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迹

人心的重建

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种种灾难中习惯了灾难,在种种沉默中默认了沉默?那些在北川老县城祭奠时用手机拍照、吃瓜子、扔一地垃圾的围观者,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影子?有多少人会在地震后认为,是举国体制成就了救灾奇迹?在天灾之前,就有多少人祸泛滥,我们是如何用傲慢、贪欲、漫不经心,轻易地剥夺了别人的尊严、身份,乃至生命?     人心的重建   文/范承刚(暨南大学)     玉树仁宝寺,僧人在搬运佛像。高屯子摄。   一 去年夏天,我正在玉树。那时地震已过了124天,废墟上空的尘土慢慢静落于地,人们的生活也复归往常。吊车轰鸣着开始清理瓦砾,玛尼石堆旁又环绕起朝圣的老人,孩子们在空地上玩着游戏,理发店、服装店、小餐馆的老板也在帐篷外挂起了招牌。只有深夜到友人家作客时,隔壁毡房里静静点起的一百多盏酥油灯,映照着这家人虔诚而悲伤的身影。 在玉树,时间就像一幅油画,触到的风轻,踏过的草柔,有时我不禁恍然:这里曾经历一场劫难吗?答案又似乎是确然的。所住的帐篷里,床下长着黑色的小草。破败的庙宇里,木棍支撑着残垣,佛像摔断了头颅。人们向你讲述如何死里逃生如何痛失亲友,与你谈论玉树的前世今生。这时候你会发觉,地震所造成的伤口,仍在人们的心里吱呀作响。 藏族音乐人代尕花了42年,走遍三江源头,收集了500多首频临失传的民歌。他一生为玉树文化的凋敝痛心疾首,比如80多种白龙卓舞与老人们一起渐埋荒土,如今只剩下了30多种。地震后他最伤心的一件事,是家乡再也无法回到以往。 玉树大多数的房屋建在首府结古镇,地震前,这里的房子都是藏民自建,各具特色。地震后,按照国家规划,玉树要建成“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房子都是统一建造,都是一样的装饰布局,一样的水泥砖头。 代尕说:那我怎么找到自己的家? 地震里有些房子没倒,但按照规划也要被征用拆除,很多老百姓不满上访。玉树县委门前为此增添了警卫,守备森严。 后来我看新闻,在新华社记者的笔下,看着红色屋顶、米黄色墙壁、铝合金窗户、浅红色地砖,牧民扎西索南灯满脸欣喜地说:“这辈子没住过这么漂亮的房子!” 我想,欢呼声里,代尕老人的声音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同样的困惑,来自于玉树的摄影师冶青林。地震后几分钟,他就拿起了相机,然后找到玉树仅存的网络,把照片发布了出去。震后第二日,国内所有门户网站报道玉树地震的图片,几乎全部来自于他。 后来的十多天,冶青林一直干着这件事。那时的想法,就是第一时间把玉树的灾情传出去。有一天,单位领导领导找来,勒令他停止:“这样做不好,有国际影响。” 冶青林很疑惑:为什么不让大家知道玉树真正的情况?   二 还有一些声音,在轰轰烈烈的重建中更显微弱。这些混杂着担忧、愤怒、疑惑的声音,产生于地震之前,但同样起源于某种坍塌。明嘉是玉树州三江源生态保护办公室主任,他出生的地方叫长江村,村外不远是通天河。在他记忆里,儿时的河岸芳草茂盛,人一钻进草丛,就消失在晨雾一般的翠绿里。 当他31岁时重返通天河,河畔像被山火肆虐而过,只剩半个指甲高的草稀疏覆盖着。河水也由清而浊,裹挟着泥沙而去。而在整个玉树,伴随着财富与人口大量涌入的,是矿山的满目苍夷、牧场的荒芜凋敝,随处可见赶着瘦弱羊群、走牧流浪的疲惫藏民。 明嘉不明白:以前的玉树去哪里了? 作家江阳才让写了一本小说叫《康巴方式》,他想借此清洗外界对康巴人片面又脸谱化的想象,也想借此挽留康巴人的独特生活,“一种自由、率真、缓慢的生活,以及一种非对抗性的坚强”。 一次夜间聚会,我们聊到越来越多的藏族僧侣进入内地,其中有一些招摇撞骗。这原本是不敬的话语,江阳才让却狠狠拍了拍大腿:“我们一直想说,没说出来。你们说得真对。那些僧人,怎么变得像汉人一样!” 怎么会变得像汉人一样?我已不记得当时如何回答。 大胡子文扎是多年前与索南达杰一起保护藏羚羊的同伴,索南达杰被盗猎者枪后,他投入到青藏游牧文化的保护当中。 他说,越是深入了解藏族文化的精髓,就越痛心地感觉到,在外来文化对牧区的任意解释和人类过度开发的贪欲中,支撑藏族文化的土地正在慢慢消逝。 和这些人聊天,你能感觉到他们对故乡或淡或浓的忧愁。无论是地震前后,他们的故乡都在沦陷,甚至,地震加快了这种沦陷。又或者,如果不是地震,沦陷将悄无声息,就像四川亚丁那些为建旅游索道而被砍掉的一颗颗参天大树,生于神山之上,倒下却无人知晓。 而这种沦陷源于人心里的匮乏。我们匮乏谦卑,匮乏耐心,匮乏对生命的重视,也匮乏对惩戒的敬畏,由此人世间傲慢滋长、恶业丛生、颂歌四起、硕鼠猖狂。于是,民间舞者扎西昂江和他的同伴们在瓦砾堆上苦练了几个月,在太阳底下等了两个小时,只为了给前来慰问的中央某领导跳五分钟的欢迎舞蹈。 代尕老人在废墟里挖出整理了几十年的音乐笔记,但悲哀地看到会唱民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冶青林还在坚持拍照,但玉树的领导会在背后说 “这个人联系外媒,靠不住”;明嘉继续为三江源而奔走,但被挖空的山和人心里留下的裂痕一样,已无法弥补。   三 当我读到四川地震三周年的一些新闻时,深感世间的苦难和荒谬如此相似。在那样一场地震中,古羌遗址的萝卜寨消逝了,黄泥雕群的布瓦村没了,石砌古雕的阿尔村面目全非,成百上千尚不能统计姓名的孩子失去了生命。时至今日,这些像被狼一样被叼走的孩子究竟为何而死,不得而知。善人在惩戒罪恶之前,却已被罪恶所惩戒。没把建造豆腐渣的人抓进监狱,只把追问豆腐渣的人抓进了监狱。真让人有些以自由为耻。 从“地震摇了2分钟,都江堰前进了20年”到“汶川,三岁了”,再到央视播出的《中国奇迹》,我能看到的是人心的粗鄙。太多人急于把鲜血饮作庆功酒,把遗忘当成乐观,把沉默视为成熟。 而这些人又何尝不是我们?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种种灾难中习惯了灾难,在种种沉默中默认了沉默?那些在北川老县城祭奠时用手机拍照、吃瓜子、扔一地垃圾的围观者,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影子?有多少人会在地震后认为,是举国体制成就了救灾奇迹?在天灾之前,就有多少人祸泛滥,我们是如何用傲慢、贪欲、漫不经心,轻易地剥夺了别人的尊严、身份,乃至生命? 玉树的秋松卧色活佛,隐居在三面环山的夏日寺,我们去拜访他时,夏日寺在地震中遭到损毁,他们在草地上搭起了十多顶帐篷,秋松卧色活佛住在最小的一顶帐篷里。 我们问他:灾难之后,人们如何生活? 他回答:我此生经历过许多磨难,但从未产生怨恨。我总是将一切与我有关的灾难的原因追寻到自身,追根到无始以来自己所有的罪孽上。所谓的“地狱”,是人的一种心境的再现。是否让自己的心灵堕入地狱,并不取决于外力的作用,而是心灵对于自身品行的评判。     (采编:安镜轩  责编:刘一舟)    

阅读更多

法广 | 从朱镕基批评《中国农民调查》谈起之三(胡平)

朱镕基在任内大力推进国企改革,抓大放小,国退民进,大批中小型国企民营化,保留下来的大型国企也有了活力。和苏联东欧实行休克疗法并导致经济一度衰退相比,中国的改革始终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乍一看去,中国的国企改革果然很成功,朱镕基的功劳确实很大。 但是,我要指出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中国的国企改革造成了几千万国企职工下岗失业。这一严重的弊端,即便是那些最为朱镕基改革唱赞歌的人也不好意思否认。只不过他们辩解说,这是改革的阵痛,是改革的代价。 这种辩护不值一驳。是的,共产主义行不通,计划经济该改革,要改革就免不了要付代价。但是,共产主义和计划经济都是共产党搞起来的,因此,共产党应该为它的错误承担责任。要付代价,首先就该让共产党付代价;要下岗,首先就该让共产党下岗。凭什么共产党不付代价不下岗,倒反过来要工人、要老百姓作牺牲呢? 第二、共产党岂止是不付代价不下岗,它还借改革之机,把属于全体人民的财产据为己有。我们知道,所谓国企,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国有企业”,即属于国家所有的企业;但是,国企本来是指“国营企业”,而国营企业不是属于国家所有而是属于全民所有的。把“国营”改成“国有”,这一字之差,共产党就把全体人民的财产变成了共产党自家的财产。这无异于一次大抢劫,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抢劫。这就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致命弊端--它从根本上没有合法性。 第三、照理说,共产党偷天换日,把全民的财产变成了共产党自己的财产,使几千万国企职工下岗失业,昔日的“领导阶级”沦为弱势群体,那必然会招致全社会的强烈反抗。可以想象,朱镕基的国企改革如果放在六四之前推行,必定行不通。六四屠杀造成了全国性的寒蝉效应。面对着共产党的巧取豪夺,化公为私,大多数人不敢起来反抗,少数公开反抗的人则遭到严厉的镇压。你纵然可以辩解说朱镕基本人不赞成六四,不赞成镇压。但是你不能否认,朱镕基的改革是借助于六四屠杀的威慑效应才得以展开的,也是唯有借助于不断的镇压才能继续进行的,因而他本人也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解释、怎样评价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这一现象呢? 应该看到,所谓中国奇迹并不神秘。本来,把公有制计划经济改成私有制市场经济就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借用一个比喻,那好比把鱼汤再变成鱼,说者容易做者难。合情合理的做法是,把全民所有制名下的资产以某种方式,例如以按价折股的方式,平均分给全体人民。这种做法也是合法的、正当的。苏联东欧的改革基本上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但是这种做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因为它导致股权过于分散,不利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所以在一段时期之内非但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造成经济的衰退。 中国的做法正好相反。在中国,凭借着六四屠杀的威慑和不间断的镇压,共产党肆无忌惮地把全民的资产据为己有,成了最大的资本家,而各级党委书记则摇身一变成了总经理,私有化一步到位。所以中国的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发展;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则是把人权人道、公平正义统统踩在脚下。 尽管在上任之初,朱镕基大声疾呼反腐败,但事实却是,正是在朱镕基任内,腐败发展到空前的规模,权贵私有化固定成型,积重难返。如今的中国政府,正凭借着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对人权民主等普世价值表现出越来越傲慢越来越轻蔑以及越来越敌视的态度,并越来越成为人类和平与自由的巨大威胁。有鉴于此,朱镕基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那不是很明显的吗?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秦晓:做一个体制内的改革派

  “我愿意做一个体制内推动改革的人士,而不愿意被人称作公共知识分子。我们主张用渐进改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们平时说得这么尖锐?主要是因为担心社会动乱” 秦晓(方迎忠) 2005年10月11日,剑桥大学校长Alison Richard教授(中)祝贺秦晓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人物周刊:“文革”早期,你曾经也被卷入。回首那段岁月,为什么整个社会竟然可以如此疯狂? 秦晓:我觉得这段历史也有它的必然性。人类本身就有非理性的一面,在特定情况下都会干出像“文革”那样的事,法国大革命、希特勒法西斯时期的出现也是这种情况,因此,应该用历史眼光看待这些问题。       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人类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探索和追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马克思开始就是一个具有空想色彩的宏大叙事,它的主要理论支柱“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在理论上存在重大缺陷,也不能为实践所证实。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经过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演变,从最初自由、民主、人权的理念一步步异化为专制的政治体制、封闭的意识形态和僵化的经济体制。人的自由、理性和权利被压抑了,最后异化了。柬埔寨、朝鲜异化到什么程度了?苏联的斯大林的肃反、中国的“文革”都是一种异化,是激进主义发展到极致的产物。但我们对这个思想脉络、根源并没有做出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我们评判文化大革命,把这个归结为毛泽东的错误、“四人帮”的罪行,却并没有进一步挖掘、清算它的思想根源。   人物周刊:在你看来,这个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哪里? 秦晓:概括说,是一个激进主义的异化过程,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毛泽东和“四人帮”。       比如“文革”前的“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搞公共食堂、给知识分子带上资产阶级的帽子等,这些事现在看来不仅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诞的。当时一些中央领导曾向毛主席提出过纠正,主席也同意了,但却遭到了党内另一些领导人的反对。而这些持反对态度的领导人都是我们非常尊敬的革命前辈,他们在“文革”中也都受到迫害,但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后人都没有将这一反思追溯到“文革”以前。       翦伯赞是知识分子中的典型例子,他一路都是跟共产党走的。解放后,翦伯赞去北大历史系当主任。北大历史系的人说,历史学家当中有叫翦伯赞的吗?没听说过嘛!瞧不起他。为了让翦伯赞当成这个主任,把北大历史系的一些人调到天津大学去了。翦伯赞一上来,就搞“唯物主义史纲”,提出历史要按照唯物史观写,先经济,再政治、文化。他的立场和观点算是够左的了吧?最后怎么死的呢?是刘少奇专案组的一个军官,用枪对着他,非要他揭发刘少奇是叛徒。他良心发现,说我不能瞎说,夫妇俩被逼得自杀了。一个老知识分子,曾经那么“左”,一生跟着中国共产党,最后下场是被更“左”的力量逼死。而我们现在只讲这些人在“文革”中被迫害,而没有去挖掘在“文革”前他们激进主义的思想和行为。       大折腾以后的中国,没有彻底清理思想,其关键是我们民族没有启蒙的基础,把阶级斗争史观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唯一标准,用阶级属性解构“真、善、美”。由此,只能分出敌我,而不是以人的自由、理性、权利这些启蒙的核心价值观做评判的尺度。       “文革”后,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对社会主义制度异化产生的思想根源做了比较深入的反思和批判,其中包括周扬的“异化论”和“人道主义”、巴金的《真话集》、韦君宜的《思痛录》、陆定一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提法的质疑。更为可贵的是这几个人都是首先反省个人所作所为,而不像多数人仅仅是把自己作为当时政治运动的受害者。       我觉得大的历史背景要是不清楚的话,就不可能谈清楚这段红卫兵运动。红卫兵运动无非是中国历史这场宏大叙事大戏中的一幕,可能是走向异化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很典型的一幕。那么多人上街、“破四旧”、天安门广场集会、造反夺权,这已经很极端了。所以,可以说是乌托邦思想的产物。   人物周刊:你的观点,其实就是如何看待前30年历史的问题。 秦晓:“文革”的大背景,跟我们后进国家的激进主义思想有着很深的渊源。激进主义思想的理论形态是一种“宏大的叙事”或政治意识形态。叙事就是“前科学”。宏大叙事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最后一定会走向它的反面,一定是乌托邦。它崇尚的是卢梭的“积极自由”,即“己所欲,务施于人”;而不是洛克的“消极自由”所主张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你必须跟我走,否则你就违背历史潮流,你就是异己或敌人。这就把核心的价值给颠覆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柬埔寨波尔布特的大屠杀等等,都是异化的结果。       毛泽东解决了中国的两个问题:第一他使中国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主权,并建立了民族国家。孙中山没有成功,蒋介石也没有成功,毛泽东成功了,这是历史要给他一个正确评价的最重要原因。第二个,他不管是用土改、合作化、集体化还是国有化的方法,比较快、比较彻底地解决了中国的贫穷和社会动荡问题,并开启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一百多年来,谁能解决中国人基本的生活保障?毛泽东做到了。       从现代观点来看,在这两个问题上,无论是处理方式还是取得的成果,都存有需要反思的问题。在民族国家建立之后,对内并不是现代社会的治理,没有现代社会的治理理念和制度。他在解决了基本的民生问题后,又把它推到极端。搞“人民公社”、“大跃进”,又造成更大的问题。60年代初三千多万人饿死,这事发生在20世纪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又没有特大的自然灾害,今天都是不可设想的,怎么向历史交待啊?“反右”、文化革命,包括暴力土改等不用说了,这些都违背了基本的现代价值观。   人物周刊:具体到你的个人,这种思想上的转变是如何完成的?你有一种吐出“狼奶”的感受么? 秦晓:我有两次大惑,一次就是我21岁插队的时候,国家搞得乱七八糟,好人都给打下去,我再怎样崇拜毛泽东,也不能接受了。       第二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先从经济领域看社会问题,然后,又慢慢接触一些所谓现代化、现代性的理论。看的东西多了,就开始琢磨了:现代化和现代性不是一回事啊,也就惑起来了。我对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认识也发生了大的转变。以前,我比较赞同新权威主义,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民主问题上,我希望有个强势的政府。但是后来转向对启蒙价值和现代社会制度的认同。       你说的狼奶,我有感触。插队时我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里面有一段话,我经常写信给朋友时引用:“我们从小到现在被各种谎言灌满了,当他成熟起来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他要呕吐,重新用理性去认识世界。”我觉得非常适合我们这一代人。       毛泽东那一代人是致力于改变中国面貌的,他觉得马克思主义比较实用,就举起了这个旗帜。好的地方是他从不死照着那个本本来做,怎么实用怎么来;不好的地方呢,就是对马克思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他实际上也没有真正认同。于是很容易走到农民起义、改朝换代上面去了。       总体来说,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激进主义主导的过程,激进主义的产生在中国有它的合理性,但也难以摆脱失败和异化。我们过去理解激进主义,是指它暴力或者革命的方式,这只是一个形式问题。激进主义的实质我认为在于它对传统和经验的态度。传统和经验是经过千百人、千百年实践、思考而形成的,这中间也需要思想家、精英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批评和倡导,也会发生革命和动荡,但总体而言是一种改良、演进的过程。这就是洛克倡导的“自然法则”,也是苏格兰启蒙和现代化转型的特征和经验。      激进主义的思想资源多是源于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近代的产物,它在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中建立自己的理想,并将之构建成庞大的、无所不包的宏大叙事,试图解释历史、指导现实、预测未来。这首先偏离了科学的怀疑精神,是一种乌托邦,是对传统的颠覆、对经验的抛弃、对各种不同的观念不能包容,并将之视为异教徒和敌人。所以它一定会导致专制,一定会走向异化。       中国近代激进主义主要思想来源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它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最根本的原因,并由此划分了五种社会形态。以后经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几次变身最终走向僵化的、专制的意识形态—政治结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因之终结。文革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痛定思痛,告别了列宁—斯大林模式,抛弃了毛泽东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重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邓小平不仅是改革的总设计师,也是“去意识形态化”的勇士,比如他的“猫论”、“摸论”、“三个有利于”等。但当今的中国“去意识形态化”依然是一个未竟之业。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从突尼斯引发的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风暴,这次一个突出特点是发生革命的国家都是最为世俗化的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状况也相对较好。很多人认为西方的普世价值是动乱根源? 秦晓:首先,它表明对独裁专制腐败的政府,人们是不接受的,不管你经济搞多好,世俗化程度多高;第二,专制政府之后不一定诞生一个现代政府,其结果要么走向失败政府,要么呼唤极端宗教主义者上台;第三,西方可以用武力推翻专制政府但却不可能建立起一个现代政府,社会的进步是文明演进(交流、碰撞)的结果,而不是政治压力、经济制裁、军事干预的结果。对此,西方政府和社会应反思。   人物周刊:在外界看来,你最主要的身份是国企的管理者,然而你却组织成立博源基金会,做了很多宏大话题的讨论,这是一种接班人的精英情结么? 秦晓:儒家的“修齐治平”对我影响很大。中国人从来都是把家和国看成一体的。我们这一代人知道历史,也看到了世界的变化。每个民族最关注的就是找寻各自的现代道路,这也是我们最关注的。       把国家利益和每个人的权利相比,根本的还是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马克思说的:“只有每个人都获得了自由,社会共同体才能获得自由。”如果我们只说一头,就会走向“富国强兵”,而不是现代社会。       经济发展的背后是不是应该有一个价值的正当性?这个价值正当性表现在对每一个中国人权利、自由和理性的认同。       接班人是60年代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政治权力的概念,而是需要一代代人去建设这个国家。这是一个落后挨打贫穷的国家,我们的父辈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也应该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现在的问题远比那时候要复杂,现在不是革命成功如何巩固政权的问题,更本质的是从传统社会、前现代社会转变成现代社会的问题,这是很多我们还没有逾越的问题。   人物周刊:你反复提到中国的现代性转型要和自身传统、国情结合,现在中印比较是一个热点,我们这个伟大庞大的邻居正在崛起,印度的经验有什么可值得我们研究? 秦晓:有一年我从印度回来,和黄亚生聊天。我的感觉是印度社会有很多结构性的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是政治体制上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可以包容这么多的民族、种族、语言、宗教,小乱不断整体稳定,经济也开始起飞了。       经济发展第一要素是人口红利,第二是全球化,打破原先制度上的限制。内生变量是人口红利,外生变量是制度红利,两者一结合就好了。中国内部改革开放,外部加入了WTO,又有人口红利,就发展起来了。这就是中国奇迹,印度也是一样。但印度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如种 姓、教育、基础设施等是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挑战。   人物周刊:很多中国人深入到印度,发现他们比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主人公还要贫穷,只有一条毯子可以裹身时,他们思考的问题是自由民主这些理念是否需要让渡给吃饱肚子? 秦晓:如果说看到印度贫民窟的悲惨情况,就简单认为民主不好,中国模式好,那这个跳跃在逻辑上缺乏支持。相反,我们拿巴基斯坦和印度做对比,当布托上绞刑架时,他说:“巴基斯坦是稳定的动乱,印度是动乱的稳定”。印度有锡克族,有上百种语言、民族、种姓,对外和中国、巴基斯坦关系也很紧张。但是民主体制建立起来以后,始终能维持下来。       印度民主体制不是最成熟最好的体制,还没有触及基层部分,但整个政治治理是运转正常的,是被认同的。巴基斯坦动不动就军事政变,很容易全国就乱了。哪种制度更好?是更有弹性更有包容性,通过大家认同的程序来做事更好,还是强人政府决策效率高,但又不断推倒重来更好?我以为还是前者好,当然它也需要改进。   人物周刊:你之前在政府,后来去了中信和招商局,有没有考虑过彻底离开这个体制,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者或者企业家 秦晓:中国基本上还是大一统体制,即便是民营企业,你想摆脱这个体制也是不可能的。       其次,我们的体制在改革,我们有很大机会在体制内做事。我们主张用渐进改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为什么我们平时说得这么尖锐?主要是因为我们担心社会动乱。如果说中国不存在社会动乱和革命的因素,我们没必要说得这么尖锐,我们只是想提醒。就像茨威格和罗曼·罗兰二战前做的那样,我们当然比不了那些伟人,但中国社会需要有人站出来说。   人物周刊:你在招商局做一把手,掌控巨额国资,你抨击腐败,在你这个层级有什么监管? 秦晓:国资委、中组部、中纪委都在管,我们自己也有一套内控系统。我是觉得权力和钱,腐蚀性太大,想要就没够。要把这个问题看破,崇尚一种更自然朴实的生活方式,我也就只能力求做到这点。       对于个别人对我的诬蔑和谣言,我没什么好回应的。审计署会对我做离任审计,巡视员也会经常来查,还有常驻的监事会。每年我都要申报各种收入和资产,内部也有纪检部门,还有组织上的生活会。   人物周刊:在你的对外谈话里,你多次提到修持,也提到了儒家的立德立功立言,以及佛学的影响,你长在红旗下,又是海外名校的博士,对于今天的秦晓来说,这些思想之间是如何融会贯通的? 秦晓:我成长的时代长期是封闭的。我们只能接受毛泽东思想和经过毛泽东解释的马克思主义。除了文学作品外,对外界了解很少。       “文革”后期,才看到一点政治方面的东西,如:《托洛茨基传》、《经济增长的阶段》(罗斯托)、《新阶级》(德热拉斯)等,就是灰皮书。       我们的反思是首先要把毛讲的和毛解释的马克思主义重新来看,我以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都有缺陷。1997年我在中央党校央企高级干部班上课时,和中央党校老师有过讨论。       马克思基本上是技术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我认为决定论是不可取的,一个系统中各个要素是互动的,没有谁永远决定谁。事实上我们在国内也不讲阶级斗争,外资和民营经济也不再是剥削的,悄悄地在发生变化。我们的党也在讲三个代表,而不是只代表工人和农民,也开始鼓励发展民营所有制。       接下来就要看看有没有其他什么理论,开始注意到马克斯·韦伯和马克思的比较,他们是两个方向走的,最终汇合点有惊人相似。       韦伯认为先有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人从神权皇权中叛逃出来,重新找到自己,认识自由、平等和理性等基本价值观。既然认同这些,就只能选择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讲究的是自由权利,讲究的是自由交换而不是计划经济有人来分配这些东西。因为先有这个价值观所以才必然选择这个经济制度。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不能持久,他是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来揭示这一点的。韦伯则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来看问题的,他们都看到了资本主义的问题。       我对理论有特别的偏好,但我的出发点都是问题意识。       最早我提出现代化和现代性差异,当时很多学术界的人并不认同,他们认为现代性是个负面词汇。我说这要放在中国的语境当中。现代化在中国就是物质经济,说得好听点是“国富民强”,说白点就是“富国强兵”。       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的概念,而不是物质的概念。中国基本上还是前现代的国家,中国有没有后现代的问题?有,但不是主流。       有了问题意识,再去研究就会梳理清楚思想、理论脉络。   人物周刊:韦伯最为人熟知的观点就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关系,您怎么评价宗教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 秦晓:我们从小对宗教的认识就是马克思说的: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后来我认为马克思还不如康德,康德认为宗教是人的异化,是人内心世界中需要道德约束,就造了一个上帝,上帝的功能不是进入世俗社会去干预,而是在道德领域中要有敬畏和约束。       宗教就是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如果敬畏的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某个人,比如卡扎菲,那就是迷信。但如果没有敬畏,人的恶的一面就会显现。       韦伯说新教可以产生资本主义,可他没有说不是新教的国家就不能引入一些元素去形成现代社会。   人物周刊:中国传统文化对你的影响? 秦晓:内圣是好的,外王我无法接受。外王是纲常,是社会文明秩序,是把人分成等级,抹杀了人的权利。中国也没有权利意识,可能除了老庄连自由的概念都没有。   人物周刊:最近的一条新闻,蒙古把一个战略性煤矿进行股权发放,每个国民都能分配到股份。你一直呼吁要重新审视国企作用,这是一个好的办法么? 秦晓:技术工具是可以设计的,划归社保也好,划分每个人也好。       我更关心政策问题,现在创造出一系列的政策和理论认为国企必须控制经济命脉,我是很质疑的,其实这就是列宁的制高点理论的延续。       莫非别的国家就没有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这可以通过监管来保障嘛。       政府拥有庞大国有资产,但医保社保这些公共产品又没有做好,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政府就是要把公共产品搞好,食品出了问题关系不关系国计民生?太关系了,可是不是就要把食品行业搞成国企呢?说不清楚,不能自圆其说就是伪命题。   人物周刊:思考问题从价值层面到制度层面,这一步如何完成? 秦晓:这两个问题是相关的,制度是为了维护社会价值而设计存在的。民主从来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只是一种制度安排。自由和个人权利才是更本质的东西。   人物周刊: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在你看来,辛亥革命提出的问题解决了么? 秦晓:从帝国到共和,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经学到科学,这是金耀基先生概括的中国百年的历史变迁。       我做了补充,从帝国到共和,但现在依然没有宪政。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但农民和土地问题依然严重。从经学到科学,但现代价值系统还没有建立。我们依然处在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       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是非常了不起的,毕竟结束了几千年的帝制,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尽管出现了很多混乱,产生了激进主义思想,但这都是必经的代价。不能简单说是什么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大的方向上都是现代化进程,不要局限在唯物史观上划分。       另外一种思想认为有虚君更好,当时清政府已经做了很多改革,地方的议政会、警察、教育、邮政都在改革。如果没有康梁,中国也会走向现代化。对于这一点我是质疑的。晚清政府这些改革都是工具化的,是被迫的。这种说法过分理想化,尽管慈禧载沣都做了很多改革,但是这和西方意义上的传统意义上的保守主义是不同的。       西方的保守主义是文艺复兴、启蒙之后出现的,核心是保守自由,我们是压制自由。       辛亥革命当然有激进主义的一面,包括“五四”,对此,我们应当反思,但不应简单否定。   人物周刊:你很早就提出国企的问题在于横向盲目多元化与纵向多级法人的问题,在决策层面有多大认同? 秦晓:还是要回到经济学的概念中,你是买企业还是买产品,比如造汽车需要玻璃,那就去市场上买玻璃配在汽车上,或者是买这个厂,或者自己建一个厂来生产所需要的玻璃,不过是比较哪个合算的问题。市场交易费用和内部协调费用哪个更低,为什么有的外包有的内化,这就是我博士论文说的。       既然成立企业,就说明需要内化交易,但是又搞了很多中心,那我为什么不去市场上直接买产品,更不要说下面企业经营的是相互无关的产品。       这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都不知道,再加上利益膨胀,谁都想搞一个自己的天地。       我在招商局做的不是总部强化,而是回归到常态。任何一个西方大公司总部都是这么做的。子公司只是经营单位,没有投资权。投资是上面控制的,像GE这么大,下面的航空、医疗、化工都是非常大的公司,但都是由总部统一融资,他们没有自己借钱的。       股份制是资本市场和银行业都不发达的时候,搞一些大项目如航运才去募股的。现在有资本市场,也有商业银行,我为什么非得拉股东进来呢?像美国的思科(Cisco),几十年来收购了近百家小企业,收购一个下市一个,干嘛和你分享我的利益?你几时见IBM和别人合资搞什么项目,GE有和别人合资么?西方哪里还搞什么股份制。缺钱?去找资本市场和银行。       说一股独大是一个历史问题,可以慢慢消化,可以转化成公众股嘛。       为了股份化而引入股东,首先小股东不关心长远问题,只关心分红。重大问题他还否决不了你。对你来说增加交易成本,对他来说走不了又没有保障,搞这么复杂的结构干什么。       董事会和管理层分开,这个不错,但是你要知道这后面是什么关系。董事会、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是股东结构的函数。       如果股东是一个家族企业或者国有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就没有必要分开,是一体的。控股大股东结构下也类似,比如香港和东南亚的家族大企业,尽管上市了,董事长一般都兼任CEO,顶多聘请几个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       当股东结构进入到一个中间状态,有几家大股东,比如招商银行,我们是第一大股东但不控股,管理层应该向所有股东负责,不是向我一家股东负责,那就要到市场上去聘请。董事会重大问题要商量,这时候就需要管理层和董事会分开,不能把招商银行管理层视为招商局的下属。       再接下去到了美国这个程度,连大股东也没有了。美国的董事长都兼任CEO,虽然安然事件出来之后,有说要分开,可是实际上没有哪家是分开的。       法人治理从来是效率和制衡的均衡点把握,没有说越制衡越好。党委那就另说了。   人物周刊:现在社会的共识是谁也不希望革命,可很多人都认为改革的步伐不妨更快一些。 秦晓:革命分成社会革命、思想革命或观念革命,在西方来说就是日常政治和非常政治。日常政治中社会和政治是分开的,只有到了非常政治才是合在一起的。我们是长期搅在一起。       步子慢了,所以我们才要说话。社会总是反复的,赫鲁晓夫很伟大,他做了很多改革,等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就有一个18年的倒退,对外是冷战,对内是秘密警察和意识形态化。他不愿应对这些问题,结果一夜崩溃。       我愿意做一个体制内推动改革的人士,而不愿意被人称作公共知识分子。因为我与体制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也参与过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互动,我希望在体制内推动改革,通过体制内外的互动产生社会进步。       本来就应该小政府大社会。没有公民社会、公共知识分子,这社会也不是一个成熟的社会。       在满清以前,上层是皇上大臣县太爷,到了乡下是乡绅治理的。乡绅可是非政府组织啊,农村秩序、道德、基础公共设施是由乡绅来完成的。政府的力量不可能渗透那么深,这是一个“道统”,或者说“准法统”。他们的权力来源并不是皇上授予的。他们是凭良心靠对儒家文化的崇尚信仰来获得权力来源,而且治理很有效率。革命把所有都解体了,总体解构总体解决,来了一套新的结构,从支部书记一直到国家主席。   人物周刊:甘阳先生认为单纯提出普世价值有抽离之感,不要把普世价值和中国现实弄成对立面。 秦晓:我没有对立,而且一直认同中国道路。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模式就是最终的彼岸。“中国模式论”的兴起首先就宣称与普世价值和世界文明对立,这种模式是德国、俄罗斯、日本这么一路过来的,再加上毛泽东的集权封建东西,和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一些封建思想。       现在终于找到了一个“东亚模式”,国家利益至上,国家控制经济。这种想法在某一阶段是有合理性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应该经济的归经济,社会的归社会,政治归政治。考虑国家的利益、主权,更要关注民众、关注每个人的权利。       他们的观点,第一是“特殊论”,我很奇怪,你们都学过哲学,学过逻辑学。没有普遍的东西何来特殊,普遍和特殊是一对关系,你不能说因为特殊就不承认普遍。你去看全世界看历史,确实存在一个普遍的东西,我认为特殊是普遍包容的多元,并不是和普遍对立的另类。特殊论是一个伪命题。这就如同不能只说特色不说底色,那没有底色的特色是什么颜色呢?       第二是“取代论”,就是我们比他们更好,“北京共识”只是把这个话提出来了。北京共识的作者是更担忧美国的情况,他只是告诉美国人还有另外的模式,他并不认同中国模式论。       这是个危险命题,是因为他们拒绝和对抗世界文明,我才出来讲话。我从来就是中国土生土长,我也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问题出现在中国强大、经济发展了以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兴起,有人包装出一个“中国模式论”,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人物周刊:你在剑桥大学的导师Peter Nolan是一个左派的经济学家,你们之间争论大么? 秦晓:我和他有一些争论,比如苏联解体原因上,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列宁提出来的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这个概念解体了,就没有了民族认同。本来格鲁吉亚人、乌克兰人都是独立的国家,列宁提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个更宏大的理想,在这个认识上塑造了新的民族认同。苏联解体时,找不到新的民族认同点,也不容易找。       我很关注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如果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哗哗解散了,这对中国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现在必须重新建立民族认同。Peter Nolan说前苏联是先解体,后民族分裂,我就说你反了,应该弄清楚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待自己与共和国一起走过的这六十多年? 秦晓:我们亲历参与了这些变化,社会还在往前走,尽管有很多问题,而且在认识上有很多争议。       我个人的思想经历了3个变化:首先是从盲目的、浪漫的理想主义转向崇尚科学精神、关注现实社会问题。这个理想主义是意识形态包装出来的东西,不是像美国梦这种理想主义。我们当时对毛主席盲目崇拜,对共产主义和祖国前景非常乐观。到后来有了科学精神,开始理性地思考。       第二是从把对国家民族的利益置于最高的价值和使命转向对每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尊重和追求。最早把国家作为最高目标,在道德上也设置了道德高地,扭曲了现代社会原本的理念,去压制个人自由和权利,把“富国强兵”当作唯一目标,我个人也经历了这个阶段。       第三是在经济上,从相信新权威主义,通产省模式、东亚模式转向更相信有限的政府,政府应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企业家的精神。   人物周刊:你到今天还有什么是深信不疑的? 秦晓:真善美和终极关怀,这是人类共有的,我不赞成用阶级属性解构。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链接: http://www.nfpeople.com/News-detail-item-937.html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3569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三年望川”

(2011年5月12日) 一 至少从数量上计,今日时事媒体是汶川的天下。 以三周年为期,以“灾区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基础,以“豪迈走上振兴路”为主调,宣传官员部署的报道组合在昨夜、今晨顺利达到预定高潮。 经过一个多月的预热后,前晚,22家省级卫视暂停原定节目,改播四川纪念5•12三周年晚会。那些曾在一周年、两周年纪念活动中深情讲诉的明星和灾民们再次走上前台,“感恩祖国”。 昨天,商业门户、官办门户、机关报、都市报同步刊载新华社集中发布的长篇稿件,包括《与灾区人民在一起——中央政治局九常委的“汶川足迹”》、《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伟大奇迹昭示录》、《为了灾区人民的幸福——温家宝总理第十次四川地震灾区纪行》、《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等。 这样的重要场合,“任仲平”不能缺席,中共中央机关报头版昨日刊其署名长文《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志》。文章定义汶川“是一种象征,一种印证中华民族精神信念的象征;一把钥匙,一把解读社会主义中国的钥匙”,而后以三段排比小标题描述“2008—2011,汶川”:“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此得到生动印证,它告诉我们,善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配置资源,就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的时代规律在此得到深刻揭示,它告诉我们,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没有灾区大地脱胎换骨的超越与新生;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此得到广泛验证,它告诉我们,3年时间,我们不仅重建了一个山河壮美的物质家园,更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故乡。” 结语处,这个《人民日报》标志性栏目宣告,“龙门山断裂带上,透过地震掀开的一个小角,世界得以纵览一个民族3年、60年、90年、5000年的精神脉络,窥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解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欣欣向荣的政治密码。” 根据新华社发布稿件,《中国奇迹——纪念抗击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大型专题文艺晚会》昨晚在京举行,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央视亦已开播文献纪录片《奇迹——灾后重建的中国力量》,今起更将每天五集连播抗震题材电视剧《汶川故事》。 《在洒满阳光和爱的大地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纪实》,这是5•12正日子里的主稿。《新闻联播》昨夜头条摘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四川日报》、《中国青年报》全部头版头条,这篇新华社通讯称赞三年重建“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顽强拼搏创造的人间奇迹”,开篇结尾遥相呼应,宣告“我们坚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必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惧任何艰险、不畏任何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开创祖国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除了这些由新华社担纲、署名、统发的规定动作外,媒体亦需各司其职。重访灾民、新旧对比是传统媒体擅长工具,网站编辑则可以策划签名祝福与数字展馆。新浪微博推出名为“汶川,你好吗”的互动活动,各地都市报接连推出特刊,《南方都市报》昨推18个版《视觉周刊》,题为“‘5•12’震区的生长”,《山东商报》今日封面是颗“从未停歇”的爱心,《辽沈晚报》头版推荐自家特派记者“三年望川”。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