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媒体上课

王思想家 | “新闻敲诈”比“新闻垄断”好得多

“新闻敲诈”比“新闻垄断”好得多 http://tw.on.cc/cn/bkn/cnt/commentary/20140913/bkncn-20140913000716312-0913_05411_001.html 这几天最热闹的财经新闻是《21世纪网收百余家企业“保护费”达数亿元》。 新闻敲诈,严重亵渎了新闻的尊严,必须予以谴责和制裁,这个根本无需废话。 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媒体热衷于报道21世纪网的此次敲诈事件呢?他们真的是想维护新闻的尊严吗? 21世纪网与《21世纪经济报道》是关联企业。《21世纪经济报道》以深度报道、批评报道见长。作为新闻界的后起之秀,该报遭到某些官媒的痛恨;作为揭黑者,该报遭受很多企业的痛恨。现在,利用其关联网站的敲诈事件,狠狠报复《21世纪经济报道》,是很多人急于做的事情。 某电视台兴奋地指责21世纪网新闻敲诈。21世纪网的新闻敲诈固然是事实,可是,这种模式不正是某电视台的的某知名栏目开创的吗?先准备素材,然后找地方政府谈判,拿钱走人,不给钱的就报道。以至于该栏目成了揭发县级小城市和中小企业的专栏节目。 都在报道21世纪网勒索了企业多少钱,却没有听说哪家媒体去追问:到底是哪些企业给的封口费?更没有听说公安、检察机关介入调查行贿者。难道揭出行贿者不重要吗? 21世纪网的新闻敲诈,专门针对上市公司。那么多上市公司拿钱封口,说明什么?说明心里有鬼,说明他们有欺诈行为。那么,中国证监会该负什么责任?证监会以此为线索进行调查了吗?哪些企业被处罚了,哪些证监会官员因此进监狱了? 当代中国新闻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奉旨表扬、奉旨批判”。然后从1990年代进入“有偿新闻”阶段。企业或个人用金钱贿赂媒体。现在是第三阶段:标题党新闻、批评新闻、与“有偿不新闻”(即新闻敲诈)共存。 新闻的衡量标准,应当是其真实性。新闻可以分为真新闻、假新闻。而在中国,更多的时候,体制内的人喜欢讲新闻分为“表扬性报道”(即宣传)和“批评性报道”两类。这种分类是新闻的耻辱。 从“有偿新闻”到“有偿不新闻”,折射出媒体的没落。以前花钱是为了让你说好话,现在,你说好话没人听,你说坏话还有点影响,所以,客户出钱,为的是让你不报道。 那么,我们来分析,哪个模式最坏。“有偿不新闻”是你有丑事,花钱遮掩;有偿新闻是你花钱雇佣媒体来吹捧自己;“奉旨新闻”则是权力统领一切。在这3个模式中,最不坏的是“有偿不新闻”,新闻敲诈,黑吃黑而已;次坏的是有偿新闻,其实也属于新闻敲诈,往往夸大其辞,欺骗读者;最坏的,是“奉旨新闻”。 新闻敲诈,是受钱后删除负面报道,不像某些媒体,收钱后大肆鼓吹吹捧,误导公众。哪个队社会的损害大? 新闻敲诈,增加某些无良公司造假的成本,如果多几家这样的媒体,能打压某些公司的造假歪风,对社会有什么损害? 所以,我们应该批判有偿不新闻,谴责新闻敲诈,但要警惕的是,某些官媒揭发21世纪网的新闻敲诈,意在重新垄断表扬权和批评权。如果有人想借此灭掉批评报道,甚至回到“奉旨新闻”的时代,那是我们绝对不能答应,绝对要警惕的。 新闻敲诈,就如同我们近年来常见的小偷反腐、情妇反腐。小偷、情妇固然可恶,但是他们揭露了无耻的腐败集团成员,这是他们的功劳。我们要为常艳、赵红霞、郭美美大声叫好,感谢他们为民除害。新闻敲诈也是这样。 这样离奇的反腐,不是小偷、情妇、新闻敲诈者的耻辱,而是这个国家的耻辱,时代的耻辱。 美国的公司化反腐、媒体的监督,非常成功,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赘述,大家可以去查阅有关组来哦。 如果某个国家实行的某种制度没有给公民提供正常监督的渠道和权利,那么,黑吃黑就是合理的,就是必须的,就是应该阶段性支持的。 所以,我们宁愿支持新闻敲诈,也绝对不支持无耻的新闻垄断。行政权力的垄断,话语权的垄断,是世上最无耻的两种垄断。 链接: 《百年中国一直有新闻自由》 《公权力干涉言论:法院是唯一合法地点》 《面对网络挑战,央视急了》 《谁那么仇恨“网上谣言”?》

阅读更多

王思想家 | “浑水泡面”能搞成“真新闻”?

“浑水泡面”能搞成“真新闻”? http://tw.on.cc/cn/bkn/cnt/commentary/20140809/bkncn-20140809000715479-0809_05411_001.html 新闻造假不稀奇,造假完毕当乌龟也不稀奇。造假之后还理直气壮,实在稀奇。 8月云南地震,中央广播电台记者发了一张“浑水泡面”的照片,意在歌颂我军士兵多么不容易。这要放在以前,大家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大家不依不饶了。 网友分析:1,后面士兵拿着矿泉水,地上还滚落着空瓶。2,新灶台没起火,砖头无烟熏痕迹。3,既然没起火就被士兵围起来排队明显摆拍。4,盒装泡面拿不锈钢碗干嘛?明显打饭途中。5,这么多人吃面,锅里放那么点水?6,这么多军人参与制造假新闻,弘扬主旋律。7,拍摄者是谁? 更有人翻出以前的新闻,说中国军方2007年就声称有了新一代单兵野战净水器,为何现在浑水泡面?如此战争物资供应能力,如何应对战争? 就连网友们一向厌恶的环球网,也看不下去了,公开发文说那照片是假的。其出发点是这种新闻“伤害士气”。 按说事情应该到此结束了,只需要“浑水泡面”的制作者出面道歉即可。他也是为了完成报道任务,想通过煽情来歌功颂德,只不过煽情不成功,扇到自己的脸了。大家理解。 但事情突然起了变化。各媒体突然统一口径,坚称照片为真,环球网记者也出面道歉,似乎要以自己的反水来为“照片是真”做最后的背书。 这可不行。某一个媒体拿大家当傻瓜也就罢了,不能这么多媒体一起拿我们公众当傻瓜。 我来质询几个问题: 1,事实质问。灾区用不清澈的水煮面,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央广记者,你别说其他地方,就说照片本身。你敢说你吃的面就是照片里那锅泥汤水煮出来的?照片中几个人围绕着泥汤,不是你喊过来摆拍的?锅里水平入镜,根本没有煮面,他们围着干吗?他们后来都吃了泥汤煮的面? 2,常识质问。水浑浊到照片所示,跟泥汤似的,谁会用这样的水煮面?为什么不干吃,然后喝瓶装水?大家去打一桶泥汤水,随便用以块布子过滤一下,或者根本不过滤,简单放置10分钟,最多半小时,留在上面的水也不会是泥汤,对不对?这样的常识都不懂,当兵几年就是这个结果? 3,权利质问。有人说:救灾要紧,就不要追究真假了。我的回答是:救灾关头,更需真实,更不能造假。你们救灾关头可以拍照片煽情,却不许我们质疑? 最恶心的,不是那照片的拍摄者和编辑,而是《新京报》。该报的标题是:《为什么有人急于将“浑水泡面”说成“假新闻”》,这纯粹是“美国阴谋论”的翻版。太恶心了。别人也可以写篇文章:《为什么有人急于将“浑水泡面”说成“真新闻”》。 在云南现场,中国总理李克强先生3次表扬县长敢于直言不讳提出救灾困难和问题:“我们来这里,就是要解决问题,就是要听真话”。请问那些“不许质疑”者:你们如何看待李克强先生说的“听真话”?如果不搞清真假,如何有效解决问题? 目前大家称此事为“浑水泡面”事件,其实更准确地讲,根本不是“浑水”,那完全就是“泥水”,应该称为“泥水泡面”事件。此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摆拍造假,要么是煮面和吃面的人脑子里面进了泥汤。 (东网专稿,其他网站延迟发布) 链接: 《是谁毁了中国电视和出版?》

阅读更多

王思想家 | 两会报道陷入绝境

两会报道陷入绝境 http://cn.on.cc/cn/bkn/cnt/commentary/20140306/bkncn-20140306000439077-0306_05411_001.html   每年两会,是中国媒体最集中热闹的时候。 15 年前,能参加两会报道,被认为是记者的一种资历; 10 年前,名记者逐渐不想跑两会,年轻记者挑起大梁; 5 年前,大小记者都不想报道两会了。 以往的两会报道,已经形成了固定套路: 开幕初期,摄影记者跑到天安门广场,走到警戒线前,拍两张游客被警卫拦在外面的照片,发表时标题照片取名为“百姓关注两会”,其实是外地游客在看稀罕。游客们远眺的目光被解释为关注国家命运。 拍两张警卫带着狼狗巡街、漂亮女服务员手捧鲜花的照片,表示欢迎代表委员进京。进京是一种待遇。 找到代表委员,复印两份提案议案,回头一改,就成为自己的专访了。 常委们会分头参加某某团的分组会,不管说了什么,都会让记者完成任务。 报道政协的记者比较高兴,因为里面花瓶比较多。找个电影电视明星,拍个照片,聊聊对祖国文艺事业的畅想。 李小琳、毛新宇、杨澜、申纪兰、巩汉林、刘翔……是这几年的热点,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 每年的两会,都会赶上 3 月 8 日。在那天,找几个年轻漂亮的代表委员,拍几张花枝招展的照片是必须的…… 一些代表委员也逐渐学会了配合。尤其是少数民族代表,一定要穿着平日从来不穿的民族服装,对着镜头骚首弄姿一番…… 在网络打开了受众的视野、提高了受众的胃口之后,这些套路已经让人无法忍受。狼狗巡街的照片被大家质问在防范谁;代表委员的豪华伙食受到质疑;不断的警车开道、封路,令北京百姓不满…… 网络逐渐成为两会报道的第一重点。这几年,每年在网络都会有人总结出当年 两会代表、委员的雷人雷语 ,比如朱军称赞大学生掏粪改变中国掏粪现状;倪萍说自己爱国不添乱、从不投反对或弃权票;梁蓓说年轻人买不起房没事, 20 岁女孩子可以嫁给 40 岁的男人;刘功臣说公务员是弱势群体;叶鹏智说官员不是百姓奴隶,不赞成财产公开…… 这些雷人雷语,往往来自官媒,官媒的报道原意是要称赞表扬这些代表委员,却被网络进行了另类解读。这使得原本把自己当明星,想在电视报纸上出风头的代表委员们谨慎起来。 这使得官媒的两会报道日趋艰难。 2014 年的两会报道尤其艰难。大家应该注意到,此次李小琳女士用高领外套挡着脸,低调而迅速地进入会场,往年,她身穿名牌衣服,她在 3 月 8 日翩翩起舞,她说要给百姓建立道德档案;毛新宇先生呢,如果媒体再拿他的照片和语录来报道,会被人认为记者不厚道;围观万年代表申纪兰,也已经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我预计,在 2014 年两会上,就连雷人雷语都会变少,因为大家都知道不能再出丑了。两会报道最吸引网络的,就是雷人雷语,这最后的星星之火暗淡下来之后,两会报道愈加尘埃遍地。 谁让中国官媒的两会报道陷入绝境?我认为,是新闻主管机构的绳索式管理,代表委员的避重就轻、无病呻吟,记者们有限的水平和眼界,这三种因素共同作用,让中国的两会报道成为媒体的鸡肋,记者的梦魇。 就新闻而言,出路在于,让宣传功能退出,让新闻成为新闻。就中国的人大会议、政协会议来说,出路在于政治体制改革。路漫漫。 (该文为on.cc首发,在其他网站延迟一天发布)   链接:  《百年中国一直有新闻自由》       《公权力干涉言论:法院是唯一合法地点》         《面对网络挑战,央视急了》           《谁那么仇恨“网上谣言”?》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