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

信力建 | 民族复兴的主体是什么

作者: 信力建      从“和平崛起”到“民族复兴”,话语转换是一大亮点。“和平崛起”的主体是国家,这没有疑义。“民族复兴”的主体是什么呢?    民族不同于国家,有很多民族是跨国境分布,朝鲜族、蒙古族都有其为主体的主权国家。民族也不是具体的人,人可以经由通婚等方式改变民族,可以移民改变国籍。民族是文化,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因此“民族复兴”就是指主体民族的传统文化复兴。    国家崛起是近代欧洲的主旋律,西班牙、奥地利、法兰西、德意志轮番崛起,结果战乱频仍,哀鸿遍野,国家是崛起了,宗教是兴旺了,人民却流离失所,因躲避战乱而出现的移民潮历经三四百年,持续到二次大战。苏联是最后一个靠战争和教义崛起的欧洲国家。二战后的美国有实力超越欧洲前辈们,统一美洲,甚至世界,但是美国没有那么做,甚至主动放弃到手的哥斯达黎加和菲律宾,要求他们独立,连改变那两个国家的天主教信仰都不去做。然而以民族论,英语民族在当代所取得的成就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类似的,以国家论,汉唐两度辉煌,距今已经一两千年之久,此后两度亡国。黄河流域更是自西晋之后,大部分时间处于游牧民族统治之下。    1949年至今的版图,放到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去看,超过盛唐强汉,算是已经崛起,还想崛起到什么程度呢?难怪“和平崛起”的声音也令周边国家紧张。然而以民族论,华夏民族延续数千年未曾中断,不但同化征服民族,而且向周边地区输出文化,原创技术多不胜数,诸如政教分离、宗教宽容、人道主义、公务员体系、直接税、土地私有、自由贸易、私立教育、私立医院……这些华夏文明的古老元素,经由来华传教士引介,逆向改造了欧洲文化版图,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悲的是那些原创的本土文化,在他国熠熠生辉,在国内要么被铲除,要么备受打压和歧视。一些源自地中海的古老有害文化,却在中华大地上肆虐。    近代以来很多文化人鼓吹所谓“亡国灭种”危机就是国家主义、种族主义的反映,这两者在传统文化中要么找不到,要么很边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有教无类”,即文化民族主义。    国家主义、种族主义为什么祸害严重?因为它是以暴力将国民或者族人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你不得不为遥远的陌生人的懒惰、贪婪、残暴和野心分担后果。国家主义和种族主义与宗族不同,宗族是有自然情感支撑的共同体,而国家和种族是人为划定的。国家主义和种族主义与保险也不同,商业保险可以拒绝认购,可以自由退出。国家主义、种族主义是东亚两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文化动因,东亚躲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却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这是欧祸东渐惨重后果。    “和平崛起”虽然号称和平,却在精神上与之遥相呼应。比国家主义、种族主义更隐蔽的是平等主义,它同样是束缚人的枷锁,由于隐蔽,实际危害更大。比如欧盟最近以性别平等名义,要求大企业的董事会必须要有40%的女性成员,侵削股东组织董事会的权利,引起包括包括女性在内的欧洲经理人抗议。如此悖逆常识的政令都能出台,可见平等主义对欧洲文化浸润之深。    值得庆幸的是,平等主义在中国还只是流布在知识分子阶层,没有渗透到全社会。在平等主义占主流的地中海、拉美和南亚地区,政治经济总是一波三折。而东亚各国只要回归传统文化,经济上都迅速腾飞,没有例外。所谓东亚奇迹其实不是奇迹,而是正常现象。几千年来,东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程度,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横向纵向的事实如此显明,可见民族复兴不是难事,只要放生传统文化就行了。

阅读更多

白衬衫 | 柏杨:人权是一种绝对权利

  一直到现在为止,人类最大的利益仍是国家利益。对内对外,都高於一切,过去的历史如此,在短暂的未来,也会如此。可是,一种新的思潮兴起,发现国家利益之下,人类还有一种共同的更高层面的利益,远超过国家和国家保护下的民主利益。在很久以前,人类就有一种自觉,自觉他独立於其他动物之外,而最近一次自觉则是,人类内部,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远超过对其他动物和大自然的问题,如果不获得公平的解决,人类凭著自己的智慧,所制造出来的灾难,将使人类毁灭。      法国大革命使这个问题获得初步答案,那就是自由、平等、博爱三项最基本的理念,创造了欧美西方国家的现代文明,并成为全人类奋斗的目标。但是任何崇高的理念,在野心家的解读下,常异化出一种畸形的结论。好比说,某一部份有权势的人,认为那些被权势压迫的人,是天生的贱民,贱民必须承认自己是天生的奴隶。美国总统林肯先生,第一个发现和抨击这种现象,他说:我们不应允许世界上,一半人有自由;一半人受奴役。那就是说,人有人的“尊严”,不能因为对最高理念解读的不同,而使“尊严”意义扭曲或丧失,这就是人权。      人权是一种绝对价值,不因地域、言语、肤色、性别,和经济条件,有所差别。      近年来,亚洲的经济发展快速,“亚洲价值”口号自然冒出,直接挑战十七世纪以前,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启蒙思想。一时之间,响彻云霄。亚洲人也因为这个口号,忽然发现自己的身价暴涨,为我们自己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价值标准,而洋洋得意。然而,这个口号经不起考验。我们从原始的农业社会,逐渐迈入工业社会的转型之际,亚洲人还是脱离不了自耕农和佃户思想,我们没有从根本上了解贸易的真谛,而一直认为外国人来我们国家做生意,是赚我们的钱,所以产生了下列认知:"你只要敢借钱给我,我就敢向你借钱。"亚洲大、小城市,高楼大厦遂连云而起。所谓的三小龙、四小龙、五小龙、六小龙,纷纷出笼,“亚洲价值”成为金字招牌,好不风光。忽然间,西方国家收帐索钱,各龙无以为应,除了诟骂西方资本家心怀叵测外,“亚洲价值”连颜面都保不住,徒落笑柄。它并不能颠覆西方电脑时代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体系,只能颠覆自己国家国民(尤其是低阶层小民)的正常生活,而使国家的力量更形下陷。      人权是世界性的,人类全体性的,台湾最初也曾经拒抗过人权思想,当时的挡箭牌是:"我们有我们的国情"。所以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公布了五十周年的时候才签署。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声称中国拥有的是“中国特色”的人权观,这跟前述的“亚洲价值”及“我们有我们的国情”,是一条生产线上的复制品。政治语言有时固然令人捧腹,但有时也会刺激我们,兴起一种掀开盖头,瞧瞧新娘真实面貌的冲动。      如果不是这样,应该告诉我们,在人权观念上,“中国特色”具体的理念和行为是什么?现在这样的干法,是把西施女士的盖头,盖到无盐女士的头上,然后宣称,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美丽新娘。那不仅是对外国人的一种欺骗,也是对中国人的一种羞辱。      人权就是人权,没有东方人权与西方人权之分;没有白色人种人权与黑色人种人权之分;也没有男权与女权之分;没有无产阶级人权与资产阶级人权之分;没有官人权与民人权之分;然而,这些年来,出现了亚洲价值人权与中国特色人权的不同声音,说明对这一项人类最高无上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澄清。      一提起人权,封建落后国家的掌权人物,立刻大为惊恐。他们感觉到一个政治性的斗争,就要来临。於是把人权视为洪水猛兽,於是口中念念有词,祭出“亚洲价值”、“中国特色”。他们的恐惧,当然有相当的道理。在人权发达的国家,特权一定减少,不过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权,要比政治人权、经济人权、法律人权的层面,更为提升,也更为深入,而是生活人权。      有很多人问我:"你读过中国的二十六史,有什么感想?"更有多人问我:"你读了资治通鉴之后,有什么感想?"感想当然很多,但如果用一句话来总括的话,那就是:"中国人没有尊严。"读史的时候,我常掩卷叹息:"中国人,你的名字是苦难!"不仅生没有尊严,死也没有尊严,健康也没有尊严棗至少一千年以来(多么漫长的时间)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每逢夜深人静,家家户户都有小女孩的哭声,她们的骨头被摧折,她们的肌肉被蹂躏成为烂疮。人格更没有尊严棗灭九族、灭十族,屠城,杀降,阉割男性的生殖器,强迫接受单一思想,三百年丑陋的剃发,五千年无时或断的冤狱酷刑,中国人活在恐惧、羞辱之中。      曾志朗博士曾经用小白老鼠做过实验,他把小白老鼠分成甲、乙二组,然后电击它们。甲组的小白老鼠受电幻瘁,立刻跳过一道矮墙,奔向广场另一端的几个小门,穿门而逃。乙组的小白老鼠,在受电幻瘁,同样也立刻翻过矮墙,奔向广场另一端的小门,可是小门不开,因为那是画的假门,而不是真门。它们一直撞击小门,有些撞得精疲力尽,有些甚至撞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做第二次实验,甲、乙二组所有的反应,跟上一次一样。但在做了若干次之后的最后一次,甲组小白鼠,照样的立刻翻过矮墙,奔向广场另一端的小门,穿门而逃。可是乙组的小白老鼠,在接受电击之后,却不再有任何反应,不再跳过矮墙,也不再奔到广场另一端的小门,它们趴在地上,无奈的承受电击,不再挣扎。唯一的盼望,就是电击早一点停止,或不再电击到自己的身上,而电击到别只小白老鼠身上。      这就是现代中国人的写照。大陆朋友常常自豪的说:中国人终於站起来了。事实上,只是中国大陆少数高级政府官员,在外交场合中,敢跟美国说相反的话而不怕丢人现眼,如此而已。除了这个以外,中国人并没有站起来,因为我们的极度穷困,极度愚昧,以及极度的自卑,像一只体积庞大的井底之蛙。在会议桌上,中国大陆官员严厉指责资本主义的罪恶,但是回到房间,几乎没有人不想在这个罪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定居下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国民,像中国人这样热爱自己的国家,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像中国人这样,急吼吼想移民到别的国家居住。      人权观念的觉醒,是美的诞生。我们用人权教育,唤醍这一群乙组的小白老鼠,使它们在电击中,重新建立尊严棗生命的尊严、健康的尊严、自由的尊严、人格的尊严。这四项尊严,是一种基本的人权。我们训练自己,使自己尊重这四项尊严,当这四项尊严受到侵犯的时候,绝不退缩迥避。但这四项基本人权有冲突的时候,那我们就要学习第二项课题:包容。最后,还有一项更基本的人权素养,那就是,我们要训练自己诚实,诚实的尊重,诚实的包容。      我们常把“五四运动”比作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两者有非常大的落差,文艺复兴运动是唤回欧洲人的诚实精神,主要的是诚实的面对自己。而中国的五四运动,追求的只是科学与民主,所以我们迄今为止,仍然不能建立一个很诚实的民主制度,也不能执行一个很诚实的科学观念。最近,桃园机场发生空难,在媒体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当中国传统文化,遇到西方电脑飞机的时候",我感觉到,我们不能够诚实的认清自己的缺点,所以也不能诚实的学习别人的优点。我们所会的,只是制造一个美丽的盖头,认为无论盖到任何人的头上,她就会成为美丽的新娘。      中国文化中,勉励诚实的文字,多的不得了,可是这些文字,都放在书架上,专制政治的长期迫害,五千年以来从不停止的电击,使外国人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狡狯的一个民族。中国人说谎像吃糖一样,自从毛泽东先生把阴谋变成阳谋,"引蛇出洞"以来,中国人讲起谎话,如同流水,不但别人不相信,连自己也不相信。而对那些相信他们的人,还加以嘲笑,说他老实天真。      我们推行人权教育,是希望发起中国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诚实是最基础品质,民主就是民主,不是玩具;法治就是法治,不是玩具;斑马线就是斑马线,不是玩具;我们追求诚实,不立刻要求每一个人都要诚实,而是希望建立一个诚实的文化棗尊敬诚实。      人权教育基金会在推动"追求诚实"文化中棗诚实的尊重和诚实的包容,第一件事情是推广人权版结婚证书。教育的对象,不是壮年以上的人,尤其不是老人。他们已经定型。我们希望创造一种新的人类,新的中华人,新的中国人,新的台湾人。这些新人类不会从天而降,我们要给这些新人类一个有人权观念的新的家庭。也就是说,从年轻的新郎、新娘开始。我们把结婚证书改为结婚盟誓,这个盟誓就是新郎、新娘有共同的认知。从结婚这一天开始,他们同意做到下列几项:他们除了是夫妻外,还是朋友;在家庭中绝不允许有殴打、诟骂之类的任何暴力;夫妻收入,完全等质;一旦对子女的教育发生歧见,必求教专家;维持一夫一妻制;一定为自己订下休息的假期;双方互相孝敬对方的父母;以及他们要了解,年老的时候,不可心存对子女的依靠,而应培养业馀的兴趣。在双方都有这样认知之下的家庭,就是一个有人权观念的家庭,他们的下一代,将是真正新人类的一代,在这样家庭出生、成长的孩子,将是气宇轩昂,追求诚实、自尊尊人,而有宽大包容心的一代。不同於我们这一代,更不同於我们的上一代,这是我们的希望。      我们的第二项工作,是要建立绿岛垂泪碑。中国人从来不敢诚实的面对灾难,不敢面对死亡,认为只要不想到灾难、不想到死亡,灾难和死亡就不会来临。像乙组的那群小白老鼠,它们唯一的盼望,就是忘记电击,认为只要忘记电击,电击就不会再来。一些暴君,就是希望我们忘记过去的暴政,然后他才可以从容的再下毒手。乙组的小白老鼠群的哲学是:过去的就过去,把它忘记。事实上,他不能忘记,而只是把恐惧冤酷的悲情,刻在自己的基因上。      只有不忘记过去的罪恶,才能避免罪恶的重现;忘记过去的罪恶,罪恶一定重新抓住自己。大陆已经忘记了三反、五反,和文化大革命,台湾也有人鼓励我们忘记白色恐怖,这正是我们要建立绿岛垂泪碑的主要原因。"英雄有泪不轻弹,皆因未到伤心处"。我们为全民长期以来受到的迫害垂泪,也为那些受灾难的朋友垂泪,这个碑的建立,不但是宣告白色恐怖的结束,也是宣告历史上绵延五千年之久的政治迫害结束。这座碑,也像华盛顿越战纪念碑一样,矗立在大洋之滨,使历史掀开新的纪元。                      —白衬衫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 | 中国知识分子为何对藏人自焚沉默?

三年来已有90多名藏人自焚。今年是藏人自焚人数最多的一年。仅从11月初到现在,就有25名藏人为抗议中国当局在西藏地区的统治而自焚。但在中国,藏人自焚不被理解,官方指责达赖喇嘛是幕后煽动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藏区又发生一起自焚事件,这一次是一位年轻的喇嘛。他的周围,几名藏族妇女在呼喊,在恸哭。有关藏人自焚的录像不断出现在YouTube上。一位今年7月自焚并受重伤的藏人在去世前曾留下这样一段录音: “我的人民没有自由。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语言都消失了。” 没有任何谈论空间 然而,这样的声音在中国也许没有人能够听到。YouTube被封,记者被禁止前往藏区。中国学者、社会批评家崔卫平说,中国的新闻检查导致几乎没有人能对如此多的藏人自焚事件发表评论: “我认为我的朋友们都在关注。 包括我本人也在关注。为自焚的人感到非常痛心。可是没有任何谈论空间。我们想表达意见,但是没有任何渠道。哪怕你在微博上点一支蜡烛,都不可能。很快会被删掉。” 政治宣传误导国民 然而,沉默也有别的原因。一名哲学家称之为麻木不仁。律师江天勇在推特上写道,许多中国人作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香港博客写手温云超认为这是一种不诚实的态度,政治宣传蒙住了国民的双眼。他说: “绝大多数人,在我观察而言,首先会把它放在一个大一统这个话题下来讨论。例如中国的统一是不可挑战的。所以,不管你是主张藏人的高度自治还是独立,很多人看来是根本不可以讨论的东西。更别说客观去看待或者评论藏人自焚的事情。” 赶时髦并非关心西藏 另一方面,到西藏去旅游的中国游客每年都在增加。青藏高原是深受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旅游胜地,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独立西藏学者王力雄认为,这纯粹是出于赶时髦的原因。 “有很多也是从西方的时尚进口过来的,所以这并不意味着去的人真的是关心这个民族,关心这个文化。他们只是为了得到某种娱乐,或者赶一种时髦。” 在中国,对藏人下意识的反感也相当普遍。一位被采访者说,藏人毕竟还不像维族人那么不受欢迎。 北京拒绝正视西藏问题 藏人只能依靠自己。但是,流亡藏人要求北京正视西藏问题的呼声却得不到响应。藏人行政中央司政洛桑森格说: “中国领导人继续无视局势,推卸责任,他们应该正视现状,以和平手段,通过对话来解决,我们是愿意对话的。” 然而,北京却不愿与西藏流亡政府或达赖喇嘛对话。北京政府称达赖喇嘛是分裂主义分子。双方对话已停滞多年。与此同时,中国全力推动西藏的经济发展,并以极为严厉的手段打击任何形式的抗议。藏区军队已经增加了兵力。据报道,一些地区被封锁。本周有消息说,帮助别人自焚的人将以故意谋杀罪被送上法庭。 作者:ARD  编译:乐然 责编:洪沙

阅读更多

历史的真相与和解

     作者: 荣剑   ——处理历史问题四原则   作者按:本文以《民主转型中的历史问题处理》为题,已公开发表于《炎黄春秋》2012年第12期,发表时编辑作了必要的技术处理。现以原题全文发表于共识网,是希望在更大范围内引发人们关注和思考。   历史问题,尤其是重大历史问题,是威权国家政治转型进程中难以逾越和必须逾越的历史障碍。因为对历史问题的彻底解决,必然涉及到对威权统治历史的否定,涉及到对威权统治之下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真相的揭示,涉及到威权统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更重要的是,这必将广泛地涉及到政治转型时期的路径抉择和约束条件,涉及到权力格局和利益格局的根本调整,涉及到国家制度转型之后对历史责任者的重新评价和清算。历史真相的揭示是形成新的社会冲突,制造新的历史悲剧,还是从历史的清算中重新走向民族和解和国家团结?这是中国目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关切。世界威权国家转型史已经普遍确立了转型正义的理念,积累了处理历史问题的有效机制和成功经验,其中所包含的基本原则,对于中国即将全面展开的制度转型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   “光州事件”与韩国制度转型   9月24日,韩国执政党新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朴槿惠发表讲话,向其父朴正熙执政期间的受害者及其家属道歉,她说,她会竭尽所能,与受害者会面,缓解他们的痛楚;另外,她提议设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团结委员会,以公平和公正的方式评估那段历史。朴槿惠的这番讲话,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一个选举策略,而是表达出面向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真诚态度。韩国从威权体制转向民主宪政体制已有近二十年时间,期间经历了四任民选总统,迄今已基本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可谓“东亚模式”中制度转型的成功范例。但是,威权统治对国民所造成的痛苦记忆仍然未被完全抹去,自朴正熙时代以来军人独裁政权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尤其是全斗焕政权对“光州事件”的残酷镇压,仍在时时不断地折磨着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心灵,这是韩国历史中难以轻易翻过去的一页。朴槿惠勇于面对历史,愿意重新评估其父朴正熙的功过是非,彻底清算和反省威权体制的罪恶,以真诚争取国民谅解,以谅解重建国民团结,无疑是一个符合人类正义的重大举措。   韩国自韩战结束以来,长期被置于军人独裁统治之下。朴正熙于1961年通过军事政变推翻李承晚政权,任国家重建最高委员会主席,1962年3月任代理总统,1963年8月任民主共和党总裁,同年12月当选总统,其后连任5届总统,直至1979年,被其情报部长金载圭枪杀。在朴正熙之后,又是连续两任军人总统——全斗焕和卢泰愚。在全斗焕任内(1980年5月15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光州事件”,独裁政权悍然以武力镇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运动,造成平民的巨大伤亡,据事后可靠统计,共计死亡633人,军警死亡27人,受伤数以千计,财产损失达226亿韩元。“光州事件”对韩国国民造成了难以愈复的巨大伤害,极大地毁坏了韩国的国际形象,写下了韩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全斗焕的独裁政权由此遭到全世界的一致谴责。   “光州事件”是威权体制无法适应和满足人民日益高涨的民主要求而激发出剧烈政治冲突的一个典型事件。韩国自朴正熙执政以来,在威权统治之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汉江奇迹”,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为所谓“东亚模式”创造了政治专制和经济繁荣共存于一体的制度经验。据后来韩国KBS电视台和国民大学联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已故前总统朴正熙被选为历届总统中“领导能力最强的总统”,其后依次是卢武铉和金大中。韩国历史承认,朴正熙的威权统治不仅为韩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也致力于惩治腐败。在其治下,因腐败而受处分的官员每年都有数千人,对官员及其家庭的生活奢侈、拥有豪华住宅等行为均有严厉的处分。尤其是在 1977年1月推行了“庶政刷新奖惩记录簿”,对官员每月记录一次,严格监督官员行为,公布了12种肃清对象,包括索要礼品、保护企业非常经营、懒惰、刁难群众、提升中走后门、拥有豪华住宅、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有情妇、无能力等。这些措施都是力求维护威权统治的合法性,以此换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即使这样,威权体制的内在腐败依然无法遏制,如政治献金问题,政府和军队高层的贪腐问题,涉及所谓经济发展中的腐败问题,朴正熙均以不可动摇国本为借口予以容忍。正是这些根本性的腐败问题,引发了人民的强烈不满,进而引发了八十年代风起云涌的民主运动和大规模的街头抗争政治。“光州事件”的实质,是威权统治内在危机的爆发,是人民要求宪政民主和专制的冲突,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政治诉求的冲突。   全斗焕政权以武力血腥镇压光州起义,暂时平息人民反抗,但是,其威权统治的合法性已经完全动摇,原来依靠经济发展所换来的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已基本流失,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民主运动已不再局限于学生,而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社会各个阶层包括宗教团体都走上了街头,形成了强大的势不可挡的要求民主变革的力量。1987年4月13日,全斗焕试图以1988年汉城奥运会为借口,宣布停止修改宪法,这个讲话引发全国性的抗议浪潮。1987年6月,百万人走上汉城街头要求改宪,军队已经无法再以暴力压制民主运动。1987年6月27日美国参议院以74票对0票,7月1日美国众议院以421票对0票,两院一致通过了 《促进韩国民主化决议案》。国际奥委会也发表声明,不惜以取消汉城奥运会主办权相威胁,要求韩国顺从民意。在内外的巨大压力之下,军人政府被迫接受宪改方案,由总统候选人卢泰愚发布《民主化宣言》,宣布实行总统直选,还政于民。卢泰愚上台后,致公开信给受害者家属,认同“光州事件应被视为民主化过程的一部分”,公开为“光州事件”平反。卢泰愚于1993年把国家政权交予民选的第一位非军人总统金泳三,由此,韩国的威权制度正式转向宪政民主制度。   制度转型之后,历史清算问题立即被提到议事日程,“光州事件”的平反首当其冲,因为这牵涉到整个韩国国民内心深处的一个剧痛,必须迅速修复;否则,社会将陷入在不理性的怨恨和报复状态中,国民无以重建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团结。1988年,“光州事件”在国会中被重提,1993年金泳三上台之后,承诺为“5·18”运动死难者建立国家公墓。1997年,他签署“5·18”运动特殊法令,正式为“5·18”运动正名,为死难者家属支付赔偿金。对镇压“5·18”事件的元凶——两位前总统全斗焕、卢泰愚以内乱罪课以重刑。作为“光州事件”的发源地光州市,承受的牺牲最大,自然成为重写历史的中心。1997年,“5·18”公墓在光州正式落成,将所有遇难者的遗体归葬一处,其中大多数是1960年前后出生的大学生,死时仅20岁上下。现在他们长眠的地方,已经成为国民纪念先烈的圣地。5月18日被定为“国家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韩国总统都要来这里发表讲演,缅怀他们对韩国政治民主化的不朽贡献。韩国的所有媒体,都会给予隆重报道,大学里会有各种关于“5·18”主题的讲座,广场上有纪念“5·18”运动的大型晚会。对于“光州事件”的死难者,韩国政府于1999年正式把他们封为“国家有功者”,同时给予有关抗争者以医疗保险。韩国“东亚细亚国家暴力受害者联合会”组成“5月光州事件精神”继承运动,“光州事件”成为人权、和平的摇篮和市民自治共同体运动。倡建“5·18纪念馆”和“5·18纪念广场”,设立受害者治疗中心。2000年,第一次有现职总统参加的“光州事件”纪念仪式上,金大中总统承诺制定有功者特别法。“5·18纪念财团”制定“光州人权赏”,以奖励国内人权团体或人权运动人士。通过这些方式,整个国家都被动员起来,一方面是让国民永远不要忘记威权统治所制造的黑暗历史,铭记死难者为国家民主化所承担的无法弥补的牺牲,抚慰死难者家属不可复愈的沉痛心灵;另一方面,是让国民从仇恨中摆脱出来,不把历史记忆当做历史包袱背起来,而是以历史和解的精神着眼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未来。   “光州事件”作为韩国政治转型进程中的一个悲剧性事件,其意义极其重大,它充分暴露了威权制度侵犯人权、违背民意和与人民为敌的专制本性——在转型的关键时刻以武力镇压平民抗议,在韩国历史上留下了黑暗一页。“光州事件”同时又是韩国民主运动的总动员,它开启了威权制度向宪政民主制度转型的不可逆转的进程,显示出人民要求实现民主权利的不可遏制的力量。“光州事件”对韩国国民所造成的心灵剧痛,是在宪政民主制度下才能得到了理性的治愈和修复,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清算,并未进一步撕裂社会,反而是形成了新的国家团结的基础。这是“光州事件”给予世界的最有价值的政治和思想遗产。   台湾地区“二二八事件”与转型正义   台湾地区于1947年2月28日爆发并蔓延全岛的冲突流血事件,史称“二二八事件”,是比韩国“光州事件”范围更大、冲突更为剧烈、死伤人数更多的历史事件,其死亡人数有各种估计,从数千到十几万。1992年台湾行政院的报告推估在18000人至28000人。这样一个死伤惨重的事件,在台湾的威权统治之下,被湮灭和屏蔽了长达四十余年,直到台湾开放党禁和报禁之时,才被重新置于公共视野之中。对于国民党来说,这是它以往专制统治必须承担的一个后果,也是一个必须清算的历史问题。它主动向宪政民主制度转型,通过民选重建其执政合法性,对“二二八事件”的重新认识和平反,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坎。   从目前披露的史料来看,台湾“二二八事件”最初起因于一个偶发事端,由于警察取缔私烟贩不当引发民众自发性暴动,后逐步酿成有台湾中上层精英尽数参加的要求地方自治和政治改革运动,在部分地区(台中、嘉义)又扩大为群众暴动和武装起义,最后是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介入,用武力镇压民众的一切诉求和反抗,滥杀无辜,实行白色恐怖,造成台湾前所未有的悲剧。正如有学者所言:“在台湾四百年的历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政治事件,对台湾人民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生活态度,产生如此巨大的冲击。无可否认的,二二八事件的影响,已经变成台湾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台湾人民对政治的畏惧,对现实的疏离,对历史的逃避,都可以在一九四七年的流血经验中找到原因。”   以专制手段统一社会意志,用武力镇压社会一切反抗,是威权制度的内在逻辑和惯常做法。1947年,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还远未达到台湾韩国1980年代的水平,在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看来,因为国共内战的存在使得中国尚处在军政阶段,离训政尚远,更何谈宪政。因此,对于台湾本土精英在“二二八事件”中所提出的地方自治和政治改革要求,国民政府绝无可能予以支持,一旦面临局面失控时,它唯一的手段就是用武力平息事态,为此付出多大代价,也在所不惜。因此,台湾的“二二八事件”是一个“过早”发生的事件,是在威权制度根本还未出现宪政转型迹象时,因为台湾地方自治的“早熟”而必然会发生的政治冲突。那个烟贩的死亡只不过是一根导火线而已,他点燃的是由各种矛盾所积累起来的社会和政治危机,在缺乏宪政的条件下,危机的克服只能采取专制的暴力的方式,它由此给台湾带来的痛苦记忆必定是深刻和漫长的。   国民党在台湾四十余年的高压专制统治,在主导经济快速增长一跃进入亚洲“四小龙”的同时,一直试图抹去人民对于“二二八事件”的痛苦记忆,长期封存有关这个事件的各种信息,以意识形态的说辞抹杀或混淆事件真相,以为依靠时间之流也将彻底冲洗掉人民心中为此留下的印痕。但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持续永久地遮蔽历史,正如一党专制不可能永远垄断政权一样,国民党也最终认识到这一点,在蒋经国主动开放党禁和报禁之后,对于“二二八事件”的记忆闸门即被瞬间打开。   1987年2月13日,为纪念“二二八事件”40周年,台湾有关人士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进会,组织人走上街头,祭悼亡灵。2月27日,历史学家许倬云发表文章,就二二八事件提出5项建议:(1)当局向台胞道歉;(2)追查二二八事件的责任;(3)对于含冤负屈者,予以平反;(4)释放因为“台湾情结”而抵押的人犯;(5)当局要求海外主张暴力的人士公开声明放弃暴力主张,允许发表声明者返台。从这之后,“二二八事件”的禁区被打破,许多长期保持沉默的知识精英,首先跨出禁区,重新面对历史和现实,强烈要求还原事件真相,为那些蒙受冤屈长达四十余年的同胞平反昭雪。1989年8月19日,嘉义市公园立起了全台湾第一座二二八事件纪念碑,民间要求当局为二二八事件平反的呼声已喷薄而出,不可阻挡。   正是在知识界和民间的巨大压力之下,台湾当局不得不顺应民意,正视历史,迎合时代潮流。1991年1月17日,成立“行政院二二八事件专案小组”,以处理该事件的相关善后问题;同时成立“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组”,负责撰写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以备当局参考。1992年2月,该研究报告如期公布,内容主要是叙述事件的背景、爆发、经过,以及政府的因应、事件的平复、伤亡与受害及当时的救恤情况。1992年2月28日,二二八纪念活动在台北音乐厅举行,先由曾道雄以莫扎特的安魂曲来慰灵,悼念死难者。李登辉出席致词,这是台湾45年来第一次朝野一体以公义与爱的精神,用美丽音乐来纪念“二二八事件”。 1995年2月28日,二二八纪念碑于台北二二八纪念和平公园落成,李登辉代表当局向受难者及其家属道歉。4月7日,台湾“立法院”通过《二二八事件处理及补偿条例》,10月7日生效。“行政院”于1995年12月18日成立“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负责受难者赔偿抚恤事宜。基金会成立后即开始运作,先由受难者本人或遗属提出申请,由基金会进行审核,如系事实,即按照补偿金核发标准视情况给予数额不等的补偿。   “二二八事件”是国民党给台湾所制造的最大一笔历史债务,清偿这笔债务绝非仅仅给予受害者家属于国家赔偿就可了结,国民党作为当时的执政党,必须承担其更大的历史责任和道义责任,必须承受人民对其执政历史合法性的质问。在台湾进入到政党政治之后,作为主要反对党的民进党,时时不断地以“二二八事件”激发所谓“台湾悲情”,制造省籍情结,酝酿族群冲突,倡导台独意识,对国民党的执政地位形成巨大冲击,迫使其连续两届失去政权。“二二八事件”已成为国民党最大的历史包袱,它不得不长期为其支付信用代价。在这个严峻的形势下,国民党并未退却,反而是勇于正视历史,主动承担责任,以真诚的态度换取人民谅解,重新取得人民支持。马英九在纪念“二二八事件”六十周年时,撰文阐述了他对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看法,对台湾人民郑重作出五点许诺:1、一定要让“二二八事件”成为台湾的最后一场悲剧,绝对不能再发生;2、对战争永远说“不”;3、严正地对族群撕裂说“不”,同时坚持清廉政治,打击贪赃枉法;4、政治必须民主,社会要更加开放,历史的教训是威权政治下的压制,会引发更强大的反抗,人民表达意见、集会、抗争和示威,是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5、两岸必须和平、开放,让二二八当时的内战烽火,永远从台湾绝迹。   正是在国民党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主导下,台湾社会各个阶层,包括朝野各个党派,普遍形成了“转型正义”的理念,该理念强调的是:转型正义作为“迟来的正义”的目的,是为巩固和保障基本人权等普世价值,督促政府停止、调查、惩处、矫正、和预防未来政府对人权的侵犯;当国家从独裁政权或内战状态转移至民主政治或和平状态时,对过去发生的侵犯人权行为,政府以转型正义维持社会稳定与满足应报思想。按照转型正义的理念,对历史的清算将不再重陷仇仇相报的族群冲突之中,相关的赔偿是着眼于社会的和解与团结,把过去发生的不义视为对未来发展的警戒,以此培养公民的理性精神,奠定宪政民主制度的牢固基础。   转型正义对于台湾政治转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各个党派均有强大的约束力。民进党个别民意代表曾经提出过一个“二二八事件及戒严时期政府违法责任追究特别条例草案”,该草案不只要求当时逮捕行刑的加害人,必须负起刑事和赔偿责任;如果当事人过世,还要继续追究包括配偶和子女在内等直系亲属的连带责任。对于这样一个明显鼓励族群冲突的草案,不仅蓝营痛批,民进党内部也是批评声不断,谢长廷和吕秀莲均对该草案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是“拿石头砸自己脚”。社会对该草案的普遍反应是,违背转型正义。台湾《工商时报》对此发表题为《不容法制与历史悲剧沦为政治斗争工具》的社论指出,在台湾社会中,“二二八”早就被大众认定是历史的悲剧,虽然始作俑者罪无可赦,但生者应该学习用爱及宽容来相互对待,岂可容忍政客用历史的创伤来撕裂族群,来进行政治斗争。可见,转型正义的理念已深入台湾人心,这是台湾政治转型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南非的“真相与和解”   南非的社会和政治转型,显然比韩国和台湾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一方面,它解决的是白人少数政权向黑人多数政权的转换,另一方面,是种族隔离制度终结之后如何重新建构族群和平共处的社会条件。对于一个由白人殖民统治已达四百余年的国家,社会的矛盾体系是由民族、阶级、文化、宗教以及风俗习惯诸种矛盾所共同组成,如何彻底清算历史问题,解除历史包袱,重建民族和解和团结,绝非单纯的政治转型即可实现,这必然涉及到更为广泛的社会改革和国家基础建设,涉及到新的国民意识的形成和国家认同。南非为此建立起来的“真相与和解”制度,创造性地为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开辟出一条正确之路。   1652年,荷兰在好望角开辟了南非最早的殖民地开普敦,从此欧洲白人移民源源不断地向此涌来,其中主要的是布尔人。在长达数百年的殖民统治中,欧洲白人不仅打造了南非的经济基础,而且强行地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大力奉行“白人至上论”,把非洲黑人视为奴役和教化的对象。进入20世纪之后,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南非白人政权为继续巩固其殖民统治,打着“维护白种人纯洁性”旗号,强行推行种族隔离制度,从1950年起,陆续颁布了《人口登记法》、《集团住区法》、《公共场所隔离保留法》、《土地法》,由此构成了种族隔离制度的四大支柱。1959年,又推出“黑人家园计划”,将占全国人口73%的黑人驱赶到12.7%的土地上居住。通过这些法案,南非公开建立了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制度,在这个制度之下,黑人的基本人权——居住、迁徙、工作、生活等项权利均被剥夺或限制,选举和被选举等政治权利更无从谈起。   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从其实行起,即遭到南非黑人的抵制和反抗。尤其是在非国大成立之后,黑人的反抗迅速进入到有纲领有组织的状态。非国大根据1949年《行动纲领》,组织了一系列反对种族隔离法的群众运动,通过罢工、不服从和不合作等非暴力方式,要求取消种族歧视,实现种族平等。其中规模最大和影响最深的是1952年的“蔑视不公正法运动”和1955年的“人民大会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南非第一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非国大的元老卢图利。自他之后,非国大在曼德拉的领导下,南非黑人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运动一度进入到暴力抗争阶段,1960年的沙佩维尔惨案和1976年的索韦托事件集中地表现了这一时期的暴力抗争特点,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冲突与互相仇恨达到了极其剧烈的程度,曼德拉也由此被白人政权投入监狱,终身监禁,非国大的大批领导人被迫流亡国外,南非国内黑人斗争陷入低潮。   在南非为终止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中,国际社会给予南非黑人以巨大的支持。早在1962年,联合国就专门针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成立了“反对种族隔离特别委员会”,在其后的二十年间,联合国通过了许多重要决议,对南非实行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连续进行了“动员制裁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国际年”和“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的10年行动计划”,由此促使许多西方国家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1986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全面反对种族隔离法案”,对同南非做生意的美国公司实行严格限制,美国的银行带头制裁南非政府并终止了对南非的全部贷款,从而引发国际社会多个国家宣布对南非实行制裁。到80年代末,全世界140多个国家与南非断绝了外交和经贸关系。   在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之下,南非白人政权不得不面对现实,郑重考虑终止种族隔离制度和还权于黑人的问题,他们的最大担忧是,在清除了种族隔离制度和把政权交还给黑人之后,他们会不会面临着黑人的清算和报复,毕竟在他们统治之下,制造了太多的人道灾难。在这个担忧之下,许多白人选择离开他们已生存了几代人的南非,重新返回欧洲。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出现,对于南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无疑是一个重大隐患。因此,历史性的妥协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1989年,非国大领袖曼德拉在狱中致信南非总统博塔,其中写道:“为了国家的利益,非国大和政府有必要紧急会晤,通过谈判找到一个有效的政治解决办法。”自此,开始了非国大和白人政权的建设性谈判。1989年,德克勒克上台,开始民族和解进程,他说:“我们当然还能执政五到十年,但那是毁灭之路。和谈的时刻已经到来。”1990年2月2日,德克勒克在南非议会开幕讲话中宣布解除对非国大等33个反种族主义统治政党和组织的禁令;同月,不顾议会内右翼集团的反对,宣布释放入狱达27年的曼德拉及其他政治犯;1991年6月30日,宣布废除四大支柱的有关法令,正式宣告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终结。1994年,南非举行大选,曼德拉就任总统,新南非正式诞生。   正是在以德克勒克为代表的白人力量和以曼德拉为代表的黑人力量,共同认识到历史妥协与和解的重要性,并将这一精神真正贯彻于政治转型之中,才共同主导了南非从一个种族政权向一个宪政国家的和平过渡,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并为后来的“真相与和解”运动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1995年,南非政府公布《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案》,根据此法案,宣布组成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由图图大主教担任委员会主席。委员会宗旨为“在弄清过去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促进全国团结与民族和解”。具体任务是:   1.全面地调查自1960年3月1日至1994年5月10日这段历史时期内各种严重侵犯人权事件的真相;   2.让受害者讲出真相以恢复他们的公民尊严,并提出如何对这些受害者给予救助;   3.考虑对那些服从政治指令严重侵犯人权但已向真相委员会讲出所有事实真相的犯罪者实施大赦。   为完成上述任务,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成立了相应的专门机构,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听取了两万余名证人的陈述,这些人中有种族隔离制度的受害者,也有当年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的作恶者。听证的重点是,由受害人讲述他们遭遇迫害的经历和受到伤害的程度,指控施害者的各种侵犯人权的行为,要求他们做出道歉和赔偿;同时,对侵犯人权的施害者,只要他披露了与政治目标相关的所有的犯罪事实,给受害人一个讲述他们所受到的侵害的机会,采取相关的手段来修复双方的关系,赔偿被害人所受到的损害,以及恢复被害人作为一个人和公民的尊严与人权,在全国范围内报道这种侵犯行为和受到侵犯的人,对如何防止再发生此类情况提出建议;只要双方能够彼此达到这样的谅解,均可算实现了和解的目的。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2003年,由完成使命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将所有听证记录编写为厚厚的7卷报告递交给南非总统姆贝基。至此,南非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才真正翻过去了。   南非的“真相与和解”运动,以转型正义的原则,化解了黑人和白人之间持续数百年来的民族怨恨,让受害者得到补偿,同时让他们宽恕过去,让施害者受到谴责,同时赦免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民族和解,重建了国家团结,开辟了国家未来,巩固了宪政民主制度,重写了南非的历史。   处理历史问题的四个原则   韩国、台湾地区和南非基于转型正义所建立起来的历史问题的解决机制,对于所有威权国家在政治转型中如何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其中的许多经验可以直接效仿。威权国家的历史,作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普遍经历过的一个阶段,是人类必须承受的一个代价。如何化解这个代价,如何在付出这个代价之后能够实现人类的正义和进步,是人类面向历史、现实和未来必须正视的问题。历史既可以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包袱,让他们永远背负,冤冤相报,互相仇视,无法卸装而行;也可以转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让他们记住教训,忘记仇恨,重新团结起来,轻装走向未来。共产党人一直在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总结。从韩国、台湾和南非的经验中,我认为,至少可以总结出处理历史问题的四个原则。   1、真相原则。   正确地处理历史问题,首先必须还原历史真相。威权制度面对历史问题的惯常做法是,以维护专制统治为目的,千方百计地歪曲事实,掩盖真相,尘封历史,按其特有的意识形态方式随意解释历史,无视重大历史事件的存在,设置历史研究禁区,企图依靠时间之流彻底冲洗掉人民的历史记忆。因此,还原历史真相,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统治者可以欺骗所有人于一时,也可以欺骗一些人于永远,但是,他们决不可能欺骗所有人于永远。历史的真相最终无法遮蔽,终有大白于天下的时刻。   还原历史真相,对于人民来说,特别是对那些历史的受害者来说,是要求一个公道,是要求彻底清除统治者无端加诸于他们名下的各项指控和各种不实之词,是要恢复他们的清白之身和做人的尊严,是要求历史的平反;对于统治者来说,特别是对那些理应承担历史责任的人来说,是要求他们主动公开说出历史真相,如实交代那些侵犯人权事件和重大历史悲剧的决策过程与执行过程,坦白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实际作用。在还原历史真相的过程中,由于年代久远,长期封闭,具体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细节极易引起争议,因此,真相的原则重在定性,轻于定量,重在对事,轻于对人。例如,台湾“二二八事件”究竟死了多少人,一直无法确认,数字差距极大,台湾前国防部长郝伯村就认为,实际死亡人数只有几百人,远不是成千上万。对于这样的分歧,马英九的看法是,“历史的错误或许可以原谅,历史的过程不能遗忘”,当局必须深刻体会受难家属的感受,要记取教训,避免重演和抚平伤痛,焦点不应该放在“受难人数”上。马英九的这个态度,体现的是转型正义的原则,是为历史评价和历史清算提供一个尽可能宽大的尺度,以恢复和重建历史正义为最大目标。   2、补偿原则。   在还原真相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必然是为历史受害者主持正义,恢复名誉,作出赔偿。威权体制下的受害者及其家属,长期受制于体制迫害,在身体和心灵上遭受极大创伤;那些死难者的家属更是无法彻底摆脱失去亲人的剧痛,巨大的精神折磨让他们对生活基本绝望,无论何种补偿都无法弥补他们所承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失。因此,补偿原则,首先应当是着眼于对受害者及其家属心灵和精神的抚慰,恢复他们的人格尊严,追认他们为正义所付出牺牲,赋予他们应得的荣誉,通过各种方式纪念他们。比如,韩国和台湾,均为悲剧事件的死难者建立了纪念碑、纪念广场和公园,设立国家纪念日,尽可能详细地查找死难者的资料,为他们建立专门档案,以备后人缅怀和研究。其次,在精神补偿的同时,制定专门法案,对历史受害者及其家属给予国家赔偿,建立国家和社会的专项基金,对受害者后人的困难给予特别救助。   补偿原则,不过是实现“迟来的正义”,它最终要表达出法律和道义的力量,一定会冲破制度的障碍而得以彰显;显示出不管在何种制度条件下,滥杀无辜,肆意侵犯人权和破坏公民财产的行为,均将在法律和道义上得到追偿。沉冤必须昭雪,正义必须声张,历史必须公正。   3、和解原则。   和解是转型正义的目的,这不仅是指受害者及其家属对具体实施威权统治当事人的宽恕和谅解,接受他们的忏悔和道歉,放弃对他们的法律追责,更重要的是,通过个人化的行为,形成全民和解的态势,以此重建国家团结的基础。但是,和解的必要前提是,历史的真相已经得以澄清,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物质和精神损失已经得到补偿,历史责任者的法律追责已经启动,尤其是对那些主要责任者的犯罪指控已经实施。历史重大事件的主要责任者和作恶者,必须受到法律的审判和严惩,否则,社会无法彰显正义,生者无法告慰死者英灵,人民的悲愤情绪无法得到有效释放。只有在公正的法律审判之后,在主要责任者真诚地表达出深切忏悔之后,才可以对他们实行大赦,宽恕他们曾经对人民所犯下的罪行。因此,和解是正义的实现、人民的谅解和执政者的忏悔所共同构成的。   威权统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制度化行为,它的具体执行者体现着国家的意志,承担着国家的职责,对公民的迫害更多的是一种职务行为;因此,对于威权统治的清算,如何界定庞大的执行者的行为,是一个难题。按照韩国、台湾和南非的经验来看,一般是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尽可能地放宽法律惩戒的尺度,对于那些具体制造侵犯人权案件的执行者,在事实调查清楚之后,只要他们认错忏悔,均不予以刑责处分。即使对于那些制造人道灾难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一般也是在执行刑期几年后,给予特赦,让他们重返平民状态,在家面壁思过。由此看来,和解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免责、宽恕和谅解,而且还在于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文化——基于人的良知、道德和法律的社会正义。   4、宪政原则。   威权体制下所发生的人道灾难,一般均来源于人民要求向宪政民主过渡而形成的政治冲突,冲突的实质是少数人专制和多数人权利的矛盾。在宪政体制下,绝无可能发生统治者以暴力压制多数人权利的事情,社会各个阶层、利益集团和党派的不同诉求均能通过合法的渠道得以表达。人权事件和大规模的人道灾难是威权统治的特有后果,避免这个后果的惟一途径就是向宪政民主制度过渡。转型正义提倡历史性妥协、和解与放弃法律追责等方式来重建国家团结,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宪政民主制度,通过制度而不是寻求道德觉醒以避免历史悲剧的再次发生。威权统治所付出的人权成本,只有在宪政民主制度中才能得到最终化解。   从韩国、台湾地区和南非的政治转型来看,威权统治的晚期,宪政民主的潮流实际上已经无法阻挡,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中产阶级都参与到了反抗威权统治的行列中,民主的目标已经确定;而那些威权统治者的命运则是不确定的,他们面临着最大的政治风险,面临着未来遭遇被审判的可能性,他们很清楚,作为威权统治的末代领导者,将不可避免地为威权统治的历史承担最终责任。因此,是主动转向宪政民主还是继续反抗宪政民主,就成为他们的选项。历史可以告诉他们的是,惟有主动转型,像韩国的卢泰愚、台湾的蒋经国、南非的德克勒克那样,迎合时代潮流,寻求与不同政治力量的合作和妥协,抛弃朝野歧见,共同建设宪政民主。惟其如此,他们才可能规避政治风险,完成政治转型,救党救国,成为时代英雄。   来源: 共识网 | 责任编辑:凌绝岭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qsw/qyyj/article_2012120772505.html

阅读更多

OhMyMedia | 财新《新世纪》:渤海隧道猜想

财新《新世纪》 2012年第47期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03日 如果修建成功,渤海隧道将超过欧洲的英法海底隧道,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其施工难度也将是最大的,造价预计超过2000亿元     财新《新世纪》 记者 徐超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从地图上来看,它是一个嵌入到中国内陆地区的海湾,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遥相对峙,像一双巨臂把渤海环抱起来。山东省烟台市的蓬莱和辽宁省大连市的旅顺是渤海入口处最近的两端。 从蓬莱到旅顺,直线距离大约106公里,但陆路交通要绕行海岸线,约为1800多公里。 1992年,时任山东烟台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现任鲁东大学副校长的柳新华受到欧洲英法海底隧道的启发,和几位同事提出在蓬莱与旅顺之间修建一条海底隧道,将辽东半岛和山东腹地连接在一起。此时,英法海底隧道刚进入修建的第五年。 如果柳新华的设想变为现实,两地的车程将从一天缩减到一小时。 这一想法刚一提出就受到多方质疑,尤其这项工程将可能是三峡大坝修建完成后中国国内最大的工程,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效益多久能见效,都没有答案。 20年后,在多方努力下,渤海海底隧道于日前再次被提上议程。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调研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告诉财新记者说,2013年他所领导的项目组将向国务院提交报告。不过,报告即便顺利通过,该工程最快也要等到2014年才能立项。   天堑变通途   1992年提出设想受挫后,柳新华开始奔走求教各科研单位的专家。他试图梳理出修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各方面的资料和建议。 他还不厌其烦地就渤海海底隧道的意义劝说各方:“从山东蓬莱经长岛至辽宁旅顺,建设公路和铁路结合的跨越渤海的快捷通道,使环渤海地区由原来的C形环绕变成直达运输,形成从黑龙江到海南十省一市的东部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 此外,柳新华还成立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 一家货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财新记者,目前,如果想要从大连运输一辆卡车的货物到烟台,通常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将卡车开到船上,通过船舶摆渡,头天晚上开过来,第二天早上到”,这样一趟的花费在5000元上下。如果选择陆路运输(即绕过渤海),费用会降低但时间更长。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指出,借助渤海海底隧道,东北至山东和长江三角洲的铁路、公路运距,比以前绕渤海将缩短400公里至1000公里,大大节省运费及时间;东北三省的货物和资源可以迅速直达山东半岛 ,并由此到达苏北和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这些将大大加快东北老工业区的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之间的铁路和公路距离将大大缩短,环渤海经济圈将变成一个前景广阔的“两小时经济圈”。 2006年11月,烟(台)大(连)铁路轮渡正式开通试运营,这条国内首个运距超过100公里的跨海铁路轮渡项目,成为建立渤海通道的第一步。 所谓铁路轮渡,简单说就是渡轮上修有铁道,火车可从陆地的铁道开进渡轮的铁道,然后乘船过海。 在2010年接受《大众日报》记者采访时,柳新华表示,“烟大铁路轮渡是渤海通道的东通道,作为这个项目的第一步,它实现了两个半岛之间的‘软连接’,有效提高了两地之间货物周转速度。但铁路轮渡耗时仍然较长,受气象条件影响大,等西通道建成后,将真正实现全天候的高速运行。” 柳新华所谓的西通道,即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考虑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修建的意义,自2009年以来,辽宁、山东两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经连续四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议案和提案。 在这些努力下,2011年,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提出“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工作”,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首次被纳入国家战略。 2012年,中国工程院王梦恕等六名院士组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调研组”,从工程角度进行调研。 王梦恕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准备在2013年春节后,最迟在6月上交到国务院。 “入线点、出线点基本定了,已经告诉大连当地的政府在旅顺港附近不要再搞什么建筑;另一端在蓬莱,蓬莱那边也定了一个点。” 王梦恕认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肯定会得到国务院的立项。     初定全隧道 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设想提出之初,通道的形式就有几种方案,包括海底隧道、海面高架桥、南桥北隧和伏贴式隧道桥。 2011年,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宋克志曾发表论文提出,采用“南桥北隧”的组合方案。 不过,王梦恕表示,2012年,全隧道方案已取代南桥北隧方案,成为有可能实现的最终方案。 顾名思义,南桥北隧方案是指在渤海海峡北部采用海底隧道,南部利用中途各岛屿建设跨海大桥。选择该方案有两个方面的考虑:成本和便捷。 宋克志在论文中表示,通常条件下,隧道单价高于桥梁,但在水深较深的重要航道上修建渡海工程时,采用隧道方案优于大跨度的桥梁。 他同时表示,在水深较浅或通航要求不高的水域,因桥梁单价的低廉且可充分发挥其优点。特别是在浅水域桥梁的结构形式较为简单,易于降低造价,并且施工面广,可以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 不过,2012年7月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调研组在大连旅顺区、烟台市所辖蓬莱市、长岛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后,调研组更倾向于全隧道的方案。 宋克志告诉财新记者,长岛县各个岛屿上的老百姓并不想在岛上通桥。长岛的生态环境目前是比较好的,如果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而且,各个岛上的居民很少,也就是说在岛上通桥的意义不是特别大。 “原来设计走桥也是考虑为岛上的居民出行提供方便”。除了上述因素,王梦恕透露,在渤海海域的海军方面也表示,如果采用南桥北隧方案会有安全上的顾虑。相比之下,全隧道方案更合适。 王梦恕解释说,全隧道方案是指在大连旅顺和烟台蓬莱之间修建一条海底之下100多米深的隧道,隧道与铁路网相连,“现在定的是汽车坐火车”。 如果选用全隧道方案,那么未来的渤海海底隧道将和1994年通车的英法海底隧道类似。英法海底隧道由三条长51公里的平行隧洞组成,通过隧道的火车有长途火车、专载公路货车的区间火车、载运其他公路车辆(如大客车、一般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的区间火车。 如果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选用全隧道方案,隧道长度将是英法海底隧道的2倍,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不过,这样的海底隧道工程将可能颇为艰难。 英法隧道被认为是世界工程界的奇迹,建设施工总计耗时七年,英国、法国共计1.1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从两个国家的海岸开始向中间推进。尽管在中点处汇合较为顺利,但由于施工期间遭遇的渗水、塌方等紧急事故,让工程延误将近一年。最终实际投入的建设经费及延期造成的债务,让负责运营的欧洲隧道技术公司一开始就背负上债务。 由于对车流客流量预期过高、火灾事故的影响、低价航空路线抢走部分生意等因素,英法隧道的运营公司在未来几年内都可能运营艰难。   仅次于三峡大坝   在从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的工程人员看来,此工程可能是在施工难度和造价上仅次于三峡大坝的工程。 多位专家表示,全隧道方案初步工程投入可能达2000亿元人民币,而这还只是非常保守的估算,工程投入资金的多少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方案。 目前常见的施工方案有三种:隧道掘进机法、钻爆法和沉管法。前述英法海底隧道采用了隧道掘进机法。 隧道掘进机法主要依赖于掘进机本身,英法海底隧道共采用11台盾构掘进机,在中点汇合之中,由于无法将掘进机拖出隧道,施工小组随即将掘进机深埋于隧道下层。钻爆法则一般更较常使用在围岩情况较好的条件下,中国第一条海底通道厦门翔安隧道即采用钻爆法施工。沉管法则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施工方案。 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王梦恕表示,如果项目能够得到国务院的立项并通过可行性研究,渤海海底隧道将采用隧道掘进机法的方案进行修建,“从勘探到修建的时间可能在六年至十年,中间还要做两个比较大的岛,在这两个岛上做两个竖井,用隧道掘进机法,一个月可以推进600米,在几个工作面上很快就能推进。” 但是,这只是较为乐观的估计。以英法海底隧道为例,在隧道修建工作开始之前,地质学家曾做了大量工作,地质钻探工作从1958年做到1987年,重要的钻孔达94个。之所以做如此多的勘探,正是因为海底隧道工程的特殊性。 隧道要贯穿各种土壤层和岩层,硬度都不尽相同,地质学家要先找出适合挖掘隧道的岩层。但在海底寻找这样的岩层可谓困难重重,同时因为存在渗水性低的要求,对海底隧道岩层的要求比陆地隧道的要求高得多。 英法隧道的地质勘探包括两个层面,浅层勘探在海底以下150米之内,考虑隧道布置的范围;深层勘探在海底以下800米之内,主要为评价地震风险提供数据。海底钻探曾采用大型石油钻机,每个钻孔平均费用约为50万英镑。所幸的是,在将近30年的勘探过程中,地质学家发现英吉利海峡海底有一层泥灰质白垩岩,厚度约30米。这个岩层抗渗性好,硬度不大,裂隙也较少,易于掘进。最终的隧道线路就布置在此岩层的下方。工程专家们认为,充分的地质资料和正确的判断,使英法海底隧道找到了理想的岩层。 是否能找到理想的岩层只是第一步,对于渤海海底隧道的修建来说,将要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来自于两个断裂带——郯庐断裂带和张家口蓬莱断裂带。英吉利海峡的形成时间要比渤海海峡早得多,渤海海峡形成于1.4亿年前的燕山构造运动和后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现在还处于活动期。 历史上,渤海海峡从来没有持续很久的平静。1668年发生过郯城8级强震,1975年发生海城7.3级地震,1969年渤海海域还曾发生7.4级地震。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系教授李三忠告诉财新记者,减少地震影响的解决方法就是工程上将海底的抗震设防级别调高,“至少抗八级地震”,不过,工程的造价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宋克志认为,现在提地震和断裂带的影响仍为时尚早,“断裂带也不好说是不是颠覆性的因素,现在还不能下结论。”王梦恕则表示,在立项之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将对地质进行勘探,那时才能做出判断。 2012年10月17日,民革中央副主席齐续春率调研组来到山东烟台就渤海湾跨海通道建设开展专题调研,同行前往的还有发改委、环境保护部、铁道部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 民革调研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会上的讨论看出,从部委的角度来说更倾向于全隧道方案,因为这个方案对环境的影响是最少的,但是造价可能要提高几倍。 这位工作人员对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修建不乐观,“至少还要等十年二十年。”他对财新记者如是说。■ © st@小声说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2/12/07.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新世纪周刊 New:!我们建立了OMM人人公共主页!欢迎关注! |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