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

中国统计局:“中国经济不存在滞胀”

2011年04月15日12:12 中国统计局:中国经济不存在滞胀 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周五称,中国经济当前不存在滞胀问题,从上半年乃至全年的走势看,出现滞胀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盛来运在介绍一季度经济情况的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中国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9.7%,增速低于2010年第四季度的9.8%,也大大低于2010年第一季度的11.9%。 与此同时,今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5.0%,增速高于1-2月的4.9%以及全年4%左右的目标。其中3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增长5.4%,为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增速,显示通货膨胀压力巨大。2008年7月份CPI增速高达6.3%。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物价增速持续高涨,难免引发人们对于中国经济陷入滞胀的担心。 对此,盛来运表示,当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比较强,未来出现滞胀的可能性“非常小”。 他认为,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一季度呈现经济走稳、物价可控的特点。 盛来运强调说,中国经济正继续超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物价水平也是总体可控,只要继续落实中央的物价管理政策,未来物价维持稳定的可能性比较大。 不过他也表示,尽管当前经济没有出现滞胀,也不能掉以轻心,还要未雨绸缪。 盛来运谈到,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工资上涨也增加了企业成本和整体的通货膨胀压力。因此当前中国物价面临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针对今年第一季度出现的贸易逆差,盛来运称,这是一个积极信号,说明中国进出口结构向着希望的基本平衡方向在发展。 不过他也承认进口商品价格涨幅高是出现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 中国今年第一季度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是2004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 根据盛来运透露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对GDP贡献率为60.3%,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投资贡献率44.1%,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贸易的贡献率是负4.4%,拖累GDP下降0.5个百分点。 此外,盛来运还提到北非和中东局势是影响经济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之一。 他表示,利比亚是石油输出国之一,利比亚局势动荡加大石油产品上涨预期,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 返回页首

阅读更多

统计局说房价调控见成效 真的吗?

统计局说房价调控见成效 真的吗?   2011-1-21 每日经济新闻       笔者认为房地产黄金时代过去,白银时代到来。出于中国经济转型与人民币国际化两大原因,政府不可能放任房地产泡沫无止境膨胀,将持续维持高压态势。       统计局送来及时雨,发表署名文章称房价调控初见成效。如果属实,理应额首称庆,但仔细分析,却发现是空心汤团。       首先,目前统计局采纳的数据仍由开发商上报,笔者从来不相信深陷利益中人能够得出客观的数据。有资深统计专家吿知,即便数据不真实,各年的同比等曲线不应该有太大出入。但笔者连这一点也不信,原因很简单,我如果是开发商会编得让数据看似真实,房价略有上升,甚至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给你标出来。但做得再真原始数据也是假的,同比曲线必然是假。不可能出现假假得真的结果。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2010年年末再度表示,房地产价格统计将改革,从2011年起,新建住宅的数据将充分利用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网签数据,二手住宅销售价格调查为非全面调查,采用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房屋中介公司上报、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与调查员实地采价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基础数据。如果成真,2011年的房地产数据不会再闹荒唐的笑话。       如果此次数据利用网签数据,真实性大幅提高,虽然鉴于二手房阴阳合同盛行,仍有做假的可能。       其次,统计局的数据以同比与环比作为证据。       从4月下旬开始,调控效果初显。5月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开始回落,比上月回落了0.4个百分点,此后同比涨幅连续7个月回落,12月份同比涨幅为6.4%,比涨幅最高的4月份回落了6.4个百分点。从这一情况看,房地产市场投机性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变动更为明显。4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同比涨幅为17.3%,从5月份开始涨幅逐月回落,12月份的涨幅比4月份回落了8.8个百分点。       我们来分别看看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新建商品房价格。       2010年,一线城市全年房价大涨,京、沪、广、深四大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套数同比均有所减少,北京全年成交量为1200万平方米,上海为937万平方米,广州为896万平方米,深圳为309万平方米,但房价出现整体大幅上升。       从全年均价看,1月10日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北京2010年新建商品住宅均价已达到20328元/平方米,同比大涨42%,涨幅居四大一线城市之首;同一天上海房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全年均价达22261元/平方米,堪称全国房价最高的城市,全年均价同比涨幅为40%;广州2010年均价也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57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3%;2011年1月8日,深圳市市规划国土委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市新房年度成交均价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每平方米20163元,比2009年上涨33.2%。       成交量下降而房价上升,说明泡沫在增大。当然,统计局可以说新房涵盖范围不广,但新房上涨如此之高,很难想像二手房、商业地产等会在谷底徘徊。请不要告诉我经济适用房等保障型住房抑制了房价,大家关心的是市场,从来没有把官员大批入住的经济适用房当衡量标准。       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自2009年就迎来上涨高峰,不必提社科院的房地产泡沫指数中二三线城市占据大半壁江山,就笔者亲眼所见,两年前房价尚在低位的二三线城市这两年均出现了上涨,并且伴随着产业转移、人员回流、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化有继续上涨的趋势。有时候,我们不信数据,信常识,信亲眼所见。       第三,统计局的环比数据更加喜人,如果同比增速如此之大,环比的平稳实在让人吃惊,后八个月月环比平均上涨幅度仅为0.18%。       笔者对环比数同样存疑,如果全年环比月平均上升0.15%左右,全年上涨幅度极小,那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调控已经成功。       可能肯定的是,观望心态确实在加重,这是调控的成果之一,影响到了投资者预期。全年房地产周期缩短、价格震荡,目前房价博弈激烈,有的地区的二手房交易价格高而摘牌者少,能够证明的也有媒体曝光北京中介影子公司增加、网签退房率增加。但调控十分困难,面临重重挑战,成果到此为止,投资者正在计算新的成本与政策风险。       冲着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出调控已见成效,幸亏这次统计局的署名文章留有余地,只表示“国家宏观调控初见成效,2011年房价调控仍然任重道远”。   注:面对各地企业家,感觉转型压力。     并非专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非地方政府之责。     新拆迁条例的拦路虎,土地财政与中介、法律不独立。     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但系列文章可以。       希望转型成功。     历史上有太多悲剧,最好的时期仅能吃饱饭。     现在中国处于难得的时期,没有割据,基本没有外侮,三十年改革有财富积聚,不该回到民不聊生的时代。     相信每个人的声音都会形成合力。     收到很多朋友来信,恕不能一一回复。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五岳散人:我们这里还有什么是不敏感的?

我们这里的敏感有两种,一种是被动型敏感、一种是主动型敏感,被动型敏感大多是因为突发事件,这个就不说了,主动 型敏感最典型的就是这种情况。但两者相同点在于都是背后的利益驱动,以至于处处皆敏感,几乎没有不敏感的领域,哪怕有各种各样的据说有助于透明的法律法 规,一涉及敏感点就什么用处都没有了。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一月之声(2025)——“今年会不会比明年好?”

【404文库】“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外二篇)

【404媒体】“童话里,是《咕咚来了》;现实中,就是富士康大逃亡”(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中国无差别袭击案件受害者纪念墙

我们建立了这个无差别袭击案件受害者纪念墙,持续记录全国各地的无差别袭击案,并纪念和哀悼这些案件的受害者。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