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

美国之音 | 俄为印改造航母试航 印中军备竞赛加剧

莫斯科 – 俄罗斯为印度改装的航空母舰正在试航。这艘航母将使印度海军战力大大提升,同时也将加剧印度同中国的军备竞赛。 *首次出海试航 厂家非常满意* 俄罗斯为印度改装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本月初首次出海试航。改装这艘航母的俄罗斯北方机械制造厂说,航母的许多方面甚至超出设计要求。在动力装置测试完毕后,航母将从俄罗斯北部的白海进入巴伦支海,对米格-29K舰载机、航母起降装置等部份进行测试。 *印海军战力大大提升* 印度和俄罗斯的海军专家说,印度在获得这艘航母后,印度海军的战力将大大提升,印度洋地区其他国家海军将无法与印度匹敌。 军事分析人士说,中国也正加紧试验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俄罗斯把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转交印度后,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将进一步加剧。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穆金说:“虽然印度和中国都声称两国保持友好关系,但印度传统上一直把中国当成自己的最主要威胁。印度甚至不把巴基斯坦看成是头号威胁,因为印度军方认为,依靠印度现有的军事实力,印度能战胜巴基斯坦。但对付中国,印度觉得还必须投入更多的军事实力。” *年底交船 全新现代战舰* 这艘航母的测试总共将持续124天,如果一切顺利,今年12月初将正式交给印度海军。参加航母测试的人员包括印度海军和技术人员、北方机械厂的工程师以及俄罗斯海军官兵。 北方机械厂厂长吉亚奇科夫说,现已被印度命名为“维克拉马蒂亚号”的这艘航母在经过改装后已变成一艘全新的现代化战舰。航母采用了新的动力装置、导航系统、雷达和起降弹射系统等。 *帮印度海军遏制中国* 军事分析人士穆金说,印度洋对中国的海上交通越来越重要,再加上南中国海地区局势日益紧张,印度从俄罗斯获得航母,从俄罗斯租赁的核潜艇不久前也投入服役,使印度海军更能遏制中国。 穆金说:“如果印度和中国不是在军备竞赛的话,至少双方都在军事领域大大投入。其实除了印度之外,南亚和南中国海地区的其他国家,也都伴随解放军实力的加强而增大军事投入。” *俄交船期延后 费用大涨*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在80年代末投入苏联海军服役。2004年俄罗斯同印度签订了改造这艘航母、把航母转交印度以及向印度出售米格-29K舰载战斗机的协议。但俄罗斯的交船日期迟了好几年,向印度索取的合同费用也从最初的15亿美元上涨到后来的23亿美元。 改造后的这艘航母可装载30架米格-29K战斗机和以及卡-28、卡-31反潜直升飞机。印度已同俄罗斯签订了采购数十架米格-29K战斗机的合同,其中一部分战斗机将部署在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上,其它战斗机将部署在印度自己研制的航母上。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任婧:中国首艘“航母”诞生于北洋时代

   东北海军诞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曾是中国最强大的舰队,拥有中国第一艘环球航行的巡洋舰。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也诞生在东北海军,“施来克”舰载飞机曾飞临上海轰炸……盛极一时的东北海军在近代中国的海军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东北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其中沈鸿烈可谓居功至伟。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东北海军最后的分裂改投也与其有着莫大的关系。    沈鸿烈受命组建东北海军   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西伯利亚地区一片混乱。北洋政府为防范赤色革命蔓延至中国境内,筹划在黑龙江上建立一支江防舰队。   1920年4月,成立不久的吉黑江防筹办处将3艘商船改造为“江平”号、“江安”号、“江通”号3艘浅水炮舰,并向中东铁路局借调巡船6号,改名为“利济”,江防舰队初具规模。   随着俄国革命愈演愈烈,北洋政府决定壮大江防舰队的实力。遂调“江亨”、“利捷”、“利绥”3艘炮舰及武装拖轮“利川”号,组成北上舰队开往东北。1920年深秋,北上舰队抵达哈尔滨,与“江平”、“江安”、“江通”、“利济”4舰组成东北第一支常驻的正规海军舰队,正式命名为吉黑江防舰队,编有舰船8艘,总排水量约2200吨,直属于北京海军部。   1922年,因北京政局混乱,海军部财政困难,吉黑江防舰队经费无着,欠饷已达10月余。张作霖乘机筹谋,使吉黑江防舰队脱离海军部,划归东三省巡阅使公署领辖。从此,揭开了东北拥有海军的序幕。   张作霖原本对海军没有太大的兴趣,让他改变想法的是第一次直奉战争。   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惨遭失败。退经秦皇岛时,奉军受到直系海军的猛烈炮击,使得他们白天不敢通过,晚上不敢明灯。此时,张作霖终于意识到奉军必须建立一支陆海空军协调作战的部队。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东三省宣布保安自治,脱离北京政府,吉黑江防舰队改属东三省保安司令部指挥。1922年8月,张作霖决定在东三省保安司令部内设立东北航警处,任命沈鸿烈为处长,管理东三省海防事宜。   沈鸿烈,字成章,湖北省人,早年留学日本学习海军。1911年回国后,被黎元洪任命为海军宣慰使,1912年任海军部军机处参谋,1920年任吉黑江防司令公署参谋,后升任参谋长。   沈鸿烈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据说沈鸿烈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常参加摔跤训练。由于体格矮小瘦弱,沈鸿烈每摔必败。不过,他却从不言败。每次被摔倒后,从不用手拍对方表示认输,而是想尽办法与对手周旋,使对方既不能脱身,也无法言胜,直到裁判员吹哨子勒令停摔,他才放手。为此,同学们常戏称之“不败将军”。   由于沈鸿烈治理舰队有方,加之这种永不言败的性格,深得张作霖的赏识,把组建东北海军的重任交给了他。所有吉黑江防舰队、营口渔船保护局、鸭绿江水上警察局等先后也划归沈鸿烈指挥。    东北海军统辖江海防两支舰队   沈鸿烈担任东北航警处长后,他便请来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建立起各级机构,并将一系列建军扩军计划付诸实行。   当时,购买军舰极为困难,因为各国政府限制出售军舰,地方政府也有禁令,只好购买商船改装为军舰。沈鸿烈与烟台政记轮船公司张本政接洽,购入2500吨级的废商船“广利”;向日本洽购2500吨级的废商船 “佳代丸”一艘。每船装4.7英寸口径海军炮两门,3英寸口径的陆军炮4门。 “广利”命名为“镇海”军舰,“佳代丸”命名为“威海”军舰。   1924年,东北江海防指挥处正式成立,建立江海防舰队,并陆续购入俄国1000吨级破冰船一艘及300吨级日本旧鱼雷艇一艘,改装后命名为“定海”号、“飞鹏”号。至此,东北海军组成了两个舰队,沈鸿烈兼任东北江海防总指挥,方念祖、宗世善、冯涛、谢渭清分别为“镇海”、“威海”、“定海”、“飞鹏”舰舰长。这4艘军舰以营口为基地,巡防于营口、葫芦岛和秦皇岛沿海一带。在积极创办江海防舰队的过程中,沈鸿烈更是不忘海军人才的培养。早在1923年1月,他便获得张作霖的批准,于葫芦岛炮台山设立了东三省航警学校,任命凌霄为校长,训练海军军官。设初级军官班和学兵班,军官班招收高中生,学制3年,毕业后分配到舰艇服务。东三省航警学校先后改名为东北航警学校、东北海军学校,培养了许多海军人才。东北沦陷后,迁至青岛,改名为青岛海军学校。在抗日战争中又迁至宜昌,最后迁至万县,直到1943年停办。   1926年1月,东北江海防总指挥部改组为东北海军司令部,司令部所在地设于奉天(现沈阳),统辖江海防两支舰队,沈鸿烈被任命为东北海军司令。不久,沈鸿烈勘定山东蓬莱之长山八岛为海军驻泊基地。    首艘“航母”搭载水上飞机   东北江海防舰队成立后,其劲敌是实力占绝对优势的渤海舰队。渤海舰队是实力强大的正式海军,拥有“海圻”(4425吨)、“海琛”和“肇和”(均3300吨)巡洋舰3艘,“永翔”、“楚豫”(均800吨)炮舰2艘,“同安”(不足百吨)鱼雷艇1艘。   第二次直奉战争前,渤海舰队隶属直系军阀吴佩孚,驻青岛。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奉军攻势猛烈,10月即攻占大沽口。陆上攻击不顺利,直军又把希望寄托于海军这个法宝。然而,此时的奉军也拥有海军了,沈鸿烈亲自率领舰队巡防于营口、葫芦岛一线,并在关键的几处海面上大批布雷,使得直军的渤海舰队一点儿便宜也没占到。直军战败后,渤海舰队的老巢青岛被奉系大将张宗昌占领,渤海舰队改归张宗昌指挥。   1926年11月,沈鸿烈乘渤海舰队内讧之机,将“海圻”舰诱至旅顺掌握,然后又驾驶“海圻”赴青岛,将“海琛”、“肇和”两舰顺利接收,进而瓦解渤海舰队,使之全部归属东北海军司令部管辖。不久,沈鸿烈将江防、海防、渤海三支舰队正式合并为东北联合舰队,总计有军舰26艘。   在这些舰艇中,有两艘特别受人瞩目。一艘是“海圻”舰,它是当年清政府购买的,装备有各种火炮34门,一次齐射,赶得上一个炮兵团的火力。1911年4月,“海圻”舰从上海出发,出使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参与了英国举行的海上阅兵,然后访问美国、墨西哥、古巴,完成环球航行,被誉为“天朝第一舰”。   另一艘是“镇海”号,它原是沈鸿烈购买的商船,改装为军舰后,搭载一种叫做“施来克”的水上飞机。这种飞机产自法国,共生产9架,其中8架被奉军订购。 1926年,在所订购的飞机到位后,东北海军成立了“水上飞机队”,把“镇海”号作为“水上飞机队”的母舰。这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便横空出世了。    舰载飞机重创闽系海军   东北海军在缴获了渤海舰队以后,唯一能与其对抗的只剩下闽系海军。但由于实力等原因,两军交手的机会不多,闽系海军不敢北上与其较量,整天缩在长江沿岸,在岸防炮的保护下得过且过。   1927年3月26日,东北海军主动出击,沈鸿烈命“海圻”、“镇海”两舰从长山岛出发。“海圻”舰冒充意大利巡洋舰,“镇海”号则伪装成商船。   3月27日拂晓,两舰进入长江,到达吴淞口。此时尚未日出,江面被浓雾笼罩,正驻泊于吴淞口的闽系海军主力 “海筹”、“应瑞”等舰艇不知强敌已到,加之又是星期天,戒备松懈。 “海圻”、“镇海”两舰在雾色的掩护下,驶到距离“海筹”舰侧方约800米处,骤然集中火力猛轰。 “海筹”舰船员还在睡梦中,结果造成多人死伤。不过,“海筹”舰军官大多毕业于英国,受过正规的教育与训练,猛然遭到袭击后仍临危不乱,马上斩断锚链向长江上游驶去。 “应瑞”舰也弃锚上驶。因为当时的长江属于枯水期,“海圻”、“镇海”又是大舰,如果追击就会有搁浅的危险,于是,两舰只得返航。   在“镇海”号返航途中遇到闽系海军“江利”号炮舰。方念祖舰长当即命令轰击,“海圻”舰听到炮声,也进行截击。 “江利”号见状调头疾驶,但是“海圻”舰更快更猛,一边追击一边用副炮射击,不到半小时,将“江利”号逼停。接管结束后,“海圻”、“镇海”两舰押着“江利”号一同北上。在中国海军交战史上,军舰俘获军舰还是第一次。   受到偷袭的闽系海军从此加大戒备,严防东北舰船窜入长江。 1927年7月22日,沈鸿烈命“镇海”、“威海”两舰秘密驶向海洲湾(现连云港),开始了又一次海战。交战过程中,“镇海”号首次启动舰载飞机,对海石、新浦等地的目标投下了数枚炸弹。空袭结束后,“镇海”号发现北伐军的运兵船“三江”号正在海洲湾航行,与“威海”舰当即开炮拦截,“三江”号被缴获。   同年9月3日,“海圻”、“镇海”等4舰再一次出现在长江上,这次舰载飞机的目标是上海高昌庙的江南造船厂。然而,由于飞机上没有瞄准设备,加之地面被薄雾笼罩,空袭效果不大明显。但是,这是上海第一次遭受空袭,谁也没想到奉军的飞机会漂洋过海地飞到这里轰炸,心里的震撼可想而知。   在1927年3月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沈鸿烈命东北海军屡次南下袭扰苏、浙、闽三省口岸,特别是海军航空兵的出现给闽系海军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从此,闽系海军只得缩于长江之内,制海权尽被东北海军掌握。    东北海军舰船自沉青岛港内   1929年,张学良为收回中东路,与苏联发生武装冲突。同年10月12日,驻守在同江地区的东北海军江防舰队遭到苏军黑龙江舰队和陆、空军优势兵力的攻击。相对于拥有4门152毫米大炮、8门120毫米大炮的5艘军舰、4艘武装轮船及10余架飞机助战的苏军,东北海军江防舰队的8艘江防炮舰,则因吨位小,舰炮少,又没有空军支援,实力远逊于苏军。   战斗开始后,苏军舰炮发射炮弹2400多发,使得东北海军江防舰队的军舰和岸防工事遭到严重破坏。 “利捷”号中弹沉没,“江泰”号被炸毁,其代理舰长莫耀明阵亡,“利绥”号受重伤后撤往富锦,“江安”号锅炉中弹爆炸沉入江中,“江平”号也中弹起火。东北海军的各舰虽尽最大努力作战,共发炮约600发,造成苏联3艘舰船中弹沉没,2架飞机被击落,苏军舰队司令及4名军官中弹身亡,但毕竟因实力相差悬殊,终被摧毁。   中东路事件后,东北海军重建江防舰队。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东北海军驻青岛、长山列岛,远离奉天,所以除江防舰队落入日寇手中外,东北海防舰队未受任何损失,但在财源上却受很大影响。因薪饷困难及内部派系纷争,先后发生“崂山事变”和“薛家岛”事件,由于沈鸿烈处置失当,导致东北海军“海圻”、“海琛”、“肇和”舰出走,演变成东北海军的分裂。沈鸿烈因此也引咎辞去代理海军总司令职务,出任青岛特别市长,结束了他在东北海军的10年生涯。从此,东北海军的实力大大削弱,只剩下小型炮舰数艘,维持残局。 1937年,日本侵占青岛后,沈鸿烈决心实行“焦土抗战”,下令将东北海军舰船沉在青岛港内。

阅读更多

朝鲜日报 | 用2年补10年 台湾快转拚经济

高雄港曾经排名世界前三名,可是在全球经济的赛跑中,台湾港埠的货柜装卸量十年来近乎停滞,高雄港已少有塞满货轮的荣景,反而常见整排货柜起重机闲置的孤单。联合报记者/摄影 “成功的故事愈来愈少,失败的故事愈来愈多。”新竹科学园区曾是台湾的骄傲,二○○五年美国《商业周刊》更曾以“隐藏的全球经济中心”形容竹科;但华邦电子创办人之一、台湾科学工业园区公会秘书长张致远,对竹科卅年来的发展,却发出如此的感慨。 竹科不升级 难逃被淘汰 竹科厂商依旧在,台湾GDP约有一成是竹科创造。但世界变得更快,加上中国大陆崛起,全球科技分工急速变化,有“东方硅谷”美誉的竹科若无法升级,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换个场景到高雄,优越的地理位置曾将高雄港推升为世界第三大港,而今早就被盐田、上海、宁波等超越。 进出高雄港快卅年的李船长回忆,八○年代的高雄港,排队进港的船只络绎不绝,盐埕区港湾街上的舶来品店、酒吧,更被船员挤满,对照现在车马稀,根本是两个世界。 四小龙韩国 晋贸易大国 时代的变化还不仅于此。与台湾并称亚洲四小龙的韩国,从一九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的耻辱中站起来,凭着意志与决心,与美国签署FTA;去年,韩国外贸总额突破一兆美元,晋升为贸易大国。 从竹科、高雄港到韩国,凸显了台湾经济危机:再不奋起直追,恐怕在世界舞台上找不到位置、找不到角色、找不到自己,甚至就此消失。 台湾从来不怕危机和艰难,一直是在孤立无援中走自己的路。台湾就像一艘航空母舰,百万中小企业是围绕母舰的小舰,领导人是舰长,政府是舵手,率领庞大舰队走过外交孤立、两次石油危机,也谱出台湾奇迹。 提著一只○○七手提箱打天下,是台湾经济史页上耳熟能详的故事。儒鸿企业董事长洪镇海说,早年就是提著○○七手提箱向买主报价。 创于一九七七年的儒鸿,历经美国取消纺织配额、加入世贸组织(WTO)等考验,从不惧怕自由化挑战,但洪镇海近来忧虑日深。他说,因为政治因素,台湾企业本来就比较辛苦,现今各国大签FTA,筑起一道道贸易障碍,企业四处碰壁情况将更严重。 政治纷扰下 台湾失动力 但更严重的是,“目前看不到突破困境的曙光,”一位台商说,十年来,台湾陷入无止尽的政治对立与民粹氛围,台湾这艘航空母舰彷佛失去方向与目标,停止追求台湾外贸最需要的自由化,也限制了对外的联系,只会“关起门来吵架”,却不知外在局势早已天翻地覆,直到韩美、韩欧FTA生效,韩中日FTA谈判启动,才惊觉大势不妙。 怎么办?中日韩宣布启动FTA谈判后次日,“经济部长”施颜祥即召集一级主管开会,他只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台湾再不自由化,二十年后的台湾将会如何?”在场没有一个官员回答。 “如果台湾再不自由化,二十年后的台湾将会如何?”这岂仅是经济部长要想的问题,所有台湾人也必须面对。 台湾经济现今不只后有追兵,而是早被世界远远抛在后头。面对区域经济整合下的自由化浪潮,台湾已没有龟步改革的筹码,必须加速推进。 不只国际局势逼著台湾快转,政治时空也只给予快转的空间。从现在到二○一四年底的两年间,台湾没有重大选举,政治干扰最少,提供朝野凝聚共识的机会,也是马英九必须掌握的关键两年。 经济部决策官员说,“政府要用两年补十年缺口,能不快转吗?”   来源=台湾《联合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本文内容归朝鲜日报和朝鲜日报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阅读更多

陆川、王小帅等知名导演集体吐槽体制瓶颈

上海国际电影节产业论坛第三场“新浪潮遭遇航空母舰:华语电影的救赎之道”昨天开讲。面对好莱坞的冲击,陆川、张元、王小帅和管虎等知名导演,集体吐槽体制瓶颈。请听报道。   【管虎:2012年对于我来说,可能失去从业资格,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陆川:这个真的是大家要有一种危机的感觉,因为我真的觉得非常危险了】   华语电影究竟怎么了?让管虎和陆川两位大导演如此焦虑。这源自今年初,中美两国就电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同意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配额的基础上,再增加14部电影,意味着今年是美国电影登陆中国最多的一年。按说,更多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是件好事,影迷开心,同时也刺激中国电影提高质量。然而,这场汇聚了中国导演中坚力量的论坛,成了集体吐槽大会。   陆川:   【如果我们在每一个电影季都失手了,到年底怎么办?因为资本是趋利的,这是残酷的现实,一个趋利的资本,明年可能就不投中国电影了,可能投好莱坞合拍片了,现在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   王小帅:   【当下中国电影,导演对当下中国现实问题集体缺位,集体失语,枉对了电影这两个字。哎呀这个电影不好看,好沉重哦,揭我们的伤疤,我们要高兴一点,happy一点,你这边越happy,脑袋越空,现实就越糟糕。】   众导演发言踊跃,讨论热烈,要求为电影松绑的呼声不绝于耳,以至于张元向王小帅发问:中国导演是一群怨妇吗?   【张:今天我们说的不要太怨妇啊!王:这个事情很有意思,有人说我们可能出现怨妇这个事。张:说点高兴的。王:人家鲁迅笔下的怨妇,还是对祥林嫂带有同情态度的,它揭露的是背后吃人的社会啊】   陆川说,今天的中国,电影技术、资本和市场等各项硬件配置空前完备,但是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好莱坞。   【你去认真面对历史,想去复原一段历史的时候就出了问题,而好莱坞电影可以这样做。好莱坞电影可以水淹华盛顿,白宫,可以外星人摧毁洛杉矶,但是类似的场景在中国电影里面不能出现。有没有可能给我们一个平等竞争的空间,进到中国的电影里好莱坞可以拍什么,也允许我们拍什么】 相关日志 2012/06/10 — 中国经济的哲学陷阱 2012/06/01 — 日人才恶循环:排斥海归学生不愿留学 2012/05/25 — 山西撤销1237个事业单位 没让一个人的利益受损(当年一声令下,工人们说下岗就下岗;如今到了事业单位改革为什么就不能下岗,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再就业?) 2012/05/23 — 金融时报:桑兰的战争 2012/05/18 — 社会耗费高成本迫使“刘易斯拐点”降临 2012/05/16 — “苏联为何遭遇体系性失败”之二:负筛选的人事制度 2012/04/12 — Emyn: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后清这个体制横竖都要挨上一刀(1-4) 2012/04/03 — 顾则徐:高铁掩盖不了中国铁路落后的真相 2012/03/21 — 蒲汇塘渔夫:王立军事件给人的启示 2012/03/10 — 孙立平、秦晖:过渡性制度不能固化

阅读更多

荷广 | 南海:主权、能源与战略对峙

近年来,南海争端不断升级,中国与东盟各国各执一词,几近兵戎相见,协商解决的时机似乎再次触礁。澳大利亚学者Leszek Buszynski最近在《华盛顿季刊》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南海问题已不仅仅是围绕主权和能源开发的争议,更因中美在南海的战略部署和国防需要而呈现愈发复杂的局面。 作者:刘冉 领土与能源 作者认为,中国对于南海的主张(即U型线)与国际法中的概念并无对应,这为东盟各国的主张提供了机会。 首先,1928年,海牙国际法庭常设仲裁法庭在牵涉美国和荷兰的帕尔马斯岛案中确立“有效占领”原则,即认为单纯“发现”并不能产生确定主权,只有在一段时间内 发生有效占领(但并非入侵)才能产生领土主权。以此原则推之,中国目前仅在南海部分岛礁存在有效占领,而大部分岛礁为东盟国家所占据。 其次,若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观之,中国所主张的U型海界并不属于其中所规定的领海、毗连区、经济专属区或大陆架界线,因而无法受到公约保护。尽管中国曾提出 若干历史性依据,但在国际公约中很难得到有力支持,因此若想建立U型线的合法性,中国的选择有二——要么施压修改海洋法公约,要么在相关国家的同意下成为公约的 例外情形,而这两种路径都很难在短期内实现。 若仅仅是领土争端,原本可以无限期搁置,但南海油气田的发现和世界能源需求的上升使南海主权问题带上了更加浓重的利益色彩。中国长期以来抗议东盟各国对U型线以内海域的石油开发侵犯了中国主权,但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文莱在内的各国依然我行我素。随着之前开采的南海油气田产量下降,各国开始寻求新的开采机会,因而与中国的摩擦日益频繁;印度与越南达成合作开发协议后插足南海,进一步使问题复杂化。 中美战略对峙 作者认为,领土与能源的争夺只是南海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海军实力不断增强,南海已经成为中美战略对峙的关键场域。在美国介入之下,东盟各国气又粗了几分,这一事实使得东盟与中国顺利达成划界协议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中国海军由海岸防御转为面向大洋的近海防御,这意味着在南海区域需拥有自由调度潜艇、舰队乃至航空母舰的能力,因此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大大提高。中国希望美国不 要介入南海,但美国为保证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和盟友关系,势必不会就范。因此,奥巴马政府再三明示美国在南海的利益。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在东盟区域论坛上表示,南海周边国家应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地理特性来主张其权益,并支持多边对话解决冲突。这一声明挑战了中国一向主张的历史性权 益和双边解决机制。随后,美国废止了一项禁止美国与带有人权污点的外国军事力量建立合作的法令,使美国与印尼军方的携手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尽管有越战留下的阴 影,美越两国的互访近年来却也愈发频繁,并于2011年8月建立了越战以来的首个军事协定。此外,美国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也加大了力度。 为消除剑拔弩张的气氛,中国采取怀柔策略,再三表示反对霸权主义,也声明无意将美国驱逐出南海。此外,中国与越南高层也频繁往来、互示友好,2011年曾在越南 兴起的反华浪潮也逐渐平息。 作者指出,自1988年中越南沙海战以来,南海地区并未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当年的中越海战中,也未曾有第三方势力介入。如今,局势已经大为改变。南海对中国的 军事战略地位大大加强,中国有意愿和动机将美国海军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与此相反,东盟各国则积极寻求与美国合作,加快本国军事现代化进程。此外,中国已由单一 强人政治转变为集体决策,内部决策过程趋于复杂化和分散化;虽然中国始终以友好面目示人,但不断增强的海军力量不可小觑,这也加重了周边国家及美国的疑虑与忧心 。 作者认为,最坏的情况是中国海军与美国在南海爆发冲突。不过,只要中国政府牢牢掌握对海军的控制权,继续保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理念,其军事扩张在一定程 度内并不会直接挑战到美国利益,因而也能够为东盟和美国所接受。战略对峙的局面,或许能够得以维系。 以上文字经同意转自 政见网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