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自由亚洲 | 三位中国法律界人士同获“捍卫宗教自由和法治勇气奖”(图,视频)

美国 “对华援助协会”星期二在首都华盛顿举办创建十周年的庆典活动,并向三位中国法律界维权人士颁发“捍卫宗教自由和法治勇气奖”。 Photo: RFA 图片:傅希秋牧师向首届“捍卫宗教自由和法治勇气奖”获奖者代表颁奖。(记者何平摄) 下载视频文件 颁奖仪式由美国民间基督教权益组织“对华援助协会” 负责人傅希秋牧师主持,三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法律界人士分别为原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北京中福圣山研究所所长范亚峰博士、中国政法大学讲师滕彪博士以及北京爱知行研究所法律项目协调人江天勇律师。滕彪博士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参加了当天的颁奖仪式。滕彪在演说中表述了他和其他维权律师因维护宗教信仰而受到来自中国官方的迫害: “05年的时候我跟高智晟、范亚峰等人为蔡卓华牧师做辩护。后来又为法轮功学员辩护,明确指明了对法轮功学员的镇压是没有任何宪法和法律依据的。还有基督徒、天主教徒、藏族、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也时常遭到践踏。” 滕彪博士随后用英语呼吁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内基督徒、少数民族及法轮功学员受到的人权迫害予以更多的关注。由于三位获奖者都受到来自中国当局禁止出境的管制,该奖项均由友人代领。 作为“对华援助协会”创建十周年庆典活动的一部分,与会中外学者及人权组织的代表当天还举行了一系列座谈,探讨中国过去十年在人权、宗教自由及法治方面的发展状况。 美国《时代》周刊驻北京分社原任社长大卫•艾克曼博士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当局更惯于借助“维护稳定”为借口,强化其政治独裁机制。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是,由北京异见作家刘晓波在2008年参与起草的《零八宪章》的发布,则为中国民主化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人权”组织执行主任谭竞嫦女士则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当局对人权价值的抵制近年已不再局限于政治层面,而是更普遍地表现在对宗教团体、少数民族自治及公众上访、维权活动的打击。但她认为,随着网络信息的流通,中国公民自身的权利保护意识也在近年出现了长足的发展。 来自北京的宪政学者李柏光律师也就宗教团体在中国境内遭受压制的根本原因发表了演讲。他说: “法律所给的权力和自由为什么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得不到落实?因为在一个政治权利不受制约,没有民主、法律和群众监督的社会里,在公民社会的力量很微弱的社会里,这些国家机关执法人员通过破坏法律的实施,他能够从中得到巨大的个人利益。我们知道集权国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政治上它不能允许它不能控制之外的力量出现。所以在中国这种政权体制下,它会把家庭教会视为一种对政权的威胁。” 经在北京成立的“中华维权律师协会”授权,“对华援助协会”周二宣布2012年度“中国十佳维权律师”名单。他们分别是:高智晟、郑恩宠、王永航、李苏滨、滕彪、江天勇、刘巍、唐吉田、李和平和黎雄兵。高智晟的妻子耿和女士代替丈夫领取了证书。耿和在会后向本台记者表示: “知道了这十佳的律师名单我心里感觉到非常的酸楚,这么优秀的律师居然软禁和绑架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迫害就是这样子的。所以我觉得中国民主、法制、人权的这一天一定要到来。我们应该坚定这个信心。” 主持颁奖活动的“对华援助协会”负责人傅希秋牧师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强调,中国公众推动社会遵守法治、尊重人权的努力目前无疑受到了各界的关注: “透过这些我们请过来的无论是中国的维权律师,还是长期观察中国的中国问题的专家,对中国的宗教自由、法制和人权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评估,我还是比较谨慎乐观。从过去打压当中,中国的维权律师也好,维权工作者,公民社会我们看到了希望,因为你可以用警察的力量,法庭的力量捆绑住人的身体,但捆绑不住人家心灵的自由。” “对华援助协会”当天还分别向美国新泽西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克里斯托弗•史密斯、弗吉尼亚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以及马萨诸塞州民主党籍众议员吉姆•麦高文颁发了首届“捍卫中国自由奖”。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报道。

Read More

中央社 | 胡錦濤主政經濟發展 欠缺法治

加入中央社粉絲團 09:49:31 (中央社台北21日電)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今天發表文章指出,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主政的10年,經濟發展取得超乎尋常的成績,且未導致中共分裂;但貧富差距驚人地擴大及施政缺乏法治,則是2大失誤。 這篇由BBC資深事務編輯約翰.辛普森(John Simpson)撰寫的文章指出,胡錦濤主政的10年,大陸經濟發展取得「超乎尋常」的成績,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與之相比」。 文章指出,胡錦濤這一代領導人主政10年間,大陸經濟成長4倍,過去大陸億萬富翁屈指可數,如今有271名,比任何國家都多,多數大陸人物質生活水準顯著提高;儘管「一些高級人物」嚴重質疑大陸所走的方向,但取得此一重大成功,並未導致中共高層分裂。 文章說,經濟發展及中共未因此分裂,是2個「了不起的成績」,胡錦濤和同僚在中共18大交班時,可以「真正感到自豪」。 但文章提到,胡錦濤任內也有2項重大失誤,未來可能導致大問題出現。一是貧富差距以驚人速度加大,另一項則是施政普遍缺乏法治。 這篇文章用較大篇幅提到大陸施政缺乏法治的事證,並以「無法無天」形容。其中提到,北京南郊石榴莊一處老社區2週前突然被強拆,數小時內就被毀,且事先沒有警告,更沒有協商,當地政府未徵求居民同意就裁定拆遷,興建大型項目,為某些人帶來巨大利潤。 文章指出,居民得到的賠償無法讓失去家園的人,在當地買到同樣大小的房子;敢抱怨的人則遭毆打,但警察根本不管。一名為BBC拍攝強拆影像的民眾遭到報復,他住的每一所房子都被拆除。 文章說,在民主國家,上述事蹟是「不可思議」的,在大陸卻總是在發生,「法律太軟弱,管不了事」。 這篇文章的結論指出,大陸這10年是「沒有先例的」,人們100年後仍會讚嘆大陸迅速致富,但這個成功只有穩定才能持久。如今,貧富差距懸殊及施政普遍缺乏法治說明,大陸的成長遠遠不是穩定的。 文章最後說,「縮小貧富差距,讓社會更公平」,將是大陸新一代領導人必須解決的2件「頭等大事」。1010721

Read More

德国之声 | 法治对话,反腐与名表

德国司法部长认为德中法制对话有收获,要求中国政府改善对延利希的关押条件。而瑞士报纸称,瑞士名表销售额的下降也和中国反腐败有关。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司法部长施纳伦贝格(Sabine Leutheusser-Schnarrenberger) 在《世界报》7月17日专访中表示,德中法治对话并非只是各自表述立场,”……对话已经超过10年,在各个层面都有持续不断的交流,从法官培训到行政官员培训等。 “这种专业层面的不断接触以及上百名德中两国专家在为期两天的法律研讨会的交流很重要,不仅限于部长之间的几小时会谈。” 她在谈到中方的反应时说:”中国人有能力将局势描绘得很抽象,也就是脱离实践。尽管如此,还是很快就谈到批评要点,(中方)会表明:他们有不同的的法律制度、有不同的坐标,所以,没有监督和惩罚的言论自由目前还不是中国政府的政策。” 德国司法部长施纳伦贝格(Sabine Leutheusser-Schnarrenberger) “我看到动态发展” 施纳伦贝格以公民通过互联网参与为例说:”中国很积极地试图将人们纳入立法程序。那么之后在多大程度上会顾及,是另一码事。但我已经看到一个动态发展而不是静态。” 她认为多年来的德中法制对话还是取得一些成果的:”中国在专利法、商标法和版权法领域的立法接受了一些我们的原则,在公司法中也为投资提供了更好的框架条件。用法学的表达就是:’法制’–也就是法的基础–已经更好些了。事实上’法治’–也就是执法–还仍然不够。” 针对记者引述维权人士刘晓波”中国有很多法律却没有法治”的看法,她表示:”这是一个过程,我们总是试图找到法律的漏洞,尽可能地明确法律概念。比如我们去年讨论了明年生效的刑事诉讼法。” 施纳伦贝格承认,”(中国)当局的行动余地还是太大,拘押数月而不经过法官是不正当的。” 关于被中国关押百日的德国艺术品承运商延利希(Nils Jennrich Jennrich)一案,施纳伦贝格称她与中国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宋大涵为此会谈了45分钟,阐明了德国政府的立场:”我们认为关押条件是不可接受的,不符合国际通行的最低水平。我们敦促给延利希减轻责任,比如取保候审或至少转为软禁。我明确强调,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意见,而且是德国政府的态度。” 中国反腐影响名表销量? 中国反腐败降低瑞士名表营业额 针对瑞士名表三大巨头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历峰(Richemont)集团和路威酩轩(LVMH)集团5月份营业额下降10-15%,瑞士《巴塞尔日报》(7月16日)认为:”不仅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削弱, 中国政府的反腐败行动也起了作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最近12个月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大约16%承认是为业务伙伴购买礼物。 “由于政府加强对付腐败,对政府官员的财产进行调查,可能也起到了作用。本周中国政府禁止员工用国家资金购买奢侈品。” 该报也指出:”……瑞士公司本身倒还保持淡定,至少表面上这样。这与许多中国人越来越宁愿在外国而不是在中国购买奢侈品有关。一方面因为中国对手表征收很高的奢侈品税,另外也和人民币对疲软的瑞士法郎有关。这两方面因素让中国人在外国购买名表明显比在中国更便宜。因为中国人出国旅行的数字在增加,中国游客(比如在瑞士)购买奢侈品的数量也在增长。” 摘译:林泉 责编:石涛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Read More

德国之声 | 德司法部长总结第12届德中法治国家对话

柏林 德中法治国家本年度对话结束之际,德国联邦司法部长劳伊陶伊瑟-施纳伦贝格(Sabine Leutheusser-Schnarrenberger)作了一个相当审慎的总结。她说,对话改变了双方相互的认知,并增进了相互的理解。但”人们还需要有很多耐心”。今年对话的主题是”数字化时代的公民权与国家立法”,地点是慕尼黑。她说,在周一和周二的对话中,人们尤其就 “国家机构可以在怎样的程度上限制人们进入互联网”这个问题进行了辩论。德方特别强调指出,在德国,互联网自由具有很高的地位。大约100位法学工作者参加了第12届德中法治国家对话。下届会议将于明年在中国举行。

Read More

德国之声 | “法治对话比以往更重要”

德国《商报》认为中德法治对话很重要,通过对话可以建立信任,减少误解,作者并建议从争议小的题目入手。 (德国之声中文网)针对许多人反对中德法治对话,《商报》7月16日的专栏文章认为,”……没有对话误解就更大,没有对话就不会产生信任。批评者驳斥说,面对国家专横、大规模审查或关押异议人士,在’数字时代的公民权与国家立法’标题下开会简直是讽刺。这些批评者对此类活动要求太多。从一开始就谈谁是谁非并不明确的题目就更巧妙些,夫妻吵架时这样做是明智之举,两个具有很大文化差异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要是必须握手言欢的话,这就更适用。将那些很少能达成一致的问题放在中心,是无济于事的。只有这样中国人才会坦率学到,西方的一些法治成就要比中国想要承认的更有普世意义。只有这样德国人才会接受,我们的法制并非轻易适合中国的。此外,这样一个大国在短短几十年内确立标准是相当艰难的,我们为此花费了几百年之久。” 作者认为,对德国法学家而言,中国人也有”值得效仿之处”,比如微博。”中国的网民去年在一个新建高铁线发生严重车祸后,迫使政府设立调查委员会。反过来政府同样利用互联网让公民参与,将立法草案放到网上,请民众评论。…… “这种形式的公民参与有很大优点,透明而且相当快。……” 作者说,”……虽然让人生气的是,北京时而将对话作为政治施压手段滥用。2007年中国政府在达赖喇嘛访德后取消了大会,然而德国人应该坦然承受。幸运的是,我们以为可以就是非问题向中国人指手画脚的时代已经过去。难道因为我们不再只是指责而且还得让人信服,与中国的交流就是浪费时间了吗? 对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恰恰相反,对话比以往更加重要,中国的法制尤其在过去10年明显改善。这个由前任德国总理施罗德发起的对话,最重要之处就是在政治套话之外建立信任关系,相信不仅只有一方是对的,相信可以揭示各自的弱点、可以在照顾各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文化特色的同时做出妥协。” 文章建议:”德中法治对话或许有其弱点,然而并不像它所显现的那样抽象,比如有个题目可以共同考虑,延利希(Nils Jennrich)案失败在何处。这位32岁的(艺术品)承运人被笼统地指控进行走私活动,不经起诉关押在人满为患的牢房已近4个月,他的心理到了极限,体重减少15公斤。 “此案在中国是个例外,但遗憾的是这种例外随时都会发生,那么不妨在慕尼黑坐下来共同探讨错在何处、如何改善程序。德中法治对话的信任关系允许谈论这个案子,而不会让中国人感到是在干涉内部事务。” 除了三自会,中国还有官方体制之外的家庭教会 “在上帝和祖国之间” 天主教上海教区助理主教马达钦在上周六接受祝圣后,公开宣布不再担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职务,其后其被不明人士带走短暂失踪。《南德意志报》7月16日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文章评论道:”天主教爱国会在根本上有几点不同于天主教的准绳。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不承认爱国会;而(中国)官方教会成员不许批评中共。与梵蒂冈相反,爱国会支持避孕,绝不批评中国当局实施一胎化政策的强制堕胎。中国许多官方教堂里张贴标语,从中可以读到国家教会的哲学:’爱神也爱国家’,有疑问时对祖国多爱些。官方报道说天主教在中国有570万成员,加上据估计超过6百万的地下教会,信徒数量可能达到1200万。” 摘译:林泉 责编:石涛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