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獨立媒體 | 影片|退休姨姨與碼頭工人

這位受訪姨姨不單談到碼頭工人,還談到普遍工人的處境。 ~~~~~~~~~~~~~~~~~~~~~~~~~ 昨日是第四屆草媒行動的錄像工作坊日,由於課堂一早設好時間,所以我們全部無法去撐碼頭工人罷工的遊行。可是,也可以透過同學做小小習作去有所參與。這裡協助同學的錄像習作小剪一剪,也稍作傳播吧。 [草根.行動.媒體 http://grassmediaction.wordpress.com] 影像串流:  See video

Read More

香港獨立媒體 | 地球一小時之後

香港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不知不覺已踏入第四年。全港主要大廈、樓宇、地標同時熄燈響應「地球一小時」,藉此鼓勵每個市民減少能源消耗,反思日常生活。小小的熄燈行動,對於整個應對氣候暖化可能只是微小的一步,卻是每人身體能力的第一步。 氣侯暖化一直是近十年備受世界各國關注的議題, 人類對於地球破壞已遠比想像中的嚴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指出,全球地面平均氣溫在20世紀上升了0.6℃左右,預測在本世紀內再增加1.9至6.4℃,此暖化速度在過去1萬年是史無前例的,這不單令極地的冰山溶化,令北極熊無處淒身,氣候暖化更導致水源短缺、糧食短缺、瘟疫、颱風、蟲害等切身問題,海洋水位的上升更可能會淹沒所有的沿海城市,包括香港,這些變化很有可能讓地球沒有辦法再讓人類居住。 1997年,超過一百個國家簽訂京都議定書, 同共為減少炭排放設下目標,作為應付全球氣候變暖的唯一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本可對減排起很大的作用,但大國愛理不理,各國對減排的責任誰屬仍爭吵不斷,發展中國家和已發展國家互相指責,炭交易更淪為金融市場遊戲,對真正的減排並沒有幫助,而直至2012年全球的碳排放仍未有減少的職象,近十年更屢創新高。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家 -已達每年到100億噸,亦沒有減弱的趨勢。而香港只佔著全球千分之一的人口, 卻排放著千分之二的二氧化碳, 可見著重物質的香港社會距離低碳地市的目標仍有一段相當遠的距離。 對各國政府抱著重經濟發展, 輕環保的態度, 每一個個人的行動就更形重要, 別認為自己的力量太小而放棄行動。熄燈一小時作為最大的民間自發行動,如果每一個個人從地球一小時就開始反思生活,如減少飲用瓶裝水,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浪費,珍惜地球資源,進而關心環保的政策,如中電節能,核電,垃圾分類等問題,每一分微小的力量將會匯聚在一起,我相信距離地球伯伯好轉的日子不遠了!

Read More

香港獨立媒體 | 官員民間各自為政,內地如何防疫?

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陸續在上海、安徽、江蘇和浙江出現,直至今日共有24宗病例,其中7人死亡;世衛指目前只有零星案例傳出,尚無人傳人證據。與03年SARS相比,地方衛生部和官方媒體在消息發放和反應速度上,貌似有很大進步。然而,內地大眾普遍缺乏防疫知識,衛生意識薄弱,即使知道病例出現,都只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加上官方喉舌的報導,大多數只吹噓自己「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立即成立防控應變小組」。無人領頭,民間基本不清如何正確預防H7N9新病毒,結果市民又再恐慌性搶購醋和板藍根。 上星期身在南京,目見民間和市政府如何漠視H7N9危機。 4月4日,到訪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濕地公園附近的七橋小學,濕地公園裡有不少野鳥。通往小學的路上是簡陋的小區,那裡衛生環境惡劣,空氣裡瀰漫著陣陣不知從哪來的糞便味。兩旁屋子裡有人散養雞隻,亦有家庭式經營的小型家禽檔,檔主將雞和白鴿混一個籠飼養,地上鴿糞白斑滿地。小區給我留下這樣的印象:似乎沒有人吸取歷次禽流感爆發的教訓,完全忘記直接接觸生禽及其污染物是禽流感傳播的主要途徑。 直到4月5日,江蘇省衛生廳證實,南京市秦淮區發現2人感染,4月6日才下令市內主要活家禽市場不得進貨,並逐戶逐廠「排查」家禽。當晚新聞報導即指一天之內當局檢查四百多萬隻活禽,無發現有異常。我不禁質疑,當局用什麼方法檢查,才能有如此速度?像七橋小區的散養戶,當局會否去驗?內地所謂檢驗,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即使南京市出現首宗病例,市面上,只有少數電單車司機戴上口罩,因為那幾天南京的空氣差得讓人喘不過氣。市民的預防意識不足,市政府責無旁貸。從地方報紙的報導內容,或多或少能反映官員對危機的散慢態度。例如,自3月31日中國公佈第一宗H7N9病例起,官方喉舌《南京日報》一直沒有報導事件,直到4月3日才於頭版刊登「全國確診7宗病例」。往後的報導,只不停吹噓「省啟動流感四級機制」、「我省領導重點組織工作」、「我市全力防治」等等,想借此作為自己政績。直到4月5日,才刊登出專家提供的預防方法。假如官員的防疫意識足夠,應早早於3月31日上海和安徽發現H7N9病例後,就開始提醒南京市民要消毒家居、避免直接接觸活禽、清潔活禽糞便等基本防疫知識。相比起來,香港的處理態度認真得多,醫管局甚至派6名傳染病專家在4月4日趕赴上海,搜集第一手資料,並加強巡查活禽供應鏈。 內地官員造假成性,直至今日,很多人依然認為03年SARS的死亡人數為官方公佈的高。那麼,我們今天憑什麼相信H7N9暫時只得24宗?事實上,地方官員有更多誘因瞞報。以南京為例,全市正為明年世界青年奧運會大興土木,大型運動館、酒店、道路、地鐵線的投資總額超過千億,假如因為疫症嚇退投資者,輕則令工程減慢,嚴重的話更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地方負債的窘境,官員不但無「油水」可撈,更可能被革職。如此一來,通報疫情與否便關係到自身利益;即使申報,也有可能為了私利而漏報。 唯一可以舒緩神經的是,H7N9禽流感病毒未有證據人傳人。在各省各市交流頻繁,防疫意識又低的中國大陸,假如出現人傳人疾病,後果實在不堪切想。每日有大量自由行到訪的香港更將首當其衝。在南京渡過這幾天後,深深體會要寄望內地把好關是天方夜譚,要自救,港人心須重拾「洗手、洗手、洗手」那種高度警惕的防疫意識。

Read More

香港獨立媒體 | 你是你的作為

戚本盛 自以為甚麼之餘,也想人家看到甚麼,是Goffman對「身份」的剖析,這大抵以個人做單位,而既涉人家,則身份也便不可能是咱家一個人的,不可能說一句「干卿底事」便可退場的。 且以國民身份為例。國民教育課程的主要目標,是要培育國民身份,而決不只是對國家的認知,像吃叉燒飯,認知是了解烹調之法,身份是愛吃,甚至成為習慣,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天天都來一碗,you are what you eat,也變成了生命的一部份。 人們常以為身份是天經地義,自然而然,不容否定的。我生於國土,自然是一個國民,但這只是身份的第一種定義,如果身份「只有」這種定義,自然而然不就成了嗎?勞師動眾搞一個國民教育課程出來幹啥? 大搞課程要培育的身份,當然不止於發你一本護照,而是要愛,要這愛成為習慣,當愛變成習慣,成為生活的一部份,you are what you love,因此也是你生命的一部份。 至於愛甚麼,還用問?當然是國,再多問,是要批判的,比白樺更甚。 好、好,愛、愛,但是,敢問國又是甚麼?卻被掏空了,表面說只要你愛國,不必你愛黨,但你愛的可是一黨專政的國,推翻一黨專政?想也不要想,想,便如同不愛,因而課程告訴你的,也只有政權。 這叫循循善誘,也叫請君入甕,你說沒道理嗎?並不,有一定的邏輯在,只是前提不容否定,連討論都不可以,豈止常人邏輯,這是強盜常用的呢。 強盜也好,政權也好,都不能小覷,你手上的一本護照,也是政權發的。政權可以發,也可以收,駕輕就熟,予取予攜。第一次人大釋法,便是向部份人民收回這個身份。 例子之一是關於《基本法》第24條第2款第1-3項的。這三項白紙黑字寫明,永久性居民身份是:(1)在港出生的中國公民、(2)在港通常居住七年以上的中國公民,和(3)以上兩類居民所生的中國籍子女。 按此,決定某君是否有這個身份,便可先問:(1)你是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嗎?(2)你是在港通常居住七年以上的中國公民嗎?(3)你是以上兩類居民所生的中國籍子女嗎?任一答案為「是」,Bingo,某君就有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身份。如此清楚明白,高小學生也可應付裕餘。 可是,人大常委在1999年6月26日解釋《基本法》,便加上一個時間限制,說第(3)項的「立法原意」是指:「子女出生時」父母雙方或一方須為符合第(1)或(2)項的永久性居民。 換言之,某君在上述第(3)題答上「是」也不夠,要多問一題:某君,你出生時,你的父母或父或母,是在香港出生的居民嗎?是在港通常居住七年以上的中國公民嗎?若兩個答案皆「否」,噢,對不起,你沒有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身份。 某君若反對說:「《基本法》不是這樣說的啊!」政權回應:「請以我的解釋為準。」某君不服:「你的解釋是1999年才作出的,《基本法》是1990年已經由你通過及頒佈的啊。」政權不厭其煩再說:「這是當初的立法原意。」可真的循循善誘。 終審庭就吳嘉玲案的判決論點之一,正指出了按《基本法》原文,第(3)項所列的資格,與「子女出生時」父母是否具有永久性居民的身份無關,政權卻說,「原意」是有關的;政權的幫腔說,別鬧了,小孩子逞英雄! 這個故事教訓我們,下次收到人家的支票時,可不只看上書的付款承諾,還要多確定一下,你的原意真的要付這筆款嗎?又或者,下一次到快餐店買了叉燒飯,給了錢,收銀員還你一張票,你還要確定一下:「請問,這張票,原意可讓我兌換一碗叉燒飯嗎?」 原意、原意,權莫大焉,但行使這個權力時,人民卻看在眼裡,這個政權是怎樣看待其身份的,的確,You are what you do,如此而已矣。(2013.04.09)

Read More

香港獨立媒體 | 黃埔街菜檔畫意

  「趕」彷彿成了香港人的生活態度:每天趕路、趕習作,我們彷彿用速度來讓自己活多一分鐘。趕過了,你可有停下腳步看看大街小巷的人和事,感受不一樣的情懷?筆者走入新舊交替的紅磡,與理一同譜寫不一樣的樂章。第一章,《大街小巷》走入紅磡黃埔街菜檔尋訪不一樣的畫家—- 肥強。 一切由紅磡開始   從遠處看過去,肥強就如一個普通的中年男士。當筆者慢慢走近,聽他的第一句,才發現聲如洪鐘的他散發著一絲書卷氣息。肥強於紅磡居住及經營菜檔多年,每一日「開檔」都見盡紅磡眾生相。對他而言,紅磡就像舊屋村一般「熟口熟面」,而紅磡區的街坊就像老朋友一樣,即使不光顧,也會來打個招呼…… 強:肥強 記:編輯組 記:黃埔街同黃埔新村看上去不一樣,兩邊的人會否不同? 強:黃埔新村和黃埔街兩邊街坊的年紀不同嘛!黃埔街中年、老年都有。年輕一輩比較冷漠,中、老年較熱情,較易相處。 記:黃埔街的街坊購物都會「吹吹水」,年輕一輩趕時間買 完就走? 強:年青人大多有目的到訪菜檔。曾經有年青人對畫作有興趣,問我:「啲畫係咪你畫架?」 菜檔畫意   細看菜檔畫廊的大師作品,大多都帶出正面訊息。「知足常樂」、「風吹不倒雨打不惱」,每一句看似簡單的道理,都有不一樣的故事。畫作背後帶出的訊息,雖每個人都明白,但非每人都會實行。然而,肥強卻只需要螢光筆、塗改液、原子筆就能將畫意融入社區。 記:你在哪學畫?無師自通? 強:無學!見得人多、書畫多,腦會有概念。有靈感後,先想六至七字一對的「對子」,再用圖畫配合,看的人也看得過癮。不能一次過畫一整幅,有空也可以來幾筆。 記:畫作內容大多帶出正面訊息。例如「排除萬難」、「披荊斬棘」…… 強:這都是做人的道理。無論前面多困難,也要向前行。人不能停在黑暗的角落,總要勇敢站起來。不能因為一時的低落就燒炭、跳樓。 記:你經歷過很多,也熬過,希望用畫作告訴我們甚麼? 強:希望人們不要「踩落去」。現在有一種病症,叫抑鬱症。什麼是抑鬱症?患上抑鬱症的人就是過不了自己那關,自己沉了下去,又不想跟別人說,那就是抑鬱。現在就不會抑鬱,能吃能住就可以了。打個比喻:男孩女孩失戀沒什大不了,你以為這個最好?可能他日找到個比他/她更好。現在多人離婚,就是因為他們找到更好的。 記:我們對你的經歷很有興趣,能否跟大家分享? 強:我不停失敗,不停換工作,不停找出路。工廠、寫字樓、酒樓、時裝售貨員又做過,鞋店又開過,為什麼我從事那麼多行業?在一個行業沒出路,就要找出路。人要像流水一般,有空隙就要流進去,不要停下。唔識?咁就學到識!這就是為自己爭取多一分生存的機會。為什麼動物會瀕臨絕種?因為條件不適合動物生存。為什麼熊貓要被保護,而熊不用?因為熊貓條件差,沒有竹活不了。熊什麼也吃,總之能生存就行。人亦一樣。 記:你之前做過那麼多行業,為甚麼最後會開菜檔? 強:因為是自己的生意。我替別人賣菜,自己賣也可以。只要我喜歡,我可以唱歌、畫畫,沒生意的時候抽口煙。幫別人賣就有限制,有規條要遵守。有自己的生意,我就可以投其所好,暢所欲言。打工就不行,老闆會罵我:「做緊嘢架嘛!吹水!?」 記:你認為做人最重要的是甚麼? 強:八個字「暢所欲言、投其所好」!酒肉穿腸過,吃什麼也沒所謂。我們跟你談得來,白粥、油炸鬼也是very good的。跟你談不來的話,吃魚翅燕窩也沒feeling啦!所以我說,去哪兒遊埠都一樣,只看你跟誰去而已!只要合得來,不用去歐洲,淺水灣也很好! 記:有甚麼話想跟年青人說? 強:記著,最重要--讀書只是得到知識,不等於飛黃騰達。要飛黃騰達,就要到另一個軌道上發展。讀書只是基本功,他日仍要投入另一軌跡去發揮。就像年輕一輩讀會計,要不斷進修、考牌,才能成為會計師。做事要有熱情才行,沒有熱情,「揼波鐘」沒意思。一係就砌,一係就fight,一係就放棄! 曾經看過《國產凌凌漆》的讀者,相信都會記得周星馳那一身唏噓豬肉佬的特務造型; 同樣,曾經跟肥強聊過天的街坊,相信都不會忘記老闆在言語間散發的文藝氣息。 我們對阿漆、肥強印象深刻,皆因我們對不同職業、性別都定了型。 誰說畫家不能賣菜?誰說菜檔老闆不能畫畫? 下次,當你「趕」完,不妨漫步紅磡,將畫框除下,用不一樣的感官、角度發掘未知的風景。 (本文刊於學生自資刊物《頂理》創刊號,網上版請見:http://www.facebook.com/ding2lei5)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