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陈希我 | 被妖魔化和被遮蔽的

                                          一     1997年,王小波离开我们时,给我们留下了诸多遗产,其中一项令人惊悚。在他的作品里,无论《黄金时代》,还是《革命时期的爱情》、《似水柔情》,都有一些令我们张惶失措的内容。这内容,我们在另一个作家余华的《一九八六》里也曾经读到:那个中学教师用刑罚自残。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卡夫卡的《在流放地》和《饥饿艺术家》,还有影影绰绰出现在《城堡》里的一些细节。我们称之为“异化”和“变态”。很长时间,我们一直习惯于用“变态”这简单的指称,这让我们心安理得地把这些现象跟我们自身隔离开来。虽然我们的阿Q众所周知,但是我们只是瓮声瓮气批判他为“麻木”。我们就这么麻木地、浑浑噩噩地又过了一些日子。其间对王小波的关注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很少有人去正视他作品里的那个阴影,对“虐恋”这个词,我们也少有耳闻(虽然早在1941年,潘光旦先生已经卓越地翻译出了这个词),直到出现了一部社会学著作《虐恋亚文化》。但是我们仍然几乎看不到虐恋文学作品,还是很少人知道萨德这名字。我初次见到萨德作品,是在一堆削价书堆里,三卷本的《萨德文集》。这可能是中国大陆翻译出版的最早的萨德作品了。这些年感谢影碟片的传播,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在书籍的出版方面,仍然不如人意。     而在国外,虐恋文学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也以萨德为例,在他的国家,他一直受到知识界和思想界的推崇。尼采、雨果、大仲马、波德莱尔都是萨德的热心读者,波德莱尔还将自己的“恶之花”赠予萨德,认为对自然人的任何研究应该从萨德开始;福楼拜也称萨德为“伟大的萨德”,称赞他为哲学和历史提供了“光辉的见识”;加缪则把萨德当作针对荒谬的反叛者、“对敌意的上天的伟大的冒犯者”,是“第一位绝对反叛的理论家”;罗兰•巴特在其《萨德、傅立叶、罗耀拉》一书中指出:萨德和傅立叶及罗耀拉一样,他们都不约而同创造了自己的语言系统,他们的作品都结合了原创性的符号而展现了不同凡响的独特意义,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热情(傅立叶)、情色象征(萨德)及宗教精神(罗耀拉)的最巅峰境界。巴特还在《访谈录》中更明确地说:“阅读萨德,我向来即由此获得极大的乐趣,我并不认同于一般人所说的,认为萨德是个无聊的作家……在我们的文学当中,真正能够带给我极大之阅读欢娱,并且会想不断去重读的,除普鲁斯特之外,就数萨德一人,他们两人各站我们文学世界的两极。”波伏瓦、福柯也很重视对萨德的研究。按萨德著作的编辑者米歇•德隆的说法,萨德的作品影响遍及浪漫派、象征派、颓废派,也培育了以法国诗人艾雅吕为代表的现代超现实主义。1990年,法国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在其备受推崇的“七星文库丛书”中收录了《萨德作品集》,萨德从此进入主流文学,跻身文学大师的行列。     在英国、德国、俄国,虽然萨德的声誉不如在法国,但效法的也大有人在。诗人斯文宾的写作风格就受到萨德很大的影响;女作家卡特说:“萨德的著作,以其对浪漫的犯罪想象,以它的迫害狂风格,它的绝望,它的性恐惧,它贪得无厌的自我中心,它对屠杀残害和灭绝的容忍,对现代感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美国,虽然在19世纪,知识分子对萨德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他只是被当作淫秽的情色作家,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施虐冲动在分析纳粹主义、解释大规模屠杀和拷问的问题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二     当然,即使在西方,对萨德的认识也是经历过漫长过程的。他的作品曾经被长时间禁毁,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真正被解禁。大凡人类普遍相信,文学是有着教化功能的,所以有害于教化的,就一定要被拒绝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汗牛充栋的文学史教材中,在众星灿烂的大作家名册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萨德。就连萨德本人,也心虚地为自己的作品辩护:“我对能理解我的人发言,对他们而言我的作品将不具任何危险。”他还在遗嘱中希望,自己死后能够从世人的记忆中消失。     萨德一生曾8次入狱,3次被判处死刑,27年在监狱里度过,最后被当作疯子监禁于夏朗通监狱,直至死于该监狱附设的疯人院。他坐过君主制的监狱,也坐过共和制、帝国制的监狱。伟大的拿破仑敢于推翻旧政权,但却不敢推翻旧政权监狱中关押的萨德。为什么不敢?他们到底怕什么?理由是写了性。固然,在人类社会的所有禁忌中,对性的禁忌可谓最为严厉,它几乎是超越了历史和制度的永恒普遍的禁忌。但性也会有被允许表达的时候,比如在法律文告里。这时候法律文告以正义和公正的名义,将性活动区分为合法的、非法的、有罪的和正当的。公开张贴在街头的公审公告,以及报纸法制栏目上的案件报道,都获得了性话语的合法表达权。     另一个对性有表达特权的,是医学研究或教学领域。在这里,医学以科学的,也即把性区分为自然的和非自然的名义,使性谈论获得了合法性。医学把性视为生理的或病理的现象,从而使性不再以肉体快感的形式出现,而只是一种完全客观化的、毫无感性特征的器官物质活动。当它被视作病理现象时,它甚至还是肉体快感的反面。     还有一个领域就是生育领域。这时的性活动被转化成了传宗接代的活动。由于人类繁殖后代的神圣性,性也因此具有了正当性。所谓“非为性,而为后也”。在西方,基督教的性观念认为性快感本身是一种污垢,唯有合法的婚姻形式以及最终的生育才是可以接受的。在中国情形也类似。即使在再禁锢的时代,生育和繁衍也是天经地义的;即使在家法严厉的家族里,男人纳妾或休妻再娶,也因为有着完成生育理由,而被允许。民间有专门教授新人房事的“跑房奶”,性在生育繁殖的掩盖之下,不再成为禁忌的对象。性与生育结合,就披上了合法的面纱。顺便说一句,而虐恋恰恰是把生育与性分离。     在文学艺术领域,性的表现一直是有着巨大争议的问题。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因为描写性而被禁毁的作品,中国的《金瓶梅》、意大利薄迦丘的《十日谈》,英国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及美国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当然这些作品后来都被解禁。解禁的理由是:它们是艺术。艺术也能让性话语拥有特权。艺术能够通过特有的修辞手段,将性加以妥善掩饰和转化。美学是一种解禁的巫术,通过这种巫术,任何污秽的和有害的事物,包括性,都能够得以净化和升华。     劳伦斯作品的解禁,就是以“美”的理由的。这个被称作“色情文学”作家,自己也竭力把自己往“美”上靠。他给色情文学下了一个定义:“是对性的侮辱和糟蹋”。这就形成了他跟萨德的区别:虽然都写性,劳伦斯所写的性基本上属于人的正常的、自然的性行为。这种性行为虽然超出婚姻的范围,然而是爱情的产物,至少也是自然的情欲吸引的结果,是“美”的。比如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康妮的丈夫患有性无能症,无法完成自然的性行为,不能满足康妮的正常情欲,梅乐士就帮助康妮实现了自然的情欲。于是康妮与梅乐士之间的性,就是建立在对非自然的两性关系的否定和对自然情欲的肯定的基础之上。劳伦斯大肆描写了康妮的性快感时,用了许多美好的事物来比喻和形容这种快感。富有象征意味的是,在一次美满的性交结束之后,劳伦斯让梅乐士往康妮的裸体上特别是阴部撒上了许多花瓣。花无疑是美的象征,这花肯定了康妮的自然情欲,点缀了康妮的性行为,使之具有了美的属性,也打开了人类认同他们性行为的道路。     而萨德,他却给他笔下的女人留下了虐待的伤痕:     残忍的淫棍举起健壮有力的胳膊,荆条落下,鞭笞着呈现在他眼下的任意部位,先打25鞭,那娇红的细皮嫩肉顿时一片血肉模糊 。⑴       他让女主人公鞠斯汀娜被烙上耻辱的烙印,并被挖苦:     她赛似路克瑞琪雅,同时她肩头上还有淫妇被打上的烙印!她那个良心还像圣处女一般坦率天真 !……⑵     路克瑞琪雅,古罗马美女,无疑是美的象征。如果在美女身上打上的烙印也可以被视作“花”的话,那它就是“恶之花”。“恶之花” 亵渎了美德。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劳伦斯的另一部作品《普鲁士军官》,其中也有个虐待后的印迹:上尉给士兵的大腿上留下了踢打的肿块。但是导致上尉虐待士兵的原因,也是他对性爱的憧憬、渴求又不知所措,他还是希望正常的爱,因此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说,劳伦斯是讴歌了人类的美好,那么萨德则是渲染了人类的邪恶、病态和恐怖,于是他的冒犯已经远远超出了性,必然十恶不赦,他是对人类价值具有颠覆性的洪水猛兽。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也具有颠覆性。但无论是在私人领域还是在公共领域,萨德都比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更具有颠覆性。他颠覆的是整个人类制度——婚姻制度、审查制度、娼妓制度和同性恋制度。他唾弃公共体面,他打开潘多拉德盒子,向社会倾倒毒液。相比之下,“弗洛伊德只是在我们个人和集体生活的大门前礼貌地徘徊了一下;马克思不过重新分配了一下家务劳动而已;而萨德侯爵却兴高采烈地摧毁了全部私人与公共大厦,并宣称——那些碎砖乱石才是我们真正唯一应得的命运。” ⑶     如果说,弗洛伊德的初衷只是做个精神病学的医生,他的理论只是客观上冲击了这个世界,那么萨德则是蓄意的;在马克思那里,虽然否定当时的社会制度,但他还有着诸如共产主义之类对人类社会前景的向往,萨德则完全没有。他高喊“把美德打倒在地!”他站在封建贵族的立场反抗资本主义的丑恶。他视金钱和资本主义为黑暗的权力,认为封建贵族相比之下要干净健康得多。在萨德所创造的一幕又一幕的戏剧中,一再重复出现自我彻底自由解放的主题,人的冲动是没有限制的,每个人都应得到自由的宣泄。萨德歌颂的是没有责任的自由。他肯定“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他那里,偷盗、谋杀、强奸和强权统治都得到了赞许,对这些行为的惟一限制,不是来自道德伦理或自我规范,而来自受害者反抗的能力。萨德将性残忍定义为个人行为的惟一真实的标准,他只看到人的兽性一面,而看不到人的其他方面,他是心理上的恐怖主义。他与其是像许多人所评价的那样,是一位伟大的解放者、对人类幸福的呼唤者,勿宁是一位文明的诅咒者和破坏者。⑷自然,他一旦侵犯我们的正常秩序,就非得将之妖魔化不可。                                              三     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就以光荣和尊严自居——人不是自己原罪的奴隶,人是自由的,人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人是仅次于上帝的创造者,人的灵魂是不朽的,人向往追求和能够取得个人的荣耀。蒙田说:“我从来还没有见到比我自身更伟大的奇迹。”这种对人的肯定,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但是在莫索克笔下,情形并非如此。莫索克是另一个虐恋文学的经典作家,与萨德不同的是,莫索克表现的是对暴力的屈从和迷恋。在他的《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里,贵族男子萨乌宁自愿成为女人旺达的奴隶。他愿意受旺达驱使,愿意被她惩罚,把对自己的生死大权交给她。他给她订了协议:     萨乌宁•凡•库什姆斯基先生今天结束旺达•凡•杜拉耶夫人未婚夫的生活,放弃作为她爱人的权利。凭着一个男人和贵族的名誉发誓,他自愿从此以后成膸旺达•凡•杜拉耶夫人的奴隶,直到她恢复他的自由为止 。⑸     这个萨乌宁叫道:     “请鞭打我吧,这样我才感到快乐 。”⑹     名誉——奴隶,多么奇怪的逻辑。不是逃避鞭打,而是请求鞭打;不视被鞭打为屈辱,而视被鞭打为快乐。假如只是施暴,并不可怕。有施暴必然有被施暴者,只要我们对被施暴者加以同情和怜悯,我们的尊严就得到了保存;只要被害者控诉暴力,或者只要老老实实被置于被同情被怜悯地位,屈辱就得以洗刷。否定邪恶就是弘扬正气,惩恶就是扬善。但是莫索克却告诉人们,他需要暴力,需要被虐待。后来福柯将之解释为是人的自愿选择,是人对快乐的追求。不管怎样,文艺复兴建立起来的人的尊严在这里丧失殆尽了。在莫索克的世界里,人根本不是什么“天之骄子”,而是贱骨头。某种意义上说,莫索克比萨德更具有颠覆性。如果说萨德是倒出了令人恐惧的毒液,莫索克则是证实了,这毒液是我们的营养品,他从邪恶的对面证实了邪恶的正确性;萨德的作品里充满了淫秽的描写和直接的行动,而莫索克则是对身体秘密的深入的探索,他更像一个不动声色的阴谋家、严谨的学者,他触动了我们的软肋,点到了我们的暗穴:没有他人对我们存在的强暴和侵凌,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这简直有点拉康的意味了。我们与其是恐惧莫索克,勿宁是恐惧我们自己。     关于萨德和莫索克们,我们可以借用福柯对疯人的描述:“疯人复现了人堕落到兽性狂乱的极点的历程,暴露了潜在的非理性领域。这个领域威胁着人,在极大的范围内包围着人的各种自然生存形式。”⑺于是,我们才对他们极其忌讳,于是他们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只能被禁闭,被打死。即使在宽容的目光下,他们也被遮蔽为情色作家,他的作品是情色文学。情色文学,勿宁是个隐藏着策略的称谓,它首先让阅读者戴上了道德负罪的枷锁,然后又把所读的文本的品质贬为低劣,从而消解了其颠覆性和正当性。但情形并不那么简单。即使是经典作品里,也有着虐恋的内容。比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这当儿,彼埃腊•托特律的下手已经用粗硬的大手粗暴地扒去了她的袜子,裸露出那美丽的腿、漂亮的小脚脚,在巴黎市井那么多次以其灵巧优美使得过往行人赞美不迭的腿和脚。    “多么可惜!”行刑吏凝视着如此优美如此纤巧的肢体,低声嘀咕。     要是副主教此刻在场,一定会回想起自己所说的蜘蜘与苍蝇那个象征。     不一会儿,不幸的姑娘透过眼前朦胧的云雾,看见脚枷进逼过来,顿时看见自己的脚被枷在铁片之间,在吓人的刑具之下消失了。恐惧使她又有了力量,她狂叫起来:“解下来呀!”披头散发坐了起来,高呼喊“饶命”!     她向床外猛然一跳,想投身于国王代诉人的脚下,但是两腿被那橡木和铁具的厚重枷锁紧紧夹住,她昏厥在脚枷上,瘫软无力,比翅膀上压着沉重石块的蜜蜂还要心力交瘁。     夏莫吕一摆手,他们又把她扳倒在床上,两只粗壮的手把穹窿上吊下来的皮带系住她的纤纤细腰。     “最后一次问你,你承认所控罪行么?” 夏莫吕再次询问,他的善心毫不动摇。     “冤枉呀!”     “那么,小姐,指控您的那些事实您怎样解释呢?”     “嗳,大人呀!我不知道!”     “您否认?”     “全部否认!”     “上!” 夏莫吕吩咐彼埃腊。     彼埃腊把起重杆一扭动,脚枷立刻上紧了,不幸的姑娘惨叫一声,没有任何人家语言可以描述。     “停!” 夏莫吕对彼埃腊说,又问埃及姑娘:“您招供吗?”     “全招!”可怜的姑娘叫道,“我招,我招!饶命呀!” ⑻       写得如此优美,如此兴趣盎然,又充满了爱怜。当然我们还可以说,这不是写性,而是写宗教。那么,宗教受虐和性受虐的关系,难道不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吗?饶有趣味的是,许多革命者(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为“信革命教者”)慷慨接受敌人酷刑的场面,简直就是莫索克笔下的性受虐场面的翻版;而那些在革命斗争中的受难,也充满着虐恋情结。艾丽•伏尼契的《牛虻》里的主人公牛虻,他脸上的伤疤(令人想起萨德给鞠斯汀娜留下的那个伤痕),简直就是他炫耀的资本。那些在阶级压迫的名义下发生的暴力,特别对女性的暴力,跟萨德笔下的情节几乎同出一辙——《红色娘子军》里的吴琼花和《贞洁的厄运》里的鞠斯汀娜,她们同样被奴役,受鞭笞,同样有着徒劳的逃跑,反复落入魔掌,她们身上都被打上了受虐的印记,而在被解救之后也都同样向同情者展示,甚至连地牢、刑具和场景的设置都惊人的相似。在这两个故事中,还同样都存在着权力关系。不同的是,萨德将这种关系性欲化,而《红色娘子军》将这种关系政治化,于是遮蔽了虐恋真面目。     实际上,虐恋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变态”。撇开劳伦斯式的、甚至是施托姆《茵梦湖》式的单纯的“美”,我们不是也很欣赏(甚至更欣赏)“崇高美”吗?什么是“崇高美”?康德则说得很明白,是“通过不断战胜痛苦而来的一种快适感情”,明白地说,就是由痛感转化成的快感。他说:     ……甚至就种类而言,后一种愉悦与前一种愉悦也是大不相同的:因为前者(美)直接带有一种促进生命的情感,因而可以和魅力及某种游戏性的想象力结合起来;但后者(崇高的情感)却是一种仅仅间接产生的愉快,因而它是通过对生命力的瞬间阻碍、及紧跟而来的生命力的更为强烈的涌流之感而产生的,所以它作为激动,并不显得像是游戏,而是想象力的工作中的严肃态度。因此它也不能与魅力相结合,并且由于内心不只是被对象所吸引,而且也交替地一再被对象所拒斥,对崇高的愉快就与其说包含积极的愉快,毋宁说包含着惊叹或敬重,就是说,它应该称之为消极的愉快。⑼     “这种愉快只有通过某种不愉快才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崇高体现的是一种受难之美。那么我们在欣赏普罗米修斯被缚之时,为什么就不能看到其受虐倾向呢?面对《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主人公萨乌宁的被缚,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看到其“更强烈的生命力”“洋溢迸发了”?肉体皮开肉绽,美之花就绽开了。     当然我们也明白,被缚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被缚,一种是被动被缚。普罗米修斯的被缚,属于后者。我们还明白,被动被缚或者遭受厄运,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奋勇抗争,最终让恶势力失败。比如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那个阿拉斯加人在饥饿中跟狼搏斗,他咬断了狼的喉管,吸干它的血,保住了生命。在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里,同样是面临饥饿和凶恶,可他不但不反抗,而且自动接受这种凶残。前者是常态,后者是变态;前者是代表正义的、进步的,后者则是软弱甚至是邪恶的。我们还知道作者的价值取向大不相同,前者是肯定的价值取向,后者则相反。在前者这里,正如康德所说,让人物遭受不幸,是要“赋予我们勇气来和自然的全能威力的假象较量一下。”固然,这里强调的是人在强暴之下的勇气,但是,难道不也客观上肯定了强暴的作用吗?这里的逻辑是:暴力越是强大,我就越美。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换句话说:我的美是建立在残暴之上的。于是,残暴的价值凸显了,残暴造就了美,悲剧完成了美。也许用保罗•里克尔《恶的象征》里的说法更合适:悲剧人物“在悲剧中而不是在悲剧外的解脱”。⑽受难即是美。这倒很适合福柯对虐恋的定义了。福柯也不承认虐恋是“变态”。     所谓虐恋是“变态”,是被妖魔化的。如果说虐恋是“变态”的,那么我们所谓的“常态”就是“变态”的。     当然,其实这些所谓的“常态”也是被遮蔽的产物,即从不正常被阐释成正常。比如对痛苦的感觉,我们的生命就是对痛苦既压制又发掘的产物,一方面在本能上逃离痛苦,另一方面,又在精神上捍卫痛苦,保持遭受痛苦的刺激和再生产。有道是,对痛感的体验,对悲剧感的阐释,使得我们的生命从自然状态中区分开来,我们的精神生命才得到了的呈现。正如乌纳穆诺所说:“只要我们不曾感受到不舒服、苦难或者悲痛,我们就不会知道我们拥有心、肺、胃等器官。生理上的苦难或怆痛,它能向我们展现自己内心的精髓。而精神上的苦难或怆痛也同样真切。因为除非我们受到刺痛,否则我们从来不注意我们曾经拥有一颗灵魂。”⑾在对痛感没有知觉的快乐境界里,我们是不能深刻感受到生命存在的。     那么,存在又是什么呢?尼古拉•别尔嘉耶夫指出:“在人类原初主观性中,并没有给定存在的,我们没有对存在给定的体验。” ⑿在巴门尼德那里,在柏拉图主义那里,在本体论主义那里,真正的理想的存在是普遍——一般,而个体——个别或者是派生的和处于服从地位的,或者是虚构的。但是,这个经验的世界只是一般的王国,法律的王国,必然的王国,普遍原则对一切个体和个性暴力的王国,而另外一个精神世界是个体、个别、个性的王国,用康德的术语是自由的王国。而存在感才因此而生。所谓痛感的存在,不过是人类对自己身体的精神性阐释。确切地说,是一种对客观身体的遮蔽。                                           四     由于虐恋的颠覆性,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文学的虐恋问题采用了漠视的策略,从而给人印象,中国没有虐恋文学。表面上看,中国的主流文化,历来以凛凛正气自居,从古到今,不同程度表现出禁欲主义的倾向,但这恰恰是虐恋产生的温床。长期的专制制度是虐恋的土壤,萨德就说自己要以中国的暴君夏桀、商纣为施虐祖师爷。在纣王和隋炀帝的记传中,我们看到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淫乱暴虐无以复加;隋炀帝则征集“殿脚女”造“任意车”。其实在唐人卢仝的《玉泉子记》中,就有受虐的描写,宋人赵德麟的《侯鲭录》中也有施虐的记录。《金瓶梅》里的西门庆就是“打老婆的班头,降妇女的领袖”,因为潘金莲等人对他不忠,他将她们两脚拴住吊起来鞭打,在她们身体上烧香,把尿溺在她们嘴里。然而这些都被妖魔化成“变态”,不正常,打入另类。一面把虐恋妖魔化,一面又对已经牢固扎根了的,做遮蔽式的阐释,比如那首流传甚广、人们耳熟能详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我们把它解释成爱情。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折磨,刻骨铭心的爱情就是刻骨铭心的虐恋。我们中国人其实也是很清楚这一点的。我们一些习以为常的词语,就很能说明,如“打情骂俏”、“打情骂趣”,那句“打是亲骂是爱”,就包含了身体和语言两种方式的虐恋。“痛快”一词,更是体现出我们对“痛者快也”的深刻理解,在英语中,也有一个对应的词:痛淫。     我赞成陈思和的意见:“人类的生命现象在今天看来并没有因为生存环境的巨大差异而呈现太大的区别,生理的相似和文化阶段的重合,使人的生命的神秘性被一再地打破,说到底,人类的生命由遗传因子所决定,本质上没有呈现巨大差异。”⒀人类对快乐的追求更是没有差异。正如福柯所说:“快乐是由一个人传输给另一个人的某种东西,它没有身份的秘密。快乐没有护照也没有身份证。”当然痛苦也没有身份证,从痛苦通往快乐,也没有通行证。     实际上,王小波与其说是虐恋文学的始作俑者,勿宁说是揭竿而起者。在前辈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着虐恋内容。远的不说,就说张贤亮的《绿化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虐恋文本,只不过把对强暴的虐恋遮蔽为对自身品质的改造、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忠诚。小说开篇,就引用阿•托尔斯泰的话:“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多么“萨德式”!再看看作者的自白:     我要写一部书。这“一部书”将描写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甚至曾经有过朦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经过“苦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 。⒁     难以想象,一个遭受“文革”政治迫害的人,一个几乎要被饿死的人,他不是向往资产阶级的享乐主义,而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同对自己的炼狱。拥抱了痛苦,就能超越痛苦,就能达到快乐了。如果说张贤亮表演的是一场拥抱苦难的正剧,那么王小波则表演了一场拥抱苦难的喜剧。在《革命时期的爱情》里,“我”对X海鹰的迫害,不是去感受痛苦,而是去感受趣味,甚至是爱情,于是巨大的政治压力和人身伤害的痛苦被消解了。在《黄金时代》里,则是把苦难消解在细末里,就好像一个不更世的小孩在被批评时,却在玩弄自己的衣角:     我和陈清扬出斗争差的时候,开头总是呆在芭蕉树后面。那里是后台,等到快   轮到我们时,她就站起来,把头上的发卡取下衔在嘴里,再一个个别好,翻起衣领,拉下袖子,背过双手,等待受捆了。     …………     陈清扬说,出斗争差时,人家总要揪着她的头发让她往四下看。为此她把头发梳成两缕,分别用皮筋系住,这样人家一只手提住她的手腕,另一只手揪她的头发就特别方便。她就这样被人驾驶着看到了一切,一切都流进她的心里。但是她什么都不理解。但是她很愉快,人家要她做的事她都做到了,剩下的事与她无关。她就这样在台上扮演了破鞋 。⒂     《寻找无双》里消解的是被杀的痛苦,受刑者在尸横遍地的刑场上,在奄奄一息之中和施刑者拉起了家常,好像在过着日常生活。《万寿寺》里,手起刀落,身首异处,砍下的人头微笑致谢,做丰富表情。而砍头者像升旗一样把人头升起来,对它行举手礼,人头毫不在意自己的尸身,它爱上了砍它者红线,示意她吻它,红线经常去看人头,在它腐烂时照常吻它。     砍头,在鲁迅作品里,我们也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风景。需要说明的是,这砍头不只是普通的杀戮,而是有着戏虐性,是将生命的无价值感和荒谬感“撕破给人看”。比如高喊“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阿Q,他不是英勇就义,也不是悲惨而死,他的死,而是充满了趣味性。从灾难中品尝出趣味性,是虐恋的重要特征。     但是中国的虐恋文学与西方虐恋文学,有个明显不同,就是政治化倾向。对阿Q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是在意识形态的范畴。即使在古代,也大多如此。陈敏作乱之时,任命贺循为丹阳内史,贺循就“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陈敏只好作罢。作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他们何尝不想登堂入室、刚健有为?他居然把自己废成瘾君子,自毁形象、自绝于普世的价值观。王戎也是如此,他假装服散药发,跌入屎坑,得以全命。他们未必就没有尊严的需求。他们不同于麻木的阿Q,不是可以随随便便被抓去杀的鸡鸭,也不是浑浑噩噩的猪。他们是知识分子,是清醒者,他们看得真切。还因为他们的知识分子秉性,他们会忍不住去冒犯强梁。自虐成了他们闪避政治迫害的策略。在这里,政治是虐恋的舞台,或者虐恋是政治的隐喻。而国外更多的是指向人性。这也许跟中国人长期的特殊生存环境有关。近些年来,这种情形有了变化,走向更宽阔的大门。实际上,在王小波的《似水柔情》里就已经有所改变,那个“贱”的概念,就不是政治所能完全包含的。在莫言的《檀香刑》里,虽然背景仍然是政治的,但是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纯粹肉体的受虐,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施虐快感,而不是通过施虐控诉什么。在须一瓜《淡绿色的月亮》中,“红绳子绕过芥子光滑美丽的脖子……一环一环地盘丝般,构造一个爱之结。”在这里,虐已经跟爱牢牢结合在一起了。     身体看到红丝带,也不应该有错误的反应,红丝带是你熟悉的,它不是石头下面的东西,是激情的火苗啊,是燃烧的欲望,它是快乐的远方啊,是平时一步就能到达的仙境,不是吗?你怎么统统忘了呢 ?⒃    爱耶?虐耶?温柔耶?残暴耶?“愉虐”耶?相信在中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存处境越来越深刻的理解,虐恋文本的写作会更加蔚为壮观,虐恋文学也会越来越受到文学研究的重视。 最后我想辨析一下“虐恋”这个概念。“虐恋”来源于英文sadomasochism,是由萨德和莫索克名字的词根合成而来。潘光旦先生将之翻译成“虐恋”。虽然“恋”给人印象,似乎只限定在与男女方面,但我想应该理解得更宽泛些。即使是从狭义理解,按弗洛伊德理论,人类生命的原动力就是“力比多”,也就是“性本能”,由于“性本能”在生命中产生、增加、分配和转移,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人生形态。因此,一切的以性面目出现的施虐与受虐,和非以性面目出现的施虐与受虐,都应该被纳入“虐恋”的范围。 ———————————— 注释: ⑴,[法]萨德《贞洁的厄运》,第130页,胡随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6月 ⑵,[法]萨德《贞洁的厄运》,第161页,胡随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6月 ⑶,转引自李银河《虐恋亚文化》,第109页,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1月 ⑷,本章节部分观点参考了李银河的《虐恋亚文化》和张闳的《戴面具的萨德》。 ⑸,[奥地利]利奥波德•萨克•莫索克《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第90页,胡正娟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6月 ⑹,[奥地利]利奥波德•萨克•莫索克《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第50页,胡正娟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6月 ⑺,[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第75页,刘北城、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5月 ⑻,[法]雨果《巴黎圣母院》,第271页,管震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8月 ⑼,[德]康德《判断力批判》,第82页—第83页,邓小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⑽,[法]保罗•里克尔《恶的象征》,第236页,公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⑾,[西班牙]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第133页,王仪平译,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 ⑿,[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第83页,张百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月 ⒀,陈思和《为蔡春华的 而序》,载《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 ⒁,张贤亮《绿化树》,载《十月》,1984年第2期 ⒂,王小波《黄金时代》,第43页,花城出版社,1997年5月 ⒃,须一瓜《淡绿色的月亮》,载《收获》,2003年第3期

阅读更多

【喷嚏图卦20111014】眼前的路伸向远方,我们拥有的回忆比路长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西安国际航展坠机爆炸现场火光冲天 今日上午,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在陕西蒲城举行飞行表演时,一架飞豹战机出现意外坠机,人员伤亡不详,目击者看到有人跳伞。现场画面显示该飞豹战机低空通场之后没有拉起来,起火爆炸,坠落时飞行员跳伞。 http://t.cn/asyvJL 【歼轰7“飞豹”简介】歼轰7“飞豹”歼击轰炸机,对外名称FBC-1。歼轰7飞机是由中航一飞院设计,西飞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种双发、双座、超声速歼击轰炸机。它是目前我国载弹能力最强、航程最远、作战半径最大的歼击轰炸机,可实施敌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航空世界) 【2】北京至乌鲁木齐航班因疑似爆炸物迫降嘉峪关 CNTV记者与嘉峪关机场取得联系,机场工作人员证实确实有一架航班迫降该处,原因是疑似有爆炸物,现在警方正在排查,但起因并不是乘客持刀,而是写了一个纸条,称货舱有爆炸物。嘉峪关市公安局局长常守远介绍,该女子在飞机上扬言:“要很多人一起灭亡,飞机上有TNT。”当时飞机上有乘客160名,工作人员10人。经初步审查,该女子姓王,27岁,系因感情因素导致情绪失常。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已将其控制。 @非典型性男人 :我们的航班一年轻女乘客拿刀声称有爆炸物,现在我们迫降嘉峪关机场,警察已经开始登机处理~~~ 【3】美国女游客脱衣跳进西湖救起轻生女子 10月13日下午4点40分左右,杭州西湖新天地水域有人落水。落水者距岸边大约有20多米,只能见到头发漂在水面。经过此地的一位外国游客迅速脱去外衣跳入水中,向落水者奋力游去,并很快将其拉上岸。由于施救及时,落水者只是呛了水,无生命危险。10分钟后,警察赶到现场。救人的外国游客悄然离去,现场工作人员说,他们是美国人。 “从发现溺水者,到脱衣下水,救人上岸,告别走人,整个过程不过10分钟。”目击者对那名女游客果敢的决定,利落的身手,潇洒的态度,印象深刻,“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女侠。”   【4】9月CPI上涨6.1% 2011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1%。其中,城市上涨5.9%,农村上涨6.6%;食品价格上涨13.4%,非食品价格上涨2.9%;消费品价格上涨7.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0%。在9月份6.1%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2.1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4.0个百分点。 【5】郑重致歉 @财经网 :【郑重致歉】财经网今晚《最幸福国家排行榜出炉:中国名列第八 美国十九》一文有误,已作修改。原文引自国际在线报道,经本网在OECD官网核查,经合组织的幸福感排行数据来自盖洛普公司民意测验,通过对40个国家公民生活状况的调查,中国生活幸福感排四十名垫底,美国居第十二名。 http://t.cn/ashEe2 【6】中宣部副部长:鼓励党政领导用微博 @曹国伟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在 #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 上总结发言,鼓励政府机构和人员开通微博,使微博成为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沟通民意的平台。 【7】建行在北京上调首套房贷利率至基准利率1.05倍 北京建设银行将首套房贷最低利率由原来的基准利率上浮到基准利率的1.05倍,成为北京地区第一家上浮首套房贷利率的银行。建行一位个贷经理称,申请贷款者如果希望尽快放款,则需要主动上浮利率至基准利率的1.1倍。 【8】中国武装巡逻艇护送滞留泰国货船回国 10月14日早晨,滞留在泰国北部清盛的中国船员和船只从清盛港启程回国。13日,西双版纳州公安局水上分局派出的“勐泐号”巡逻艇顺湄公河而下,前往泰国清盛接回尚滞留在当地的中国船只和船员。“勐泐号”配备了28名警察,头戴黑色头盔、配备枪支,还包括数名狙击手。 10月13日,29名中国遇难船员家属代表在事发地湄公河边举行追思会吊唁死难者。 【9】准确无误的尊称姓氏服务 【国航重庆“红岩”乘务组服务薄熙来部长侧记】薄熙来部长一行一上来就得到了“红岩”乘务示范组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主动安排放置行李,挂衣服,以及提供准确无误的尊称姓氏服务,头等舱的卫生间内特别放置了叠放整齐的毛巾。 http://t.cn/aFdJ8R 【10】这就是我们,轻松而不正式的人 骆家辉:对于近来媒体对我的关注,我感到荣幸,但完全出乎意料。这并非是可以安排的事情,你无法控制那些从你身后拍照的人。 这就是我们,轻松而不正式的人。我们没有办法隐蔽着做这些事情,购物以及带孩子逛公园,没法不让公众看见我们 【奥巴马与失业建筑工人喝啤酒】网传:2011年10月11日,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酒吧内与失业的建筑工人喝啤酒,唠家常,吃得也很简单。 【11】曾荫权遭“蛋袭” 13日香港立法会施政报告问答会上,两位议员粗暴,曾荫权斥责其“烂仔(流氓)行为”。一议员在被架离会场前,取出鸡蛋,扔向曾荫权,鸡蛋击中曾荫权身后背板。曾荫权转身望了一眼身后的蛋壳。这是立法会上首次有议员扔生鸡蛋。 @沪港小生 :中午在FCC和香港一名人吃饭,席间聊到特首曾荫权,觉得特首也很“可怜”,昨日曾荫权在电视上说,明年6月离任,要搬出现住的礼宾府,自己有一祖屋(但很远),还有一套公寓正出租给朋友,不方便早收回,所以都不知6月后住哪里。他说和太太有讨论过买楼,但想避嫌,就一直没买,然后楼价就涨上去了。 【12】国土部调查称96%地方人员对土地执法满意 国土部执法监察局调查结果显示,9成以上地方人员对当地土地执法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7成认为违法用地最主要的类型是农民建房。调查对象包括县级党委、政府领导,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等。 【13】一位81歲的中國搖滾歌手,創下另一項吉尼斯紀錄。( @邱大立 ) 【我的儿子叫钱云会】作词:钱顺南 作曲:钱顺南。一个82岁老人唱给儿子的呜咽挽歌。 http://t.cn/arVu96 【14】鄂尔多斯高利贷崩盘 @韩志国 :自杀的自杀,跑路的跑路,赖帐的赖帐,鄂尔多斯高利贷崩盘一点都不亚于温州。由于鄂尔多斯实施煤矿整合、房地产调控和信贷紧缩,资金链条发生断裂。5年前1000元一平米的房子都已涨到6200多,政府放纵的高房价正在吞噬重大恶果。中国经济乱象丛生,源于政府管理水平太低太弱。 【15】唱红歌被当地公安局鉴定为精神病 【16】全世界所有的香水品牌,都别吹牛逼,谁敢拍胸脯说他们旗下品牌香水的香味能在地铁车厢里盖过一个煎饼?我都不跟你们提韭菜馅饼,提那个算欺负你们。(via: @恭喜 )  1. 打开 Google Map。2. 搜寻 47.110579, 9.227568 (是瑞士某处)。3. 点选绿色箭头,再点选「街道检视/street view」。4.

阅读更多

BBC | 从纽约到夏威夷:辛亥百年在美国

美国联邦邮局曾经发行孙中山和林肯并列的纪念邮票 辛亥革命百年之际,美国不少城市也组织了纪念活动。媒体则利用这个机会凸显百年后中国政府的腐败和压制民主的做法。 民主思想启蒙地 孙中山少年时期在美国接受了四年教育,其间,他学习西方的哲学和理念,感受美国的民主和文化,这里不能不说是他民主思想的启蒙之地。 1879年,13岁的孙中山受兄长赞助来到夏威夷,在当地寄宿学校“伊奥兰书院”(Iolani School)修读西方科学和宗教。据伊奥兰书院称,孙中山入学时,不通英语,老师让他先在课堂观察十天。然而3年后毕业时,孙中山获得了由夏威夷卡拉卡瓦亲王颁发的一项英文文法奖,并成为该书院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毕业生。毕业后,孙中山进入奥尔胡学院深造,但仅仅一个学期之后,就因为他有信奉基督教的倾向而被兄长送回家乡。 在孙中山常年流亡海外的时期,他还曾五次返回夏威夷。据奥尔胡学院称,孙中山曾经回忆说:“这是我的夏威夷。我在这里成长,接受教育,我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见识到现代文明政府的运作结构和重要性。” 美国各地纪念活动 从美国北部的芝加哥到南部的休斯敦,从东岸纽约到西岸旧金山,当地唐人社区都组织了纪念活动。 有的发自于中国政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名为“发展中的中国1911-2011”的图片展览,展现中国100年来的发展进程。 有的自发于唐人社区:在旧金山,爵士乐钢琴家胡健良在第二届唐人街音乐节上推出新的音乐作品“孙中山”,把中西方民间音乐融合在一起,以衬托孙中山把东西方世界观融合起来的理念。 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曾三次前往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和温哥华,当地华人向他提供了据信多达三万五千美元的赞助。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以及孙中山访问温哥华百年,当地中国共济会与PHS社区服务协会联手举行了百年纪念匾揭幕仪式。 在夏威夷,奥尔胡学院上演戏剧“起来,立强:孙中山”。 夏威夷马卡瓦奥公立图书馆推出名为“中国历史在夏威夷:孙中山”的活动,聚焦夏威夷的华裔移民和孙中山的生平,并邀请孙中山的后代出席向大家讲述他们的家史。 媒体聚焦中国民主 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则借此机会聚焦中国的民主现状,以百年前清朝灭亡时中国缺乏民主和渴求革命的形势来对比百年后中共下的腐败和独裁,并且指出中国政府在国内花巨资举办纪念活动的背后却是对民主的惧怕和回避。 《纽约时报》社论刊登余华的文章说(译文):辛亥革命所带来的自由没有得以长久,很快就被扼杀在襁褓中。孙中山的指导原则随着他的逝世而消亡。中国在1911年摘下了帝国专制的帽子,可是在经历了内战和对日抗战之后,她又在1949年被穿上了国家独裁统治的新装。在百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很多中国人大声问,如果当年民主的萌芽获得成长的土壤,如今的中国将会怎样?回顾清朝灭亡时的腐败和辛亥革命前夜的紧张局势,人们看到的今日中国是和当初如出一辙的腐败和不公。 文章还指出,大陆举行的百年庆祝活动更多地暴露出北京当局对变革的惧怕,需要由政府批准的庆祝活动常常是避人耳目的幌子,让他们可以避而不谈辛亥革命所具有的变革效果。 《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标题为:《从孙到毛到如今,一个让独裁政府极不自在的对比》 文章指出,中共当局大搞庆祝活动的同时也暴露出其紧张不安。比如电影《1911》精心避开了清末激发的大规模政治改革。又如,着重描述这些变革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还没有播完就不仅遭禁,而且不许重播,电视剧中有一段引述孙中山发牢骚说“只有当权者才有自由”;这种反映中国现状的情节显然让当局不安。 《堪萨斯星报》一篇文章标题《100年后,腐败仍是中国的主要问题》: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即将到来之际,北京中央政府越来越需要遏制象黑帮管控地盘一样的地方政府。这种担忧不会让1911年的清朝大臣们感到陌生。今天的中共失去统治的可能性并不那么大,然而,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让数以亿计的人脱贫,但地方官员贪得无厌目无法纪的例子已司空见惯,这不能不让中央政府担忧。 《Spero 新闻》指出,中国大陆的百年庆典活动受到当局的严格监管,因为尽管中共视孙中山为“革命先驱”,但其捍卫民主和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却为中共所反对。当局虽然组织了研讨会,书展,电影,展览等纪念活动,但围绕民主的讨论会却被当局取消。 辛亥革命的许多目标,尤其是宪法民主和法制,一百年后在中国大陆还有待实现。

阅读更多

OhMyMedia | OMM:媒体速览:8月下

文/ ST@小声说 本专栏由ST在每月1日、15日撰写,在OMM和 小声说 同步发布。欢迎大家加盟负责国内和国外杂志的观察。   阔别OMM已久的媒体速览又回来了。最近笔者恢复了在某报的每月杂志盘点专栏,转念一想,盯住杂志是一项长期工作,的确更考验计划性,而不是靠爆发力。   《城市画报》286期《思奔季》 我认识一个处女座的小女巫,是个刚毕业的建筑师,塔罗玩得很盖,黑眼圈很有魅力。她有个亲戚,是有些人认识的 安芯 ,玩“间隔年”的小名人。我买过她做的明信片,照片都很温暖,是她在不少国家和国内很多城市旅行时拍下的,有牵手慢慢走的爷爷奶奶,有乖巧的宠物等等。《城市画报》8月28日出版的第286期《思奔季》,专题讲的就是包括“间隔年”在内的主动脱离工作状态,去旅行、体验、学习,来享受生活的生活方式。根据一家英国网站的统计,每年有25万英国人加入“间隔年”的行列,比如2010年他们工作挣钱,2011年他们就辞职旅行,在美国则有大批大学生适时地选择休学一年去旅行。相比来说,尽管有不少人可以利用间隔年的方式作出很多轰轰烈烈的事迹,比如安芯到处学习公益的方法,但受调查的人里面还是有人这样说:工作一年、宅一年比较好。唉,中国的宅男宅女增长也太快了。   《知日》第三期《Hi!美术馆》 有一本今年新办的MOOK非常好看,我几乎逢人便推荐,特别是对任何有兴趣了解日本文化的朋友。《知日》在8月出了第三期,主题是《Hi!美术馆》,我非常羡慕那些所在的镇子上有美术馆的日本乡下居民,据说很多地方的公共事务和集会都放在美术馆来办,很多新婚夫妇也非常愿意租用美术馆的场地来办婚礼或拍结婚照,一想就叫人觉得太文艺。最近听说上海美术馆要搬迁到原世博园区的场馆,原来的民国建筑要改作商用。虽然说新场地的美术馆可能有更大更适宜分割的展览空间,但是离开了有传说色彩的建筑物,公共场馆也是会失神的。日本地方的艺术是有神的,用大家都喜欢的建筑来做大家都爱参与的事儿,不管是新式的当代艺术,还是传统的地方文化艺术手法,至少都很亲民,很多元,让人不想错过遐想的空间。   《心理月刊》第62期《做自己》(5周年刊) 近年来其实有不少新杂志创刊,8月就有本很像《周末画报》和《外滩画报》的大开本杂志叫《东方壹周》的,在北京新创刊了,主编是庄雅婷。对我来说,创刊号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一财经周刊》和《心理月刊》,前者是因为抄英国著名杂志《monocle》抄的非常彻底,后者纯粹是因为市面上没有心理类杂志,第一面就直接把我震住了。《心理月刊》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很多国家的版本,因此他们一直都有很多不错的国外版权稿子,比如明星的专访和心理咨询专家的文章等等。五周年还是要祝贺一下的,尽管有很多专业人士觉得这本杂志太浅,太生活,不怎么能起到心理咨询的专业作用,但我一直觉得它还是谈到了生活中很多细微的话题,值得我们这些关注国家大事太多的人看看,中和一下。这期《做自己》专题后面有一篇五周年特别报道,盘点了这五年中国社会发生的事情里面,出现过哪些情绪。比如焦虑、时间断裂、丧失记忆、紧张过度、恐惧感等等。   《CASA brutus》2011年8月号 懂人心难,懂兽心怕是更难,反正语言不通,你怎么和宠物一条心?上个月我被偶然来家一次的猫挠了,主人也很表示了歉意,几十人在微博上帮我出主意,说你要去打疫苗,最后我还是相信了一位多年养宠物的朋友,他说完全用不着。这猫啊,我对它还是先礼后兵的。后来室友的老妈来家住,用电视机遥控器打猫的姿势太销魂了,我根本忘不了。说这些,是因为我看到了日本著名的设计类杂志《CASA brutus》8月的专题是关于宠物的,主要是猫和狗,偶尔有猪。什么样的人就养什么样的宠物,你也别想着要挑战不可能,以免自讨苦吃。像我这样不喜欢麻烦、不喜欢惹别人、也不喜欢别人惹我的家伙,养鱼最合适。即便如此,我小时候还是劣迹斑斑,合计养死过120条左右,着实可恨。《CASA》的宠物专题并没有刻意强调人和动物要有什么感情,它只是先从生活习惯入手,采访几十位在日本各类设计领域卓有成就的人士,拍摄在他们的工作室或家中自如活动的宠物。有时建筑师们在讨论设计稿,爱犬就在桌下趴着。如果人狗同心的话,它应该也能对设计方案提出好的建议。创意人士养猫的也不少,可能是因为猫难伺候,好猫更有觉悟,更有修养,可以与创意人士各玩各的,互不干涉,需要交换“思想”的时候就跑来找你接受爱抚。人和宠物的意识传达,终究要靠物的层面,你抚摸它,揍它,喂它,帮它洗澡等等。它的思想,你如果想懂,只能通过多次互动才能总结出来。距离终究是远的。   《大方》第2期 很多安妮宝贝的粉丝疯狂追逐今年创办的文学杂志《大方》,但我个人实在觉得上半年出版的第一期难看。有印象的朋友应该还记得那个无比长的三天三夜马拉松专访村上春树,对喜欢村上的人来说不啻为连过三天生日一般欢喜,对不喜欢村上的人来说这本杂志一下子就浪费了一半的页数。另外设计上也直接从原版的封面和版式移用过来,整本杂志给人一种没花心思好好做的感觉。但是8月在上海书展上买到第二期之后,我觉得这本杂志有了明显的进步,首先是设计上免得明快了许多,照片和插画的使用很合理。其次是文章变得多元化,除了安妮宝贝自己的印度图文报道以外,还有《空谷幽兰》作者比尔·波特、美国小说家弗兰岑、余华、已故日本小说家太宰治、英国小说家奈保尔等人的文章。尤其想推荐的是第126页开始的绘本插画,来自美国诗人斯万森和画家克罗姆斯合作的《夜下的房子》,光芒万丈的金太阳会照亮你的24小时。   《南风窗》第444期《英伦之殇》 最后再说一本正经点儿的。8月18日有德媒报道,《南风窗》社长陈中被免职,原因是此前一期刊登的关于民国历史的访谈文章《 狭隘民族主义与外交政策 》引述台湾教授关于民国史的非主流新视角,被以“把关不利,政治导向错误”为由免职。负责该报道的老编辑赵灵敏与陈中一同去职。本期的版权页上,社长已更换为周成华,前广州日报副总编辑。这次整顿对《南风窗》打击沉重,不知是否为该刊又一次衰落之征兆。作为该刊的老读者,我不得不跟踪一下杂志纸面上的变化。本期的专题是谈“三公”的公开,包括预算民主、基层财务公开等行政管理领域常谈的话题,看不出伤筋动骨。对陈有西的采访和封面专题《英伦之殇》水准尚可,专题操刀主文的是业内有名的国际问题写手陶短房。结尾的《文化》栏目还有一篇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晓明谈《人心是怎么变坏的》,我和王教授见过多次,他是平静中有力度的批评者。由此看来,整顿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还要长期观察才能测定,特别是对《南风窗》这种长期游走在时政敏感话题边缘的杂志来说,影响可能是悄无声息展开的。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卡夫卡

作者: 文武几  |  评论(0)  | 标签: 卡夫卡 有三个人是我阅读生活中最好的心灵伴侣,一个是鲁迅,一个是王小波,还有一个,就是卡夫卡。在我的心目中,他们受到我的崇敬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我在他们的书中读到了刻骨的阴郁。他们有着黑暗的内心。他们是如此的软弱,如此的绝望。他们是无可挽救的。生命本身就是他们绝望的因由,生命是一根他们所抓住的与他们一同从悬崖坠落的绳索,写作是他们在绝望中所抓住的另一根同样的绳索。我深入他们黑暗的内心而开始唾弃自身的存在,仿佛他们的灵魂与我的灵魂同在。我只能看到他们黑暗的一面,而看不到其他的方面。我深深的爱着他们的文字,或更深的误解着他们。 其中,卡夫卡是我第一个读到的。 对于卡夫卡那样的作家来说,现实与非现实的梦境是溶于一体而不分彼此的,那也是正他的文学世界。 他叫喊,但是没有声音。 他是那么努力的叫喊着,他几乎听到了自己叫喊的声音,但是别人显然没有听到,也没有注意他的叫喊,于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叫喊到底是不是发出了叫喊的声音。 他一直默默的行走在热闹的街道,人们在他身边穿行,但犹如无人在他身边穿行,犹如一个人也没有。他就象是行走在一条只属于他自己的街道。他是人群中的异类。你不能将他放置于人群中而无所区别于人群。他区别于人群而并非作为人群中的一个人而存在。他只是作为一个能被自己意识到的自己而存在,并且那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意识也不过是孤独本身。 有时候,他发现自己不能行走,于是他爬行,但是很困难,困难到完全绝望的程度。因为他的爬行与路程无关,无论他怎么努力的拼命的爬行,他也只是在爬行而已。 他与人群无关。人群将他抛弃,他也抛弃了人群。那人群与他疏离,那人群中包括他的父亲,他的女友。卡夫卡与父亲、女友和人群,甚至无法沟通。他们在一起,就象是躺在一起的两块石头,在潮水的冲击下发生了接触、摩擦、挤压与碰撞,那不能视之为沟通。 在人群与自己之间,有一道屏障。他从不试图穿越那道屏障,那屏障与生俱来,是他带着屏障行走。 有时候,他几乎融入了人群,但那人群引起了他的恐慌和绝望,令他惶乱的急迫的去寻找那屏障。那屏障消失了,于是他也要坚决的死去。 他写下了很多文字 ,但很少人真正读懂。哪怕是在他闻名世界的时候,也很少人真正读懂。即便在他死后,即便在他被无数人阅读的时候,他也仍然是孤独的。出于功利,甚至只是出于社区的积分与精华的目的的写作,让我们远离了写作本身。当我第一次到他的文字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他早已经享誉世界,我宁愿欣赏那些无名的作者,也不愿意追随社会风尚。我以为他只是一个无名作者。我知道那文字是好的,给人以真切而实在的感觉,有着来自于生命本身、现实生活的深刻与厚重。 他的文字深深的刻下了心灵的真实、稚嫩、敏感和遭遇尖锐的刺激时歇斯底里的苦痛。他的文字从来不是为了让人懂得。文字是他存在的方式。写作甚至只为自己而为,是随着自身生命的结束而可以同时放弃的全部。这正是卡夫卡的艺术价值观念:写作的价值与意义竟只在于写作本身,写作过程是与生命的过程同样原本孤独的存在。写作就是他的生活。 甚至有过多个卡夫卡。 一个卡夫卡,写出了自己的生活,也写出了生活的真相。纳博科夫说的好:卡夫卡所讲述的,都是一些阴郁的黑白两色的故事。很不幸,卡夫卡正生活在这些故事中。卡夫卡所做的,不过是将生活带给自己的感受写进了文字中。写作首先是一种对生活的发现和拣选,然后是由语言文字构造成的形象的锤炼和塑造。 在另一个卡夫卡的生命中,卡夫卡愈觉生活是如此的虚假,或许文字才是自我存在的证据。写作被他当作为生命本身。但他的最终,竟然是:对生活逐渐失去兴趣,感觉生活的虚无,甚至丧失写作的兴趣,对语言的意义亦行否定。 还有一个卡夫卡,我读到了他,但却不能完全理解那个人。我看到这个卡夫卡将抑郁放置于文字之中,便同时将其弃置于文字之中。他写不了那种有着华丽封面的杂志上那些不平常的人们间或有兴趣去看的勾起人们有过的心境与忆恋的平凡而真切的文字,他早已丧失那份写作与记录的兴趣,他甚至都绝对不会去读那些东西,因为他读的同时,总该有种抑制不住的厌恶。他也写不了诗歌。诗歌代表了人类语言创作冲动的源头。那个他,似乎也从来没有过创作的冲动。创作不过是他的平常生活。他的文笔无丝毫共同点于所谓从容大度或华丽优美的赞誉,丝毫不具一些中国近代作家与诸多英国经典文人悠然散淡之风。他对于生活和个体生命有着很不一样的态度。他就是那样的写作着,非为世人的赞誉,很有些怪异,却又如此的深刻而真实。 无论是哪一个卡夫卡,他的文字都是我所真正爱读的。 我不关心他的生平与声名。对一个真正的读者而言,他的文字本身就包含了他所创造与记录下的最有价值的一切。我读着他的文字,感觉着他如此的存在。他那文字间的生命似乎陪伴着我而存在。他的生命与精神存在于他的文字中,他甚至企图通过焚毁自己的手稿来焚毁自身的存在,他发现自己不能容忍在死后仍然要持续下去的存在。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文武几的最新更新: 1510vs乌有之乡:“刊物网站”时代的到来 / 2011-08-03 22:57 / 评论数( 0 ) 不伦之恋:一个被世界所遗弃的故事 / 2011-08-03 00:27 / 评论数( 0 ) 1494年佛罗伦萨“带路党” / 2011-08-03 00:26 / 评论数( 0 ) 谈余华《活着》及个人对文艺的感悟 / 2011-07-31 20:01 / 评论数( 3 ) 王小波——上世纪末华语文坛最伟大的智者 / 2011-07-31 20:01 / 评论数( 8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