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制度
From China Digital Space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审查制度是国家机构对于媒体、出版物、互联网等公共领域的信息进行审查、监控、过滤和限制的制度。
这个审查制度最初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后建立起来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在中国,媒体、出版物和互联网内容都必须经过审查机构的审核,任何被认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涉及政治敏感话题或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内容都会被删减或禁止发布。审查机构通常由政府或党组织负责,并设立了相应的审查标准和流程。
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技术手段对互联网进行了过滤和限制,例如防火长城等技术工具可以屏蔽国外网站和应用,而且政府也通过互联网监管和公安部门进行了网络监视和打击。
尽管中国政府声称这些审查措施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但这些措施侵犯了个人自由和言论自由权利,并影响了信息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专题推荐:真理部指令
- 专题推荐:五毛解密
- 马化腾等四高管抱怨互联网监管一刀切
- 潘石屹:别再让我们翻墙了不符合互联网精神
- 字母榜|审核员之逝
- 网络审查员自述:以后决定网络平台发展的是审核团队
- 【CDT导览】删、隐、止、私、封,审查员是如何审查网民言论的
- 谷歌搜索:更多 CDT【审查制度】相关文章
- CDT 网站:【审查制度】相关文章索引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404博物馆
- CDS专页:中共是如何打造真理部的
- CDS专页:中共真理部及其职能
- Gfw.*什么
- Great.*firewall
- Landing Page
- Matters:专访《中国数字时代》总编辑萧强:中国网络审查巨轮下的“珊瑚礁”
- Youtube
- 严望佳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共产党
- 中宣
- 中宣部
- 习近平"8·19"讲话精神传达提纲全文
- Category:事件馆
- 互联网
- 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党管媒体
- 公安部
- 兲朝
- 关键字
- 内容审核
- 刘云山
- 删
- 删帖
- 删帖存档
- 功夫网
- 医学伦理
- 历年新闻事件存档
- 启明星辰
- 国家安全
- 国家级审查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国家防火墙
- 国新办
- 国新办网络局局学习材料2009-12-9
- 基普. 温斯科特:对抗数字威权主义的兴起:中国、人工智能和人权
- 外宣
- 天朝
- 媒体管制
- 官媒喉舌
- Category:审查制度
- 审查员
- 审查员交班日志2013年5月2日白班
- 宣传
- 封
- 局域网
- 微博
- 微博实名制
- 总参三部
- 意见领袖
- 意识形态
- 抖音
- 抵抗话语
- 政治宣传
- 敏感事件
- 敏感词库
- 新闻自由
- 方滨兴
- 李世默:中共的生命力
- 林培瑞:北京无以伦比的新闻审查
- 海外私密
- 焦点网谈索引
- 王洪喆:从“草泥马”事件看中国互联网的内容审查、网络文本抵抗与网民亚文化
- 真相
- 知情权
- 社会秩序
- 社会稳定
- 禁令
- 网信办
- 网监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网络审查
- 网络抵抗
- 网络抵抗行动方式
- 网络文化
- 网络民意
- 网络禁令
- 网络舆情
- 网评员
- 自动隐
- 舆论控制
- 舆论斗争
- 舆论监督
- 苏州大学生演讲风靡网络遭删除
- 蕭强:2014中国互联网的英雄:“编程随想”博客
- 行业自律
- 言论自由
- 话语权
- 金盾工程
- 防火长城
- 陈嘉映:教育与洗脑
- 马勒戈壁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审查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針对流动空间信息的审查和地方空间上网渠道的限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自2014年8月26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并负责监督管理执法,受中共中央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2018年之前的審查屬於行政行为。2018年3月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為中共中央直属机构。(维基百科审查制度)