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

卢麒元 | 从骆家辉看美国的对华策略

                                        从骆家辉看美国的对华策略                                             卢麒元   从商业背景的雷德,到文化背景的洪博培,再到政治背景的骆家辉,从近年来美国驻华大使的背景资料,可以感受到美国近年来对华策略的变化。 显而易见,雷德对于推动中美经济关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言而喻,洪博培对于培育中国主流精英的“普世价值”发挥了“传教士”的影响力。可以预测,骆家辉的重点不是中美“经济关系”,更不是中美“文化关系”,而是中美之间的“政治关系”。作为中美战略对话的重要成员,骆家辉身上承载着重要使命。 笔者佩服基辛格博士的老谋深算。基辛格博士的新书透漏出美国政治家的战略思维。美国的对华政策,既不是简单对抗也不是真诚合作,美国人的目标是全面驾驭。历史地看,美国从来不与世界级强国直接对抗,美国也从来不与战略竞争对手真诚合作。美国人习惯于门罗主义,他们喜欢驾驭。笔者希望我国各界认真思考“驾驭”一词。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两个大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合作”或者“对抗”。 驾驭,意指 掌握、控制、支配( rule;control;govern;master )。显然,这与希拉里国务卿的智慧强权( Smart Power )是一脉相承的。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中,又以攻心为上。何谓攻心?仔细看看,美资机构在我国的学术、教育、传媒的影响力,就知道了。如果,仍然无法理解,去看看美资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就应该明白了。笔者最担心的是我们赖以立国的三大法宝!我们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还在吗? 中国人好糊涂。基辛格博士最佩服的两个中国人,在中国已经被“还俗”了。当这两个伟大的中国人被中国人自己请下“神坛”的时候,美国战略家们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啊,他们迫不及待地将新自由主义送上了“神坛”。懂得“驾驭”的人物不见了,而乐意“被驾驭”的人物登上了封面。知道什么是解构历史吗?解构历史是为了占据思想理论的战略制高点。毛泽东和周恩来代表了现代世界中的中国主体性。我们的敌人敬畏的就是独领风骚的中国主体性。他们所做的一切并非针对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们是要解构中国的主体性。丧失了中国主体性,用 GDP 可以换来敬畏吗?“硬道理”在国际舞台是硬不起来的,连菲律宾都不正眼看你! 笔者喜欢读基辛格博士的著作。基辛格博士有着深厚的哲学修养。他是有立场的。他是辩证的。读基辛格博士的著作,有助于重新审视我国前辈政治家留下的政治遗产。毛泽东跟尼克松谈哲学,谈的就是中国的主体性。我们有些人书读得太少了,他们缺乏起码的哲学修养,他们非常容易被洗脑,他们不明白中国主体性的意义,他们傻乎乎地奢谈普世价值。一些丧失了政治立场的政客肆意曲解国家主体性,丧失了国家主体性,而追逐所谓的世界性,那是赤裸裸的奴性。当年,风光无限的奥匈帝国就是被这套理论搞得土崩瓦解的。将奴性装饰上人性的光环,并将之变成“普世价值”,是美式新殖民主义的精神鸦片(所谓的 Smart Power )。一个大国,被这种幼稚的说教搞到七荤八素,还能够到国际舞台上混吗?基辛格博士去听红歌了,搞普世的精英们感觉如何呢? 骆家辉在中国已经成为明星了。骆家辉是移民中的移民,骆家辉是海归中的海归。有人认真地总结过移民并海归的含义吗?中国近二十年来移民并海归者的“贡献”不值得深思吗?从张五常到陈志武,我们见识了一张张“中国脸”的厉害。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理论、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是谁在暗中操控?我国如何会有天量的外汇储备?全面的财政金融控制算不算是驾驭的一部分呢?难道,国人没有听说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吗? 美国政治家是精明的。美国人在对华策略上不会犯低级错误。英国人、老欧洲、俄国人、日本人、印度人等围观者,无不希望中美发生激烈的对抗,为他们创造和平崛起的良机。美国人当然不会选择与中国直接对抗(他们善于运用代理人对抗的模式);美国人也无法接受与中国进行真诚的合作(所谓的战略合作)。美国人在进化,他们超越了布热津斯基的冷战思维(所谓的遏制策略),他们接纳了索罗斯用金融控制延伸政治控制的外交新思维,他们试图实现对中国的全面驾驭。 然而,中国毕竟不是中东。中国有着美国人无法理解的中华文化传统。中国民间存在一批数量庞大的草根思想家。中国的草根思想家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鲜明的人民主体性和国家主体性,他们有着令人惊奇的学术水平,他们有着从基因中带来的政治敏锐和政策水平。他们让洪博培先生在西单的表演如同小丑。他们能够让幼稚的花儿草儿回到公园里去。用不了多久,美国人就会知道,他们最大的失误就是太依赖主流精英了。尤其是,他们也太依赖那些移了民的海归了。这也不能怪美国人,他们毕竟不了解中国的历史,草根知识分子才是中国历史传承的核心组成部分。基辛格博士最佩服的那个中国人就是草根知识分子。他仍然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他仍然在注视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当然,他也会注意到骆家辉的。 美国的对华策略恐怕仍然要继续调整了。不知道,骆家辉来中国之前是否去请教过基辛格博士,骆家辉至少应该搞清楚基辛格博士为什么要去听红歌。含蓄的中国人有些话是不会直接讲的,他们通常喜欢“诗以言志”。红歌起处,意味着东风开始压倒西风,历史的大轮回已经开始了。在骆家辉还没有赶到大使馆的时候,中国的一些主流精英已经静悄悄地向左转了。若干年之后,骆家辉或许会说,我们来晚了。 本文的最后,笔者建议我国政府认真检讨对美策略。中国不仅仅应该输出商品,也应该输出思想和文化。要知道,奥巴马也是苦孩子出身,他正在苦苦地思索美国如何才能走出历史的困境。我们已经送去了那么多的物质财富,也不在乎再送一点儿精神财富。笔者希望,下一任中国驻美大使应该选一个优秀的思想家。我们应该让奥巴马和美国人知道,走出历史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走一条具有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

阅读更多

信力建 | 今天让我们想起朱镕基

按:转旧文一篇。   1989 年政治风波之后,政治上又开始争论毫无意义的“左”和“右”,经济上“平衡理论”占了上风,九十年代初的中国,东欧巨变的阴霾还没从中国退去。人们惊惶地找出最后一个硬币,买米,买油、买盐,买任何一种可以过日子的日用品。物价指数高达 24% 。企业人心涣散,银行成了国企的提款机。行政机构不务正业经商,炒汇。贪污腐败成风。 西方政客喝着香槟,中国变成下一个波兰、俄罗斯似乎指日可待。忍无可忍的邓小平 1992 年初抱老弱之躯南巡,终于解决了长期困扰决策层的政治路线问题。政治路线可以短时期解决,但从计划经济时期累积的经济沉疴必须交给一个内行专家处理,邓小平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朱镕基。 南巡之后,中国经济掀起了再一波的狂热,各地大上快上项目,银行随意贷款,海南、北海等地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正当市场一路凯歌,地方诸侯头脑发热之时,朱镕基清醒敏锐的觉察到了危机,他不能容忍自己主管经济期间发生“一放就乱”的状况,他从银行信贷入手,严厉要求各商业银行行长限期收回违规贷款,使中国经济顺利实现 1980 年代难以想象的“软着陆”,这个事件让国人深刻领会朱镕基的济世之才和严厉作风。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个事件,当一个经济体超出其供给能力时,必然发生过热,价格迅速上涨。如果对过热处理过迟或处理方式有差,必然对经济造成伤害。朱镕基不仅处理了过热,还稳定了物价,也使得 1980 年代的物价飞涨不再重现。价格是经济体最核心的变量,保持稳定的物价是一切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在朱镕基主管经济期间,物价一直稳定, 2000 年左右曾经有过轻微的通缩,但已彰显朱镕基卓越的经济才能。张五常曾高度赞扬朱镕基稳定价格的能力:“即使我在他的位置,也没有他做得好”。 一九九一年,朱镕基任国务院副总理。央行行长不听话,不要当了,一边站着。 7 月 , 朱镕基自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自凤阳小岗村点燃农村包产到户的星火之后,在国有企业也推行了承包制,承包制让企业出现了短暂的回光返照,但是仍然难扭转更大面积的亏损。当企业向财政要不到钱之后,地方官员强令银行向银行贷款,维持企业艰难的生计,这种贷款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常青藤贷款”,就是说企业名义上借用银行资金,实际上是霸占银行资金,本来属于企业负债的银行贷款长期沉淀于企业账内。所以本质上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不是自身经营不善造成的,而是负担了改革的成本。朱镕基掌权后立即收缩银根,停建一切楼堂馆所。声明银行不是政府和官商的提款机。 接着 , 朱镕基通过电话把下属各银行负责人都召到北京 , 经过一番党纪国法的严训后 , 命令 40 天内收回计划的全部贷款和拆借资金。“逾期收不回来 , 就要公布姓名 , 仍然收不回来 , 就要严惩不贷。”并从 7 月 7 日开始 , 超出贷款规模乱拆借的银行行长一律撤职。他所说的“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是给腐败分子的,一口是留给自己的”,在这件事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铁腕之下 , 货币龙头迅速关闭。到 7 月底 , 拆借的资金收回来 332 亿元 , 还增加了 405 亿元的储蓄。随着资金之手缩回 , 重复建设的项目戛然而止。身处热核的海南、广西北海 , 在大海般泡沫退后 , 留下一片片烂尾楼 , 直到今天仍痕迹斑斑 , 成为供凭吊的“过热症博物馆”、失去资金和项目的支撑 , 晕了头的中国股市也从高处的 1558.95 点猛跌到 325.89 点。被兜头浇了水的股民们怨声四起 : “现在不是牛市 , 也不是熊市 , 而是朱市。” 金融稳定之后,朱镕基又开始了他的又一板斧,那就是强行汇改。国家标价汇率为人民币对美元 5:1 ;而国际市场的汇率则为 8.3:1 ,自由市场上更是高达 10:1 ;汇率漏洞成了有办法的人们的生财之道。汇率并轨使大量利益集团断了财路。是朱镕基顶住巨大压力,要知道这些有办法的是都是些什么人啊。但外贸却由此慢慢走出了困境。当时美元对人民币官方汇率为 1 : 5.7 ,调剂市场价格高达 1 : 10 。 1994 年朱镕基毅然把两个汇率并轨调整为 1 : 8.7 ,不仅疏导了对外价格,还使得中国当年的外贸获得了顺差。调整汇率只是表象,深刻的原因是朱镕基重要的经济思想——外贸富国。中国的财富积累光是依靠内部的生产是不够的,必须装上一个新的引擎即对外贸易,通过中国廉价的人力资源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产业和机电加工业,获得大量的外汇收入之后,再把外汇收入投资于重化工业,最终实现工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朱镕基在其短暂的五年总理任内,顶住各方压力,力排众议,让中国加入 WTO ,一方面是其贸易富国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考虑用世界经济的压力来倒逼国内的改革。 1997 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朱镕基再次用强硬的手段向世界证明他的经济才能。当时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几近崩溃,朱镕基向世人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个承诺是有底气的,一是中国当时资本帐户不流动;二是中国有可观的外汇储备。危机时期竞争性的贬值是各个国家的惯用伎俩,而朱镕基没有采用人民币贬值,而是用人民币来稳定亚洲的经济秩序。在危机时期,朱镕基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使得国际经济学界说他是“凯恩斯主义者”,他发国债来搞基建,国外说他是“赤字总理”,他回答说“我不是赤字总理,我为子孙留下了优良资产”。到今天,中国各地的高速公路为内贸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这也是令印度总理辛格最羡慕的地方。 中国经济软着陆成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了,但有惊无险。朱镕基的货币政策让中国独善其身。并全力支持香港击退了大鳄索罗斯的进攻。想起来后怕,要是没有朱镕基的汇改,经济实现软着陆,提前补了中国经济的漏洞,那共和国的经济大厦在九七年轰然倒下也是极有可能的。是上苍让朱镕基挽救了中国经济,挽救了中国人民。西方的经济侵略军没有达到目的,恨恨地咒骂朱镕基为“经济沙皇”。中国人认为“甚好,甚好”。中国之幸,民族之幸。 可以说朱镕基一系列举措改变了中国人的懒惰性。没有朱镕基破釜沉舟的国企改革,就没有现在国企、民企效益第一,竞争第一的意识。让城里人放下面子,放下架子自力更生。中国人现在到西伯利亚种菜,那非洲打工,到全世界去劳动挣钱。 朱镕基的国企改革是争议最大的,因为之前的信贷改革和汇率改革触犯的都是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国企改革触犯的是普通工人的利益,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争论这个改革的对和错。朱镕基决心改革国企是基于两个判断:第一,即使宏观经济管理得再好,没有健康的微观企业主体,经济最终是没有前途的。第二,当时的国企已经耗用了财政和银行太多的资金,如果继续耗散下去,国家经济前景不堪设想。朱镕基采取的办法是对企业进行现代股份改造,让企业冗员失业。这场改革让朱镕基千夫所指,当他还没有看到企业改革的成果,他就因为年龄原因告别了中国经济决策者的岗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朱镕基即将告别政坛之时,他进行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设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行的坏账,这个改革当时屡受争议,现在看来就是因为布了这步棋,才使得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保持了稳定的金融体系。 还记得朱镕基告别政坛时,当有记者问及朱镕基四年施政还有什么遗憾时,他感慨最大的遗憾是我们的农民还没有脱困。九八洪灾,朱镕基对某些长江干堤怒斥为豆腐渣工程。当香港报纸报道朱镕基常常拍桌子,瞪眼睛时。朱镕基毫不讳言:“桌子拍过,眼睛瞪过,但是对贪官污吏,我从不对老百姓拍桌子,瞪眼睛”。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

阅读更多

中国报道周刊 | 储备货币,全球情势有新变

「提要」: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货币当局持有并可随时兑换他国货币的财富资产,近70年来通常是以美元计算。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指以外汇计价的总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的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外汇储备余额(外汇存底)常被误为是经济力的重要指标,但发行强势货币的国家,如美国,并不需要太多外汇储备,因其货币可在国际外汇市场中任意流通;反而一些货币不在国际间流通的开发中國家,出于经济发展的考量,或政治上的需要,需要握有大量外汇储备以因应国际市场及政治情势的波动。此外,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外汇储备的多寡,也受其货币政策的影响:实施固定汇率或联系汇率的国家或经济体,通常需要握有较充裕的外汇储备以稳定汇率。但21世纪以来,美元区、欧元区这两个最大经济体似乎是列外…… 中國外汇储备创全球之最,有近3万亿全球之巨。只说明中國的货币、金融、政治、经济等国家整体环境日益最为严峻;一如全球最富有的欧美人为什么不储备、储蓄一样,今天的要牢牢把握住,未来的要靠“法制环境”来加以解决。比如美欧日主要国家的“法制国家”环境,几百年来英镑以及欧洲一直都没有储蓄、更没有外汇储备……中國需要一个如“大自然”一般正常、超越各黨派、共產黨和国民黨的“法制国家”千年建树和建设。 美元创历史以来全球外储比重新低。据国际货币基金(IMF)数据表示,多数会员国2010年的官方外汇储备当中,美元所占比重接近历史最低点,也是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以来的第一个低潮。国际货币基金3月31日发布的外汇储备季度报告,并未包括全球储备金额最大的中國。到2010年12月31日,中國拥有2.8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金额高居全球第一,但此拒绝报告其货币种类。 据海外数据报道,IMF报告指出,到2010年12月31日,美元在各IMF会员国的外汇储备中占61.4%,和2010年第三季结束时的61.3%几无变动。报告涵盖138个IMF会员国所持外汇储备,占全世界储备总额9.26万亿美元的55%. 据2011年初最新数据显示,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1%.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主权经济体,美国有着雄厚资金、流动性良好的资本市场,欧元在全球储备中占了26%,是最大的挑战者。不过,由于欧元区自身的债务问题,以及缺乏能够确保成员国实施财政收、扩的有效机制,缺乏统一的金融市场,相比美国,欧元区可能是全球金融体系最麻烦(欧元是一种“无主权货币”,成“超主权货币”还有待历史加以来运作)的监管人和一种货币。但刚刚出生11年的欧元潜力将未可限量,可大到全球至顶、完全超越美元;也可小到完全没落、日落西山、慢慢消失而去。欧元能否成“超主权”货币,这要历史一次次的验证、反复成败之后才能成行。 据知,这是IMF组织从1995年开始统计各国外汇储备。1995年12月31日,美元在各国外汇储备的比重为59%,一年后上升到62%,2001年底最高、高达71.5%,这是作为国际第一储备货币——美元历史上的最高储备数字。 而今,美元重要性处于略微下滑之际,其它货币2010年底占总储备的比重跃升至4.4%,高于2010年9月30日的4.0%.全球第二大货币欧元比重从26.9%下滑至26.3%;英镑、瑞士法郎比重则分别稳定维持在4.0%和0.1%.日圆从3.6%上扬至3.8%,日元依然无法取得其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价值和地位。由此可见,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爆发后,也并没有改变多少这世界对美元的绝对依赖,对新兴国家由此是如此。对最大、最发达经济体欧元区、美国来讲,他们的外汇储备都微乎其微,欧元区老牌的英国、葡萄牙等国甚至依然在透支、发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国家采取“紧缩”政策的浪潮。 以IMF数据来美元计算,相关货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美元比重。IMF指出,2010年第四季为止,欧元兑美元汇率贬值2%,日元兑美元则升值2.4%.但“3?11”日本超级大地震后,日本的情况出现了令人难料,特别是日本核电站弃之后,是一种什么样的一个无底洞、要烧去日本多少财富?而其它货币还没有影响到美元的价值变化,人民币更是由来如此。美元每一天在全球流通约4万亿美元,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若想改变美元的轨迹和价值,最起码每一天要在全球流通达10万亿人民币之巨,但这一天到来需要中國持续高速发展、“国家法制”环境至关重要,至少要到10年、20年时间之后才有可能逐步来实现。 据外国全球外汇研究分析报告表示,2010年第四季数据显示,各国央行维持主要货币(美元和欧元)相对稳定的配置不变,而不是象有些国家所说“积极追求货币多样化”策略。此外,数据也显示,各国对其它货币及日圆的需求回升,而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却路途遥远,非“法制中國”60多年的大环境让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依然渺茫。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作者: 巩胜利 中国报道周刊 , 2011-07-19.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储备货币,全球情势有新变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经济随想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面临六大挑战 (0) 闲论信贷违约掉期的是是非非 (0) 谁说我们中国是“优等生”经济 (0) 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能授予禽兽 (37) 警惕GDP成贬义词 (0) 要刺激出健康的经济伦理 (0) 给中国十个经济建议 (1) 简述普通年金 (0) 把经济权力交给民众 (2) 我要用“有形的手”打败“无形的手” (0) 我看2009年 (0) 我看2001年的几件经济(或有关)事件 (0) 德国盼中国订单纾缓失业 (0) 张五常,你学者的良心何在 (2)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中国经济的反市场形态原因分析 (0) 小农经济与机会主义 (0) 对外开放要注意国家安全 (0) 对中国经济有害的毒药 (1) 如果你是总理,会给每个人发1000元来刺激消费吗? (0) 基于美欧的中国经济“变局” (0) 厉以宁教授语录精粹 (20) 十位教授的“逆向思维” (0) 减少财经杠杆——一个不愉快过程 (0) 全球IMF新悬机? (0) 假日经济: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0) 侵略改变了方式 (0) 令人茫然的结论 (1) 从迈克尔杰克逊突然去世话理财 (3) 从“朗讯事件”看中国的经济风险 (0) 从“三个和尚挑水吃”说起 (0) 人权与中国经济 (0) 中央已刹不住经济过热的飞轮 (0) 中国经济的隐忧 (0) 中国经济的基本模式面临挑战 (0) 中国经济的反市场形态原因分析 (0) 中国经济有可能陷入低迷期 (0) 中国经济到了阶段性调整期 (3) 中国经济、市场新“变异” (0) 中国经改的致命伤 (6) 中国的经济真相 (0)

阅读更多

中国报道周刊 | 中国利率之路更艰难

——中國央行罕见数小时后突然加息0.25个百分点 中國人民银行(简称中國央行)6日晚决定,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也是就在当然0时之后、7日已经开始实施这个新利率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本次央行加息将产生什么影响?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存款1万元存一年利息增加25元 据央行各档次存款利息调整情况,除活期利率没有变动外,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期限的储蓄存款利率分别加了0.25个百分点。 假设一位银行客户有1万元存款,按加息后的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在客户存满相应期限之后,利息比加息前分别增加多少呢?我们帮这位客户计算了一下,利息增加了25元。 加息后仍未跑赢通胀1万元存1年贬值200元 如果将1万元存入银行,按现在一年期定存3.50%计算,一年后的本金和是10350元。按5月CPI上涨5.5%计算,将这10350元用于日常消费,仅相当于一年前的9800元,比当初存入的1万元贬值200元。 CPI上涨速度远高于存款利息上涨速度,即使央行加息,存款也不是战胜通胀的好工具。6月份中國CPI可能超过6%. 加息后5年期房贷利率破七百万贷款月供增119元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数据上看月供每月增加的数额不大,以百万贷款额计算,每月增加的月供为119.59元。第二套房增加的月供为134.96元。但是已经数次加息的叠加影响逐渐出现。 有分析认为,从2010年至今,央行已经连续12次执行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较少加息。本次加息对市场的影响将比较大。过去一年 来已经加息多次,虽然前几次加息的直接影响都不明显,但是逐渐将出现叠加效应,给市场的影响将逐渐由量变到质变。利率的上调效果逐渐将明显。 2010年10月前购房的消费者大部分执行的是基准利率的0.7倍,即使是09年前的购房者也大部分在这期间已经和银行重新签订贷款合同续存期 基准利率0.7倍的贷款合同。也就是说,2010年10月前大部分购房者在2011年前享受的贷款利率是当时基准利率的0.7倍也就是:4.16. 本次加息以后到明年1月1日就需要执行今年3次加息的影响,也就是需要执行7%的0.7倍=4.9.贷款100万20年,就需要支付的月供为6544.44,而在2010年需要支付的月供为6144.44,上涨了400元。今年剩下6个月时间,中國可能还有二、三次加息。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作者: 巩胜利 中国报道周刊 , 2011-07-13.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中国利率之路更艰难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经济随想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面临六大挑战 (0) 闲论信贷违约掉期的是是非非 (0) 谁说我们中国是“优等生”经济 (0) 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能授予禽兽 (37) 警惕GDP成贬义词 (0) 要刺激出健康的经济伦理 (0) 给中国十个经济建议 (1) 简述普通年金 (0) 把经济权力交给民众 (2) 我要用“有形的手”打败“无形的手” (0) 我看2009年 (0) 我看2001年的几件经济(或有关)事件 (0) 德国盼中国订单纾缓失业 (0) 张五常,你学者的良心何在 (2)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中国经济的反市场形态原因分析 (0) 小农经济与机会主义 (0) 对外开放要注意国家安全 (0) 对中国经济有害的毒药 (1) 如果你是总理,会给每个人发1000元来刺激消费吗? (0) 基于美欧的中国经济“变局” (0) 厉以宁教授语录精粹 (20) 十位教授的“逆向思维” (0) 减少财经杠杆——一个不愉快过程 (0) 全球IMF新悬机? (0) 假日经济: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0) 侵略改变了方式 (0) 令人茫然的结论 (1) 从迈克尔杰克逊突然去世话理财 (3) 从“朗讯事件”看中国的经济风险 (0) 从“三个和尚挑水吃”说起 (0) 人权与中国经济 (0) 中央已刹不住经济过热的飞轮 (0) 中国经济的隐忧 (0) 中国经济的基本模式面临挑战 (0) 中国经济的反市场形态原因分析 (0) 中国经济有可能陷入低迷期 (0) 中国经济到了阶段性调整期 (3) 中国经济、市场新“变异” (0) 中国经改的致命伤 (6) 中国的经济真相 (0)

阅读更多

那些中国文化不适合民主的谬论

作者:谭济   列两篇文章 : 中国——不遵守规则的世界      比政府更差的是人民   类似的论调真的是层出不穷 . 如果我一一回应这些文章 , 我将无法完整地陈述我的观点 . 简单的说 , 就是人性相通 , 无所谓好坏 ; 人的行为是制度决定的 , 在现代社会这个广义的 ” 制度 ” 中文化的成分可以忽略 . ( 另 , 我在《全面讨论当下中国政治改革》 (see article) 中对 ” 中国特殊论 ” 已有过不少评论 , 本文将作进一步论述 )    ( 一 )   首先人性相通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