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

不要让韩寒成为你的——借口

这个世界的确有这样的人,不是让名人不名一文的文章,他还真不写,秉着一股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原始的粗犷的力——生命力,满布着野性;以及蔑视权威痛恨强权,独立之思考、自由之精神,他可真是除了温总胡哥,什么人都敢写。

阅读更多

张耀杰:鲁迅离今天的韩寒已经很远

鲁迅的文化专制以及毛的极权专制虽然依然阴魂不散,距离今天的韩寒时代已

文发表后,又被几家网站所删除隐藏。没有办法,只要修改出第二稿。由于新加了一些内容,所以再发表一次。特此说明。 据别人在网络上说,香港最近在办书展,书展上出了很多花边新闻。最吸引眼球的花边新闻,是因为有关方面不让“嫩模”进书市,她们就在大棚车上展示自己并销售写真集,引得观者无数。另一个花边新闻是陈文茜与韩寒掐起来了。两位大名人都是去香港书展签名售书的。 读闾丘露薇女士的博客,她以自己的文化修养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另一种介绍:“我想香港书展应该感谢韩寒,因为终于在嫩模之外,又多了一个话题。” 关于“韩寒到底有没有赢了嫩模”的问题,露薇女士的答案是:“整理了一下今天香港报纸的报道,三份免费报纸不算,一共有至少十一份报纸,十五篇文章报道了韩寒昨天的活动,评论文章几乎没有,而提到嫩模的报道,今天加起来有六十多篇,不过这也正常,每份报纸都有娱乐版,而韩寒的报道毕竟放在了港闻,算是政经新闻,或者是文化版。至于签售的热闹程度,很难说,因为韩寒签售时间短,而去年嫩模周秀娜,首发第一天卖出五千多本,在香港算是一个销售奇迹。” 关于陈文茜批评韩寒,露薇女士倾向于认为“只不过是一种创造话题的手法”。但是,依我个人的看法,来自台湾的女名人、台大法律系毕业、后留学美国10年的陈文茜博士,为了让自己的签名售书表现得更加火爆一点;竟然以50来岁的年龄在公开场所谩骂儿子辈的男名人韩寒;说是“用李敖的话说,韩寒不值得评价”;“作为上海市民,赛车先生的韩寒看起来蛮帅,其实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对于上海世博的无知,显得浅薄和没文化,说话就像放屁一样轻松。”像这样的谩骂所证明的并不是韩寒如何“浅薄和没文化”,反而充分暴露了她自己的“浅薄和没文化”。尽管她在其他事情和其他问题上可能不浅薄和有文化! 在围绕陈文茜与韩寒的“浅薄和没文化”所展开的争论中,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我的朋友周筱赟先生,在《是韩寒无知,还是陈文茜无知?》中,再一次重复他在《韩寒就是当代的鲁迅》一文中的观点:“韩寒不是未来的鲁迅,而是现在已经成为了鲁迅。当然,韩寒本人是反对我把他比做鲁迅。其实,所谓‘当代鲁迅’中的鲁迅,只是一个符号,是对韩寒以文字作为关注现实、担当责任的武器表示赞赏而已。” 看到周筱赟先生的文章,我忍不住给他回复了几句话:“周兄:对于你的正气的火气表现理解和敬重。只是把韩寒比鲁迅,是对韩寒的污辱。鲁迅何曾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民主啊?!!一个一辈子骂别人却容不得别人骂自己的人,不是专制XX是什么呢??容忍别人批评自己的自由,比捍卫自己一个人的自由更加重要,这才是真正的文明和真正的自由。张耀杰,24/7.” 在鲁迅的时代,特别是在《新青年》杂志社里面,每一位担当责任的人都是要用真实姓名写理性文章的;鲁迅偏偏是一个非要充当特殊材料的文化专制者。晚年鲁迅即使躲藏在日本人设在上海的租界里面,也还是要使用许许多多的假名字去攻击别人.遭受他攻击的恰恰是更加文明也更加善良的胡适梁实秋林语堂徐专摩邵洵美这些人;以及比他更加弱势的高长虹、徐懋庸。对于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陈立夫这些强权者,他从来都没有点名斥骂过.与此同时,胡适梁实秋罗隆基等人,都在用真实姓名点名批评孙中山蒋介石等掌权者。不知道周筱赟先生是从哪里看到了鲁迅的“担当责任”?! 接下来我又看到另一位朋友“生锈的号”写了一篇《韩寒离鲁迅有多远》。他虽然不同意另一个人的另一篇博文所说“鲁迅的伟大是韩寒永远无法达到的”,却同时表示说:“49年后的郭沫若离49年前的郭沫若有多远,韩寒离鲁迅就有多远。人民日报离新华日报有多远,韩寒离鲁迅就有多远。北大校长离蔡元培有多远,韩寒离鲁迅就有多远。清华离西南联大有多远,韩寒离鲁迅就有多远。” 按照“生锈的号”解释,他的本意是要强调那个能够容忍鲁迅们自由出版报纸杂志的时代,其实比今天更加宽松文明。但是,即使是在今天更不宽容也更不文明的时代里,作为一个年轻的男名人,韩寒面对另一位母亲辈的女名人公开斥骂他“放屁”时,也只是淡然表示“不和女生吵架”。这就是胡适所一再强调的西方人的绅士风度,也就是徐志摩、陈源、王世杰、刘半农等人所提倡的“费厄泼赖”。 看看鲁迅对于批评过他的人“一个也不宽恕”的专制态度;再看看鲁迅的徒子徒孙们,只是因为苏雪林女士为了替闺中女友凌叔华斥骂了几句鲁迅,便争先恐后地一遍又一遍诅咒作为女士的苏雪林,韩寒在中国社会与一部分中国人面前相对高尚的文明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关于韩寒的价值,露薇女士另有评价:“有的香港媒体,给韩寒冠上异见分子的称号,我想这并不准确,对韩寒也不公平。事实上,韩寒是在他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到了一个公民的责任,用他作为偶像的影响力,使得一批年轻人对公共事务产生兴趣。当然,他可以风花雪月,但是他选择了这样,这为他带来了利益,也带来了风险。” 时代毕竟还是在某些方面和某些个人身上在进步着。文化专制者与现代公民,这就是鲁迅与韩寒之间最为基本的差别所在!!尽管鲁迅的文学成就尤其是他的某些小说散文的深刻程度,是韩寒以及其他的中国人所不能超越的。文学性的深刻生动,永远不等于文明先进的公民意识!! 另有一位“作家顾晓军”,在《韩寒与我一致吗?网友,你错了!》一文中,斤斤计较于韩寒的“住着别墅、开着跑车、赚着政府特许的钞票,打着饱嗝在谈民主”,却没有明白他自己的这种表现恰恰是在反民主。欧美文明社会的真正的民主,只是通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政民主制度,来保障每一个人正当合法的利益追求和财富积累。连这样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常识都不具备的人,无论写多少文章,都是在远离民主。像这样的用情绪压倒理性的文章,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面,都是赚不到稿费的。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在顾晓军文章的后面留言说: “你出的名是完全彻底的野路子。韩寒是很幸运地获奖出了名。上帝其实就是这么不公平。老兄最好是不要计较这些琐碎事。要不然把自己气出个三长两短没有人给报销医药费的。还是哪句老话,你有种不要使用人民币。要不然就不要针对个人较劲,而是透过个案去挑战……(公共领域里面的专制强权及其当权者。)” 话说得有点难听,自忖还是出于善意。当然,在这个社会和这个国家里面,任何性质的善意付出,都有可能变成华老栓手里的人血馒头。我要是为了这件事情挨几句顾晓军们的斥骂,也只能说是我自己找来的。好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不再是鲁迅们躲藏在租界里面匿名骂人就可以被捧为神圣爱国的神圣偶像的时代了;也不再是毛们饿死了几千万中国人,却依然要继续挑动群众斗群众的伟大、光荣、正确并且要战无不胜、万寿无疆的年代了。 鲁迅的文化专制以及毛的极权专制虽然依然阴魂不散,距离今天的韩寒时代已经很远很远,而且也永远不可能再把鲁迅或者毛摆在神坛上统一所有人的灵魂和思想了。 2010年7月24日一稿。7月25日二稿.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张耀杰的最新更新: 孔子露出了鲜活的面容(转) / 2010-07-24 23:24 / 评论数( 1 ) 张耀杰:鲁迅离韩寒有多远? / 2010-07-24 23:24 / 评论数( 16 ) 李红豪出名了,其他人的头缩回去了 / 2010-07-21 11:24 / 评论数( 3 ) 引发当前中国社会冲突的一些重要原因(转) / 2010-07-20 11:31 / 评论数( 4 ) 道听途说:60年前的国之保喝茶记录 / 2010-07-19 23:20 / 评论数( 5 )

阅读更多

李红豪出名了,其他人的头缩回去了

作者: 张耀杰  |  评论(0)  | 标签: 李红豪 , 出名 , 其他人的 , 头缩回去 ——张耀杰节选《南方周末》及相关材料 史哲:自毁前程,还是被毁前程?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7292 不是我出头,是其他人的头缩回去了 “我在班上属于激进派,对学校一些比较迂腐的规定,很多人敢怒不敢言,私下抱怨,但事到临头还是乖乖听话。最典型的事情就是买校服。” 从2007年9月1日到2009年4月27日,李红豪在华师一附中一年半时间,已经买了4套校服,而他的大多数同学已经买了5套。最后这一套冬季校服,他坚决没有买。全年级一千六百多个学生,只有4个人没买这套冬季校服,都是李红豪班上的。“你可别以为是我带动的啊。”他笑着说,“我觉得这是教育商业化一个很不好的例子。我一个同学拿校服到江汉路服装批发市场一个做衣服的那儿,让他照着样子做,说是56块一套,可我们学校卖256元。这事全年级都知道,但还是要买。”“学校不让我上课,与校服的事肯定有关系。唉,说这种事,一天也说不完。”李红豪说。 他把校服事件写进了小说。主人公陆谦在拒买校服这件事上,和班主任“飙哥”当着全班进行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论战,飙哥最终无奈退场。论战中飙哥表示要“枪打出头鸟”,而陆谦柔声应对道:“不是我出头,而是其他人的头都缩回去了,我的头没有动。” 这也是李红豪对自己的看法。 《逃花园记》里,有陆谦跟老师们多次的舌战,有对宿舍管理、主课老师“霸占”副课时、考试牛人不知中国在哪一大洲等等各种现象的讽刺,有寝室好友分别的伤感,也有一段朦胧的校园初恋。 李红豪离校约一个月后,开始动手写书。他翻看旧日记,发现“只要把主语一改就是很好的小说”。 小说还写到主人公有次作文里抄了鲁迅的文章,结果被老师批得一无是处,这同样“来自生活”。“抄鲁迅的是一个同学,我抄的是林语堂《吾国与吾民》的几段话。”李红豪现在特别后悔没把那篇批改过的作文保存下来:“改得面目全非: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句不通顺……还有个错别字,那是我自己抄错的——就这一个是我自己的问题,其他都是林语堂的问题。” 李红豪对语文考试的不满从中考开始。他的中考成绩很不错,除了语文,其他科目都得到武汉所用“位置值”评分制度里的最高等级。但语文恰是他最擅长的科目。“中考一完,武汉报纸就会登出试题和标准答案。我看阅读题,发现我的答案比标准答案好多了,但跟它不一样。难道只有这一种答案?我又从阅读题想到作文,问题更大,同一篇文章,这个老师打60分那个老师打20分,这很正常……慢慢思考下去,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文。” 李红豪在网上认识了几个台湾网友,交流过语文试题。他认为台湾中学的语文考试才算得上“真正考语文修养”。在《逃花园记》的后记,他抄录了这样的题目为例: 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不是反击学校,而是整个教育现状 2009年11月书稿完成,李红豪找到长江文艺出版社。“到总服务台问了,编辑室在9楼,上去看见有两个编辑,我挑了年轻点的那个,估计比较好沟通。” 小说的责任编辑杜东辉经常见到这样的“文学爱好者”,既有李红豪这样的学生,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对一个高中学生,我觉得写得算不错了。引人发笑,可读性之外也还有一些思想。我觉得应该会有一定读者。”杜东辉也找了另外一些编辑商量,但多数人并不看好这部书稿,“因为市场上青春文学太多,很难冒出来。出版社也不可能花多大力气去宣传。” 李红豪把这本小说当成对学校做法的一种反击,“也不是反击学校,而是整个教育现状。”他希望能尽快出版,甚至愿意自己分担部分成本。杜东辉说他也劝过这个孩子,“工薪阶层,这可不是小数目,未必都能收回来。我们也没少见作者自己投入出书,结果石沉大海。他妈妈也说过担心,她是希望儿子满足了这个心愿,回去继续读书,免得再去折腾。”他只好尽量为他们介绍了价格便宜的印刷厂。 《逃花园记》首印5000册,零售价22元,总码洋11万。杜东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果一本不剩全部卖掉,李红豪的妈妈还可能稍有盈余。据他了解,这本书在武汉卖得还不错,尤其是华师一附中旁边有家书店,“第一次进了几十本,后来又进了百把本。其他地方像北京、上海,反响不怎么样。” 在小说里,李红豪把中学生的作文比喻成大英博物馆,“里面有太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现在他出了书,但也并非就能把自己的东西尽数亮出来。最终的成书与原稿相比,还是被“和谐”掉了几千字,他全文附在后记中的那篇惹事作文《草见人命》,编辑觉得有点敏感,还是拿掉了。 父亲对儿子出书还是支持和赞赏的:“要不说现在的小孩思路相当开阔,知道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他看了小说,认为“语言幽默、流畅,很真实”。他也关心儿子书里描写的那段初恋,究竟是否真有其事。李红豪说,恋爱情节是虚构的,“从来没碰到过蛮喜欢的。假如有的话,我想都不会想就会回学校了”。 你知道我多想给清华大学校长写信吗 李红豪从小很自由。上幼儿园时社会上已兴起“培优”风气,但父母从不强迫他上任何兴趣班。上学之后,他们也很少干预儿子。儿子离校在家一年多,没有主动表示想回去上学,父母也并不强迫催促。 “我们过去的中学也是这样。”父亲说,“只不过我在这个年龄,就是赶快上学,高中也好大学也好出来之后赶快养家,没别的什么想法。他们现在接触的事情又多,世界上发生的,几分钟就可以知道,看书也多。” 但李红豪和学校之间的纠葛,到底还没有一个解决。校方对他的事情三缄其口,南方周末记者多次拨打班主任胡老师电话,或者迅速挂断,或者无人接听。《武汉晨报》记者史强从半年前就多次联系校方采访,但颇为艰难。 “我去了六七次学校,一开始没联系校长、高层,老师的顾虑比较多。反复找老师、各级领导核实细节,花了大量时间。”史强说。今年3月,他跟学校协商一致,陪着李红豪及其父母,与校方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开始气氛还好,谈到还原事件本身,李红豪情绪上来,局势失控。李红豪觉得委屈,激动,老师也觉得自己没问题。”最后还是僵局。 学校也曾表示,不反对李红豪回校上学,但李红豪的家长觉得,得有个说法才能回去,否则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我觉得学校太武断。如果他违法,公安局会找他;如果他违反校规,那你就拿个白纸黑字的东西出来,违反了什么,怎样处罚;现在是完全没有说法。”李父宽厚温和,即使说到这个话题也并不显得激动,“写作文本身就要鼓励学生有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见解,这才是个好学校,才是育人的地方。实际上我后来看了作文,我觉得一点问题没有。现在的情况是耽误了他的青春,做家长的非常惋惜,我认为他是一个人才。” 校方起初一直不愿把那份作文试卷提供给媒体,史强第五次去学校,才终于拿到一份复印件。这倒是间接地替李红豪撑了腰。“假如这篇作文,问题真像他们说的那么严重,应该巴不得马上拿出来给全世界的人看——你们看这个孩子问题多大。”李红豪说。 今年4月,李红豪虽已离校一年,同学还是把他叫回学校一起拍毕业照。现在除了出门参加同学们奔赴大学之前的各种聚会,在家看书、看世界杯,李红豪并没有固定的日常生活作息表,对于未来,也还没有明确的方向。 如果他想再写这样的小说,很明显的难题是没有了生活素材。所以他也有点想回去“把高中生活完整地体验完”。也有老师建议他出国,并且可以提供帮助。“我现在最想的就是直接到大学。韩愈不也是科举考了几次,考公务员又一直考不上,索性直接给当朝宰相写信……所以才有《杂说》,写伯乐和千里马。”李红豪非常擅长从历史典故中为自己找到榜样。“你知道我有多想给清华大学校长写信吗?我又觉得不可能。” 父亲也希望他能正常地上大学:“大学的资源毕竟不一样,有好的老师,图书馆那些书,也不是你自己想买就能买到的。你要写书,读大学也不耽误写书。” 但有心接收李红豪的大学,恐怕需要有足够的气度与自信,因为他可能像李敖那样不正经上课,也可能再度批评大学的体制。 李红豪还有个朦胧的想法,也许会写历史题材的小说。在时代上,他尤其钟情魏晋,最崇拜的人物是“竹林七贤”里的嵇康。“你有时间也该看看。”他郑重地向父亲推荐。“我没那个时间,”父亲说,“我还得挣钱养你。”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7608 附录: 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李红豪因在自己的一篇《草见人命》的文章激烈的抨击中国的政治体制,教育制度等,在网络上而迅速走红,并在各大媒体上被头条报道。在此,我们提供了李红豪因《草见人命》的全文,以飨感兴趣的网友。   【题目】材料作文:非洲草原上长着一种草,叫尖毛草,这种草很不争气,别的草都长得很快,就它慢慢悠悠地长。而风雨一来,其他草都倒了,惟独尖毛草依然巍然挺立。原来是其他草在疯狂向上生长发育的时候,尖毛草一直在长根,他的根要长到地下二十八米,后来当它们长得一样高时,风雨一来,命运自然就不相同了。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李红豪的作文《草见人命》原文:   草见人命   我想,在中国,能像尖毛草如此根深蒂固的,也只有此物。   《左传》中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共上,上所以共神也”,此话正合司马光“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之意,其实质便是专制主义。千年历史中无论朝代怎样兴衰更替,专制主义都在封建皇权的呵护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后来再加上苏联模式的入侵,专制主义更是如日中天,直至今天这样名亡实存。   鲁迅先生在《青年必读书》中明确表态,希望青少年多读外国书,少读或不读中国古籍。他怕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文化传统,是儒家的那张纲纪伦常的大网。孔夫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让鲁迅感慨,“不错,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方案,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想的方案,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如今一个青年想读书,西方人会建议从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起,而中国人则会语重心长的力荐道:“孩子,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去读读四书五经吧,那里有你为人处世的准则。”这样读过几千年之后,中国人都变乖了。“博大精深”配合着“源远流长”,组团忽悠了无数中国人,看样子还要接着忽悠。   在我们的教育上,专制主义更是被演绎得登峰造极。老师中心老师主宰,老师说的话无论对错你都不能反驳,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如今各学校都修炼出了将一张圣旨变成一张剩纸的必杀技,这一点从放假、收费等事便可看出,而老师们耳濡目染之后终于将前辈们拍在沙滩上了。所以现在何为校规?当然是校长的规定啊,那班规自然是班主任的规定了。这样一来老师们独裁起来便都名正言顺,于是所谓的副课们均纷纷以闪电般的速度败下阵来,古德里安将军见状定会慨叹后生可畏。希望体育课不要也像萨达姆一样,悲情地死在霸权之下。   专制主义弥漫在各个角落,大到政权,小到试卷。比如语文卷子上的古诗文阅读,你知道千百年前这些人写诗词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感情?教育者们首先不允许古人有七情六欲,然后说,我知道,这句话表达了李白的放荡不羁,这句话表达了杜甫的忧国忧民,答别的不给分。现代文阅读也一样,毫无意义的题目美其名曰“提高分析能力”。所以,现在的语文课其实是数学课,现在的母语课其实是英语课。这不是我不做前面题的原因,而是前面题根本不屑做的原因。   以上是行动的专制,其实任何行动的专制都是思想的专制。罗素很早就发现,“从上学时间看,中国儿童应该最有思想。”后来他失望了,他意识道,“一部分儿童具有爱思考的习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铲除他们这种习惯。”前段时间在内蒙古发生了小学生背领导名字一事,我想,原来等级专制观念也要从娃娃抓起。但有些人就是要思考,反帝反封建反专制,为之奈何?高考作文规定告诉你,讽刺我们就是零分。可见这讳疾忌医之态颇有日本历史界的风范。这霸王条款的规定加上黑格尔的理论又为教育专制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因为黑格尔告诉我们,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说到黑格尔,我又想起了我们的哲学教育。我们不重视哲学教育本身已是大错特错,而把哲学这样教育更是错上加错。其实哲学这个东西根本没有对错,只有喜欢与不喜欢。而我们的哲学教育一意崇尚马克思同时排挤其他学派,批唯心批宗教批有神论。其实,即使说我们崇尚辩证,也没有做到真正的辩证,因为很多知识的教育都是形而上的理论灌输加形而下的机械训练,犹太人自豪地称之为“生吞之功”。这里便涉及到功利主义的问题,我们的哲学太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老师们总喜欢警戒我们,学习不能太功利。听到这话我笑了,我记得布什好像也曾经说过,世界应该和平。   马基雅维利若是活在今天,我保证他睡着都能笑醒,他思想的火花在欧洲大陆已经熄灭,没想到在中国春风吹又生。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张耀杰的最新更新: 引发当前中国社会冲突的一些重要原因(转) / 2010-07-20 11:31 / 评论数( 4 ) 道听途说:60年前的国之保喝茶记录 / 2010-07-19 23:20 / 评论数( 4 ) 张耀杰在搜狐读书会批评张鸣的发言记录 / 2010-07-19 10:23 / 评论数( 4 ) 文人的蛮横与武人的温柔 / 2010-07-19 10:23 / 评论数( 1 ) 抄袭者汪晖的前世今生 / 2010-07-13 23:19 / 评论数( 6 )

阅读更多

說李敖、陳文茜、韓寒、陶傑——「有術而無道」或「有道而無術」

原文連結 大陸作家韓寒來港出席書展演講活動,場面十分熱鬧。有大陸粉絲專程來港一睹偶像風采,中港傳媒亦多有關注。打開twitter,滿版都是韓寒的說話轉載,一時之間,韓寒儼然是個獨領風騷的意見領袖。不過譽滿天下,則謗亦隨之。台灣的李敖說韓寒並不值得評論,而名嘴陳文茜遙相和應,說:「作為上海市民,賽車先生的韓寒看起來蠻帥,其實沒有多少文化底蘊。」其實每個人出來跑江湖,都不免評論人家,也被人家評論,事情本是平常。不過陳文茜轉個頭來便帶著李敖的十七歲兒子李戡出來宣傳新書,這就令人十分尷尬。 任何人都可以評論任何事,但若果是踩低人家來抬高自己,手段就十分可笑。好像一個人不停說另一個人的不是,我還可以姑且當成根據客觀事實作主觀判斷的一種。但如果這人最後加一句:「我比他厲害多了。」那整個情況就令人發笑。文人相輕。陳文茜當然不是文人。李敖則欠了點雅量。不是踩低了韓寒,兒子就會上位的嘛。 這個台灣時事名嘴陳文茜被李敖評為「黨內外最聰明的女人」,其實大家是沒有把內容聽出來。陳文茜的聰明不是聰明在聰明才智,而是在拉關係、處人際。跟此人有過關係的,都是台灣響當當的人物。在這些人的光環之旁,陳文茜也把握機會表演自己。台獨理論大師林濁水與她有過一段情、搞工人運動的賀端蕃跟她結過婚、她又與施明德等政治人物過從甚密。最近則是猛扯著李敖的衣尾。實際上不需要有甚麼技巧才華,只要懂得鑽營就是了。將自己與這些大名字扯在一起,也就顯得自己彷彿也是個局內人似的。世界上總是有不少這些人。他們能力倒是平庸,卻有攀關係的臉皮。本地不是也有一個類似人物麼。哦就此打住,否則我便也要收律師信了。 李敖甚麼人都罵,但就不罵共產黨,還叫兒子去北京大學讀書。觀其近年言行,倒是有點全面擁抱祖國大陸的調調。這種傾向所引起的一些論者的不滿,讓我不其然想起本地的陶傑在近年的越見聲名浪藉。被「賜名」十九才子的他又名抽水大師。這六七年來,他仍是食著自己「小農理論」、「尖酸抵死」、「崇洋眨今」等等老本。很顯然的,一個作家的才華是與他的錢袋重量成反比的。陶傑早就飽食無憂米,好吃好住,有空還可以去九龍塘吃糖水,只是有時不幸會被記者追蹤,然後扮成木乃衣般逃亡。看陶傑的東西,你會發覺他無所信仰。他的思想、寫的東西,都是在各個題目上打游擊、嬉笑怒罵一番。看的人過癮一番,而沒有更深的得著。他有時批判大陸,但都只是從文化上的歷史上的,你就從沒見過他對實際的東西有過表態。 如果他是一個民主思想的人,你就很難想通為何他時常對本地的新興民運時常冷嘲熱諷,而不是不同意也作心裡同情。最後你發現陶傑根本沒甚麼立場的脈絡,也沒有信仰。一個作家不一定是技藝超群,但總得有自己的信仰。陶傑就是屬於有術而無道者。文字上他有黑寫成白,白寫成黑的能耐,但這能耐是沒有目標、也沒有方向的。哪裡有空間哪裡就去。他可以串曾蔭權,也可以串八十後青年,他串只為串,而不是真的為誰人仗義執言。他才不信這些呢。 回到韓寒身上,你說他寫東西好麼,我不能苛同。但對他持續在大陸以身犯險,多番試探官方底線的勇氣和技巧,倒是令我這些在香港說甚麼也可以的人佩服。韓寒的確是沒甚麼文化底蘊,其人無術,但有道。一個學富五車但為極權貼金的老人好,還是一個墨水稍遜但敢說真話的年輕人好。有術而無道,還是有道而無術。我想還是後者比較好。

阅读更多

李敖为什么不行了?

来自: 喷嚏网–读书、培训、8小时外的健康生活! 之 [铂程斋]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2日,  已有 5 人推荐 陈文茜说 ,“用李敖的话说,韩寒不值得评价。她说:“作为上海市民,赛车先生的韩寒看起来蛮帅,,显得浅薄和没文化,说话就像放屁一样轻松。” 李敖,陈文茜晚年都是这个路数,旧文重登一下。 李敖为什么不行了? 连岳     李敖曾经是一代人的知识偶像,包括我在内,都对这个聪明、勇敢、追逐美色的知识分子着了迷。现在,他还一样聪明,比如在所有反对“台独”的言论中,他的论述也最为有趣:从地图上看,台湾与海南岛就像两粒睾丸,而睾丸是不可以脱离主体独立的;他也照样能猎艳,娶了个年轻的女孩为第若干任妻子;他也还一样勇敢,跟所有的人唱对台戏。     但他这几年,却在我心目中慢慢不行了。看来,聪明勇敢追逐美色并不是值得欣赏的最本质特色。一味与主流观点作对,也并非就是知识分子的本色——如果这个主流观念是科学、人文、民主的话——李敖曾经大力赞扬恐怖主义,不遗余力地攻击同性恋行为,前段时间,甚至为人类历史上的极权统治大声叫好。这些固然都是言论自由,可是这种议论里体现出来的蒙昧主义恰恰是李敖年轻时极力反对的,李敖走到了自己的反面,他的不行就可以拿出来总结一下,我们年轻时没他那样的战斗力,不汲取教训,到老了,恐怕更加神憎鬼厌。     一是李敖“宣传术”不行了;“老子天下第一”的战术,曾经是李敖激怒“温良恭俭让”人群的最有效办法,现在这一招,是许多书商与文青的惯技,用得已经恶心,人们倒还是愿意听一些平实的表述。李敖的女儿刚出了一本书,言语举止全然要模仿他的父亲,看了有一些难受,李敖的最大受害者,想不到是他的女儿。     二是李敖的“知识手段”不行了;李敖以超强的搜集资料能力与超人的记忆力为基础,构筑了他的文章帝国。单是书房,高峰期,就有四座。可是在网络时代,他的两大功能轻易就被“google”击败了。他自己曾经准确判断出:网络判决了李敖的死刑。可惜的是,在这个判断上,他做了错误的决定:拒绝使用电脑。这个决定在早几年恐怕还算是“酷”,在如今就是蠢了。现在小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都比李敖强的时候,他还在电视节目中拿出报纸的剪贴本,神气活现地说:让我李敖给你看一样好东西……你会看到一个拒绝技术进步的人,沦落到了何等不堪的地步。     三是李敖的“批评方法”不行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说“不”,这种方法,在某个时空环境,是对的;换一个时空环境,可能全错了。在极权统治时代,李敖说:不!我要有追求知识的自由、我要有评价历史的自由、我要有写文章的自由……全做对了。而李敖现在说:不!我要赞赏极权、蔑视弱势群体、同意恐怖主义。同样是“不”,意思却全反了。李敖瞧不起所有近一百年来的书,有人拿波普尔的书问他:此书也不行吗?他嗫嚅半天,说:这书还不错。但我估计,他还是拒绝看波普尔的书,不然的话,至少在批评方法上,他不会犯致命的错误。     当然,不可能要求一个人什么时候都领先,李敖曾经的作为,让他有乱玩的本钱。只不过,许多人也许不会把他现在的言论当真了,那只是一个害怕寂寞的老人自娱自乐罢了。     再见,李爷爷,祝你玩得开心。       2004年4月6日 来源:连岳 链接 : http://www.bullock.cn/blogs/lianyue/archives/118373.aspx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32436 喷嚏网图书推荐: 卓越网    当当网 韩寒:独唱团(第1辑) (卓越)      韩寒:独唱团(第1辑) (当当) 野夫:尘世•挽歌 (卓越)      野夫:尘世•挽歌 (当当) 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唯一一本facebook的创始神话)(数字主义)   |   家:如何打造一个舒适的家   |   家:我的私宅论 罗永浩:我的奋斗   |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别告诉我你懂PPT   |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 历史深处的忧虑    |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袁腾飞说世界史上 | 杜拉拉3: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民主的细节   | 1Q84  |  理想的下午: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 谷歌小子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