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叶千荣: 根据日媒的最新调查综合整理的日本核危机起因全过程内幕

叶千荣:好,现在开始。将要刊出的一段段内幕,是根据每日新闻、读卖新闻和无所属自由记者们的最新调查综合整理的。 1. 3 月11日地震发生时,东京电力的社长清水正孝在关西出差,未能返京。同时,会长勝俣恒久则在北京(自由记者查出:他代表东电招待各大媒体干部旅行),得知日本发生大地震消息后,他表情严肃地对同行干部说:“没有消息”。此后不断通过卫星电话和东京的总公司联系,然后在第二天回到了日本。 2.就这样,11日地震、海啸发生当天,在两位负责人都不在的情况下,东电成立了对策本部。 3.而首相官邸,当时也未和东电直接联络,全部通过经济产业省下属的原子力安全保安院这个窗口了解情况。那天下午,保安院向官邸汇报了东电的现状评估:“目前反应堆没问题”。 4.但是,随着事态的恶化,菅直人开始对东电产生怀疑。到了傍晚,他突然给夫人伸子打电话:“赶快替我将东工大的毕业生名册找出来!”,他开始想到在母校或许可以找到能信赖的专家。 5.晚上20点30分,官邸得到消息:2号机组的冷却系统已失去机能。菅直人立即感到问题的严重,意识到必须马上送发电车进去!必须立即恢复冷却系统!他在首相办公室里架起了白板,开始亲自指挥:“有几台发电车?!”,“自卫队能不能运啊?!”。 6.接着,由于社长、会长都不在,官邸将一名东电的董事召来,在他说明了反应堆内压力已经上升之后,官邸要求东电:立即打开阀门。但是,东电没有动。理由是:条令上的确有这一条,但在日本的核电史上未有先例。而这导致一定量的放射物质散发到外部。 7.最后东电的干部告诉官邸:“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一个太重大的判断”。于是,决定继续期待冷却系统的修复,期待不再需要开阀放气。 8.到了晚上22点,随着反应堆内压力不断升高,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发出紧急预测:将在24点50分发生堆芯熔融,必须立即打开阀门释放水蒸气! 9. 但是,东电依然未动。12日凌晨1点30分、首相官邸以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名义正式下达开阀命令。然而,经产省下属的保安院却认为:最终是否开阀, “首先应该由东电自己决定”。理由是:在国家要求各大电力公司提交的文件中明文规定重大事故对策是“事业者的自主措置”。 10.这头,随着时间的逝去,首相官邸愈发感到不解和困惑。菅直人焦躁不安地嚷道:“东电为什么不执行命令?!”,“我得去东电的现场直接和他们说!”,随后又吼道:“呆在这里不是什么也不了解吗?!除了我,此刻还有谁能去和他们谈?!”。 11.深夜2点,菅直人决定在4小时后的清晨6点,从官邸屋顶直接乘直升飞机飞往福岛第一核电站。 12.出发前,秘书官再次劝菅直人:“你不能去,指挥官不在官邸的话,日后会遭批判”,但是,菅直人没有动摇。 13.在飞机上,同行的原子力安全委员会委员长班目春树对菅直人说:“总理,核电不要紧,构造上不会爆炸”。他,是监督日本核电安全的最高机关的委员长。 14,如今,记者追问班目:“为什么当时那么说?!”班目回答:“我以为,在我们到达前,他们一定已经打开了阀门”。 15.最后,在菅直人一行视察结束后的上午10点17分,东电才终于开始了打开阀门的作业。 视察结束回到官邸后,菅直人也对周围说:“反应堆是不会爆炸的”。 16.但是,下午3点半刚过,1号机组的机房发生了巨大的氢气爆炸。 正是从那一刻起,第一核电站一系列的危机开始了。 17.现在,面对记者的逼问,班目委员长承认:“我对自己的不明情况感到耻辱”,然后沉痛地说道:“的确是准备不够”。 叶千荣:18.每日新闻在最后写道:“为了国家、国民能从大震灾中再起,我们同时还需要做什么?我们该如何向后世传达这过于沉重的教训?为此,我们将继续调查一切现场并不断思考。” 相关日志 2011/04/02 —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日本政府的处理核泄漏事件 (0) 2011/04/01 — 西西河:日本核辐射疏散区的生活 (0) 2011/04/01 — 桥本隆则:独家揭秘东京电力肮脏交易内幕 (0) 2011/03/30 — 东京自来水无辐射真相:东京自来水公司道歉 (0) 2011/03/28 — 广州日报:内地部分日本食品遭禁后商家换产地 前后说法矛盾 (0)

阅读更多

超越生死线-经历惨烈的311日本大地震

3月11日宫城县石卷市 今天是我家三4个月健康检查的日子,中午12点45分开始。老公带着老大老二在停车场等我,我抱着三去检查。 因为人好多,折腾了到3点。我回到了车上,就在这个时候,让我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感觉晃的厉害,老公突然说地震了,让我抓住孩子们。我往后面看一眼,后面的房子跟船遇到海浪一样,晃的厉害,有些稍微旧一点的建筑墙都开始掉皮,想要塌的感觉。前面的车的弹簧都是跳到最大的极限。太恐怖了,现在想起来,我都后怕。马上想跟我婆婆还有我弟弟联系,谁知道电话马上就打不出去了。也停电了,在停车场的我们根本出不去。外面的警报一阵阵传来。说有海啸,8到10米。让赶紧避难。时间紧迫。在地震稍停了一下的时候,我老公下车,给停车场在出口的杆子给弄断。我们开始往家走,想着我婆婆还一个人在家里。我家离海太近了,要是海啸来了,我家就完蛋了。因为停电,信号灯全灭,道路基本是瘫痪的。但是竟然没有发生车祸的,人们都很自觉的一点点的往自己想去的地方开。回家的路上,余震一直持续着,警报一直响着,能感觉连广播员的声音都在颤抖。大概用了15分,我们到家了,正好婆婆从家里出来,说是准备去接她家老太太,我婆婆的妈,我老公的姥姥。老太太一个人过,腿脚也不是很方便。要是没人接,海啸真来了,估计逃不掉。我让老公上楼带了孩子们的尿不湿跟毛毯,还有家里所有的饮料,想打算接了老太太,我们就往山上逃。我家离老太太家不是很远,经过一个桥拐个弯,平常大概5分钟就能到。时间非常紧迫,警报一直不停,说第一波的海啸已经到达,我老公的车简直就是飞出去的。大概开了2分钟以后,刚过了桥,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看见前面的路全是水,那海啸的凶猛,带着房子的残片跟车直向我们冲来,我大喊一声,前面过不去,赶紧掉头!我老公也发现了,赶紧掉头,我往后看,看见没及时逃掉的车啊人们啊,都被海啸给淹没了。我冷战打个不停。那一刻,真是无法用词语形容是人命是那么脆弱。突然车停了。我老公说发现后面也是水,海啸给我们包围了,我们被困在桥上,桥上还有走着过来避难的人们,还有车,大概30多台。水位一直在涨,大家都害怕,在这样涨下去,估计桥上的人全没命。大家给车的距离尽量调短,让在最后面的车别让水淹到。水位还一直涨,没办法,最后面靠水近的车跟最前面靠水最近的车里的人只有放弃车。走着来到了桥中央。已经快4点了,外面开始下雪,真是老天捉弄人,在车里的我们还好点,在外面的人们能感觉到非常冷和不安。但是总算命是勉强保住了。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在桥上的一夜生活。 外面的雪还一直在下,余震还持续着。虽然才5点,但是天已经开始黑了,我老公说下车去看看情况,回来就脸色不对,我怎么问他也不说发生什么事了。还让我别总往外看。我无意识的往窗外看去,天啊,就跟我看的电影一样,桥下的海水里,漂着好多尸体,被冲坏房子的残片,木头,和车,简直是惨目忍睹。雪越下越大,外面越来越冷,在外面的人头上雪都成堆。我们带的毯子不少,我让老公给了外面两个老太太一个,至少毛毯能暖和点。后来有些车上还有位置的人让外面的人们进了车里。我家车太挤了,孩子三个,我,我老公,我婆婆,实在是装不下他们。就这样一直等着有人来救我们。后来想起来真是在做梦,比我们遭受海啸重的有好多,想等到有人来救我们,估计那需要4,5天左右。大概6点左右,外面天已经黑的差不多了,看见一个妈妈背着孩子到处敲车窗户哀求着,好像需要什么,我跟婆婆说,要是想要尿不湿,我带了好多,给她几片也行。说着说着,那妈妈来到了我家车前面,我老公给车窗户摇下来,这才知道,这个妈妈想要热水,孩子要喝奶粉,没热水不行。哎,大家都被困在桥上,别说热水了,就算是白水也没有啊。身后背着的孩子哭的凄惨,声音一阵大一阵小,看样子是哭了有一阵子了。我老公给她一瓶饮料,说没水,只有饮料。那妈妈谢了我们,继续去别的车找热水了。又过了大概5分钟,那妈妈又背子孩子路过我家车旁,孩子的哭声还是不断,看样子是没找到热水。我也是当妈妈的,太不忍心让孩子这么哭下去了,那么小的孩子,太可怜了。我让我老公给她们叫到车上,告诉她我有奶,不知道孩子能喝不。那妈妈看着我,面无表情,大眼泪珠子哗哗的躺。我抱起那孩子,是个女孩子,说是刚6个月,因为在外面一直找热水,冻的小脸蛋通红,嘴唇发紫。幸好我有喂双胎的经验,我让我家三跟她同时吸,这样出的多,还不浪费。奶头一给那小女孩,那小女孩子的劲好大,都不呼吸的一直吃着不放。大概吃了10几分钟,小女孩的身体慢慢变软,呼吸也变的匀称,看样子是睡了。给她放在我家三的座上,睡的好香。我家车坐不下大人了,我让她妈妈先回自己车上,等醒了我送过去。小女孩子的妈妈都下车了,突然在车外面土下座,让她晚上跟我睡,估计是怕在饿了自己招架不住。想想,我晚上也没吃饭,也怕奶水不够,但是勉强答应了。她妈妈回到车上拿了仅有的面包给我,估计是逃走的时候急忙带的吧。这一闹腾,外面所有的车上的人都下来了,问出什么事情了。解释过以后,大家陆续拿来了吃的,还有去超市买东西正好被困在桥上的,面包,桃子罐头,巧克力。种类真多。也幸好是他们拿来的东西,我给我家老大老二喂饱了,哄睡觉了。我真是一点胃口没有,麻木的,一点不感觉饿,但是不吃就没奶,胡乱吃了几口。这一夜太难熬了,明显能感觉到我老公不安的情绪。他几乎没睡,用手机看新闻,说海啸13米,来了好几拨,我家估计没希望了。。。。。老太太也没能接到,不知道怎么样了。他弟弟一家在气仙沼,新闻说哪里不仅海啸给住宅都冲没了,街中心还发生了大火灾,消防也被烧了,所以根本没人救火。两个孩子都在保育所。。。。。半夜余震还是持续,让人们心里那根线绷的好紧。为了省油,人们不能开空调。外面的大雪一直下,这一夜,人们大多都在冷,饥饿,恐惧,不安,中度过的。 那小女孩估计哭的太累了,半夜竟然一次没醒,早上天刚亮,她醒了看见她妈不在,哭了几声,我给她抱起来,喂了她奶,看来我的奶很好喝的样子,喝了好一会也咬着不放。我跟她说话,她还冲我笑,好可爱。7点左右,她妈妈来接她了。旁边有个湿漉漉打着颤的男人,应该是她爸爸,后来才知道,小女孩的爸爸从工作的地方游泳过来的,走了好几个小时,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听说我喂了他女儿,激动的差点给我下跪。又趟了过腰的冰冷的海水,不知道在哪弄的热水让我喝。 下午,桥上的人们渐渐放弃车,准备走着趟着水回家或是找亲人。我家三个孩子,我,我老公,我婆婆三人一人抱一个孩子,还有包什么的,水太深,太危险了,走路回家不现实,只有等到水退一点在做打算。可是又考虑,在继续在车上呆下去,吃的没有,油也马上没了,在等下去不是办法,就在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我公公来找我们了,他车停在桥旁边的山上,躲过了大水,本来想走过来打听打听我们的消息,没想到发现我家车了。我们研究了一下,决定在天黑以前出发,这样,4个大人三个抱孩子,一个人拎东西正好。准备走着趟水回家。 第二章 跟公公会合以后,大概4点左右,给必要的物品简单收拾一下,我们就开始出发了。老公让我们做好准备,因为趟的水都是过腰的,昨天晚上还刚下完雪,外面好冷,水里也肯定刺骨的凉。我用背带背着老三,我公公跟老公一个人抱一个孩子,婆婆拿包,就这样,我们开始下水了。真的,比我想象的要凉好多好多,真是心脏都感觉被冻透了,我真是咬紧牙关,跟着我老公的后面一直往前走。越走发现水越深,老公跟公公开始让我儿子骑在他们脖子上。但是我背着三,眼看三的脚就要沾到水了,我没办法,只有弯着腰,让三的脚尽量别碰到水。水开始到了最深的地方,我使劲弯腰,胸前全部湿透了。。。。。。大概走了5,6分钟,终于一点点感觉水开始浅下去,走向陆地。全程大概用了20多分钟,我们终于到家了,却很惊奇的发现我们家这几排的房子没进水,老天,真是太没想到了。我看看我自己,除了后背跟肩膀,全身上下都湿透了,但是一点没感觉冷,加快了脚步,打开门,发现我家的两条狗可怜叭叭的在叫唤。在一观察家里,果然没进水,外面停的车也没事。只是家里碗橱里的碗全部掉在地上摔的细碎。 余震还在持续,有大有小,时不时传来让避难的警报。弄的人心惶惶。站在楼上往外面看,走路的人很多,大概都是往避难所走。因为避难所就在我家后面,所以我婆婆说,要是有紧急情况在过去也来得及。就这样,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厨房,水,电,煤气全没有,电话打不通,吃的没有,最恶劣的状态。幸好我家以前就个旧的煤油炉子,积攒了多年的灰尘,给拿出来以后发现好用,这个煤油炉救了我全家。给点上不仅暖和,还可以在上面烤东西吃。婆婆给冰箱里化的鱼拿出来,在炉子上面烤,我喂了孩子们,剩下的婆婆让我吃,说我不吃三就喝不上奶了。晚上漆黑,周围没一点亮光,我们全家围着唯一的手电筒坐在一起讲起这次地震逃亡的经历。虽然冷,但我困的要命,孩子们也开始哼唧了,估计是昨天晚上在车上没睡好吧。我跟老公带他们上楼哄他们睡觉。被窝里冰冰凉,但是也比车上舒服,我躺下以后,感觉我全身跟散了架了一样,浑身酸疼,很快我进入了梦乡。半夜的余震让人们睡的不安宁,因为怕第二次灾害,我们都穿的衣服睡觉,以便方便逃跑。大概凌晨3点半左右,又一次的余震让我惊醒,这次的感觉挺大的,一直晃,墙上的钟都掉下来了。按照我的经验,有4,5级。我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没过几分钟,外面的警报响起,让避难。我婆婆跟公公开始在下面喊,让我们赶紧带孩子下楼,要去避难所。当时我想,老天,我死就死了吧,请救救我的孩子们,他们还太小!!!我们在避难所里呆了一个小时,等海啸警报解除了,我们才又回到了家。地震的第二天就这样过去了。 第三章 已经第三天了,听说避难所送水车来了,一家一人一1.5升。我老公跟公公担心老太太的安慰,又听说水退去了不少,一大早上穿了水鞋,准备走着去老太太家。我在家憋的难受,让婆婆看两个大的,我背着老三去领水。来到避难所,天啊,那排队的人少说有好几百号,后面有人举着牌子,说是水的最后尾,我站在了最后,想着,估计要1个多小时才能轮到我吧,想着想着,前面有人男人走过来,说,你背着孩子不容易,你跟我来,我带你去接水。后来才知道,那男人是我们这边的区代表。接完了水,还问我孩子有没有尿不湿,奶粉什么的,问我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我特别感动,这个时候都是各家顾各家的,竟然还有这么关心我们的人。我要了点尿不湿跟湿巾,就拿着水回来了。 到了下午,我公公跟老公回来了,脸色不对,一问,说老太太的房子一楼已经被海啸冲的没了模样,厅里的电视家具厨房全部没了,房子右面的柱子已经倒了,房子倾斜的,老太太没了影子。我婆婆脸色越来越难看,我劝她说,也许警报让避难的时候,叔叔给老太太接走了呢(叔叔,是老太太的儿子,我婆婆的哥哥),我婆婆听了以后说也是,所以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有为他们祈祷。还有我老公的弟弟,也是一直没消息,我婆婆这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我弟弟我倒是不是很担心,他毕竟在仙台市里,地震的时候也肯定在学校,学校老师也能让他们避难,就是还联系不上我国内家里人,我估计我妈快疯了。 地震第四天了,情况一点点好起来,但是电话还是不通,联系不上外面的人,因为道路不通,外面的人也进不来。一大早上,我就听广播说,如果谁家有闲置衣服,奶粉,尿不湿什么的,就送到避难所。救援物资不能及时到,现在有的孩子喝不上奶了。记得我家还有3罐9个月大孩子喝的明治,我以前还收拾过一些大人的衣服,虽然不是什么好衣服,但是都是干净的。我赶紧给收拾收拾,送到了避难所。避难所里一般都是房子被海啸冲走了人住在里面。正好碰到了一群中国研修生,有男有女,大概5,60人,问起来,说是温州跟山东的,在我家附近的水产公司,海啸来的太快,给他们住的地方被冲没了,看看小姑娘们一个个都穿着工作服跟水鞋,我真是不忍心,又回家找了些我的衣服跟鞋还有毛巾被给他们。把我老公的衣服给那群男生。后来听说大使馆来人给他们接回国了,这下我就放心了。 地震以后第五天,我在二楼发现我家门口来个军用坦克,那家伙,轮胎跟我家一楼一样高,驾驶员在二楼跟我对视,我这心又开始扑扑跳,不会又出什么事情了吧,我下楼一看,是我在日本朋友的老公,本来就是自卫队的。我朋友知道我家离海近,怕我出事,让他老公过来看看。吓死我了。走的时候给我家一箱子水跟自卫队专用的罐头。(等以后我会陆续上自卫队罐头的照片) 第四章 地震以后第5天下午,道路通了一条,我老公的表妹从仙台过来看我们,我打听了下仙台的受灾情况,感觉我弟弟肯定没大问题。我们家这附近还是不能打电话,我就把我弟弟的电话号码给了我老公的表妹,让她帮我报个平安。以下都是我后来听说的。老公的表妹给我弟弟打了电话,告诉他我一家人都平安,我弟弟日语烂的要命,结果珊瑚给我老公的表妹打了,问了详细情况。知道我平安了以后,珊瑚又给我妈打了电话,告诉她我平安。。。。。 地震的第六天,终于来电了,我们摆脱了黑暗,电视也能看了。我老公听说走到398国道上,电话会有信号,能打出去,我们就骑着自行车出发了,首先给我家人联系上了,他们果然都疯了的找我,我弟弟听说我没事了以后,就回国了。然后联系了海皮,小春上的姐妹知道我没事了,都高兴的哭起来。老公也联系上了他弟弟,虽然房子被海啸冲没了,但是一家人都平安。。。。。。 地震的第七天,下午我家来了一个婆婆的远方亲戚,听说舅妈的家里跟他们联系上,希望我婆婆能去验尸,说车里死了一对夫妇跟一老太太。公公跟老公立刻去了警察局,说明了情况,到遗体安放的地方认领了尸体。确实,一家三口,老太太,儿子,儿媳妇,说是死在车里,溺死的。给他们联系了火葬场,因为等着火葬的人实在太多,所以要等到4月初才能火化,在这期间,只能放在火葬场专用的冰箱里。老公回来说明了一切,婆婆低头不说话,看来是受了很大的打击,一下失去了两个亲人。。。。。晚上我听老公说,遗体安放的地方有上百具尸体,有大人有小孩。都是等家人来认领的,一周以后没人认领就那么给埋了,因为天气太暖和了,怕腐烂。现实是残酷的,我虽然没去亲眼看见,但是能感觉到老公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希望一切都能快点好起来,地震的两周以后,宽带恢复了,听说4月中旬水也能来。5月份煤气能来。在这期间,我会加油的,大家放心!! 再次感谢小春上帮助我的朋友们,我永远不能忘记大家给我的帮助,谢谢!! 相关日志 2011/03/23 — 日本地震会不会再次影响东亚经济地图? (0) 2011/03/22 — 空船:震中记事 (0) 2011/03/22 — 萨苏:同一个地震,不一样的心思 –地震后日本政坛随笔 (0) 2011/03/22 — 萨苏:核电站接连爆炸 日本政府提醒吃碘片无益 (0) 2011/03/21 — 俞天任:日本地震对经济的影响 (0)

阅读更多

cloudsforest:乏燃料池的水哪里去了?

3月11日大地震之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很快就进入了紧急状态。由于站内外供电系统陆续失效,反应堆的散热系统无法有效地把核燃料衰变产生的余热带走。而随 后的氢气爆炸,更是把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几个压力舱上。但是从15日起,各个反应堆的乏燃料池开始陆续出现水位过低、甚至乏燃料棒暴露在空气中并起火 的严重问题,立刻成为了福岛核电危机中的最大焦点。 乏燃料池内储存的燃料棒远多于压力舱内的核燃料,而且除了水和四周的混凝土墙就没有任何防护,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很容易发生燃烧,把放射性物质直接释放到大气中。更糟糕的是由于乏燃料的燃烧,厂房内的辐射太高,工程人员无法进入进行勘察和维修,影响了后续的抢险。 由于乏燃料池在这次事故中非常关键,所以下面将提供一些乏燃料池的基本知识,并且把美国民间科学组织United Concerned Scientists(UCS)的核工程专家关于乏燃料池水位下降的分析介绍给大家。这个分析未必一定正确,但是可以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下图是一张标准的福岛反应堆的剖面图,其中标记为3的就是乏燃料池。它的尺寸是12.2米*9.9米*11.8米(长*宽*高),而乏燃料高4米,它们被 放置在池中略高于池底的一个架子上。这样乏燃料的上方还有大约7米高的水。正常情况下,这些水会一直循环,把乏燃料池中的温度保持在40度左右;水还同时 起到了屏蔽辐射的作用。一般来说乏燃料棒要在池中保存10-20年左右,直到余热比较小、辐射比较弱的时候,才能移出各自反应堆的乏燃料池。 在实际操作中,当反应堆内的燃料耗尽后,安全壳的顶部活门会打开,反应舱(上图正中的红色罐子)顶部也将被掀开注入水。之后把反应舱与乏燃料池之间的隔离 门打开,这时厂房上方的龙门吊就可以把燃料棒从反应舱中取出来,移动到乏燃料池中。这整个过程都在水下进行,从而保证了燃料棒不会过热,也减少辐射的泄 露。 很显然,这就是为什么乏燃料池要就近建在反应舱的边上的原因,这样操作起来的危险系数最小也最容易。下面的照片是吊车移动乏燃料棒的一个场景。可以看到燃 料棒发出蓝色的荧光,画面的右下方是反应舱的顶部,而左上方蓝色的地方就是乏燃料池的入口。(这是美国的一个核电站,与福岛的有所不同,多了乏燃料的转移 通道) 可是这样的设计把一个大池子放在了工厂的最高处,一旦遇到全厂停电的情况,要把水提升到这个高度就更难了。假如资源有限,那么又该先保障谁的冷却呢,反应舱内还是乏燃料池?另外二者之间的问题会也互相影响,比如这次的情况就是乏燃料的事故严重影响了反应堆的维修。 现在大部分的分析认为由于失去了循环水,乏燃料池的温度不断上升。当水沸腾后,水位就慢慢下降了。不过UCS的专家做了一些分析,认为事情可能不是这么简 单。他们根据已知的乏燃料池尺寸,乏燃料发热的能力,推算了池中的水从停电开始达到沸腾以及蒸干(无法覆盖燃料)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以4号堆为例,从表中可以看出大约只需要2.7天就可以把水“煮”沸,而实际上大约花了3天,所以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要让燃料暴露在空气中,4号堆计算 得出的结果是需要12天,这个值与实际差别很大。对所有反应堆来说,计算得到的燃料暴露所需的时间都很长。这一点告诉我们,水的消失很可能并不完全是因为 蒸发。 核工程专家Dave Lochbaum怀疑在2,3,4号堆出现了泄漏,而泄漏的位置是上文中提到的反应舱与乏燃料池之间的隔离门。这个隔离门是由混凝土制成的,它的边缘使用 了充气橡胶管来作为密封圈(就好像自行车内胎一样)。为了保证密封的效果,一个电力驱动的气泵让它始终保持充气状态。而当核电站停电的时候,气泵无法工 作,管子的气缓慢泄漏,密封性就逐渐消失,从而导致水从门缝中慢慢漏掉。 1986年12月美国乔治亚州的Hatch核电站就出现过这样的一次事故,这个反应堆与福岛的非常类似。当时提供给密封管的供气不小心被切断了。幸好在几个小时之后值守人员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没有造成严重的事故,可是池中的水已经漏掉了差不多一半,约530吨左右。 在这种类型的核电站中,这个空气泵是没有备份电源的,而这个隐患其实在很多地方的核电站中都存在着…… – 分析部分请参考 Possible Source of Leaks at Spent Fuel Pools at Fukushima Where Did the Water in the Spent Fuel Pools Go? 相关日志 2011/03/29 — 韩媒称福岛勇士陷入饥寒交迫 东京电力备受指责 (0) 2011/03/28 — 香港文汇报:争相逃往国外「保命」 日本有钱富人大规模逃向中国上海 (0) 2011/03/28 — 广州日报:内地部分日本食品遭禁后商家换产地 前后说法矛盾 (0) 2011/03/25 — 东京“菜篮子”告急 (0) 2011/03/24 — 福岛核电站与南京梧桐树 (0)

阅读更多

未名空间:中国核电的一些信息

本文既不是为ap1000辩护,也非攻击中国核工业,大家批评我思路混乱,没有明确的观点。说的很对,本人只是实事求是提供收集到的信息,自己水平不足,不敢妄下太多结论。如果大家对里面的事实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拍砖,希望大家在排晕之前说说为啥拍,那就感激不尽阿! 我本身不是学核的,ee出身,不过现在的公司是给核电站作安全系统,接触了不少在电站和设计公司以及核潜艇工作过的人,也认识一些国内做核电的朋友,我们部门的经理原来就参与过三代引进的谈判。因此也斗胆谈谈我了解的一些信息,有不准确的地方请指出。 先说日本核电站,其实日本的事故从地震角度来说核电站完全能handle, 测出来才烈度0.35 g, 现在电站到0.5 g很正常。主要是被水淹了柴油机,又或者说东电维护的时候偷工减料,那就只能依靠耶稣搭救了。这个爷爷电站比三厘岛早,三厘岛之前的核电站设计是只注意数据,降低事故概率到貌似不可能就OK.三厘岛之后大家意识到,再小概率都是会发生的,所以思路开始变成假设事故发生了,要能够处理,这也是非能动的起源,就是假设啥动力都没了咋办,这点美国吃了亏,所以想的多一步,不管西屋还是GE都是这样的,只是西屋抢先一步。而且美国应预案都是有的,最不济哪里要首相出面发动军队,早就准备好了,还要演习的。 我还是觉得日本的事情给中国提了个醒,这点来说给点油就也就算了。走得慢一点挺好,而且本来就不可能像说得走得那么快(后面说为啥)。 当时引进未必想到那么多,中国的三代路线网上讨论的一个误区:选ap1000 是因为便宜,而且肯转让技术。其实AP1000比法国的EPR贵(摊到千瓦上),法国后来松口答应转让技术,当然后来丢了大单以后又改口了(现在的中广核还不是在吸收EPR技术)。还有就是中美关系比中法关系重要,以及贸易差的考虑。(卖核电站都是国家领导人出面卖的其实,参见韩国和阿联酋的单,萨克奇李明博都去了的,中国将来肯定也要走着一步) AP1000确实只是NRC确定了概念,细节很多没有审,肯定也是有为了抢单的考虑,所以后期很多图纸改动很大。好在目前看了在设计上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西屋也靠着它想翻身,还是很尽心的。网上流传的那个顶盖的问题是小问题。 网上还有人热炒 AP1000主泵,那个泵不是wesitnghouse的,是Curtis wright的,WEC是总承包,很多东西它是不做的,不能全赖到它头上。这个泵根美国航母上的主泵是一样的,(美国军方很不高兴,怎么安抚得我不知道)但是比航母上的大,所以出了不少问题(现在还有一些没有解决)。这是没有办法的,首堆问题都很多(参照法国在芬兰建的EPR第一堆 ,超预算50%,工期至少拖三年,Areva开始卖非核心业务求现),业内认为能按时就是老天保佑,托一年勉强接受,这个心理准备其实中国方面也是有的。美国电企都盯着中国呢,技术问题解决差不多了,就会上的。现在看,我觉得上AP1000还是比EPR好一些。法国当初建大亚湾的时候,直接拿老堆的图纸,结果不断返工,最后算下来返工量达到总量的30%,这点给中国人心理很有阴影。当然项目管理上法国还是很牛的,毕竟一直在建,这点西屋比不过,而且质量上还是让国产的秦山开了眼界。 中国方面确实如同大家所说,很有值得争议的地方。版上有人说中国核电是外行指挥内行,我觉得很有道理,当初FGW,能源局(但我想还是更高层的决定才对)定下来的指标,要2020之前上100座(忘了具体数,错了轻拍),反正根本从建筑队伍和安全来说就完全不可能。把美国人吓了一跳,中国核工业的人心理也是有数的,也从来没准备去达到这个目标(开玩笑,出问题谁承担得起)。 我比较恨得两件事之一是政府专门成立了国家核电引进技术,但是配的上海核工程院没有堆芯设计能力,人员招了很多,但是都很年轻缺乏经验,(就没有那么多有经验的人可招,所以挖角成风)而且居魔都不易啊,待遇再优厚魔都物欲横流,也难免人心不齐。北京和成都的研究院倒是强,可是国家核电为了自己的利益,又不肯分享信息,所以吸收的很不顺利,网上非议也很多。现在的一个问题就是AP1000实际功率可以到1200MWe, 研发CAP1400其实意义不大,EPR都上1700了。,可是功率再上改动就比较大,国核搞不定,所以又想拉西屋合作,西屋一方面兴趣不大,一方面国核还想有自主知识产权,感情西屋白忙活,这种模式真不知道能做成啥样。 另外一件恨事就是国家后来资源不统一,本来就弱,那么应该几种资源。现在中核在搞国内二代半,国核搞ap1000,cap1400,广核搞二代半还要加上个EPR。 一个核电站,配套企业上百家,既然现在国家已经围绕ap1000建了那么多设施,集中精力做好才是真的。不知道EPR最后能吸收成什么样子,配件还得国外去买,人才还要互相挖墙角,唉,真不知道上层是怎么规划的。 其实国内最想上二代,便宜阿,后来很是上了一批,本来我们私下认为这样国核前景不好,不过日本这件事一过,西屋主打的非能动就显示出优势(不依靠柴油机就可以实现冷却水循环)不知道会不会一下子火起来。 美国的核文化还是很好的,核管会技术水平相当高,来audit的都是有经验的人,审的很细,不留情面,5天下来就像被扒了层皮。我觉得美国的核安全文化不错,听过一些有人不遵守规矩,尽管没有造成任何事故,还是被fire了,并且整个行业不得再用的例子。所以操作员在操作上虽然受厂方效益的压力,但是还是不敢太乱来的。三厘岛的时候是操作员也是完全遵守了章程的,还是没有控制住,所以才引起了大家的轰动,整个行业全部重新检讨。日本瞒报事故实在是匪夷所思,我想是还是日本人太注重效益,大于安全,我问过同事如果发生在美国会怎么样,大家都觉得最起码上这个电站就得全换一批人,不仅仅是辞几个高层的事情。 中国现在核管会比较弱是真的,(设计院没人,核管会也没人啊)所以啥事儿都看着美国,轻易不敢点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求稳么。(西屋很了解NRC, 所以光作consulting,帮国内过审批就赚翻了)中国当初说高温气冷堆跟美国沟通的条件之一就是美国核管会帮助中国审国内的设计以及帮助建立中国核管会,网上一片叫骂。日本出了事,现在在我个人看来真能把这一套核管建立起来还是值得。(喊了半天国产 四代核,其实还是不少德国的技术么,就当借花献佛了吧,要我说趁着德国放弃核,赶紧再搞一点啥东东过来) 中核现在也在跟美国excelon(最大的核电运行商)合作,也是为了培养好的操纵员和核文化,华能我知道也有类似的项目,我想其他公司应该也有把。 我听国内来的人说是国内的建筑方质量不算太齐,有的很好,有的比较凑合,所以一下上这么多确实也让人不踏实。建筑方面具体的听不懂,不敢多说。 总的来说,我觉得没大事,上肯定得上,美国资源这么丰富的国家都喊着慢点慢点,也没喊站住不是。慢点就慢点,反正中国的目标是占总电量15%,又不是就靠咱了,对巴。写完下自己一跳,真罗索,各位如果看了,对不起诸位的眼睛。 相关日志 暂无相关日志

阅读更多

传统农村结构的改变——基于黄淮间某农村地区改变的观察

本文所说的农村结构主要指组织和经济结构,其主要框架分别为土地和宗族(也叫门房)。传统上,宗族和土地是农村的两个主要要素,前者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后者在各种事务上发挥的组织作用保证了农村的正常运转。近二十年来,确切的说是近十年来的变化使得传统的农村结构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农民得以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 最近十年,在国家利好政策、市场化等的正向影响下,农村的生产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体现为机械尤其是大型机械的大量使用、良种的推广、化肥的大量使用并代替了有机肥、农药代替了手工的田间管理、水利设施的建设等。这些生产方式使得农民在减轻了繁重的农活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收入也有所提高。 由此产生的结果首先是大量的劳动力被从农活和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在祖国大地上第一次出现了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这同时也为江浙等相对发达省份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北京等地提供了充足的建筑工人。工业和农业表现出了双向有益互动。 土地在最近几年的收益逐渐增加,但是相比于外出打工却处于弱势,而且耕耘土地仍然需要付出许多体力劳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城打工,为此不惜将土地转让给他人耕种甚至直接荒弃。现在除了春节和农忙时节,在村子里基本上找不到青壮年。留在农村的基本上只要有可能也都在努力赚钱,建筑、养殖、小手工活都是选择项。 进城打工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收入增加:这是最直观的一点。外出打工在十年之前基本不是大多数人愿意考虑的,在外闯荡的基本是捡破烂(不排除偶尔的偷盗行为)、收破烂、做保安,从事其他职业的很少,基本上走出农村的出只有上大学和当兵提干。到现在情形完全不同,到处都有村民的踪迹,进厂、进公司、当摊贩、建筑工地打工甚至有人做到项目经理、做生意、办厂…… 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大多数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个有两人在外打工的家庭每年至少可以有两万元以上的纯收入带回家乡,多到十万以上的也已不是个案。当然,年轻人中男孩子是基本不会剩下多少钱的,他们更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 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加后农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村子里最低造价十六七万的两层楼数量正在快速增加。村村通的水泥路使雨天出行不再是大问题,人们的代步工具也由自行车普遍变成了摩托车和电动车,春节时越来越多的挂江浙牌照的汽车使不太宽的公路变得有些拥挤,大多的喜事例如结婚之类基本都选在春节前后,再加上春节回家过年的人们,这使得春节前后的农村物价甚至远高于城市,许多蔬菜肉类的价格在那段时间直接翻倍。 农村在日常生活方面有向城里人靠拢的趋势,自来水、太阳能、电冰箱、洗衣机、有线电视已经在大规模使用,日常用品不再只是选用便宜的,假冒伪劣商品越来越少,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也开始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收入增加了开销也变得越来越大,人情来往红白喜事出礼的开销正在成为几乎每个家庭的负担。 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城市中打工的村民们慢慢接受了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年轻人,从言行举止、衣着装束甚至是看待问题的方式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受到影响。这些影响在长久来看应该是正向影响比较多,人们变得更加文明、礼貌。 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其实还有留守老人,有时候留在家里的只有一个或者两个老人,带着上学的小孩子。这其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教育问题是最重要的一个,有些在外面赚了钱的父母花许多钱把小孩放在县城的寄宿学校里,除了打打电话就只是给钱,在小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时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有些小孩子就成了问题少年。青壮年都在外面打工,整个村子就缺少了很大的生气,如少了主心骨,没有安全感。当然,人们也在适应这个状况,若干家相好的家庭妇女们就在平日里互通有无,守望相助。 人们在外打工有时会直接受到伤害,我们村有在外出车祸死亡的,有在建筑工地暴毙的(本身身体不很好),有室外装修高空坠落死亡的(我20岁的堂弟),有在南方不小心掉入粪坑死亡的,有人因为盗窃被判入狱,受伤得病的则更多。他们每个人的都背后受难的都是一个家庭。 小结:只要有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可以多赚钱的事情,哪怕很辛苦,哪怕终年没有节假日,哪怕远离家乡,哪怕和亲人分离。相比于我刚记事时有人因为吵架去自杀,有人因为被偷了一些东西自杀,有人因为找不到媳妇自杀,现在真的是好了很多,因为那些人想不开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忍受不了贫困而绝望,到现在至少我们解决了温饱和基本支出问题,正在解决房子和属于我们的车子、子女的高质量教育问题。只有那些有了生活保障的人才会谈笑间嘲笑肉食者鄙。只要相信不努力不得食,人们每天就只会关心收入和物价而不会没事去扯什么民主自由。 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削弱了宗族的作用 宗族(也叫门房)在村里的事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一门房里的人们关系天然的亲近,在各种大事情例如红白喜事,婚丧嫁娶时就体现为一个整体,由辈分最高年龄比较大又有经验的人作为知事,指挥整个门房的人运作起来,去具体操办。 在人们活动范围较小的以前,第一次见面又同属于同一人亲戚的异姓两人寒暄之后在酒桌上肯定会叙辈分,因为两人可能还有别的共同的亲戚,最后选择相对都是比较近的亲戚排定辈分,排定了的辈分就方便了以后的继续交往。因此,在农村年龄差不多但是差辈分的很平常,年龄大反而辈分小的也很常见。不同辈分的人在交往时说话口气和分量是不同的,有时长辈让着晚辈,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晚辈尊重长辈。 到我的父辈时,人们开始普遍接受教育,同村或者邻村的孩子们开始成为同学,而同学关系从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再加上受教育和观念转变的缘故,人们受辈分的影响开始逐渐减弱,大家开始以同学,后来以朋友相称,同学和朋友关系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再往后,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增高,同一个乡镇的初中同学,同一个县的高中同学逐渐多了起来,一个人就可能会有许多同学和朋友,人们的交往不再局限于同一个村子或者邻村的同姓门房里。 因此,近些年在操办事情时,人们,尤其是小门房的年轻人们直接请了许多以前的同学和朋友来帮忙。许多忌讳和规矩都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淡化和弱化。 农村的另一个现象是以前的繁琐规矩礼仪和一些传统正在被淡化,熟悉和在意这些规矩礼仪的老年人正在逐渐老去,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则越来越不在乎这些,基本上是怎么方便怎么容易操作怎么来。当然,随着就传统的逐渐消逝,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年轻人受到的束缚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贫穷正在慢慢的远离这片土地。 总结:当我试着去展望未来时,我感到有些迷茫,我看不清前路是通往光明还是黑暗,我愿意相信是通往光明前程的,现实似乎也正是如此,但是每当我想起身边熟悉的人因此所受到的伤害时心里就不禁黯然。也许这就是我和许多想摆脱贫困的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想,去衡量前途将如何并不是不可能,现在路已经向大家张开,再走回头路几乎不可能,人们也不会答应,我也终于明白为何胡总说最愁的是每年上千万人的就业问题。国内已有的市场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的欲望强烈的人们的需求,开放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不仅放资本进来,也放资本和人力出去闯荡。我以为现在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稳定和发展,而不是所谓的民主自由和政治改革。 相关日志 2011/03/09 — 农村孩子不宜入大学,回不去家乡就悲剧 (0) 2011/02/25 — 过年回家才发现——北京生活原来是个自欺欺人的骗局 (1) 2011/02/21 — 西西河:从民工荒说起 (0) 2011/02/21 — 种植园土:新农村建设在河南已被叫停 (0) 2011/02/17 — 关注今年春耕 (0)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