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使馆

維基解密: 中國線人之謎

作者: 阳光时务  |  评论(0)  | 标签: 时事观点 文/陈文森 维基解密的美国外交电文为访谈人加注「保护」字样,被左派网站污名化为「线人」,在中国公共舆论界掀起波澜。但不少毛左和亲体制人士却也赫然列名「线人」,「锄奸」活动搬石砸脚。其实,使馆通过与驻在国各界人士进行交谈,从而了解并搜集该国政情,是正常外交活动,也是外交官的职责所在。 一个常任工作人员只有数人、处事神秘的媒体组织,却能撬动各国內政外交的种种敏感秘辛,引发一轮又一轮波及全球的政治与传播风暴。维基解密(Wiki leaks)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在过去两年间可谓是声名大震於国际。 凭著不断释出的大量机密档案,维基解密所製造的种种效应,不仅如其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预期的那样令政府和强权感到恐惧,令更多的谎言与欺骗被拆穿,更在许多意想不到的地方衍生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维基解密近日的外交密档,更在中国掀起一场揪查「美分党」、「汉奸」的轩然大波。然而,这些在外交密档里被提及的中国人,按照使馆的本意,本来就是使馆官员在驻在国的访谈对象,外界將之污名化了。 外馆电文掀风波 从2010年底起一直陆续公佈到今天的大批美国外交密电,犹如杀伤力惊人的霰弹。在超过25万份的美国机密外交电报中,维基解密把美国国务院与驻各国使领馆之前的通讯记录、情报汇整都编好顺序,一一上载。 按照《纽约时报》评论的说法:「25万份机密美国外交电报为外界提供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机会,了解位於全球各地的美国大使馆的幕后交涉、对国外领导人的坦率看法以及对核问题、恐怖威胁的真实评估。这些电报还揭示了奥巴马政府內部对危机和衝突的意见交流。」 外交密电的影响范围,就不仅限於美国一国了。美国驻外人员在加密的情形下,口无遮拦地任意点评驻在国人物,或是將各国政坛秘辛回传华盛顿。 驻柏林大使认为德国外长缺乏外交经验,「思维背后很少有内容支撑」。阿塞拜疆总统夫人酷爱整容导致脸部僵硬。阿富汗副总统马苏德曾携带著5200万美元现金的提包被美国缉毒特工拦获。法国总统萨科奇在就任前会见美国大使时,追著儿子的宠物兔子跑。美国以奥巴马会见为条件,交换斯洛文尼亚接受安置关塔那摩囚犯。 各路电文一出,美国政府忙不迭地跟各国政要打电话道歉,一时烽火四起。国务卿希拉里更是到处出动,將维基解密称作对世界各国的攻击。不过希拉里本人也没能幸免。密电显示她曾经下令暗中调查各国驻联合国外交官,并指示收集各国高级外交官的生物信息(DNA)。 即使在信息开放程度较差的中国,维基解密透露的外交电文也颇有看头。如一份2009年11月使馆工作人员走访甘肃的电文就显示,地方官员为了迎接胡锦涛的考察,刻意造作。官员们不仅命令被考察的农户「连鬍子都不能刮」,用於作秀的与农民炸油条的油也只有70度,已避免胡锦涛被油溅伤。最后吃到嘴里的油条根本不是当场所炸。 又如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曾接获情资,称朝鲜载有导弹的货物正以飞机运输的方式从北京运往伊朗。赖斯要求美国使馆「最快」、「以最高层次」说服中国阻止运送。2007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和胡锦涛的一次见面中还亲自提出相关问题。 这样信息丰沛的海量外交密电,却只是通过一位美国大兵就轻鬆泄露出去的。1987年出生的布莱德利·曼寧,在2009年於巴格达担任美军情报分析师时,趁接入美军內部信息网的机会,將大批外交电文下载。据曼寧本人对朋友描述,他假装在听一张贴有Lady Gaga標籤的CD,然后迅速地在电脑中操作,把CD里的音乐抹去,將机密档案下载並刻录到CD中,並最终转移至一个移动U盘里。虽然曼寧已被美军逮捕并面临重刑,但他的判断并没有错误,「国务卿希拉里和几千名美国外交官在早晨醒来之时,看到这些全球公开的外交密电,肯定会心臟病发。」 2011年中,由於阿桑奇在接受卫报记者採访时,向记者提供了一段维基解密用来保护密件的真实密码,而记者又將密码放入公开出版的书籍中,导致维基解密自己也被解了密。竞爭对手网站將密码破译,大批电文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上线,阿桑奇也被迫跟进,改变了原先会对密电可能伤害到的人物进行保护处理的办法,又一次大批推出了原始外交电文。其中中国的部份,可以一直上溯到1989年六四事件前后美国使馆人员发回的分析与访谈。 「Protect」与电文可靠度 在不少美国外交电文中,使馆工作人员会在一些报告的谈话对象中加注「protect」(保护)或「strictly protect」(严格保护)字样。在一些媒体的早期报导中,这样身份的人被冠以「线人」的头衔,用来指代美国使馆访谈的联繫人。 这样的称谓放在中文语境中,却不免给人以「里通外国」、「汉奸」式的不当观感。事实上,美国使馆通过与驻在国各界人士进行交谈,从而了解并搜集该国政情,是非常正常的外交活动,也往往是外交官,即密电中出现的政治官员(Poloff)的职责所在。 即使是中国的外交官,在驻在国活动时也不可避免地要访问当地专家学者,了解驻在国的社会政治动態。只要搜集的信息都在驻在国法律允许范围之內,对联繫人和使馆工作人员而言,都没有问题。 最为可笑的是,维基解密的外交电文在中国的公共舆论界,居然还能掀起一场內斗的波澜。左派网站乌有之乡转载《谁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中国线人》一文,將所有被使馆加注保护字样的访谈者都称作「线人」,还號召网民一同来挖掘。 不少毛左和亲体制人士更欣喜若狂,以为找到了「西奴」、「带路党」的证据,却不料隨著深挖下去,包括《环球时报》主笔王文、《中国不高兴》作者王小东等左派活跃分子也都赫然列名「线人」。本来兴高采烈的「锄奸」活动搬石砸脚,不得不收小声势。 美国为访谈人加注保护字样,一般有出於多种考量的可能。这其中包括受访谈人身份敏感,被披露后会受到伤害或困扰——美国於中东地区访问许多女权运动人士即属此例。也可能是谈话內容太过敏感,透露出去会造成外交上的尷尬或被动——许多交谈中品评外国政要的电文属於此类。 还可能是谈话內容並非完全翔实,仅供参考,故此不能被泄露,以免发生以讹传真。维基解密的中国电文各自属於何种情况,并不甚明確。但阅读各个电文中的访谈內容,并没有泄露国家机密或违背中国法律的事实。 相反,如藏族僧侣就奥巴马会见达赖表达喜悦之情的电文,很可能正是害怕僧侣受到违背中国宪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的迫害,而特別加注保护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少公共知识份子在曾和美使馆谈论的消息曝光后受到的污蔑与困扰,以及左派分子在被发现曾和美使馆接触后的尷尬,或许也说明美国人在电文中加注保护的「体贴」或是「別有用心。」 对外交电文的解读,也要秉持更为小心和客观的態度。由於每份电文的长度有限,所以外交官的汇报可能无法完整地重现与访谈人交谈的全部內容。甚至可能发生断章取义,或者引述语句脱离语境的状况。 美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霍格兰德在维基解密事件后,就被媒体发现曾要求手下像记者一样写作。「电文的前三到五个字是读者在瀏览海量信息时最先注意到的內容」,他还撰书详述如何让电报的行文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书名就叫《大使的电报起草技巧》,在这种背景下,电文敘述不完整、挑选有衝击力的內容陈述是完全可能的。 此外,特別是在中国这样的非英语国家,外交官的访问即使专业,也可能存在文化和日常交流中的误读。由於中国大陆的电文当事人大多拒绝发表看法,外界无从得知电文的准確性。 以台湾部份为例,美国外交官员的电文显示副总统萧万长在答应出任马英九2008年总统大选副手后,仍然表示不看好马英九选情,就曾在岛內掀起疑问。萧万长本人回应以不合逻辑,但有报刊就指出可能是外交官误读了萧万长的谦虚之辞,属於中美交往中的文化差异。 在美国外交系统的默认下,外交电文的真实性应该是毫无疑义,但表象的真实,是否能够避免不全面、甚至恶意的解读与宣扬,就是维基解密这阳光下的惊雷所不能控制的了。 本文原载《阳光时务》电子杂誌第3期 http://isunaffairs.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2278.html 声光影像,多维体验,越互动、越精彩,都在《阳光时务》iPad版。弹指之间,触摸真相。 iPad: http://ipad.isunaffairs.com Android系统: http://android.isunaffairs.com PC电脑: http://emag.isunaffairs.com 手机:请下载Zinio阅读器,并确保已在PC上访问并注册http://emag.isunaffairs.com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阳光时务的最新更新: 我們怎樣被洗腦?——專訪牛津大學研究員凱瑟琳·泰勒 / 2011-09-30 16:27 / 评论数( 0 ) 十年進退兩茫然 ——「9.11」以來的美國與世界 / 2011-09-30 15:53 / 评论数( 0 ) 中國民間金融貧血症 / 2011-09-30 10:28 / 评论数( 0 ) 金三角勢力大洗牌 / 2011-09-30 10:26 / 评论数( 0 ) 你可以不信神,但不能不對話 / 2011-09-28 22:59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

华尔街日报 | [WSJ博客] 菲律宾官员“悬浮照”引网民抨击

彷 佛修复台风“纳沙”( Nesat)这周对马尼拉造成的损失还不够忙一样,菲律宾的公共工程部官员们同时还在打一场公关战。火眼金睛的网民们发现,一张看起来像是重要官员在勘察台风影响的照片是在马尼拉湾遭破坏景象的背景基础上合成的。 这张照片是菲律宾公共工程和公路部在社交媒体网站Facebook上发布的,声称是副部长摩莫(Romeo Momo)正与国家首都地区主任Reynaldo Tagudando和工程师Mikunug Macud在勘察台风的灾后影响。从照片上看,三人似乎是站在马尼拉海湾岸边步道的废墟上,步道的一部分已被台风摧毁。 这张照片激起了网民的批评浪潮。网民Tin Chosantos在公共工程和公路部Facebook页面上写道,请指教,如果你们是在完成工作,为什么要伪造照片?另一名博主Pierre San Diego写道,如果连这种简单的东西都能伪造,想想他们还会做出什么事情。 在马尼拉试图从台风中恢复之际,菲律宾的紧张局势愈加严峻。两年前一场极具破坏力的风暴造成马尼拉和菲律宾北部近500人死亡后,当地政府应对台风“纳沙”的准备工作似乎大有进步,但马尼拉本周却经历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洪灾。 一家五星级酒店、马尼拉医院和美国大使馆滨海的部分受到洪灾影响。数千名当地居民前往庇护所寻求庇护,然后回家清理台风造成的损失。至少有39人死亡,31人依然失踪。 对公共工程部Facebook照片的抨击让人想起今年6月发生在中国的类似事件。当时的一张照片显示了三名四川省地方政府官员据说在视察当地公路的情形。三人看上去是“悬浮”在路面上,网民由此开始嘲笑当局并上传三人到访月球、火星和白宫等地的合成照片。 中国当局最终承认这些照片经过了处理。 面对日益激烈的争议,菲律宾官员采取行动的速度要快得多,迅速删除了这张令人诟病的照片。公共工程部的新闻官员说,这张照片是误发的,本应是内部刊物一组合成照片中的一张。新闻部门负责人Beth Pilorin在公共工程部Facebook页面上发表了一份致歉声明,说这张照片在员工上传之前还没有完成。 James Hookway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阅读更多

呼吸中国的空气之前,请务必三思

作者:马克·麦金农 / 马凯( Mark Mackinnon ) 译者:哈土鳖科维奇 cromartielu@gmail.com 文章来源:东西网 http://dongxi.net/b11S5 转载请保留以上信息。   2007年11月7日,北京某大街,市民正骑车出行。 图片来源:路透社 / 雷恩哈德·克劳斯 ( REINHARD KRAUSE ) 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的首都生活,人们常常能像今天这样“尝”到空气的味道。但是这种味道可让人非常不爽。在加拿大人们享受的是雪片蘸到舌尖的清新感觉,而在这里每呼吸一口空气都像是在舔舐炽热的金属。 所以,当我在世卫组织发布的城市空气污染榜单前几名中找不到北京之时,感到非常吃惊。   随后我稍微研究了一下此类榜单的统计方法。在大多数国家,世卫组织都依靠其自身统计数据。但在上榜的所有中国城市中,检测站数量一栏中都被标注为“欠奉”,因为这种途径不适用于中国。所有数据都是由中国官方的国家统计局提供的。 居住在北京的居民都知道,当地政府每天都在空气质量问题上欺瞒公众。(这话听起来挺不和谐吧?像不像哮喘病人气管的声音?本文作者正是一位 19 个月大哮喘患儿的父亲。) 位于北京东部的美国大使馆设有一处监测站。他们在 Twitter 上发了一条广播,称今天上午 9 点到下午 1 点北京空气质量指数为 344 (计量范围从 1 到 500 ),等级为“对健康极为有害”级。(我估计至少 500 。 500 这个数字比世卫组织标准高 25 倍,曾一度被视为空气污染指数上限。在去年 11 月一个烟尘漫天的早晨,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甚至飙升到前所未闻的 562 ,促使负责“ BeijingAir ”账号的美国使馆工作人员发布了一条著名的“空气状况糟糕到令人抓狂”的信息。) 但中国并不承认这些统计数字,或者说此地的空气质量的确对所有人都很危险。中国官办的《环球时报》称周二北京的空气质量为“中等”,但它却没能像美国使馆 Twitter 账户那样,拿出臭氧含量或 PM2.5 悬浮颗粒物等监测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论调。 [PM2.5 即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悬浮颗粒物,也叫做可入肺颗粒物。—— 译者注 ] 在北京,因政府拒绝向公众诚实报道城市空气质量而导致的损失难以衡量。每天都要花费一番力气告诫那些在《环球邮报》( Globe and Mail )和加拿大电视公司( CTV )合租办公室里工作的人关好窗户,告诉他们窗外的是烟尘而不是“雾气”(而中国官媒正是将烟尘称为“雾气”)。在这烟尘缭绕之下,仅仅数个街区之外的建筑物就几乎变得看不到了。 下面这张照片是我在去年秋天拍摄的我们办公室窗外的景象   一份由维基解密曝光的 2009 年美国驻华使馆电报表明,相比美国使馆空气质量监测站发现的问题,更让中国政府担心的是 BeijingAir 上曝光的信息可能会导致公众的愤怒。 事实上,美国使馆对于北京空气质量的评价经常不外乎这三种:对健康不利、对健康非常不利、对健康极为有害。这些评价时常被忧心忡忡的中国网民甚至一些其国内媒体引用,以证明空气污染程度远超政府告知他们的水平。 据该电报记述,中国外交部曾派人来到美国驻华使馆,抗议说“将这些(在中方看来与北京市环保局的‘官方’数据‘相左’)的信息通过美国使馆 Twitter 账号公之于众的行为,已经在中国公众中间‘混淆了视听’并导致了‘不良社会后果’”。中方要求美国驻华使馆想个办法,让 BeijingAir 账号只对美国公民开放。 从电报上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拒绝了这一要求。但之后不久北京方面就炮制出一个解决方案,针对的不仅是 BeijingAir ,还有其他一系列不适合在网上谈论的内容。至此中国所有网络用户都无法再直接访问 Twitter 。这就是所谓的 GFW ,只有相对少数人凭借一些技术手段才能实现“翻墙”。 所以,北京今天的空气质量还是“中等”。外面都是宜人的“雾气”。打开窗户深呼吸一下这秋天凉爽清新的空气吧! 我闺女几乎一整天都呆在室内,可今晚她却依然在床上咳个不停。    查看评论

阅读更多

BBC | 大家谈中国:骆家辉是个好干部

骆家辉在中国的”亲民行为”引发热议 随着2011年9月新一轮美国对台湾军售,骆家辉——这位奥巴马政府的“推销员”、新任美国驻华大使的“蜜月期”也提早结束了。这并不使人惊讶,因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在曲折中前行。 与前一任大使洪博培不同的是,骆家辉的中文水平一般;但是他是首位华裔人士担任美国驻华大使一职,意义非凡,显示出美国政府对于美中两国关系的重视;此外,吸引媒体和中国民众眼球的主要还是他来中国的方式与作风。骆家辉来中国赴任,和普通人一样乘飞机,穿普通人的衣服,随身行李自己肩扛手拎。家人和他一起来中国,他们的孩子同样得自己拿行李。到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美国大使馆派来豪华轿车来接,但嫌车小,一家人宁愿挤在一辆普通的大车上。上车放行李时,一家人也是自己把行李搬到行李箱中。与骆家辉同机的乘客非常惊奇,骆家辉一家在飞机上,一直像普通乘客一样低调,吃的也是飞机提供的免费餐,竟然没人发现与美国大使同机,直到下飞机时,看见一些西装革履的官员接机,大家才恍然大悟。 高官没有高官的架势,这才是正常的。官嘛,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那是理所当然的,哪来的喳喳呼呼,若山寨土匪般傲慢的官态?骆家辉能做到的,我们中国的官员难道做不到吗? 在他到北京就任前后,一些中国媒体就开始鸡蛋里挑骨头了。一位大使日常的简朴生活和率直言行,竟然惹得某些中国媒体和人士极度不满,并引来严厉的训斥——“希望骆家辉好好做驻华大使”,这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奇观。此番训斥真是大长了我中华——哦不对,骆家辉也是华人,应该是我“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美帝国主义”的威风,让一批批“爱国民众”扬眉吐气。不过,只有训斥恐怕是不够的,骆家辉到底该怎么做才不是“作秀”,才能成为一位符合他们意愿的大使呢? 尽管美国官方好像从来没有教育他们的官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相比较起来,美国的贪官污吏却比中国少得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差距来源于教育和制度。美国为什么能够强大?因为人家的官员真的是公仆。 而我们中国的官员呢?做普通人很简单,就是不搞特殊化。中国现在所搞的按部级官员、局级官员、处级官员、科级官员的等级和级别来制定报销标准,就是不把官员当普通人。越是有级别的划分,越是强化官员不是普通人,结果,出差、办事处处比排场、比奢华,官员就逐渐忘记自己必须是普通人了。 对官员来说,你已经当了官,工资福利收入已经很高了,却还要用公款显示自己的官位,有人还把这等“好处”惠及家人,这当然会让老百姓心中不痛快,产生反感情绪,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大。骆家辉和许多西方国家官员深知这一点,所以出门很自然地不要那些“风光”和牛气哄哄的排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优秀的党的干部,怎么可以不如骆家辉那种人呢? 《 大家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大家投稿,请把文章发送到: 按键 tougao@bbc.co.uk

阅读更多

方励之:我经历的1989-1990中美互动(A)

开篇 2010年圣诞节前,收到李荫远先生的e-短信。云:“多年不通音信。钱先生辞世不觉已十一年了,我手边只有他指导的科学史学生早年写的传略。我在网上读到过你的两篇回忆散文,都是关于大学刚毕业时期的,也许你真该动笔写回忆录了,不是写你正确与否,而是可以给二、三十年后治史学者之采择与评论。” 这里钱先生是指钱临照。李荫远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62-1965年间,我一边在科技大学教书,一边在李先生门下作研究。李先生现年已92岁,已洗手物理,也不参加院士活动,转而研究新诗,2006年有“当代新诗读本”出版。 因我忙于日常的教学和研究,“剩余劳动力”不多了,没有写回忆录的能量。加之,“回忆录”这类“书”,如美元一样,正在贬值。然而,如李先生所言,“二、三十年后治史学者”的兴趣并不在于回忆者自陈的“正确与否”,而在于可“采择与评论”的史实史料。所以,重要的是提供史实,即可被证明或证伪的硬史料。 本文涉及的历史,主要是李淑娴和我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避难时期,中美两政府之间的外交互动。 有关的史料 避难时期是1989年6月5日到1990年6月25日。该期间,“方李避难”是中美外交的核心问题之一。中方当局公开的史料,记在钱其琛的书中[1],很简略。美方当局的记载,在布什(G.Bush)和斯考克罗夫特(B.Scowcroft)的合作回忆中[2],也简略。记者James Mann查阅了美国务院的档案,对此案写得较为仔细[3]。 大使李洁明(James Lilly),对“方李避难”一案,无疑所知最多。他对此段历史,有相当长的叙述[4]。不过,李洁明的回忆录是经CIA出版评审委员会审查过的。对比基辛格的新书[5]关于“方励之问题”的章节,就会发现一些史实在[4]中被隐去。以下文字谈到的历史故事,尽量不重复已发表的文献。 当年美方的谈判立场之一是:“We are prepared to serve as the `mailman’ between Dr. Fang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is regard without offering commitments on behalf of the US government.”(见talking points Nov.18, 1989, 全文将附于(B)中)。大使李洁明确曾说:“I’m only the mailman for Fang Lizhi (我只是方励之的传信人)”[3]。“only”一词不准确。但李洁明确实在谈判中扮演过传信人角色,他传来中国政府的口信和文件,也传去我们的回应。重要谈判前,李洁明往往将他的谈判要点(talking points)告诉我们。所以,我们知道1989.6-1990.6期间的中美夛A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