为量小而分散,无法形成财力帮助徐明进行其他产业的整合和投资,比如他最为期待的石化。 石化一直是徐明多元化的主攻方向。徐明去年9月向媒体谈到其石化战略:“化学建材主业的绝对数额仍然要增加,但其相对比例会缩减到30%-40%的规模,而取代化学建材的新主业——石化产业,将在未来5年内占到整个集团30%以上的比例。”他指出,这将是大连实德集团“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努力的方向。 大连实德目前的主业是化学建材产业,占总资产的67%,其中塑钢产品市场份额最大。从产业链来看,塑料异型建材的主材是PVC,其原料正是乙烯。按徐明的打算,通过购买原油进行炼化,再生产乙烯等化工原料,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完整闭合的产业链条。 2002年末,大连实德集团正式向大连市政府提出建设双岛湾大型石化项目,包括1000万吨的原油炼造装置、100万吨乙烯装置和30万吨的石油专用码头,预计投资达到50亿美元,约合416亿元人民币。 2004年9月,国家商务部发布公告,大连实德集团公司获得成品油国际贸易经营权牌照。其后,不断从大连实德传出其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共同开发双岛湾石化项目的消息。但据媒体向SABIC中国总部求证,得到的答复是:“SABIC从未与中方签订正式协议,只是初步探讨过合作的可能性,项目从来没有开始过。” 不过从工商资料上,《商务周刊》的确发现大连实德集团公司和一个沙特企业进行了合资。这就是2000年11月6日与沙特本拉登集团共同投资2980万美元成立的合资公司——大连实德石化有限公司。其中大连实德集团出资1175万美元现金,本拉登集团出资价值961万美元的设备,共同经营一条年产8万吨的钛白粉生产线。 按照2005年美国季刊杂志《家族企业》公布的全球最大200家家族企业排行榜,沙特本拉登集团以50亿美元位居第93位,为本拉登家族所有,是沙特最大的地产开发商。其法人代表是著名的国际恐怖主义领袖奥萨玛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父亲穆罕默德本拉登(Mohammed bin Laden),也是此次与大连实德合资的外方代表。不过,这个很有新闻性的项目因各种原因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也远远不如双岛湾项目宏伟。 2004年,徐明通过各种力量促成了双岛湾项目在国家发改委的立项。但其豪迈的气魄与现实似乎差距过大,比如该项目涉及到环保部门环评这样的政策风险、筹集巨额资金、寻找油源以及石油垄断企业的掣肘,双岛湾石化项目超出了大连实德集团的负荷能力。据称辽宁省领导第一次听大连实德汇报时就连问了3个问题,“油从哪来?资本从哪来?产品怎么销?” 7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中国的化工石化行业存在严重布局性环境风险,”强调将加大治理措施。而双岛湾项目因地处旅顺和蛇岛国家自然环境保护区,将受极大考验。 而且,随着今年年底加入WTO后原油和成品油贸易的全面开放,徐明手中那张成品油国际贸易经营权牌照,正在成为一张没有价值的废纸。 同样与石化一样有头无尾的投资还包括汽车产业。1996年7月,大连实德集团托管大连瓦房店客车厂,组建大连实德集团瓦房店客车公司,进军汽车产业。经过4年,只是在2000年8月的大连车展上,展出了一台实德牌客车,而后就悄无声迹。近日,《商务周刊》从国家发改委公告的2005年 第11号文中发现,2005年3月25日,大连实德集团瓦房店客车公司的汽车产品目录已经被撤消了。 这样的例子还包括辽宁盘锦、葫芦岛两地建设40万吨的乙烯生产基地和年产40万吨PVC生产基地、大连铁路轮渡项目、66层的大连市工商联大厦、占地180公顷的大连梭鱼湾森林体育公园、大连标志性建筑新世纪“人类之爱”纪念塔、投资4亿元的6万人体育场……这些项目一般都是在徐明的豪言壮语中完成舆论宣传后,随着时间而销声匿迹。 当然,而后还会有新的一批项目、投资规模更大的工程再次夺“声”而出。比如今年2月,《中国证券报》报道说,大连实德集团参与竞购广东发展银行,与法国兴业银行组成的投资团出价235亿元,仅次于花旗财团。 3月19日,大连实德等10家知名企业落户新疆的项目签约仪式在新疆迎宾馆举行。最大数额的投资方大连实德集团副董事长王平宣布,拟在新疆投资60亿元,建设一个年产煤炭500万吨的煤矿、年产甲醇60万吨的化工厂和发电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的电站。 “帝国”余晖? 徐明帝国的迅速膨胀,特别是向非主业的扩张,从2004年开始影响到了其原有的主导产业——化建产业,这使得原本资金需求就很迫切的化建产业,资金更为紧张。“无论怎样多元化,到目前为止,大连实德集团能真正挤出点‘奶’的就是塑钢建材,毕竟这一块占了所有产业的67%。如果它有点三长两短,动摇的可能会是整个实德的基础。”实德内部知情者告诉《商务周刊》。 银河证券建材行业分析师洪亮对《商务周刊》指出,由于塑钢建材行业技术壁垒和门槛比较低,国内塑钢建材行业一直处在群雄割据、过度竞争的状态中。以大连实德所在的辽宁省为例,目前就有PVC建材企业1000余家,99%以上为1万吨左右的小型企业,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主要靠打价格战来抢市场。“全国情况大致也如此。”他说,“这直接导致塑料建材行业竞争力下降,利润持续走低。” 2003年,又出现了一个令整个市场雪上加霜的变化。由于受商务部对进口聚氯乙烯(PVC)树脂反倾销初裁胜诉影响,国内PVC树脂价格从2003年初的5800 元/吨左右升至9000元/吨左右,涨幅约55%。以 1吨塑料型材为例,PVC占去总成本的75%-80%,而其他辅助材料(ACR、钛白粉、CPE、复合稳定剂等)以及厂房设备折旧、管理费用要占到成本的20%-25%左右。这对塑钢建材行业尤其是塑钢门窗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行业的开工率仅在50%-60%,行业效益大幅下滑。 由此,行业调整开始加剧。根据全国门窗协会提供的资料,2003年各企业之间在生产、销售情况方面差异已经拉大,其中浙江中财、芜湖海螺、西安高科、大连实德等产销还能实现正增长。但进入2004年后,随着宏观调控各项政策的实施,以及 房地产市场收紧,这个行业加速向下调整,主要表现是中小企业普遍处于停工状态,甚至大连实德塑胶工程公司的开工率也开始下滑。 洪亮说:“2004年整个行业成本没有明显下降,而塑钢门窗的市场价格经过惨烈竞争后,利润空间非常薄。”他告诉记者,塑钢建材行业最好的是海螺型材(000619),当年也只获得了几千万元的利润。 据其介绍,海螺型材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塑料化学建材生产商,年生产各种PVC塑料型材50万吨,2005年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30%,是业内第二大厂商的两倍左右,行业领先优势明显。而他所说的“业内第二大厂商”,就是年生产能力只有28万吨却号称“世界上最大的PVC型材生产企业”的大连实德集团。 “2003年以前,实德和海螺应该说是旗鼓相当,实德的市场主要在北方,海螺的重点市场在南方。但近年来北方市场被海螺蚕食得非常厉害,尤其是2005年后,实德被海螺甩开了。”洪亮认为,与大连实德相比,一直专注于塑钢建材的海螺型材,通过2005年下半年加大成本管理,尚且今年才开始恢复元气,多元化分散投资的实德在塑钢型材方面能保持经营的持平,就已经不错了。 因为不是上市公司,大连实德在塑钢建材方面详细的赢利状况无从得知。但在采访中,大连实德塑胶工程公司一位生产管理人员无意中向《商务周刊》透露,长期以来,实德的PVC主要从韩国LG公司进口,“目前因为资金紧张,为了降低成本,生产塑钢所需的PVC大部分改为向国内厂商采购,型材质量有所下降,影响到了销售”。 资金紧张的领域还包括金融。据《商务周刊》了解的情况,在2002年太平洋保险集团增资扩股中,大连实德集团购入10%股份的出资,有明确的说法称“没有到位”,甚至因此在内部股东间造成了争议。而且,2005年8月参股银川市商业银行投资的8250万元也没有完全到位,以至于大连实德方面现在仍然无法进入董事会。 不知道是否是对这些事情的黯然,徐明开始从前台“退隐”。 2004年年中,“德隆帝国”突然崩塌,宏观调控加紧。该年的12月5日,实德集团公司董事长徐明宣布,不再兼任大连实德集团总裁职务,由原实德集团副总裁陈春国出任总裁。 2005年,太平洋保险集团中大连实德的董事位置也由徐明换为陈春国。2006年5月,保监会发布公告,陈春国接替徐明出任生命人寿保险公司董事一职。如果加上北京实德投资公司董事长的位置,至少在表面上,陈春国开始全面接管大连实德集团所有关键资产。 隐身幕后的徐明,不知道下一步还会有什么样的传奇? 6月23日下午,记者结束在大连的采访之际,再次来到大连市西岗区高尔基路38号的大连实德集团总部。回望这块徐明的大本营,7层高的实德大厦看不出徐明帝国的霸气,外面贴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流行的白色瓷砖,十几辆黑色轿车停在门口。夕阳撒下,大楼沉默地站着。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