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

新概念评委将起诉麦田,麦田回应将质疑进行到底

昨天,韩寒的合作伙伴、出版人路金波对外发布称,方舟子通过互联网质疑韩寒“代笔”,对其名誉造成损害,韩寒当天已委托律师,将在上海提起诉讼。他还透露,韩寒本拟向方舟子索赔2000元,后认为2000元起不到任何惩戒效果,改为10万元。韩寒将于今天更新最后一篇文章,表明对方舟子质疑事件的处理办法。方舟子接受采访时表示,法院判谁输谁赢并不是靠当庭唇枪舌剑,“我的分析当然会进行到底,而且会一一发表在网上,网上才是主战场。” 鉴定手稿证清白 路金波接受采访时转述了韩寒的看法。他说,1月19日至1月28日期间,方舟子在微博连续发表《造谣者韩寒》《天才韩寒的文史水平》《韩寒的悬赏闹剧》等文章,以及转发、评论若干他人文章,明确指出韩寒作品“代笔”“水军”“包装”。 “韩寒进行了部分回应,提供了一些自证的事实。其他人员也提供了部分证据,在网络上流传较广。所有这些回应,尤其是一些明显指出方舟子事实和逻辑错误的言论,均未被方舟子采用。”路金波说,为了证实作品为自己亲手创作,韩寒自行整理了1997年至2000年间的手稿、通信、素材本等资料,合计约1000页。这些资料将进行公证和真实性司法鉴定,包括纸张的年份鉴定、韩寒的笔迹鉴定。韩寒认为这些资料足以证明《求医》《书店》《杯中窥人》《三重门》等均为自己独立创作。韩寒同时举证,证明写作过程及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无“代笔”“作弊”行为。 路金波说,鉴于方舟子在质疑过程中,多次歪曲事实,多次进行误导的推理,得出与真实情况完全相反的结论,并大肆传播,构成对韩寒名誉权和财产权利的严重侵犯,韩寒将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方舟子公开更正、道歉,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 继续发文揭疑点 方舟子昨天发表博文,继续质疑韩寒的文章和说法有多处自相矛盾之处,并坚持认为韩寒早期的文章《书店》《求医》等文章肯定不是韩寒本人所写,怀疑由枪手代写。 在这篇《点评韩寒及其父亲的回应》博文中,方舟子针对韩寒及其父亲韩仁均的三篇博客文章进行点评。 对于韩寒在《看着手稿真欢乐  附16岁写孔庆东文章一篇》中谈及“幽默”的英语单词“humor”是他活用词典的结果,方舟子分析认为,韩寒自称熟读钱钟书,却不知道《书店》一文关于幽默的说法其实是抄自钱钟书的《笑》:“我们不要忘记幽默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好像贾宝玉心目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却狡辩说是从字典查来的。这可作为《书店》不是韩寒写的一个证据。 在《看着手稿真欢乐  附16岁写孔庆东文章一篇》中,韩寒说:“至于有几次我前后供述对不上,我和我父亲供述对不上,这些都是无关大局的小问题,毕竟十多年过去了,谁还能记得那么清楚。在电脑前的朋友,13年前的今天你在做什么?甚至13年前的这个月你在做什么?” 方舟子认为,韩寒的前后供述对不上、韩寒和他父亲的供述也对不上,都是涉及韩寒的人生重大事件的问题,比如新概念作文大赛、《三重门》的写作、语文成绩的好坏等,岂是“无关大局的小问题”?他说:“13年前的今天我做什么我不一定记得清楚,但是13年前我干过的大事的前因后果和细节可是记得清清楚楚,不管何时叙述,都不会出现前后矛盾的说法。如果一个人及其亲人对一件事的说法不一,反复无常,说谎的可能性就很大。刑侦警察就是这么破案的,文本考据也是这么研究的。”鉴于此前范冰冰表态支持韩寒,愿意追加2000万征集“代笔”的证据,方舟子说:“如果韩寒败诉,我是不是可以找他和范冰冰要4000万?” 愿意当面对质 将被韩寒告上法庭,方舟子表示没有感到有任何压力:“输了大不了赔钱,十万元还是赔得起的。但决不道歉,我不认为我有错的地方。”他发表声明称:“我本人不会出庭,我的律师会去应诉。我愿意在别的合适的场合(比如没有粉丝在场的直播)与韩寒当面对质。” 方舟子认为,自己对署名韩寒的文章的分析、质疑、批评,属于言论自由和学术批评,而韩寒及其团队对他的攻击涉嫌侵犯名誉权。他说:“法院的判决结果不论是否对我有利,我不认为会影响到我的分析结论是否成立。诉讼不会对我继续分析署名韩寒的文章产生任何影响。” 新概念评委将起诉麦田 昨天,路金波在微博中透露,韩寒的代理律师同时代理了《萌芽》杂志社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李其纲诉麦田名誉侵权案。路金波表示,麦田在《人造韩寒》一文中称李其纲操纵新概念作文大赛,对李其纲本人的名誉造成侵害。路金波认为该案证据丰富,相关判例会成为“韩寒案”部分证据。 得知自己将被起诉,麦田反应迅速,他说:“关于《人造韩寒》中涉及李其纲先生的内容,全部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并且,我第一时间转发了李先生的声明,第一时间在自己的文章中附带声明链接;同时道歉删文,对方也接受了道歉。现在有消息说要起诉我,这是某些人在炒作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法院受理,我将积极应诉并且反诉。绝不和解!” 眼下即将吃官司,麦田发声明决定重新质疑韩寒。他说:“春节前出于各位师友建议,加上证据不足,本着厚道之心,即使韩寒恶毒辱骂,我还是向韩寒、韩仁均、李其纲道歉,并获得他们接受。现在刚开年,路金波突然发博言及李其纲准备起诉我。如此反复,悖乎情理,欺人太甚。我坦然面对,并发誓重新开始质疑韩寒,进行到底。” 来源: http://www.cqcb.com/cbnews/gngjnews/2012-01-30/577208_2.html 麦田:致韩寒韩仁均李其纲等人道歉信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0128/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新概念评委将起诉麦田,麦田回应将质疑进行到底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2/01/30, 10:04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韩寒正式起诉方舟子索赔十万,要求其公开道歉 方舟子质疑韩寒:一边重金悬赏,一边销毁证据 方舟子回应韩寒:造谣者韩寒——答韩寒《人造方舟子》 韩寒高中校友:学校为韩寒写书辟了单独的宿舍 路金波:为什么蝴蝶和屎壳郎不能成为朋友—-正面回应方舟子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乐嘉万言书 反击方舟子 (@yun) 黄耀明和韩寒合唱《石头记》 (@jdxi) 汉堡 地铁 韩寒 (@hexieshe) 揭秘:韩寒10月8日博文含义(暗藏玄机) (@jdxi) 方舟子讲述遇袭前后:民间打假承担风险不应该 (@yixieshi) 无觅

阅读更多

韩寒重回微博

韩寒叫苦,方舟子得意,昨天,这两人又在网上掐上了。 微博女王姚晨感慨:”服了,从年前吵到年尾,吵得乐此不疲。换作是我,真没这耐心,早走法律程序,自正清白。”这场口水仗,从2011年打到2012年,最新的一集的剧情关键词是“科学神探”、“顺手出书”,“重回微博”和“父子上阵”,只是这场架吵到现在,很多观众已经失去了耐心和兴趣。 科学神探 网上出现一个很牛技术帖,一篇叫做《文体学和韩寒作品分析》的文章,用列表、二维图“文体学”的专业名词,卯足了科学神探的派头,分析了韩寒、韩仁均(韩寒的父亲)、郭敬明和南派三叔文章里“的”、“得”、“地”这些词的出现频率,得出结论:韩寒父子的文字风格差不多。 “他们(质疑韩寒有枪手的人)认为最终还是有科学和数据来说话了。”韩寒承用一贯的语气讽刺发帖人:“能在完全缺乏条件的情况下依然把实验做得津津有味并得出结论,也算有本事。” 老书新出 为证清白,韩寒准备出本新书。 他在《——我的手稿集》的博文里说:“17岁的我为了这本书,花费了整整一年多,也荒废了学业。我至今所有的荣誉都是因为这本书而开始。虽然这本书在现在看来多有幼稚和卖弄。今天,我真的是被逼无奈了——我决定把《三重门》的手稿出版成书。” 韩寒把200页的新内容命名为《光明》,400多页的手稿命名为《磊落》,售价10元,将于今年4月1日上市。 重回微博 1月25日下午3点多,韩寒突然出现在新浪微博上。一年前,韩寒曾在微博上发了一个“喂”字引来过万评论,随即又关闭了。 他这次用的账号是“ 亭林镇独唱团 ”:“新年快乐,我是韩寒,这个微博账号由乐队成员共同使用。” “韩寒肯定会回到微博的。”早在口水仗开始之初,就有网友预测过:微博说话快,适合打口水仗。也有网友从商业角度考虑:不管口水仗谁赢谁输,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新浪微博,因为韩寒会被骂战逼到微博上。 父子上阵 昨天下午,“亭林镇独唱团”转发了韩爸的一篇文章《说说我自己》,韩爸试图描述“真实平凡的我”,摆脱之前被扣上的能人形象。韩寒则发了一篇博文,说听到父亲特地写了这个文章想让事情弄清楚,觉得“特别的凄凉”。 方舟子则抓住这篇最新的文章,玩起了“找不同”游戏:对于怎么知道新概念大赛的,韩仁均写过两篇文章,有两种的说法,一个是韩寒告诉自己的,一个是自己从报纸上看到的。看到这一段,方舟子铁口直断“口供还是没有对好”,他指着宁财神、李开复、何三坡、姚晨、胡玲等“挺韩派”得意洋洋:“我挖了个大坑,等你们跳下去陪韩寒,好戏在后头。” 骂战无聊,拒绝围观 苹果手机上有个热门游戏叫《无尽之刃》,就是你每次通关后,总是要从头再来一遍,只是怪物厉害了点,武器升级了一下,永远打不完。 关于韩寒的骂战持续了这么久,越来越像这个游戏:反复反复再反复,连记者都快写腻了。 麦田倒下了,方舟子站起来了;路金波脱身了,韩爸被卷进去了;博客和书被质疑有枪手了,拿出手稿也被说作假了。 除非韩寒写文章的时候,24小时有全方位摄像机盯着,否则“如果你不能自证十年内每一分钟的去处,那么我枪毙你是天经地义”。 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作家慕容雪村,其观点倒是说出了不少理性网友的心声:“有一种质疑无法自证:你怎么证明文章是你写的?这个真没办法,即使拿出手稿,也可以说是抄的。所以法律强调‘谁主张,谁举证’。你认为文章不是他自己写的,那好,请出示证物证言,并请证人上堂。这些一概没有,只说一堆疑点,这事就像在没有亲子鉴定的时代,怀疑某人孩子不是亲生的,总是有失厚道。” 在没有铁证横空出世之前,这场骂战已经不值得围观。 来源: http://www.ce.cn/celt/wyry/201201/28/t20120128_23022578.shtml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0099/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韩寒重回微博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2/01/29, 08:48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子尤:我看韩寒 韩寒:我的父亲韩仁均的以及他的作品 被“绑架”上文人之路的韩寒 韩寒方舟子网上掐架妙趣横生 “天才”韩寒的文史水平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4_北韩 人民军 少女时代 (@yun) 北韩闹饥饿 军人逃跑偷抢粮食 (@yun) 汉堡 地铁 韩寒 (@hexieshe) (韩剧秘密花园)我需要一张韩剧秘密花园的照片(急)20点 (@yun) 每邀北韩代表赴纽约谈去核 (@yun) 无觅

阅读更多

吴向宏:为什么说方舟子比韩寒更懂得民主? (一)

序 以下言论,不是给所有人看的。所以先在这个安静的角落张贴。如果喜欢的人多,我就整理一个通俗版本去流播一下。反之,就让它沉下去吧。 世界是属于未来的。这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参见文末)。秉持这个思想,我对自己的观点是否被这个世界接受,已经不再关注。世界,它只是带我穿向未来和永生的一个工具。 我想利用这个世界来养活自己,养育我的孩子们。我的儿女,我将在他们眼里,看到未来美好的世界。方舟子和韩寒,还有我,在那个时候,都已死去很久,都已经被人们忘记。 唯有未来永生。   主题一  方舟子 很多人评价方舟子,说这个人人品极坏,但科普和“学术打假”是有功的。 我的看法,和大多数人恰恰相反。 方 舟子基本上没有做过真正的“学术打假”。我曾在几个月前撰文批评过方舟子,说他的所谓“打假”,丝毫不遵循科学精神。大家有兴趣可以参阅。这几个月来,方 舟子对科学精神的背离,日益变本加厉。至于说“科普”,其实方舟子从来就没有普及过真正的“科学”。他本人在科学研究方面半途而废,对科学从未真正入门, 连写个“科学是什么”的豆腐干文章都要靠抄袭。他所普及的顶多是一些东拼西凑的“知识”,而他本人又把这些零碎的知识披上了一条神圣不容质疑的“真理”大 袍——这就彻底把它们变成了一个伪科学体系。所以我经常说:方舟子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危害,就是他让一大批中国人继续把伪科学当成科学。 但在 “人品”上,方舟子恰恰是无可质疑的。什么是好的“人品”?鉴于对真理和价值观人们有权采取不同立场,所以,好“人品”的标准只能是:一个人表里如一,始 终如一。那么这个世界上,人品能比得上方舟子的人,的确不多了。在世俗的眼光中,方舟子是一个不通人情世故,睚眦必报的混蛋。但他却是世界上最为表里如 一、心口如一的混蛋。一个浑身上下闪耀着圣洁光辉的混蛋。 和方舟子相比,他的论敌们多少都是卑鄙的。无论罗永浩、韩寒、李开复,还是我本 人,我们都在为了这个世界上的生存而在各种场合下伪装本性。有多少人能够为了自己心目中的“价值”,而偏执如斯,45岁还没有固定职业,见谁咬谁,清贫如 洗?有人说方舟子是一条疯狗,那么他即使不是一个疯狗中的圣徒,也是一个疯狗中的苦行僧。   主题二   韩寒 所有相信韩寒有枪手的人,都一定是文学上的低能儿。包括方舟子在内。 什么,方舟子是福建高科语文状元?别开玩笑了,据说他老人家语文只不过考了92分,比我还低12分呢(我和他只差一届)。他老人家的高考作文拿了满分吗?嗯,我也没有拿过,不过只差一分了……. 这么多年来,你见过我拿高考作文来吹嘘过吗?不可能。因为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高考作文得高分,实在是一桩终生的耻辱。45岁的中年人还在用高考作文来为自己的写作水平贴金,此人必定是写作上的白痴无疑。 只 有写作上的白痴,才会认为17岁的小孩写不出《三重门》,14岁的小孩写不出《求医》。我在那个年纪写的文章,虽然不如《求医》,但毫不含蓄地说,顶多也 就差了一个档次而已。如果我像韩寒一样疯狂于文学,而不是数学、物理都参加全国竞赛并且得奖,或许我比韩寒写的更好,也未可知。 但问题在于:你永远无法说服一个白痴相信他自己是白痴。 因此,韩寒或许是写作上的天才,但却是辩论上的白痴。因为他正在设法让一些写作上的白痴相信自己是写作上的白痴。 更严峻的问题是:任何白痴,都有自豪地做一个白痴的理由。 蔑 视、贬低和侮辱白痴的人,归根到底,都是人格上的白痴。因为,任何天才,在神(或无上智慧,如果你不信神的话)的眼里,都是白痴。十几年前我在维也纳大学 进修哲学的时候,曾经和一位哲学副教授讨论认识论。理性争论最终变成了文学抒情。我酸溜溜地抒情道:“人类的理性之光不过是一豆微弱的烛火,仅仅照亮我们 鼻尖前的一小点方向……”话酸,理不酸。白痴就是我们人类的根本属性。任何为人类理性而自豪的人,都应该理解白痴为自己的白痴而自豪,同样是理直 气壮的。 中国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至今沉湎在18世纪启蒙主义的幻觉当中,以为自己聪明绝顶,而藐视白痴。连韩寒这样一个辍学生,职业赛车 手,本来应该是一个典型的、鼻子穿环乳头打洞的反知识分子,也沾染了这份坏习气。我不知道这是因为他高中时读了太多的钱钟书,还是因为这几年写时评杂文接 触了太多的“公共知识分子”? 当韩寒遇到麦田和方舟子调戏时,第一反应就是居高临下,厉加咄斥。一两个回合,他就自鸣得意,打出“再不回 复”的得胜旗号准备回营。绝大多数和方舟子辩论的人,失误都失误在这个地方。如李开复等,都是按照高智商“高等人类”的标准,早早急迫地自觉胜利在握。他 们完全低估了方舟子所拥有的巨大的动员白痴的能力;也完全缺乏对付数目极其庞大的白痴群众战争的汪洋大海的思想准备。 在这方面,韩寒还要向罗永浩、罗永浩还要再向我,学习。 (未完,大多数喜欢就续。没人喜欢就让它太监罢了。)  

阅读更多

子尤:我看韩寒

@马日拉 :@方舟子 前两天用早逝少年作家子尤一年级的作文与韩寒一篇二年级的周记进行比较,以说明韩寒没有写作天赋,以暗示韩寒有人代笔。我想,如果子尤能够活到今天,一定也会站在韩寒站在事实站在真相这一边的。 我看韩寒 子尤 2005-12-3 在我买的《三重门》扉页上,有韩寒飞扬的签名和他给的地址。我很珍惜它,它也记载了一段故事。曾有一次,我的同学——一位同样喜欢韩寒的朋友看见了我的书,说:“我的《三重门》比你那个要新一些,要不咱俩换换?”我险些被他给蛊惑了。 基于对韩寒的感情,我一直对自己说,我迟早要写一篇与韩寒有关的文章。 从哪儿说起呢?从我和他那次神奇的会面开始吧。那是2000年夏天,我还是个稚嫩的、爱好文学的四年级小学生,他是刚刚出名,刚出学校,背负一身质疑的少年韩寒,与现在在“韩迷”中拥有至高地位的韩寒很不一样。那天,我得知韩寒在翠微大厦签名售书,嚷着让妈妈带我去,到那儿一看,我们去的最早,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一个穿着普通、背着包的漂亮男生。 之后的情景我在这儿就不多写了,反正一个十七岁的大男生和一个比他小八岁的男孩说话的情景是很可爱的。来的人并不很多,我们谈得不错,他好像挺喜欢我,不时和我说话,比如问我体育怎么样,而我则一直趴在他跟前与他逗趣儿。有一个小插曲是我一直记得的。我凑到他跟前,问:“韩寒大哥,你看完一本书后觉得空虚吗?”他马上像被吓了一跳似的往后一缩,回头看了一下坐在后面的责任编辑,说:“你要是看了《锵锵三人行——笑话篇》就不觉得空虚了。” 很遗憾,我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这本书,不过我每天中午都看《锵锵三人行》,算是部分遵照他的“旨意”吧。 一开始他看我小,对我可以读书并且是读他韩寒的书可能有点不太相信,于是指着书中《杯中窥人》的窥字问我:“你知道念什么字吗?”“窥呀!”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他“呦”的一声停住了。其实我原本也不太知道这个字,只是因为老听人说,就把这个音记住了。韩寒之“狡猾”和子尤之“敏捷”由此可见。 那天去的人是各式各样的,有家长带着孩子慕“小孩出书出名”之名而去,一家长问:“韩寒,你不学习怎么办啊?——”韩寒马上反应:“谁说我不学习了?”就是!如果韩寒不学习,何来那样的气势,在《杯中窥人》的开篇就写“我想到的是人性”。有与韩寒同龄的有志于写作的高中生很诚恳地将自己的文章交给韩寒,韩寒也很诚恳地收下;还有一些小记者,很熟练地采访韩寒,韩寒爱搭不理,他们看见小小的我,就转而跑过来问我。有人问韩寒《三重门》的封面是什么意思,那个封面是一个婴儿,我笑说:“那是他出生时的照片。”人们的态度各式各样,韩寒的态度和回答也各式各样。临走时,韩寒给两个人留下了他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一个是那个诚恳的高中生,一个是我。这可以看出韩寒的选择。 回家后我把这段经历记了下来,作为暑假的一篇作文。这篇作文我现在还保留着,文中我称韩寒为韩少侠,不知他听着顺不顺耳。 小学时的我,将韩寒当成一个大哥哥,而且是个经历很传奇的大哥哥。除了我,我的很多同学也喜欢《三重门》,对书中诸多词句反复品读,觉得它贴近学校生活,写得有意思。那时觉得韩寒好像很大,但如今当我长得快赶上那时的他了,才更对《三重门》中所写的小学时还不甚熟悉的中学生活感到亲切,也更感到他的有才和不易。怪不得那么多中学生喜欢呢。 我想像韩寒上课时写《三重门》的情景,他边写老师边看着老师,边写同学边看着同学,好像是在上一节速写课,而韩寒由被指导者升级为指导者,指导着自己的人物,执掌着属于自己的江山。看着讲台上的人吐沫横飞,看着讲台下的人匆忙委琐,韩寒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眼睛里满是嘲讽与不屑,并将其转化到笔下。 曹文轩在为《三重门》写的序言里说,如果没有知情人告诉,可能会以为这部小说出自成年人之手。我们可没有这种错觉。成年人才写不出这样的小说呢。因为成年人怎么会有如此敏锐的眼睛看世界,有如此敏锐的头脑想事情?会用如此直接不加掩饰的语句表达感情?我认为可以写出《三重门》只取决于一个人的见识和勇气。那么韩寒的见识和勇气体现在哪儿呢?那就是,他撕下一切他看不顺眼的虚伪外衣,将它们“打”得落花流水。 他略带“笑容”地描写一切,揭露一切,比如:“体育生一半是假——瘦如铅丝的是扔铅球的,矮如板凳的是跳高的,肥如南瓜的是长跑的;还有脸比豆腐白的说练了三年室外体育……雨翔没听过“自理会”,当是一个专门插队的团伙,扭头一看才知道是负责检查的,站在队伍最后头那人显然是准备仓促,袖章戴反了,嘴角边闪闪发光,乃是吃完饭来不及擦嘴所致。”好像只要有人站在他面前,都要先检查一下自己,不然会被韩寒“锋利”的眼睛“挑剔”。直到今天,他都没有改变。前些时,新浪网友问他,你厌恶什么品质的文字?他回答:“可能‘乡土文学’吧。很多作家在童年有过农村生活经验,但进入城市后又无法从内心深处认同都市生活逻辑,就想办法妖魔化‘乡土’,常常把整个民族的、历史的悲剧强加在一个农民或一个农民家族身上。但很少有乡土作家真正去关注中国农民面临的更为实际的土地政策、信仰危机等问题,他们和美女作家没有实质不同,都很功利。” 韩寒依旧是韩寒,只不过是阅历更丰富了,可说得更多了而已。自从领着众人进了他的《三重门》以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韩寒式”道路,他让无法接受他的“老顽固”的体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虽然韩寒为自己“不慎”出了《零下一度》而倍感痛心,其实里面还是有好文章的。最“值得研究的好文章”就是它的后记,它不是韩寒写的,这不是说韩寒的文章不是值得研究的好文章,而是“研究”的方式不同。再说韩寒的文章一目了然,让人看着拍手叫绝,或捧腹或轻笑,是得马上把旁边的人拉过来共同欣赏的,而不是让人板正的、严肃的、拿放大镜看的。它无须放大已经足够大气了。 《零下一度》的后记的作者是位“过来人”(作者自己形容自己)写的,题名《韩寒三思》,作者说:“从感情上讲,我是同情韩寒的遭遇的;从理智上讲,我是不赞成韩寒的做法的。”他将韩寒形容为“无辜的韩寒”,“自我感觉较好却还不成熟的少年”,反正最终的意思就是让韩寒还是安心在学校读书吧!其实,韩寒不需要让人同情或不同情、被人说成无辜或有辜,对于“不够成熟”的形容他肯定也是嗤之以鼻。如果放在别人身上,《某某三思》或许可以成立,可以算是在用着一个程式的思想规规矩矩地劝导人,但用在韩寒身上就不合适,因为作者低估了韩寒也错看了他要走的路。不需要这样的“三思”劝告,他照样可以“思”得很好。他的“思”便是他对于一切质疑的反驳,便是他的行动。虽然韩寒曾说过《三重门》用词无人能敌一类的话,但我现在想来,《三重门》虽然写得有趣,很会玩文字,但它的意义不在这儿,在于喊了真话,不虚伪。他这个人其实就是活得真实的。而韩寒为了喊真话,为了不虚伪,又受到了多少质疑呢?不仅是那篇《韩寒三思》,韩寒是将自己投进无人敢碰也不可碰、无人敢摸也不可摸的急流中,且又拼命要杀出一条血路。他以一己之力与那些虚伪的冷眼,不屑,怀疑战斗着,虽然“敌方”来势汹汹,但他丝毫没有示弱,他舌战群儒,恐怕所谓“横眉冷对千夫指”就是这个意思,说得容易,可真当千夫指来,不缩手缩脚,还要横眉冷对,还真不容易。韩寒成功了,而且他将一场闹剧演出了酷劲!他依然轻易地用幽默嘲讽的笔揭穿虚伪人的面皮,他可写的资料越来越多。比如那篇畅快淋漓的《呕!专家》,讲述自己在刚出名做电视节目时与专家狭路相逢的故事与心得。节目现场经常出现的许多与韩寒对峙的西服革履的专家,看似正襟危坐,实则在韩寒眼里全是一班小丑。他们的漏洞尽在韩寒眼前,让他写了篇精彩的文章,总结了诸多专家的特点。他开篇便说:“总体感觉就是这是素质极其低下的群体,简单地说就是最最混饭吃的人群……” 他这样“放肆”!韩寒就是这样,从在学校开始就叛逆,手中的笔天生就长着张攻击的脸,在学校时是在周记里批评,后来就改成小说。原来是班里同学看,后来成了全国“同学”看。他曾写:“同学们常看我的周记,说:‘韩寒,骂得好!骂出了我们的心声!’我觉得这句话很可笑,既然如此,你们怎么不敢指出?这世上正义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报道里有那么多的见死不救?这些都源于人性里的懦弱怕事。”韩寒问得好!解释得好!揭露得好! 像韩寒这样的人太少了,正是因为少,韩寒才可以成为一个“典型”,要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样,或许会“天下太平”,也许会“长安大乱”,还有就是他也变得不“典型”了。 韩寒就是这样一路“喊喊”!他轻轻揭破一切伪善的人“混饭吃的人”的外衣,让他们发现自己好像穿的漂亮之极,实际上也只是“皇帝的新衣”,是在赤身裸体地将丑态显露给众人。只是“白布在水里浸染的时间长了”,大家的视力也因此变差,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乐于接受。他对于教育制度中的弊病体会最深,将那些庸碌奔忙向教育大道进发的人说成“穿着棉袄洗澡”。其实无论是“皇帝的新衣”还是“穿着棉袄洗澡”,除了一个穿得过少一个穿得太多以外,都是虚伪装潢下的丑陋,是不成文的规矩,是一个腐朽的牢笼,有人看见了,有人身在其中,被绑架着,有勇气的韩寒喊出来了,闯出来了,还将其曝光了。 可他也不是带着上刑场架势的,他是幽幽默默自自然然地应付一切,当被问到:“你的名字一出场就是藐视权威的符号。”他会回答:“不是,我觉得我的名字一出场就是被权威藐视的符号。”当问者试图把《三重门》拔高时,他只是简单回答是因为当时思想传统,觉得不到二十万字不是一本书所以拼命凑字数。问者又想对《三重门》内容做一番“深刻讨论”,他说:“我几乎忘了我写的内容是什么,只记得一些文字。”他说:“我的文化常识没有缺陷,我的考试常识有缺陷。” 他的回答从来都是那么节俭和智慧,所以我觉得韩寒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实在,真实,他也最恨“故作清高”,他曾三番五次在不同场合讽刺一些“搞艺术的”,说:“很多人觉得一个写东西的人要漂来漂去,四处漂泊,其实那是装。”“我也不会把文字当成一种职业。我觉得搞文学的都特别婆婆妈妈,构思小说的时候一个人在酒吧里扮忧郁……哈!” 韩寒虽然因为他的真实、实在受到了很多“混饭吃的人”的质疑,其实他也确实不用因为那些人而影响情绪,因为真正看韩寒书,喜欢韩寒,支持韩寒的,是他的同龄人,是学生。韩寒为我们做了一个榜样,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但他为同龄人提供了一种可能,他离开了学校,并且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过得很好,几年来,浮云事变,按照韩寒笔下的罗天诚的话说,就是:“白驹过隙,乌飞兔走。”几年前对韩寒的狂轰乱炸如今已销声匿迹,在电视上与韩寒对峙的“专家”也烟消云散,那些声音安在?有几个人还会顾及让韩寒“三思四思”的话?惟有韩寒依旧好看,潇洒,惟有韩迷依旧坚定,期待。他“活”出来了,站稳了自己的脚跟。几年来,我一直在心里说,韩寒,不用管别人什么,你就好好生活,就是对那些质疑最大的反驳和回答。估计很多“寒”迷都曾在心里暗暗说过话,这种表白方式是只属于韩寒的。 韩寒所欣赏的李敖年轻时给胡适写过一封很有名的长信,信的开头是这样:适之先生,老年人总爱把青年人当成毛头小孩子,所以我们心眼儿的话都不跟他们说,你在这方面非常开朗,所以“李敖先生”愿意请你听听他的故事。 这一段显示出,并不是我们看不起大人而不跟他们说心里话,是大人先看不起我们的,大人与孩子之间的鸿沟是大人自己挖的!而我们看到了韩寒作为我们的代言人,替我们抒发了他的,也是我们平日无处抒发的心声。 就在这纷乱的几年中,我由小学生,成了初中生,如果没有生病,我现在该是一个上了高一的学生了,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听朋友说:“韩寒又出新书了。”然后我会马上跑到书店买回,这是一个传统,我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样。 在小学写的那篇暑假作文后,我就没再写过有关韩寒的文章,初中时的一次周记是例外,当时看完他的《像少年啦飞驰》,觉得除了笑话堆积没别的好,到后来的《毒》,更干脆是个笑话集,韩寒越来越“毒”,并且是在向读者释放“毒”,说话倒是越来越溜,有时还蹦出脏话。我痛心疾首,乃在周记里抒发情怀,结尾还用了刚学的课文,喊道:“呜呼韩寒!人琴俱亡。”老师在下面的评语中写道:“现在韩寒二,韩寒三不也相继出来了吗……”她劝我还是安心读书为本,他们迟早不行。但我想,没有韩寒第二,韩寒就是惟一。我依然鼓励自己,相信韩寒会写出更好的作品。 我是怎么想的呢?我觉得,人,讲究气儿,讲究神儿;小说,讲究劲儿,讲究味儿。这几点,韩寒都具备了,直到几天前看他接受采访,身上还是正气凛然,保持着随时批判的姿态。这点是很可贵的。 韩寒的身上,怀有一种精神,一种理想,而读者们尤其是少年读者们也在他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精神和理想。他成为了一种象征。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偶像,更何况他又长得那么好看。就像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詹姆斯迪恩,只活了24岁,才拍过三部电影,其中一部还是个配角,但他是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心爱,到现在半个世纪,人们还记得他,经常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演技,还因为他身上的那股气息,那种符号。他脸庞的不羁,是那一代不羁青年的象征,或者是向往。 说到詹姆斯迪恩,安迪沃霍尔曾这样评价他:“……每个方面,他的斗争都如镜子般关照出无因的反叛的那一代。他的痛苦在银幕内外均极度真实,他欢愉的瞬间则少有而珍贵。他成为我们的英雄的原因不在于他的完美,而在于他完美地呈现出了我们这个时代被损坏然而美丽的灵魂。” 我在写纪念马龙白兰度的一篇文章写道:“他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金色的时代,一个黑白的时代,在那里有无数痴情的男女角色,在台下坐着无数痴情的男女观众。马龙同样代表了一个时代,能让人去回忆50年代以来美国的种种故事,那是一个躁动的,不安的时代……马龙的表演肆无忌惮,是真正电影表演的发源。他成了青年男女尖叫的对象,人们从没见过演员可以这样赤裸裸地去展现自己灵魂的挣扎。正如那个时代所有迷惘的人一样。” 此语也可以适用于韩寒,这也是我很珍惜尊敬他的原因。 当这一代人被繁重的作业所压迫,上学看老师脸色回家看家长脸色,“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时,还有韩寒的身影和写作陪伴,就像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说的那样:《没有韩寒,阅读是多么寂寞》。我们会想到,韩寒依然在“战斗”着、生活着。 可韩寒背后的辛酸又有几人能知呢?他是用了怎样的勇气才“活”出来的呢?后来看了韩寒父亲写的《我的儿子韩寒》,才更清楚地了解了韩寒轻松文字背后的真实学校生活。我看到高中时的韩寒被其母骂“滚出去”而遵照旨意“滚”出去以后,在海边过了一夜,后来还将这段故事写进文章中,讲述自己如何冻得不行。我看着不禁怅然许久。我又看到其实已经很宽容很退让的校方给他单独安排一个房间,韩寒于是与原来关系很好的一寝室的同学依依惜别,并相约每天晚上睡觉前一定要踩三脚以示告别。这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经典电影的镜头!我看了不禁低回不已。可按照韩父的说法:“也许是他的课脱得实在厉害,一下子跟不上了;也许是他真的对成绩,对一纸文凭看透看穿了;也许是他真的想让自己说过的话算数,反正是,他真的太不给学校、不给“教育”面子了。”韩寒不得不休学,他对他父亲说:“爸爸,你放心,我会做出点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别人看不起我,我自己要看得起自己。”看到这儿,我突然忍不住要掩泣!多好的人呀!值得欣慰的是韩寒终于做出成绩了! 唉,大人们,你们看懂了吗?你们什么时候才能理解我们轻易就可以理解的东西呢? 韩寒恨装深沉,恨虚伪,由此也经常讽刺那些装深沉的人,比如在《三重门》他塑造了一个罗天诚,没准原型就是现实中一个或几个他不喜欢的人。在他的眼里,似乎没有什么是很复杂的很难搞懂的,学校课文除外,当然他也痛恨课文。当他的文笔引导着我们,让我们以为会有什么特神圣特神秘的事物出现时,他总是让读者“跌一跟头”,然后笑出来。比如一个女诗人给主人公寄来一封信,可信封里空无一物,主人公认为这是女诗人在玩浪漫,于是也回寄一封上海的空气,结果女诗人来信抱歉说忘装信纸了;到了《长安乱》,这种让读者“希望落空”“大失所望”的笔法达到极致,韩寒似乎在告诉我们,其实蜿蜒过程到达的结果是很简单的。如师父那句神秘的“时,空,皆无法改变;而时空却可以改变”的区别原来只是两个逗号的区别;主人公几次去一个地方都昏过去,屡次想搞清原因都无果,他让师父告诉他,师父说告诉了会让人失望,或许韩寒也在挣扎不把很简单的真相告诉读者,最终韩寒和师父选择了告诉,是因为百年堆积的僧人粪便的气味熏倒了主人公。原来是这样简单!也许这就是韩寒不信服学校老师长篇大论的讲课尤其是语文老师讲课的原因吧! 当然,韩寒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比如刚才提到的他会经常发表议论,而且是用他独特的讽刺戏谑的口吻,但他只是简单的看到一些事物然后发表评论,每每读来,我总有点担心,就像他站在高空的一个钢丝上,摇摇摆摆,还老摆出特酷的姿势,让下面作为观众的我一会儿出冷汗一会儿出热汗。比如他对于自由诗似乎是“深恶痛绝”的,在他的每本书里,他都要“戏弄”一下自由诗和自由诗人。像《三重门》里那个恨不得把诗句里的每个字的每个笔画都拆开算做一行的爱惜自己的诗如爱命的诗人,《零下一度》里的小曼,《像少年啦飞驰》更是比比皆是,时不时讽刺一句。归根结底,韩寒的意思就像他文中的一句话:“这首诗,我读了五遍,竟然读明白了,所以说这不是一首现代诗。”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新鲜,自从自由诗诞生,就会有一些人抱怨其中的一些诗看不懂。但我觉得,诗是写给人看的,所以让人看不懂的自由诗应该不是真正的自由诗,韩寒塑造的那些“诗人”也不能算真正掌握自由诗的人,他们或许存在,但应该也只是少数。建议韩寒大哥有机会看一下我的诗,希望你能看懂,并喜欢。 韩寒不是一个作家,他只是偶尔写些字,他是一个赛车手。他是一个行动者,一个身体力行的人,一个说自己想说的话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人。他是一个成功者。而其实他也只是个普通人,没有什么神秘,也许神秘、真实,平凡、伟大之间的区别,就像师父对“时空”和“时,空”的解释一样,只是类似标点之间的区别吧! 去年我在中日友好医院做化疗,同学——那个曾经想跟我换《三重门》的人打电话告诉我:“韩寒的新书出版了!叫《长安乱》,你想不想看。”我拒绝了。可能是怕破坏心目中的偶像。 去年年末,一个爱好文学的朋友来我家,聊到韩寒时,她说:“《长安乱》特有意思,我把故事情节跟你说一下吧!”我赶紧捂住耳朵说:“不听!不听!” 今年年初,一个喜欢文学的朋友将一些最新的书寄给我,我展开包裹一看,里面有《长安乱》。 这件事情说明,有朋友就是好(或者坏)呀!韩寒大哥,这回你看见了吧!热爱你的人多多呀!我无处藏身呀!俗话说事不过三,这第三次诱惑我没经受住,既然都送到眼前了,那我就看吧! 于是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妈妈问:“韩寒写得怎么样?”我轻轻回答:“有进步。”我觉得它像一个真正的小说了。过去韩寒写的几本小说更多的是他思想的一种表述,但这回他编了一个好故事,一个好寓言,让人流连忘返,让人探索心切,可他却有些地方按下不表,有些地方欲言又止。 韩寒没有变。他依旧走在自己坚持的路上,算下来,如果他还是学生的话,他已经大学毕业了(如果他考得上大学的话)。想起他曾说:“我在学校外面过了三年的生活,而你们的变化可能仅仅是从高一变成了高三,偶像从张信哲变成了F4而已,所以根本不在一个欣赏的层次上。”当被问到如果有人学他退学出书他怎么看,他说如果要学他,就应该更努力地学习。“我在不断的学习,往往学习和上学不一样,有些人在学校里面不学习,是在浪费时间,我是在不断的学习……我相信学我退学很容易,这世上有1千个人都能学习成功,不就是退学吗,不就是一张纸吗,我也可以去做。但是学习我其他的方面不容易。”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只知道,“韩寒又出新书了”这句话以后依然会准时地在他出新书时闪现,传递给我,我会和众多“韩迷”一样冲向书店,直到他老,直到我们老。 没事,还有半个多世纪可以用来迷他呢。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0074/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子尤:我看韩寒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2/01/28, 10:00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方舟子:“天才”韩寒作品《求医》分析 被“绑架”上文人之路的韩寒 韩寒方舟子网上掐架妙趣横生 韩寒:我的父亲韩仁均的以及他的作品 “天才”韩寒的文史水平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汉堡 地铁 韩寒 (@hexieshe) 韩剧版《城市猎人》确定,李民浩出演寒羽良 (@hexieshe) 美韩八月联合军演 北韩放话「弗成容忍」 (@yun) 爱国主义的女大学生和坏学生韩寒 (@fanjian) 4_北韩 人民军 少女时代 (@yun) 无觅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房屋养老金不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可不可以理解为‘要老百姓间接出钱’呢?”

【翻车现场】“从厉害了我的国,到砸锅卖铁,一路征程一路高歌”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