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胡耀邦的知识分子情结

  作者:吕则征        人的深情所在,人的理想所寄,人的才情所系,构成了人的情结。人人都有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情结,而情结犹如种子,犹如引擎,生长在人们的心灵,引导着人们的心灵,以至形成生活情趣、人格追求和事业境界。        中共领导人都有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知识分子情结。他们论述知识分子的言论,可谓汗牛充栋,车载斗量;领导人与知识分子结为朋友的,不可胜数,不计其数。但如胡耀邦对知识认识之到位、对知识分子认识之深刻、对知识分子真心爱护且赢得了知识分子衷心爱戴者,则不多见。这是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个浓得化不开的知识分子情结。这个情结,首先源于他是一个知识分子,源于他的善良本性,源于他的建设伦理。        一        胡耀邦的好学,是出了名的。刻苦自学,成为饱学之士。        在延安时,得到王稼祥的称许;后被陆定一誉为“大知识分子”,许多专家都惊异于他理论水平之高。哲学、历史、经济学上的一些重要论述,他张口即来。许多诗词散文名篇,能大段背诵。1983年第一次出访日本时,有记者问他此时的心情,他用鲁迅的诗“心事浩茫连广宇”作答。他主政团中央时,给团干部开列的书单,足以看出他的博学。即使在剥夺工作权利,下放劳动时,他置周围弥漫的悲观绝望的情绪于不顾,点上灯,在蚊帐中看书。孜孜不倦的学习,对中国社会问题的苦苦思索,使得他精神浩瀚,心忧天下。修炼出一种知识分子的秉性、气质、和情怀,磨砺出思想家独有的理性。        自己是知识分子,才能把知识分子引为同道,才能与他们休戚与共,同呼吸、共命运。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走进他们异常丰富的精神世界。主政科学院、中央党校、中组部、中宣部以至干总书记,胡耀邦与无数的知识分子打交道,赢得大家的心悦诚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胡耀邦自觉地做一个知识分子,使自己了解知识分子,懂得知识分子。很会领导他们,很容易与他们交朋友;而知识分子成堆的单位,则异常欢迎这样的领导。人心顺畅,风正气顺,开创工作新局面,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二        因为他是知识分子,所以对知识分子的认识深刻到位。        胡耀邦对知识分子的论述集中体现在1983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召开的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在这篇题为《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文章中,他说:“尊重知识,欢迎知识,渴求知识,努力把知识变成建设新世界的巨大力量,应当成为我们共产党人和一切建设者所应有的优良素质。”(《1895-1995世纪档案》第608页 中国档案出版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知识分子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科学文化知识和脑力劳动相对集中在知识分子这一部分人身上的状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会存在。因此,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绝对必需的的智力因素,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造成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风气,并且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把这看成是‘基本建设’,并且是‘最基本的基本建设’。”(同上 第610页)        或许有人说,如此重要的大会,如此重要的报告,总书记发出的自然是党中央的声音,是代表党向世人的庄严宣告,不是哪个人的意见。是的。据知情人讲,“他的文章和讲话稿,一般不用别人代笔,多是自己动手。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就告诉起草人自己要写的题目、文章结构、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要阐明的观点和论据以及到哪本书的第几页去找需要引用的某个段落或句子。”(满妹著《思念依然无尽——怀念父亲胡耀邦》第306页北京出版社)通篇报告,充满了胡耀邦特有的气势和风格,由此不难断定,即使有一个起草班子,有人代笔,但却是胡耀邦思想的精彩呈现,凝聚了他的心血和智慧。        他一改过去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批判他们身上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改造利用”等提法,从人类历史的进程和社会建设的角度,论述知识分子的伟大作用。在他任总书记期间,中国知识分子所迸发的工作热情前所未有,大家心情舒畅,思想活跃,呈现出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喜人局面。知识分子真正告别“臭老九”,成为“香饽饽”。        三        因为拥有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对知识分子真心尊重,遇事商量,绝无颐指气使、权大真理多。        1983年6月1日,中央召开民主党派会议。会上,胡耀邦说出了“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两句话。散会后,前来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李尚志请示胡耀邦:能不能把这个对联写进报道中?“什么对联?”胡耀邦问。“就是‘勿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胡耀邦笑了笑:“那算什么对联?我不过是总结大家发言罢了。”由于胡耀邦是即席讲话,准确起见,李尚志把采访本递给他看。“有个字不对。”胡耀邦边说边用笔将“勿”改为“毋”。李尚志正准备离开,胡耀邦又把他叫了回来。“我还想改两个字。把‘致力’改成‘务期’,你看怎么样?”“不好。”李尚志非常干脆地答道。胡耀邦开玩笑说:“你这个记者这么厉害呀?我讲的顺口溜,我自己要改都不行吗?版权是我的嘛。”“不好就不要改嘛。”李尚志坚持自己的观点。其他领导人过来了,爱同记者开玩笑的中央书记处书记陈丕显笑着揪李尚志的耳朵:“你这个记者好大胆,敢与我们的总书记吵嘴,该揪耳朵。” 李尚志赶紧说:“不敢,不敢,我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向总书记提个建议。”他把刚才争论的内容向其他领导人作了汇报。他们也主张不改为好。胡耀邦哈哈大笑起来:“斗不过你们年轻人。好,就按你的意见办,不改啦。”(《真话》第4节 刘青松著 九州出版社)        四        两次说“共产党应该起誓”,表明对知识分子遭遇的痛惜,给知识分子以极大宽慰。        1979年夏,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组织部长的胡耀邦为马寅初平反,含着眼泪说:“当年毛主席要肯听马老一句话,中国今天的人口何至于突破10亿大关啊!批错一个人,增加几亿人,我们再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共产党应该起誓,再也不准整科学家和知识分子!”        1980年2月,胡耀邦参加全国剧本创作会。在讲话中,他特别指出,要爱护文艺队伍。说到激动处站起来,举着攥紧的拳头,提高声调说:“我们的党要发誓,坚决不许对文艺作品妄加罪名,无限上纲,因而把作家打成反革命!” (满妹著《思念依然无尽——怀念父亲胡耀邦》第402页 北京出版社)        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文明与野蛮,善良与丑恶的试金石。        自1950年胡耀邦就辗转询问他中学英语老师喻科盈,直到1981年底,获悉老师现在安徽省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且已退休。当即去信问候。翌年7月,胡耀邦热情邀喻先生北上。这对阔别52年的师生,相逢当日畅谈3个多小时。胡耀邦执弟子之礼甚恭,留喻先生在京游览10天。临别时,又请老师到中南海共进晚餐,合影留念。(同上 第414页 )        改革开放之初,春寒料峭,“左”风阵阵。胡耀邦冒着风险,顶着压力,为思想界、艺术界勇于探索的知识分子保驾护航。他的民主作风、他的宽容大度、他对现代文明的渴望、他对知识的尊重,为知识界撑起了高歌猛进的天空,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积聚了最可宝贵的智力资源。1987年1月6日,胡耀邦参观岳麓书院。有人备好纸墨要他题词,想让他写“千年学府”。他想了想,说:“还是尊重知识好。”说罢,挥毫写下“尊重知识”四个苍劲的大字。(同上 第420页 )        五        有人说,知识分子不是仅仅有知识,而且是心忧天下、关注民瘼,与人类文明相契合的人。从胡耀邦的民主思想,可以领略到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的风范。        在1979年6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第二次会议的小组会上,胡耀邦曾经很激动地说:“我始终支持任何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大家都在宪法的保护下享有最大的自由。尽管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及这次人大会议上,不少同志点名也好,不点名也好,批评我背着中央搞违犯‘四项基本原则’的所谓民主化运动,助长无政府主义,但我坚持认为我那样做是从大局着眼想的,即使多数人反对,我仍要保留自己的看法。”        这样的认识,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一以贯之的思想。        1989年1月,胡耀邦在湖南长沙九所宾馆与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第甫交谈时说:“中国的出路是‘民主’和‘科学’四个字,我们为之奋斗了近70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还需要继续努力。”        王元元在《日常生活中的胡耀邦》中表达了这样的切肤感受:“他脱离了从古到今的专制意识。他的人格更趋向为现代民主政治意义上的人格,不封闭,用现在的话说,是和世界接轨的。”        胡耀邦逝世后,有人在灵堂留言簿写道:“民主先锋!” 这正是对胡耀邦民主风骨的真实写照和历史作用的高度概括。        六        胡耀邦有被“极左”迫害的的惨痛经历。1930年,被列为“AB团”嫌疑名单。“AB团”是国民党的秘密组织,到苏区窃取情报,造谣惑众从事破坏活动。苏区“肃反”扩大化,大搞逼供信,使不少人有口难辩,屈打成招。一旦被认定为“AB团”成员立即被杀害。当时有人诬告胡耀邦是“AB团”,年仅17岁的胡耀邦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要被处决。后被证实,他连什么是“AB团”都不知道,才幸免于难;文革时,被打倒,遭到游街、殴打、辱骂、批斗等人身侮辱。一个受难的心灵,彻底反思专制独裁的危害,痛切地认识到,愚昧与专制是联在一起的,它们远离知识文明,与民主科学背道而驰。        他的知识分子气质,来源于他的反思。而反思、批判,则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品质。由此,人们就不难理解他推动真理标准讨论的勇气;他的知识分子情怀,来源于他的彻底的人道主义。由此,人们就更容易看清他为受难的人平反的古道热肠,以“下油锅”的决绝为恢复人的尊严而拼命硬干的冲劲,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呕心沥血奔波不息的身影。        他从未没有整过人、伤过人且帮助过无数人。他的所言所行,有着他对生活沉重而深刻的思考,有着与人为善的天然本性,因而散发着生命的温暖和光芒。胡耀邦的知识分子情结,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书写着为民请命的高贵。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阅读更多

刘亚伟 | 晒晒近期收到的师友赠书

    这是诗人杨匡满新出的诗集,收录近年来诗人创作的新诗87首。     杨匡满 简介:1959年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1964年8月毕业于 北京大学 中文系。1964年-1973年1月在《 文艺报 》任编辑;1973年1月—1986年9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及《当代》杂志任编辑、编辑组长,编辑室副主任;1986年9月—1995年4月在《华声报》任机动记者,副总编辑、高级编辑;1995年4月起任《中国作家》副主编,2001年11月任常务副主编。1958年起发表文学创作。第10届全国政协委员。   著有研究专著《战士与诗人郭小川》、《艾青传论》;报告文学《命运》、《五环旗下的追悔》、《遗言制造者》;诗集《歌唱在12层楼》、《天堂之歌》、《今天没有空难》;小说集《相逢在布达佩斯》;散文集《辉煌时刻》、《文朋球友》。《命运》获1977—1980年即全国首届优秀报告文学奖,入选《新文艺大系》,并在日本、法国、香港等地全文译出出版或选载;《今天没有空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1995—1996);另有报告文学获“雨花文学奖”“鸭绿江文学奖”,全国优秀体育报告文学奖等。       这是我的老师艾若先生2009年的日记选,用艾若老师自己的话说,是一些“捕捉闲文”。     艾若先生今年84岁,70岁后坚持每天写日记。年后与杨匡满、张瑞田二友一起去看望艾若先生,先生说,现在他遗忘惊人,有些想法一晃而过,若不及时记下来,过后踪影皆无,真是可怕。艾若先生的几位80后小友,看后很喜欢这些文字,就帮艾若老师整理打印出来,装订了一些。先生说,都被大家拿光了,这是专门留给你的一本。     周艾若 简介: 周扬长子。 湖南 益阳 人。1951年毕业于 哈尔滨 外语学院俄语专业。历任哈尔滨外语学院语言文学教师、讲师,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教学秘书、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及系副主任、主任,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学副教授,鲁迅文学院教务长、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常务理事。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白一丁,本名张世安,是我在原地矿部文联工作时认识的文友。这本诗集收入了作者近三年来现代诗作100余首,字里行间透射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体会,诗风朴素凝练,不故弄玄虚、不堆砌意象,体现出汉语言的通透质感。     白一丁 简介,原名张世安,辽宁省瓦房店市驼山乡人,系人民网大连视窗主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作者曾用名方华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作品,陆续见诸与《诗刊》、《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作家》、《星星诗刊》等百余家报刊。近年来,作者通过对现代诗实验风气的自我反思,创作回归到诗歌最本真的层面上来,摈弃所谓大命题,完全从个人的视野、角度和立场出发,冷静观察苍茫的现世,在字里行间闪烁着诗与思的光芒。     兆忠是我多年的文友兼球友。他的这两本书前些年曾出版过,这是最新的修订版。     李兆忠 简介,1957年生于 上海 宁波,1978年初考入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1982年初分配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1989年初赴日,游学四年,1992年底回国重操旧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海外留学文化研究学者,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著名的日本文化研究专家、艺术评论家。   曾长期游学日本,其亲身经历与理性剖析形成了他观察日本的独特视角,所持论点独树一帜、新意迭出,发人所未发,笔触直指日本人文化心理的底层。近年来致力于近现代留学生文学研究。著有《 暧昧的日本人 》《东瀛过客》《看不透的日本》《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文化》《大家谈 张仃 》《扩张的王国》等专著。     这是贺捷生大姐的随笔新结的集子。     贺捷生 简介, 湖南 省桑植县人 贺龙 之女。 中国人民解放军 少将,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军旅作家。她先后调入军事科学院、总政治部、武警部队等单位从事研究和宣传工作,发表了多篇回忆贺龙元帅的文章。80年代,她在从事军史研究的同时,又开始文学创作。1984年在《昆仑》、《人民文学》分别发表了《共青畅想曲》、《击毙二王的报告》、《祝你一路平安》3部报告文学作品,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1996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从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的岗位上退下来,集中精力从事历史研究工作及文学创作。     这是著名诗人宗鄂的水墨画小品集。宗鄂兄是我读研究生班时的同学,我们那个班,数他年纪最大,所以大家称他为大师兄。许多人都知道宗鄂是著名的诗人,其实他的画一点不比他的诗歌逊色。     宗鄂 简介:本名寇宗鄂。 四川 梓潼 人。1962年毕业于 北京 工艺美术学校,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文艺学研究生班。1962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美术红灯厂设计员、助理工艺美术师、《诗刊》编辑、编辑部主任、编委,编审。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有:长篇叙事诗《礼花赞》(合作),抒情诗集《野蔷薇》《悲剧性格》《红豆》《宗鄂专辑》(诗配画)、《西爿月》。代表作:《江南写意》《失火的森林》《北方 风俗 画》《休眠的火山》,编辑《当代青年诗一百首 导读 》“玫瑰诗丛”(1套10卷)、“青年诗丛”(10本)、“经纬诗丛”(5本)等。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程广云 夏年喜:哲学教育三论

程广云 夏年喜:哲学教育三论 进入专题 : 哲学教育 公民教育    ● 程广云 ( 进入专栏 )   夏年喜       哲学不仅具有学术职能,而且具有教育职能。但现实却与之相悖:哲学只是呈现它的学术职能,而它的教育职能则被遮蔽了:哲学早已变成了一个被边缘化的教育领域。当然,千百年来,哲学始终如同幽灵一般漫步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直至今天,还有一些大众媒体利用哲学吸引眼球。但人们心底关于哲学的流行观点却是:无用了!过时了!……甚至与文学、史学等等人文教育相比较,哲学教育式微是更加鲜明的事实。在哲学教育上至少存在两个基本误解:一是将哲学教育混同于学科专业教育,二是将哲学教育混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哲学教育至今付之阙如。而我们的任务则是“回到古典”,恢复具有公民教育本性和对话教育形式的哲学教育形态。           一、哲学教育与通识教育          在现行学术体制中,哲学与其他知识体系并列,相应地,在现行教育体制中,哲学与其他学科专业并列,并且由于它的古老,在所有学科专业排序中,位列第一(例如,在中国大陆现行学科专业排序中,哲学的代码是01),但是这个“第一”并不表明它在现行学术和教育体制中的真实地位和影响。     将哲学理解为知识体系,相应地,将哲学教育理解为学科专业教育,这是我们现在对于哲学和哲学教育的最大误解之一。在现行哲学中,哲学被定义为“一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但是,在哲学早已告别“一切知识的总汇”和“科学之科学”的今天,在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早已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哲学成为任何一种知识(知识入门、知识大全、至上知识),都将使哲学变成“多余的事”,使哲学家、哲学工作者变成“多余的人”。这就是说,哲学不是任何一种知识入门、知识大全或者至上知识,而是对于知识的批判和反思。这种批判和反思依靠人的智能和人的灵性。哲学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智能,启发人的灵性,不断激发人的求知本能,培养人的爱智品格。换句话说,哲学既不是对于各门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不是对于各门具体知识的评判和裁决,而是对于现有知识的批判和反思,在这种省思中不断表达人的智能的和灵性的诉求。     回到古典时代,哲学并非现行状态,柏拉图就没有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而是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我们现在可以称为跨学科和跨专业的交叉、综合研究。分门别类的研究滥觞于亚里士多德。职业的分工决定了知识的分工,从而决定了教育的分工;学科专业的分化反映了知识的分门别类,从而反映了社会的分工协作,这是现代性的表征。相反,在解构现代性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分工的固定界限逐渐被打破,知识的固定门类相应被打破,进行跨学科和跨专业的交叉、综合研究,成为学术和教育的最新趋势。这就是“回到古典”的含义。在古典教育中,哲学教育不是学科教育或专业教育,而是自由教育、博文教育、博雅教育(liberal arts)、文雅教育或通才教育、通识教育。     知识与智慧,历来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中国传统把知识区分为可以“言传”的(包括“知其然”的和“知其所以然”的)和可以“身教”或“意会”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是感性知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知识是理性知识,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则是智慧。在中国教育传统中,哲学与其说被理解为知识形态,不如说被理解为智慧形态。希腊传统把“爱智慧”和“智慧”区别开来,把“爱智者”和“智者”区别开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是属神的,只有神才能称为“智者”;而属人的则是“爱智慧”,人只能称为“爱智者”。在希腊教育传统中,哲学不是被理解为一种现成的智慧,而是被理解为一种爱智的活动。     而今,这一传统和古典的知识理念得以复活。阿尔温·托夫勒认为,各种搜集起来的“数字”和“事实”称为“数据”(date),分类整理后的“数据”则成为“信息”(information),“信息”经加工制作可以发挥作用的则成为“知识”(knowledge)。1这一观点揭示了知识的根源、本质。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提法,“知识可以分成: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知道怎么样做的知识(Know—how)和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2这里分为四类:事实知识(“知其然”)、原理知识(“知其所以然”)、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根据这种分类,前两类知识属于“编码化知识”,又称为“归类知识”(“言传”型),亦即信息,较易于编码化(归类)和度量,人们可以通过理论学习——读书、听讲和查看数据库(“言传”)获得;后两类以及其他各类知识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又称为“沉默知识”(“意会”型),亦即智慧,较难于编码化(归类)和度量,人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身教”)获得。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知识逐步编码化,而“编码化知识”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加以掌握,在电脑及其网络中存储和流通。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智能、人脑及其网络应当着重把握的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因此,这种知识分类反映了人—机知识分工的历史现实。人—机知识分工在于人们通过运用自身“隐含经验类知识”,使用机器存储和流通的“编码化知识”,并且力图将前者逐步转换为后者。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的重点从“编码化”(“归类”)知识亦即信息转移到“隐含经验类”(“沉默”)知识亦即智慧上来。当前,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技能教育”到“通识教育”的转变正是这一历史趋向的表现。通识教育就是基本(综合)素质教育,但“基本(综合)素质”并不是“全面素质”。“通才”虽不是“专才”,但不是“全才”。     我们认为,人的素质为德、才、学、能、识五元素所构成。这里先将才、学、能、识列述如下:第一,才。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才的属性似乎是一种先天的品质,其实仍然是后天的。只是才的生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自发的和隐型的。这并不是说,才的培养无须人为;而是说,才的培养不是通过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和大批量的生产,而是通过某种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的方式进行循序渐进和细致入微的耕作。第二,学。在人的基本素质中,学的属性无疑是属于一种后天的品质。学的生成是一个人为的过程,是自觉的和显型的。学的含义就是掌握事实知识、原理知识,就是培养认识能力。第三,能。无论就其属性,还是就其生成来说,能的特征是介于才和学之间。能的含义就是掌握技能知识、人际知识,培养实践、劳动、交往以及其他行为能力。第四,识。所谓见识,就是一种洞察力、决断力,知往鉴来,知微见著等等。各种基本素质之间相辅相成。但是,与各种素质相比较,识是贯通于才、学、能中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素质。     根据上述素质五元素论,这里再将才、学、能、识四种素质培养模式列述如下:第一,才。才的生成主要不是先天,而是后天。但是,才的培养主要不是依靠小教育或硬教育,而是依靠大教育或软教育。正是在这种教育中,后天社会因素内化为、积淀为先天自然因素。才有两个层面:一是智慧之才,二是情感之才。换句话说,一是智商(IQ),二是情商(EQ)。第二,学。我们通常所谓“学习”包括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经验知识的习得,另一种则是理论知识的学成,统称学习。学的含义主要不在前者,而在后者。如果限于前者,那么学就是做,教也是做,社会就是学校,学校也是社会;正是到了后者,才有专门的学生、教师和学校从社会中分离出来,独立出来。在理论知识中,任何一个知识命题都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知识的经验内容,亦即在经验上可以证实或证伪的内容。这一方面由经验科学以及实验科学提供。二是知识的逻辑形式,亦即在逻辑上可以判明正确或错误的形式。这一方面由普通逻辑以及数理逻辑构造。第三,能。能力无非体能、智能两个基本方面而已,无论表现为技能,还是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都是既要劳力,也要劳心,既要动手,也要动脑,劳力劳心,手脑并用。第四,识。见识整个说来属于智慧,既不属于情感,也不属于知识,更不属于身体方面任何一种能力。     这样,教育,尤其哲学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呈现出来了:第一,才。智慧也好,情感也好,主要不能依靠科学教育予以培养,前者主要依靠哲学教育予以培养,后者主要依靠艺术教育予以培养,使人们耳濡目染,使人们潜移默化。只要制度和舆论的环境设计合理,应用得当,那么,虽然在小尺度范围内,人才的培养和造就依然无法做出精确预期,但是在大尺度范围内,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是可以做出概率预期的。第二,学。知识的经验内容由经验科学以及实验科学提供,主要属于科学教育范畴;知识的逻辑形式由普通逻辑以及数理逻辑构造,主要属于哲学教育范畴。第三,能。体能培养主要属于身体教育范畴(现代体育朝着竞技体育方向发展是违背古典体育精神的。广义身体教育并不仅仅是指狭义竞技体育,应该包括卫生、健体、美容、性育以及一切与身体相关的方面。同样,广义艺术教育亦不仅仅是指狭义文学、音乐、美术教育,应该包括游戏、交际、娱乐、休闲以及一切与情感相关的方面),而智能培养则主要属于哲学教育范畴(科学教育主要只能传授知识,并不建构智慧)。第四,识。如果说在才、学、能三种基本通识教育中,哲学教育还是与其他教育间平分江山,那么在识这种基本通识教育中,哲学教育便几乎是独领风骚。     哲学教育从知识传授转移到智慧建构,这种智慧建构式的哲学教育与以往知识传授式的哲学教育是根本不同的,有着显著区别。下面列举其中基本程序:首先,提出问题是建构的开端。不是任何“问题”都是问题。我们现在所提出的“问题”多半是附有现成答案的,因而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结果便是照本宣科。为了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仅问题本身没有现成答案终止思考,而且应当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兴趣。凡是学生自己可以提出问题的时候和地方,应当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一种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能力。正确地提出问题往往比正确地分析问题、正确地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其次,分析问题的第一步是确立无知推定原则,布置无知之幕,亦即假定我们在这一问题上一无所知,防止或削弱思维定势对于学生的影响,以至先入为主,惯性思维;或大而化之,空泛推论,规避或消解问题,妨碍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分析问题的第二步是自由讨论、对话。问题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答案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各种备选答案,然后比较鉴别,选出最优答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最后,并非每一问题都要或能得到及时解决。可以得出结论的得出结论,不可以得出结论的不得出结论。与其以所谓标准答案终止思考,不如以新的问题调动新的兴趣。     总起来说,哲学之所以在通识教育上能够发挥特别的作用,是因为哲学不是一个知识系统,而是对于知识的批判和反思,从而构成一个智慧系统。这样,它跟德育——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美育——艺术情感教育、体育——身体教育一起,在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上,发挥着自己特有的效力。它跟科学教育一起,构成智育。但是,与科学教育偏重于传授知识相比较,哲学教育侧重于智慧建构。只有这样,哲学教育才能达到增长智慧和培养素质的教育目的。           二、哲学教育与全人教育          在现行教育体制中,哲学教育被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意识形态教育。人们之所以将哲学教育理解为意识形态教育,是因为人们将哲学理解为世界观(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方法论,诸如此类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就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了。由此,哲学教育就成了意识形态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现行哲学中,哲学除了被定义为“一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之外,一是被定义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世界观的理论系统”;二是被定义为“最根本和最一般的方法论”。但是,正如哲学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批判或反思,同样,哲学不是任何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一切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批判和反思。诚然,当具体科学尚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时,哲学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和至高无上的价值体系,确实给人们提供了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自从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具体科学本身就足以提供各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也足以提供各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继续将哲学理解为所谓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所谓“一切知识的总汇”和“科学之科学”,那么就忽略了在具体科学分化出来后哲学的批判和反思职能。     正是因为在现代条件下,哲学不提供任何现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提供任何现成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所以,哲学教育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意识形态教育。它不提供任何现成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是引导人们对于现成的一切进行批判和反思。在这种省思中,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发展自己的人格个性。     人格,又称个性,是一个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人格(个性)(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后来引伸为人物、角色及其内心的特征,即其心理面貌。《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给“人格”下的定义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 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给“人格(个性)”下的定义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人格(个性)是在个体适应或改变环境的活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个性)是个体与现实特定关系的反映。”4人格与个性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人格与个性是同义词,二者均指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即个人的心理面貌。狭义的人格通常是指个人的一些与意识倾向性相联的气质、性格、爱好等的综合表现,甚至仅指个人的品德、操行。它既包含与意识倾向直接关联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特性,也包含与行为方式紧密关联的中性的特性。狭义的个性通常是指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Individuality),即个人独有的心理特性。人格(个性)主要不是先天遗传因素(基因)决定的,而是后天环境、教育、行为等等因素决定的。人格(个性)是个人人生经历的内化、积淀,是个人反映社会环境的结构、模式,这种心理面貌、格局、倾向可以通过教育加以构造、范导。     注重人格教育,充分发展个性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洪堡将“全人”(“完人”,vollstandige menschen,又译“完全的人”)教育与大学理念结合起来,影响深远。洪堡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所谓完全的人的教育,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在洪堡的大学理念中,大学的目的在于塑造人格,在于通过研究经验形成一种生活观念。5全人教育就是健全人格教育,健全人格对应于残缺人格。人格的残缺比身体的残缺更严重。医疗服务于身体的健康,教育服务于人格的健全。但“全人”并不是“完人”,也就是说,正如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健康人不犯病一样,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健全人不犯错,只要他/她具有自我修复的机能。     我们认为,人格(个性)的生成和发展依次(主要不是时间序列,而是逻辑序列)经历了性格、品格、风格三阶段。第一,性格生成。在日常语言中,我们通常用“性格”来指称人格(个性)。一个人的性格是这个人的自我之为自我并与他者相区分的规定性。我们通常用“有(鲜明)”或“无(模糊)”、“真(真实)”或“假(虚伪)”来描述一个人的性格所给予人们的印象,前者涉及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后者涉及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各种性格经过分类,形成各种性格类型(如所谓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四种气质等)。其中,在个别性中反映了一般性的人格(个性),便是典型性格。这是一种特别具有认识意义和评价价值的人格(个性),为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所塑造,并且为人们所欣赏。性格即是命运。由于性格是个人回应社会环境的特定结构、模式,因而在其他社会约束条件不变情况下,意谓着个人与社会环境间的特有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人生前途(算命属于迷信,但人生前途却可以科学预测)。在性格阶段,自我确立并且与他者间表现了某种区别、对立的倾向。因此,性格是人格(个性)生成发展的真的阶段。第二,品格生成。在日常语言中,“品”是“级”的意思。对于各种性格给以价值评价和意义评价,就形成了各种品格。这是一个按照某种标准展示的性格序列。这里的标准不是任何一种功利标准,而是伦理标准、道德标准。在品格阶段,自我与他者间表现了某种外在的联系和统一的倾向。因此,品格是人格(个性)生成发展的善的阶段。第三,风格生成。风格是品格的极致。在风格阶段,自我与他者间表现了某种内在的联系和统一的倾向。换句话说,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以至二者融为一体。这是自我与他者的合一,现象与本质的合一,真与善的合一,美亦即自由的实现。因此,风格是人格(个性)生成发展的美的阶段。     根据人格三阶段论,人格养成模式主要包括:第一,性格养成。性格养成是全人教育的起点或者初始阶段。人生首要在于确立自我,从而确立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在性格养成中,必须着重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养成平庸性格;二是养成虚伪性格。所谓“老好人”、“伪君子”,便是这两类人。平庸就是丧失自我,总是听别人话跟别人走,这一种人活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虚伪就是里面一套外面一套,欺骗别人等于欺骗自己,欺骗生活。因此性格养成在于养成独立的个性、真实的人格,说自己话走自己路,活出一个闪亮的自我来。唯一无二、绝假纯真,是性格养成的极致。第二,品格养成。品格养成是全人教育的中点或者中间阶段。如果没有品格养成,那么,即使独立的个性、真实的人格也会走向极端,走向反面,“真小人”取代“伪君子”,便是一个例子。在性格养成中,努力倡导、维护好(善)的性格,预防、纠正坏(恶)的性格,便是品格养成。第三,风格养成。风格养成是全人教育的终点或者终结阶段。如果没有风格养成,那么,人们趋善避恶,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尽管可能是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实际仍然是外在律令的社会强制,而不是内在习惯的自然趋向。化外在社会强制为内在自然习惯,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便是风格养成。     这样,教育,尤其哲学教育在全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呈现出来了:第一,性格养成主要依靠智育,亦即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教育,养成外求客观世界之真和内塑主观世界之诚的性格;这一方面在哲学上主要属于纯粹哲学——认识论(知识论)以及逻辑学、科学哲学领域。第二,品格养成主要依靠德育,亦即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养成优良思想品质(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政治品质(公德)、道德品质(私德);这一方面在哲学上主要属于实践哲学——伦理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领域。第三,风格养成主要依靠美育,亦即艺术(文学、音乐、美术)教育,养成优良趣味、情操,这一方面在哲学上主要属于美学(艺术哲学)领域。     各种人格理论在人格养成问题上见解不一。以多拉德和米勒、罗特和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社会学习的作用在人格形成上尤其受到重视。个人和环境彼此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就是个别差异的原因。人格社会学习理论提出“示范”和“观察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类学习包括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示范者”所受到的强化。由于看到他人的行为被强化(奖励或惩罚)而影响自己的行为。学习者通过意象和语言编码获得和储存了内部反应,从而形成人格。6这里试举三点:首先,人格品藻。人物品藻是中国传统人格教育的重要方法7(乃至其他作品品藻),我们应当认真批判吸取、借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之间经常进行这样一种活动。在我们学校教育中,历来就有一个传统,就是教师给学生写评语,现在甚至发展到了学生给教师写评语。这正是通过人物品藻之手段达到全人教育之目的的方法。只是我们没有认真当一回事,现在甚至发展到了设立各种指标体系这样一种烦琐哲学地步(譬如填写各种表格、鉴定)。其实,人物品藻的关键是思想和语言的精练,只有我们对于所品藻的人物熟知,真知,才能画龙点睛,发人深省。其次,人格示范。榜样教育是中国传统人格教育的重要方法(乃至其他样板教育),我们同样应当认真批判吸取、借鉴。长期以来,由于在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出于意识形态需要树立榜样(样板),使得许多榜样(样板)有名无实,不能起到教育作用。其实,只有为人们所真正认同的榜样(样板),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功能。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要求教师本人成为人格典范,只有这样,才能教书育人。最后,人格强化。人格强化包括奖励(表扬)、惩罚(批评)两个基本方面。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奖善罚恶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先进,鞭策落后,驱动人们一辈子学好人不学坏人。当然,任何奖惩均应适度。     总起来说,哲学之所以在全人教育上能够发挥特别的作用,是因为哲学具有引导人们超越日常生活的功能。在全人教育过程中,只有具备一定哲学素质的人格典范才能真正引导人们超越自我和超越现实原则。哲学通过知识的省思达到智慧的领会,因而在全人教育上不仅可以塑造知识人格,甚且可以塑造真正属于独立型亦即具有自主性的、充满魅力的智慧人格。哲学是我们实现自我超越,个性自由发展的可靠路径。           三、哲学教育与公民教育、对话教育          公民教育是古典教育的主要形态,而哲学教育则是公民教育的最高形态。     在中国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是以孔子以及儒家为代表的伦理政治教化。儒有多义:儒家指其思想流派,儒学指其学理,儒术指其治术,儒教指其教育。所谓儒教之“教”,不是宗教之“教”,而是教育之“教”(教化之“教”),或者教育为体、宗教为用。孔子既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思想语录《论语》同时记录了孔子的思想、学术和教育活动。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始终没有形成类似古代希腊(尤其雅典)的城邦和公民,因此,中国传统教育始终没有形成公民教育和哲学教育的形态。在君主专制制度以及封建官僚制度下,中国传统教育是以培养理想的圣贤君子亦即现实的臣民(等而下之的是奴才)为宗旨的。     在西方教育史上,哲学教育这一古典形态以苏格拉底为人格典范。苏格拉底通过“对话”进行自己的哲学活动和教育活动。在希腊,在雅典,哲学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最高形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教育思想是基于他们对于人性的理解。柏拉图明确将人性划分为理智、激情和欲望三个主要部分,认为理性是人性的最高部分。与可见世界对应的是意见,与可知世界对应的是知识。哲学是最高等级的知识。由此,柏拉图分别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设计了两种教育制度,认为哲学教育是培养城邦的统治阶级。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明确将理性与德性、幸福连接起来,并且将德性划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两个基本方面,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理性的生活和德性的生活。由此,亚里士多德主张哲学教育属于全体公民。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学园,是他们哲学教育的实验。他们的哲学活动就是他们的教育活动。他们的哲学教育活动是为城邦政治服务的,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宗旨。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教育起先属于七艺中的一艺——辩证法(逻辑学),后来包括逻辑学、物理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道德哲学)。这就是古典哲学教育的三个基本科目。但是,哲学教育这一古典形态在中世纪被宗教教育边缘化,当哲学成为神学的奴婢时,哲学教育也就成为神学教育的奴婢。在中世纪欧洲,以神学为核心,包括哲学、法学、医学是大学教育的四个基本科目。更进一步,哲学教育在近现代被科学教育边缘化。当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典文化”旗号时,科学的权威、技术的权威正在取代哲学的权威;当思想启蒙打着“理性”和“自由”的旗号时,这个“理性”和“自由”已经不是哲学的理性和自由,而是科学的理性和自由、技术的理性和自由。这也就是现代理性(经济理性、私人理性)和古代理性(政治理性、公共理性)的区别。     中国传统教育始终没有确立哲学教育的形态,六艺中的二艺——礼、乐不是哲学教育,而是伦理政治教化,以孔子以及儒家为代表的伦理政治教化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之所以形成这样一个局面,是因为没有公民教育需求,臣民教育(等而下之的是奴才教育)只需要灌输(启发是变相的灌输)现成伦理政治意识形态,不需要倡导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的哲学教育。近代(现代)以来,西学(新学)东渐,逐步将中学(旧学)边缘化。所谓西学(新学)主要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中学(旧学)主要在人文科学领域内继续发生影响。例如,我们除了引进科学教育之外,在人文教育上,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形态,哲学教育隶属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则是伦理政治意识形态教化的近代(现代)翻版。     但是,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方面是社会和文化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努力在多元意识形态背景下进行对话,寻求共识,以便共存,这样势必推动权威政治朝着协商政治转型。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哲学作为多元文化、普遍意识和公共精神的表现,应当成为公民和世界公民教育的核心成分。哲学教育既是回到哲学和教育的古典形态,也是当今时代精神的产物和表现。     我们认为,所谓公民教育是相对中立于宗教和意识形态(并非价值中立,亦非绝对中立,大约是指各种宗教、意识形态形成交叉、重叠共识,具有最大兼容性能)的公共教育,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包括人权政治教育、责任伦理教育等等,而哲学教育则是其中的最高形态。有一些人以为,一倡导公民教育,就等于取消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正如我们将哲学教育从学科专业教育中分离出来,并不等于取消学科专业教育,同样,我们将哲学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分离出来,也不等于取消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适用于特定人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公民教育则适用于所有人群,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换句话说,正像我们通常所谓“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一样,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间应当是相互兼容的。     宪法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现代国家以公民社会为基础,所谓公民就是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于一身,既享有宪法和其他法律所赋予的一切权力,又承担宪法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相应义务,只有权力没有义务或权利多义务少的人就是特权者、奴隶主贵族、专制君主,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或义务多权利少的人就是无权者、奴隶、被专制臣民。这两种人都不符合公民社会要求。只有在公民社会基础上才能实行宪政,只有实行宪政才能建立现代国家。因此,宪法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课程。同时,为了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公民教育课程体系中,除了宪法教育之外,应当突出人权政治和责任伦理的教育。     在全球化时代,每一个人都有双重身份,既是某一国家公民,享有国内法赋予的权利,承担国内法规定的义务;也是世界公民。这就是说,在全球化时代,每一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一是他/她隶属的国家,二是人类共同居住的地球。因此,公民教育应当兼有世界公民教育的形式和特点:在宪法教育中,应当包含联合国宪章教育的内容;在人权政治教育中,应当包含世界人权教育的内容;在责任伦理教育中,应当包含全球伦理教育的内容。     在现代,正如在古典时期一样,哲学教育无疑是公民教育的最高形态。作为公民教育的最高形态的哲学教育,就是引导人们怀疑、批判、反思现成的一切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从而形成陈寅恪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8,这是公民(世界公民)的基本人格,也是哲学教育的基本宗旨。     如何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认为,哲学教育不仅要回到它的公民教育的本性,而且要回到它的对话教育的形式,只有通过对话教育,哲学教育才能培养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公民。所谓对话教育,是与独白教育相对应的。现代教育的真正弊端是用权威式的独白教育代替了古典教育中的自由式的对话教育。所谓班级授课制,尤其大班制,是这种独白教育的典型。灌输式也好,启发式也好,无非是独白教育的两种不同方式而已,其预设都是将现成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教育的客体、对象,而不是主体,甚至教师都不是主体,而只是教材(现成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传播工具而已。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回到古典教育的真正含义是回到对话教育。对话教育充分体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互动。     “对话(dialog)”是指两个人以上N个人之间进行的言语行为,其中log源自希腊词logos(逻各斯)。对话的技术和艺术亦即“问答法”是“辩证法”的本义。因此,“对话(dialog)”的基本意思是两个人以上N个人之间交互进行的、在形式上轮流交替的、在内容上对立统一的言语活动。对话只是讨论,不是辩论。辩论是以求胜为目的的言语博弈;而对话则是以求真为目的的思想交流。在历史上,中国的名家、希腊的智者,都只知道辩论,而不知道对话。对话传统渊源于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和苏格拉底学生柏拉图记录苏格拉底言行和表达柏拉图自己思想的“对话”。对话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则大致包括三点:首先,对话主体必须是自由的,他们之间必须是平等的。这种自由首先是言论自由,然后由政治自由来保障;这种平等首先是知识论意义上的平等,然后由社会学意义上的平等来保障。其次,对话过程必须是理性的,这种理性是公共理性和交往理性,对话主体之间必须始终是相互宽容的。最后,对话结果应该是对话主体之间共识的形成或扩大,或异见的减少或消除。     有关对话理论的主要代表有三位:德国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揭示了对话的存在论向度,主张将独白式的“我—它(他、她)”转换为对话式的“我—你”,“我—它”呈现的是对象世界、经验世界,“我—你”呈现的是关系世界。9苏联时期俄国文艺理论家和哲学家巴赫金不仅揭示了对话的存在论向度,而且揭示了对话的语言学向度。他用“我与他人”表述了与布伯“我—你”相类似的思想,同时揭示了对话的种种话语特征,提出了复调理论、大型和微型对话理论等等。10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戴维·伯姆揭示了对话的认识论向度,提出对话双方或各方悬置思维假定,破除思维定势和搁置己见,达成共识的方法和途径。11     对话理论在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我们认为,首先,对话教育应当扬弃独白教育的班级授课制,尤其是大班制形式,采取圆桌会议形式;其次,每次对话可以设立一个主持人、少数对话参与人和多数对话旁听人,所有主持人、参与人和旁听人一旦进入对话,均被视为承认对话的问题、程序和规则,以便对话正常进行。最后,主持人、旁听人,尤其是参与人应当具备对话必要的知识背景和思想基础,以便对话能够取得一定成效。对话教育应当是建立在概论和通史的背景教育和经典教育基础上的通识教育和全人教育。回到古典教育,就是回到公民教育,回到哲学教育,哲学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最高形态。回到哲学教育,就是回到对话教育,对话教育是哲学教育的最高形式。当然,在现代教育中,对话教育具有两个基本前提——知识的背景和经典的基础,但是,背景教育和经典教育若不能导致对话教育,就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也不能达到全人教育的目的,更不能达到哲学教育的目的。     总之,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教育就是通识教育、全人教育,此即所谓“博文教育”、“博雅教育”(liberal arts)、“文雅教育”,与技能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相对应。哲学教育就其本性而言,是公民教育的最高形态,就其形式而言,是通过对话教育实现的。在古代希腊雅典人们心目中,作为通识教育、全人教育、公民教育和对话教育的哲学教育是自由人(奴隶主贵族)的教育,而技能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是奴隶的教育。现代性将这两者的地位和作用颠倒过来。正是这样,在古典教育中有最高地位和起最大作用的哲学教育日益式微。于今,在市场导向和政府导向的双重作用下,教育的大众化和实利化倾向日益深重。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呼吁教育“回到古典”,通识教育和全人教育的理念由此复兴,而作为公民教育和对话教育的哲学教育也因此呼之欲出。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12现在是将这一尊“神”请到我们民族文化之“庙”里来的时候了!          (原载《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0期)          注释:     1 参见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变移》,周敦仁、徐以骅、陈寅章、沈培娣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2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杨宏进、薛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第6页。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第270页。     4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第289页。     5 vollstandige menschen,完全的人。从汉语日常用法来考量,译“全人”比译“完人”更贴切。(参见德贝格拉:《威廉·冯·洪堡传》,袁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6 参见美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陈欣银、李伯黍译,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     7 参见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梁满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8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第246页。     9 参见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德马丁·布伯:《人与人》,张见、韦海英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     10 参见《巴赫金全集》第1~7卷,钱中文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11 参见英戴维·伯姆:《论对话》,英尼科编,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2 德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第2页。      进入 程广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哲学教育 公民教育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学术 > 哲学 > 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154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温家宝或在任期末平反六四启动政改

 2012年 3月 22日 温家宝或在任期末平反六四启动政改 记者: 萧洵 | 香港 图片来源: AP 1989年六四民主运动期间矗立在天安门前的民主女神像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披露,中国总理温家宝近年来曾三次在中共高层秘密会议上提出为“六四”平反;在薄熙来去被免职之后,或会下注对天安门屠杀进行重新评价,以启动政改。 *英媒:中共高层透露温多次提平反六四* 《金融时报》3月20日的一篇报道引述消息来源的话说,中国总理温家宝近年三次在中共高层秘密会议上提出为“六四”平反,但每次都遭到其同僚的反对;而薄熙来则是其中反对最激烈的人之一。 文章说,熟悉上层内部讨论的人透露,温家宝在试探性地为打破对“六四”的定论做准备,以启动他近年来多次提到的政治改革。 中共当局1989年6月4日动用武力血腥镇压天安门民主运动后,将事件定性为“反革命暴乱”。中共对六四的这一定论至今未变。 *中共关于“六四”定论至今未变* 《金融时报》报道说,薄熙来的父亲薄一波等中共元老在89天安门学生抗议扩展到全国各地时,一再向邓小平施压,要求邓采取强硬措施,派兵镇压。 许多中共前高层领导,以及他们的后代,都因当初的屠杀决定而蒙污,例如在“六四”镇压后被挑选接任党政军一把手的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江泽民的前任赵紫阳当年曾不赞成开枪镇压。到2005年逝世前,赵紫阳一直被软禁。 《金融时报》文章提到一副为人熟知的照片。照片中,最后一次公开亮相的赵紫阳在天安门广场看望绝食学生,而温家宝当时站在他的身边。 *中共高层“六四”强硬势力消退* 这篇文章将中共高层对六四问题的分歧大致分为三类:支持屠杀并从中获利,反对以任何形式对“六四”做重新评价的人、因此受到伤害的人,以及未受影响的人。 该文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当年的当事人已经越来越少,重新评价“六四”的体制上的阻力也在消退。文章说,温家宝或许会在余下的任期内下赌注纠正历史错误,启动政治改革。 在“六四”事件后被关押多年的异议人士陈子明对美国之音谈及他对“平反六四”的看法时说,他在过去二十年间对此始终坚信不疑。 *陈子明:对“平反六四”坚信不疑* 陈子明说,自己从各种渠道也了解到,中共内部有一大批人也有这样的意图。他认为现在“平反六四”已有广泛民意基础,时机也越来越成熟。 这位政治学者说,邓小平、胡耀邦和赵紫阳都曾提过政治体制改革,但政改在“六四”后被搁置;如果“六四”不得以重新评价,政改思路是无法贯彻的。 陈子明说:“温家宝在(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讲,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有一套想法了;而且信誓旦旦地说,大家不光要看我怎么说,还要看我怎么做。那么他要做的话也只能现在做了。否则到十八大以后,就不是他的事了。” *林和立:中国强调维稳 “平反六四”不乐观* 不过,香港的中国政治观察人士林和立则对近期中共“平反六四”不那么乐观。他认为,尽管中共党内有开明派支持平反,温家宝也多次提过这个事,但中共出于“维稳”考虑,不会碰这个事。 林和立说:“中国不同的党派的共识是,可见的将来不要碰这个问题…十八大习近平接班以后,也不会重提这个问题,或是对于‘六四’提出比较新的平反或者其他的处理方法。因为目前中共还是以稳重为主要的目标。” 陈子明认为,上层所谓“红二代”之中,在“平反六四”问题上也态度不一。他说,从薄熙来搞“唱红打黑”的表现看,他是属于压制平反的那一派。至于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任中共领导人的“太子党”习近平在“六四”问题上的态度如何,陈子明称,虽然他本人对习近平了解不多,但一些与习关系密切的人告诉他,可以相信习近平会做这个事。

阅读更多

重慶事變

薄熙來倒台,是中共處理『四人幫』以來最嚴重的政治變局。兩會之前早已佈局。它預示著高層權爭的開始而不是結束。觀察者認為:今年六月四日,將是判斷這場政治風波去往何處的重要節點。 文/王奔 2012年3月14日,溫家寶任期內的最後一次兩會記者會,比以往延長了半個多小時。到最後一個問題,路透社記者提問王立軍事件,他緩慢而嚴厲地說:「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必須反思,並認真從王立軍事件中吸取教訓。」接著,他說了一段話,此後被分析者反覆揣摩:他提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關於正確處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並強調「改革開放這一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重大抉擇」。 熟悉中共政治話語模式的人都知道,緊接著重慶事件做這樣的表態,極不尋常,無異於將「唱紅打黑」的重慶歸入「文革思維」,批評其與改革開放策略背道而馳。後者是文革之後,現有權力結構合法性的來源。對薄熙來的重慶,這是極嚴厲的定性,因而這段話斷不可能來自溫個人,而一定經過最高領導集體的討論決定。 驚訝的人們還不知道,此時,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國家副總理張德江 已經在趕赴重慶的路上。 3月15日,李源潮即在重慶宣布:薄熙來被免去重慶市委書記一職,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兼任。第二天,《重慶日報》刊登大幅新聞:堅決擁護中央決定。 根據中共黨內行事規律與消息,這更像是一個精密佈局的行動,兩會前就做出決議,常委達成一致並很可能由下一屆領導人習近平牽頭。 中共中央政治局25名委員之一、手握重權的「太子黨」薄熙來,一度被認為將晉身中共最高領導層。而從2月6日其重要下屬、有「打黑英雄」之稱的前重慶市公安局局長王立軍,突然「叛國」進入美國駐成都領事館開始,觀者眼見,重慶之勢急轉直下,直至薄熙來落馬。 消息稱,薄熙來現已失去自由,而此番政爭,更可能波及其他官員,最新消息更傳周永康亦已受到控制。「王立軍只是個引子,薄熙來犯忌已久。這是『四人幫』以來最嚴重的政治變局。」 截至發稿,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稱,溫家寶曾在高層秘密會議上三次提出平反六四,遭到薄熙來的激烈反對。溫家寶與薄熙來在同一會議爭論六四,這並不符合中共高層權力運作方式,更像是民間傳言;但3月22日凌晨,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突然可以搜索到一向被屏蔽的「八九六四」信息,又映襯了民間對重慶事件與六四之間的想像。每每重要政治變化發生,是否對1989年天安門運動有重新評價乃至平反,都被視為判斷真正政治走向的重要指標。這一次,觀察人士亦將2012年的六月四日,視作判斷這場政治風波將去往何處的重要觀察節點。 薄熙來遭免職的消息在各地引發巨大反響。隨之發生的是「烏有之鄉」等被認為是「左派」、「毛派」陣地的網站停止運行;重慶市有「紅歌角」之稱的人民廣場,立出告示禁止唱歌跳舞,稱他們的活動「嚴重影響周邊民眾工作休息」;北京景山公園紅歌會,亦被禁止懸掛毛澤東肖像和橫幅。 另一方面,在薄熙來免職前後,各種與薄熙來、重慶、王立軍有關的流言在社交網絡上瘋轉,並有相當部分後來被官方新聞驗證,資深媒體人慨嘆:「傳言兌現的比例如此之高,實屬罕見。」不願具名的資深媒體人亦認為,這也是當局全盤處理重慶事件的一部分:「王立軍事件發生之後,微博上敞開了八天圍觀。只有胡(錦濤)、李(長春)、中宣部長,才能讓這件事情發生。這說明什麼?早就在計劃之內了:重慶問題要揭蓋子。」 而薄熙來免職之後,「薄熙來」三字迅速成為微博等網站搜索的敏感詞。另一個意味深長的敏感詞是「周永康」: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周永康」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廟堂上的權力鬥爭波譎雲詭,黑箱甩出來的任何一點火星,都能在江湖中熱鬧好一陣子。 但王立軍的處理、薄熙來的免職,更多被認為事關這個國家整體路線選擇的關鍵問題,仍都在黑箱裏進行,由黨做主。廟堂與江湖涇渭分明。看熱鬧的群眾圍著偶爾濺出的一兩滴油湯咂巴一下嘴,就彷佛品嚐到獨家機密。如重慶獨立學者王康所言:「這仍然是一場宮廷鬥爭,人民被排除在歷史之外,都是看客。中國政治的醜陋就在於,到了21世紀仍然是宮廷內部的鬥爭,沒有政治現代化的轉型。當台灣已經走上政黨輪替的道路,我們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在道德結構和精神結構上仍然是一致的,有奶便是娘。這樣的情況下,歷史隨時可能捲土重來,而人民從頭到尾都在一旁看著。」 中共在免去薄熙來職務的同時,將他在重慶的執政方式定性為「文革思維」,黨內權力鬥爭依然披著意識形態的外衣,權力鬥爭和路線鬥爭交織。 但僅僅是路線問題,不至於引發如此風暴。薄熙來打出毛澤東的旗號,令國內「左派」有「把重慶當延安」的說法,「把薄熙來當成精神領袖」,這卻嚴重地威脅到了現有的權力結構和合法性來源。甚至有傳聞稱薄熙來涉嫌電話監聽,這類政治越界行為在中共黨內被視為「另立中央」、「分裂黨」,甚至「篡黨奪權」,是不可原諒的。 既然堅決打掉薄熙來,就意味著中共將同時在路線上做出選擇:「要毛還是要鄧」?放下「毛」,回到「鄧」。 這看似一股逆流的結束,卻也透出更深的悲哀。 鄧氏改革理論的全貌是「堅持改革開放」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並行,而這兩者在邏輯上是內在矛盾的。在《人民日報》前主編胡績偉看來,鄧小平是搞「跛腳改革」,「只搞經濟改革不搞政治改革」;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認為,「本質上,鄧小平是一位救黨主義者,改革是為了救黨。」 體制內外改革派已呼籲多年,必須超越鄧氏改革理論:經濟改革已經無路可走,只有進入政治改革,經濟才可能注入真正活力,而執政者也才可能獲得經過民意授權的新的合法性來源。但2008年之後重慶的異軍突起,直至今天「重慶模式」的落幕,執政黨方才把中國從「毛」的邊緣拉回到「鄧」的路線上,而沒有任何超越,令許多人失望。 溫家寶總理一再在個人言說上試圖超越鄧:「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但應者寥寥。 鄧小平去世十五年。共產黨此前所依賴的信仰與強人政治一路解體,薄熙來式的高層權爭,不會是結束,只是開始。重慶模式與廣東模式,不過是鄧氏改革的雙生子,如果沒有訴諸民主政治將真正「救國」、「救民」的改革進行到底,「歷史隨時可能捲土重來,而人民從頭到尾都是看客。」 重慶事變大事記: 時間 主角 事件 1月28日 王立軍通報薄熙來其家屬與某案件有關。薄熙來表示不滿。 2月2日 重慶 宣佈王立軍不再兼任公安局長,轉為分管科教文的副市長。 2月6日 當晚王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並請求政治避難。 2月7日 重慶網民 黃奇帆等進入領事館勸說傳言70輛警車開往成都,有公路裝甲車照 2月8日 網民重慶美國 淩晨許王離開使館,並於上午8時隨國安飛赴北京。傳言國安部與重慶政府爭奪王立軍宣佈王正接受「休假式治療」,有病歷圖片。薄熙來在昆明餵鴿子證實王曾到訪領事館,並自願離開。 2月9日 中央網民重慶 證實王曾滯留美使館,但問題已解決搜出王的電子機票,顯示與國安同機薄熙來參觀其父親創建的14集團軍陳列館 2月20日 網民 傳薄熙來政治局會議中請辭 2月28日 重慶 黃奇帆對薄熙來請辭傳聞:「胡說八道,胡說八道」 3月2日 中央 證實王立軍正接受有關部門調查,且不會列席人大 3月3日 中央 賀國強看望重慶團,指出北京和重慶兩地「氣候有很大差異」。 3月5日 重慶 黃奇帆對鳳凰網稱只有三人進入領館,過程「很平和」。不存在警車包圍。 但該視屏很快被撤下。 3月9日 重慶 兩會重慶團開放會議上,薄熙來回應稱自己「用人失察」;「個人不考慮十八大問題」。 3月11日 湖南省委書記週強未回答是否轉任重慶的傳聞 3月14日 中央 溫家寶表示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必須反思,認真從王立軍事件中吸取教訓。 並提及謹記文革的教訓。 3月15日後 中央重慶 副總理張德江空降重慶任書記,薄熙來「不再兼任」;王立軍被免職。黨政軍表示堅決擁護中央決定。 傳言薄熙來的「文膽」徐鳴已遭調查。  

阅读更多
  • 1
  • ……
  • 5
  • 6
  • 7
  • ……
  • 20

CDT/CDS今日重点

九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